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也來不及仔細研究這枚青翠欲滴的舍利,就把舍利跟先前那個假舍利一起裝進口袋,然後提起這個紫檀舍利塔,招呼聲小北,“走吧我們找找出路。”
小北別的不稀罕,他就稀罕手中的這座鑲嵌寶石的純金舍利塔,抱著銅盒子笑嗬嗬地跟在了了劉衍的身後,也不管自己究竟有多麽的吃力。
說來奇怪,劉衍拿到了翠綠的舍利子之後,居然發現,紅蓮寺的地宮之中已經沒有那種神聖的味道,似乎力量的源泉已經被截斷了!
剛走兩步路,劉衍疑惑地轉了轉頭,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這其中有著古怪。
下意識地又看了一眼圓台。
這座圓台有半米多高,雖然是泥質,但是卻十分結實,曆經千年,卻堅固依然,圓台裏麵藏東西的地方,隻有三十公分高,這下麵會不會有什麽東西,
劉衍剛才經風一吹,淡淡的吉祥之氣環繞自己,他突然想到既然在神像頭上藏著一個假的舍利子,接著修羅雙麵神像之中也藏著一個假的舍利子,圓台中也藏著一個舍利子,而且一個比一個還要逼真,到了圓台之中的舍利子,甚至還釋放出了強大的氣場,和真的舍利子一模一樣,但是劉衍突然冒出來了一個想法——萬一這個舍利子還是假的呢?
這是劉衍突然想到的一個問題,他本來以為這座寺廟的生吉之氣是先前這座紅蓮寺佛祖沐浴前年後僅存的光輝,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這座已經破敗,斷了香火這麽多年的寺廟,那生吉之氣真的是曾經佛祖留下的嗎,如果是佛祖留下的,那它怎麽會這麽多年凝聚而不消散。
要知道凝聚生吉之氣跟凝聚陰煞之氣,同樣不容易,都需要陣法的輔助,或者是四靈山訣這種嚴苛的條件,說四靈山訣嚴苛,其實一點不假,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而且最好是青龍高於白虎,前方明堂有水,這才能達到郭璞《葬經》所說的“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的聚氣凝神境界。
要讓氣聚而不散,絕對不是那麽容易的,就像這紅蓮寺的坐落在山頂,後無玄武,左右無青龍白虎,在這種相當於孤峰的地方要聚氣,那就隻有通過陣法,但是劉衍這個鬼穀門風水法陣的大宗師卻沒有發現紅蓮寺這一帶有藏風聚氣的陣法,所以劉衍突然想到,這個地方既然不是陣法聚集了生吉之氣,那就一定是有寶物上有巨大的生吉之氣,生吉之氣的發散,讓周圍這一片山川,居民都能享受到生吉之氣的纏繞。
那這個生吉之氣的最佳的藏身地點,就應該在這座地宮內,自己先前一直感覺生吉之氣的存在,但是卻誤以為是寺廟本身凝聚的,如今相通了這個關竅,那劉衍就幾乎可以認定這座紅蓮寺一定有佛祖舍利的存在。
舍利藏身的地方,一定是宮中有宮。
紅蓮寺地宮的設計之精妙,讓劉衍震驚,不過這隻是會機關的能工巧匠的設計,是智慧的經驗的結晶。
但是這個蘊含佛祖生吉之氣的舍利,就絕對不是能工巧匠所能設計的了,這設計精神力和念力,還有佛緣等等一係列的因素,屬於可遇不可求的法器。
法器的珍貴比之任何有形的物體更加玄妙,遠非金銀翡翠可比。
劉衍相通了這個關竅,又根據真假舍利在圓台上還有圓台中的道理,他自然就悟出了這個地宮很有可能是個宮中藏宮的設計。
也就是說,不論是圓台上的九層銅盒子的珍寶純金舍利塔中的玉石舍利,還是蓮花台中的金星紫檀舍利塔中的翡翠舍利,都是假的,都是為了掩人耳目的,真正的舍利應該是存在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這個地宮中。
所以劉衍又返了回來,如果真的是進入了這座寶山,卻得回三個假貨的話,那劉衍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
這事要是換作一個不認識舍利真假的人也就罷了,但是劉衍卻是秘術奇人,能感受到舍利中的生吉和陰煞之氣,如果具備了這種異能,還能找個假舍利回去,那這件事就太諷刺了。
劉衍揮動鐵拳把圓台底座的下半部分,又砸了個稀爛,但是卻沒有發現意料中的那個充滿了生吉之氣的真舍利。
底座裏似乎除了金星紫檀舍利塔的翡翠舍利外,空無一物,難道說地宮不止一個?
