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聖丹尼”號郵船將歐格納長達一萬五千字的報告送回倫敦後,頓時引起了英國上下的一場地震。三個團被敵人全殲,兩個團受重創失去戰鬥力,大英帝國多少年沒有遭受這樣的損失了?上一次可能要追溯到克裏木戰爭。還好那些都是殖民地部隊,如果是英國士兵,恐怕反戰遊行的隊伍已經包圍議會大廈了。
緊接著俄國表聲明譴責英國幹涉別國事務,擅自入侵中國的屬國緬甸,違反國際法條約,並鄭重提出,根據最新簽訂的《中俄軍事同盟條約》,如果中國對英國宣戰,俄國將連帶加入戰事。而俄國黑海艦隊開始調動和兩艘9672噸的新式戰列艦“~世”開始建造似乎也應證了俄國人聲明不是虛言恫嚇。這更是在英國上下燃起了一把火。
“難道這個世界都瘋了嗎?他們以為那些黃種的中國猴子能打敗大英帝國。”相索爾茲伯裏在他的辦公室裏咆哮著,連平時最注重的禮儀都忘記了。他並不在乎那些殖民地軍隊的損失,他在意的是因此而產生的一係列反應。他的內閣到正在為爭取下議院絕對多數支持而努力,卻生了這樣的事情。議會甚至動員了不信任案,雖然被他的一番活動給暫時壓下去了,但也令他的前任,自由黨領袖威廉?格萊斯頓伯爵氣勢大盛。
威妥瑪坐在沙上,對索爾茲伯裏的失態微微皺眉。作為一個紳士是應該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和禮儀地。對於中國突然宣戰他之前已經有些預感,不過沒想到中國人這一球打得如此漂亮,俄國、德國、美國甚至奧地利都直接或間接被拉到了他們的戰車上,他們用遠東的不凍港換來了俄國人的支持,用中國的廣闊市場換來了美國人的支持,用大批的軍火訂單換來了德國和奧地利的支持,英國光榮孤立得太久,在這時終於顯出了弊病。“我們應該動員所有力量,像39年和59年那樣果斷:出兵中國本土。隻要拿下中國一些關鍵的地方,他們內部地矛盾就會自己爆出來,到時我們可以扶持一些親近我們的勢力取代現在不聽話的中國政府,讓那裏徹底變成大英帝國的後花園。”
索爾茲伯裏還沒有回答。旁邊外交部長格蘭維爾道:“這恐怕很難,要想出兵中國本土,必須從海路進攻,但中國現在已經不是59年地樣子。他們擁有一支噸位在10萬噸以上,由數十艘最先進的鐵艦組成的艦隊。這些鐵甲艦依托中國沿海的要塞,要想擊敗他們,我們必須調集英弗尼息白、巨人、柯林伍德等主力艦。還要有相當數量地巡洋艦保障補給線,以防中國的破交戰。到那時,俄國的那七艘戰列艦怎麽辦?尤其是黑海的那四艘‘葉卡捷琳娜二世’。誰也不敢保證俄國人會不會在這時候選擇突破達達尼爾地防線。一旦讓俄國人進入地中海。大英帝國在西亞細亞和北非的勢力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威妥瑪對格蘭維爾過份看重中國人地海軍有些不舒服,他知道中國人是對麽劣等地一個民族。或許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聰明地腦子,但作為一個民族他們絕對不合格,他們整天念叨著就是華夷滿漢之分,滿人防備著漢人,漢人瞧不起滿人,即便是漢人也分著親疏。而海軍是最需要團體配合、最講究協作精神的軍種,他們就算是有那些先進地軍艦,也不過是些空殼殼。“我們可以聯絡法國,法國人剛丟失了他們在遠東的土地,隻要我們答應幫助他們奪回越南,應該可以得到他們的支持。另外,我們還可以聯絡日本,日本是個很有野心的國家,他們和中國有很深的矛盾,而這些年他們也購買了不少先進的軍艦。”
“日本人?”格蘭維爾矜持地笑了笑,不過臉上不屑的神情還是出賣了他心中的想法:“那個國家除了聽盛產黃金,似乎沒有聽有什麽值得稱道的東西。他們那幾艘二三千噸的巡洋艦恐怕連中國人從法國手中得到的幾艘鐵甲艦都打不贏,能給中國人造成什麽麻煩?”
