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不妨猜猜,秦文表所寫的到底是什麽內容,能讓主公一下便同意嫁妹荊州。”全綜拋出話題說道。
這個話題倒是讓人十分感興趣了。
隻是眾人想了許多,終究沒有想明白是什麽話能讓孫權答應此事。
議論了許久,幾人拋出了各種猜測,都不能服眾。
“士元有何說法?”陸績將目光看向龐統。
龐統一直不曾說出自己的看法,眾人議論不休之時,龐統也隻是靜靜的聽著,順便給大家斟酒。
龐統放下酒盞:“我覺得沒你們說的如此多內容,秦鬆給你孫權上書隻是一枚竹簡,其上能寫內容十分有限。有可能就是幾個字。”
“有可能是什麽字?”全綜好奇道。
龐統思索一會:“大概是如呂後故事吧。”
眾人麵色一凜,隨即全綜哈哈哈大笑道:“這怎麽可能,來來喝酒。”
紛紛舉杯,一個個對剛剛龐統所說仿佛全部忘記了一般,但是眾人心底卻是越想此事越有可能。
孫尚香十四歲,劉禪三歲,而這個時候劉備已經年近五十,還有幾年可活?劉備現在的基業毫無疑問是劉禪來繼承了,那麽年幼的劉禪身邊有著孫尚香,江東再攛掇一下,孫尚香成為一個呂後不是易如反掌?劉備的基業不是順手就拿過來了?
眾人恢複了談笑自若,舉杯交盞間好不熱鬧。
“士元以後有什麽打算?”陸績突然的話語讓眾人紛紛看向龐統如何反應。
若是龐統能留在江東輔佐孫權,那邊是江東之幸了。
全綜笑道:“以士元的名聲,主公定能重用士元的,倒是不必要擔心士元的前途。”
龐統搖頭道:“我打算回荊州,今日亦是與各位的辭別宴。”
眾人大驚,陸績挽留道:“士元,你一直想要尋訪明主,如今江東在主公的治理下,先後平定叛亂,撫平山越,又多次減免賦稅,令百姓富足,整個江東如今已經煥然一新,這不就是士元你追求的明主嗎?”
龐統笑而不語,隻是搖頭。
顧邵想要出言相勸,龐統止住道:“諸位好友心意我領了,但我家在荊州,父親年邁,實在不敢遠離家鄉。”
父親年邁,回鄉養老這種理由確實無懈可擊,漢本就是提倡孝道的時代,想要做官就必須要遵守孝道,故察舉製在漢代名為舉孝廉。
“來,喝完這杯,我就要啟程了。這北固山風景固然好,卻亙古不變的停留在此處,而山這邊的大江,億萬年來奔騰入海,滾滾向前,生生不息。”
這莫名其妙的一番話讓眾人摸不著頭腦,不過顧邵和陸績二人相視一眼,原本想要再相勸龐統留在江東的想法徹底的偃旗息鼓了。
北固山上,龐統來相送的眾人作揖告別,寒喧數語後,龐統翻身上馬,揚長而去。
全綜望著龐統的離去,歎息道:“江東損一大才矣。”
“士元號稱南冕之冠,若是主公真的放在心上,有意重用士元,在蕪湖之時,主公就應該禮賢下士親自去見士元了,時至今日士元都到了京城,主公依舊沒有見他的想法。以士元的心氣,離開江東也是情理之中。”陸績也望著一起絕塵的龐統說道。
“此時為時還不晚,要不要入城與主公講明,讓其派人攔住龐統?”站在陸績背後的一老者提議道。
顧邵和陸績俱都搖頭:“士元不屬於江東,強留沒有意義。隻是那劉備真乃得天時,先的臥龍諸葛,又要得這鳳雛龐統了。天命如此啊。”
眾人陸陸續續散去,龐統出京口,沿江溯流而上,過丹揚,渡彭澤,進入柴桑,這裏曾是周瑜駐紮之地。
“公瑾英姿,當世再無可比了。”柴桑口,江東水師依舊縱橫江麵,千帆竟過,風頭無限。
沿途繼續上路,很快就進入南郡境內。
風程仆仆的龐統借著路邊的溪水,洗淨身上的塵土,如今寒意消散,正值初春,溪水溫和,沒有了徹骨寒,又見溪水清澈,龐統蹲在溪邊的石頭上,捧起一捧溪水,一支箭矢呼嘯而來,沒入水中,箭矢插在龐統麵前,龐統放掉手中的溪水,抬頭望向岸邊,一隊士人的士兵,正整齊劃一的站在那裏。
為首一名穿著皮甲的隊長收起弓箭,對站起來警惕的望著自己的龐統道:“去年冬江陵發生了一場疾疫,野外的生水是絕對不能喝的,喝我的燒開的涼水吧。”
隊長摘下腰間的水壺,拋向龐統,龐統穩穩接住道了一聲謝。
“足下是遊學的士子?若是遊學的士子,建議你還是別往北走了,北邊已經是前線了,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戰爭爆發,但是雙方的斥候之間經常爆發摩擦。”隊長好心提醒道。
龐統喝完水將水壺還給隊長:“多謝提醒。不過我有個疑問,這不能喝生水是怎麽一回事?”
