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公子衛瑜的家眷,由高括、種招以及青鴉眾們,親自護送到大梁。
得知此事後,趙弘潤親自出城迎接,當然,不是以「魏王趙潤」的身份,而是以「外甥」的身份,因為搬至大梁的衛瑜家眷中,還有衛瑜的母親「大衛姬」,也就是趙弘潤生母「小衛姬」的姐姐。
鑒於沈太後所言,趙潤的生母在世前與其姐關係甚為親密,趙弘潤認為自己理當持晚輩之禮,親自出城迎接這位姨母。
因為是喬裝出城,趙潤隻帶了衛驕、呂牧、穆青等人,以及大概十幾名穿著尋常衣物的禁衛軍士卒,不過暗地裏有多少青鴉眾在旁保護,那就連趙潤都不得而知了。
而與此同時,在前來大梁的官道上,趙潤的姨母大衛姬,正抱著孫子衛雲坐在馬車上,跟抱著女兒寧寧的兒媳衛陳氏低聲說著什麽,依稀可聽見「外甥」、「性子如何」等詞,大概是在向兒媳探聽魏王趙潤這位外甥的性格。
看得出來,年近五旬大衛姬,似乎尚未從痛失兒子的悲傷中脫離出來,隻見她死死摟著孫兒衛雲,仿佛生怕這個親孫子也跟兒子衛瑜似的突然就故去了,且她的眼眶,依舊微微泛紅,怕是多半在無人的角落,因為思念兒子而偷偷哭泣過。
“魏王陛下……”
可能是怕馬車外的高括、種招等青鴉眾聽到,不太合適,衛瑜的遺孀衛陳氏壓低聲音說道:“亡夫與媳兒當初與他相處日子不多,不過總得來說,是一位非常重感情的人呢……”
的確,當年衛瑜作為質子被衛王費遣到大梁後不久,趙弘潤就因為前太子趙譽的關係,離開大梁前往商水縣,後來趙潤返回大梁,又發生了一係列的變故,倒還真沒有與衛瑜夫婦有太多的接觸。
大衛姬點點頭,正要再問什麽,卻見馬車傳來了高括的聲音:“老夫人,據高某的屬下來報,得知您來到大梁,我國陛下親自出城迎接你。”
『咦?』
大衛姬吃了一驚,有些難以置信。
雖然她論親份確實是趙潤的姨母,而趙潤也的確是他的外甥,但考慮到這位外甥如今已貴為魏國君主,且魏國目前就是那般的強盛,大衛姬實在想象不到這位外甥居然會親自出城迎接她的到來。
但事實證明,她那位外甥,還真是親自出城迎接了。
這不,片刻之後,在大梁城東的十裏亭,大衛姬便見到了她的外甥,魏王趙潤。
“外甥趙潤,拜見姨母。”
待等大衛姬下了馬車後,趙弘潤主動上前拱手行禮,規規矩矩,絲毫沒有因為他是魏國的王有哪怕一絲一毫的倨傲。
然而是大衛姬這位長輩,一開始顯得有些拘束。
不過待等趙弘潤將大衛姬請到亭中小敘了片刻後,大衛姬這才逐漸適應。
至於談論的話題,無非就是衛瑜的身後事。
大衛姬告訴趙弘潤,衛瑜的喪事已經在衛國辦過,是由衛瑜生前麾下的得力幹將夏育、孟賁幾人操辦的。
夏育、孟賁二人將衛瑜的屍體安葬在衛國「無鹽縣」城郊的山上,畢竟無鹽縣曾是東軍的大本營。
說著說著,大衛姬眼眶便難免微微泛紅,而在旁的衛瑜的遺孀衛陳氏,亦哽咽起來,忍不住說道:“懇請魏王陛下發兵為亡夫報仇。”
聽聞此言,趙弘潤不禁有些為難。
衛瑜之死,東軍那邊幾乎普遍認為是公子玠下的毒手,但這個猜測其實並不靠譜——公子玠那種庸才,有這個膽量麽?
