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無量佛宗
無量山是修佛之山,不惹俗世塵埃的清淨之地。隱在山中央的有一個佛修的門派,取得正是無量山的名字叫做無量宗。
無量宗是很正統、很古老的那種佛宗,並不像當今世上那些掛著羊頭賣狗肉的“佛”門一樣,雖然頂著一個和尚的名頭,卻大多都是些雞鳴狗盜之輩,剃光了滿頭的長發,不過是隻想換一些愚民百姓的香火錢罷了。
可是無量宗不一樣,反是從無量宗裏出來的,那可都是正統的佛家禪宗第一,降妖除魔的修行不在話下,講經頌法的修行更是撚手就來。相傳無量宗這千年以來,已經飛升了好幾位佛,而且還都是立地成佛的,參透世間,大徹大悟,立地飛升——如此說來,無量宗確實是天下佛秀弟子心中的一處寶地。
可是偏偏奇怪的是,無量宗偏偏卻是個避世不出的佛宗,除非是自己出去修行,他們一般很少讓弟子插手俗世之事。若非天底下出現了亂世,或者是什麽大凶的妖魔,無量宗就安靜的像是從來都不存在一樣。
前去禮佛的人倒是不少,可是也僅僅隻能進到了外院,是絕對不能擾了佛門清修之地的。若是想要拜入無量宗,自然也是可以,但是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及任性,要從山腳下爬過九九八十一階天梯,一直爬到山頂之上。那天梯每一階都是劫難,每一階都是離舍,每一階都是苦楚——隻有爬上來的人,才能被無量宗承認是一心向佛,徹底斷了凡俗之心。聽上去是不難,可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這其實隻不過是個入門罷了,等上了八十一階天梯之後,才回來審到底有沒有佛性,有沒有悟性,有沒有仁性,若是三性具備,才能收入門下,成為無量佛宗弟子,缺一不可,少一個都會被打下山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苛刻的收徒規則,才導致這一個門派人丁稀少,可也正是因為這個規則,才使得無量宗的每一位佛修拿出去都是頂天立地、抬手可換風雲的存在。玄門之中從來沒有敢無視無量宗的,那一群和尚雖然大都隱世不出,可是隻要是玄門中人,總是少不了一些要去麻煩那群佛修的時候,是以隻要一提起無量宗,可能心中也會有些許不服氣,但是口上麵上總歸都是尊敬的。
當年在鳳鳴山的時候,還是琅千秋的師傅,琅澤上君管事。琅澤上君當然也是極其厲害的人物,魔道玄門都鮮有對手,是名頭響亮,至尊一般的存在,那時候鳳鳴山和無量山並沒有太多焦急,可是師傅隻要一提起來無量山上的無量宗。就會認真許多,仿佛也帶上了一些付佛祖的敬畏。
琅千秋當時年少輕狂,不懂不懂佛法奧妙,渡人又渡己。她不喜歡光頭,覺得他們實在是太過古板了些,嘴巴裏嘰裏咕嚕的念著不知道什麽東西,簡直聽的人昏昏欲睡,實在是太過無聊了些。她常常在心中嘲笑這個無量佛宗太過變態,挑選弟子也未免太過嚴格了些,難道尋常人一心向佛,就不沒有資格修佛嗎?偏偏要讓人家去爬那什麽九九八十一階天梯要是遇上一些恐高的,或者身體不好的,還不等爬上去呢,就得先累死在山半腰裏了。佛說渡眾生,可他們那些連那些一心向佛的人都哎庇佑不了……這個無量宗,簡直奉行的是精英教育嘛!
這些題外話,暫時都可以止住不說,總之因為無量宗的特殊地位,當時琅千秋嚇毀了鳳鳴山三長老小半個偏頭,然後帶著聶冷川一起逃走了之後,琅千秋一時之間簡直就變成了鳳鳴山的頭號罪大惡極的人,三長老向正魔妖三道各門各派發下追殺令,按著慣例,當然也向無量山那邊發了帖子。隻不過無量山上的眾位佛修個個都是隱士高人,自然懶得去管這等俗世閑事,他們雖然依著禮貌接了鳳鳴山的帖子,但是到底會不會大發善心的幫忙,這是眾人皆心知肚明的事情。
其實說起來,琅千秋要是當真是個為禍世間,犯下萬千殺戒的罪大惡極之人倒也罷了,那無量山說不定當真會出上一份力氣,在範圍之內替鳳鳴山抓一抓琅千秋這個人。可是琅千秋犯下的那檔子事,暫且不論真假,到底都是鳳鳴山自己的家事,哪裏輪得到無量山去插手?
