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儒家弟子肯來臨山縣,那是我的榮幸,要不然我做東,在明月樓招待諸位。”
“這不合適吧。”
“有什麽不合適,黃老弟說起來還跟我是同出一門,皆在鄭大人門下學習。為他接風洗塵,是應當的。”
朱子墨笑著說,林雲詫異的看了他一眼,沒想到對方這麽快就能跟黃文檢攀上關係。
對於他說的接風洗塵,林雲本不感興趣,可看他誠意滿滿,就答應下來。
席間提起北疆諸部入侵的事,黃文檢頓時怒容滿麵。
他可是知道,山神之所以在路上被伏擊,就是因為北疆諸部入侵。
連自己家老祖宗都受到這種伏擊,誰不生氣,當即起身說道:
“林先生,北部蠻夷不通文治教化,竟然想要入侵大唐,我等願意棄筆從戎,跟隨先生殺敵。”
其他人也站起來說“還請林先生成全。”
“我等是讀書人,怎可像武夫那樣,衝上戰場,與敵人拚殺,簡直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朱子墨急忙擺手勸解,並不希望黃文檢他們去戰場殺敵。
林雲在旁邊沉思,平心而論,兩者說的都不錯,朱子墨年齡大了行事穩健,代表著儒家正統思想,講究通過文治教化,以聖賢文章將敵人感化,對於戰爭,持著能不打就不打的態度。
而黃文檢卻是儒家的新興勢力,還是熱血青年,聽說外敵入侵就想要棄筆從戎,奔赴戰場殺敵。
“你們都是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還是別參加這樣危險的戰爭,若有損傷總是不好。”
林雲也說道,黃文檢是他好不容易招攬來的人才,真的出現損傷,還不是他的損失。
“林先生說笑,儒家講究君子六藝,我等不敢說像武將那樣,精通戰陣,能夠以一敵百,但一劍在手,尋常十幾個壯漢,也別想近身。憑什麽不能為國效力,上戰場殺敵。”
“好吧,你等雖是儒生,但也需要對軍政有所了解。我安排你進入團練,讓你們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隻是希望到時別受不了苦,吵著要退出。”
林雲想了一下,最終還是同意。
“林先生,這就是看不起我,保家衛國連生命都可拋棄,吃一些苦又算得了什麽。”
黃文檢等人當即臉色不悅,認為林雲是在侮辱他們。他們都是心高氣傲之人,哪裏肯受這種侮辱,差點沒立下軍令狀,說隻要退出,任憑林雲處置。
心中早已暗下決心,絕不能讓林雲瞧不起。
“先生不可。”朱子墨大驚,沒想到林雲會答應,可雙方早已決定,他再怎麽反對也無用,他哪裏知道林雲答應黃文檢,另有目的。
他雖然組建民團,但卻沒想著真的跟北疆諸部在戰場上拚死拚活,而是想要通過不戰而屈人之兵,逼迫北疆諸部屈服。
讓黃文檢他們上戰場上體驗一下也不錯,正好可以借此挫一下他們心中的儒生傲氣,省得到最後建設蓬萊道院的時候出現問題。
畢竟哪怕到了現在,他也沒有告訴對方,自己建設的書院,其實是蓬萊道院。
書院?道院?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若是不想辦法挫一挫銳氣,將他們羈絆住,一旦被他們得知真相,不知有多少人感覺受到欺騙氣憤離開。
他們眼巴巴的跑了來,是為了教化萬民,編寫字典,以求受人景仰青史留名,而不是做道士,鳥獸為伴,孤老終生。
有他們的加入,林雲就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
幾天時間,經過他的宣傳以及朱子墨的默認,加上鄉紳地主的大力支持,民團迅速擴張,最終確定在五千人。
這已經是臨山縣近半的壯年,若非有北疆諸部入侵,全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林雲不可能組建起這麽一支龐大的民團隊伍。
而黃文檢以及林雲手下的護法,就在其中充當骨幹。
這麽長時間,林雲手下護法也有了三百人之多,大都是周邊各村的獵戶,他們受到神力滋養,力量大幅度提升,實力並不差。
有些最早成為護法的,放在軍隊之中,足以作為校尉。成為軍隊中的中低級將領。
