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那一片黑棋消失,棋盤上的局麵豁然開朗,黑棋以自斷一臂為代價,活生生從困境中殺出了一條活路。
看似自殺一片黑棋,事實上,卻是以此擺脫困境,在絕境中求得一線生機。
隻不過,之前他的關注點主要在於如何保持當前的優勢,與白棋爭鋒,卻忽略了這個事實。
現在回想起來,就算當時竭盡全力地保存實力,最終也難以搬回頹勢,而楚驚蟄卻劍走偏鋒,主動放棄當下的優勢,重新布局。
如今,雖然黑棋依舊處於劣勢,但卻不像之前那般處處被掣肘,已經逐漸找回主動。
看到這裏,寧知寒不由驚歎,小師弟的棋藝確實精湛,遠勝自己太多。
隻不過,近一年來,他一直在外遊曆,並不知道楚驚蟄可是能與二師姐公平對弈而不落下風的存在。
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棋盤,眨眼間,黑白雙方又是幾十個回合過去,楚驚蟄再次舍棄一片黑棋,與對方互換二十三子。
看似楚驚蟄在不斷消磨黑棋的有生力量,實則卻是用這種方式將之前的被動局麵打散,然後重新布局。
寧知寒越看越心驚,小師弟的棋風太過詭譎,每一步都出乎自己的預料,一開始他還不解,可隨著局勢逐漸打開,寧知寒驚訝地發現,楚驚蟄的布局有多精妙。
他每一步都堪稱是點睛之筆,劍走偏鋒,不走尋常路。
經過幾番互換生死,黑棋雖然損失慘重,但同樣將白棋之前布下的淩厲攻勢瓦解。
最主要的是,經過這幾輪的廝殺,棋盤上的格局已經煥然一新,盡管黑棋依舊處於下風,但,卻已經從被動局麵逐漸找回了主動。
從楚驚蟄學棋開始,老先生就告訴他,對弈如兩軍對壘,隻有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事實上,楚驚蟄的十多年軍旅生涯,經曆無數戰役,用實際行動將這一點發揮到極致。
無數場戰鬥,在敵方兵力遠勝己方的情況下,楚驚蟄總能反敗為勝,不但能取勝,而且,勝得相當漂亮被譽為教科書式的經典戰役。
而這些,除了他麾下將士英勇善戰,不畏生死之外,他這個主將的戰略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無論在什麽樣的困境,楚驚蟄都會將戰局的主動權牢牢把控在手中,這是他決勝秘訣之一。
野狼穀那場定鼎之戰如此,護國之戰也是如此,南疆國門外的那場封神之戰同樣如此。
棋局同樣如此,楚驚蟄喜歡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隻有這樣才能運籌帷幄,縱觀全局。
很快,雙方又互換一輪生死。
這一輪之後,雙方的局勢再一次發生了變化,白棋的優勢已經不再那麽明顯,而黑棋的局麵也初現雛形,逐漸露出自己的獠牙。
白棋似乎也感受到了危機,立馬發動了攻勢,頃刻間,白棋草木皆兵對黑棋發動全麵進攻。
然,盡管如此,楚驚蟄卻根本沒有理會,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和計劃布局。
眼看,黑棋就要潰敗,寧知寒都繃緊了心神。
然,就在此時,黑棋淩天一記妖刀斬下,直接將白棋的攻勢從中斬斷。
頓時,白棋被捏住命脈,攻勢後繼無力,一瀉千裏。
黑棋乘勝追擊,宛如一頭逐漸覺醒的猛獸逐漸露出自己的獠牙。
不多時白棋便招架不住,被黑棋殺了個對穿。
楚驚蟄的攻勢看似單一,實則卻是大軍全麵壓製,白棋一開始還試圖布局抵擋,可最終發現,這都是徒勞無功。
最終,白棋不再落子。
或許,‘它’也清楚,再下下去隻會被殺得片甲不留,自取其辱罷了。
不多時,石桌上的棋子連帶著棋盤一起淡化下去,很快就消失不見。
無論是寧知寒還是楚驚蟄,皆不清楚剛才這一局,到底是在跟誰對弈,是冥冥之中的規則,還是早就有人在這裏布下了棋局,剛才,隻不過是按照曾經的推演在落子。