再加上琅千秋這個人在外的風情雖然不太好,可說來說去都是些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一類的話,實在是算不上罪大惡極。而且琅千秋萬萬是算不上犯下深重殺孽之人,從琅千秋在修真界嶄露頭角開始,就跟著自家師傅,做的一直都是斬妖除魔的活計,雖然殺了的妖魔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可無量宗若真是因為這等殺孽就要來捉琅千秋的話,那可真就是有些說不過去了,恐怕在他們捉琅千秋之前,就得先把自家弟子一個個都扭送道殺生塔裏去——早知道,他們佛門弟子出去曆練的時候,降妖伏魔的那個數量,和琅千秋一比,可隻多不少!
總之,於情於理,無量宗都沒有要為難琅千秋的必要。
而此番,琅千秋和聶冷川上無量山,是去尋找一個老相熟。
那三長老雖然像無量宗發出了一個要追殺捉拿琅千秋的生死令,可是無量宗接了帖子,隻不過是因為禮貌問題,他是心知肚明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許多年前,琅千秋就已經來過無量山了,她在這裏認識了一位大師,還和他鬥過法。
百年前,無量宗住持下山遊曆,十年後在回來的時候,手上帶了一個半大不大,尚還需要吃奶的小娃娃。住持是在江裏撿到那個娃娃的,娃娃當時飄在一片巨大的荷葉之上,隨著江水飄蕩起伏,眼看著就要被卷進漩渦之中,成為這江中一個小小的水鬼了,但是千鈞一發之計,還是住持伸手撈了他一把。
住持當時完全隻是一片慈悲心腸,可他將這個小小的孩子救上來之後,卻發現他眉心一點朱砂痣,一雙眼睛似乎闔非闔,唇角似挑非挑,竟然全是一副大徹大悟的佛像——隻不過,是殺生佛。
住持當時下意識的就想把這個小孩子扔進水中淹死,但到底是佛祖以慈悲為懷,他思忖片刻,最終還是將這個小孩子帶在了身邊,並且一路帶上了無量山,讓他做了一個無量宗裏的小沙彌,法號憫生。
憫生大概是拜入無量宗最輕鬆的一個佛修了,他年紀尚幼,壓根不懂修佛是什麽,更何談去爬那九九八十一階天梯了。
他被住持帶回無量山之後,自然是駭了山上的眾位佛修一跳,憫生的這個麵相,一念殺生,一念成佛,就算他生者慧根佛根,最後能夠立地成佛,想必成佛之路也會伴隨著熱萬千殺孽,他的成佛之路注定是一條血海之路。
這樣的人怎麽能留在無量山上?
無量宗的內的佛修雖然也有說要將他留下來培養之一心向善的,但是大都不同意,將之成為孽根,要將他扼殺在搖籃之中。
最後還是老住持力排眾議,他道:“佛渡眾生,他亦是終生。”
於是憫生便留在了無量山上。
他不愧是天生佛像之人,資曆天賦果真都是一等一的好,不過七十來年,正是青蔥年紀,可是已經在佛修當中展露頭角,被稱為是近百年內最有可能成佛之人。
憫生於佛法上無一不通,曾經在天下佛會上和南海釋空法師連辯八十一日,最終變得釋空法師連連讚歎,道他天生慧根。
這場法會極其著名,不過並不是因為憫生在佛法上辯倒了釋空法師,而是因為他在法會上和釋空法師辯論之時,直氣的那老和尚口吐鮮血,歎了他“天生慧根”之後便倒地身亡,直接坐化了。
憫生“殺生佛”之名由此大盛,此事發生之後,他被帶回了無量宗,從此決定隻在山間參佛,再也沒有出來過了。
琅千秋認識憫生和尚的時候,正是這場法會結束的第三十個念頭,也就是他自困於無量山的整整第三十個念頭。
當時是她師傅琅澤上君去無量宗辦事情,將她也順便給帶上了。師傅和那群和尚免不了要談論些佛法,她嫌無聊,於是就自己一個人溜出去玩耍。那時候憫生正在掃地,明明是百年內最有希望成佛的佛修,此時卻正做著掃地僧的工作,而且認認真真,看上去怡然自得。
當時琅千秋並不認識憫生,隻覺得這個和尚長得年輕,眉心又有一點朱砂痣,比寺廟裏那群胡子拉碴的老和尚長得不知道要好看多少,她一時間來了興致,便去找他說話。
倒是相聊甚歡,當然也有可能是她自己說的高興,不過兩個人具體說了些什麽,如今琅千秋已經記不太清楚了。隻記得知道他就是傳言裏那個有名的殺生佛之後,琅千秋就問他,道:“都說當和尚的要戒殺戒嗔,怎麽你這樣一個殺生之人也能來做和尚嗎?”
