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第 87 章
惡毒女配不洗白(穿書) 作者:道_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八十七章
“怎麽?”
李斯年看了一眼林修然, 悠悠道:“大司農不願意?”
林修然不敢不願意。
此時無論他提出任何要求,林修然都會聽命而行——長公主屠盡謝家人的例子擺在那,世家們哪個不心驚膽戰?生怕自己與當年的鎮遠侯慘案扯上關係,一個個忙著撇清。
而林家,是撇不清自己與鎮遠侯戰死的關係的。
鎮遠侯是寒門之後,是從最底層一步步走上威震天下的絕世悍將位置的。
他初嶄露頭角時, 世家們不是沒有動過拉攏之心, 可他出身低微, 幼年身受世家打壓之苦,一朝終於揚眉吐氣, 又怎會向世家們服軟、投身於世家門下?
故而他絲毫不將世家們的拉攏之心放在心上。
他的這種行為,惹怒了不少世家。
林家, 便是其中之一。
鎮遠侯年少成名, 模樣生得也不錯,林家曾動過招鎮遠侯為婿的念頭。
鎮遠侯性格不羈,直言道林家女是書香門第教出來的女兒, 他一介武夫, 萬萬高攀不起。
那年的林家並不是現在泯於眾世家的林家, 而是與謝家齊名的林家,鎮遠侯拂了林家的麵子不說, 更是口出狂言, 譏諷林家女假清高,林家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可鎮遠侯屢立戰功,如日中天, 他們也不好下手。
日子便這樣一天一天地過。
鎮遠侯的存在,擋了太多世家的路,想要他死的,不止謝林兩家人,當先廢後謝元有意對鎮遠侯出手時,眾多世家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謝元行了方便。
若不然,單憑一個謝元,是根本害不死鎮遠侯的。
然天理昭昭,自有公道,後來長公主為此事兵變逼宮,盡屠謝家滿門,但鎮遠侯已死去多年,當年的知情者早被謝元滅口,早已無從查知,再加上她滅謝家一門的事情讓眾多世家惶恐不安,若再追究下去,隻會引起眾多世家聯手抗衡長公主。
鎮遠侯的案子就此結束,成了世家們不敢再提起的隱秘。
而當年的林家,因斷尾求生做得果斷,直至今日,能仍位列九卿,而不是像當年謝家一般,被滅了滿門。
可若是,他將這件事抖出來,如今的林家,必然會如謝家一般,被暴怒的長公主引刀殺之。
鎮遠侯是長公主身上不能碰觸的逆鱗,誰碰誰死。
謝家如此,林家更是如此。
李斯年輕笑著,淡淡看著麵前的林修然。
林修然麵上滿是難色,但卻不敢說不做,苦笑一聲,道:“郎君有令,我怎會不願?”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同理,前人做的孽,也是由後人承擔,一如李斯年現在背負梁王之後的罵名,以及身上流著謝家血,而不被天家承認天家皇子的身份,他們林家,也是如此。
若不是當年的林家家主做出這種事,他又怎會被李斯年拿捏住了把柄,不得不提李斯年做事?
林修然心中直埋怨先人與謝元同流合汙。
林修然道:“隻是這件事做起來委實困難,我一時想不到該從來入手罷了。”
——豈止是困難,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若隻是一個寧王也就罷了,李斯年的母親偏偏還是謝家女,謝家人在李泓那裏是洪水猛獸,是不能提起的難堪時光,在李泓麵前說恢複謝家女兒子的王爺身份,是讓極少將人處死的李泓下令殺人。
聽林修然這樣說,李斯年笑了一下,道:“我既然讓大司農去做這件事,心中便有十成把握能做成,否則我豈不是故意為難大司農?”
林修然抬眉看了看李斯年,不確定他說的是真心話,還是在故意哄自己,斟酌片刻,問道:“郎君有法子?”
可轉念一想,麵前的少年的才情心智,與他驚為天人的容貌是極度匹配的。
威威赫赫近百年的楊家,他說收拾就收拾了,位尊三公之首的丞相楊奇文,他說料理便料理了,甚至發動兵變逼李泓退位的崔莘海的倒台,其中也有他的手筆。
這樣的一個人,說他有一百個心眼子也不為過。
即使如此,他當有自己想不到的法子來恢複他的身份,而今用當年之事威脅自己過來,不過是要自己給他行個方便,做些他不大方便去做的事情罷了。
這樣一想,林修然心下稍安,便道:“郎君既是有法子,便告知老夫,老夫也好早日幫助郎君恢複身份,迎娶安寧翁主入門。”
李斯年眸光輕轉。
這個林修然,倒是個比崔莘海楊奇文有眼色的。
也隻能是他,才能將空殼子似的林家經營到如今的鮮花著錦。
李斯年道:“父王在世時,曾與鄭公有些交情,大司農若是覺得此事棘手,便去找一找鄭公。”
鄭公名喚鄭英華,是滎澤鄭家的家主,他官拜右扶風,是京師三輔之一,掌列侯,司民生,做事端方,如今年齡大了,便被世人尊稱一聲鄭公。
他的父親寧王,年少之時曾拜在鄭公門下。
鄭公在右扶風的位置上坐了許久,對列侯們的事情最是清楚不過,按理講,一個備受天家猜忌的寧王,他應該遠離才是。
可偏偏,他不僅沒有避嫌不見寧王,還將寧王收為自己的關門弟子,教授寧王騎射與政務。
年輕時的寧王,說句豔絕華京也不為過,在鄭公門下久了,便引得鄭家的女孩兒們對他芳心暗許。
鄭公見此,便有意與寧王親上加親,將自己最寵愛的小孫女嫁給寧王。
可那時喜歡寧王的,不止有鄭家女,更有一手遮天的謝家女。
寧王最後娶了謝家女。
寧王隻覺得此舉傷了他與鄭公的師徒情分,與謝家女大婚之後,便深居簡出,甚少與人往來。
鄭公雖喜歡寧王敏而好學,但寧王與謝家女的婚事終究傷了鄭家的臉麵,他便不許鄭家人再提寧王,隻當做自己沒有收過這個徒弟。
如今滄海桑田,寧王早已殞命,謝家女也成了過去,曾經愛慕寧王的鄭家女,遠嫁他方做了藩王妃,偌大華京城,唯有鄭公仍坐在右扶風的位置,經年不換。
李斯年道:“鄭公念在往日與我父王的情分上,或許會給大司農行個方便。”
林修然麵上有些複雜。
他不是十幾歲的少年郎,沒經過事,對過往恩怨半點不知,他年過半百,風風雨雨走下來,寧王與鄭公與鄭家女的那些事,他也略有耳聞。
就寧王拒絕鄭家女轉娶了謝家女的那些事,他若用寧王的麵子去拜訪鄭公,怕不是會被鄭公拿著劍趕出來。
鄭公之所以是鄭公,並不是因為他年齡大了,被人尊稱一聲鄭公,而是他是五朝元老,曆經數位天子,地位尊崇,非常人能比,甚至三公與天子見了他,也要恭恭敬敬見禮,尊一聲鄭公。
三公天子尚且如此,更何況他一個九卿之一了。
林修然看看李斯年,斟酌著說辭,猶豫著道:“鄭公與寧王的師徒情分,早在數年前便斷了。”
“郎君要我去求鄭公,怕是頗為不妥。”
李斯年道:“大司農放心,我既然這般說了,便有我的道理。”
“大司農隻管登門拜訪鄭公,若大司農被鄭公趕了出來,隻管來我這裏尋晦氣便是。”
世家的人,多是無利不起早,處事端方的鄭公也不例外。
鄭公之所以將備受天子猜忌的他的父親收於門下,不單單是因為欣賞他父親的性情才智,更是有旁的原因。
那個不為人知的原因,足以讓鄭公幫助林修然恢複他的身份。
林修然聽李斯年這般說,隻得應下。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麵,他沒有資格向李斯年說不。
夜色漸深,林修然怕自己的行動被外人得知,與李斯年說完話,便急匆匆離開了三清殿。
朗月高懸夜空,李斯年收了琴,轉著輪椅走出三清殿,去長信宮找仍在沉睡中的程彥。
他本以為,李承璋好歹做了多年太子,吸收了崔莘海與楊奇文的勢力,打的又是長公主毒殺天子,他為天子報仇的旗號,自然一呼百應,頗為難以對付。
他縱然早有打算,但也怕傷到了程彥,故而用香讓程彥入睡後,便讓羅三十將程彥送入長信宮下的地宮中。
大夏自立國便多宮變,曆代的天子為了提防被人逼宮,便在宮殿下修了地宮。
長信宮是宮中的三大殿之一,太後的住所,地下自然也修有避難的地宮。
隻是這地宮,隻有曆代的天子與太後知曉。
李泓是長公主發動兵變上的位,上任的天子恨他尚且來不及,怎會將這般機密的事情告訴他?
