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學生從五歲到十四歲不等,看著大大小小,參差不齊。初中、高中也是一般,也是一樣的大大小小,年齡的差距卻更大。初中裏,年紀最小的八歲,年紀最大的已是二十一歲,高中之中,年紀最小的十一歲,年紀最大的……是一個以前的小學教師,現在的高中自費學生,年紀已經有四十七了。一路看來,箜雲嵐有感於學生的年齡差距,心中便有了一個想法,於是請教了一下風塵、韓莎。
言:“姐、姐夫。我有一個想法,你們幫我參謀一下。現在這些學校裏,有一些學生年紀很大,有一些年紀很小。我吧,是這麽想的——建立學時檔案,規定最長學時。所謂學時,即在校學習時間!”
小學定為八年、初中定為四年、高中定為六年(說是高中,實則已相當於大學了)。每一名學生,在每一階段的學習時長不得超過最長學時。凡是時間超過,則勸退……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減輕教學研壓力,淘汰掉不適合學習的笨蛋;二是擴大教育麵積,也就是說,伴隨著這一製度確立的,還有免去年齡限製這一條。也就是說,從今往後,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懂事,都可以辦理入學,進行非全日製學習——這一條無疑是很符合當下的!許多人家不願意孩子學習,是他們真的以為學習沒用嗎?
不是!而是因為家裏少不得勞力!不幹活,就要餓死,一大家子要養活——活,就成了第一要務。
說什麽“再窮不能窮教育”之類的話的無非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當一個人活著都艱難的時候你跟他談教育?
當一個人掙紮在活這件事上的時候,你跟他說化工產業汙染重,礦產下井危險大,這不是扯淡嗎?說以後會一身病,疾病纏身,這不是扯淡嗎?如果他們不幹活兒,就連累出一身病的那一天都等不來,就活活餓死了——吃飽喝足的人悲春傷秋,又怎麽能夠理解為了“活”這一個字,掙紮著的人呢?
當一個人要餓死的時候,吃喝不愁的人估計會很疑惑:為什麽不吃肉夾饃?為什麽不喝皮蛋瘦肉粥?為什麽餓了不吃飯?
……
人們習慣於嘲諷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卻不知自己實際上也是一個晉惠帝。非是沒有同情心、非是不善良。隻是“以己度人”罷了。所以飽食者不知貧苦者,所以認為旁人的智商堪憂,就自己聰明,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就是傻叉,精明的精英們總是做出“我”看著都愚蠢的決定……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出於其中的人是怎麽想的,又經曆過什麽,他們想的就是既然你都快餓死了,沒得吃,何不食肉糜?
所以為什麽百姓對教育不積極?他們不知道教育可以改變命運?他們知道!但要改變命運,首先要保證生存,要活著。
活著,生存下來,你才能奢談去改變命運。當你頭一天要為第二天怎麽活,去哪兒刨食兒的時候絞盡腦汁的時候,卻奢談教育,那隻會成為一具餓死的枯骨。所以他們為什麽不讓自己的孩子上學?為什麽明知道孩子不好養,還要拚命的生孩子?是爛泥扶不上牆還是愚昧無知?
都不是!
一切都是“生存”二字——孩子多,就意味著家裏的勞力多。這個道理簡單不簡單?直接不直接?
多生孩子是為了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解決了勞力不足的問題,才會去解決生存質量的問題,生存有了質量,餓不著人了……然後,他們才回去談教育的問題。這一個過程,就是一個貧民中的幸運兒積累了財富,變身地主的過程。但更多的百姓,卻隻是在為了活著這件事兒掙紮。
幸運兒是少數,是極少數!勞苦大眾才是這個世上最多的一個群體——什麽樣的才智在麵對生存的困境時,也都會被磨滅。
變得麻木。
箜雲嵐顯是意識到了這一個問題,所以才有了這種積累學時的計劃。一個工人,一個月總會休息那麽一兩天的,那去學校學習上一兩天,一年也能積攢一個多月的學時。然後,他的孩子或者沒有上學的條件,也需要做工,但做父親的認識了一個字,就可以教自己的孩子一個字,生活總是能夠慢慢的改變的。讓教育“不耽誤”大家的求活,讓教育成為大家休息的時候,不勞作的時候的“見縫插針”。
識字的好處,不需強調——所有人都明白,識字了不容易被人欺,會算賬了不至於被人騙。
有機會學,又不耽擱幹活兒,大家都會樂意。
“一個成人,如果八年的學時學了一輩子,那至少對兒孫輩也是有好處的。改良,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事。這事就要熏,就要構造一種整體的氛圍,治學成風,慕學成風,大家都學……”
風塵道:“聽著還不錯,我看好你。”至於建議……風塵壓根兒沒提。韓莎笑吟吟的瞥了風塵一眼,卻說道:“全民教育,不限年齡,隻看學時。若是小學學了八年,依然不能通過考核,那就真的不是那塊料了。再學真的浪費。你的這個想法怎麽說呢……或許你們可以做到,但也僅限於太原一地!”