隊長笑道:“足下有荊州口音,為何還不知曉此事?去歲江陵城內發生了瘟疫,才導致曹軍大敗而去,而城外的我軍沒有一起感染瘟疫的案例,就是因為全軍下令不得喝生水以及還有不得隨地大小便等一係列規定。”
“原來不喝生水還有如此作用。這等想法是誰想出來的?”龐統驚奇問道。
“是我們少主想出來的。”
“少主?劉禪?他不是才三歲稚兒嗎?”
“正是如此。少主雖三歲,但聰慧無比,拜師在張神醫門下,自然是懂得這些。”隊長道。
龐統壓下心中的疑惑,自己當初隨江東大軍從江陵撤退,之後的江陵看來是發生了許多有趣之事。
“足下千萬莫要往北走了。我等有軍務在身,告辭。”隊長向龐統抱拳。
龐統站在溪水邊作揖感謝,一直等到這隊士兵離去,龐統望著遠處依稀可見的江陵城,最終還是邁開腳步,他想去周瑜一直想進去的江陵城看看。
一年戰爭對江陵城的瘡傷已經不複存在,原本坍塌、損壞的城牆也得到了修複,變成了完好如初的模樣。
隻是城外的那些原本熱鬧的村莊,依舊荒無人煙,房屋多有垮塌。
戰爭結束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南郡,被驅趕而走的百姓,陸陸續續開始回到城中,經過嚴密排查和重新造籍,這些百姓才被允許重新進入城中重建家園。
城外的百姓,也有不少人趁著春種之前回到了家鄉,開始耕作,對於這些離家歸來百姓的幫扶,諸葛亮派了不少官吏進駐江陵,對耕作的百姓免費發放農具和耕牛。
春天到來之時,江陵也緩緩的開始從戰爭的瘡傷中恢複。
但是想要恢複劉表時期江陵的繁榮,所需時日還要很長。
見到士子打扮的龐統,守衛城門的士兵並沒有盤查的太過於嚴格。
“姓名,籍貫,為何而來?”見到是士子,盤查的士兵語氣也很緩和。
“龐統,襄陽人士,從江東遊學歸來。”龐統如實回答道。
“龐統?可是鳳雛?”守城士兵驚喜道。
龐統不由疑惑,自己鳳雛名號也隻是在小圈子裏人知曉,這名士兵如何知曉?
“先生,上頭早有吩咐,若是遇到先生進城,一定要禮遇有加。還請先生在此稍等片刻,我馬上派人去稟告君候。”
龐統還在愣神不明所以之際,守城士兵就差人上馬火速離去了。
“先生請,旁邊有我們值崗休息的地方,先生還請再次歇息片刻。”士兵客氣的道。
龐統被帶著來到城門側休息的區域,疑惑道:“你們君候是關雲長?他為何要見我?”
“這個我就不知曉了,等君候來了,先生自可知曉。”士兵答道。
龐統點了點頭,心中隱隱猜測,大概也知曉了幾分。
關羽很快就騎著火紅的赤兔馬而來,威武不凡的赤兔馬與身高九尺,長髯飄飄的關羽搭配在一起,自有一番神威。
“龐先生可在?”關羽快步走來,在房屋中的龐統慌忙起身走出房門。
關羽朝著龐統拱手,再瞧了一眼龐統,見其身高八尺,麵如冠玉,儀態非凡,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身上讀書人的氣質悠然而上,一向心高氣傲的關羽心底也不得不讚一聲好一個讀書士人。
“不知君候尋在下有何貴幹。”施禮過後,龐統詢問道。
關羽對龐統道:“主公仰慕先生大名,更兼有孔明先生力薦先生,早就想要親自拜訪先生,奈何先生隨周瑜棺槨去了江東,一直不得見先生,於是早有吩咐若是先生返回荊州,務必要第一時間留住先生。”
龐統聞言笑道:“多謝左將軍美意了。”
“先生,我已經差人將消息送去公安了,主公必定馬上就來江陵,還請先生能否在江陵城中稍帶片刻。”
龐統點頭道:“我若走了就是失了禮數了。”
關羽撫須笑道:“雲長來見先生前就鬥膽布下為先生接風洗塵的宴席,先生現在可方便參與?”
