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 47 章
惡毒女配不洗白(穿書) 作者:道_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十七章
李夜城是她的臂膀, 旁人要想除掉她,第一個要動的,便是李夜城。
戰場中刀槍無眼,莫說李夜城這種新起之秀,古往今來,多少功臣宿將埋骨他鄉?
一朝戰死一個李夜城, 也沒甚麽大不了的。
程彥道:“哥哥, 並非我壞你常勝將軍的名聲, 隻是你立下的戰功越高,便越危險。”
“甚麽常勝將軍, 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李夜城眉頭微動,道:“馬革裹屍還, 方不墮沙場男兒之名, 自披甲衝陣那一日,我便知道死亡常伴我左右。”
“但,”
李夜城看了看程彥, 後麵的話終究沒有說出口。
父親無辜枉死的例子擺在那, 他如何不知道功高蓋主的道理?
隻是他越危險, 她才越安全。
他身上帶有胡人的血,頗受夏人歧視, 朝堂上的事情, 他幫不了她,唯有在戰場上立下不世戰功,他才能讓她依靠一二。
前路凶險也好, 旁人陷害也罷,有些路,他終歸要走的。
李夜城伸手撫了撫程彥的發,碧色瞳孔裏冷意少了許多,道:“打仗哪有不危險的?”
“我知道分寸。”
“不,你不知道。”
程彥見李夜城沒有把她的話放在心上,不由得有些著急,道:“我不想讓你重複鎮遠侯的悲劇。”
“鎮遠侯是為我母親死的,我不想你——”
她的話未說完,便見李夜城笑了起來。
李夜城平日裏莫說笑了,連話都很少,點頭搖頭間,便是一日的對白了,縱然她與李夜城朝夕相對,也極少見李夜城的笑。
李夜城忽地一笑,如冰霜初溶,雲霽風輕。
程彥有一瞬的恍惚。
突然間,便明白了眼光甚高的表姐許裳為何對李夜城情根深種了。
如果說,李承瑛是意氣風發的紈絝少年氣,李承瑾是沉穩可靠的俊朗不凡,李承瑾便是謙謙君子的溫潤,而李夜城,則是長劍出鞘的淩厲英武。
一朝眉眼似劍、氣質如刀的男子淺笑,便如鋼鐵化作繞指柔。
程彥怔了怔。
李夜城揉了揉她的發。
他身上穿的是薄甲,手上也是堅硬的護甲,貿然揉在頭上,想來會很疼。
但他的動作很輕柔,程彥幾乎感覺不到護甲的存在。
“為你死又怎樣?”
他問。
“你護我走過前半生最黑暗最艱難的時光,你的後半生,本就該我護著你。”
“世家們的伎倆,無非也就那幾種,你放心,我不會叫他們得逞的。”
李夜城道。
他的阿彥沒有到達那個位置之前,他是不會允許自己倒下的。
縱然倒下,他爬也會爬到阿彥身邊。
有那麽一瞬間,程彥感覺自己有種被撩到的錯覺。
可轉念一想,再怎麽要強的人,也會有軟弱的時候,在這個時刻,有人承諾會護著自己,無論他能做到與否,自己心裏總是溫暖。
不是被撩到,而是她太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她一直是一個人,孤單地行走。
母親也好,舅舅也罷,他們各有各的路,她的路,一直是自己走。
而現在,李夜城在前方,為她續上了一盞明燈。
這大概就是有個兄長的好處了。
程彥道:“哥哥,你明白這個道理便好。”
這個時代,世家子弟也是要攢軍功的,既然是攢,便不是以命搏軍功,做的都是一些與危險沒甚關係的小任務,擔任的也不會是什麽重要官職,縱然心中嫉妒李夜城,有長公主督軍護著,他們也不敢大動手腳。
李夜城心中又明白暫避鋒芒的道理,平日裏再防備些,想來不會重蹈鎮遠侯的覆轍。
當然,前提是世家們的手別伸這麽長,讓自己的子孫刷刷戰功也就是了,莫占去軍中要職,便不會出大亂子。
想到這,程彥心中漸安,又去找了下母親,讓她千萬別因為糧草問題答應世家們往軍營要職裏塞人的要求。
長公主自是應下不提。
轉眼到了重陽節。
登高望遠,緬懷先人。
天子帶著天家子孫並朝臣世家們,再度臨幸鈞山離宮。
九月,菊花開的正好。
各色各樣的菊花爭妍鬥豔,早已不見去年崔莘海兵變的痕跡。
就著秋色菊宴,李泓抿了一口酒,目光落在一旁女席的貴女們身上。
大夏民風開放,男女席擺在一個院子也沒甚麽,隻用琉璃屏風隔著,隱約能瞧見女子們手搖著精致團扇說笑的模樣。
李泓問一旁伺候的老黃門:“那個穿石榴裙的,便是鄭家的女郎?”