箜雲嵐道:“還是姐親呢。姐夫你也不要老想著侵略我們,我們這麽善良、這麽可愛,都是大大滴良民。”
韓莎掩口竊笑,點著箜雲嵐的額頭說道:“那要是有一天我們的大軍過來了你們怎麽辦?是舉旗投降還是奮起反抗?”
“大家都是中國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難道就不能和平發展?哼,我們太原這裏把我箜家控製的地盤兒教育好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難道你們的工廠不需要優質的工人?你們的研究所不需要高學曆、踏實、嚴謹的研究員?要是你們來的早,我也認了。要是來的晚一些……”
爭一個不算難看的合作法——箜雲嵐有這個自信。這一片土地上的人有著別的地方人難以比擬的執拗、執著。
這是可以創造奇跡的!
“嗬……雲嵐,你這心不小呢。合著還打著反向侵略的鬼心眼兒呢。”韓莎忍俊不禁,道:“不過,就憑你這腦子和你家父母的精明,說不得還真的能在我們那兒混出名堂來……”韓莎感覺這個可能性很大——這一家人目前就見了箜母,為人的確是精明的,也能著眼大局。比起第一世界的人來,她們的腦子並不差,大局觀甚至更強一些。隻需要熟悉了第一世界的規則,玩兒的轉不過是分分鍾罷了。
“雲嵐,你要這麽做就太不厚道了。都對不起我給你做的飯。”風塵吐槽了一句——說什麽侵略,多難聽啊。
這叫一號地球和二號地球的融合,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由一號地球這個先進的中國過來幫助二號地球的落後中國,合二為一,成為統一的中華民族,創造共同繁榮、共同富裕、共同進步的多維度共和國聯合體……嗯,就是這樣。所以嘍,以後成了一家人,箜雲嵐去第一世界還是第二世界,都是一樣的。
大家同一個國家內還要設立關卡,需要通行證……好吧,這個有。想到此,風塵的下一句吐槽就卡住了。
總不能唯心的說“沒有”吧?
這一個“偉大的構想”的本意就是憋著壞的——因為那個小港本身就沒有什麽認同感,某位夫人是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沒有了偉大的伊麗莎白媽媽的下場有多淒慘,拆哪兒爸爸則是要讓他們認識到誰才是一家人,要讓浪子回頭,要讓他們痛哭流涕的歸心,總需要一個過程的。
於是,這簡直就是一拍即合啊……什麽怕兒子直接回家過不慣,還是先按照洋人的做派來,你們以前怎麽樣現在還怎麽樣,慢慢適應,家裏人別去打攪添亂。
實際上則是讓這兒子明白:領養你的後媽已經不是你媽了,你親爸永遠是你親爸。你非要跟著你媽,人家不要你,乖兒子還是老老實實的來老子這兒吧。在外頭吃過苦頭受過罪的兒子終究是會回頭的……生活會告訴他應該怎樣選擇!怨親爸把你接回來,那是不行的,肯定苦頭沒吃夠,再讓社會教育教育,什麽時候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知道親爸了,不把自己當外人了,不看不起其它兄弟了……
那就是一家人了。
箜雲嵐眨眨眼,萌萌噠,問:“姐夫你剛要說什麽?”
風塵搖頭,道:“你是看見了?我剛才要說話嗎?”