劉衍對自己先前的判斷產生了一絲懷疑,難道這枚真舍利竟然不在地宮中,這似乎是不大可能,因為地宮的建造並不是輕而易舉的,就說地宮那兩扇巨厚的石門,還有石門前那精巧的機關,就絕對不是等閑之輩能設計出來的,況且這個機關遠不止有設計那麽簡單,而且其中運用的道理卻絲毫不比現在的密碼門的科技含量低多少。
這個殿是正殿,按理說正殿才會建設地宮,也隻有正殿的地宮才會安放最重要的佛祖舍利等物件。
劉衍又回過頭,把地宮仔仔細細的又查找了一遍,包括地宮的牆,中縫,中軸線部位。
這個地宮的建造就是典型的中軸線建造,石門在正中,然後正對著石門的方向放置了蓮花座台,而九層銅盒子也在蓮花座台的中心部位,
這就說明一件事,整個地宮的建造是中規中矩的,絕對不是臨時湊數。
不過即使是這樣,劉衍用手電筒把整個地宮查找了個仔細,仍舊沒發現任何地方有存放舍利的暗格或者密道。
不知不覺半個多小時就過去了,也快五點了,空中的星光也漸漸開始黯淡了,天已經有絲要亮的意思了。
算了,不找了,劉衍剛要走,突然目光落在那片被自己砸成小塊的泥質圓台上。
正中,中軸線,中規中矩!
這幾個詞突然跑進了劉衍的腦海裏,這堆蓮花座台的泥土塊,不正好是正對大門的中軸線部位嗎。
想到這裏,劉衍馬上起身,迅速的把這堆泥土塊清理到一邊,然後用手電筒仔細的觀察這堆泥土塊下麵的痕跡。
整個紅蓮寺地宮的地板都是以正方的青石板鋪地,在蓮花座台的下麵的那塊青石板雖然也跟周圍的青石板一般無二,而且就連青石板間的縫隙也是別無二致,但是用手敲去,卻聽到裏麵有中空的聲音。
劉衍用剛才擰斷銅盒子的鎖芯,慢慢的撬起了這塊青石板。
佛祖舍利真的在這裏!
劉衍甚至不用不用去親手觸摸,就能感受到這個絲綢包裹的物體發出驚人的生吉之氣。
說生吉之氣驚人,並不是說生吉之氣如果凶猛,而是說它的博大的溫厚,就如大人的手掌一般溫暖厚實,甚至仔細閉目感受,能感受這生吉之氣如水般的緩緩流動。
入目,是一塊曆經千年不腐的金黃色絲綢包裹著一件寶塔裝物體,四周則是一個相當縮微版的地宮,漢白玉的圍欄,朝南的方向還做了一個縮微的台階,漢白玉的圍欄中間放著這個絲綢包裹極其顯眼的舍利塔。
劉衍心情有些激動的解開黃綢,入目又是一座舍利塔,舍利塔中間放著這枚發出渾厚生吉之氣的金黃色舍利。
這座舍利塔卻非金非銅,也是一件木器雕琢的。
在手電筒的照射下,舍利塔中隱現一條條的金線,金絲楠木,劉衍一驚,他立馬意識到這座二十公分高的舍利塔是用整塊金絲楠木雕琢的,而且聞來有淡淡的香氣,很顯然這是金絲楠木中最名貴的金絲香楠,
舍利塔的底端還盤旋這幾圈木質長手串念珠,外黑內黃,黑黃相間,可能經過有德高僧的常年撫摸把玩,這串念珠上也有淡淡的念力,也是一串寶貝,劉衍順手把長念珠繞成幾圈,戴在自己手腕。
這串念珠雖然也算作金絲楠木,但是卻不是普通的金絲楠木,而是屬於金絲楠木中的陰沉木。
何謂陰沉木,陰沉木又叫‘陰木沙’,陰沉金絲楠木,是古時地域天體發生自然變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的金絲楠木埋入古河床等低窪處,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數千年物化過程而形成。
陰沉木金絲楠已超出了木頭的範圍,而應列為“珍寶”的範疇,民間素有“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和“黃金萬兩送地府,換來烏木祭天靈”的民諺,可見其珍貴。
