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星河燦爛,寂靜的山間林道上……
因為林道頗為濕滑,瘋虎這時候已經下了戰馬,一人當先探尋,顧七絕和子曰緊隨其後,落在最後麵的是抱著琵琶至少還有點搞不清狀況的樂五音。
距離他們大概數十裏,可以清晰望見那道金色佛光正衝天而起,平和的誦經聲回響在虛空中,帶著令人心靈寧靜的力量,阻止結界障壁的繼續破裂,並且竭盡全力的封印那數十道裂痕。
“所以說,這是哪位書靈大人又蘇醒了嗎?”樂五音氣喘籲籲的舉手提問。
“是明鏡。”顧七絕很虛弱的拄著一根樹枝當拐杖,沿著林道向上行去,“蘇醒得真及時,恰好趕上結界障壁碎裂,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泄露的魔氣驚醒了他。”
“明鏡?”樂五音看著虛空中的金色佛光,“明鏡大人,是僧人?”
“是的。”子曰在旁解釋道,“數萬年前,墜落到瀛洲界的南城圖書館中,有一部上古高僧親手書寫的佛經,明鏡就誕生於這部佛經之中,但到底是哪一部佛經,我們並不是很清楚。”
“所以說,明鏡大人,是一位高僧?”樂五音頓時肅然起敬,卻又忍不住想象,這位明鏡大人是怎麽樣的形象。
“是的,明鏡是個很好的人,所有人都很喜歡他。”子曰仰頭望著金色佛光所在的巔峰,“不過,話又說回來,老顧有點怕他。”
“咦?”樂五音大為驚訝,忍不住轉頭看著顧七絕。
“我沒有……”顧七絕一本正經的回答,但是和往日相比起來,這會兒他的嚴肅表情中,怎麽看都帶著幾分心虛。
“君上,你心虛了哦。”樂五音眉開眼笑的看著他,但是又覺得大為好奇。
真是奇怪,平時就算麵對著風塵大人的拔劍,就算對著豪放大人的追殺,君上都還是悠然自得閑庭信步,怎麽這會兒一提到明鏡大人就有點慌了?
“看那!”就在此時,在前先行的瘋虎,突然仰起頭來,沉聲道。
順著他的指向,眾人很整齊的望向虛空,卻發現那金色佛光籠罩的虛空,正在出現新的變化。
此時此刻,結界障壁上的數十道裂痕,再度泄露出洶湧魔氣,這些魔氣對抗著金色佛光,讓佛光的靈性減弱了許多,也使得逐漸愈合的數十道裂痕,再度緩緩裂開,就算是平和的誦經聲也效果減弱了。
“天魔界察覺到了!”子曰肅然道,“魔君正在設法對抗明鏡,我們要加快速度了。”
不需要提醒,幾個人立刻加快速度,就連剛剛自稱得了感冒很虛弱的顧七絕,也扔開了拐杖快步前行,速度快到樂五音都咬跟不上。
一刻鍾後,等他們沿著石階到達頂峰以後,眼前景象豁然開朗,樂五音氣喘籲籲的抬頭望去,等看清前方的景象後,不由得微微愕然——
頂峰之上,是一片平闊的青石地,正中卻又有一棵千年菩提樹,枝葉繁茂高達十餘丈,樹冠迎風沙沙作響,飄落的樹葉仿佛飛鳥盤旋,散發著自然寧和的氣象……
而就在這菩提樹下,一位年輕的白衣僧人盤膝而坐,素白僧袍潔淨不染塵埃,月色下的麵容寧靜平和,雙目閉合,輕聲誦讀佛經,手中握著一串佛珠,緩緩轉動……
昏黃的月色,正於虛空中映落下來,將他的身姿完全籠罩在月光中,卻又有金色佛光,從他的身上散發出來,匯聚成光柱衝天而起,抵擋著那數十道裂痕中散發的魔威——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這一刻,望著眼前神態平和的白衣僧人,樂五音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就覺得心神寧靜,原來的焦慮不安,還有沿途的旅途勞頓,全都消散無蹤:“這位,這位就是……”
“明鏡……”子曰微微露出笑容,望著眼前菩提樹下的白衣僧人,就仿佛歲月突然流轉,回到了數千年前——
那時候,便是在這千年菩提樹下,明鏡終日閉目手持佛珠,輕聲誦讀著經文,為靈書宮和瀛洲界眾生祈福,樹冠隨風搖晃,落葉悠悠然飄落,三隻小蘿莉高高舉著風車,歡聲笑語的圍繞著他跑來跑去……
那是,很多年前的往事了,如今卻一如往日……
曾經在戰亂中被魔火燒毀的千年菩提樹,再度茂盛複蘇,樹下的白衣僧人,卻也仿佛抵擋了歲月的侵蝕,依舊平靜寧和的為眾生誦讀經文,就仿佛從來沒有變化過……
“這種感覺,真好。”子曰深深吸了口氣,卻又突然肅然道,“虎兄,七絕,五音,助陣!”
