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在芯片的研製中,摩爾定律是一條鐵律,隻要我們有足夠的研發能力,就會沿著這條定律不斷前進。”秦觀說道:“剛剛是我的疏忽,但是,我認為,我們要實現1微米的製程,應該不是特別困難的吧?”


    秦觀提到了摩爾定律,這是在65年的時候鷹國的半導體工程師的推論,很簡單,卻被廣泛流傳,總之,就是隨著時間的發展,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數量會越來越多,同時價格會越來越便宜。


    這個定律,在西方世界是成立的,但是在漢國,那就不一定了,因為漢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更沒有足夠的工程師。


    “你說的好聽。”王老說道:“你知道我們芯片的製造流程嗎?你知道我們要用光刻機嗎?這種設備,我們自己目前的最高水平,隻能達到10微米。”


    10微米,已經在己方的最高水平了,和國外是有差距的,但是,王老沒辦法,他是研究芯片的,不是研究光刻機的。


    “我可以改造光刻機,讓它達到1微米的精度。”秦觀說道:“雖然您現在肯定是不相信的,但是,我想您可以讓我試試。”


    這個人,難道真的有本事?王老在心中好奇,如果這個人是瞎扯淡的話,老祝不會這麽沒譜吧?帶這樣的人過來,如果對方說的是真的的話,總感覺不相信啊。


    這已經超出他的預料了。


    “如果1109廠裏有舊設備的話,可以試試嘛。”祝老在這個時候開口了。


    1109廠,當年就是在王老的手裏建立起來的,就在半導體研究所的附近,同時,就在祝老現在的手頭重點項目研發完成之後,他再次成為了1109廠的廠長,負責把設計轉化為產品,成天和生產線打交道。


    聽到了祝老的話,王老想了想:“我們那裏,有一台已經無法使用的切片機,如果你真有本事,先把那台切片機給我修好。”


    王老才不會耽誤時間呢,在門口說完了這句話,就回去了,接著研究芯片的設計去!


    漢科院的人,牛啊!


    宋老和屠老,根本就沒搭上話,兩人知道,王老是太忙了,其實,他們手頭也是一大堆事,隻不過他們知道秦觀更牛,能跟著秦觀來一趟,是有好處的,但是,王老不知道啊。


    在王老眼裏,現在的秦觀,似乎就是個隻會說大話的家夥。


    “秦觀啊,你千萬不要生氣啊,老王就是這個脾氣,他也是忙啊。”祝老說道:“他承擔了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實在是有太多的事要幹了。”


    “沒事。”秦觀說道:“祝老,帶我去1109廠看看,他不是說有台切片機嗎?我給他修好了。”


    現在,王老以為秦觀是騙子,等到修好了切片機,王老絕對會登門來找自己的,自己當然是不記仇的,正好可以和他聊聊國內的芯片發展啊!


    切片機?剛剛自己在機床墳場裏麵轉悠的時候,是看到過這東西的,一會兒,就等著自己大顯身手吧。


    “走,咱們去1109廠看看。”秦觀說道,反正上頭也沒有會議,就先在這裏附近溜達溜達了。


    切片機,秦觀也是清楚的,嗯,吃過涮羊肉嗎?在涮羊肉的時候,吃的是羊肉片,而這羊肉片,就是通過切片機來切的,把大塊的肉,切成一片片的。


    而在芯片的製造中,這也是一個類似的步驟。


    芯片的最初來源,就是沙子,不錯,很廉價的沙子,學名是二氧化矽,其中的矽,就是最重要的半導體材料,是最適宜於製造現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材料之一。


    把二氧化矽變成矽可不容易,尤其是需要的純度相當高,這就是對矽的提純。


    在這個過程中,原材料矽將被熔化,並放進一個巨大的石英熔爐。這時向熔爐裏放入一顆晶種,以便矽晶體圍著這顆晶種生長,直到形成一個幾近完美的單晶矽。


    最後,從高溫容器中采用旋轉拉伸的方式將矽原料取出,此時一個圓柱體的矽錠就產生了。


    一般的矽錠的直徑大都是200毫米。


    這個矽錠,就和鋼錠一樣,是最初的製造材料,下一個步驟,就是把這個矽錠,切割成片狀,稱為晶圓。這個晶圓才被真正用於芯片的製造。


    同時,這個切片越薄,用料越省,自然可以生產的芯片就更多。同時切片還要鏡麵精加工的處理來確保表麵絕對光滑,之後檢查是否有扭曲或其它問題。


    所以,切片機也是芯片製造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個可比切羊肉片的技術難度要大得多了。


    相比在漢科院遇到的待遇簡直是天差之別,一行人來到了1109廠的時候,立刻就受到了廠裏的總工辦馬主任的熱切歡迎。


    “聽說幾位要來,我們非常歡迎,現在,請各位換上服裝,走過過濾室之後,就可以去廠區裏麵看看了。”馬主任相當的熱情。


    這裏屬於高科技工廠了,工廠裏必須要保持絕對的潔淨,幾個人要換上全身連體的工作服,就連頭都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然後,在一個吸塵的房間裏被吸了幾分鍾,就走進了工廠。


    “我們現在主要生產集成電路,我們的150計算機裏麵使用的芯片,就是在我們廠裏生產的。”馬主任也換上了同樣的衣服,一邊走,一邊向著幾個人介紹。


    國內也是能生產計算機的,隻不過和國外的比起來,那就要落後很多倍了,這種技術的差距,在場的幾個人都有感觸,他們手頭的項目,急需先進的國產芯片啊。


    “前麵這台,就是我們維修過很多次都無法修複的切片機。”馬主任說道。


    聽說有人來給己方修理切片機,馬主任當然高興了,他們修過很多次都修不好,現在,工廠裏麵隻有一台切片機了,如果那台再壞了,工廠就陷入癱瘓了。


    但是,這幾個人,看起來不像啊。


    在外部封鎖的情況下,漢國隻能靠自己的力量,眼前的這個切片機,是漢國自己製造的。


    “我們這個切片機,可以把矽錠切割成3毫米的薄片。”馬主任說道:“這一個薄片,成本是相當高的。”


    3毫米?秦觀搖搖頭:“那個,大家可以先去別的地方參觀一下,我需要靜一靜,看看如何修理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鏖戰銀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雄並收藏鏖戰銀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