不過木頭的珍貴與否,劉衍倒是不大在乎,他在乎的隻是木頭中經過高僧加持的念力,也就是法器,這才是劉衍見獵心喜的原因。
如果珍貴的陰沉木金絲楠卻已經不能讓劉衍花出太多的精力投於其中了,因為金絲香楠舍利塔中的那枚閃著金光的水滴狀舍利子,已經完全占據了劉衍的心神。
這枚舍利子整體成放大的水滴狀,大小如大個的鴿子蛋一般大,不過卻沒有鴿子蛋的那麽流線,整體雖然也光滑,但是卻呈現水往下滴落的形態,舍利裏麵好像有流動的水一般,眨過眼後,從同一個地方看去,裏麵的情景都不一樣。
劉衍能感受到這枚舍利中蘊含的生吉之氣,寶貝啊,真是稀世珍寶。
天也快亮了,劉衍趕緊把這枚舍利貼身保管,然後又撿起了一個比較小的銅盒子,把金絲香楠的舍利塔裝了進去。
劉衍帶著小北,依舊在前領路,剛準備進入甬道,想了想,還是按在了圓台側壁的機關上,一陣機關響聲之後,已經碎裂掉了全身的修羅雙麵神像緩緩就從圓台上落了下去,玉皇大帝和彌勒佛像又緩緩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之前,劉衍是在地宮石門麵前的九宮飛星陣開啟的石門,但是剛剛進入地宮的時候,石門就關閉了起來,在地宮之中可沒有九宮飛星陣,換句話說,用這種辦法能夠進入地宮,卻沒有辦法從地宮之中出來!
不過,劉衍並不擔心,要知道每一任的劉家鬼鋪主人都能夠從紅蓮寺的地宮禁地鬼門關中出來,說明這個機關肯定不算隱秘,否則劉家鬼鋪也不知道已經在裏麵死傷多少人了!
究竟怎麽出去?
劉衍皺了皺眉頭,正在為難的時候,居然發現麵前的石門上隱隱透出了一種淡淡的白光。
石門似乎在和什麽東西共鳴一樣。
“嗚……劉叔……我……我好……”小北身體此時也出現了異狀,整個人突然暈倒在地,手中視若珍寶的銅盒子也瞬間滑落在了地上。
劉衍下意識地就要上前去扶住小北的身體,但是卻駭然發現自己的身體居然根本無法動彈!
體內的流水命相訣也在不知道什麽時候消失的無影無蹤!
還沒等劉衍理清楚頭緒,一道耀眼的白光將劉衍整個人都淹沒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劉衍迷迷糊糊地睜開了自己的雙眼,驚愕的發現自己居然站在了石門的麵前!
這個麵前並不是甬道的那一麵,而是開啟石門的九宮八卦飛星法陣的那一麵!
換句話說,劉衍居然不知不覺地從紅蓮寺地宮禁地鬼門關中出來了!
但是,奇怪的是,應該一直在石門之外等候的劉家鬼鋪主人和老方已經不見了蹤影,反倒是小北此時也一臉茫然地站在了自己的身邊,似乎沒有了剛剛痛苦的模樣。
看了看麵前的石門,劉衍發現整個石門又關閉了起來,劉衍嚐試著又在石門前的九宮八卦門前,按照五黃居中的坎,坤,震,巽,中,乾,兌,艮的九宮八卦陣走了一遍,不過石門卻依舊如初,並沒有開啟,很顯然時辰對不上,紅蓮寺地宮禁地鬼門關也是並不可能打開的。
“劉叔……走……”小北似乎很焦急,搶先兩步抱住掉落在地上的銅盒子就要離開,回頭一看,劉衍還是石門前踏著奇怪的步伐,就趕緊催促道。
劉衍一看自己開啟不了這個石門,也沒有辦法,這兩扇石門設計之精巧,讓劉衍歎為觀止,此刻縮在牆裏,隻是能看到石門的輪廓,但是石門的縫隙卻連插個刀片都難,就更別說伸手推了,可見地宮石門設計之精巧。(未完待續)
小北別的不稀罕,他就稀罕手中的這座鑲嵌寶石的純金舍利塔,抱著銅盒子笑嗬嗬地跟在了了劉衍的身後,也不管自己究竟有多麽的吃力。
說來奇怪,劉衍拿到了翠綠的舍利子之後,居然發現,紅蓮寺的地宮之中已經沒有那種神聖的味道,似乎力量的源泉已經被截斷了!
