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暗傷情皇姑離京   定藏邊福帥封王  (上)


    乾隆四十六年, 一等嘉勇公福康安領兵督戰台灣, 行至閩浙方知匪患之重——台灣全境除府城諸羅與鹿耳門港等零星小城泰半已落入林爽文之手,福建水師受命登陸援救卻屢屢被反軍擊退,已是軍心大亂勢如火急了。福康安行營九月終移駐福州, 召令黃任簡等將放棄台府死守台海咽喉鹿耳門,一麵頂住了朝廷清議屢屢催戰的壓力, 雷厲風行地解散了腐敗無能船破炮鏽的福建水師,隻帶自己親自帶出來的太湖水師五千精銳, 一麵命人火速趕修戰艦, 急的兵困台灣的黃任簡柴大紀等將抓耳撓腮,防禦戰線已經一縮再縮,林爽文攻勢一日猛似一日, 皆因怕了這百戰百勝的戰神福康安!


    福康安下令日夜兼行督造炮艦的命令才下, 京城就撥來軍餉一千萬兩白銀,卻是和|從議罪銀中撥劃出來, 大解福康安整頓軍備的燃眉之急。隨軍征戰的參讚將軍海蘭察複又不解, 福康安見信隻是苦笑而罷,一揮手,便離席督戰——惟有這遠隔萬裏的二人心中方知,這兒女情長,此時俱要化做千秋家國, 或者此刻才是二人真地能並立於世的唯一契機。


    十月二十七日夜,南風大起,攜著迷離秋雨襲至廈門, 福康安披掛整齊,萬名將士齊集碼頭待命,天尚未亮,戰鼓擂遍,福康安焚香謝天,回首望去,蒼茫波濤之上千船萬艦牆桅如林,頂上挑著的節絨帥旗獵獵飛舞,忽然振臂一呼:“三軍聽令,全員登船,依次出洋——十二時辰之內登陸台灣!”


    船借風勢,破浪飛行,不損一艦而自鹿耳門登陸,隨即與聞訊趕來截擊的林爽文大軍短兵相接,林爽文自福康安抵達福州伊始變重兵把守入海口,這場仗義軍以逸待勞殺地著實慘烈,然此次官軍皆福康安親兵,遭遇起義軍的埋伏後“屹立不動,槍箭齊發”死傷無數也不後退一人,少經戰陣的起義軍從未見過這樣不怕死的官兵,於是陣腳大亂,反而一戰即潰。初戰告捷,福康安刻不容緩,兵分五路進攻嘉義,以解諸羅之危,次年初,攻陷林爽文的“國都”大理p,活捉林爽文並天地會頭目,義軍餘者至此聞風喪膽,再無戰心,福康安如秋風疾掃,登台不到半年就廓清全宇。捷報傳來,乾隆大喜,第三次著福康安繪像紫光閣,於嘉義縣立“福康安紀功碑”並破天荒擢升恩封其“貝子”爵位——為清自撤三藩以來非愛新覺羅氏得封皇爵之第一人。同時大賞百官,和|以“襄讚軍務”有功,得封三等忠襄伯。


    但福康安有感於林爽文之反實乃“官逼民反”之,故並未凱旋回京,而是自請為閩浙總督,親自留在台處理各種善後撫恤安民春耕事務,如此三年,台灣大治。


    乾隆五十年,安南蠢蠢欲動再犯邊境,朝廷加福康安大將軍銜,就近領兵前往平亂,前鋒部隊剛到廣州,安南國王聞福大帥領兵竟嚇地不戰而降,自願五年一供,全軍退出中國邊境,隻求福帥“莫加兵問罪”,一時之間,引為笑談。


    和|輕輕一咳嗽,覺得肩上一重,一件雀金鬥篷就覆於身上,他放下奏折,含笑看向身後清俊的小哥兒:“這麽快就下學了?”


    豐紳殷德掩嘴一笑,往父親懷裏一猴,紅撲撲的臉蛋還淌著汗:“阿瑪~~”


    和|掏出懷表一看時辰,不覺地搖了搖頭:“又逃學了,你也十一歲半大人一個了,哪有動不動就逃學的世家公子?”


