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寧嘉賜與鍾逸交情匪淺,說句不分君臣的話,二人也稱得上老友。寧嘉賜什麽德行,鍾逸心裏跟明鏡兒一樣,那鍾逸是怎樣的樣子,寧嘉賜也並非不懂。</p>
“哈哈哈,太子殿下聰明絕頂,聰明絕頂吶!”</p>
“打住打住。”寧嘉賜拿出少年老成的樣子:“有什麽要緊的事就說,錦衣衛指揮使,終日忙得很呢,哪有功夫陪本殿下這小孩子玩鬧呢。”</p>
在後宮住了十來載,寧嘉賜能玩的玩意兒早就玩了個遍,若非遇見鍾逸,他恐怕會一直枯燥和無趣下去。所以在鍾逸未曾找上門的時候,他一如既往同十來載的無聊生活一樣,玩玩牌、捉弄捉弄太監宮女,在被人羨豔的偌大皇宮中胡亂遊蕩,可他人卻不隻,寧嘉賜早就把皇宮裏裏外外轉了個遍,毫無新奇的地方......</p>
鍾逸聽出了寧嘉賜話語中的一絲埋怨味道,遂決定道:“好,今兒忙完正事,微臣帶殿下玩些有意思的東西。”</p>
寧嘉賜眼前一亮:“你說真的?”</p>
“當然,臣何曾在殿下麵前說過謊呢?”</p>
“好好好!趕緊忙正事!本殿下快在皇宮裏乏味死了。早就等你這句話了!”</p>
鍾逸微微點頭,目光望向兩側的溫源與郭秉,笑著開口:“臣接下來要說的事,可不是小事......”</p>
寧嘉賜頓時明了,對兩側道:“溫源、郭秉,你們先出去吧,本殿下與鍾指揮使有大事相商。”</p>
“奴婢遵命......”二人不情不願的離開了,臨走時,還在鍾逸身上剜了一眼,好似是記怪鍾逸搶走了寧嘉賜對二人的寵愛。</p>
在二人走後,殿內僅留鍾逸、寧嘉賜二人,這時候寧嘉賜主動問道:“這次總歸能說了吧?”</p>
“回稟殿下,其實事情是這樣的。今日早朝傳回一則前線的消息,在咱們大寧最北部的北澤縣,縣外五十裏駐守著防守邊疆的大寧衛兵,而在五十裏外有一座山,名叫澤山,澤山東西走向,以山體將寧國和慶國分開,澤山是天然的國家分界線,澤山以北,是北慶國的邊塞,澤山以南,則是咱們寧國的疆土。但就在近來幾個月內,澤山北麵駐紮的慶國軍隊不時越過澤山騷擾咱們,期間發生了多起小衝突,不過鮮少有人員傷亡,報回朝廷,並沒有將一件大事處理。可就在四日前,慶國趁著夜色,集結數千兵馬,連夜偷襲寧國軍寨,一場近萬人的混戰由此展開,但下場甚是慘痛,澤山腳下哀鴻遍野,大寧的傷亡不計其數......”鍾逸沉痛的歎了口氣:“這一戰,不知又有多少家庭妻離子散。當然,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損失,咱們的防守邊線,也由北澤縣外五十裏處的澤山腳下,退居在北澤縣城門外三十餘力的叢林中。至今如此,慶國並沒有給任何一個解釋,所以早朝上各大臣論紛紛,對大寧接下來要采取的做法各執一詞,無法統一。”</p>
“不分青紅皂白對大寧動手,慶國這是把大寧當軟柿子捏呀!”寧嘉賜頗為憤慨,他是當今太子,更是日後的大寧皇帝,對寧國擁有特殊的感情。對大寧動手,便是打他的臉,由不得他生氣......</p>
“歸根結底,還是寧國軍製的薄弱,若寧國士兵還像建國時那般強悍,軍隊實力仍居天下首位,慶國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都不敢如此肆意妄為!”</p>
大寧軍隊的萎蘼,是慶國動手的底氣。無論何時,自己手裏槍杆子硬,都足以威懾敵人,不敢有絲毫企圖。</p>
“若本殿下是將軍!定要將失去的地界重新奪回來!不僅如此,還要讓慶國軍隊為咱們大寧死去的士兵賠命!”寧嘉賜少年意氣,稍有不順心或吃了虧的事,便想以武力報複。</p>
可熟不知,兩國之間的外交,並非他想象中這般簡單......</p>
