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維因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會見到澤拉斯請求合作的使者。
不過塔瑪拉那邊戰爭石匠的動作也足夠迅速——斯維因已經得到了“一股不明勢力在阿卡拉山脈東部施加了巨大影響”的消息,結合著澤拉斯的使者來看,這一股“不明勢力”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阿茲爾。
將桌麵上的地圖攤開一半,斯維因隨手拿起一支筆,在阿卡拉山脈的東麓畫下了長長的一道金黃,然後微微眯起了自己的眼睛。
很有趣啊。
和阿茲爾、澤拉斯不同,在發現這一場戰爭之中有三個玩家的時候,斯維因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不少,因為對他來說,多個敵人……反而是一件好事!
至於為什麽是一件好事,這就要從斯維因的執政策略和內部戰略說起了。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當初在烏澤裏斯,澤拉斯的突襲的確出乎了斯維因的預料,烏澤裏斯的淪陷的確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意外,澤拉斯的這一次突襲也仿佛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甩在了諾克薩斯人臉上,在烏澤裏斯陷落之後,諾克薩斯內部群情激憤,鷹派勢力大增。
這種情況下,作為鷹派領袖,斯維因理論上應該選擇拉起隊伍,給這個膽敢攻擊諾克薩斯的家夥一個永世難忘的教訓才對,但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斯維因的選擇卻是收縮方向,仿佛被打怕了一樣,跑到泰利什尼去修碉堡了……
要知道,在烏澤裏斯陷落之後,哪怕黑色玫瑰內部,都已經做好了“派遣法師去納施拉美幫助阻攔澤拉斯”的準備,但偏偏一向最為強硬的斯維因卻選擇了固守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這無疑是非常反常的舉動。
然後,孤立無援的納施拉美淪陷,多變外交展開——在澤拉斯還沒有完全掌控納施拉美的疲憊期,斯維因依舊沒有發起反攻,他所做的唯一有進攻意義的行為,就是加大了對於戰爭石匠的資金支持,本人依舊待在泰利什尼練兵、修碉堡。
這種情況下,國內不少人已經對這位大統領頗有微詞了。
不過,斯維因不知道用什麽手段說服了德萊厄斯,讓這位諾克薩斯之手堅定的站在了他這邊,所以哪怕不少人有意見,但至少諾克薩斯的局勢還是穩定的。
那麽,問題來了。
斯維因真的慫了麽?
他沒有趁機反撲,真的是因為烏澤裏斯之戰中,被澤拉斯打怕了麽?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實際上,這是斯維因在主動進行著戰略收縮。
經曆了艾歐尼亞之戰,斯維因已經清晰的看到了諾克薩斯帝國內的重重隱患——腐朽的貴族隻是其一,鋪開的攤子太大則是其二。
要知道,在達克威爾做大統領的時候,諾克薩斯可以說是東南西北四麵皆敵。
西邊的瓦羅蘭公國,諾克薩斯經常武裝幹涉各個公國城邦的內政,和德瑪西亞的摩擦也從未停止,雙方的鬥爭從手頭到嘴上,從未停歇。
東邊達克威爾為了獲取魔法之力、取悅黑色玫瑰,跨海攻擊艾歐尼亞,掀起了慘烈的艾歐尼亞之戰,兩個龐大國家的正麵開戰對諾克薩斯來說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南部戰爭石匠和帝國商人合作,收買並對恕瑞瑪沿海城邦施加影響,甚至成功策反並拿下了烏澤裏斯、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三個據點。
北邊鐵刺山脈兩邊,弗雷爾卓德的蠻族和諾克薩斯的北境軍團也是老對手了,冬季防禦夏天反攻也是諾克薩斯北境軍團的常態,這種季節性戰鬥一方麵消耗巨大,一方麵也滋養起了一個龐大的軍功利益集團,甚至斯維因本人和諾克薩斯之手德萊厄斯也與之有著不小的聯係。
四麵開戰的情況下,哪怕諾克薩斯帝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基層管理嚴格,整個國家依舊赤字嚴重。
為什麽諾克薩斯的政治鬥爭是符文之地最為頻繁、嚴苛、殘酷的?
