士燮所在的士家,已經在交州根深蒂固經營六世,往上追溯,可以追溯到王莽之亂時期他的祖宗避亂定居交州。
這樣在交州經營這麽多年的世家豪強,是劉備進入交州最大的阻礙。
“士燮自己是交趾太守,他的三個弟弟士壹、士回(諧音。那個字打不出來,複製也是一個?號)、士武,分別擔任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和南海太守。士燮雖名為交趾太守,可實際上卻是交州的主宰者,而且此人在交州廣施教化,諸蠻臣服,甘願為他所用,此人一旦心有抵抗,我們三千兵在交州,是起不到多大作用,頂多隻能得蒼梧一郡。”諸葛亮說道。
劉禪對士燮的了解並沒有諸葛亮深徹,劉禪隻知道交州有個土皇帝叫士燮,後來被江東降服。更加具體的信息就不知道了,畢竟不管是網絡小說還是影視作品或者三國演義對於士燮的描述都非常少,甚至沒有,劉禪知道士燮還是前世之時意外看到的一篇文章才知道士燮此人的。
“再加上士燮是早年間朝廷欽封的安遠將軍、龍度亭侯,總督交州七郡,我們攻伐士燮,師出無名,有損大義。”諸葛亮繼續說道。
劉備陷入了沉思,就好比玩遊戲,看到一塊被別人占領的好地方,你想攻伐,卻發現沒有宣戰理由了,而且你要是強行宣戰,就要麵臨全地圖勢力的仇視,聲望—10000這種情況。
“師出無名,就製造點宣戰理由就行了。比如僭越這種萬金油理由,然後爹你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出兵征伐,王師大軍順江南下,士燮焉敢不乖乖授首?”劉禪在旁邊煽風點火,他是巴不得立馬就出兵攻打士燮。
劉備無視了劉禪的話,不過龐統笑道:“這個理由還真的可以,士燮在交州出行時,鳴鍾響磬,備具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常有幾十位沙門夾在車馬群中焚香。他們的妻妾都乘坐配有蓋帷的小車,子弟都有兵士騎馬跟在身後,尊貴無比。已有僭越之行,用這個理由是可以的。”
“我說可以吧!”劉禪高興的道,果然對於割據一方的軍閥,這個僭越的罪名百試不爽。
“不過沒有必要這麽麻煩。”龐統說道。
劉備問道:“士元何出此言?”
“主公,我與這士燮早年間有過一些書信往來,此人家族在交州曆經六世,家學深厚,士燮此人通讀儒家經典,其一身學問不輸荊州有名大儒,如我所知的劉熙、薛琮、程秉、許慈、劉巴、許靖、桓曄、袁徽都曾在交州定居過,與士燮經常坐而論道。士燮還收留無數的從中原避亂的士子,在交州開設學院,弘揚儒學,為孩童啟蒙,為學子請名師授課,其人在交州聲望隆厚,不輸趙佗。”
“所以,不管有無出師名義,我們興兵討伐,都會被這些士子口誅筆伐,而且在交州的這些儒學大家和士子,大多數是荊州人士,主公若是失了這批人的人心,治理荊州將會加大極大的阻礙。”
“但是?”劉禪插嘴道。
劉備瞪了一眼劉禪。
龐統繼續講道:“士燮的聲望和實力,我認為是遠超趙佗的,但是趙佗能在嶺南之地立國,士燮為什麽不立國?有兩點,第一點是士燮沒有野心,與劉景升相比都不足,其二士燮是儒家中人,其想法無外乎是忠君報國,而不是割據一方,成為軍閥,故他現在依舊是擔任著朝廷的官職,也肩負著這些官職的職責,守護交州一方。想要降服士燮很容易,隻需要主公在書信中以興複漢室的名義,對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以三千精銳兵順江南下,意在告知若動武力,主公有這樣的實力。但信中切不可有威脅之意,如此一來,士燮必定臣服。”
“屬下與士燮有舊,願意雖軍出征,說服士燮臣服。”龐統說道。
劉備沉吟片刻道:“這樣是最好不過了,若是能成,則得交州膏腴之地,其物產商貿能極大的緩解荊州用錢危急。若是不成,則拒守蒼梧,阻斷交州,迫使士燮投降。”
諸葛亮也讚同龐統的計策。
“待我休書一封與吳巨,許他一點好處,他定然會臣服與我。”劉備說道。
劉備與吳巨早已相熟,劉表身死,在交州的吳巨等於是孤木難支,劉備大軍到了,他隻有選擇臣服的這條路。
“那就幸苦士元走一趟了。子龍沉穩,能成大事,我讓子龍與士元一同如何?”劉備向龐統詢問道。
龐統點頭道:“子龍將軍是最適合的人選了。”
“還有陳到,陳到本就是以前白毦兵的統領,他也要跟著去!”劉禪趕忙道。
劉備點頭:“子龍和叔至都是沉穩的性子,與士元一同前往,正適合不過。”
“爹,我也要一起去,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次正是我增長見識的好時候。我要與師傅、雲叔、到叔他們一起去!”劉禪正色道。
劉備斥道:“這是去打仗,不是去三歲小兒過家家,你給我待在家中。”
“我已經四歲了!是時候出去曆練一番了!”劉禪說道!
