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之上,迎來送往既是大家心照不宣地潛規矩,也是為官之道的大學問。
也唯有這些有錢有閑的階級,才能如此賣力地演出那一幕幕山高水長,依依不舍的假戲。
其實,這裏大部分人都是打著送別天使跟空虛道長的幌子,實際上來送宣旨太監“程儀”的。
明代雖然有著太監不得幹政的鐵牌,士林中人也一個賽一個看不起閹豎。
但私底下的結交從卻來沒有少過。
無論你是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如張居正,清流正人如東林黨,誰不是結交太監,樂此不疲?
能被萬曆皇帝在重重阻力之下,派出來宣旨的太監,自然也是在皇帝心中有些份量的太監了。
這些人,或許不一定會幫你忙,卻能用不經意地兩句話,便能壞了你前程。
而你,或許連怎麽丟官罷職的,都不一定清楚。
所以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啊!
在文官們看來,太監們便是十足的小人了。
何況,太監們深居內宮,是最了解紫禁城內的風吹草動,也最明白皇帝的心思的。
無論是揣摩聖意以求飛黃騰達,還是如張居正一般裏外相通,壓製群僚。
在宮中沒有臂助都是不行的。
南陽城不比在京城,也沒有那麽多高風亮節的君子們盯著。自然就不需要那麽多避諱了。
借著踐行來送別,拿出一點程儀來跟天使接個善緣,不管將來用不用得著,總不是壞事不是?
宣旨太監得了沉甸甸的賄賂,自然笑顏逐開,一一感謝。倒是空虛道長滿腹心事,對著前來送行的士紳心不在焉,勉強應付。
“真人道法通玄,難道還有什麽人間之事可以煩憂麽?”一路上,宣旨的太監對空虛道長也算關懷備至,盡力巴結了。
可空虛道長滿腹心事,始終對著宣旨太監不冷不熱。
這眼見著就要到達京城了,宣旨太監便忍不住地。趁著驛站歇息的檔口,連夜來訪了。
說起來去,這位宣旨太監,到了南陽不過幾天,就頗有些被南陽的士紳百姓洗腦的架勢。
在南陽人民一致地吹捧之下,也由此認定了空虛道長,就是一個身懷仙法的得道之人。
不但能呼風喚雨,法力通天。而且能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無論是讀過聖賢書的士紳,還是沒讀過聖賢書的老百姓,其實都一樣,總喜歡在捧一個人的時候,對一個人的所有故事進行加工,然後再增添自己的理解,把所有美好都強加給一個人,從而給自己,也給聽自己故事的人塑造一個高大全的形象。
總之,在南陽人民的眼裏,空虛道長不但是自己人,而且還是位能祈雨攘災的救命神仙。
既然京城來人了,還不大力吹捧一下?
一個人這麽說,兩個人也這麽說!
前來宣旨的太監以及屬下一幹人等,焉能不對空虛道長既敬且畏。
生怕有了一點點怠慢之處,就怠慢了仙人啊?
作為皇帝的心腹太監,作為一個在深宮裏長大的太監。雖然還沒做到幾個宮中大檔的位置,但也不算低了。
太監說起來,無論有多高的位置,無論宮外有人多少攀迎巴結。
本質上都不過皇帝的家奴而已,所以察言觀色,小心伺人,幾乎都成了他們的本能了
隻是能讓他們如此伏低做小,小心巴結的人不多了而已。
但空虛道長這種得道高人,顯然就是一個需要自己好生巴結的人。
隻是空虛道長心思完全沒在這兒,讓宣旨太監一腔心思完全盡付了流水
。眼見著就要進到北京了,以空虛道長的地位,若是祈雨成功,自己以後想要巴結也輪不上他了啊!
所以才會趕在進京之前,壯著膽子來探問一番。
“貧道這一路來,見得四處天幹無雨,以致百姓蒙難,心中不忍,卻礙於道行輕微,恐難濟天下萬民啊!”空虛道長聞言,有些試探地問道。
“這也是沒辦法,老天爺不下雨,誰又能拿老天爺怎麽樣呢?”宣旨太監點了點頭感歎道,這一路上的幹旱看多了,總是不讓人痛快的。
畢竟天下大旱,皇宮裏也就沒了個好氣憤。皇帝的心情不好,做奴才的太監宮女一不下心就會成了替罪羔羊,被活活打死的都有。
如今的宮內,人心惶惶,做奴才的如何能開心德起來?
“一次祈雨,最大不過周圍百十裏,能濟得了一府一縣,已是萬幸。”空虛道長略微沉默了一下,斟酌地問道:“明知對大明北地百姓不過杯水車薪,皇上為何還要如此大張旗鼓地宣貧道進京啊?”
“真人,您問雜家,可就真的問對人了!”宣旨太監嗬嗬一笑,小心地湊了過來道:“小人可是乾清宮當差的。對於陛下為何執意宣您進京祈雨,雜家還是知道一二的!”