故而李泓並不知道地宮的事情。
李斯年原本也是不知道的,不過這些年在三清殿實在無事,便從淩虛子那裏拿了不少書回竹林看。
書裏不曾提過地宮的事情,隻是有些書中提到了宮殿建築。
華京城雖是天下中心,平原地帶,但這平原地帶中,卻生出了一座山,傳聞上古時代金烏自此地而生,金烏之光先至此地,再降臨其他地方,故而此山又名首陽山。
首陽山並不算高,且是中原地帶唯一的一座山,大夏的第一任丞相本著“非令壯麗無以量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的想法,將華京城定在了首陽山之上,召集天下術士,來對應天上星宿,更將能工巧匠聚在一起,將皇城建造首陽山最高處。
遠遠望去,華京城鬼斧神工,巍峨威嚴,讓人隻想頂禮膜拜,再生不出旁的心思。
這種想法原本是極好的,國都暗和地勢與星宿,鬥轉星移,經年不變。
可若有一個能看得懂天上星象之人,又懂地勢運轉,再通建造之術,那皇城的一切,對他來講,便沒有了秘密。
當然,這種人是極少的,大夏立國幾百年,也不曾出過一個。
很不巧,李斯年便是前無來者的那一個。
他知道所有人不知道的事情,皇城之中修的有避難的地宮這件事,對他來講更是小菜一碟。
他讓羅十三將程彥送至地宮時,羅十三還頗為奇怪,不過他行事素來神秘,羅十三也不曾多問,隻依命而去。
而今李承璋的不成器,倒是讓他有些多此一舉——李承璋敗得太快,叛軍們李承璋身死,心中沒了抵抗之心,被崔元銳很快便料理了,他無需讓程彥睡去,更無需讓羅十三送程彥與長公主入地宮,讓他們知道地宮的秘密。
地宮的事情,若隻有程彥知曉,他尚且好解釋,但若多了一個長公主,他便有些棘手了。
他的香對於程彥丁太後這種不懂武功的人來說,是足夠讓她們睡上一天一夜的,可長公主那裏,便不好說了。
長公主征戰多年,受傷無數,更是用藥無數,一般的藥物在她身上很難起作用,他的香,大概隻能讓她睡上半日。
半日之後,她便會在地宮中醒來,得知地宮的秘密。
長公主更為欣賞的,是鎮遠侯李夜城,甚至李承瑛的那種心思純粹之人,而不是像他這種功於心計的小人,他哪怕對長公主那般表忠心,長公主對他仍是半信半疑,他會的太多,知道的太多,隻會引發長公主的猜忌。
想到此處,李斯年眉頭輕動。
猜忌也罷,長公主終歸是他的小翁主的母親,被長公主折騰幾次,就當報長公主將小翁主帶到這個世界上的恩情。
這般想著,李斯年來到長信宮,找到駐守在長信宮門口的羅十三,讓羅十三將地宮中的眾人帶出來。
長公主早就醒了,此時正在舉著火把探察地宮,見羅十三打開機關走來,心中還有什麽不明白?
長公主眸光輕閃,鳳目微眯,什麽也未說,隻跟著羅十三從地宮中出來。
李斯年調弄了甜香的湯藥,小口喂程彥喝下。
李淑冷眼瞧著他小心翼翼的溫柔動作,一言不發。
片刻後,程彥揉了揉眼,自李斯年懷中醒來。
李斯年那張過分好看的臉近在咫尺間,程彥的心情說不出來的好,原本因李斯年對她用香的氣,見了他那張臉,便消了大半。
心中雖無氣,可李斯年到底是不曾與她商量便行了事,長此以往下去,隻怕她的話便在李斯年那裏成了耳旁風。
還是要給他一些顏色瞧。
本著這種想法,程彥木著一張臉,推開抱著自己的李斯年,冷聲道:“你越發肆無忌憚了。”
“現在便敢對我用香,以後隻怕會更加得寸進尺,早知如此,我就不該與你好。”
李斯年輕笑,伸手拂了拂程彥鬂間有些鬆散的發,道:“知道了。”
“以後事事都聽你的。”
程彥撇了撇嘴,道:“我才不信。”
程彥此時剛睡醒,烏發雪膚,不施粉黛,顏色卻如朝霞映雪,讓人瞧上一眼,便再也移不開視線。
哪怕她此時麵帶不虞之色,也是輕嗔薄怒的另一番風情。
李斯年見此不禁軟了眼,更軟了心。
李斯年道:“我錯了,我該與你提前商量一下的。”
“隻是,四王爺終究是你的表兄,你自幼一同長大的人。”
說到這,李斯年聲音微頓,看了一眼程彥,程彥麵上並無其他神色,他才慢慢說下去:“我不想讓你與他刀劍相抵,看他血濺三尺的下場。”
李淑輕啜一口茶。
李斯年能這般想,確是將程彥放在了心裏。
更何況,她與程彥若都在場,李斯年行事難免會束手束腳。
做事一旦瞻前顧後,便不會有這般圓滿的結果了——剛才從地宮中出來的時候,羅十三已經把李承璋死後的事情告訴她了。
無論誰當太子,對她的影響都不大,李斯年推薛妃生的八皇子上位也好,世家朝臣們沒有一個省油的燈,薛妃疲於應對,自然沒了心思在邊關動手腳,更沒精力去尋程彥的麻煩。
這樣一來,她與程彥便能全力積蓄自己的力量了。
李淑飲完杯中茶,放下了茶杯,道:“我去瞧瞧母後與陛下。”
這些年,她雖然沒怎麽與程彥相處,對程彥也頗為嚴格,可程彥到底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她哪有不心疼的?