這可是校尉,哪一個不是在軍隊中,百裏挑一,千裏挑一的家夥,在護法中卻有著二三十人。
相對於三百人的護法,即使是陌刀軍中,也沒有這麽誇張的比例吧。
黃文檢這些儒生,雖然沒有像他們那樣強健的體魄,麵對艱苦的訓練,一個個叫苦不迭。
可林雲最開始就拿話堵住了他們,說他們受不了苦楚,讓他們不要參加。
最後這夥人是搶著加入,就是要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不怕苦。
又拿他們跟民團比較,讓他們為了麵子,也隻能咬牙堅持。
要不然,連泥腿子都比不過,他們還有什麽臉麵自詡儒家精英。
說出去,臉都丟到家了。
再加上,他又每晚以神力滋養對方的身體,讓他們能夠很快恢複過來,身體變得越來越健碩。
察覺到身體的變化,即使對方是儒生,並不是很重視這個,但能有一個好的身體,誰不喜歡,也就慢慢堅持下來。
時間就在這緊張的備戰中度過。
民團可以說一天一個樣,能夠出現這麽大的變化,艱苦的訓練,是一回事,最主要的還是在虛幻空間中的演練。
不論是誰,即使是個笨蛋,在戰場上拚殺幾回,連續死上幾次,對於戰爭也都有了深刻的認識,學會該如何躲避敵人的攻擊。
內心變得堅定起來,有著向精兵轉變的趨勢。
畢竟即使是再精銳的士兵,也不可能真的經曆過多少次戰爭,麵臨多少次生死危機。
戰爭不是說著玩的。冷兵器時代的拚殺,傷亡率極高,可以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使是大勝,己方也少不了傷亡。
這是由戰爭性質決定的,麵對麵的拚殺,一刀下去,就有可能造成死亡。
又有多少幸運兒,能夠在一次次的戰鬥中保證不受重傷,能活下來。
因此一個人能夠在幾次戰爭中存活下來,已經稱得上是精兵,能夠經曆十幾次戰爭的,都是少見。
民團之人經曆過幾次死亡,克服了心中恐懼,也就成了精兵。
眼看著民團漸漸步入正軌,京城那邊卻還沒有動靜傳來,林雲不禁有些著急。
他上的奏折到底被理宗皇帝看到沒有,對他的計劃,到底持有什麽樣的態度,為何到現在連長公主也沒有回應,是否其中出現了什麽問題。
“這不合適吧。”
“有什麽不合適,黃老弟說起來還跟我是同出一門,皆在鄭大人門下學習。為他接風洗塵,是應當的。”
朱子墨笑著說,林雲詫異的看了他一眼,沒想到對方這麽快就能跟黃文檢攀上關係。
對於他說的接風洗塵,林雲本不感興趣,可看他誠意滿滿,就答應下來。
席間提起北疆諸部入侵的事,黃文檢頓時怒容滿麵。
他可是知道,山神之所以在路上被伏擊,就是因為北疆諸部入侵。
連自己家老祖宗都受到這種伏擊,誰不生氣,當即起身說道:
“林先生,北部蠻夷不通文治教化,竟然想要入侵大唐,我等願意棄筆從戎,跟隨先生殺敵。”
其他人也站起來說“還請林先生成全。”
“我等是讀書人,怎可像武夫那樣,衝上戰場,與敵人拚殺,簡直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朱子墨急忙擺手勸解,並不希望黃文檢他們去戰場殺敵。
林雲在旁邊沉思,平心而論,兩者說的都不錯,朱子墨年齡大了行事穩健,代表著儒家正統思想,講究通過文治教化,以聖賢文章將敵人感化,對於戰爭,持著能不打就不打的態度。
而黃文檢卻是儒家的新興勢力,還是熱血青年,聽說外敵入侵就想要棄筆從戎,奔赴戰場殺敵。
“你們都是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還是別參加這樣危險的戰爭,若有損傷總是不好。”
林雲也說道,黃文檢是他好不容易招攬來的人才,真的出現損傷,還不是他的損失。
“林先生說笑,儒家講究君子六藝,我等不敢說像武將那樣,精通戰陣,能夠以一敵百,但一劍在手,尋常十幾個壯漢,也別想近身。憑什麽不能為國效力,上戰場殺敵。”
“好吧,你等雖是儒生,但也需要對軍政有所了解。我安排你進入團練,讓你們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隻是希望到時別受不了苦,吵著要退出。”
林雲想了一下,最終還是同意。
“林先生,這就是看不起我,保家衛國連生命都可拋棄,吃一些苦又算得了什麽。”