“朝堂分為主戰、主談派,以兵部尚書孫軼為首,他極力主張戰爭,用大寧的鐵拳狠狠打在慶國臉上,讓他們好好長這個教訓。但有部分大臣並不同意,他們認為,大寧如今的國庫已不允許籌備一場較大的戰爭,更何況陛下重病,這更會導致士氣的低迷,戰爭不是最好的選擇,他們想邀慶國來使入京談判,針對這次突如其來的戰爭,坐在談判桌上好好協商相關事宜。”</p>
“談判?跟慶國能有什麽好談的?再說打都不敢打,又以什麽作為談判資本呢?慶國願意和你談嗎?就算坐在談判桌上,這樣的情勢下,咱們也是弱勢一方!這幫軟弱的大臣,真是腦子出了問題!”</p>
鍾逸很驚喜的望著寧嘉賜,看來這小子並非一無是處,在對國家外交這一方麵上,分析的還是頗為透徹的。</p>
“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道理,但最終還是要拿出統一的措施,這便是微臣今日尋殿下的緣由。”</p>
寧嘉賜一愣:“鍾逸,你不會讓本殿下主持朝政嗎?不行不行!絕對不行!”寧嘉賜連連擺手,對此頗為抗拒。</p>
事關一國大事,說起來容易,可真要有一人拿主意,那肩膀上背負的擔子實在太過沉重。若這個決定帶來的後果良好,你自然會得到賞賜、名譽與地位,可因為你導致結局不理想,你便是整個國家的罪人,承受著整個朝堂乃至全國上下的憤怒。</p>
這也是為何許多部門推諉的原因,誰都不想擔責任,誰也不想賭上自己的大好前程......</p>
鍾逸白了寧嘉賜一眼:“殿下,雖然臣不可否認殿下比之之前有很大長進,但遠遠沒到決定一國大事的地步。臣真正的意圖,是想通過殿下的嘴,來匯報到陛下那裏去,讓陛下作決斷。畢竟陛下正在裝病,若臣前往孤身一人前往乾清宮,難免會引起有心之人的懷疑,而殿下這麽做便合情合理,一個心係父親的兒子,理應這般孝順。”</p>
......</p>
寧嘉賜與鍾逸交情匪淺,說句不分君臣的話,二人也稱得上老友。寧嘉賜什麽德行,鍾逸心裏跟明鏡兒一樣,那鍾逸是怎樣的樣子,寧嘉賜也並非不懂。</p>
“哈哈哈,太子殿下聰明絕頂,聰明絕頂吶!”</p>
“打住打住。”寧嘉賜拿出少年老成的樣子:“有什麽要緊的事就說,錦衣衛指揮使,終日忙得很呢,哪有功夫陪本殿下這小孩子玩鬧呢。”</p>
在後宮住了十來載,寧嘉賜能玩的玩意兒早就玩了個遍,若非遇見鍾逸,他恐怕會一直枯燥和無趣下去。所以在鍾逸未曾找上門的時候,他一如既往同十來載的無聊生活一樣,玩玩牌、捉弄捉弄太監宮女,在被人羨豔的偌大皇宮中胡亂遊蕩,可他人卻不隻,寧嘉賜早就把皇宮裏裏外外轉了個遍,毫無新奇的地方......</p>
鍾逸聽出了寧嘉賜話語中的一絲埋怨味道,遂決定道:“好,今兒忙完正事,微臣帶殿下玩些有意思的東西。”</p>
寧嘉賜眼前一亮:“你說真的?”</p>
“當然,臣何曾在殿下麵前說過謊呢?”</p>
“好好好!趕緊忙正事!本殿下快在皇宮裏乏味死了。早就等你這句話了!”</p>
鍾逸微微點頭,目光望向兩側的溫源與郭秉,笑著開口:“臣接下來要說的事,可不是小事......”</p>
寧嘉賜頓時明了,對兩側道:“溫源、郭秉,你們先出去吧,本殿下與鍾指揮使有大事相商。”</p>
“奴婢遵命......”二人不情不願的離開了,臨走時,還在鍾逸身上剜了一眼,好似是記怪鍾逸搶走了寧嘉賜對二人的寵愛。</p>
在二人走後,殿內僅留鍾逸、寧嘉賜二人,這時候寧嘉賜主動問道:“這次總歸能說了吧?”</p>