一朝看到程彥情竇初開,心中有了人,不日便會與那人成婚,她心裏便堵得慌。
她無法幹涉程彥與李斯年的相處,便索性眼不見心不煩。
程彥也跟著起身,道:“我也去瞧瞧。”
李淑鳳目微挑,斜了一眼李斯年,李斯年麵平如水,讓人瞧不出他心裏在想什麽。
李淑便收回了目光。
李斯年太好用,好用到讓她心驚。
她不知道,李斯年對程彥的喜歡會堅持到什麽時候,她隻知道,李斯年若有一日背叛了程彥,對程彥而言,是沒頂之災。
她不允許那一日的到來。
李淑長眉微蹙,鳳目斂去幾分冷色,領著程彥去看丁太後與李泓。
丁太後年齡大了,受不得刺激,可李承璋逼宮的事情是瞞不住的,李淑便向她說了實情。
李淑的話尚未說完,丁太後便哭了起來。
程彥低聲細語哄上好一會兒,丁太後麵上方好一些,抽泣著說道:“權利這東西,委實害死人!”
丁太後情緒不穩定,程彥便在宮中一直陪著丁太後。
李淑略坐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去找李泓。
丁太後知曉李淑事務繁忙,也不留她,隻囑咐她萬事要小心,畢竟兵變剛剛結束,誰也說不好,會不會從哪裏突然冒出來一個人。
李淑一一應下,準備離開長信宮,去紫宸殿找李泓。
剛走沒兩步,她便被程彥追上了。
李淑停下腳步,看了看程彥,道:“外麵冷,你回去陪你外祖母吧。”
程彥扶了扶被寒風吹亂的珠釵,笑道:“我與母親說兩句話便回去。”
程彥出來時穿的衣服少,李淑解了自己的大氅披在程彥身上,道:“說吧。”
“多謝母親。”
程彥也不推辭,緊了緊身上厚重的大氅。
推辭也無用,她的母親,從來是獨斷專行的。
程彥道:“八皇子為太子之事不可更改,可不能因為八皇子是太子,便讓薛妃跟著母憑子貴做了皇後。”
薛妃給她添了那麽多的堵,與她不死不休,她才不想看薛妃風風光光做皇後。
哪怕李斯年選八皇子為太子的目的是讓薛妃成為眾矢之的,但她也不想這般便宜了薛妃。
程彥道:“薛妃心思深,她若為了皇後,日後怕是又要生出許多事端來。”
李淑長眉微動,道:“此事我曾考慮過。”
“朝臣們容不得薛妃,見你舅舅要立八皇子太子,多半會上書去母留子,但........”
說到這,李淑聲音微頓,停了一下,低歎道:“你舅舅極為喜歡她,自然是不可能讓她去死的。”
程彥笑了一下,道:“母親想到哪去了?我才不是要薛妃的性命。”
她還想讓薛妃替她多吸引兩年的火力呢。
李淑麵有疑惑。
程彥便道:“我記得舅舅宮裏有一個袁淑妃,是跟隨舅舅的老人了,她雖出身汝南袁家,但卻是袁家的旁支之後,賢良淑德又本分,又沒有子嗣,最是適合壓製薛妃。”
這個袁淑妃是袁行的長姐。
世家大族的旁支,過得還不如一般的商賈人家,袁行與袁淑妃相依為命討生活,謝家女害死了李泓太多的侍妾與子嗣,為堵住悠悠之口,選了袁淑妃送給李泓做侍妾。
袁行與袁淑妃就此分開。
當年崔莘海在鈞山兵變逼宮之時,袁行幫了她大忙,她問袁行有何心願,袁行說隻希望自己的姐姐過得好一點。
她便對袁淑妃留了心。
她無法幹涉舅舅寵幸誰,但一個皇後的名頭,她還是能給袁淑妃的。
給不了袁淑妃寵愛,那便給她一個尊貴的生分,讓她在後宮過得暢意些,如此,方不枉袁行替她出生入死。
這般想著,程彥道:“母親意下如何?”
李淑蹙眉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程彥口中的袁淑妃是誰。
袁淑妃的確是賢良淑德又本分,本分到讓宮裏記不起她這個人。
正是因為袁淑妃的本分,她當年盡屠謝家人的時候,才留下了袁淑妃這個被謝家女送給李泓的人。
李淑道:“你既然選中了她,那便是她罷。”
她女兒的眼光,從來不會錯。
程彥便笑了起來,道:“多謝母親。”
“對了,我還有一事要與母親說。”
薛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眾多,薛妃哪怕不是皇後,以她的兒子做了太子的事情,也能讓武陽薛家更上一層樓。
世家權大的事情,是她最不願意見到的。
程彥道:“薛懷信在禦史大夫上坐了太久了,是該換換位置告老還鄉了。”
三公的位置騰出來,她才好往上麵添她的人。
李淑應下。
夜裏風大,李淑催促著程彥盡快回殿中休息,程彥也不多留,說完話,便回了殿。
李淑見她纖細身影入了殿,這才上鸞轎去往紫宸殿。
此時的薛妃並不知道程彥與李淑的打算,她隻知道李泓執意立八皇子為太子,朝臣們不從,李泓便與朝臣們吵了好大一場架。
李泓性格懦弱,朝政之事多聽從朝臣們的看法,登基多年,這是他第一次對朝臣們發脾氣。
薛妃又喜又急。
喜的是李泓立八皇子的心思堅定,急的是怕朝臣們再生波瀾。
薛妃想了想,讓人拿了自己的帖子請祖母與母親來宮中說話。
此時叛亂剛過,薛家人也擔心薛妃與八皇子在宮中的安危,得了帖子,便急匆匆來看薛妃。
薛妃便將李泓執意冊立八皇子的事情說與祖母與母親聽,又讓祖母在外麵拉攏朝臣命婦,為自己的兒子造勢。
薛老夫人雖然以前每次進宮,每次都會勸解薛妃不要參加奪嫡之事,可那都是薛懷信的意思,可今日聽孫女話裏的意思,天子執意立八皇子為太子,她的孫女還能推辭不成?
更何況,薛家出了個太子,她麵上也有光,日後兒郎們的晉升,也更為順暢些。
這簡直是百利無一害的事情,也不知道薛懷信在猶豫個什麽。
薛老夫人滿口應下。
薛妃送走了薛老夫人,心中長舒一口氣。
她的兒子成了太子,她便會母憑子貴榮升皇後,後宮之中,便是她一人的天下。
外朝上,她的祖父是位列三公之一,她的叔父掌廷尉,前朝後宮相輔相成,她哪裏還需要怕程彥?
程彥雖然有一個掌兵權的母親做靠山,但長公主終究是女流之輩,程彥與程家人的關係頗為一般,長公主終究會老去,到那時,程彥便是一個孤女,還不是任由她揉捏?
想到這,薛妃越發自得。
待她成了皇後,程彥以前給她受過的委屈,她必要千百倍地還回去,好讓程彥知道,她薛家的女兒才不是好惹的。
還有那個李斯年送進宮的崔美人,她沒入宮時崔美人便沒少譏諷她是庶出,如今入了宮,更是日日給她添堵,待她得了勢,必然要將崔美人千刀萬剮!
........