沉聲不語,但瘋虎卻已經大步轟鳴向前,察覺到他的到來,盤膝而坐的明鏡似乎出現了一瞬間的停滯,卻又立刻恢複平靜,神態平和的閉目,雙手合十誦讀著佛經。
這一刻,就在到達菩提樹下之後,瘋虎仰頭望向虛空,驟然低吼一聲,搖動身軀!
刹那間,無窮無盡的殺氣,從他身軀上爆發出來,同樣匯聚成一道赤色光芒直衝天穹,但和明鏡的平和金色佛光不同,這道赤色殺氣中卻充滿了殘暴和凶猛,以至於同個陣營的樂五音,都忍不住毛骨悚然。
幾乎在同時,虛空中那數十道裂痕中,原本噴湧而出的魔氣,就如同被這道赤色殺氣所威懾,頓時減弱了幾分,原本逐漸擴大的裂痕,再度開始愈合。
“還不夠!”子曰望著虛空,輕撫袍袖向前幾步,持著《論語》竹簡,同樣朗聲誦讀道:“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
伴隨著她的清朗誦讀聲,又有一道墨色光芒,轟然直衝天穹,這墨色光芒之中,充滿浩然正氣,令人一望之下,就頓時心生正氣坦蕩無私。
但這還不夠,顧七絕轉頭望向樂五音,就在後者自覺的琵琶樂聲中,素白錦袍如雪,迎風獵獵作響,如玉山巍峨而立,朗聲道——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因為林道頗為濕滑,瘋虎這時候已經下了戰馬,一人當先探尋,顧七絕和子曰緊隨其後,落在最後麵的是抱著琵琶至少還有點搞不清狀況的樂五音。
距離他們大概數十裏,可以清晰望見那道金色佛光正衝天而起,平和的誦經聲回響在虛空中,帶著令人心靈寧靜的力量,阻止結界障壁的繼續破裂,並且竭盡全力的封印那數十道裂痕。
“所以說,這是哪位書靈大人又蘇醒了嗎?”樂五音氣喘籲籲的舉手提問。
“是明鏡。”顧七絕很虛弱的拄著一根樹枝當拐杖,沿著林道向上行去,“蘇醒得真及時,恰好趕上結界障壁碎裂,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泄露的魔氣驚醒了他。”
“明鏡?”樂五音看著虛空中的金色佛光,“明鏡大人,是僧人?”
“是的。”子曰在旁解釋道,“數萬年前,墜落到瀛洲界的南城圖書館中,有一部上古高僧親手書寫的佛經,明鏡就誕生於這部佛經之中,但到底是哪一部佛經,我們並不是很清楚。”
“所以說,明鏡大人,是一位高僧?”樂五音頓時肅然起敬,卻又忍不住想象,這位明鏡大人是怎麽樣的形象。
“是的,明鏡是個很好的人,所有人都很喜歡他。”子曰仰頭望著金色佛光所在的巔峰,“不過,話又說回來,老顧有點怕他。”
“咦?”樂五音大為驚訝,忍不住轉頭看著顧七絕。
“我沒有……”顧七絕一本正經的回答,但是和往日相比起來,這會兒他的嚴肅表情中,怎麽看都帶著幾分心虛。
“君上,你心虛了哦。”樂五音眉開眼笑的看著他,但是又覺得大為好奇。
真是奇怪,平時就算麵對著風塵大人的拔劍,就算對著豪放大人的追殺,君上都還是悠然自得閑庭信步,怎麽這會兒一提到明鏡大人就有點慌了?