因為在諾克薩斯,抄家滅族是一種常用的、彌補財政困難的手段。
在很多人看來,諾克薩斯仿佛是一個龐大陰影,隨時可能帶來戰爭。
但在斯維因的眼裏,諾克薩斯雖然龐大,卻並不強大——或者說,它並沒有人們通常認知之中的那麽強。
想要扭轉這種局勢,硬撐著是沒有意義的,四麵開戰的情況下,撐下去隻能讓帝國陷入崩潰,甚至四分五裂。
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斯維因才會在上台之後進行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及血雨腥風的肅清。
他自斷一臂,屈辱的在亞索手下求和,以完全退出艾歐尼亞為代價,換取了東線的安寧——斯維因看出了艾歐尼亞人不會選擇反攻,更願意建設初生之土,所以當機立斷,甚至後來和亞索進行有限的合作、參與多邊外交、抽調皮城間諜,也要維護好東部海岸的和平。
在北邊,斯維因和德萊厄斯唱起了雙簧,合力拿下了時代盤踞在掘沃堡的瓦爾羅坎家族,消滅了地方割據武裝之後,將鐵刺山脈周圍置於軍管之下。
通過這種手段,斯維因得到了北境軍團的認可,這種認可一方麵讓北境軍團安穩的固守在了北部,一方麵也為接下來的內部肅清做好了準備。
果然不出斯維因的預料,隨著改革的深入、貴族權力的動蕩,有不開眼的家夥公然打出了反叛的旗幟——而得到了北境軍團認可的斯維因迅速的幹掉了對方,既消滅了敵人,又進一步壓縮了貴族的空間。
至於西邊和德瑪西亞的鬥爭……
正好趕上了之前塞拉斯的叛亂,德瑪西亞在瓦羅蘭公國的影響力減弱,但斯維因並未第一時間擴大影響,而是同時抽調勢力,全力南下!
烏澤裏斯的確丟了。
在很多人看來,斯維因似乎在變得鴿派,變得軟弱——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份看似軟弱的後麵,究竟積蓄著怎樣龐大的力量。
不需要在北境主動搞事情,不需要在西邊武裝幹涉,不需要在東邊跨海作戰的諾克薩斯,已經不聲不響的在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囤積了超過十萬的正規軍。
整個諾克薩斯已經蓄滿力量的彈簧,等著澤拉斯一頭撞在泰利什尼的堡壘上,頭破血流之後,一路銜尾追殺,最後鯨吞整個北恕瑞瑪!
而現在,眼見著阿茲爾也來摻了一腳,斯維因對著自己劃下的那道黃線端詳良久,最終站起身來,將自己麵前的這副地圖完全展開。
之前從未展開地圖的下半部分,赫然繪製著包括恕瑞瑪城、髓印集市、維考拉、澤瑞瑪在內的……整個南恕瑞瑪。
不過塔瑪拉那邊戰爭石匠的動作也足夠迅速——斯維因已經得到了“一股不明勢力在阿卡拉山脈東部施加了巨大影響”的消息,結合著澤拉斯的使者來看,這一股“不明勢力”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阿茲爾。
將桌麵上的地圖攤開一半,斯維因隨手拿起一支筆,在阿卡拉山脈的東麓畫下了長長的一道金黃,然後微微眯起了自己的眼睛。
很有趣啊。
和阿茲爾、澤拉斯不同,在發現這一場戰爭之中有三個玩家的時候,斯維因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不少,因為對他來說,多個敵人……反而是一件好事!
至於為什麽是一件好事,這就要從斯維因的執政策略和內部戰略說起了。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當初在烏澤裏斯,澤拉斯的突襲的確出乎了斯維因的預料,烏澤裏斯的淪陷的確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意外,澤拉斯的這一次突襲也仿佛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甩在了諾克薩斯人臉上,在烏澤裏斯陷落之後,諾克薩斯內部群情激憤,鷹派勢力大增。
這種情況下,作為鷹派領袖,斯維因理論上應該選擇拉起隊伍,給這個膽敢攻擊諾克薩斯的家夥一個永世難忘的教訓才對,但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斯維因的選擇卻是收縮方向,仿佛被打怕了一樣,跑到泰利什尼去修碉堡了……
要知道,在烏澤裏斯陷落之後,哪怕黑色玫瑰內部,都已經做好了“派遣法師去納施拉美幫助阻攔澤拉斯”的準備,但偏偏一向最為強硬的斯維因卻選擇了固守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這無疑是非常反常的舉動。
然後,孤立無援的納施拉美淪陷,多變外交展開——在澤拉斯還沒有完全掌控納施拉美的疲憊期,斯維因依舊沒有發起反攻,他所做的唯一有進攻意義的行為,就是加大了對於戰爭石匠的資金支持,本人依舊待在泰利什尼練兵、修碉堡。
這種情況下,國內不少人已經對這位大統領頗有微詞了。
不過,斯維因不知道用什麽手段說服了德萊厄斯,讓這位諾克薩斯之手堅定的站在了他這邊,所以哪怕不少人有意見,但至少諾克薩斯的局勢還是穩定的。
那麽,問題來了。
斯維因真的慫了麽?