黃文檢等人當即臉色不悅,認為林雲是在侮辱他們。他們都是心高氣傲之人,哪裏肯受這種侮辱,差點沒立下軍令狀,說隻要退出,任憑林雲處置。
心中早已暗下決心,絕不能讓林雲瞧不起。
“先生不可。”朱子墨大驚,沒想到林雲會答應,可雙方早已決定,他再怎麽反對也無用,他哪裏知道林雲答應黃文檢,另有目的。
他雖然組建民團,但卻沒想著真的跟北疆諸部在戰場上拚死拚活,而是想要通過不戰而屈人之兵,逼迫北疆諸部屈服。
讓黃文檢他們上戰場上體驗一下也不錯,正好可以借此挫一下他們心中的儒生傲氣,省得到最後建設蓬萊道院的時候出現問題。
畢竟哪怕到了現在,他也沒有告訴對方,自己建設的書院,其實是蓬萊道院。
書院?道院?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若是不想辦法挫一挫銳氣,將他們羈絆住,一旦被他們得知真相,不知有多少人感覺受到欺騙氣憤離開。
他們眼巴巴的跑了來,是為了教化萬民,編寫字典,以求受人景仰青史留名,而不是做道士,鳥獸為伴,孤老終生。
有他們的加入,林雲就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
幾天時間,經過他的宣傳以及朱子墨的默認,加上鄉紳地主的大力支持,民團迅速擴張,最終確定在五千人。
這已經是臨山縣近半的壯年,若非有北疆諸部入侵,全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林雲不可能組建起這麽一支龐大的民團隊伍。
而黃文檢以及林雲手下的護法,就在其中充當骨幹。
這麽長時間,林雲手下護法也有了三百人之多,大都是周邊各村的獵戶,他們受到神力滋養,力量大幅度提升,實力並不差。
有些最早成為護法的,放在軍隊之中,足以作為校尉。成為軍隊中的中低級將領。
這可是校尉,哪一個不是在軍隊中,百裏挑一,千裏挑一的家夥,在護法中卻有著二三十人。
相對於三百人的護法,即使是陌刀軍中,也沒有這麽誇張的比例吧。
黃文檢這些儒生,雖然沒有像他們那樣強健的體魄,麵對艱苦的訓練,一個個叫苦不迭。
可林雲最開始就拿話堵住了他們,說他們受不了苦楚,讓他們不要參加。
最後這夥人是搶著加入,就是要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不怕苦。
又拿他們跟民團比較,讓他們為了麵子,也隻能咬牙堅持。
要不然,連泥腿子都比不過,他們還有什麽臉麵自詡儒家精英。
說出去,臉都丟到家了。
再加上,他又每晚以神力滋養對方的身體,讓他們能夠很快恢複過來,身體變得越來越健碩。
察覺到身體的變化,即使對方是儒生,並不是很重視這個,但能有一個好的身體,誰不喜歡,也就慢慢堅持下來。
時間就在這緊張的備戰中度過。
民團可以說一天一個樣,能夠出現這麽大的變化,艱苦的訓練,是一回事,最主要的還是在虛幻空間中的演練。
不論是誰,即使是個笨蛋,在戰場上拚殺幾回,連續死上幾次,對於戰爭也都有了深刻的認識,學會該如何躲避敵人的攻擊。
內心變得堅定起來,有著向精兵轉變的趨勢。
畢竟即使是再精銳的士兵,也不可能真的經曆過多少次戰爭,麵臨多少次生死危機。
戰爭不是說著玩的。冷兵器時代的拚殺,傷亡率極高,可以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使是大勝,己方也少不了傷亡。
這是由戰爭性質決定的,麵對麵的拚殺,一刀下去,就有可能造成死亡。
又有多少幸運兒,能夠在一次次的戰鬥中保證不受重傷,能活下來。
因此一個人能夠在幾次戰爭中存活下來,已經稱得上是精兵,能夠經曆十幾次戰爭的,都是少見。
民團之人經曆過幾次死亡,克服了心中恐懼,也就成了精兵。
眼看著民團漸漸步入正軌,京城那邊卻還沒有動靜傳來,林雲不禁有些著急。
他上的奏折到底被理宗皇帝看到沒有,對他的計劃,到底持有什麽樣的態度,為何到現在連長公主也沒有回應,是否其中出現了什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