很顯然,肯定是別有用心的幕後黑手,在殺害了衛瑜之後,將這件事嫁禍給了公子玠。
遺憾的是,這個幕後黑手究竟是誰,青鴉眾暫時還沒有什麽頭緒——這的確很難追查,公子玠派去看押衛瑜的部下玩忽職守,連衛瑜什麽時候悄然死在屋內都不得而知,這種事怎麽追查?
正因為查到真凶的機會非常渺茫,因此,無論是夏育、孟賁也好,亦或是大衛姬與衛陳氏,都將衛玠視為了殺害衛瑜的凶手——反正計較下來,衛瑜的死,衛玠肯定是有責任的。
但問題是,衛玠再怎麽說也是衛國的公子,雖說趙潤的確有能力弄死衛玠,但這件事若是別人故意歪曲,未免不太好聽——衛國已經失去了衛公子瑜,你趙潤再弄死一個衛玠,難不成是希望衛國失去所有繼承人麽?
更何況,要說責任的話,衛王費也有責任,難道趙潤還能連帶著弄死衛王費不成?
想到這裏,趙潤為難地對大衛姬說道:“表兄的事,我大魏實在不好過分介入,還望姨母諒解。”
大衛姬聞言點點頭,隨即長長歎了口氣。
說實話,大衛姬與衛王費的感情並不是和睦,與丈夫相比,想來大衛姬更親近兒子衛瑜,畢竟衛王費是一個很貪圖享樂的人,貴為衛國君主的他,身邊自然不缺年輕貌美的女人,難免會疏忽夫妻間的感情。
這從大衛姬在兒子衛瑜死後,帶著兒媳衛陳氏與孫兒衛雲來投奔外甥趙潤,就不難看出。
但話說回來,就算夫妻倆感情再不好,衛王費終究也是大衛姬的夫婿,是故,大衛姬並沒有懇求外甥趙潤發兵為她兒子報仇,因為她知道,一旦魏國發兵介入此事,那麽,她丈夫衛費的王位,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
眼下的她唯一所考慮的,帶著帶著兒媳與孫兒孫女投奔外甥趙潤,代替兒子衛瑜好生將孫兒孫女撫養長大。
待等孫兒衛雲長大,她夫婿衛王費多半也已不在人世,到時候,她自然會懇請外甥趙潤的幫助,借助魏國的力量,讓孫兒衛雲繼承衛王的位置——似這種事,在這個時代並不罕見。
“潤、呃……趙……”
看著趙潤,大衛姬有些遲疑於對這位外甥的稱呼。
見此,趙弘潤笑著說道:“姨母就喚我弘潤即可,要不然,阿潤什麽的也無妨。”
大衛姬仔細地看著趙弘潤的眼睛,見這位外甥在說這番話時眼睛中透露著真誠,心下不禁很是感慨,感慨道:“淼兒有你這樣的兒子,也是前世的福氣了……”
趙弘潤愣了愣,這才意識到這位姨母口中的「淼兒」,大概指的就是他的生母。
隨後,衛陳氏與衛瑜的妾室劉氏,領來衛瑜的兒子衛雲與女兒寧寧,與趙潤相見。
看得出來,兩個小家夥還是有點拘束,在輕輕喚了一聲叔父後,便躲在了母親身後,讓大衛姬與衛陳氏都感覺有點尷尬。
不過趙弘潤倒是不在意,笑著與兩個小家夥說道:“叔父家中,也有幾個小鬼頭,年紀呢,比你二人要小兩歲,是你們的弟弟妹妹,日後你倆替叔父照看弟弟妹妹,好麽?”
兩個小家夥雖然有些拘束,但還是有些向往地點了點頭,畢竟小孩的天性,在得知有同齡人時,當然心中歡喜。
在自認為與兩個小家夥拉近了一點關係後,趙弘潤笑著對大衛姬說道:“姨母,時候也不早了,我等先回大梁可好?”