剛走兩步路,劉衍疑惑地轉了轉頭,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這其中有著古怪。
下意識地又看了一眼圓台。
這座圓台有半米多高,雖然是泥質,但是卻十分結實,曆經千年,卻堅固依然,圓台裏麵藏東西的地方,隻有三十公分高,這下麵會不會有什麽東西,
劉衍剛才經風一吹,淡淡的吉祥之氣環繞自己,他突然想到既然在神像頭上藏著一個假的舍利子,接著修羅雙麵神像之中也藏著一個假的舍利子,圓台中也藏著一個舍利子,而且一個比一個還要逼真,到了圓台之中的舍利子,甚至還釋放出了強大的氣場,和真的舍利子一模一樣,但是劉衍突然冒出來了一個想法——萬一這個舍利子還是假的呢?
這是劉衍突然想到的一個問題,他本來以為這座寺廟的生吉之氣是先前這座紅蓮寺佛祖沐浴前年後僅存的光輝,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這座已經破敗,斷了香火這麽多年的寺廟,那生吉之氣真的是曾經佛祖留下的嗎,如果是佛祖留下的,那它怎麽會這麽多年凝聚而不消散。
要知道凝聚生吉之氣跟凝聚陰煞之氣,同樣不容易,都需要陣法的輔助,或者是四靈山訣這種嚴苛的條件,說四靈山訣嚴苛,其實一點不假,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而且最好是青龍高於白虎,前方明堂有水,這才能達到郭璞《葬經》所說的“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的聚氣凝神境界。
要讓氣聚而不散,絕對不是那麽容易的,就像這紅蓮寺的坐落在山頂,後無玄武,左右無青龍白虎,在這種相當於孤峰的地方要聚氣,那就隻有通過陣法,但是劉衍這個鬼穀門風水法陣的大宗師卻沒有發現紅蓮寺這一帶有藏風聚氣的陣法,所以劉衍突然想到,這個地方既然不是陣法聚集了生吉之氣,那就一定是有寶物上有巨大的生吉之氣,生吉之氣的發散,讓周圍這一片山川,居民都能享受到生吉之氣的纏繞。
那這個生吉之氣的最佳的藏身地點,就應該在這座地宮內,自己先前一直感覺生吉之氣的存在,但是卻誤以為是寺廟本身凝聚的,如今相通了這個關竅,那劉衍就幾乎可以認定這座紅蓮寺一定有佛祖舍利的存在。
舍利藏身的地方,一定是宮中有宮。
紅蓮寺地宮的設計之精妙,讓劉衍震驚,不過這隻是會機關的能工巧匠的設計,是智慧的經驗的結晶。
但是這個蘊含佛祖生吉之氣的舍利,就絕對不是能工巧匠所能設計的了,這設計精神力和念力,還有佛緣等等一係列的因素,屬於可遇不可求的法器。
法器的珍貴比之任何有形的物體更加玄妙,遠非金銀翡翠可比。
劉衍相通了這個關竅,又根據真假舍利在圓台上還有圓台中的道理,他自然就悟出了這個地宮很有可能是個宮中藏宮的設計。
也就是說,不論是圓台上的九層銅盒子的珍寶純金舍利塔中的玉石舍利,還是蓮花台中的金星紫檀舍利塔中的翡翠舍利,都是假的,都是為了掩人耳目的,真正的舍利應該是存在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這個地宮中。
所以劉衍又返了回來,如果真的是進入了這座寶山,卻得回三個假貨的話,那劉衍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
這事要是換作一個不認識舍利真假的人也就罷了,但是劉衍卻是秘術奇人,能感受到舍利中的生吉和陰煞之氣,如果具備了這種異能,還能找個假舍利回去,那這件事就太諷刺了。
劉衍揮動鐵拳把圓台底座的下半部分,又砸了個稀爛,但是卻沒有發現意料中的那個充滿了生吉之氣的真舍利。
底座裏似乎除了金星紫檀舍利塔的翡翠舍利外,空無一物,難道說地宮不止一個?