“回稟殿下,其實事情是這樣的。今日早朝傳回一則前線的消息,在咱們大寧最北部的北澤縣,縣外五十裏駐守著防守邊疆的大寧衛兵,而在五十裏外有一座山,名叫澤山,澤山東西走向,以山體將寧國和慶國分開,澤山是天然的國家分界線,澤山以北,是北慶國的邊塞,澤山以南,則是咱們寧國的疆土。但就在近來幾個月內,澤山北麵駐紮的慶國軍隊不時越過澤山騷擾咱們,期間發生了多起小衝突,不過鮮少有人員傷亡,報回朝廷,並沒有將一件大事處理。可就在四日前,慶國趁著夜色,集結數千兵馬,連夜偷襲寧國軍寨,一場近萬人的混戰由此展開,但下場甚是慘痛,澤山腳下哀鴻遍野,大寧的傷亡不計其數......”鍾逸沉痛的歎了口氣:“這一戰,不知又有多少家庭妻離子散。當然,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損失,咱們的防守邊線,也由北澤縣外五十裏處的澤山腳下,退居在北澤縣城門外三十餘力的叢林中。至今如此,慶國並沒有給任何一個解釋,所以早朝上各大臣論紛紛,對大寧接下來要采取的做法各執一詞,無法統一。”</p>
“不分青紅皂白對大寧動手,慶國這是把大寧當軟柿子捏呀!”寧嘉賜頗為憤慨,他是當今太子,更是日後的大寧皇帝,對寧國擁有特殊的感情。對大寧動手,便是打他的臉,由不得他生氣......</p>
“歸根結底,還是寧國軍製的薄弱,若寧國士兵還像建國時那般強悍,軍隊實力仍居天下首位,慶國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都不敢如此肆意妄為!”</p>
大寧軍隊的萎蘼,是慶國動手的底氣。無論何時,自己手裏槍杆子硬,都足以威懾敵人,不敢有絲毫企圖。</p>
“若本殿下是將軍!定要將失去的地界重新奪回來!不僅如此,還要讓慶國軍隊為咱們大寧死去的士兵賠命!”寧嘉賜少年意氣,稍有不順心或吃了虧的事,便想以武力報複。</p>
可熟不知,兩國之間的外交,並非他想象中這般簡單......</p>
“朝堂分為主戰、主談派,以兵部尚書孫軼為首,他極力主張戰爭,用大寧的鐵拳狠狠打在慶國臉上,讓他們好好長這個教訓。但有部分大臣並不同意,他們認為,大寧如今的國庫已不允許籌備一場較大的戰爭,更何況陛下重病,這更會導致士氣的低迷,戰爭不是最好的選擇,他們想邀慶國來使入京談判,針對這次突如其來的戰爭,坐在談判桌上好好協商相關事宜。”</p>
“談判?跟慶國能有什麽好談的?再說打都不敢打,又以什麽作為談判資本呢?慶國願意和你談嗎?就算坐在談判桌上,這樣的情勢下,咱們也是弱勢一方!這幫軟弱的大臣,真是腦子出了問題!”</p>
鍾逸很驚喜的望著寧嘉賜,看來這小子並非一無是處,在對國家外交這一方麵上,分析的還是頗為透徹的。</p>
“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道理,但最終還是要拿出統一的措施,這便是微臣今日尋殿下的緣由。”</p>
寧嘉賜一愣:“鍾逸,你不會讓本殿下主持朝政嗎?不行不行!絕對不行!”寧嘉賜連連擺手,對此頗為抗拒。</p>
事關一國大事,說起來容易,可真要有一人拿主意,那肩膀上背負的擔子實在太過沉重。若這個決定帶來的後果良好,你自然會得到賞賜、名譽與地位,可因為你導致結局不理想,你便是整個國家的罪人,承受著整個朝堂乃至全國上下的憤怒。</p>
這也是為何許多部門推諉的原因,誰都不想擔責任,誰也不想賭上自己的大好前程......</p>
鍾逸白了寧嘉賜一眼:“殿下,雖然臣不可否認殿下比之之前有很大長進,但遠遠沒到決定一國大事的地步。臣真正的意圖,是想通過殿下的嘴,來匯報到陛下那裏去,讓陛下作決斷。畢竟陛下正在裝病,若臣前往孤身一人前往乾清宮,難免會引起有心之人的懷疑,而殿下這麽做便合情合理,一個心係父親的兒子,理應這般孝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