老黃門麵上堆滿了笑,道:“可不是嘛。”
他平日裏沒少收鄭家的好處,聽李泓問起鄭孟君,便小心翼翼地回道:“這位女郎名喚孟君,今年十五了,是鄭公最寵愛的小孫女,性格爽利,模樣也生得好。”
李泓不大喜歡嬌柔女子,他所寵愛的宮妃公主們,多是性格直爽,模樣漂亮的。
老黃門便依著他的喜歡,說著鄭孟君。
左右他也沒說瞎話,鄭孟君性子潑辣,與程彥有一拚,模樣也是這一代鄭家女兒裏最為出色的一個。
就是不知道,李泓問起鄭孟君是什麽意思。
李泓並非貪花好色之人,平日裏臨幸的,來來回回也就那幾位宮妃,有朝臣嫌他妃子少,上書讓他選些良家子充盈後宮,他隻說大夏連年戰亂天災,他身為天子,當做表率節儉,至於宮妃什麽的,能省便省了。
次數多了,朝臣們便不再往他宮裏塞人了。
如今一時興起問起鄭孟君,別是想收為己用吧?
轉念一想,老黃門又覺得不大可能。
李泓嬪妃裏最小的人是薛妃,如今也二十了,比李泓小個十幾歲,每每留宿薛妃寢殿,李泓時常覺得自己作孽。
薛妃尚且如此,鄭孟君比薛妃還要小,年齡與程彥差不離,李泓怕是不會動這種念頭。
多是要指給皇子的。
這般想著,老黃門聽李泓道:“比老五小一些,也好。”
老黃門眼皮跳了跳,向身後小黃門使了個眼色。
小黃門見此,忙端著酒壺下去換酒。
李泓又道:“坐在程夫人旁邊的,便是程大姑娘吧?她今年多大了?”
老黃門想了想,道:“程大姑娘快十八了,名喚程怡莊,是程家人的心頭肉。”
程家哪怕出了個駙馬爺,門楣在華京城也算不得顯赫,程彥與程家人的關係又一直淡淡的,不大走動。
正常來講,老黃門是不會了解名聲不顯的程怡莊,偏偏李承瑛瞧上了程怡莊,明裏暗裏沒少跟老黃門套關係,讓他尋到機會,便向李泓說李承瑛與程怡莊的事情。
老黃門並不看好這門婚事。
莫說李承瑛沒有封王,縱然李承瑛是個普通皇子,程怡莊的身份做他的側妃也夠嗆,如今李承瑛又封了英王,在戰場上也立了不少戰功,性子比以前穩妥不少,如今李泓又看重他,他娶個高門顯貴的貴女做王妃,問鼎太子之位並非難事。
偏李承瑛鑽了牛角尖,非程怡莊不娶。
老黃門隻得試探著在李泓麵前道:“程大姑娘的三叔曾與英王殿下一同參軍,在戰場上頗為照拂英王,還救了英王殿下一命。”
李泓笑了笑,道:“他是臣子,護主乃是他的本分。”
“倒是老三,在戰場曆練一番後,性子少了幾分輕狂。”
老黃門摸不準李泓心思,隻應著李泓說話。
李泓話頭一轉,問道:“程大姑娘年齡也不小了,怎麽沒定下親事?”
若是平常百姓家的女兒,十八歲不嫁人,便要交稅了。
老黃門斟酌著說道:“原與楊家二郎訂了婚,後來程老夫人鬧了那麽一出,楊家便退了婚。旁的世家見程老夫人那個性子,便也不敢結親了。程家雖不顯赫,可也是詩禮人家,又不願讓程大姑娘低嫁,便一直拖到了現在。”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李承瑛橫在那。
李承瑛做事不掩飾,尋常人家見程怡莊是李承瑛看上的人,誰還敢去結親?