大衛姬點點頭,莊重而感激地說道:“那就拜托你了,弘潤。”
“哪裏的話。”
趙弘潤笑著擺擺手,在親自將大衛姬扶上馬車後,一行人便徑直返回了大梁。
此時在大梁內,趙潤早已為大衛姬、衛陳氏等人安排好了府邸,就在城北宮前那條直道一帶,而且附近就有一個禁衛軍的哨所,並且他也提前叮囑過禁衛軍,治安方麵那是完全沒有問題。
大衛姬與衛陳氏跟著趙潤來到那座新的府邸,且在後者的陪同下大致參觀了府內的建築設施,無論是對府內的建築設施還是府內的下人,皆十分滿意。
“姨母,你們身邊有什麽老人麽?”
期間,趙弘潤隨口問道。
他口中的「老人」,即是指信任的心腹,畢竟大衛姬也好,衛陳氏與劉氏也罷,皆是女眷,就算趙弘潤已囑咐過內侍監照顧她們,提供日常所需,但三女身邊也需要用來使喚的親信。
聽聞此言,大衛姬說道:“過些日子,有我兒的舊部會來大梁……”
看了一眼少不更事的孫兒衛雲,她難得展露笑臉說道:“夏育、孟賁、孟衝那些人說,我兒待他們恩重如山,縱使我兒不幸過世,他們也要追隨幼主……”
“夏育?孟賁?”
趙弘潤愣了愣,若是他沒有記錯的話,那可是衛瑜生前麾下的大將,是衛國非常知名的遊俠人物。
當日,趙弘潤邀請大衛姬、衛陳氏等人與沈太後相見,畢竟沈太後與趙潤的生母衛姬曾經關係極好,因此,在得知趙潤有意將大衛姬一行人請到魏國之後,沈太後亦很希望與衛姬的姐姐大衛姬見一見,她認為彼此應該有很多話題。
果然,大衛姬與沈太後相處地不錯,而衛雲與衛寧姐妹,也跟趙衛、趙川、趙邯、趙楚等幾個趙弘潤的兒女相處地不錯,彼此接觸不到半日,就已經熟絡了。
看著一幫小鬼在福延宮前的空地上嬉戲,趙弘潤詢問跟在身邊的高括道:“衛瑜的東軍……可曾被濮陽收編?”
“並沒有。”
高括搖了搖頭,說道:“衛國那邊瘋傳,是衛玠害死了衛瑜,且這件事當中也涉及到衛王,東軍哪有可能與濮陽和解?若非我大魏及時出麵幹涉,搞不好東軍會攻破王宮,處死衛王費與公子玠也說不定……”
“弑君?這麽誇張?”趙弘潤頗為意外地問道。
高括哂笑一聲,說道:“陛下那是沒看到當時的景象,說實話,當時東軍在臣看來,已跟‘暴軍’無異……若非陛下欲收養衛雲的消息,讓東軍有點投鼠忌器,恐怕似夏育、孟賁等衛國遊俠出身的兵將,絕沒有那麽簡單就答應和解。”
“唔……”趙弘潤點了點頭,他也知道衛國的遊俠一向忠肝義膽。
“眼下東軍的情況如何?”他問道。
高括抱了抱拳,回覆道:“名義上是解散了,想來那幫人也不會接受濮陽的收編。……大部分的人都散了,不過其中,似夏育、孟賁等人決定追隨幼主,想親眼看著幼主長大成人,而另外一部分人,則回歸了「衛東」,據臣猜測,大概是想為日後幼主繼位做準備吧。”說到這裏,他搖了搖頭,有感而發地說道:“衛國,怕是從此一蹶不振了。”
趙潤聽聞默然不語。
數日後,梁郡各縣的縣令向朝廷稟報,說最近有大量衛人湧入國內,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小部分則是手持利劍的衛國遊俠。
朝廷一開始並沒有引起重視,但漸漸地,各縣本地遊俠與來自衛國的遊俠為了搶地盤頻繁發生衝突,這就迫使朝廷不得不重視這個現象。
就連大梁府府正褚書禮,在不久後亦向垂拱殿上稟,說大梁近些日子的治安不穩,原因就在於有大量來自衛國的遊俠湧入大梁,這些人為了生存而搶了大梁本土遊俠的活,以至於兩幫人衝突不斷,甚至於已鬧出好幾條人命。
說實話,江湖遊俠彼此間的搶奪、廝殺,朝廷原本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畢竟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指望這些人完全消失,這是不現實的。