威妥瑪對格蘭維爾輕視自己的建議有些不愉:“日本雖然力量弱,但也可以牽製中國的一部。如果法國再答應幫助帝國防守達達尼爾的話,帝下少量軍艦而調集所有戰鬥艦出征中國。”
“我已經派人和法國人談了,法國人現在更擔心的是德國人在6上的進攻。據法國傳回的情報,法國人有和俄國人接觸的跡象,應該是擔心三國同盟的威脅。對我們的要求,他們提出共享埃及的利益。”
“這不可能。”索爾茲伯裏聽到格蘭維爾的話後斬釘截鐵地道。埃及關係著帝國通往印度的生命線,就是給他三個緬甸也不肯能換。不過索爾茲伯裏最後還是對格蘭維爾和威妥瑪道:“你們還有什麽好的建議?”
格蘭維爾道:“我認為與其通過海況條件複雜的西太平洋去攻打中國本土,加大部隊的補給困難,不如與中國人在緬甸進行一場決戰。隻要利用帝國在馬六甲的基地,就可以輕鬆阻止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而我們的海軍隻要少量艦隻就可以為部隊提供穩定的補給。緬甸緊挨著印度,必要時我們可以動員三十萬以上的部隊參戰而不用擔心補給問題。而反觀中國,他們通向緬甸的道路是陡峭的山地,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深不可測的河穀,他們能在緬甸支持多少軍隊?”
索爾茲伯裏顯然被格蘭維爾的計劃打動了,現在下議院的形勢容不得他有半冒險,不然就是倒台的結局,所以他立刻道:“非常好,就按你的意思去做。我會向議會提出增兵的計劃,並給達佛林勳爵去信,讓他開始先期動員,我們就在緬甸給中國人一個永生難忘的教訓。”
一旁的老威妥瑪聞言心中充滿了鄙夷,這些氣的家夥終於還是落入那個中國皇帝的算計之中。格蘭維爾的計劃看起來好像是最穩妥,但卻放棄了最直接簡便的方法,聯合法國日本出兵中國。在威妥瑪看來,什麽條約什麽同盟都隻不過是一張紙,一切都需要強大的實力作基礎,中國現在之所有有這麽多國家支持,就是因為他們打敗了法國人。而隻要聯軍能獲得初期的勝利,就可以戳破中國人虛偽的強大。到時,現在這些支持中國的列強就會立馬掉轉槍頭指向中國。
但眼前的家夥卻因為舍不得埃及的一利益而放棄了這樣的做法。緬甸看上去是不如埃及對帝國的重要,但得到了緬甸就等於得到了一張隨時可以進出中國腹地的大門。中國有帝國需要的市場、原料、能源、勞力,誰得到了這片土地,誰就可以主宰下一個世紀,相比來,埃及又算得了什麽。
後來,威妥瑪把這些寫進了他的《遠東風雲》一書中,這本書也成為研究中國十九世紀後半葉曆史的重要資料。不過書中的看法多數出自作者個人的主觀見解,而沒有站在宏觀的角度去看問題,因而有失偏駁。就如同書中記載的這次意見之爭,雖然事後證明如果采取作者的意見,中國可能會有大的麻煩,甚至有可能改變後來的曆史。但當時正是自由黨和保守黨鬥爭最激烈的時候,在後來的一年內三易相就是明證。索爾茲伯裏侯爵采取看起來最為穩妥的方案似乎也無可厚非,畢竟向中國本土出兵所未能預料的風險太多了。
當英國上下還在消化中國突然參戰帶來的震驚時,帝國6軍的三個師像風卷殘雲一般掃蕩了緬甸北部山區和撣邦高原東部。與此同時,方懷派遣了一批官員進入這裏,開始幫助當地山民建立起現代的管理製度。
一直以來,這些山區都是接受當地土司的管理,他們既接受緬甸政府的冊封,又接受中國的冊封,但誰也調不動他們,可謂是處於“兩不管”的狀態。但英國的入侵打破了這裏故有的體製,那些土司不是逃亡就是投降了英國人,隻有少數土司帶著山民藏入深山老林繼續與英國人作對。