說到這,程家也是硬氣,一直咬死不鬆口,李承瑛見程家態度堅決,也不敢主動找李泓,讓李泓賜婚。
一來二去,便耽擱到現在。
李泓想起宮人說起李承瑛的那些風言風語,不覺眉頭微皺,思慮片刻,道:“程大姑娘是好的,隻是被她的祖母耽誤了。”
老黃門道:“可不是麽。”
“別說程大姑娘了,程家的其他姑娘,也鮮少有人攀附。”
李泓頷首,捋著胡須,道:“程大姑娘的三叔既然救了老三,那朕便給他們一個恩典吧。”
老黃門斂眉,眸中閃過一抹喜色。
李泓道:“將李斯年叫過來吧。”
老黃門連忙讓人去請李斯年。
淩虛子閉關未出,李斯年身份雖然尷尬,但到底是淩虛子的高徒,又屢立奇功,李泓雖未回複李斯年的身份,但到底恢複了他的自由,如今更是給足了他恩寵,來鈞山行宮這種事情都帶著他。
此次喚他過來,多是讓他合八字,定婚期了。
不多會兒,小道童推著李斯年過來了。
老黃門也準備好了李承瑛與程怡莊的八字,讓李斯年掐算。
李泓道:“還有老五與鄭家女郎。”
李斯年眉頭微動,李泓又道:“唔,老三老五都有了媳婦兒,單留下老四不太好。”
李泓隨手一指,問老黃門:“那個給母後敬酒的,穿竹青色衣裳的女郎是哪家的?”
老黃門定眼一瞧,是楊丞相最寵愛的孫女,便報了上來。
李泓道:“她既沒婆家,那便她吧。”
“楊家素來出才女,老四又是風雅之人,想來不會怪朕亂點鴛鴦譜。”
李斯年不動聲色卜著卦。
這哪是亂點鴛鴦譜?
三女中,楊家女出身最高,又與李承璋性格相投,李泓分明是早有打算,李承瑛與李承瑾的婚事,不過是給李承璋打掩護罷了。
眼前這位天子,怕是質疑要動程彥了。
李斯年算好了日子,報於李泓,李泓讓老黃門拿去給丁太後看。
丁太後早就知道李承瑛瞧上了程怡莊,見此沒有不應允的,李承瑾性子文弱,娶個潑辣的王妃正好互補,至於李承璋,他既然喜歡吟風弄月的,便配個楊家女倒也不錯。
丁太後直說好,想了想,又讓李泓給李承璋封王。
她雖因李承璋與程彥退婚的事情氣狠了李承璋,可再怎麽生氣也無用,事情已經發生了,李承璋已經失了太子之位,也算得了一個教訓。
楊家女是楊丞相的孫女,三女中地位最高,其他兩女嫁的是王爺,就楊家女嫁了一個皇子,楊丞相素來小性,隻怕心中犯嘀咕,不若趁這個機會,把李承璋的身份提一提,這樣也不顯得是李承璋高攀了楊丞相。
再說了,大婚之日,一兄一弟皆是王爺,就他一個皇子,麵子上也不好看。
李泓自然應下,讓李斯年擬了一個封號,趁著這個賜婚的機會,一並封賞下去。
聖旨一出,有人歡喜有人愁,更有嗅覺靈敏的世家,在這次賜婚的事情上,發覺了李泓的真正用意——培養李承璋的勢力。
程家門楣不高,鄭家兒郎們不爭氣,隻有鄭公在強撐著,兩者都不能在奪嫡中給與李承瑛李承瑾助力,而李承璋要娶的楊家女,祖父是丞相,父親叔父位列九卿,比程鄭兩家好了不知多少倍。
此次李承璋被封王爺雖然是丁太後提起的,可仔細分析,其實是天子的手筆——三人一同成婚,哪怕為了麵子上好看,丁太後都會把李承璋的地位提一提。
朝臣世家們見此,紛紛恭賀李承璋。
楊家女粉麵含羞,在眾多貴女們的打趣下,偷偷用餘光去瞧長身如玉的李承璋。
李承璋似乎是察覺了她的目光,也向她看來,微微一笑,俊朗不凡。
楊家女心中大定。
看他如此,當是滿意這門婚事的。
至於他曾鍾情的謝詩蘊,她是不大放在眼裏的,罪人之後,給個妾室的身份也就夠了。
若謝詩蘊識趣還罷,若是不識趣,她有的是法子收拾她。
她才不是程彥,讓他因為一個謝詩蘊與自己鬧得不可開交。
楊家女笑容滿麵,鄭孟君愁雲慘淡,扯著母親的衣袖,與母親訴苦道:“那個什麽敬王,馬術還不如我呢。前兩年,他在校場騎馬,險些摔下來,還是我救的他。”
“這般弱不禁風的一個人——”
母親秀眉微蹙,握了一下她的手,道:“好歹是位王爺,他性子又軟,你嫁過去好好教他也就是了,總好過你嫁去世家,被世家子弟欺辱強。”
鄭家兒郎們不爭氣,鄭家女再怎麽要強,一朝出嫁,若郎君識禮還好,若是遇到不知禮的,怕是一輩子都抬不起頭。
鄭孟君抿唇不說話了,低著頭,眼睛卻亮得很。
至於另一邊的程怡莊,可謂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她覺得李承瑛是個不錯的夫君人選,憂的是,父親與叔父們覺得李承瑛太過輕狂,不值得托付終身,如今雖有天子賜婚,隻怕家裏也是不大歡喜的。
程彥將眾多貴女們的表情盡收眼底。
看了一會兒,隻覺得無趣,便提著酒壺,去找在涼亭裏躲懶的母親。
李淑的酒已經快喝完了,見程彥過來,便指了指自己的酒杯。
程彥斟滿酒,道:“宴席上的事情,母親都聽到了?”