“統早已仰慕君候絕世風姿!君候相邀,統甚是榮幸。”龐統說道。
關羽不由對龐統更加看順眼了。
這個話題倒是讓人十分感興趣了。
隻是眾人想了許多,終究沒有想明白是什麽話能讓孫權答應此事。
議論了許久,幾人拋出了各種猜測,都不能服眾。
“士元有何說法?”陸績將目光看向龐統。
龐統一直不曾說出自己的看法,眾人議論不休之時,龐統也隻是靜靜的聽著,順便給大家斟酒。
龐統放下酒盞:“我覺得沒你們說的如此多內容,秦鬆給你孫權上書隻是一枚竹簡,其上能寫內容十分有限。有可能就是幾個字。”
“有可能是什麽字?”全綜好奇道。
龐統思索一會:“大概是如呂後故事吧。”
眾人麵色一凜,隨即全綜哈哈哈大笑道:“這怎麽可能,來來喝酒。”
紛紛舉杯,一個個對剛剛龐統所說仿佛全部忘記了一般,但是眾人心底卻是越想此事越有可能。
孫尚香十四歲,劉禪三歲,而這個時候劉備已經年近五十,還有幾年可活?劉備現在的基業毫無疑問是劉禪來繼承了,那麽年幼的劉禪身邊有著孫尚香,江東再攛掇一下,孫尚香成為一個呂後不是易如反掌?劉備的基業不是順手就拿過來了?
眾人恢複了談笑自若,舉杯交盞間好不熱鬧。
“士元以後有什麽打算?”陸績突然的話語讓眾人紛紛看向龐統如何反應。
若是龐統能留在江東輔佐孫權,那邊是江東之幸了。
全綜笑道:“以士元的名聲,主公定能重用士元的,倒是不必要擔心士元的前途。”
龐統搖頭道:“我打算回荊州,今日亦是與各位的辭別宴。”
眾人大驚,陸績挽留道:“士元,你一直想要尋訪明主,如今江東在主公的治理下,先後平定叛亂,撫平山越,又多次減免賦稅,令百姓富足,整個江東如今已經煥然一新,這不就是士元你追求的明主嗎?”
龐統笑而不語,隻是搖頭。
顧邵想要出言相勸,龐統止住道:“諸位好友心意我領了,但我家在荊州,父親年邁,實在不敢遠離家鄉。”
父親年邁,回鄉養老這種理由確實無懈可擊,漢本就是提倡孝道的時代,想要做官就必須要遵守孝道,故察舉製在漢代名為舉孝廉。
“來,喝完這杯,我就要啟程了。這北固山風景固然好,卻亙古不變的停留在此處,而山這邊的大江,億萬年來奔騰入海,滾滾向前,生生不息。”
這莫名其妙的一番話讓眾人摸不著頭腦,不過顧邵和陸績二人相視一眼,原本想要再相勸龐統留在江東的想法徹底的偃旗息鼓了。
北固山上,龐統來相送的眾人作揖告別,寒喧數語後,龐統翻身上馬,揚長而去。
全綜望著龐統的離去,歎息道:“江東損一大才矣。”
“士元號稱南冕之冠,若是主公真的放在心上,有意重用士元,在蕪湖之時,主公就應該禮賢下士親自去見士元了,時至今日士元都到了京城,主公依舊沒有見他的想法。以士元的心氣,離開江東也是情理之中。”陸績也望著一起絕塵的龐統說道。
“此時為時還不晚,要不要入城與主公講明,讓其派人攔住龐統?”站在陸績背後的一老者提議道。
顧邵和陸績俱都搖頭:“士元不屬於江東,強留沒有意義。隻是那劉備真乃得天時,先的臥龍諸葛,又要得這鳳雛龐統了。天命如此啊。”
眾人陸陸續續散去,龐統出京口,沿江溯流而上,過丹揚,渡彭澤,進入柴桑,這裏曾是周瑜駐紮之地。
“公瑾英姿,當世再無可比了。”柴桑口,江東水師依舊縱橫江麵,千帆竟過,風頭無限。
沿途繼續上路,很快就進入南郡境內。
風程仆仆的龐統借著路邊的溪水,洗淨身上的塵土,如今寒意消散,正值初春,溪水溫和,沒有了徹骨寒,又見溪水清澈,龐統蹲在溪邊的石頭上,捧起一捧溪水,一支箭矢呼嘯而來,沒入水中,箭矢插在龐統麵前,龐統放掉手中的溪水,抬頭望向岸邊,一隊士人的士兵,正整齊劃一的站在那裏。
為首一名穿著皮甲的隊長收起弓箭,對站起來警惕的望著自己的龐統道:“去年冬江陵發生了一場疾疫,野外的生水是絕對不能喝的,喝我的燒開的涼水吧。”
隊長摘下腰間的水壺,拋向龐統,龐統穩穩接住道了一聲謝。
“足下是遊學的士子?若是遊學的士子,建議你還是別往北走了,北邊已經是前線了,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戰爭爆發,但是雙方的斥候之間經常爆發摩擦。”隊長好心提醒道。
龐統喝完水將水壺還給隊長:“多謝提醒。不過我有個疑問,這不能喝生水是怎麽一回事?”