帝國重新恢複了這片土地後,便把那些逃亡和投降土司的土地分給山民,又聯合那些親華的土司組建臨時政府,頓時得到了這些地區百姓的支持,連緬甸南部一些受到英軍搶掠的百姓也紛紛逃到這些地方來,帝**終於在緬甸初步站穩了腳跟。
緊接著俄國表聲明譴責英國幹涉別國事務,擅自入侵中國的屬國緬甸,違反國際法條約,並鄭重提出,根據最新簽訂的《中俄軍事同盟條約》,如果中國對英國宣戰,俄國將連帶加入戰事。而俄國黑海艦隊開始調動和兩艘9672噸的新式戰列艦“~世”開始建造似乎也應證了俄國人聲明不是虛言恫嚇。這更是在英國上下燃起了一把火。
“難道這個世界都瘋了嗎?他們以為那些黃種的中國猴子能打敗大英帝國。”相索爾茲伯裏在他的辦公室裏咆哮著,連平時最注重的禮儀都忘記了。他並不在乎那些殖民地軍隊的損失,他在意的是因此而產生的一係列反應。他的內閣到正在為爭取下議院絕對多數支持而努力,卻生了這樣的事情。議會甚至動員了不信任案,雖然被他的一番活動給暫時壓下去了,但也令他的前任,自由黨領袖威廉?格萊斯頓伯爵氣勢大盛。
威妥瑪坐在沙上,對索爾茲伯裏的失態微微皺眉。作為一個紳士是應該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和禮儀地。對於中國突然宣戰他之前已經有些預感,不過沒想到中國人這一球打得如此漂亮,俄國、德國、美國甚至奧地利都直接或間接被拉到了他們的戰車上,他們用遠東的不凍港換來了俄國人的支持,用中國的廣闊市場換來了美國人的支持,用大批的軍火訂單換來了德國和奧地利的支持,英國光榮孤立得太久,在這時終於顯出了弊病。“我們應該動員所有力量,像39年和59年那樣果斷:出兵中國本土。隻要拿下中國一些關鍵的地方,他們內部地矛盾就會自己爆出來,到時我們可以扶持一些親近我們的勢力取代現在不聽話的中國政府,讓那裏徹底變成大英帝國的後花園。”
索爾茲伯裏還沒有回答。旁邊外交部長格蘭維爾道:“這恐怕很難,要想出兵中國本土,必須從海路進攻,但中國現在已經不是59年地樣子。他們擁有一支噸位在10萬噸以上,由數十艘最先進的鐵艦組成的艦隊。這些鐵甲艦依托中國沿海的要塞,要想擊敗他們,我們必須調集英弗尼息白、巨人、柯林伍德等主力艦。還要有相當數量地巡洋艦保障補給線,以防中國的破交戰。到那時,俄國的那七艘戰列艦怎麽辦?尤其是黑海的那四艘‘葉卡捷琳娜二世’。誰也不敢保證俄國人會不會在這時候選擇突破達達尼爾地防線。一旦讓俄國人進入地中海。大英帝國在西亞細亞和北非的勢力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威妥瑪對格蘭維爾過份看重中國人地海軍有些不舒服,他知道中國人是對麽劣等地一個民族。或許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聰明地腦子,但作為一個民族他們絕對不合格,他們整天念叨著就是華夷滿漢之分,滿人防備著漢人,漢人瞧不起滿人,即便是漢人也分著親疏。而海軍是最需要團體配合、最講究協作精神的軍種,他們就算是有那些先進地軍艦,也不過是些空殼殼。“我們可以聯絡法國,法國人剛丟失了他們在遠東的土地,隻要我們答應幫助他們奪回越南,應該可以得到他們的支持。另外,我們還可以聯絡日本,日本是個很有野心的國家,他們和中國有很深的矛盾,而這些年他們也購買了不少先進的軍艦。”
“日本人?”格蘭維爾矜持地笑了笑,不過臉上不屑的神情還是出賣了他心中的想法:“那個國家除了聽盛產黃金,似乎沒有聽有什麽值得稱道的東西。他們那幾艘二三千噸的巡洋艦恐怕連中國人從法國手中得到的幾艘鐵甲艦都打不贏,能給中國人造成什麽麻煩?”