李淑抿著酒,道:“重陽節是個好日子,當年我與鎮遠侯也是在這個節日被賜婚的。”
程彥嘴角抽了抽。
心想天家做事當真不羈,明明是一個追悼先人的日子,偏生給弄成了賜婚封王的日子。
程彥道:“娘,我有些不安。”
“這隻是一個開始。”李淑看了一眼程彥,轉開了話題,道:“你與李斯年還在鬧矛盾?”
程彥道:“我與他能有什麽矛盾?不過是他自己小性,與我有甚麽關係?”
李淑道:“今時不同往日,他現在已經恢複自由,你便不能再拿之前的態度對他。”
“吵吵鬧鬧的,跟小孩子過家家似的。”
程彥麵上有些不自然。
說來奇怪,她這人雖然記仇,可並不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若不是遇到原則性的事情,她甚少與人生氣。
按理講,她這般好的性子,遇到了李斯年,兩人目標一致,當不會有什麽矛盾,偏偏他倆好一陣,壞一陣的,當真應了母親的話——小孩子過家家。
程彥道:“我知道了,這件事我有分寸。”
李斯年若再不主動找她,她就真的不理李斯年了。
程彥又道:“倒是母親,舅舅此舉,怕是對我們不利。”
李淑漠然道:“這是必然。皇子們大了,總要走這一步的。”
“隻要你舅舅不插手軍營的事情,至於其他事,便由著他去罷,他終歸是天子,做這些事情,也無可厚非。”
程彥猶豫道:“可,母親就不害怕嗎?”
“我比你舅舅年長幾歲,若無意外,我當會走在你舅舅前頭。”
李淑的聲音沒有一絲波動起伏:“並非人人都是諸葛亮,身前身後事都能安排得妥當,我隻盼著,在我走之前,能平定北狄,還我大夏邊境安寧。”
程彥一時無話。
兵變逼宮後,母親性格大變,對誰都是淡淡的,除卻對戰北狄外,再沒有任何事情能激起她的興趣。
舅舅對她們的防備,也是一樣。
她不能依靠母親會幫助她什麽了。
更何況,在母親看來,是她隻要交出兵權,便能保住她們母女的命,事情並沒有惡化到山窮水盡那一步。
如此又過了幾日,幾個錦衣而來的世家子弟前來軍營報道,李淑萬年沒甚表情的臉,終於有了一絲波動——李泓還是對軍隊下手了,將世家之後安插在各個緊要官職上。
且這些世家子弟,是程彥平日裏絞盡腦汁都要削弱他們勢力的。
李淑隨手抽出腰間佩劍,將他們遞過來的引薦信劈為兩半。
世家子弟皆是一驚,麵麵相覷。
片刻後,一個膽大的人硬著頭皮說道:“這是天子敕命,長公主這是不尊天子了?”
李淑冷冷掃過眾人,聲音如同冰窖裏撈出來的一般:“我浴血奮戰,幾經生死,為的不是讓旁人對我指手畫腳。”
“這裏是我的地方,在這裏,隻有我說了算。”
心中最後一片柔軟,隨著信紙落在地上而變得堅硬如鐵。
恍惚間,李淑突然很懷念鎮遠侯。
作者有話要說: 李淑:別逼我放大
活在眾人回憶中的鎮遠侯:公主殿下,你太難了
李夜城是她的臂膀, 旁人要想除掉她,第一個要動的,便是李夜城。
戰場中刀槍無眼,莫說李夜城這種新起之秀,古往今來,多少功臣宿將埋骨他鄉?
