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頭撞擊在肉靈芝肉塊上麵的悶響不斷地從肉靈芝的身體之中傳出來,這是唯一讓眾人能夠知道虎和尚在肉靈芝體內安然無恙的間接證據。


    “張天師,我怎麽感覺虎和尚不是在破壞肉靈芝,而是在有目的的尋找著什麽?”當虎和尚氣喘籲籲地從肉靈芝體內闖出來,休息了半個小時之後再次朝著另外一個方向開始瘋狂揮拳,劉衍就覺得有些奇怪了,不禁低聲向旁邊的張天師詢問道。


    張天師聞言神秘一笑,卻沒有直接回答劉衍的問題,似乎這其中還有著什麽特殊的緣故。


    劉衍雖然奇怪,但是也知道有可能現在的場景並不是適合討論這個的時候,所以很識趣的閉口不言了,反正聽張天師的意思,這一次的肉靈芝事件還有求助於劉衍的地方,到時候由不得張天師不吐露出實情。


    虎和尚的瘋狂持續了差不多兩個多小時,當最後一次虎和尚從肉靈芝體內闖出來時,整個人都已經氣喘籲籲,原本背上的黑虎陰影也變得模糊起來,不過虎和尚還是要點臉麵的玄界前輩,強撐著沒有倒在地上。


    見狀,張天師連忙讓人扶著虎和尚去休息,並且讓周圍的玄界人士都回到考古營地去休息,招呼著劉衍走到了山一般大小的肉靈芝旁邊,劉衍一看心中就知道這是要和自己交底的節奏了,當下毫不遲疑的走到了張天師的身邊。


    此時月亮已經升到了中天位置,銀白色的月光灑落在大地上,肉靈芝仿佛就是大地上隆起的一塊腫瘤,遮住了月光,反倒是在大地上落下了一大片的陰影。


    不用仔細測量劉衍就知道,肉靈芝的體型有變大了很多,看來之前虎和尚的一番破壞又讓肉靈芝吸取了不少的能量,在肉靈芝的不滅屬性下,對於肉靈芝的攻擊隻能夠讓肉靈芝不斷地成長,最後成為一個真正無敵的妖物!


    “張小友,這一次還真的需要你親自出馬了,不然的話,我怕這肉靈芝還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我們就已經完全不是對手了!”張天師將手放在了肉靈芝的身上,有些感歎的說道。


    劉衍有些皺眉,他知道肯定是需要借助他的力量了,不然的話張天師隻怕沒有那麽容易將事情透露出來:“張天師,此次肉靈芝出世就是一場浩劫,這件事情不是一兩個人的責任,而是所有人的義務,有什麽要求您盡管說就是了,我絕對盡力!”


    “不知道劉小友,你有沒有聽說過鬼鋪?”張天師神色嚴峻,直勾勾地看著劉衍。


    劉衍被看的心中有些發毛,更被張天師的言語中的鬼鋪所吸引了心神:“鬼鋪?這個我還真的是聞所未聞,是一家什麽樣的商店?莫非賣的都是玄界之中的物品?”


    “這個鬼鋪說起來還真是一個十分傳奇的故事,鬼鋪的人做事十分勢利,講究的是因果相等,價值相當,說到底就像是一個玄界的交易場所,用一些你不需要的東西換取另外一些你需要的!”張天師說的比較直白,似乎鬼鋪就是一個商場,不過這個商場裏麵並不支持貨幣,隻支持以物易物,想要買裏麵的東西,必須用其他的物件來交換!


    劉衍一聽就明白了,看來鬼鋪之中是有什麽東西能夠對肉靈芝產生克製作用,所以張天師才想要讓自己去一趟鬼鋪,不過現在可以說整個華國大半玄界人士都在這裏,莫非連換取一件鬼鋪商品的物件都沒有嗎?非要自己過來才能進行,莫不是張天師想坑自己把……


    劉衍以懷疑的眼神掃了張天師一眼,張天師清咳了一聲,給劉衍講述了一個關於鬼鋪來曆的故事!


    說起鬼鋪,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個就是鬼鋪主人這一脈傳承的開山老祖——楊筠鬆!


    傳聞在唐朝天寶年間,有一個相當有本事的風水先生名為楊筠鬆,也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救貧先生!