    “你越來越象福四叔了!”豐紳殷德扁扁嘴,“逮著機會就教訓我——鹹安宮的師傅都是看碟下菜兒,不論我寫的文章多狗屁不通,他們也都涎著臉恭維什麽‘雛鳳清於老鳳聲’,誰不知道他們是想討好你啊?”


    和|莞爾一笑,知道他說的是實情,這座官學雖也一般是學文著作之地,卻早早浸染了宮廷中無數爭權奪勢的墨黑——從他踏進鹹安宮之時,就已看地明明白白,如今卻是屈指十五年矣。


    豐紳殷德眼尖,就著父親的肩膀看見那奏折上的名字:“‘奴才福康安奏請自為兩廣總督署理‘十三行’事務‘。。。二叔不就是跟著福大帥出征安南的麽?我在學裏竟日聽人說福大帥如何英勇無敵百戰百勝,怎麽皇上不把他調回京城和阿瑪一樣也當個中堂呢?非得一處一處地換地方呆,連帶著二叔也歸不得家。”


    和|怔了一下,隨即扯了扯嘴角道:“那是皇上愛他,怕他招了人的忌。”


    “難道破天荒地給他封了貝子爵位反倒不會招忌?”


    “爵位高不招忌,真地管事兒才招忌——軍機處就是個人人眼紅的地兒,你瞧這朝廷之上,有幾個人真和阿瑪一條心?”福康安身份貴重,又是天下第一戰將,無人不知以乾隆私意封王爵是遲早的事,隻要他不真地掌中樞大權,誰會和他硬碰?


    “可以皇上對阿瑪的信任寵愛,難道讓阿瑪領班軍機反倒是讓你招忌麽?”


    和|愣了一下,也不知怎麽和兒子去說——乾隆這些年對他是沒得說了,封爵升官,以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一人兼管吏部戶部理藩院,任國史館四庫全書正總裁,正白正藍鑲紅三旗都統,掌管內務府兼任九門提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威權集中到了無可複加的地步,煌煌大清的權力運作幾乎都掌控在他一人之手。


    他威重權大,一聲令下舉國趨之,壓力自然也大,但他卻已抽身不得了。若之前還隻是為揚名立萬,那麽此刻指揮大清帝國井然有序地運轉如常,心裏就似圓滿了一般的滿足——這是多少私情都替代不了的胸懷家國的博大雍容——也惟有此刻他才能稍微忘卻那個男人與他之間整整十五年的愛恨糾纏。


    拉著豐紳殷德的手,父子倆出了嘉樂堂——這是一處金絲楠木為棟梁的三進大堂,被和|辟為書齋,轉進堂後的萃錦園,惟見一嶙峋怪石矗立眼前,卻是乾隆親自選賜的太湖名石,名曰——獨樂峰。繞過這處用以屏障的山石,頓覺豁然開朗,翠山碧水  曲徑幽台,好一處滿園□□如許。


    這座宅子是前年圓明三園竣工,乾隆爺住進園子裏嫌和|原來住的地方偏僻,進園議事不方便才特特在什刹海西北角劃了個院子給他建園,幾乎府裏一應擺設建築都是這位於園林造詣頗有建樹的風雅皇帝親自參與決定的。和|事先原不知情,直到有一日陪乾隆遊園到了這,乾隆臨風笑指這一園環山銜水 亭台樓榭道:“此處風光如何?”和|忙躬身答道:“別有洞天,實乃人間仙境。”乾隆嗬嗬一笑,在湖心亭上拍著他的肩道:“你是最精明細致不過的人,且往下看看這湖,象個什麽?”