一朝戰死一個李夜城, 也沒甚麽大不了的。
程彥道:“哥哥, 並非我壞你常勝將軍的名聲, 隻是你立下的戰功越高,便越危險。”
“甚麽常勝將軍, 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李夜城眉頭微動,道:“馬革裹屍還, 方不墮沙場男兒之名, 自披甲衝陣那一日,我便知道死亡常伴我左右。”
“但,”
李夜城看了看程彥, 後麵的話終究沒有說出口。
父親無辜枉死的例子擺在那, 他如何不知道功高蓋主的道理?
隻是他越危險, 她才越安全。
他身上帶有胡人的血,頗受夏人歧視, 朝堂上的事情, 他幫不了她,唯有在戰場上立下不世戰功,他才能讓她依靠一二。
前路凶險也好, 旁人陷害也罷,有些路,他終歸要走的。
李夜城伸手撫了撫程彥的發,碧色瞳孔裏冷意少了許多,道:“打仗哪有不危險的?”
“我知道分寸。”
“不,你不知道。”
程彥見李夜城沒有把她的話放在心上,不由得有些著急,道:“我不想讓你重複鎮遠侯的悲劇。”
“鎮遠侯是為我母親死的,我不想你——”
她的話未說完,便見李夜城笑了起來。
李夜城平日裏莫說笑了,連話都很少,點頭搖頭間,便是一日的對白了,縱然她與李夜城朝夕相對,也極少見李夜城的笑。
李夜城忽地一笑,如冰霜初溶,雲霽風輕。
程彥有一瞬的恍惚。
突然間,便明白了眼光甚高的表姐許裳為何對李夜城情根深種了。
如果說,李承瑛是意氣風發的紈絝少年氣,李承瑾是沉穩可靠的俊朗不凡,李承瑾便是謙謙君子的溫潤,而李夜城,則是長劍出鞘的淩厲英武。
一朝眉眼似劍、氣質如刀的男子淺笑,便如鋼鐵化作繞指柔。
程彥怔了怔。
李夜城揉了揉她的發。
他身上穿的是薄甲,手上也是堅硬的護甲,貿然揉在頭上,想來會很疼。
但他的動作很輕柔,程彥幾乎感覺不到護甲的存在。
“為你死又怎樣?”
他問。
“你護我走過前半生最黑暗最艱難的時光,你的後半生,本就該我護著你。”
“世家們的伎倆,無非也就那幾種,你放心,我不會叫他們得逞的。”
李夜城道。
他的阿彥沒有到達那個位置之前,他是不會允許自己倒下的。
縱然倒下,他爬也會爬到阿彥身邊。
有那麽一瞬間,程彥感覺自己有種被撩到的錯覺。
可轉念一想,再怎麽要強的人,也會有軟弱的時候,在這個時刻,有人承諾會護著自己,無論他能做到與否,自己心裏總是溫暖。
不是被撩到,而是她太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她一直是一個人,孤單地行走。
母親也好,舅舅也罷,他們各有各的路,她的路,一直是自己走。
而現在,李夜城在前方,為她續上了一盞明燈。
這大概就是有個兄長的好處了。
程彥道:“哥哥,你明白這個道理便好。”
這個時代,世家子弟也是要攢軍功的,既然是攢,便不是以命搏軍功,做的都是一些與危險沒甚關係的小任務,擔任的也不會是什麽重要官職,縱然心中嫉妒李夜城,有長公主督軍護著,他們也不敢大動手腳。
李夜城心中又明白暫避鋒芒的道理,平日裏再防備些,想來不會重蹈鎮遠侯的覆轍。
當然,前提是世家們的手別伸這麽長,讓自己的子孫刷刷戰功也就是了,莫占去軍中要職,便不會出大亂子。
想到這,程彥心中漸安,又去找了下母親,讓她千萬別因為糧草問題答應世家們往軍營要職裏塞人的要求。
長公主自是應下不提。
轉眼到了重陽節。
登高望遠,緬懷先人。
天子帶著天家子孫並朝臣世家們,再度臨幸鈞山離宮。
九月,菊花開的正好。
各色各樣的菊花爭妍鬥豔,早已不見去年崔莘海兵變的痕跡。
就著秋色菊宴,李泓抿了一口酒,目光落在一旁女席的貴女們身上。
大夏民風開放,男女席擺在一個院子也沒甚麽,隻用琉璃屏風隔著,隱約能瞧見女子們手搖著精致團扇說笑的模樣。
李泓問一旁伺候的老黃門:“那個穿石榴裙的,便是鄭家的女郎?”