劉衍對自己先前的判斷產生了一絲懷疑,難道這枚真舍利竟然不在地宮中,這似乎是不大可能,因為地宮的建造並不是輕而易舉的,就說地宮那兩扇巨厚的石門,還有石門前那精巧的機關,就絕對不是等閑之輩能設計出來的,況且這個機關遠不止有設計那麽簡單,而且其中運用的道理卻絲毫不比現在的密碼門的科技含量低多少。
這個殿是正殿,按理說正殿才會建設地宮,也隻有正殿的地宮才會安放最重要的佛祖舍利等物件。
劉衍又回過頭,把地宮仔仔細細的又查找了一遍,包括地宮的牆,中縫,中軸線部位。
這個地宮的建造就是典型的中軸線建造,石門在正中,然後正對著石門的方向放置了蓮花座台,而九層銅盒子也在蓮花座台的中心部位,
這就說明一件事,整個地宮的建造是中規中矩的,絕對不是臨時湊數。
不過即使是這樣,劉衍用手電筒把整個地宮查找了個仔細,仍舊沒發現任何地方有存放舍利的暗格或者密道。
不知不覺半個多小時就過去了,也快五點了,空中的星光也漸漸開始黯淡了,天已經有絲要亮的意思了。
算了,不找了,劉衍剛要走,突然目光落在那片被自己砸成小塊的泥質圓台上。
正中,中軸線,中規中矩!
這幾個詞突然跑進了劉衍的腦海裏,這堆蓮花座台的泥土塊,不正好是正對大門的中軸線部位嗎。
想到這裏,劉衍馬上起身,迅速的把這堆泥土塊清理到一邊,然後用手電筒仔細的觀察這堆泥土塊下麵的痕跡。
整個紅蓮寺地宮的地板都是以正方的青石板鋪地,在蓮花座台的下麵的那塊青石板雖然也跟周圍的青石板一般無二,而且就連青石板間的縫隙也是別無二致,但是用手敲去,卻聽到裏麵有中空的聲音。
劉衍用剛才擰斷銅盒子的鎖芯,慢慢的撬起了這塊青石板。
佛祖舍利真的在這裏!
劉衍甚至不用不用去親手觸摸,就能感受到這個絲綢包裹的物體發出驚人的生吉之氣。
說生吉之氣驚人,並不是說生吉之氣如果凶猛,而是說它的博大的溫厚,就如大人的手掌一般溫暖厚實,甚至仔細閉目感受,能感受這生吉之氣如水般的緩緩流動。
入目,是一塊曆經千年不腐的金黃色絲綢包裹著一件寶塔裝物體,四周則是一個相當縮微版的地宮,漢白玉的圍欄,朝南的方向還做了一個縮微的台階,漢白玉的圍欄中間放著這個絲綢包裹極其顯眼的舍利塔。
劉衍心情有些激動的解開黃綢,入目又是一座舍利塔,舍利塔中間放著這枚發出渾厚生吉之氣的金黃色舍利。
這座舍利塔卻非金非銅,也是一件木器雕琢的。
在手電筒的照射下,舍利塔中隱現一條條的金線,金絲楠木,劉衍一驚,他立馬意識到這座二十公分高的舍利塔是用整塊金絲楠木雕琢的,而且聞來有淡淡的香氣,很顯然這是金絲楠木中最名貴的金絲香楠,
舍利塔的底端還盤旋這幾圈木質長手串念珠,外黑內黃,黑黃相間,可能經過有德高僧的常年撫摸把玩,這串念珠上也有淡淡的念力,也是一串寶貝,劉衍順手把長念珠繞成幾圈,戴在自己手腕。
這串念珠雖然也算作金絲楠木,但是卻不是普通的金絲楠木,而是屬於金絲楠木中的陰沉木。
何謂陰沉木,陰沉木又叫‘陰木沙’,陰沉金絲楠木,是古時地域天體發生自然變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的金絲楠木埋入古河床等低窪處,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數千年物化過程而形成。
陰沉木金絲楠已超出了木頭的範圍,而應列為“珍寶”的範疇,民間素有“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和“黃金萬兩送地府,換來烏木祭天靈”的民諺,可見其珍貴。