四歲的孩子已經是個大孩子了,劉禪起碼是這樣認為的。
但是當爹媽的哪裏會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況且劉禪也並沒有長大啊,劉備要是允許劉禪去交州那樣毒障蛇蟲滿地的蠻荒地帶,那就隻有一個理由了,劉禪不是他親生的。
劉禪見一計不成,又道:“爹,我如此早慧,你知道為什麽嗎?因為我前世是個在交州的讀書人士子,意外身亡,投胎轉世,然後變成了你的兒子,我記憶未消,思念家鄉,這次我正好去跟隨大軍回鄉,難道爹你要阻止一個日夜思念家鄉流落在外的人嗎?”劉禪一臉悲痛,若是尋常迷信一點的人就相信了劉禪這套說辭,並且驚為天人。
但劉備知道劉禪的秉性,知道他是在耍寶,揪住劉禪的耳朵道:“速速滾開,不要打擾我商議軍務。”
劉禪被提著耳朵,大聲的喊著疼:“不要再揪了。此去南方到處都是煙瘴毒氣,蛇蟲鼠蟻,各種毒物聞所未聞,稍有不慎就可能讓大軍損失不小,隻有我有辦法如何防備這些煙瘴毒氣和蛇蟲鼠蟻,沒有人比我更懂如何在環境惡劣的南方森林中生存了。”
劉備聞言放手,對劉禪道:“把你所知道都寫給我。”
看來劉備是鐵了心不讓自己去了,劉禪苦著一張臉道:“行。”
會議散去後,劉禪垂頭喪氣的回到家中,甘夫人拉著劉禪道:“阿鬥什麽事情不高興?”
“沒什麽,就是不想讀書太累了,想要出去走走。”劉禪說道。
甘夫人安撫道:“我還道是誰欺負了阿鬥,想出去走走,明日娘就陪你去城外踏青如何?”
劉禪搖頭:“還是不要了。以後再出去吧。”
“你吃飯去,娘給你做你最愛吃的鯽魚湯怎麽樣?”
一聽有吃的,劉禪肚子就有點餓了,當即道:“好!”
江東使團還有大概半個月到達公安,而出征交州的事宜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除開已經定下來的一千白毦兵,剩下的兩千人也是從軍中挑選出來,三千人組成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大概也還需要半個月才能出征。
劉禪在校場觀望了一會,三千軍隊中那一千兜鍪上插著白翎的士兵,著黑色明光鎧,這種全鐵甲胄,能給予士兵極大的防護性能,影視作品中隔著老遠一箭能洞穿鎧甲士兵就死去的的場景是完全不存在的,鐵鎧的防護力量,就算是隔著數步遠射一箭,箭矢都無法對士兵造成一擊必殺的可能,定多隻是受輕傷。至於戰場上的廝殺,刀槍劍戟砍在鐵鎧上,也是沒法破開鐵鎧的防禦的。
穿著鐵鎧就等於士兵多了數條性命,而且敵人砍他造不成殺傷。
這一千人足夠在一場戰鬥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當然,為了湊齊一千人的鎧甲,劉備差點把家底都交待進去。
一千白毦兵,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此次去交州,就是有顯擺武力的作用,派白毦兵前往,正是好鋼用在刀刃上。
“馬順,把尹賞和梁緒喊過來。”看到馬順,劉禪招呼了一聲。
待三人到來後,劉禪笑嘻嘻的道:“過幾天就要出征了,你們三個幫我一個忙。”
“少主有吩咐,屬下定萬死不辭。”
“行,待會我說出來你們要是敢萬死不從,那就給我去死吧。”劉禪笑眯眯的道。
馬順突然心底有股不好的預感,這個鬼靈精怪的少主看來是要耍花樣了。
劉禪讓三人附耳過來,嘀嘀咕咕幾句後,三人麵色都是大變。
“不答應也得答應。放心吧,上頭不會追究你們三個的責任的,有我頂著,我做人,講義氣。”劉禪拍著自己的胸脯道。
這樣在交州經營這麽多年的世家豪強,是劉備進入交州最大的阻礙。
“士燮自己是交趾太守,他的三個弟弟士壹、士回(諧音。那個字打不出來,複製也是一個?號)、士武,分別擔任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和南海太守。士燮雖名為交趾太守,可實際上卻是交州的主宰者,而且此人在交州廣施教化,諸蠻臣服,甘願為他所用,此人一旦心有抵抗,我們三千兵在交州,是起不到多大作用,頂多隻能得蒼梧一郡。”諸葛亮說道。