    和|雜學博收之人,自然一眼看出這湖特意挖出一個展翅蝙蝠的形狀——福蝠同音,滿洲人家崇尚蝙蝠是傳統了,但他故作不知,遲疑地道:“。。。奴才愚笨,實在看不出來。”


    乾隆嗬嗬一笑:“這是蝠池,湖中活水引自玉泉湖,生生不息,世世生福。”說罷又下了亭子,順著小徑進了湖中的假山,行到山腹,和|陡見一碑擋於麵前,不覺詫異,細細看之,不由地吃了一驚——這是當年康熙爺唯一留下的墨寶“福字碑”!從來被珍而重之地供奉在紫禁城,乾隆怎麽忽然把他移到了這?再一想便明白了,都說什刹海風水行龍,是個難得的寶地,那麽這心腹地方鎮上康熙禦筆“福字碑”倒也相得益彰。


    “和|哪。。。”乾隆已是過了七十的人了,走了這許久的路腳步不免有些蹣跚,因而停下腳歇息,和|忙貼著身攙扶了,卻見乾隆伸手撫向他的手臂,“這宅子,這花園,就賞給你了。”


    這一驚非同小可,這花園不少地方都是比造大內,給個親王住都綽綽有餘,他和|何敢逾越至此?!忙提袍跪下:“皇上折殺奴才了,奴才何德何能蒙此殊寵?!”


    乾隆似早已料到和|的謙遜,不在意地一揮手:“豐紳殷德將來是要尚主的,你原來那個宅子著實配不上,就當朕給十格兒的嫁妝吧。。。”


    那也太過了——“皇上——”和|還要再說,乾隆卻忽然轉頭看向他,眼中的幽光在假山中隱晦的黑暗中明滅不定:“和|,你如今是譽滿天下,也謗滿天下哪。。。我送你這洞天福地,也是希望你真能福澤綿延,永遠為朕當好這個家。。。”


    和|張大嘴呆了一下,忽然淚流滿麵,伏地謝恩——這場感動君臣的哭泣究竟有幾分真情流露幾分題中應有,他自己或許都分不清楚了。


    但他明白,乾隆對他好,卻是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無與倫比。


    為臣一世,遇到這樣的主子,夫複何求?


    他想,他該滿足了。


    思緒回到今朝,和|眯著眼從眼前的流杯亭轉向東麵的大戲樓——這戲樓卻非乾隆所賜,而是他後來特地為魏長生唱堂會而建造的——這些年來,永琰在大事上倒從不與他為難,循規蹈矩安分守己地做他的尊榮王爺,乾隆有差事給他必定完成地漂漂亮亮,若沒差事也絕不擅權多事,這點著實讓乾隆放心稱道,一次甚至私下誇他“有當年世宗之分”,這就是極難得的讚譽了。但和|知道,這位野心勃勃心計深沉的阿哥隻不過暫時收起了鋒芒,不與他正麵衝突,惟有魏長生,這位王爺是卯足了勁要逐他出京,明著暗著幾乎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了,和|自己,則是千方百計地護他留他,甚至捧他為“梨園第一人”,昆曲京班被來勢洶洶的秦腔打壓地一蹶不振,黯然失色,這場負氣之爭多年難了,直到前些日子十禦史以魏氏之戲香豔淫靡不立民風官箴為由聯合奏禁秦腔,十禦史聯手是何等大陣仗,為著一個戲子哪怕矛頭直指自己都未必值得,於是宮中有詔,令行京城——即禁秦腔,伶人有操此腔者須重學昆弋花雅二腔。原本以和|的意思魏長生隻要暫時避入京班,他自有法子扭轉乾坤,卻獨獨沒有料到魏長生此時的主動言去。


    甫聽此消息,他是愕然的,又或許因為這些年來,他竟有些習慣於長生的淺酌低唱堙堙縈繞。


    尋根究底,魏長生才笑言:“我二十年來素習秦音,不擅南腔北調,何以入京班聊作謀生?再者京華風物已熟,自要南下看那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是何等景致。”一言蔽之,中原菊壇已是他一人天下,江南梨園自是下一段征途伊始。


    失落之餘不免暗自讚歎,這個伶人於自己事業的追求與雄心,竟與他一般無二。


    到了送他出京那日,和|早早換過家常袍服,瞞過下人親自送至京郊——與他同下揚州的還有那老臨花叢風流一世的袁子才,和|卻也放心,以袁枚在江南的文名權勢,有他保駕護航,想來魏長生不至吃甚苦頭——