    楊筠鬆一輩子頗為具有傳奇色彩,他就像是在風水行當裏麵的一股清流,毫不避諱地利用他的風水能力給貧窮老百姓帶來福利。他最出名的事情就是給一戶權貴看準選定了一處風水寶地,讓這家的兒子升到了武官巔峰的位置。後來這件事情甚至驚動了唐朝皇帝唐僖宗,最後成為了唐朝國師!


    楊筠鬆並非是一步登天,一開始推不掉節度使一家的盛情當了個小官,可他過不慣縣衙裏衣食有人侍候,專等官司上門的清閑,經常帶著衙役們到鄉下查看,憑公斷解民間的案情和糾紛,懲惡揚善,把自己一畝三分地治理得六業興旺,夜不閉戶。有時碰上了紅白喜事,他再幹點自己的老本行,很受百姓們擁戴,大家都親熱地稱他“風水老父母”。


    閑聊時有人問楊筠鬆:“太爺,您整天給別人看風水,咋不給自己找一處寶地,把爹媽的屍骨埋進去,也好升大官發大財,老了也能安安穩穩享清福哇!”他聽了嗬嗬一笑說:“宮殿高大靠磚壘,都想坐轎誰來抬?啥事都不能太貪心哪!”話雖是這麽說,可楊筠鬆心裏也常犯嘀咕:自己沒有生育能力,妻子得病早年去世,至今還是孤身一人。現在身體強壯能說能行,到暮年體弱生病靠誰伺候?這不是命中注定老年遭罪嗎?


    他思前想後,後來下鄉查看民情時便多了個心眼,特別注意沿途各處的風水氣脈。有一天,楊筠鬆經過離城10裏的趙崗村,發現村南荒坡礓石窩裏霧氣騰騰,暗現霞光,是一處少見的風水寶地。再細看旁邊有座土地廟,於是他叫衙役們停下,走出轎門,彎腰瞅了一眼端坐在小廟裏的土地爺,讓班頭在廟門外點了三炷香。他兩眼盯著燃香的煙霧,心裏默念了一陣子,突然皺起眉頭,拔出隨身帶的號令火簽,讓班頭用鐵鏈子捆上土地爺帶回縣衙受審。班頭和衙役們都不知道縣太爺葫蘆裏裝的啥藥,麵麵相覷不敢吱聲,隻得照辦。


    楊筠鬆回到縣衙並沒有升堂審問土地爺,隻隔了一夜,又讓班頭把他送回了原處。這更讓大家一頭霧水。就在這天下午,楊筠鬆麵帶笑容吩咐大家:“今後多留神打聽一個叫單明玉的人,親戚朋友都可以幫忙,各州府縣都可以聯係,誰找到這個人有重賞。”縣太爺交辦的事,又有重賞,衙役們哪個不盡力呀!可是大家操心了一年多,這個單明玉像是住在天外似的,就是沒一個人知道。楊筠鬆不死心,後來下鄉查看幹脆轎也不坐,儀仗也不要了,隻帶著貼身班頭,微服轉悠,他要親自尋找單明玉的下落。可是過去了半年,他除了斷了路上遇到的幾件民事訴訟案外,還是查不到單明玉的蹤影。


    這天傍晚,楊筠鬆和班頭又空跑了一天,兩腿累得像是灌了鉛,看到路旁河邊有個中年漢子在撒網捕魚,就坐在路旁歇息觀看。就在這時,隻見一個十來歲的男孩從不遠處的村子裏跑過來,大聲說:“單大爺快回家,俺單**生兒子了,讓您起個好名哩!”中年漢子收了網歎口氣說:“咱窮人的娃起啥好名啊?我今年46歲,你單**45歲,早就讓私塾先生起好了名字就叫個單明玉吧。”楊筠鬆聽了心裏一陣狂喜: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想不到單明玉剛出生就讓他找到了。楊筠鬆身上一下子來了勁,急忙上前向漁翁道喜,並一路攀談送漁翁回村,然後腳下生風一般和班頭返回了縣衙。