憫生雙手合十,微笑著打了一個佛號,道:“定住心猿,勒住意馬,戒貪戒色,戒殺戒嗔,一心向佛祖……隻要是這樣的人,都可以來學佛,小僧又為什麽不能來做和尚呢?”
大概是因為沒有佛根的原因,總之這句話琅千秋聽的糊裏糊塗的,不過憫生說的下一句話她聽懂了。
憫生微笑道:“再者說了,我佛尚有怒目金剛相,小僧隻不過是生了一張殺生相,又有何不可呢?”
琅千秋聽懂了這句話,她覺得憫生和尚大概是個臉皮厚的。
不過這些都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她在寺廟裏帶的無聊,又不喜歡聽和尚誦讀佛經,於是就想拉著憫生比劃一番,看看到底是他佛修一門厲害,還是她們鳳鳴山更勝一籌。隻不過憫生和尚很是端莊,任憑她如何挑釁,都堅持在無量山不能生出爭端,而且這和尚掃把用的極好,琅千秋手腳並用,竟然都讓他用一根掃把擋的滴水不漏,實在是氣人。
後來又在無量宗裏呆了幾日,她和憫生漸漸的也就相熟起來,後來和師傅離開的時候,她連無量宗住持的臉都沒記清楚,偏偏隻記住了一個憫生和尚。
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不過琅千秋一雙慧眼卻看得出來,這位當真是有大智慧的,她此行和聶冷川一起,就是想要去無量山找憫生和尚。如今百年之期將近,想必他也已經到了成佛的邊緣徘徊,就讓這位殺生佛看上一看,替聶冷川治一治眼睛。
無量山是修佛之山,不惹俗世塵埃的清淨之地。隱在山中央的有一個佛修的門派,取得正是無量山的名字叫做無量宗。
無量宗是很正統、很古老的那種佛宗,並不像當今世上那些掛著羊頭賣狗肉的“佛”門一樣,雖然頂著一個和尚的名頭,卻大多都是些雞鳴狗盜之輩,剃光了滿頭的長發,不過是隻想換一些愚民百姓的香火錢罷了。
可是無量宗不一樣,反是從無量宗裏出來的,那可都是正統的佛家禪宗第一,降妖除魔的修行不在話下,講經頌法的修行更是撚手就來。相傳無量宗這千年以來,已經飛升了好幾位佛,而且還都是立地成佛的,參透世間,大徹大悟,立地飛升——如此說來,無量宗確實是天下佛秀弟子心中的一處寶地。
可是偏偏奇怪的是,無量宗偏偏卻是個避世不出的佛宗,除非是自己出去修行,他們一般很少讓弟子插手俗世之事。若非天底下出現了亂世,或者是什麽大凶的妖魔,無量宗就安靜的像是從來都不存在一樣。
前去禮佛的人倒是不少,可是也僅僅隻能進到了外院,是絕對不能擾了佛門清修之地的。若是想要拜入無量宗,自然也是可以,但是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及任性,要從山腳下爬過九九八十一階天梯,一直爬到山頂之上。那天梯每一階都是劫難,每一階都是離舍,每一階都是苦楚——隻有爬上來的人,才能被無量宗承認是一心向佛,徹底斷了凡俗之心。聽上去是不難,可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這其實隻不過是個入門罷了,等上了八十一階天梯之後,才回來審到底有沒有佛性,有沒有悟性,有沒有仁性,若是三性具備,才能收入門下,成為無量佛宗弟子,缺一不可,少一個都會被打下山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苛刻的收徒規則,才導致這一個門派人丁稀少,可也正是因為這個規則,才使得無量宗的每一位佛修拿出去都是頂天立地、抬手可換風雲的存在。玄門之中從來沒有敢無視無量宗的,那一群和尚雖然大都隱世不出,可是隻要是玄門中人,總是少不了一些要去麻煩那群佛修的時候,是以隻要一提起無量宗,可能心中也會有些許不服氣,但是口上麵上總歸都是尊敬的。
當年在鳳鳴山的時候,還是琅千秋的師傅,琅澤上君管事。琅澤上君當然也是極其厲害的人物,魔道玄門都鮮有對手,是名頭響亮,至尊一般的存在,那時候鳳鳴山和無量山並沒有太多焦急,可是師傅隻要一提起來無量山上的無量宗。就會認真許多,仿佛也帶上了一些付佛祖的敬畏。