“說到底,還是被那幫無理取鬧的文官們逼的。竟然敢懷疑陛下素行不端,猜疑臣子,苛待百姓。以至於獲罪於天!不但要陛下收回外派的監臣,還要陛下下罪己詔。一樁樁,一件件,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啊!”
“這樣的話,陛下又如何忍得?”
“所以,陛下才要宣真人進京祈雨,隻要真人到時候法力一展,降下雨來,您的真人之命就無人能撼動。到時候,您說這次大旱是天災,與陛下是否無關。那幫文臣還能胡攪蠻纏麽?”
“到時候,真人您就是我大明國師了啊!”
“到時候,雜家雖說隻是一個閹人,但在宮裏,還算說得上話。,到時候,真人若是有什麽差遣,盡管吩咐雜家去辦就是。”
“雜家自小入宮,能做到眼下也算有福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就指望來生能有個好奔頭,聽聞道長能溝通幽冥,消災賜福。雜家也不要什麽今生的福氣了,隻要來生能做個富家翁,能兒孫滿堂就好!”
宣旨太監看起來年齡也不小了,在外人看起來,他們有錢有勢,依仗著皇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除了少了點玩意兒,還有什麽可遺憾的?可他們內心的苦楚,又有誰能知道?
這不,宣旨太監說著說著,眼淚都流下來了。
當然,空虛道長一時半會兒,也弄不明白對方這眼淚是真是假,是在做戲的,還是真的傷心如此?
隻是,空虛道長聽得宣旨太監有意無意間透漏出來的消息,一時間心情更加沉重了。
本來祈雨攘災,半在修為,半在天意。哪怕是張天師親臨,若老天不許,也不一定能求下雨來。
所以祈雨之事,本無絕對之事。一般來說,就算祈雨失敗,也不過壞了名聲,拿不到自己該有的報仇罷了。
當然,若是事涉官府,就相對嚴重了。說不定失敗之後,會有皮肉之苦或者牢獄之災。
但那些倒黴的,可都是主動揭下了皇榜的啊!
猶如軍前立下了軍令狀一般,豈是兒戲?
若不是主動,而是對方請來的祈雨之人,則沒那麽大罪過了。
而空虛道長一聽見宣旨太監道出的內情,當即冷汗都快出來了。
這次,若是祈雨不成,豈不是真的會有性命之憂?
空虛道長好說歹說,才總算將宣旨太監給勸離了。
然後一個人小心地關閉了房門,沉默了好久之後,才從自己的包袱裏,顫顫巍巍地拿出了一包牽機毒藥。
也唯有這些有錢有閑的階級,才能如此賣力地演出那一幕幕山高水長,依依不舍的假戲。
其實,這裏大部分人都是打著送別天使跟空虛道長的幌子,實際上來送宣旨太監“程儀”的。
明代雖然有著太監不得幹政的鐵牌,士林中人也一個賽一個看不起閹豎。
但私底下的結交從卻來沒有少過。
無論你是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如張居正,清流正人如東林黨,誰不是結交太監,樂此不疲?
能被萬曆皇帝在重重阻力之下,派出來宣旨的太監,自然也是在皇帝心中有些份量的太監了。
這些人,或許不一定會幫你忙,卻能用不經意地兩句話,便能壞了你前程。
而你,或許連怎麽丟官罷職的,都不一定清楚。
所以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啊!
在文官們看來,太監們便是十足的小人了。
何況,太監們深居內宮,是最了解紫禁城內的風吹草動,也最明白皇帝的心思的。
無論是揣摩聖意以求飛黃騰達,還是如張居正一般裏外相通,壓製群僚。
在宮中沒有臂助都是不行的。
南陽城不比在京城,也沒有那麽多高風亮節的君子們盯著。自然就不需要那麽多避諱了。
借著踐行來送別,拿出一點程儀來跟天使接個善緣,不管將來用不用得著,總不是壞事不是?
宣旨太監得了沉甸甸的賄賂,自然笑顏逐開,一一感謝。倒是空虛道長滿腹心事,對著前來送行的士紳心不在焉,勉強應付。
“真人道法通玄,難道還有什麽人間之事可以煩憂麽?”一路上,宣旨的太監對空虛道長也算關懷備至,盡力巴結了。
可空虛道長滿腹心事,始終對著宣旨太監不冷不熱。
這眼見著就要到達京城了,宣旨太監便忍不住地。趁著驛站歇息的檔口,連夜來訪了。
說起來去,這位宣旨太監,到了南陽不過幾天,就頗有些被南陽的士紳百姓洗腦的架勢。
在南陽人民一致地吹捧之下,也由此認定了空虛道長,就是一個身懷仙法的得道之人。
不但能呼風喚雨,法力通天。而且能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無論是讀過聖賢書的士紳,還是沒讀過聖賢書的老百姓,其實都一樣,總喜歡在捧一個人的時候,對一個人的所有故事進行加工,然後再增添自己的理解,把所有美好都強加給一個人,從而給自己,也給聽自己故事的人塑造一個高大全的形象。
總之,在南陽人民的眼裏,空虛道長不但是自己人,而且還是位能祈雨攘災的救命神仙。
既然京城來人了,還不大力吹捧一下?