李淑剛至紫宸殿正殿的台階上,便聽到殿內李泓摔東西的聲音,腳步微頓,片刻後大步走了進去。
李泓原在氣頭上,見李淑過來,連忙整了整心情,迎了上去,道:“長姐,你總算來了。”
宮變之後,他便沒再見到長姐了。
崔元銳說,李承璋逼宮之後,禁衛軍死了大半,長公主擔心有心人趁機作亂,便去忙著布署宮門守衛了。
李泓聽了,便點頭頗為欣慰。
到底是他的長姐,哪怕他做出不少傷她心的事情,但在危難關頭,她心裏仍是想著他的,護著他的。
而今他因為想冊立八皇子的事情與朝臣世家們大吵了一架,他拿那些人沒辦法,但不代表長姐也是如此。
這般想著,李泓便把自己生氣的原因說與李淑聽:“長姐,你來評評理,儲君不立,國本不穩,朕擔心日後再發生昨日的事情,便想著盡早立了太子,好斷了其他皇子的念頭。”
“可那幫朝臣卻說,薛妃狼子野心,薛懷信又位居三公之一的禦史大夫,若立八皇子為太子,日後也隻會成為薛家手中的傀儡。”
李淑長眉微動。
這話說得在理。
她與朝臣世家們性子不和,政見相左,卻在這件事情上達成了一致——不止朝臣們有這種擔心,就連她,心裏也犯嘀咕。
薛妃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李泓那麽多的宮妃加在一起,其心思手段也比不得薛妃。
更何況,薛妃後麵還有一個四世三公的薛家。
李泓的聲音仍在繼續:“朝臣們讓朕行去母留子之事,再讓禦史大夫辭官養老,如此,他們方同意八皇子為太子。”
說到這,李泓便氣到不行。
他本以為,有著天命之說,又是從淩虛子的徒弟李斯年口中說出來的,那幫朝臣們便挑不出來錯兒,可他還是低估了朝臣們的心,一個個引經據典讓他無從反駁。
“長姐,你說說,若朕真依了那些朝臣所言,日後朕還有什麽威信可言?”
李淑心想,你本就沒甚威信,這件事在不在朝臣麵前服軟都一樣。
心裏雖然這樣說,但李淑並未這樣說,而是道:“朝臣之言並非空穴來風。”
李泓一怔,道:“長姐,連你也要薛妃死?”
李淑道:“先廢後謝元的例子,無需我多講,想來你也知曉。”
李泓便不說話了。
李淑又道:“但你身為天子,若事事遷就朝臣,長此以往,他們會越發得寸進尺。”
李泓抬眉看了看麵前鳳目淩厲的長姐,有些摸不準她心裏是什麽意思。
想了想,李泓試探著問道:“長姐的意思是?”
李淑道:“八皇子可以立。”
有了儲君,宮中的人才不會把所有目光都放在程彥身上。
李淑微喜,道:“我就知道,長姐一定會幫我的。”
李淑懶抬眉,繼續道:“朝臣的話不可盡聽,也不可不聽。”
“薛懷信的禦史大夫,不能再做了,至於皇後之位,更不能交與薛妃。”
李泓撚著胡須,沉思片刻,很快便明白了李淑的意思——薛家雖然出了儲君,但並不代表著薛家因此雞犬升天,必須要有人鎮得住薛家,才能讓薛家不起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心,更有甚者,取而代之之心。
“就依長姐的意思。”
李泓道:“薛妃素來溫柔賢淑,她必然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李淑挑了挑眉,沒有回答。
“溫柔賢淑”的薛妃得知這件事時,已經是幾天後了。
此時讓薛懷信致仕的聖旨已下,長秋宮也即將收拾出來,迎接它的新主人——資曆最老且無子的袁淑妃做了皇後。
薛妃咬碎了牙。
三公之位何等尊崇?
多少人熬了一生,也熬不到那個位置,她的祖父不足六十,尚能在那位位置上坐上許多年,如今可倒好,一張輕飄飄的聖旨,說什麽憐惜祖父年老體弱,賞賜了些金銀財寶,便將她的祖父打發了。
有道是人走茶涼,祖父不再是禦史大夫,三公九卿中,便隻剩下她的叔父擔任著廷尉,廷尉隻管刑法牢獄,並不管官員們的調動,如此一來,薛家兒郎們的晉升便會比往年難上許多。
薛家不能在朝中擔任重職,她在後宮的生活便會難上許多——以往祖父雖然不支持她奪嫡,但宮中的人敬畏她有一個三公之一的祖父,哪個不給她三分薄麵?
可現在不一樣了,祖父不再是三公,皇後之位更是落在了袁淑妃的身上,這等行徑,無疑於向天下傳遞一個消息:哪怕薛家出了個太子,薛家也別想一手遮天,能壓住薛家的人,不計其數。
她機關算計讓兒子當太子,為的不就是兒子當上太子之後,自己也能母憑子貴,日後做一做威風八麵的太後,可偏偏,皇後另有其人,哪怕她的兒子日後登了基,她也不是太後,而是太妃,那幫素來看她不順眼的朝臣,更會用祖宗禮法將她壓得死死的。
薛妃心裏慪得不行,可心裏再怎麽不悅,也要收拾心情,去長秋宮恭賀袁淑妃成為皇後,再去紫宸殿謝陛下“允許”她祖父告老還鄉的聖旨。
袁皇後是汝南袁家旁支的女兒,當年謝家女迫害李泓侍妾與孩子,落得名聲不大好,謝家女便隻好從世家中選出一個聽話的人,送到李泓身邊,全一全自己的名聲。
因為是謝家女送來的人,李泓對袁皇後一直淡淡的,登基之後,也隻是胡亂給了袁皇後一個封號,安置在後宮,甚少來看袁皇後。
若不是此時冊立了八皇子,需要一個宮妃成為皇後,隻怕李泓仍想不起來袁皇後。
李泓封袁皇後為皇後之後,又加封袁皇後的父母家人,好讓袁皇後不至於被薛妃比下去。
袁皇後曾在謝家女手下討過日子,又在後宮浸染多年,自然知道李泓的用意,更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便是為了壓製薛妃,根本無需看薛妃的臉色,故而薛妃一來,她便向薛妃來了一個下馬威。
薛妃在寒風冷冽中站了一刻鍾方被宮女帶進殿,她心中將袁皇後罵了千百遍,可麵上仍是恭恭敬敬的,更不敢在李泓那裏吹枕頭風。
因為吹也無用。
袁皇後的存在,是讓她安分守己切莫張狂的,無論她在李泓麵前說了什麽,李泓雖然會心疼她,但更會覺得袁皇後做得很對,一國之母就應該是這種氣度,而不是因為薛妃的兒子是太子,便對薛妃百般討好。
薛妃自入宮之後,便哄得李泓將她捧在掌心,何時受過這般的委屈?
況她在長秋宮站著的時候,宮人們往來頻繁,雖不至於對她指指點點,但她也能想象得到那些人麵上的嘲諷之意。
薛妃又羞又氣,心中不恨袁皇後,隻恨程彥入骨——袁皇後為後的事情,必然是程彥想出來的壓製她的法子。
她定要想出還擊程彥的手段來,方能平複心頭之恨。
薛妃從長秋宮回到昭陽殿,便稱病不出。
程彥得知這個消息後,笑著與李斯年說起此事。
麵前少女嬌嬌俏俏,李斯年心中微動,在她眉心落下一吻。
算一算時間,林修然此時也該與鄭公搭上線了。
多年前鄭公便收了他的父王為徒弟,多年後,鄭公想來也不會拒絕幫他恢複身份,迎娶他的小翁主——梁王寶藏,得之可得天下的傳說,委實叫人眼紅心熱。
作者有話要說: 李斯年:乖巧坐等迎娶小翁主o(n_n)o~
還有幾分鍾就是雙十一預售了
小可愛們準備想好屯什麽東西了嘛233333
明天我在微博弄個抽獎,獎品暫定晉江幣,或者一篇番外,雙十一當天開獎
這樣也算過個節,祝大家雙十一剁手愉快o(n_n)o~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霧終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葉子 60瓶;青瑤、言瑟 10瓶;l 8瓶;荷葉田田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怎麽?”