琅千秋當時年少輕狂,不懂不懂佛法奧妙,渡人又渡己。她不喜歡光頭,覺得他們實在是太過古板了些,嘴巴裏嘰裏咕嚕的念著不知道什麽東西,簡直聽的人昏昏欲睡,實在是太過無聊了些。她常常在心中嘲笑這個無量佛宗太過變態,挑選弟子也未免太過嚴格了些,難道尋常人一心向佛,就不沒有資格修佛嗎?偏偏要讓人家去爬那什麽九九八十一階天梯要是遇上一些恐高的,或者身體不好的,還不等爬上去呢,就得先累死在山半腰裏了。佛說渡眾生,可他們那些連那些一心向佛的人都哎庇佑不了……這個無量宗,簡直奉行的是精英教育嘛!
這些題外話,暫時都可以止住不說,總之因為無量宗的特殊地位,當時琅千秋嚇毀了鳳鳴山三長老小半個偏頭,然後帶著聶冷川一起逃走了之後,琅千秋一時之間簡直就變成了鳳鳴山的頭號罪大惡極的人,三長老向正魔妖三道各門各派發下追殺令,按著慣例,當然也向無量山那邊發了帖子。隻不過無量山上的眾位佛修個個都是隱士高人,自然懶得去管這等俗世閑事,他們雖然依著禮貌接了鳳鳴山的帖子,但是到底會不會大發善心的幫忙,這是眾人皆心知肚明的事情。
其實說起來,琅千秋要是當真是個為禍世間,犯下萬千殺戒的罪大惡極之人倒也罷了,那無量山說不定當真會出上一份力氣,在範圍之內替鳳鳴山抓一抓琅千秋這個人。可是琅千秋犯下的那檔子事,暫且不論真假,到底都是鳳鳴山自己的家事,哪裏輪得到無量山去插手?
再加上琅千秋這個人在外的風情雖然不太好,可說來說去都是些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一類的話,實在是算不上罪大惡極。而且琅千秋萬萬是算不上犯下深重殺孽之人,從琅千秋在修真界嶄露頭角開始,就跟著自家師傅,做的一直都是斬妖除魔的活計,雖然殺了的妖魔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可無量宗若真是因為這等殺孽就要來捉琅千秋的話,那可真就是有些說不過去了,恐怕在他們捉琅千秋之前,就得先把自家弟子一個個都扭送道殺生塔裏去——早知道,他們佛門弟子出去曆練的時候,降妖伏魔的那個數量,和琅千秋一比,可隻多不少!
總之,於情於理,無量宗都沒有要為難琅千秋的必要。
而此番,琅千秋和聶冷川上無量山,是去尋找一個老相熟。
那三長老雖然像無量宗發出了一個要追殺捉拿琅千秋的生死令,可是無量宗接了帖子,隻不過是因為禮貌問題,他是心知肚明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許多年前,琅千秋就已經來過無量山了,她在這裏認識了一位大師,還和他鬥過法。
百年前,無量宗住持下山遊曆,十年後在回來的時候,手上帶了一個半大不大,尚還需要吃奶的小娃娃。住持是在江裏撿到那個娃娃的,娃娃當時飄在一片巨大的荷葉之上,隨著江水飄蕩起伏,眼看著就要被卷進漩渦之中,成為這江中一個小小的水鬼了,但是千鈞一發之計,還是住持伸手撈了他一把。
住持當時完全隻是一片慈悲心腸,可他將這個小小的孩子救上來之後,卻發現他眉心一點朱砂痣,一雙眼睛似乎闔非闔,唇角似挑非挑,竟然全是一副大徹大悟的佛像——隻不過,是殺生佛。
住持當時下意識的就想把這個小孩子扔進水中淹死,但到底是佛祖以慈悲為懷,他思忖片刻,最終還是將這個小孩子帶在了身邊,並且一路帶上了無量山,讓他做了一個無量宗裏的小沙彌,法號憫生。
憫生大概是拜入無量宗最輕鬆的一個佛修了,他年紀尚幼,壓根不懂修佛是什麽,更何談去爬那九九八十一階天梯了。
他被住持帶回無量山之後,自然是駭了山上的眾位佛修一跳,憫生的這個麵相,一念殺生,一念成佛,就算他生者慧根佛根,最後能夠立地成佛,想必成佛之路也會伴隨著熱萬千殺孽,他的成佛之路注定是一條血海之路。
這樣的人怎麽能留在無量山上?