因此,隻要這些遊俠不給官府添麻煩,朝廷素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鑒於朝廷的威勢,魏國本土的遊俠曆來還是比較守規矩的,就比如兩幫人搶地盤,絕不會發生在幾條主街上,他們會在某個偏僻的角落自行解決,甚至連屍體都處理掉,不給刑部增加麻煩。
畢竟,一旦窗戶紙捅破,禁衛軍是肯定要介入的,這對幾方遊俠們也沒有什麽好處。
但近段日子,由於大量的衛國遊俠湧入魏國,甚至於來到王都大梁謀生、討生活,這就難免觸犯了魏國以及大梁本土遊俠的利益,因此發生了衝突。
為何衛國遊俠大量湧入魏國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些遊俠對衛王費徹底失望了,或者幹脆點說,對失去了衛公子瑜的魏國徹底失望了,從而導致衛國人口大量流失,流向魏國。
高括猜得沒錯,失去了公子衛瑜的衛國,注定從此一蹶不振,但從衛人的民心所向就可見一斑。
鑒於這件事,魏國朝廷久違地出現了爭執。
以刑部為代表的司法衙門表示,這些衛人、尤其是衛國遊俠的湧入,大大影響了他魏國的治安;而戶部、禮部則表示,外來人口湧入本國落戶,這不是一件好事麽?
最終,朝廷內部達成了一致的態度:接納這些來自衛國的流民,但是必須對他們有所約束,尤其是那些習慣我行我素的衛國遊俠。
數日後,朝廷令禁衛軍介入此事,十萬禁衛軍接到命令,被派往梁郡內各地,對當地的遊俠展開打壓,隻要碰到街頭鬥毆的,全部先抓到牢裏關一陣子再說,至於其中個別反抗拘捕的,通通當場格殺。
遊俠勢力哪裏鬥得過禁衛軍?
一時間,遊俠勢力中風聲鶴唳,無論是魏國遊俠還是衛國遊俠,在強大的禁衛軍麵前,都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夾起尾巴,假裝良順百姓。
如此,一直持續到入冬,待年關相近時,朝廷下令撤回派往各地的禁衛軍,那些遊俠勢力,果然安分了許多,縱使魏國遊俠與衛國遊俠彼此間還存在有矛盾,也不敢再光天化日、光明正大地鬥毆,大多都是相約在偏僻的小巷裏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也就繼續他們此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了,畢竟水至清則無魚,似遊俠這種有時類似地痞無賴的存在,無論是在什麽時代,都是很難徹底杜絕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投奔魏國的衛國遊俠當中,很多人由於找不到謀生,也有希望加入魏國軍隊的,這讓魏國得到了不少青壯的士卒,倒還真是意外之喜。
而在此期間,趙弘潤亦曾叫青鴉眾關注衛國,他主要是想知道當初衛瑜費心費力發展起來的冶造工坊——雖然很薄弱,但至少在衛瑜的努力下,衛國的冶造技術也算是漸漸發展起來了。
然而惋惜的是,在衛瑜死後,這些冶造工坊也漸漸停工,繼而荒廢了。
“衛國徹底廢了……”
在得知此事後,趙弘潤在甘露殿內忍不住歎了口氣。
還記得衛公子瑜在世時,衛國雖然弱小,但卻漸漸展現出興旺發展的局麵,但這興旺發展的新麵貌,在衛瑜不幸亡故後,一下子就消失了。
甚至於,因為這場內亂,導致衛國有很多人對衛王費徹底失望,以至於如今的衛國,竟比衛瑜出麵整頓國內事務前還要弱。
在這種情況下,衛國守得住衛瑜從齊國手中奪得的東郡麽?