“看那!”就在此時,在前先行的瘋虎,突然仰起頭來,沉聲道。
順著他的指向,眾人很整齊的望向虛空,卻發現那金色佛光籠罩的虛空,正在出現新的變化。
此時此刻,結界障壁上的數十道裂痕,再度泄露出洶湧魔氣,這些魔氣對抗著金色佛光,讓佛光的靈性減弱了許多,也使得逐漸愈合的數十道裂痕,再度緩緩裂開,就算是平和的誦經聲也效果減弱了。
“天魔界察覺到了!”子曰肅然道,“魔君正在設法對抗明鏡,我們要加快速度了。”
不需要提醒,幾個人立刻加快速度,就連剛剛自稱得了感冒很虛弱的顧七絕,也扔開了拐杖快步前行,速度快到樂五音都咬跟不上。
一刻鍾後,等他們沿著石階到達頂峰以後,眼前景象豁然開朗,樂五音氣喘籲籲的抬頭望去,等看清前方的景象後,不由得微微愕然——
頂峰之上,是一片平闊的青石地,正中卻又有一棵千年菩提樹,枝葉繁茂高達十餘丈,樹冠迎風沙沙作響,飄落的樹葉仿佛飛鳥盤旋,散發著自然寧和的氣象……
而就在這菩提樹下,一位年輕的白衣僧人盤膝而坐,素白僧袍潔淨不染塵埃,月色下的麵容寧靜平和,雙目閉合,輕聲誦讀佛經,手中握著一串佛珠,緩緩轉動……
昏黃的月色,正於虛空中映落下來,將他的身姿完全籠罩在月光中,卻又有金色佛光,從他的身上散發出來,匯聚成光柱衝天而起,抵擋著那數十道裂痕中散發的魔威——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這一刻,望著眼前神態平和的白衣僧人,樂五音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就覺得心神寧靜,原來的焦慮不安,還有沿途的旅途勞頓,全都消散無蹤:“這位,這位就是……”
“明鏡……”子曰微微露出笑容,望著眼前菩提樹下的白衣僧人,就仿佛歲月突然流轉,回到了數千年前——
那時候,便是在這千年菩提樹下,明鏡終日閉目手持佛珠,輕聲誦讀著經文,為靈書宮和瀛洲界眾生祈福,樹冠隨風搖晃,落葉悠悠然飄落,三隻小蘿莉高高舉著風車,歡聲笑語的圍繞著他跑來跑去……
那是,很多年前的往事了,如今卻一如往日……
曾經在戰亂中被魔火燒毀的千年菩提樹,再度茂盛複蘇,樹下的白衣僧人,卻也仿佛抵擋了歲月的侵蝕,依舊平靜寧和的為眾生誦讀經文,就仿佛從來沒有變化過……
“這種感覺,真好。”子曰深深吸了口氣,卻又突然肅然道,“虎兄,七絕,五音,助陣!”
沉聲不語,但瘋虎卻已經大步轟鳴向前,察覺到他的到來,盤膝而坐的明鏡似乎出現了一瞬間的停滯,卻又立刻恢複平靜,神態平和的閉目,雙手合十誦讀著佛經。
這一刻,就在到達菩提樹下之後,瘋虎仰頭望向虛空,驟然低吼一聲,搖動身軀!
刹那間,無窮無盡的殺氣,從他身軀上爆發出來,同樣匯聚成一道赤色光芒直衝天穹,但和明鏡的平和金色佛光不同,這道赤色殺氣中卻充滿了殘暴和凶猛,以至於同個陣營的樂五音,都忍不住毛骨悚然。
幾乎在同時,虛空中那數十道裂痕中,原本噴湧而出的魔氣,就如同被這道赤色殺氣所威懾,頓時減弱了幾分,原本逐漸擴大的裂痕,再度開始愈合。
“還不夠!”子曰望著虛空,輕撫袍袖向前幾步,持著《論語》竹簡,同樣朗聲誦讀道:“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
伴隨著她的清朗誦讀聲,又有一道墨色光芒,轟然直衝天穹,這墨色光芒之中,充滿浩然正氣,令人一望之下,就頓時心生正氣坦蕩無私。
但這還不夠,顧七絕轉頭望向樂五音,就在後者自覺的琵琶樂聲中,素白錦袍如雪,迎風獵獵作響,如玉山巍峨而立,朗聲道——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