李斯年看了一眼林修然, 悠悠道:“大司農不願意?”
林修然不敢不願意。
此時無論他提出任何要求,林修然都會聽命而行——長公主屠盡謝家人的例子擺在那,世家們哪個不心驚膽戰?生怕自己與當年的鎮遠侯慘案扯上關係,一個個忙著撇清。
而林家,是撇不清自己與鎮遠侯戰死的關係的。
鎮遠侯是寒門之後,是從最底層一步步走上威震天下的絕世悍將位置的。
他初嶄露頭角時, 世家們不是沒有動過拉攏之心, 可他出身低微, 幼年身受世家打壓之苦,一朝終於揚眉吐氣, 又怎會向世家們服軟、投身於世家門下?
故而他絲毫不將世家們的拉攏之心放在心上。
他的這種行為,惹怒了不少世家。
林家, 便是其中之一。
鎮遠侯年少成名, 模樣生得也不錯,林家曾動過招鎮遠侯為婿的念頭。
鎮遠侯性格不羈,直言道林家女是書香門第教出來的女兒, 他一介武夫, 萬萬高攀不起。
那年的林家並不是現在泯於眾世家的林家, 而是與謝家齊名的林家,鎮遠侯拂了林家的麵子不說, 更是口出狂言, 譏諷林家女假清高,林家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可鎮遠侯屢立戰功,如日中天, 他們也不好下手。
日子便這樣一天一天地過。
鎮遠侯的存在,擋了太多世家的路,想要他死的,不止謝林兩家人,當先廢後謝元有意對鎮遠侯出手時,眾多世家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謝元行了方便。
若不然,單憑一個謝元,是根本害不死鎮遠侯的。
然天理昭昭,自有公道,後來長公主為此事兵變逼宮,盡屠謝家滿門,但鎮遠侯已死去多年,當年的知情者早被謝元滅口,早已無從查知,再加上她滅謝家一門的事情讓眾多世家惶恐不安,若再追究下去,隻會引起眾多世家聯手抗衡長公主。
鎮遠侯的案子就此結束,成了世家們不敢再提起的隱秘。
而當年的林家,因斷尾求生做得果斷,直至今日,能仍位列九卿,而不是像當年謝家一般,被滅了滿門。
可若是,他將這件事抖出來,如今的林家,必然會如謝家一般,被暴怒的長公主引刀殺之。
鎮遠侯是長公主身上不能碰觸的逆鱗,誰碰誰死。
謝家如此,林家更是如此。
李斯年輕笑著,淡淡看著麵前的林修然。
林修然麵上滿是難色,但卻不敢說不做,苦笑一聲,道:“郎君有令,我怎會不願?”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同理,前人做的孽,也是由後人承擔,一如李斯年現在背負梁王之後的罵名,以及身上流著謝家血,而不被天家承認天家皇子的身份,他們林家,也是如此。
若不是當年的林家家主做出這種事,他又怎會被李斯年拿捏住了把柄,不得不提李斯年做事?
林修然心中直埋怨先人與謝元同流合汙。
林修然道:“隻是這件事做起來委實困難,我一時想不到該從來入手罷了。”
——豈止是困難,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若隻是一個寧王也就罷了,李斯年的母親偏偏還是謝家女,謝家人在李泓那裏是洪水猛獸,是不能提起的難堪時光,在李泓麵前說恢複謝家女兒子的王爺身份,是讓極少將人處死的李泓下令殺人。
聽林修然這樣說,李斯年笑了一下,道:“我既然讓大司農去做這件事,心中便有十成把握能做成,否則我豈不是故意為難大司農?”
林修然抬眉看了看李斯年,不確定他說的是真心話,還是在故意哄自己,斟酌片刻,問道:“郎君有法子?”
可轉念一想,麵前的少年的才情心智,與他驚為天人的容貌是極度匹配的。
威威赫赫近百年的楊家,他說收拾就收拾了,位尊三公之首的丞相楊奇文,他說料理便料理了,甚至發動兵變逼李泓退位的崔莘海的倒台,其中也有他的手筆。
這樣的一個人,說他有一百個心眼子也不為過。
即使如此,他當有自己想不到的法子來恢複他的身份,而今用當年之事威脅自己過來,不過是要自己給他行個方便,做些他不大方便去做的事情罷了。
這樣一想,林修然心下稍安,便道:“郎君既是有法子,便告知老夫,老夫也好早日幫助郎君恢複身份,迎娶安寧翁主入門。”
李斯年眸光輕轉。
這個林修然,倒是個比崔莘海楊奇文有眼色的。
也隻能是他,才能將空殼子似的林家經營到如今的鮮花著錦。
李斯年道:“父王在世時,曾與鄭公有些交情,大司農若是覺得此事棘手,便去找一找鄭公。”
鄭公名喚鄭英華,是滎澤鄭家的家主,他官拜右扶風,是京師三輔之一,掌列侯,司民生,做事端方,如今年齡大了,便被世人尊稱一聲鄭公。
他的父親寧王,年少之時曾拜在鄭公門下。
鄭公在右扶風的位置上坐了許久,對列侯們的事情最是清楚不過,按理講,一個備受天家猜忌的寧王,他應該遠離才是。
可偏偏,他不僅沒有避嫌不見寧王,還將寧王收為自己的關門弟子,教授寧王騎射與政務。
年輕時的寧王,說句豔絕華京也不為過,在鄭公門下久了,便引得鄭家的女孩兒們對他芳心暗許。
鄭公見此,便有意與寧王親上加親,將自己最寵愛的小孫女嫁給寧王。
可那時喜歡寧王的,不止有鄭家女,更有一手遮天的謝家女。
寧王最後娶了謝家女。
寧王隻覺得此舉傷了他與鄭公的師徒情分,與謝家女大婚之後,便深居簡出,甚少與人往來。
鄭公雖喜歡寧王敏而好學,但寧王與謝家女的婚事終究傷了鄭家的臉麵,他便不許鄭家人再提寧王,隻當做自己沒有收過這個徒弟。
如今滄海桑田,寧王早已殞命,謝家女也成了過去,曾經愛慕寧王的鄭家女,遠嫁他方做了藩王妃,偌大華京城,唯有鄭公仍坐在右扶風的位置,經年不換。
李斯年道:“鄭公念在往日與我父王的情分上,或許會給大司農行個方便。”
林修然麵上有些複雜。
他不是十幾歲的少年郎,沒經過事,對過往恩怨半點不知,他年過半百,風風雨雨走下來,寧王與鄭公與鄭家女的那些事,他也略有耳聞。
就寧王拒絕鄭家女轉娶了謝家女的那些事,他若用寧王的麵子去拜訪鄭公,怕不是會被鄭公拿著劍趕出來。
鄭公之所以是鄭公,並不是因為他年齡大了,被人尊稱一聲鄭公,而是他是五朝元老,曆經數位天子,地位尊崇,非常人能比,甚至三公與天子見了他,也要恭恭敬敬見禮,尊一聲鄭公。
三公天子尚且如此,更何況他一個九卿之一了。
林修然看看李斯年,斟酌著說辭,猶豫著道:“鄭公與寧王的師徒情分,早在數年前便斷了。”
“郎君要我去求鄭公,怕是頗為不妥。”
李斯年道:“大司農放心,我既然這般說了,便有我的道理。”
“大司農隻管登門拜訪鄭公,若大司農被鄭公趕了出來,隻管來我這裏尋晦氣便是。”
世家的人,多是無利不起早,處事端方的鄭公也不例外。
鄭公之所以將備受天子猜忌的他的父親收於門下,不單單是因為欣賞他父親的性情才智,更是有旁的原因。
那個不為人知的原因,足以讓鄭公幫助林修然恢複他的身份。
林修然聽李斯年這般說,隻得應下。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麵,他沒有資格向李斯年說不。
夜色漸深,林修然怕自己的行動被外人得知,與李斯年說完話,便急匆匆離開了三清殿。
朗月高懸夜空,李斯年收了琴,轉著輪椅走出三清殿,去長信宮找仍在沉睡中的程彥。
他本以為,李承璋好歹做了多年太子,吸收了崔莘海與楊奇文的勢力,打的又是長公主毒殺天子,他為天子報仇的旗號,自然一呼百應,頗為難以對付。
他縱然早有打算,但也怕傷到了程彥,故而用香讓程彥入睡後,便讓羅三十將程彥送入長信宮下的地宮中。
大夏自立國便多宮變,曆代的天子為了提防被人逼宮,便在宮殿下修了地宮。
長信宮是宮中的三大殿之一,太後的住所,地下自然也修有避難的地宮。
隻是這地宮,隻有曆代的天子與太後知曉。
李泓是長公主發動兵變上的位,上任的天子恨他尚且來不及,怎會將這般機密的事情告訴他?