老黃門麵上堆滿了笑,道:“可不是嘛。”
他平日裏沒少收鄭家的好處,聽李泓問起鄭孟君,便小心翼翼地回道:“這位女郎名喚孟君,今年十五了,是鄭公最寵愛的小孫女,性格爽利,模樣也生得好。”
李泓不大喜歡嬌柔女子,他所寵愛的宮妃公主們,多是性格直爽,模樣漂亮的。
老黃門便依著他的喜歡,說著鄭孟君。
左右他也沒說瞎話,鄭孟君性子潑辣,與程彥有一拚,模樣也是這一代鄭家女兒裏最為出色的一個。
就是不知道,李泓問起鄭孟君是什麽意思。
李泓並非貪花好色之人,平日裏臨幸的,來來回回也就那幾位宮妃,有朝臣嫌他妃子少,上書讓他選些良家子充盈後宮,他隻說大夏連年戰亂天災,他身為天子,當做表率節儉,至於宮妃什麽的,能省便省了。
次數多了,朝臣們便不再往他宮裏塞人了。
如今一時興起問起鄭孟君,別是想收為己用吧?
轉念一想,老黃門又覺得不大可能。
李泓嬪妃裏最小的人是薛妃,如今也二十了,比李泓小個十幾歲,每每留宿薛妃寢殿,李泓時常覺得自己作孽。
薛妃尚且如此,鄭孟君比薛妃還要小,年齡與程彥差不離,李泓怕是不會動這種念頭。
多是要指給皇子的。
這般想著,老黃門聽李泓道:“比老五小一些,也好。”
老黃門眼皮跳了跳,向身後小黃門使了個眼色。
小黃門見此,忙端著酒壺下去換酒。
李泓又道:“坐在程夫人旁邊的,便是程大姑娘吧?她今年多大了?”
老黃門想了想,道:“程大姑娘快十八了,名喚程怡莊,是程家人的心頭肉。”
程家哪怕出了個駙馬爺,門楣在華京城也算不得顯赫,程彥與程家人的關係又一直淡淡的,不大走動。
正常來講,老黃門是不會了解名聲不顯的程怡莊,偏偏李承瑛瞧上了程怡莊,明裏暗裏沒少跟老黃門套關係,讓他尋到機會,便向李泓說李承瑛與程怡莊的事情。
老黃門並不看好這門婚事。
莫說李承瑛沒有封王,縱然李承瑛是個普通皇子,程怡莊的身份做他的側妃也夠嗆,如今李承瑛又封了英王,在戰場上也立了不少戰功,性子比以前穩妥不少,如今李泓又看重他,他娶個高門顯貴的貴女做王妃,問鼎太子之位並非難事。
偏李承瑛鑽了牛角尖,非程怡莊不娶。
老黃門隻得試探著在李泓麵前道:“程大姑娘的三叔曾與英王殿下一同參軍,在戰場上頗為照拂英王,還救了英王殿下一命。”
李泓笑了笑,道:“他是臣子,護主乃是他的本分。”
“倒是老三,在戰場曆練一番後,性子少了幾分輕狂。”
老黃門摸不準李泓心思,隻應著李泓說話。
李泓話頭一轉,問道:“程大姑娘年齡也不小了,怎麽沒定下親事?”
若是平常百姓家的女兒,十八歲不嫁人,便要交稅了。
老黃門斟酌著說道:“原與楊家二郎訂了婚,後來程老夫人鬧了那麽一出,楊家便退了婚。旁的世家見程老夫人那個性子,便也不敢結親了。程家雖不顯赫,可也是詩禮人家,又不願讓程大姑娘低嫁,便一直拖到了現在。”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李承瑛橫在那。
李承瑛做事不掩飾,尋常人家見程怡莊是李承瑛看上的人,誰還敢去結親?