但,不管是哪種,都足以說明,對方在棋道上的造詣相當非凡。
然,就在此刻,兩人忽然發現,前方的山體懸崖邊出現了一條石階。
果然,正如楚驚蟄之前猜測的那般,這殘局就是一場考驗,隻要能破局,斷掉的路就會出現。
兩人踏上前方的石階小道一路往上。
無形中的壓力,在不知不覺間增加,就算以他們的體魄,也感覺有些吃力,無形中放慢了腳步。
也不知過了多久,前方再次出現短路,在斷路盡頭,一座古老的石亭坐落在那裏,這座石亭跟之前的涼亭不同,顯得要粗糙很多,就像是用石頭堆砌而成。
兩人來到涼亭之中,發現這裏麵隻有一尊石像,這尊石像與之前他們在下方看到的那些石像不同,這尊石像十分粗糙。
其實,稱其為石像都有些不合適,準確來說,這就是一塊外形有點像人形的石頭。
可不知為何,這塊石頭充斥著一種莫名的道韻,給人一種要開悟的感覺。
這塊石頭高一丈六,宛如一尊佛陀。
但,有了之前的種種經曆,兩人不敢掉以輕心,而是心懷警惕,緩緩走上前。
忽然,兩人眼前的景象一變,他們竟然出現在一群參天大佛跟前,這尊佛像高達百丈,渾身金光閃耀,寶相莊嚴,神聖無比。
緊接著,他們發現,自己周圍盤坐著無數的佛門弟子,一個個單手合十,另一隻手敲打著木魚,口中誦念著經文。
這一幕,讓兩人頓時一驚,沒想到他們這一步竟然來到了一個佛門的世界中。
周圍木魚聲和誦經聲聲聲入耳,上方,佛光普照,恍惚間,兩人有一種皈依佛門的感覺。
隨著周圍誦經聲越來越洪亮,上方那尊金身大佛落下的威壓也越來越恐怖,兩人仿佛有一種錯覺,隻要接受度化,皈依佛門,就能得道開悟。
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不多時,他們的道心也都開始動搖起來。
這一幕,讓兩人驚駭無比,想要擺脫這種局麵,奈何,就算他們切斷聽覺,閉上眼睛,依舊無濟於事。
周圍的景象仿佛已經烙印在他們的腦海中,就算屏蔽聽覺和視覺,依舊無法擺脫。
看似自殺一片黑棋,事實上,卻是以此擺脫困境,在絕境中求得一線生機。
隻不過,之前他的關注點主要在於如何保持當前的優勢,與白棋爭鋒,卻忽略了這個事實。
現在回想起來,就算當時竭盡全力地保存實力,最終也難以搬回頹勢,而楚驚蟄卻劍走偏鋒,主動放棄當下的優勢,重新布局。
如今,雖然黑棋依舊處於劣勢,但卻不像之前那般處處被掣肘,已經逐漸找回主動。
看到這裏,寧知寒不由驚歎,小師弟的棋藝確實精湛,遠勝自己太多。
隻不過,近一年來,他一直在外遊曆,並不知道楚驚蟄可是能與二師姐公平對弈而不落下風的存在。
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棋盤,眨眼間,黑白雙方又是幾十個回合過去,楚驚蟄再次舍棄一片黑棋,與對方互換二十三子。
看似楚驚蟄在不斷消磨黑棋的有生力量,實則卻是用這種方式將之前的被動局麵打散,然後重新布局。
寧知寒越看越心驚,小師弟的棋風太過詭譎,每一步都出乎自己的預料,一開始他還不解,可隨著局勢逐漸打開,寧知寒驚訝地發現,楚驚蟄的布局有多精妙。
他每一步都堪稱是點睛之筆,劍走偏鋒,不走尋常路。
經過幾番互換生死,黑棋雖然損失慘重,但同樣將白棋之前布下的淩厲攻勢瓦解。
最主要的是,經過這幾輪的廝殺,棋盤上的格局已經煥然一新,盡管黑棋依舊處於下風,但,卻已經從被動局麵逐漸找回了主動。
從楚驚蟄學棋開始,老先生就告訴他,對弈如兩軍對壘,隻有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事實上,楚驚蟄的十多年軍旅生涯,經曆無數戰役,用實際行動將這一點發揮到極致。
無數場戰鬥,在敵方兵力遠勝己方的情況下,楚驚蟄總能反敗為勝,不但能取勝,而且,勝得相當漂亮被譽為教科書式的經典戰役。