故而李泓並不知道地宮的事情。
李斯年原本也是不知道的,不過這些年在三清殿實在無事,便從淩虛子那裏拿了不少書回竹林看。
書裏不曾提過地宮的事情,隻是有些書中提到了宮殿建築。
華京城雖是天下中心,平原地帶,但這平原地帶中,卻生出了一座山,傳聞上古時代金烏自此地而生,金烏之光先至此地,再降臨其他地方,故而此山又名首陽山。
首陽山並不算高,且是中原地帶唯一的一座山,大夏的第一任丞相本著“非令壯麗無以量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的想法,將華京城定在了首陽山之上,召集天下術士,來對應天上星宿,更將能工巧匠聚在一起,將皇城建造首陽山最高處。
遠遠望去,華京城鬼斧神工,巍峨威嚴,讓人隻想頂禮膜拜,再生不出旁的心思。
這種想法原本是極好的,國都暗和地勢與星宿,鬥轉星移,經年不變。
可若有一個能看得懂天上星象之人,又懂地勢運轉,再通建造之術,那皇城的一切,對他來講,便沒有了秘密。
當然,這種人是極少的,大夏立國幾百年,也不曾出過一個。
很不巧,李斯年便是前無來者的那一個。
他知道所有人不知道的事情,皇城之中修的有避難的地宮這件事,對他來講更是小菜一碟。
他讓羅十三將程彥送至地宮時,羅十三還頗為奇怪,不過他行事素來神秘,羅十三也不曾多問,隻依命而去。
而今李承璋的不成器,倒是讓他有些多此一舉——李承璋敗得太快,叛軍們李承璋身死,心中沒了抵抗之心,被崔元銳很快便料理了,他無需讓程彥睡去,更無需讓羅十三送程彥與長公主入地宮,讓他們知道地宮的秘密。
地宮的事情,若隻有程彥知曉,他尚且好解釋,但若多了一個長公主,他便有些棘手了。
他的香對於程彥丁太後這種不懂武功的人來說,是足夠讓她們睡上一天一夜的,可長公主那裏,便不好說了。
長公主征戰多年,受傷無數,更是用藥無數,一般的藥物在她身上很難起作用,他的香,大概隻能讓她睡上半日。
半日之後,她便會在地宮中醒來,得知地宮的秘密。
長公主更為欣賞的,是鎮遠侯李夜城,甚至李承瑛的那種心思純粹之人,而不是像他這種功於心計的小人,他哪怕對長公主那般表忠心,長公主對他仍是半信半疑,他會的太多,知道的太多,隻會引發長公主的猜忌。
想到此處,李斯年眉頭輕動。
猜忌也罷,長公主終歸是他的小翁主的母親,被長公主折騰幾次,就當報長公主將小翁主帶到這個世界上的恩情。
這般想著,李斯年來到長信宮,找到駐守在長信宮門口的羅十三,讓羅十三將地宮中的眾人帶出來。
長公主早就醒了,此時正在舉著火把探察地宮,見羅十三打開機關走來,心中還有什麽不明白?
長公主眸光輕閃,鳳目微眯,什麽也未說,隻跟著羅十三從地宮中出來。
李斯年調弄了甜香的湯藥,小口喂程彥喝下。
李淑冷眼瞧著他小心翼翼的溫柔動作,一言不發。
片刻後,程彥揉了揉眼,自李斯年懷中醒來。
李斯年那張過分好看的臉近在咫尺間,程彥的心情說不出來的好,原本因李斯年對她用香的氣,見了他那張臉,便消了大半。
心中雖無氣,可李斯年到底是不曾與她商量便行了事,長此以往下去,隻怕她的話便在李斯年那裏成了耳旁風。
還是要給他一些顏色瞧。
本著這種想法,程彥木著一張臉,推開抱著自己的李斯年,冷聲道:“你越發肆無忌憚了。”
“現在便敢對我用香,以後隻怕會更加得寸進尺,早知如此,我就不該與你好。”
李斯年輕笑,伸手拂了拂程彥鬂間有些鬆散的發,道:“知道了。”
“以後事事都聽你的。”
程彥撇了撇嘴,道:“我才不信。”
程彥此時剛睡醒,烏發雪膚,不施粉黛,顏色卻如朝霞映雪,讓人瞧上一眼,便再也移不開視線。
哪怕她此時麵帶不虞之色,也是輕嗔薄怒的另一番風情。
李斯年見此不禁軟了眼,更軟了心。
李斯年道:“我錯了,我該與你提前商量一下的。”
“隻是,四王爺終究是你的表兄,你自幼一同長大的人。”
說到這,李斯年聲音微頓,看了一眼程彥,程彥麵上並無其他神色,他才慢慢說下去:“我不想讓你與他刀劍相抵,看他血濺三尺的下場。”
李淑輕啜一口茶。
李斯年能這般想,確是將程彥放在了心裏。
更何況,她與程彥若都在場,李斯年行事難免會束手束腳。
做事一旦瞻前顧後,便不會有這般圓滿的結果了——剛才從地宮中出來的時候,羅十三已經把李承璋死後的事情告訴她了。
無論誰當太子,對她的影響都不大,李斯年推薛妃生的八皇子上位也好,世家朝臣們沒有一個省油的燈,薛妃疲於應對,自然沒了心思在邊關動手腳,更沒精力去尋程彥的麻煩。
這樣一來,她與程彥便能全力積蓄自己的力量了。
李淑飲完杯中茶,放下了茶杯,道:“我去瞧瞧母後與陛下。”
這些年,她雖然沒怎麽與程彥相處,對程彥也頗為嚴格,可程彥到底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她哪有不心疼的?