說到這,程家也是硬氣,一直咬死不鬆口,李承瑛見程家態度堅決,也不敢主動找李泓,讓李泓賜婚。
一來二去,便耽擱到現在。
李泓想起宮人說起李承瑛的那些風言風語,不覺眉頭微皺,思慮片刻,道:“程大姑娘是好的,隻是被她的祖母耽誤了。”
老黃門道:“可不是麽。”
“別說程大姑娘了,程家的其他姑娘,也鮮少有人攀附。”
李泓頷首,捋著胡須,道:“程大姑娘的三叔既然救了老三,那朕便給他們一個恩典吧。”
老黃門斂眉,眸中閃過一抹喜色。
李泓道:“將李斯年叫過來吧。”
老黃門連忙讓人去請李斯年。
淩虛子閉關未出,李斯年身份雖然尷尬,但到底是淩虛子的高徒,又屢立奇功,李泓雖未回複李斯年的身份,但到底恢複了他的自由,如今更是給足了他恩寵,來鈞山行宮這種事情都帶著他。
此次喚他過來,多是讓他合八字,定婚期了。
不多會兒,小道童推著李斯年過來了。
老黃門也準備好了李承瑛與程怡莊的八字,讓李斯年掐算。
李泓道:“還有老五與鄭家女郎。”
李斯年眉頭微動,李泓又道:“唔,老三老五都有了媳婦兒,單留下老四不太好。”
李泓隨手一指,問老黃門:“那個給母後敬酒的,穿竹青色衣裳的女郎是哪家的?”
老黃門定眼一瞧,是楊丞相最寵愛的孫女,便報了上來。
李泓道:“她既沒婆家,那便她吧。”
“楊家素來出才女,老四又是風雅之人,想來不會怪朕亂點鴛鴦譜。”
李斯年不動聲色卜著卦。
這哪是亂點鴛鴦譜?
三女中,楊家女出身最高,又與李承璋性格相投,李泓分明是早有打算,李承瑛與李承瑾的婚事,不過是給李承璋打掩護罷了。
眼前這位天子,怕是質疑要動程彥了。
李斯年算好了日子,報於李泓,李泓讓老黃門拿去給丁太後看。
丁太後早就知道李承瑛瞧上了程怡莊,見此沒有不應允的,李承瑾性子文弱,娶個潑辣的王妃正好互補,至於李承璋,他既然喜歡吟風弄月的,便配個楊家女倒也不錯。
丁太後直說好,想了想,又讓李泓給李承璋封王。
她雖因李承璋與程彥退婚的事情氣狠了李承璋,可再怎麽生氣也無用,事情已經發生了,李承璋已經失了太子之位,也算得了一個教訓。
楊家女是楊丞相的孫女,三女中地位最高,其他兩女嫁的是王爺,就楊家女嫁了一個皇子,楊丞相素來小性,隻怕心中犯嘀咕,不若趁這個機會,把李承璋的身份提一提,這樣也不顯得是李承璋高攀了楊丞相。
再說了,大婚之日,一兄一弟皆是王爺,就他一個皇子,麵子上也不好看。
李泓自然應下,讓李斯年擬了一個封號,趁著這個賜婚的機會,一並封賞下去。
聖旨一出,有人歡喜有人愁,更有嗅覺靈敏的世家,在這次賜婚的事情上,發覺了李泓的真正用意——培養李承璋的勢力。
程家門楣不高,鄭家兒郎們不爭氣,隻有鄭公在強撐著,兩者都不能在奪嫡中給與李承瑛李承瑾助力,而李承璋要娶的楊家女,祖父是丞相,父親叔父位列九卿,比程鄭兩家好了不知多少倍。
此次李承璋被封王爺雖然是丁太後提起的,可仔細分析,其實是天子的手筆——三人一同成婚,哪怕為了麵子上好看,丁太後都會把李承璋的地位提一提。
朝臣世家們見此,紛紛恭賀李承璋。
楊家女粉麵含羞,在眾多貴女們的打趣下,偷偷用餘光去瞧長身如玉的李承璋。
李承璋似乎是察覺了她的目光,也向她看來,微微一笑,俊朗不凡。
楊家女心中大定。
看他如此,當是滿意這門婚事的。
至於他曾鍾情的謝詩蘊,她是不大放在眼裏的,罪人之後,給個妾室的身份也就夠了。
若謝詩蘊識趣還罷,若是不識趣,她有的是法子收拾她。
她才不是程彥,讓他因為一個謝詩蘊與自己鬧得不可開交。
楊家女笑容滿麵,鄭孟君愁雲慘淡,扯著母親的衣袖,與母親訴苦道:“那個什麽敬王,馬術還不如我呢。前兩年,他在校場騎馬,險些摔下來,還是我救的他。”
“這般弱不禁風的一個人——”
母親秀眉微蹙,握了一下她的手,道:“好歹是位王爺,他性子又軟,你嫁過去好好教他也就是了,總好過你嫁去世家,被世家子弟欺辱強。”
鄭家兒郎們不爭氣,鄭家女再怎麽要強,一朝出嫁,若郎君識禮還好,若是遇到不知禮的,怕是一輩子都抬不起頭。
鄭孟君抿唇不說話了,低著頭,眼睛卻亮得很。
至於另一邊的程怡莊,可謂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她覺得李承瑛是個不錯的夫君人選,憂的是,父親與叔父們覺得李承瑛太過輕狂,不值得托付終身,如今雖有天子賜婚,隻怕家裏也是不大歡喜的。
程彥將眾多貴女們的表情盡收眼底。
看了一會兒,隻覺得無趣,便提著酒壺,去找在涼亭裏躲懶的母親。
李淑的酒已經快喝完了,見程彥過來,便指了指自己的酒杯。
程彥斟滿酒,道:“宴席上的事情,母親都聽到了?”