他沒有趁機反撲,真的是因為烏澤裏斯之戰中,被澤拉斯打怕了麽?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實際上,這是斯維因在主動進行著戰略收縮。
經曆了艾歐尼亞之戰,斯維因已經清晰的看到了諾克薩斯帝國內的重重隱患——腐朽的貴族隻是其一,鋪開的攤子太大則是其二。
要知道,在達克威爾做大統領的時候,諾克薩斯可以說是東南西北四麵皆敵。
西邊的瓦羅蘭公國,諾克薩斯經常武裝幹涉各個公國城邦的內政,和德瑪西亞的摩擦也從未停止,雙方的鬥爭從手頭到嘴上,從未停歇。
東邊達克威爾為了獲取魔法之力、取悅黑色玫瑰,跨海攻擊艾歐尼亞,掀起了慘烈的艾歐尼亞之戰,兩個龐大國家的正麵開戰對諾克薩斯來說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南部戰爭石匠和帝國商人合作,收買並對恕瑞瑪沿海城邦施加影響,甚至成功策反並拿下了烏澤裏斯、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三個據點。
北邊鐵刺山脈兩邊,弗雷爾卓德的蠻族和諾克薩斯的北境軍團也是老對手了,冬季防禦夏天反攻也是諾克薩斯北境軍團的常態,這種季節性戰鬥一方麵消耗巨大,一方麵也滋養起了一個龐大的軍功利益集團,甚至斯維因本人和諾克薩斯之手德萊厄斯也與之有著不小的聯係。
四麵開戰的情況下,哪怕諾克薩斯帝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基層管理嚴格,整個國家依舊赤字嚴重。
為什麽諾克薩斯的政治鬥爭是符文之地最為頻繁、嚴苛、殘酷的?
因為在諾克薩斯,抄家滅族是一種常用的、彌補財政困難的手段。
在很多人看來,諾克薩斯仿佛是一個龐大陰影,隨時可能帶來戰爭。
但在斯維因的眼裏,諾克薩斯雖然龐大,卻並不強大——或者說,它並沒有人們通常認知之中的那麽強。
想要扭轉這種局勢,硬撐著是沒有意義的,四麵開戰的情況下,撐下去隻能讓帝國陷入崩潰,甚至四分五裂。
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斯維因才會在上台之後進行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及血雨腥風的肅清。
他自斷一臂,屈辱的在亞索手下求和,以完全退出艾歐尼亞為代價,換取了東線的安寧——斯維因看出了艾歐尼亞人不會選擇反攻,更願意建設初生之土,所以當機立斷,甚至後來和亞索進行有限的合作、參與多邊外交、抽調皮城間諜,也要維護好東部海岸的和平。
在北邊,斯維因和德萊厄斯唱起了雙簧,合力拿下了時代盤踞在掘沃堡的瓦爾羅坎家族,消滅了地方割據武裝之後,將鐵刺山脈周圍置於軍管之下。
通過這種手段,斯維因得到了北境軍團的認可,這種認可一方麵讓北境軍團安穩的固守在了北部,一方麵也為接下來的內部肅清做好了準備。
果然不出斯維因的預料,隨著改革的深入、貴族權力的動蕩,有不開眼的家夥公然打出了反叛的旗幟——而得到了北境軍團認可的斯維因迅速的幹掉了對方,既消滅了敵人,又進一步壓縮了貴族的空間。
至於西邊和德瑪西亞的鬥爭……
正好趕上了之前塞拉斯的叛亂,德瑪西亞在瓦羅蘭公國的影響力減弱,但斯維因並未第一時間擴大影響,而是同時抽調勢力,全力南下!
烏澤裏斯的確丟了。
在很多人看來,斯維因似乎在變得鴿派,變得軟弱——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份看似軟弱的後麵,究竟積蓄著怎樣龐大的力量。
不需要在北境主動搞事情,不需要在西邊武裝幹涉,不需要在東邊跨海作戰的諾克薩斯,已經不聲不響的在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囤積了超過十萬的正規軍。
整個諾克薩斯已經蓄滿力量的彈簧,等著澤拉斯一頭撞在泰利什尼的堡壘上,頭破血流之後,一路銜尾追殺,最後鯨吞整個北恕瑞瑪!
而現在,眼見著阿茲爾也來摻了一腳,斯維因對著自己劃下的那道黃線端詳良久,最終站起身來,將自己麵前的這副地圖完全展開。
之前從未展開地圖的下半部分,赫然繪製著包括恕瑞瑪城、髓印集市、維考拉、澤瑞瑪在內的……整個南恕瑞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