一朝看到程彥情竇初開,心中有了人,不日便會與那人成婚,她心裏便堵得慌。
她無法幹涉程彥與李斯年的相處,便索性眼不見心不煩。
程彥也跟著起身,道:“我也去瞧瞧。”
李淑鳳目微挑,斜了一眼李斯年,李斯年麵平如水,讓人瞧不出他心裏在想什麽。
李淑便收回了目光。
李斯年太好用,好用到讓她心驚。
她不知道,李斯年對程彥的喜歡會堅持到什麽時候,她隻知道,李斯年若有一日背叛了程彥,對程彥而言,是沒頂之災。
她不允許那一日的到來。
李淑長眉微蹙,鳳目斂去幾分冷色,領著程彥去看丁太後與李泓。
丁太後年齡大了,受不得刺激,可李承璋逼宮的事情是瞞不住的,李淑便向她說了實情。
李淑的話尚未說完,丁太後便哭了起來。
程彥低聲細語哄上好一會兒,丁太後麵上方好一些,抽泣著說道:“權利這東西,委實害死人!”
丁太後情緒不穩定,程彥便在宮中一直陪著丁太後。
李淑略坐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去找李泓。
丁太後知曉李淑事務繁忙,也不留她,隻囑咐她萬事要小心,畢竟兵變剛剛結束,誰也說不好,會不會從哪裏突然冒出來一個人。
李淑一一應下,準備離開長信宮,去紫宸殿找李泓。
剛走沒兩步,她便被程彥追上了。
李淑停下腳步,看了看程彥,道:“外麵冷,你回去陪你外祖母吧。”
程彥扶了扶被寒風吹亂的珠釵,笑道:“我與母親說兩句話便回去。”
程彥出來時穿的衣服少,李淑解了自己的大氅披在程彥身上,道:“說吧。”
“多謝母親。”
程彥也不推辭,緊了緊身上厚重的大氅。
推辭也無用,她的母親,從來是獨斷專行的。
程彥道:“八皇子為太子之事不可更改,可不能因為八皇子是太子,便讓薛妃跟著母憑子貴做了皇後。”
薛妃給她添了那麽多的堵,與她不死不休,她才不想看薛妃風風光光做皇後。
哪怕李斯年選八皇子為太子的目的是讓薛妃成為眾矢之的,但她也不想這般便宜了薛妃。
程彥道:“薛妃心思深,她若為了皇後,日後怕是又要生出許多事端來。”
李淑長眉微動,道:“此事我曾考慮過。”
“朝臣們容不得薛妃,見你舅舅要立八皇子太子,多半會上書去母留子,但........”
說到這,李淑聲音微頓,停了一下,低歎道:“你舅舅極為喜歡她,自然是不可能讓她去死的。”
程彥笑了一下,道:“母親想到哪去了?我才不是要薛妃的性命。”
她還想讓薛妃替她多吸引兩年的火力呢。
李淑麵有疑惑。
程彥便道:“我記得舅舅宮裏有一個袁淑妃,是跟隨舅舅的老人了,她雖出身汝南袁家,但卻是袁家的旁支之後,賢良淑德又本分,又沒有子嗣,最是適合壓製薛妃。”
這個袁淑妃是袁行的長姐。
世家大族的旁支,過得還不如一般的商賈人家,袁行與袁淑妃相依為命討生活,謝家女害死了李泓太多的侍妾與子嗣,為堵住悠悠之口,選了袁淑妃送給李泓做侍妾。
袁行與袁淑妃就此分開。
當年崔莘海在鈞山兵變逼宮之時,袁行幫了她大忙,她問袁行有何心願,袁行說隻希望自己的姐姐過得好一點。
她便對袁淑妃留了心。
她無法幹涉舅舅寵幸誰,但一個皇後的名頭,她還是能給袁淑妃的。
給不了袁淑妃寵愛,那便給她一個尊貴的生分,讓她在後宮過得暢意些,如此,方不枉袁行替她出生入死。
這般想著,程彥道:“母親意下如何?”
李淑蹙眉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程彥口中的袁淑妃是誰。
袁淑妃的確是賢良淑德又本分,本分到讓宮裏記不起她這個人。
正是因為袁淑妃的本分,她當年盡屠謝家人的時候,才留下了袁淑妃這個被謝家女送給李泓的人。
李淑道:“你既然選中了她,那便是她罷。”
她女兒的眼光,從來不會錯。
程彥便笑了起來,道:“多謝母親。”
“對了,我還有一事要與母親說。”
薛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眾多,薛妃哪怕不是皇後,以她的兒子做了太子的事情,也能讓武陽薛家更上一層樓。
世家權大的事情,是她最不願意見到的。
程彥道:“薛懷信在禦史大夫上坐了太久了,是該換換位置告老還鄉了。”
三公的位置騰出來,她才好往上麵添她的人。
李淑應下。
夜裏風大,李淑催促著程彥盡快回殿中休息,程彥也不多留,說完話,便回了殿。
李淑見她纖細身影入了殿,這才上鸞轎去往紫宸殿。
此時的薛妃並不知道程彥與李淑的打算,她隻知道李泓執意立八皇子為太子,朝臣們不從,李泓便與朝臣們吵了好大一場架。
李泓性格懦弱,朝政之事多聽從朝臣們的看法,登基多年,這是他第一次對朝臣們發脾氣。
薛妃又喜又急。
喜的是李泓立八皇子的心思堅定,急的是怕朝臣們再生波瀾。
薛妃想了想,讓人拿了自己的帖子請祖母與母親來宮中說話。
此時叛亂剛過,薛家人也擔心薛妃與八皇子在宮中的安危,得了帖子,便急匆匆來看薛妃。
薛妃便將李泓執意冊立八皇子的事情說與祖母與母親聽,又讓祖母在外麵拉攏朝臣命婦,為自己的兒子造勢。
薛老夫人雖然以前每次進宮,每次都會勸解薛妃不要參加奪嫡之事,可那都是薛懷信的意思,可今日聽孫女話裏的意思,天子執意立八皇子為太子,她的孫女還能推辭不成?
更何況,薛家出了個太子,她麵上也有光,日後兒郎們的晉升,也更為順暢些。
這簡直是百利無一害的事情,也不知道薛懷信在猶豫個什麽。
薛老夫人滿口應下。
薛妃送走了薛老夫人,心中長舒一口氣。
她的兒子成了太子,她便會母憑子貴榮升皇後,後宮之中,便是她一人的天下。
外朝上,她的祖父是位列三公之一,她的叔父掌廷尉,前朝後宮相輔相成,她哪裏還需要怕程彥?
程彥雖然有一個掌兵權的母親做靠山,但長公主終究是女流之輩,程彥與程家人的關係頗為一般,長公主終究會老去,到那時,程彥便是一個孤女,還不是任由她揉捏?
想到這,薛妃越發自得。
待她成了皇後,程彥以前給她受過的委屈,她必要千百倍地還回去,好讓程彥知道,她薛家的女兒才不是好惹的。
還有那個李斯年送進宮的崔美人,她沒入宮時崔美人便沒少譏諷她是庶出,如今入了宮,更是日日給她添堵,待她得了勢,必然要將崔美人千刀萬剮!
........