李淑抿著酒,道:“重陽節是個好日子,當年我與鎮遠侯也是在這個節日被賜婚的。”
程彥嘴角抽了抽。
心想天家做事當真不羈,明明是一個追悼先人的日子,偏生給弄成了賜婚封王的日子。
程彥道:“娘,我有些不安。”
“這隻是一個開始。”李淑看了一眼程彥,轉開了話題,道:“你與李斯年還在鬧矛盾?”
程彥道:“我與他能有什麽矛盾?不過是他自己小性,與我有甚麽關係?”
李淑道:“今時不同往日,他現在已經恢複自由,你便不能再拿之前的態度對他。”
“吵吵鬧鬧的,跟小孩子過家家似的。”
程彥麵上有些不自然。
說來奇怪,她這人雖然記仇,可並不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若不是遇到原則性的事情,她甚少與人生氣。
按理講,她這般好的性子,遇到了李斯年,兩人目標一致,當不會有什麽矛盾,偏偏他倆好一陣,壞一陣的,當真應了母親的話——小孩子過家家。
程彥道:“我知道了,這件事我有分寸。”
李斯年若再不主動找她,她就真的不理李斯年了。
程彥又道:“倒是母親,舅舅此舉,怕是對我們不利。”
李淑漠然道:“這是必然。皇子們大了,總要走這一步的。”
“隻要你舅舅不插手軍營的事情,至於其他事,便由著他去罷,他終歸是天子,做這些事情,也無可厚非。”
程彥猶豫道:“可,母親就不害怕嗎?”
“我比你舅舅年長幾歲,若無意外,我當會走在你舅舅前頭。”
李淑的聲音沒有一絲波動起伏:“並非人人都是諸葛亮,身前身後事都能安排得妥當,我隻盼著,在我走之前,能平定北狄,還我大夏邊境安寧。”
程彥一時無話。
兵變逼宮後,母親性格大變,對誰都是淡淡的,除卻對戰北狄外,再沒有任何事情能激起她的興趣。
舅舅對她們的防備,也是一樣。
她不能依靠母親會幫助她什麽了。
更何況,在母親看來,是她隻要交出兵權,便能保住她們母女的命,事情並沒有惡化到山窮水盡那一步。
如此又過了幾日,幾個錦衣而來的世家子弟前來軍營報道,李淑萬年沒甚表情的臉,終於有了一絲波動——李泓還是對軍隊下手了,將世家之後安插在各個緊要官職上。
且這些世家子弟,是程彥平日裏絞盡腦汁都要削弱他們勢力的。
李淑隨手抽出腰間佩劍,將他們遞過來的引薦信劈為兩半。
世家子弟皆是一驚,麵麵相覷。
片刻後,一個膽大的人硬著頭皮說道:“這是天子敕命,長公主這是不尊天子了?”
李淑冷冷掃過眾人,聲音如同冰窖裏撈出來的一般:“我浴血奮戰,幾經生死,為的不是讓旁人對我指手畫腳。”
“這裏是我的地方,在這裏,隻有我說了算。”
心中最後一片柔軟,隨著信紙落在地上而變得堅硬如鐵。
恍惚間,李淑突然很懷念鎮遠侯。
作者有話要說: 李淑:別逼我放大
活在眾人回憶中的鎮遠侯:公主殿下,你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