    第二天,楊筠鬆坐轎出城,鳴鑼開道,儀仗整齊,直接來到了本縣管轄的單明玉家。善漁翁一看身穿官服走出轎子的縣太爺,竟是昨天在河邊向自己道喜交談的人,慌忙下跪叩首說:“小民昨日有眼不識泰山,驚動了老爺您的大駕,請老爺恕罪!”楊筠鬆急忙把善漁翁攙起,嗬嗬笑著說:“我們昨天以兄弟相稱不是很好嘛。我今天是特意來給你賀喜的,你不必拘禮。”說完令衙役們抬上賀禮,有米麵油鹽雞蛋紅糖,還有嬰兒穿的衣服……楊筠鬆看善漁翁住的茅屋四麵透風,又讓衙役找雜工匠精心修好,感動得善漁翁老淚縱橫。來看熱鬧的村民們都說縣太爺真是愛民如子,九一這孩子來到世上真是選對了時辰。楊筠鬆和善漁翁交談中,流露出自己膝下無子,想認單明玉為義子的意思,問:“善大哥意下如何?”善漁翁聽了喜笑顏開地說:“好哇好哇,這是孩子的福分,也算我們老兩口高攀了。”於是請出了村裏的長者作為證人,在一片喜慶樂器聲中,善漁翁懷抱兒子和楊筠鬆舉行了結親儀式,單明玉成了楊筠鬆的義子。從此善漁翁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老兩口專心照顧兒子,享受天倫之樂。


    單明玉長大後,上學吃穿費用全由楊筠鬆供給,終日勤奮讀書,待人處事知書達理,鄉試中輕而易舉地考中了秀才。有一次楊筠鬆和單明玉交談中問:“兒啊,我看你生身父母身子骨一天天虛弱,服藥不見病輕,他們百年之後可有田地作為安葬之地?”單明玉聽了歎了口氣說:“唉,父母一直以打魚為生,隻有兩間茅屋,哪裏有田地作墓地呀?”楊筠鬆說他為善大哥老兩口選中了一塊好墓地,讓單明玉出麵把它買回來備用。單明玉聽了感激地說:“連父母的後事也讓義父操心,真令孩兒無地自容。”他倆商量停當,就到離縣城10裏的趙崗村,買下了南荒坡上的礓石窩,楊筠鬆付了銀子,單明玉簽了買地文約。一年後,善漁翁燈枯油盡病逝了,他老伴悲傷過度也隨著跟去,單明玉看著院子裏停放的生身父母兩口棺木,跪在棺前痛哭不止。


    出殯這天,楊筠鬆早早地就替單明玉安排停當,雇了兩輛馬車拉上棺木,讓單明玉披麻帶孝扛著喪幡前邊引路,又令衙役們上孝布扮成死者親屬跟車護送,交待貼身班頭如此這般幾句話,劈裏啪啦點放一掛鞭炮緩緩出城。


    送葬的一行車馬來到趙崗南荒坡上的礓石窩,隻見雜亂的茅草荊棘叢中,鵝蛋一般的礓石橫七豎八排了一地,他們又沒帶钁頭釘鈀,咋刨挖墓坑呢?衙役們正在發愁,班頭從懷中掏出一匝香表交給單明玉,讓他在土地廟前點燃。說來也怪,隨著香表燃著升起的火苗,礓石窩裏荊棘叢中忽然出現了一個小旋風,刮得草葉呼啦啦作響。那旋風定在礓石窩越刮越大,越旋越快,直刮得周圍幾十丈內呼呼風響,飛砂走石,遮天蔽日。班頭讓大家都閉上眼,拉緊車馬護好棺木,趕來看熱鬧的趙崗村民們都嚇得四散奔逃。


    旋風過後,送葬的人們睜眼一看,礓石窩變成了一個大土坑,坑底方楞四正,單明玉生身父母的兩口棺木放進去正合適。班頭吩咐眾人將棺木按方位擺好,交待單明玉跪在棺前向他的生身父母磕頭拜別。單明玉磕罷頭剛剛站起,剛才消失的旋風像從地下鑽出來似的突然又猛刮起來,送葬的人們隻得又閉上眼。驚奇的趙崗村民剛折回來想看個究竟,可他們還沒到跟前,又被凶猛的旋風刮回去了。這一陣旋風過後,礓石窩變成了一個大土塚,土地廟也消失了。班頭又按照楊筠鬆的交待,在土塚前放了一掛鞭炮,讓單明玉磕了頭,這才帶著大家回去。


    大比年皇上開科,單明玉生身父母安葬的風水寶地顯靈發威了,保佑他進京趕考一下子中了狀元。單明玉勤政廉潔,牢記浩蕩皇恩,後來官位升到宰相,他的義父更是不得了,甚至得到了皇帝的親自加封,成為了唐朝為數不多的國師,而且還不是僧侶道士的國師!(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相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笑而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笑而已並收藏風流相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