李淑剛至紫宸殿正殿的台階上,便聽到殿內李泓摔東西的聲音,腳步微頓,片刻後大步走了進去。
李泓原在氣頭上,見李淑過來,連忙整了整心情,迎了上去,道:“長姐,你總算來了。”
宮變之後,他便沒再見到長姐了。
崔元銳說,李承璋逼宮之後,禁衛軍死了大半,長公主擔心有心人趁機作亂,便去忙著布署宮門守衛了。
李泓聽了,便點頭頗為欣慰。
到底是他的長姐,哪怕他做出不少傷她心的事情,但在危難關頭,她心裏仍是想著他的,護著他的。
而今他因為想冊立八皇子的事情與朝臣世家們大吵了一架,他拿那些人沒辦法,但不代表長姐也是如此。
這般想著,李泓便把自己生氣的原因說與李淑聽:“長姐,你來評評理,儲君不立,國本不穩,朕擔心日後再發生昨日的事情,便想著盡早立了太子,好斷了其他皇子的念頭。”
“可那幫朝臣卻說,薛妃狼子野心,薛懷信又位居三公之一的禦史大夫,若立八皇子為太子,日後也隻會成為薛家手中的傀儡。”
李淑長眉微動。
這話說得在理。
她與朝臣世家們性子不和,政見相左,卻在這件事情上達成了一致——不止朝臣們有這種擔心,就連她,心裏也犯嘀咕。
薛妃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李泓那麽多的宮妃加在一起,其心思手段也比不得薛妃。
更何況,薛妃後麵還有一個四世三公的薛家。
李泓的聲音仍在繼續:“朝臣們讓朕行去母留子之事,再讓禦史大夫辭官養老,如此,他們方同意八皇子為太子。”
說到這,李泓便氣到不行。
他本以為,有著天命之說,又是從淩虛子的徒弟李斯年口中說出來的,那幫朝臣們便挑不出來錯兒,可他還是低估了朝臣們的心,一個個引經據典讓他無從反駁。
“長姐,你說說,若朕真依了那些朝臣所言,日後朕還有什麽威信可言?”
李淑心想,你本就沒甚威信,這件事在不在朝臣麵前服軟都一樣。
心裏雖然這樣說,但李淑並未這樣說,而是道:“朝臣之言並非空穴來風。”
李泓一怔,道:“長姐,連你也要薛妃死?”
李淑道:“先廢後謝元的例子,無需我多講,想來你也知曉。”
李泓便不說話了。
李淑又道:“但你身為天子,若事事遷就朝臣,長此以往,他們會越發得寸進尺。”
李泓抬眉看了看麵前鳳目淩厲的長姐,有些摸不準她心裏是什麽意思。
想了想,李泓試探著問道:“長姐的意思是?”
李淑道:“八皇子可以立。”
有了儲君,宮中的人才不會把所有目光都放在程彥身上。
李淑微喜,道:“我就知道,長姐一定會幫我的。”
李淑懶抬眉,繼續道:“朝臣的話不可盡聽,也不可不聽。”
“薛懷信的禦史大夫,不能再做了,至於皇後之位,更不能交與薛妃。”
李泓撚著胡須,沉思片刻,很快便明白了李淑的意思——薛家雖然出了儲君,但並不代表著薛家因此雞犬升天,必須要有人鎮得住薛家,才能讓薛家不起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心,更有甚者,取而代之之心。
“就依長姐的意思。”
李泓道:“薛妃素來溫柔賢淑,她必然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李淑挑了挑眉,沒有回答。
“溫柔賢淑”的薛妃得知這件事時,已經是幾天後了。
此時讓薛懷信致仕的聖旨已下,長秋宮也即將收拾出來,迎接它的新主人——資曆最老且無子的袁淑妃做了皇後。
薛妃咬碎了牙。
三公之位何等尊崇?
多少人熬了一生,也熬不到那個位置,她的祖父不足六十,尚能在那位位置上坐上許多年,如今可倒好,一張輕飄飄的聖旨,說什麽憐惜祖父年老體弱,賞賜了些金銀財寶,便將她的祖父打發了。
有道是人走茶涼,祖父不再是禦史大夫,三公九卿中,便隻剩下她的叔父擔任著廷尉,廷尉隻管刑法牢獄,並不管官員們的調動,如此一來,薛家兒郎們的晉升便會比往年難上許多。
薛家不能在朝中擔任重職,她在後宮的生活便會難上許多——以往祖父雖然不支持她奪嫡,但宮中的人敬畏她有一個三公之一的祖父,哪個不給她三分薄麵?
可現在不一樣了,祖父不再是三公,皇後之位更是落在了袁淑妃的身上,這等行徑,無疑於向天下傳遞一個消息:哪怕薛家出了個太子,薛家也別想一手遮天,能壓住薛家的人,不計其數。
她機關算計讓兒子當太子,為的不就是兒子當上太子之後,自己也能母憑子貴,日後做一做威風八麵的太後,可偏偏,皇後另有其人,哪怕她的兒子日後登了基,她也不是太後,而是太妃,那幫素來看她不順眼的朝臣,更會用祖宗禮法將她壓得死死的。
薛妃心裏慪得不行,可心裏再怎麽不悅,也要收拾心情,去長秋宮恭賀袁淑妃成為皇後,再去紫宸殿謝陛下“允許”她祖父告老還鄉的聖旨。
袁皇後是汝南袁家旁支的女兒,當年謝家女迫害李泓侍妾與孩子,落得名聲不大好,謝家女便隻好從世家中選出一個聽話的人,送到李泓身邊,全一全自己的名聲。
因為是謝家女送來的人,李泓對袁皇後一直淡淡的,登基之後,也隻是胡亂給了袁皇後一個封號,安置在後宮,甚少來看袁皇後。
若不是此時冊立了八皇子,需要一個宮妃成為皇後,隻怕李泓仍想不起來袁皇後。
李泓封袁皇後為皇後之後,又加封袁皇後的父母家人,好讓袁皇後不至於被薛妃比下去。
袁皇後曾在謝家女手下討過日子,又在後宮浸染多年,自然知道李泓的用意,更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便是為了壓製薛妃,根本無需看薛妃的臉色,故而薛妃一來,她便向薛妃來了一個下馬威。
薛妃在寒風冷冽中站了一刻鍾方被宮女帶進殿,她心中將袁皇後罵了千百遍,可麵上仍是恭恭敬敬的,更不敢在李泓那裏吹枕頭風。
因為吹也無用。
袁皇後的存在,是讓她安分守己切莫張狂的,無論她在李泓麵前說了什麽,李泓雖然會心疼她,但更會覺得袁皇後做得很對,一國之母就應該是這種氣度,而不是因為薛妃的兒子是太子,便對薛妃百般討好。
薛妃自入宮之後,便哄得李泓將她捧在掌心,何時受過這般的委屈?
況她在長秋宮站著的時候,宮人們往來頻繁,雖不至於對她指指點點,但她也能想象得到那些人麵上的嘲諷之意。
薛妃又羞又氣,心中不恨袁皇後,隻恨程彥入骨——袁皇後為後的事情,必然是程彥想出來的壓製她的法子。
她定要想出還擊程彥的手段來,方能平複心頭之恨。
薛妃從長秋宮回到昭陽殿,便稱病不出。
程彥得知這個消息後,笑著與李斯年說起此事。
麵前少女嬌嬌俏俏,李斯年心中微動,在她眉心落下一吻。
算一算時間,林修然此時也該與鄭公搭上線了。
多年前鄭公便收了他的父王為徒弟,多年後,鄭公想來也不會拒絕幫他恢複身份,迎娶他的小翁主——梁王寶藏,得之可得天下的傳說,委實叫人眼紅心熱。
作者有話要說: 李斯年:乖巧坐等迎娶小翁主o(n_n)o~
還有幾分鍾就是雙十一預售了
小可愛們準備想好屯什麽東西了嘛233333
明天我在微博弄個抽獎,獎品暫定晉江幣,或者一篇番外,雙十一當天開獎
這樣也算過個節,祝大家雙十一剁手愉快o(n_n)o~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霧終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葉子 60瓶;青瑤、言瑟 10瓶;l 8瓶;荷葉田田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