威妥瑪對格蘭維爾輕視自己的建議有些不愉:“日本雖然力量弱,但也可以牽製中國的一部。如果法國再答應幫助帝國防守達達尼爾的話,帝下少量軍艦而調集所有戰鬥艦出征中國。”
“我已經派人和法國人談了,法國人現在更擔心的是德國人在6上的進攻。據法國傳回的情報,法國人有和俄國人接觸的跡象,應該是擔心三國同盟的威脅。對我們的要求,他們提出共享埃及的利益。”
“這不可能。”索爾茲伯裏聽到格蘭維爾的話後斬釘截鐵地道。埃及關係著帝國通往印度的生命線,就是給他三個緬甸也不肯能換。不過索爾茲伯裏最後還是對格蘭維爾和威妥瑪道:“你們還有什麽好的建議?”
格蘭維爾道:“我認為與其通過海況條件複雜的西太平洋去攻打中國本土,加大部隊的補給困難,不如與中國人在緬甸進行一場決戰。隻要利用帝國在馬六甲的基地,就可以輕鬆阻止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而我們的海軍隻要少量艦隻就可以為部隊提供穩定的補給。緬甸緊挨著印度,必要時我們可以動員三十萬以上的部隊參戰而不用擔心補給問題。而反觀中國,他們通向緬甸的道路是陡峭的山地,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深不可測的河穀,他們能在緬甸支持多少軍隊?”
索爾茲伯裏顯然被格蘭維爾的計劃打動了,現在下議院的形勢容不得他有半冒險,不然就是倒台的結局,所以他立刻道:“非常好,就按你的意思去做。我會向議會提出增兵的計劃,並給達佛林勳爵去信,讓他開始先期動員,我們就在緬甸給中國人一個永生難忘的教訓。”
一旁的老威妥瑪聞言心中充滿了鄙夷,這些氣的家夥終於還是落入那個中國皇帝的算計之中。格蘭維爾的計劃看起來好像是最穩妥,但卻放棄了最直接簡便的方法,聯合法國日本出兵中國。在威妥瑪看來,什麽條約什麽同盟都隻不過是一張紙,一切都需要強大的實力作基礎,中國現在之所有有這麽多國家支持,就是因為他們打敗了法國人。而隻要聯軍能獲得初期的勝利,就可以戳破中國人虛偽的強大。到時,現在這些支持中國的列強就會立馬掉轉槍頭指向中國。
但眼前的家夥卻因為舍不得埃及的一利益而放棄了這樣的做法。緬甸看上去是不如埃及對帝國的重要,但得到了緬甸就等於得到了一張隨時可以進出中國腹地的大門。中國有帝國需要的市場、原料、能源、勞力,誰得到了這片土地,誰就可以主宰下一個世紀,相比來,埃及又算得了什麽。
後來,威妥瑪把這些寫進了他的《遠東風雲》一書中,這本書也成為研究中國十九世紀後半葉曆史的重要資料。不過書中的看法多數出自作者個人的主觀見解,而沒有站在宏觀的角度去看問題,因而有失偏駁。就如同書中記載的這次意見之爭,雖然事後證明如果采取作者的意見,中國可能會有大的麻煩,甚至有可能改變後來的曆史。但當時正是自由黨和保守黨鬥爭最激烈的時候,在後來的一年內三易相就是明證。索爾茲伯裏侯爵采取看起來最為穩妥的方案似乎也無可厚非,畢竟向中國本土出兵所未能預料的風險太多了。
當英國上下還在消化中國突然參戰帶來的震驚時,帝國6軍的三個師像風卷殘雲一般掃蕩了緬甸北部山區和撣邦高原東部。與此同時,方懷派遣了一批官員進入這裏,開始幫助當地山民建立起現代的管理製度。
一直以來,這些山區都是接受當地土司的管理,他們既接受緬甸政府的冊封,又接受中國的冊封,但誰也調不動他們,可謂是處於“兩不管”的狀態。但英國的入侵打破了這裏故有的體製,那些土司不是逃亡就是投降了英國人,隻有少數土司帶著山民藏入深山老林繼續與英國人作對。
帝國重新恢複了這片土地後,便把那些逃亡和投降土司的土地分給山民,又聯合那些親華的土司組建臨時政府,頓時得到了這些地區百姓的支持,連緬甸南部一些受到英軍搶掠的百姓也紛紛逃到這些地方來,帝**終於在緬甸初步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