隊長笑道:“足下有荊州口音,為何還不知曉此事?去歲江陵城內發生了瘟疫,才導致曹軍大敗而去,而城外的我軍沒有一起感染瘟疫的案例,就是因為全軍下令不得喝生水以及還有不得隨地大小便等一係列規定。”
“原來不喝生水還有如此作用。這等想法是誰想出來的?”龐統驚奇問道。
“是我們少主想出來的。”
“少主?劉禪?他不是才三歲稚兒嗎?”
“正是如此。少主雖三歲,但聰慧無比,拜師在張神醫門下,自然是懂得這些。”隊長道。
龐統壓下心中的疑惑,自己當初隨江東大軍從江陵撤退,之後的江陵看來是發生了許多有趣之事。
“足下千萬莫要往北走了。我等有軍務在身,告辭。”隊長向龐統抱拳。
龐統站在溪水邊作揖感謝,一直等到這隊士兵離去,龐統望著遠處依稀可見的江陵城,最終還是邁開腳步,他想去周瑜一直想進去的江陵城看看。
一年戰爭對江陵城的瘡傷已經不複存在,原本坍塌、損壞的城牆也得到了修複,變成了完好如初的模樣。
隻是城外的那些原本熱鬧的村莊,依舊荒無人煙,房屋多有垮塌。
戰爭結束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南郡,被驅趕而走的百姓,陸陸續續開始回到城中,經過嚴密排查和重新造籍,這些百姓才被允許重新進入城中重建家園。
城外的百姓,也有不少人趁著春種之前回到了家鄉,開始耕作,對於這些離家歸來百姓的幫扶,諸葛亮派了不少官吏進駐江陵,對耕作的百姓免費發放農具和耕牛。
春天到來之時,江陵也緩緩的開始從戰爭的瘡傷中恢複。
但是想要恢複劉表時期江陵的繁榮,所需時日還要很長。
見到士子打扮的龐統,守衛城門的士兵並沒有盤查的太過於嚴格。
“姓名,籍貫,為何而來?”見到是士子,盤查的士兵語氣也很緩和。
“龐統,襄陽人士,從江東遊學歸來。”龐統如實回答道。
“龐統?可是鳳雛?”守城士兵驚喜道。
龐統不由疑惑,自己鳳雛名號也隻是在小圈子裏人知曉,這名士兵如何知曉?
“先生,上頭早有吩咐,若是遇到先生進城,一定要禮遇有加。還請先生在此稍等片刻,我馬上派人去稟告君候。”
龐統還在愣神不明所以之際,守城士兵就差人上馬火速離去了。
“先生請,旁邊有我們值崗休息的地方,先生還請再次歇息片刻。”士兵客氣的道。
龐統被帶著來到城門側休息的區域,疑惑道:“你們君候是關雲長?他為何要見我?”
“這個我就不知曉了,等君候來了,先生自可知曉。”士兵答道。
龐統點了點頭,心中隱隱猜測,大概也知曉了幾分。
關羽很快就騎著火紅的赤兔馬而來,威武不凡的赤兔馬與身高九尺,長髯飄飄的關羽搭配在一起,自有一番神威。
“龐先生可在?”關羽快步走來,在房屋中的龐統慌忙起身走出房門。
關羽朝著龐統拱手,再瞧了一眼龐統,見其身高八尺,麵如冠玉,儀態非凡,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身上讀書人的氣質悠然而上,一向心高氣傲的關羽心底也不得不讚一聲好一個讀書士人。
“不知君候尋在下有何貴幹。”施禮過後,龐統詢問道。
關羽對龐統道:“主公仰慕先生大名,更兼有孔明先生力薦先生,早就想要親自拜訪先生,奈何先生隨周瑜棺槨去了江東,一直不得見先生,於是早有吩咐若是先生返回荊州,務必要第一時間留住先生。”
龐統聞言笑道:“多謝左將軍美意了。”
“先生,我已經差人將消息送去公安了,主公必定馬上就來江陵,還請先生能否在江陵城中稍帶片刻。”
龐統點頭道:“我若走了就是失了禮數了。”
關羽撫須笑道:“雲長來見先生前就鬥膽布下為先生接風洗塵的宴席,先生現在可方便參與?”
“統早已仰慕君候絕世風姿!君候相邀,統甚是榮幸。”龐統說道。
關羽不由對龐統更加看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