一個人這麽說,兩個人也這麽說!
前來宣旨的太監以及屬下一幹人等,焉能不對空虛道長既敬且畏。
生怕有了一點點怠慢之處,就怠慢了仙人啊?
作為皇帝的心腹太監,作為一個在深宮裏長大的太監。雖然還沒做到幾個宮中大檔的位置,但也不算低了。
太監說起來,無論有多高的位置,無論宮外有人多少攀迎巴結。
本質上都不過皇帝的家奴而已,所以察言觀色,小心伺人,幾乎都成了他們的本能了
隻是能讓他們如此伏低做小,小心巴結的人不多了而已。
但空虛道長這種得道高人,顯然就是一個需要自己好生巴結的人。
隻是空虛道長心思完全沒在這兒,讓宣旨太監一腔心思完全盡付了流水
。眼見著就要進到北京了,以空虛道長的地位,若是祈雨成功,自己以後想要巴結也輪不上他了啊!
所以才會趕在進京之前,壯著膽子來探問一番。
“貧道這一路來,見得四處天幹無雨,以致百姓蒙難,心中不忍,卻礙於道行輕微,恐難濟天下萬民啊!”空虛道長聞言,有些試探地問道。
“這也是沒辦法,老天爺不下雨,誰又能拿老天爺怎麽樣呢?”宣旨太監點了點頭感歎道,這一路上的幹旱看多了,總是不讓人痛快的。
畢竟天下大旱,皇宮裏也就沒了個好氣憤。皇帝的心情不好,做奴才的太監宮女一不下心就會成了替罪羔羊,被活活打死的都有。
如今的宮內,人心惶惶,做奴才的如何能開心德起來?
“一次祈雨,最大不過周圍百十裏,能濟得了一府一縣,已是萬幸。”空虛道長略微沉默了一下,斟酌地問道:“明知對大明北地百姓不過杯水車薪,皇上為何還要如此大張旗鼓地宣貧道進京啊?”
“真人,您問雜家,可就真的問對人了!”宣旨太監嗬嗬一笑,小心地湊了過來道:“小人可是乾清宮當差的。對於陛下為何執意宣您進京祈雨,雜家還是知道一二的!”
“說到底,還是被那幫無理取鬧的文官們逼的。竟然敢懷疑陛下素行不端,猜疑臣子,苛待百姓。以至於獲罪於天!不但要陛下收回外派的監臣,還要陛下下罪己詔。一樁樁,一件件,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啊!”
“這樣的話,陛下又如何忍得?”
“所以,陛下才要宣真人進京祈雨,隻要真人到時候法力一展,降下雨來,您的真人之命就無人能撼動。到時候,您說這次大旱是天災,與陛下是否無關。那幫文臣還能胡攪蠻纏麽?”
“到時候,真人您就是我大明國師了啊!”
“到時候,雜家雖說隻是一個閹人,但在宮裏,還算說得上話。,到時候,真人若是有什麽差遣,盡管吩咐雜家去辦就是。”
“雜家自小入宮,能做到眼下也算有福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就指望來生能有個好奔頭,聽聞道長能溝通幽冥,消災賜福。雜家也不要什麽今生的福氣了,隻要來生能做個富家翁,能兒孫滿堂就好!”
宣旨太監看起來年齡也不小了,在外人看起來,他們有錢有勢,依仗著皇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除了少了點玩意兒,還有什麽可遺憾的?可他們內心的苦楚,又有誰能知道?
這不,宣旨太監說著說著,眼淚都流下來了。
當然,空虛道長一時半會兒,也弄不明白對方這眼淚是真是假,是在做戲的,還是真的傷心如此?
隻是,空虛道長聽得宣旨太監有意無意間透漏出來的消息,一時間心情更加沉重了。
本來祈雨攘災,半在修為,半在天意。哪怕是張天師親臨,若老天不許,也不一定能求下雨來。
所以祈雨之事,本無絕對之事。一般來說,就算祈雨失敗,也不過壞了名聲,拿不到自己該有的報仇罷了。
當然,若是事涉官府,就相對嚴重了。說不定失敗之後,會有皮肉之苦或者牢獄之災。
但那些倒黴的,可都是主動揭下了皇榜的啊!
猶如軍前立下了軍令狀一般,豈是兒戲?
若不是主動,而是對方請來的祈雨之人,則沒那麽大罪過了。
而空虛道長一聽見宣旨太監道出的內情,當即冷汗都快出來了。
這次,若是祈雨不成,豈不是真的會有性命之憂?
空虛道長好說歹說,才總算將宣旨太監給勸離了。
然後一個人小心地關閉了房門,沉默了好久之後,才從自己的包袱裏,顫顫巍巍地拿出了一包牽機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