劉禪對士燮的了解並沒有諸葛亮深徹,劉禪隻知道交州有個土皇帝叫士燮,後來被江東降服。更加具體的信息就不知道了,畢竟不管是網絡小說還是影視作品或者三國演義對於士燮的描述都非常少,甚至沒有,劉禪知道士燮還是前世之時意外看到的一篇文章才知道士燮此人的。
“再加上士燮是早年間朝廷欽封的安遠將軍、龍度亭侯,總督交州七郡,我們攻伐士燮,師出無名,有損大義。”諸葛亮繼續說道。
劉備陷入了沉思,就好比玩遊戲,看到一塊被別人占領的好地方,你想攻伐,卻發現沒有宣戰理由了,而且你要是強行宣戰,就要麵臨全地圖勢力的仇視,聲望—10000這種情況。
“師出無名,就製造點宣戰理由就行了。比如僭越這種萬金油理由,然後爹你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出兵征伐,王師大軍順江南下,士燮焉敢不乖乖授首?”劉禪在旁邊煽風點火,他是巴不得立馬就出兵攻打士燮。
劉備無視了劉禪的話,不過龐統笑道:“這個理由還真的可以,士燮在交州出行時,鳴鍾響磬,備具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常有幾十位沙門夾在車馬群中焚香。他們的妻妾都乘坐配有蓋帷的小車,子弟都有兵士騎馬跟在身後,尊貴無比。已有僭越之行,用這個理由是可以的。”
“我說可以吧!”劉禪高興的道,果然對於割據一方的軍閥,這個僭越的罪名百試不爽。
“不過沒有必要這麽麻煩。”龐統說道。
劉備問道:“士元何出此言?”
“主公,我與這士燮早年間有過一些書信往來,此人家族在交州曆經六世,家學深厚,士燮此人通讀儒家經典,其一身學問不輸荊州有名大儒,如我所知的劉熙、薛琮、程秉、許慈、劉巴、許靖、桓曄、袁徽都曾在交州定居過,與士燮經常坐而論道。士燮還收留無數的從中原避亂的士子,在交州開設學院,弘揚儒學,為孩童啟蒙,為學子請名師授課,其人在交州聲望隆厚,不輸趙佗。”
“所以,不管有無出師名義,我們興兵討伐,都會被這些士子口誅筆伐,而且在交州的這些儒學大家和士子,大多數是荊州人士,主公若是失了這批人的人心,治理荊州將會加大極大的阻礙。”
“但是?”劉禪插嘴道。
劉備瞪了一眼劉禪。
龐統繼續講道:“士燮的聲望和實力,我認為是遠超趙佗的,但是趙佗能在嶺南之地立國,士燮為什麽不立國?有兩點,第一點是士燮沒有野心,與劉景升相比都不足,其二士燮是儒家中人,其想法無外乎是忠君報國,而不是割據一方,成為軍閥,故他現在依舊是擔任著朝廷的官職,也肩負著這些官職的職責,守護交州一方。想要降服士燮很容易,隻需要主公在書信中以興複漢室的名義,對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以三千精銳兵順江南下,意在告知若動武力,主公有這樣的實力。但信中切不可有威脅之意,如此一來,士燮必定臣服。”
“屬下與士燮有舊,願意雖軍出征,說服士燮臣服。”龐統說道。
劉備沉吟片刻道:“這樣是最好不過了,若是能成,則得交州膏腴之地,其物產商貿能極大的緩解荊州用錢危急。若是不成,則拒守蒼梧,阻斷交州,迫使士燮投降。”
諸葛亮也讚同龐統的計策。
“待我休書一封與吳巨,許他一點好處,他定然會臣服與我。”劉備說道。
劉備與吳巨早已相熟,劉表身死,在交州的吳巨等於是孤木難支,劉備大軍到了,他隻有選擇臣服的這條路。
“那就幸苦士元走一趟了。子龍沉穩,能成大事,我讓子龍與士元一同如何?”劉備向龐統詢問道。
龐統點頭道:“子龍將軍是最適合的人選了。”
“還有陳到,陳到本就是以前白毦兵的統領,他也要跟著去!”劉禪趕忙道。
劉備點頭:“子龍和叔至都是沉穩的性子,與士元一同前往,正適合不過。”
“爹,我也要一起去,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次正是我增長見識的好時候。我要與師傅、雲叔、到叔他們一起去!”劉禪正色道。
劉備斥道:“這是去打仗,不是去三歲小兒過家家,你給我待在家中。”
“我已經四歲了!是時候出去曆練一番了!”劉禪說道!