無量宗的內的佛修雖然也有說要將他留下來培養之一心向善的,但是大都不同意,將之成為孽根,要將他扼殺在搖籃之中。
最後還是老住持力排眾議,他道:“佛渡眾生,他亦是終生。”
於是憫生便留在了無量山上。
他不愧是天生佛像之人,資曆天賦果真都是一等一的好,不過七十來年,正是青蔥年紀,可是已經在佛修當中展露頭角,被稱為是近百年內最有可能成佛之人。
憫生於佛法上無一不通,曾經在天下佛會上和南海釋空法師連辯八十一日,最終變得釋空法師連連讚歎,道他天生慧根。
這場法會極其著名,不過並不是因為憫生在佛法上辯倒了釋空法師,而是因為他在法會上和釋空法師辯論之時,直氣的那老和尚口吐鮮血,歎了他“天生慧根”之後便倒地身亡,直接坐化了。
憫生“殺生佛”之名由此大盛,此事發生之後,他被帶回了無量宗,從此決定隻在山間參佛,再也沒有出來過了。
琅千秋認識憫生和尚的時候,正是這場法會結束的第三十個念頭,也就是他自困於無量山的整整第三十個念頭。
當時是她師傅琅澤上君去無量宗辦事情,將她也順便給帶上了。師傅和那群和尚免不了要談論些佛法,她嫌無聊,於是就自己一個人溜出去玩耍。那時候憫生正在掃地,明明是百年內最有希望成佛的佛修,此時卻正做著掃地僧的工作,而且認認真真,看上去怡然自得。
當時琅千秋並不認識憫生,隻覺得這個和尚長得年輕,眉心又有一點朱砂痣,比寺廟裏那群胡子拉碴的老和尚長得不知道要好看多少,她一時間來了興致,便去找他說話。
倒是相聊甚歡,當然也有可能是她自己說的高興,不過兩個人具體說了些什麽,如今琅千秋已經記不太清楚了。隻記得知道他就是傳言裏那個有名的殺生佛之後,琅千秋就問他,道:“都說當和尚的要戒殺戒嗔,怎麽你這樣一個殺生之人也能來做和尚嗎?”
憫生雙手合十,微笑著打了一個佛號,道:“定住心猿,勒住意馬,戒貪戒色,戒殺戒嗔,一心向佛祖……隻要是這樣的人,都可以來學佛,小僧又為什麽不能來做和尚呢?”
大概是因為沒有佛根的原因,總之這句話琅千秋聽的糊裏糊塗的,不過憫生說的下一句話她聽懂了。
憫生微笑道:“再者說了,我佛尚有怒目金剛相,小僧隻不過是生了一張殺生相,又有何不可呢?”
琅千秋聽懂了這句話,她覺得憫生和尚大概是個臉皮厚的。
不過這些都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她在寺廟裏帶的無聊,又不喜歡聽和尚誦讀佛經,於是就想拉著憫生比劃一番,看看到底是他佛修一門厲害,還是她們鳳鳴山更勝一籌。隻不過憫生和尚很是端莊,任憑她如何挑釁,都堅持在無量山不能生出爭端,而且這和尚掃把用的極好,琅千秋手腳並用,竟然都讓他用一根掃把擋的滴水不漏,實在是氣人。
後來又在無量宗裏呆了幾日,她和憫生漸漸的也就相熟起來,後來和師傅離開的時候,她連無量宗住持的臉都沒記清楚,偏偏隻記住了一個憫生和尚。
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不過琅千秋一雙慧眼卻看得出來,這位當真是有大智慧的,她此行和聶冷川一起,就是想要去無量山找憫生和尚。如今百年之期將近,想必他也已經到了成佛的邊緣徘徊,就讓這位殺生佛看上一看,替聶冷川治一治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