而這些,除了他麾下將士英勇善戰,不畏生死之外,他這個主將的戰略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無論在什麽樣的困境,楚驚蟄都會將戰局的主動權牢牢把控在手中,這是他決勝秘訣之一。
野狼穀那場定鼎之戰如此,護國之戰也是如此,南疆國門外的那場封神之戰同樣如此。
棋局同樣如此,楚驚蟄喜歡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隻有這樣才能運籌帷幄,縱觀全局。
很快,雙方又互換一輪生死。
這一輪之後,雙方的局勢再一次發生了變化,白棋的優勢已經不再那麽明顯,而黑棋的局麵也初現雛形,逐漸露出自己的獠牙。
白棋似乎也感受到了危機,立馬發動了攻勢,頃刻間,白棋草木皆兵對黑棋發動全麵進攻。
然,盡管如此,楚驚蟄卻根本沒有理會,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和計劃布局。
眼看,黑棋就要潰敗,寧知寒都繃緊了心神。
然,就在此時,黑棋淩天一記妖刀斬下,直接將白棋的攻勢從中斬斷。
頓時,白棋被捏住命脈,攻勢後繼無力,一瀉千裏。
黑棋乘勝追擊,宛如一頭逐漸覺醒的猛獸逐漸露出自己的獠牙。
不多時白棋便招架不住,被黑棋殺了個對穿。
楚驚蟄的攻勢看似單一,實則卻是大軍全麵壓製,白棋一開始還試圖布局抵擋,可最終發現,這都是徒勞無功。
最終,白棋不再落子。
或許,‘它’也清楚,再下下去隻會被殺得片甲不留,自取其辱罷了。
不多時,石桌上的棋子連帶著棋盤一起淡化下去,很快就消失不見。
無論是寧知寒還是楚驚蟄,皆不清楚剛才這一局,到底是在跟誰對弈,是冥冥之中的規則,還是早就有人在這裏布下了棋局,剛才,隻不過是按照曾經的推演在落子。
但,不管是哪種,都足以說明,對方在棋道上的造詣相當非凡。
然,就在此刻,兩人忽然發現,前方的山體懸崖邊出現了一條石階。
果然,正如楚驚蟄之前猜測的那般,這殘局就是一場考驗,隻要能破局,斷掉的路就會出現。
兩人踏上前方的石階小道一路往上。
無形中的壓力,在不知不覺間增加,就算以他們的體魄,也感覺有些吃力,無形中放慢了腳步。
也不知過了多久,前方再次出現短路,在斷路盡頭,一座古老的石亭坐落在那裏,這座石亭跟之前的涼亭不同,顯得要粗糙很多,就像是用石頭堆砌而成。
兩人來到涼亭之中,發現這裏麵隻有一尊石像,這尊石像與之前他們在下方看到的那些石像不同,這尊石像十分粗糙。
其實,稱其為石像都有些不合適,準確來說,這就是一塊外形有點像人形的石頭。
可不知為何,這塊石頭充斥著一種莫名的道韻,給人一種要開悟的感覺。
這塊石頭高一丈六,宛如一尊佛陀。
但,有了之前的種種經曆,兩人不敢掉以輕心,而是心懷警惕,緩緩走上前。
忽然,兩人眼前的景象一變,他們竟然出現在一群參天大佛跟前,這尊佛像高達百丈,渾身金光閃耀,寶相莊嚴,神聖無比。
緊接著,他們發現,自己周圍盤坐著無數的佛門弟子,一個個單手合十,另一隻手敲打著木魚,口中誦念著經文。
這一幕,讓兩人頓時一驚,沒想到他們這一步竟然來到了一個佛門的世界中。
周圍木魚聲和誦經聲聲聲入耳,上方,佛光普照,恍惚間,兩人有一種皈依佛門的感覺。
隨著周圍誦經聲越來越洪亮,上方那尊金身大佛落下的威壓也越來越恐怖,兩人仿佛有一種錯覺,隻要接受度化,皈依佛門,就能得道開悟。
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不多時,他們的道心也都開始動搖起來。
這一幕,讓兩人驚駭無比,想要擺脫這種局麵,奈何,就算他們切斷聽覺,閉上眼睛,依舊無濟於事。
周圍的景象仿佛已經烙印在他們的腦海中,就算屏蔽聽覺和視覺,依舊無法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