    “小友放心,婉卿到了揚州,老夫自有綢繆安排,管保教他一炮□□。”以和|的年紀身份,自然無論如何不能再被稱為“小友”了,奈何袁子才狂放曠達慣了的竟絲毫不以為異,和|卻也不甚在意隨他叫去。魏長生之戲他從未擔心紅與不紅,一般乾角工花旦,二八年紀最是妙齡,年歲一長,或倒倉或發福或蓄須,終究沒人願意長長久久的吃這碗飯,自己都目為“賤行”,皆恨不得早早娶妻生子另求謀生或幹脆成了達官貴人的外家之寵。惟魏長生真為戲曲如癡如狂,全心浸淫,如今望三之人依舊色藝雙絕,身段唱工已臻天人之姿,如此奇才,焉能不紅。


    銀官捧來一托盤茶,三人執杯飲半,將剩下的茶水酹於黃土,直到那深色的水漬滲入泥中,轉瞬不見,和|才忽然抬眼問道:“你真不是為了嘉親王索逼太甚而離京?”


    長生撲哧一聲笑了,這一笑更如春生四野明豔不可方物:“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和相如此豁達,難道也未能免俗?”


    “豁達”。。。或許,心裏再沒有牽掛的感情,任何人都能變的豁達——然而,他真能豁達嗎?和|隻有點頭苦笑的份,長生將空杯放下,轉過身看向天高地闊四野蒼茫:“和爺。。。恕我無知一問。這些年你位即人臣,權勢熏天——真要扶起另一個嘉親王也非難事,為何,這麽多年,甘願這時時刻刻都受此隱憂?”


    和|一愣,半晌才輕一搖頭:“我對他——他們這些奪嫡之爭是真地心如死灰,不想淌這混水了。今上待我恩重如山,我和|這一世為臣,也隻要對乾隆爺盡忠負責罷了!”


    “。。。當真?”


    “自然。”他是怕了,真地怕了。。。永琰那件事即便過了這麽些年依然如一隻插在心尖兒的竹刺,一不留神就由要被紮地滿心是血,而老八老十一包括乾隆最寵的老十七,他都從未起過擁立之心,畢竟他們總是或有欠缺難堪大用,又或許。。。還有些他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的原由。


    可乾隆盛世又究竟還能有幾年光景?魏長生看向天際殘陽如血,想要說些什麽,卻終究緘默不語。


    春寒料峭,郊野涼風席席吹來,拂地眾人都是周身一凜,長生最耐不得寒,最後道了聲珍重,便上轅登車,直到馬車上的芙蓉錦簾放下,他都也沒有回頭再朝他看上一眼。


    袁枚忽然回身拍了拍和|的肩膀,語氣卻是幾分揶揄幾分無奈:“小友日理萬機殫精竭慮原該是最精細不過的人,但於小細節處倒是粗放的很。”隨之卻話鋒一轉,臉色肅然:“月滿則虧盛極必衰是千古至理,江山易主者實非善與之輩,不若未雨綢繆,早早抽身而退,與老夫一般,作一田舍翁不亦樂乎?!”


    和|一挑眉,這袁枚數十年宦海人世浮沉,果然目光如炬一語中的,可如今的他,早已不能輕易就抽身而退了。


    紫禁城中的煌煌宮闕,隻怕將來也必成他埋骨之所。


    袁枚見他表情,已知其不可為,便不再贅言,隨手一揖,便也登車而去。


    車馬粼粼,塵土湮湮,魏長生倦極了似的懷抱手爐微蜷著身子靠在廂壁之上,雙目似閉未閉,卻不知流轉著怎樣的心思難遣。


    他忽然打了個寒顫,銀官不免奇怪,車廂裏已經溫暖如春,師父怎麽依舊是冷?


    “師父,我替您爐裏添塊炭吧?”


    搖了搖頭,長生終於緩緩地合上了眼,漫聲輕吟:“惟有相思似□□,江南江北送君歸。。。”


    和爺,你始終做不到真地無情,真地豁達,所以微末如我,還是盡早離你而去為好。


    眼睫間似有星光一閃而過,卻轉瞬而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世為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雲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雲暮並收藏一世為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