四歲的孩子已經是個大孩子了,劉禪起碼是這樣認為的。
但是當爹媽的哪裏會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況且劉禪也並沒有長大啊,劉備要是允許劉禪去交州那樣毒障蛇蟲滿地的蠻荒地帶,那就隻有一個理由了,劉禪不是他親生的。
劉禪見一計不成,又道:“爹,我如此早慧,你知道為什麽嗎?因為我前世是個在交州的讀書人士子,意外身亡,投胎轉世,然後變成了你的兒子,我記憶未消,思念家鄉,這次我正好去跟隨大軍回鄉,難道爹你要阻止一個日夜思念家鄉流落在外的人嗎?”劉禪一臉悲痛,若是尋常迷信一點的人就相信了劉禪這套說辭,並且驚為天人。
但劉備知道劉禪的秉性,知道他是在耍寶,揪住劉禪的耳朵道:“速速滾開,不要打擾我商議軍務。”
劉禪被提著耳朵,大聲的喊著疼:“不要再揪了。此去南方到處都是煙瘴毒氣,蛇蟲鼠蟻,各種毒物聞所未聞,稍有不慎就可能讓大軍損失不小,隻有我有辦法如何防備這些煙瘴毒氣和蛇蟲鼠蟻,沒有人比我更懂如何在環境惡劣的南方森林中生存了。”
劉備聞言放手,對劉禪道:“把你所知道都寫給我。”
看來劉備是鐵了心不讓自己去了,劉禪苦著一張臉道:“行。”
會議散去後,劉禪垂頭喪氣的回到家中,甘夫人拉著劉禪道:“阿鬥什麽事情不高興?”
“沒什麽,就是不想讀書太累了,想要出去走走。”劉禪說道。
甘夫人安撫道:“我還道是誰欺負了阿鬥,想出去走走,明日娘就陪你去城外踏青如何?”
劉禪搖頭:“還是不要了。以後再出去吧。”
“你吃飯去,娘給你做你最愛吃的鯽魚湯怎麽樣?”
一聽有吃的,劉禪肚子就有點餓了,當即道:“好!”
江東使團還有大概半個月到達公安,而出征交州的事宜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除開已經定下來的一千白毦兵,剩下的兩千人也是從軍中挑選出來,三千人組成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大概也還需要半個月才能出征。
劉禪在校場觀望了一會,三千軍隊中那一千兜鍪上插著白翎的士兵,著黑色明光鎧,這種全鐵甲胄,能給予士兵極大的防護性能,影視作品中隔著老遠一箭能洞穿鎧甲士兵就死去的的場景是完全不存在的,鐵鎧的防護力量,就算是隔著數步遠射一箭,箭矢都無法對士兵造成一擊必殺的可能,定多隻是受輕傷。至於戰場上的廝殺,刀槍劍戟砍在鐵鎧上,也是沒法破開鐵鎧的防禦的。
穿著鐵鎧就等於士兵多了數條性命,而且敵人砍他造不成殺傷。
這一千人足夠在一場戰鬥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當然,為了湊齊一千人的鎧甲,劉備差點把家底都交待進去。
一千白毦兵,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此次去交州,就是有顯擺武力的作用,派白毦兵前往,正是好鋼用在刀刃上。
“馬順,把尹賞和梁緒喊過來。”看到馬順,劉禪招呼了一聲。
待三人到來後,劉禪笑嘻嘻的道:“過幾天就要出征了,你們三個幫我一個忙。”
“少主有吩咐,屬下定萬死不辭。”
“行,待會我說出來你們要是敢萬死不從,那就給我去死吧。”劉禪笑眯眯的道。
馬順突然心底有股不好的預感,這個鬼靈精怪的少主看來是要耍花樣了。
劉禪讓三人附耳過來,嘀嘀咕咕幾句後,三人麵色都是大變。
“不答應也得答應。放心吧,上頭不會追究你們三個的責任的,有我頂著,我做人,講義氣。”劉禪拍著自己的胸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