不過木頭的珍貴與否,劉衍倒是不大在乎,他在乎的隻是木頭中經過高僧加持的念力,也就是法器,這才是劉衍見獵心喜的原因。
如果珍貴的陰沉木金絲楠卻已經不能讓劉衍花出太多的精力投於其中了,因為金絲香楠舍利塔中的那枚閃著金光的水滴狀舍利子,已經完全占據了劉衍的心神。
這枚舍利子整體成放大的水滴狀,大小如大個的鴿子蛋一般大,不過卻沒有鴿子蛋的那麽流線,整體雖然也光滑,但是卻呈現水往下滴落的形態,舍利裏麵好像有流動的水一般,眨過眼後,從同一個地方看去,裏麵的情景都不一樣。
劉衍能感受到這枚舍利中蘊含的生吉之氣,寶貝啊,真是稀世珍寶。
天也快亮了,劉衍趕緊把這枚舍利貼身保管,然後又撿起了一個比較小的銅盒子,把金絲香楠的舍利塔裝了進去。
劉衍帶著小北,依舊在前領路,剛準備進入甬道,想了想,還是按在了圓台側壁的機關上,一陣機關響聲之後,已經碎裂掉了全身的修羅雙麵神像緩緩就從圓台上落了下去,玉皇大帝和彌勒佛像又緩緩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之前,劉衍是在地宮石門麵前的九宮飛星陣開啟的石門,但是剛剛進入地宮的時候,石門就關閉了起來,在地宮之中可沒有九宮飛星陣,換句話說,用這種辦法能夠進入地宮,卻沒有辦法從地宮之中出來!
不過,劉衍並不擔心,要知道每一任的劉家鬼鋪主人都能夠從紅蓮寺的地宮禁地鬼門關中出來,說明這個機關肯定不算隱秘,否則劉家鬼鋪也不知道已經在裏麵死傷多少人了!
究竟怎麽出去?
劉衍皺了皺眉頭,正在為難的時候,居然發現麵前的石門上隱隱透出了一種淡淡的白光。
石門似乎在和什麽東西共鳴一樣。
“嗚……劉叔……我……我好……”小北身體此時也出現了異狀,整個人突然暈倒在地,手中視若珍寶的銅盒子也瞬間滑落在了地上。
劉衍下意識地就要上前去扶住小北的身體,但是卻駭然發現自己的身體居然根本無法動彈!
體內的流水命相訣也在不知道什麽時候消失的無影無蹤!
還沒等劉衍理清楚頭緒,一道耀眼的白光將劉衍整個人都淹沒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劉衍迷迷糊糊地睜開了自己的雙眼,驚愕的發現自己居然站在了石門的麵前!
這個麵前並不是甬道的那一麵,而是開啟石門的九宮八卦飛星法陣的那一麵!
換句話說,劉衍居然不知不覺地從紅蓮寺地宮禁地鬼門關中出來了!
但是,奇怪的是,應該一直在石門之外等候的劉家鬼鋪主人和老方已經不見了蹤影,反倒是小北此時也一臉茫然地站在了自己的身邊,似乎沒有了剛剛痛苦的模樣。
看了看麵前的石門,劉衍發現整個石門又關閉了起來,劉衍嚐試著又在石門前的九宮八卦門前,按照五黃居中的坎,坤,震,巽,中,乾,兌,艮的九宮八卦陣走了一遍,不過石門卻依舊如初,並沒有開啟,很顯然時辰對不上,紅蓮寺地宮禁地鬼門關也是並不可能打開的。
“劉叔……走……”小北似乎很焦急,搶先兩步抱住掉落在地上的銅盒子就要離開,回頭一看,劉衍還是石門前踏著奇怪的步伐,就趕緊催促道。
劉衍一看自己開啟不了這個石門,也沒有辦法,這兩扇石門設計之精巧,讓劉衍歎為觀止,此刻縮在牆裏,隻是能看到石門的輪廓,但是石門的縫隙卻連插個刀片都難,就更別說伸手推了,可見地宮石門設計之精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