“明明說了半句好不好,我不聾好嘛!”箜雲嵐吐槽。和風塵、韓莎生活了一段時間,她卻是習慣了和二人相處的那種輕鬆、隨意。二人說是“師父”,實際上卻一點兒架子都沒有,除了教學的時候嚴厲,要注意一些規矩外,尋常時候反倒是“平等”的,是真的像是姐姐、姐夫一樣,讓人毫無生疏感。
尤其是成就先天之後,便本能的更想要和二人親近,仿佛二人身上有一種致命的誘惑力在引誘她一樣。
言:“姐、姐夫。我有一個想法,你們幫我參謀一下。現在這些學校裏,有一些學生年紀很大,有一些年紀很小。我吧,是這麽想的——建立學時檔案,規定最長學時。所謂學時,即在校學習時間!”
小學定為八年、初中定為四年、高中定為六年(說是高中,實則已相當於大學了)。每一名學生,在每一階段的學習時長不得超過最長學時。凡是時間超過,則勸退……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減輕教學研壓力,淘汰掉不適合學習的笨蛋;二是擴大教育麵積,也就是說,伴隨著這一製度確立的,還有免去年齡限製這一條。也就是說,從今往後,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懂事,都可以辦理入學,進行非全日製學習——這一條無疑是很符合當下的!許多人家不願意孩子學習,是他們真的以為學習沒用嗎?
不是!而是因為家裏少不得勞力!不幹活,就要餓死,一大家子要養活——活,就成了第一要務。
說什麽“再窮不能窮教育”之類的話的無非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當一個人活著都艱難的時候你跟他談教育?
當一個人掙紮在活這件事上的時候,你跟他說化工產業汙染重,礦產下井危險大,這不是扯淡嗎?說以後會一身病,疾病纏身,這不是扯淡嗎?如果他們不幹活兒,就連累出一身病的那一天都等不來,就活活餓死了——吃飽喝足的人悲春傷秋,又怎麽能夠理解為了“活”這一個字,掙紮著的人呢?
當一個人要餓死的時候,吃喝不愁的人估計會很疑惑:為什麽不吃肉夾饃?為什麽不喝皮蛋瘦肉粥?為什麽餓了不吃飯?
……
人們習慣於嘲諷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卻不知自己實際上也是一個晉惠帝。非是沒有同情心、非是不善良。隻是“以己度人”罷了。所以飽食者不知貧苦者,所以認為旁人的智商堪憂,就自己聰明,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就是傻叉,精明的精英們總是做出“我”看著都愚蠢的決定……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出於其中的人是怎麽想的,又經曆過什麽,他們想的就是既然你都快餓死了,沒得吃,何不食肉糜?
所以為什麽百姓對教育不積極?他們不知道教育可以改變命運?他們知道!但要改變命運,首先要保證生存,要活著。
活著,生存下來,你才能奢談去改變命運。當你頭一天要為第二天怎麽活,去哪兒刨食兒的時候絞盡腦汁的時候,卻奢談教育,那隻會成為一具餓死的枯骨。所以他們為什麽不讓自己的孩子上學?為什麽明知道孩子不好養,還要拚命的生孩子?是爛泥扶不上牆還是愚昧無知?
都不是!
一切都是“生存”二字——孩子多,就意味著家裏的勞力多。這個道理簡單不簡單?直接不直接?
多生孩子是為了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解決了勞力不足的問題,才會去解決生存質量的問題,生存有了質量,餓不著人了……然後,他們才回去談教育的問題。這一個過程,就是一個貧民中的幸運兒積累了財富,變身地主的過程。但更多的百姓,卻隻是在為了活著這件事兒掙紮。
幸運兒是少數,是極少數!勞苦大眾才是這個世上最多的一個群體——什麽樣的才智在麵對生存的困境時,也都會被磨滅。
變得麻木。
箜雲嵐顯是意識到了這一個問題,所以才有了這種積累學時的計劃。一個工人,一個月總會休息那麽一兩天的,那去學校學習上一兩天,一年也能積攢一個多月的學時。然後,他的孩子或者沒有上學的條件,也需要做工,但做父親的認識了一個字,就可以教自己的孩子一個字,生活總是能夠慢慢的改變的。讓教育“不耽誤”大家的求活,讓教育成為大家休息的時候,不勞作的時候的“見縫插針”。
識字的好處,不需強調——所有人都明白,識字了不容易被人欺,會算賬了不至於被人騙。
有機會學,又不耽擱幹活兒,大家都會樂意。
“一個成人,如果八年的學時學了一輩子,那至少對兒孫輩也是有好處的。改良,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事。這事就要熏,就要構造一種整體的氛圍,治學成風,慕學成風,大家都學……”
風塵道:“聽著還不錯,我看好你。”至於建議……風塵壓根兒沒提。韓莎笑吟吟的瞥了風塵一眼,卻說道:“全民教育,不限年齡,隻看學時。若是小學學了八年,依然不能通過考核,那就真的不是那塊料了。再學真的浪費。你的這個想法怎麽說呢……或許你們可以做到,但也僅限於太原一地!”
箜雲嵐道:“還是姐親呢。姐夫你也不要老想著侵略我們,我們這麽善良、這麽可愛,都是大大滴良民。”
韓莎掩口竊笑,點著箜雲嵐的額頭說道:“那要是有一天我們的大軍過來了你們怎麽辦?是舉旗投降還是奮起反抗?”
“大家都是中國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難道就不能和平發展?哼,我們太原這裏把我箜家控製的地盤兒教育好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難道你們的工廠不需要優質的工人?你們的研究所不需要高學曆、踏實、嚴謹的研究員?要是你們來的早,我也認了。要是來的晚一些……”
爭一個不算難看的合作法——箜雲嵐有這個自信。這一片土地上的人有著別的地方人難以比擬的執拗、執著。
這是可以創造奇跡的!
“嗬……雲嵐,你這心不小呢。合著還打著反向侵略的鬼心眼兒呢。”韓莎忍俊不禁,道:“不過,就憑你這腦子和你家父母的精明,說不得還真的能在我們那兒混出名堂來……”韓莎感覺這個可能性很大——這一家人目前就見了箜母,為人的確是精明的,也能著眼大局。比起第一世界的人來,她們的腦子並不差,大局觀甚至更強一些。隻需要熟悉了第一世界的規則,玩兒的轉不過是分分鍾罷了。
“雲嵐,你要這麽做就太不厚道了。都對不起我給你做的飯。”風塵吐槽了一句——說什麽侵略,多難聽啊。
這叫一號地球和二號地球的融合,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由一號地球這個先進的中國過來幫助二號地球的落後中國,合二為一,成為統一的中華民族,創造共同繁榮、共同富裕、共同進步的多維度共和國聯合體……嗯,就是這樣。所以嘍,以後成了一家人,箜雲嵐去第一世界還是第二世界,都是一樣的。
大家同一個國家內還要設立關卡,需要通行證……好吧,這個有。想到此,風塵的下一句吐槽就卡住了。
總不能唯心的說“沒有”吧?
這一個“偉大的構想”的本意就是憋著壞的——因為那個小港本身就沒有什麽認同感,某位夫人是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沒有了偉大的伊麗莎白媽媽的下場有多淒慘,拆哪兒爸爸則是要讓他們認識到誰才是一家人,要讓浪子回頭,要讓他們痛哭流涕的歸心,總需要一個過程的。
於是,這簡直就是一拍即合啊……什麽怕兒子直接回家過不慣,還是先按照洋人的做派來,你們以前怎麽樣現在還怎麽樣,慢慢適應,家裏人別去打攪添亂。
實際上則是讓這兒子明白:領養你的後媽已經不是你媽了,你親爸永遠是你親爸。你非要跟著你媽,人家不要你,乖兒子還是老老實實的來老子這兒吧。在外頭吃過苦頭受過罪的兒子終究是會回頭的……生活會告訴他應該怎樣選擇!怨親爸把你接回來,那是不行的,肯定苦頭沒吃夠,再讓社會教育教育,什麽時候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知道親爸了,不把自己當外人了,不看不起其它兄弟了……
那就是一家人了。
箜雲嵐眨眨眼,萌萌噠,問:“姐夫你剛要說什麽?”
風塵搖頭,道:“你是看見了?我剛才要說話嗎?”
“明明說了半句好不好,我不聾好嘛!”箜雲嵐吐槽。和風塵、韓莎生活了一段時間,她卻是習慣了和二人相處的那種輕鬆、隨意。二人說是“師父”,實際上卻一點兒架子都沒有,除了教學的時候嚴厲,要注意一些規矩外,尋常時候反倒是“平等”的,是真的像是姐姐、姐夫一樣,讓人毫無生疏感。
尤其是成就先天之後,便本能的更想要和二人親近,仿佛二人身上有一種致命的誘惑力在引誘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