趙弘潤並不看好。
在他看來,目前齊國是仍在與楚國交戰,但是無暇顧及衛國,但待等到齊國擊退了楚國,抽出手來對付衛國,搞不好衛瑜此前奪取的齊國領土,都將逐一吐出來。
甚至於,衛國的弱小,還會使韓、楚等國家對其心生什麽念頭。
總之一句話,衛瑜的死,使得衛國錯失了一次千載難逢強大自身的機會。
魏興安二年的冬季,楚國二度進攻齊國,但還是沒能攻克齊國的琅琊郡。
鑒於國力已難以繼續支撐戰爭,楚王熊拓終於接受了齊國的和談,兩國以「維持目前疆域」作為基礎,在經過了好幾次談判中,終於暫時握手言和,結束了這場長達兩年餘的「齊楚之戰」。
在達成協議後,楚國除了駐軍東海郡的必要軍隊外,其餘軍隊皆陸陸續續撤回國內。
不得不說,這個局麵對於魏國而言非常有利,因為楚國雖說攻陷了齊國的泗水、東海兩郡,但到底是沒能徹底奪取齊國的財富,而魯國那邊,讓趙弘潤大感意外地,不知什麽時候搖身一變成為魯國將領的原大盜賊桓虎,亦不可思議地擊退了楚國三天柱之一的項末,成為了魯國的英雄——總而言之,楚國也沒能得到魯國的工藝技術。
在這種情況下,楚國與魏國命中注定的那場因為中原霸主的戰爭,隻能再次延後。
齊國,到底是憑著一口氣活下來了。
而齊國既然與楚國結束了那場戰爭,那麽,相信齊國不久之後,多半也會開始清算衛國趁火打劫攻取東郡的那筆賬。
失去了公子衛瑜的衛國,真不知該如何抵擋齊國的軍隊。
魏國相助衛國?
說實話,除非是齊國的軍隊打到衛國的王都濮陽,逼近他魏國,否則,趙潤還真沒想過去幫衛國抵禦齊軍。
或許正如介子鴟所言,魏衛兩國的關係,在公子衛瑜亡故的那一刻就已經淡了,至少不再像曾經那樣牢固。
轉過新年,即是魏興安三年,中原諸國迎來了相對和平的新的一年。
但眾所周知,所謂的和平隻是暫時的,一時的和平,也不過是孕育著更大規模的戰亂而已。
得知此事後,趙弘潤親自出城迎接,當然,不是以「魏王趙潤」的身份,而是以「外甥」的身份,因為搬至大梁的衛瑜家眷中,還有衛瑜的母親「大衛姬」,也就是趙弘潤生母「小衛姬」的姐姐。
鑒於沈太後所言,趙潤的生母在世前與其姐關係甚為親密,趙弘潤認為自己理當持晚輩之禮,親自出城迎接這位姨母。
因為是喬裝出城,趙潤隻帶了衛驕、呂牧、穆青等人,以及大概十幾名穿著尋常衣物的禁衛軍士卒,不過暗地裏有多少青鴉眾在旁保護,那就連趙潤都不得而知了。
而與此同時,在前來大梁的官道上,趙潤的姨母大衛姬,正抱著孫子衛雲坐在馬車上,跟抱著女兒寧寧的兒媳衛陳氏低聲說著什麽,依稀可聽見「外甥」、「性子如何」等詞,大概是在向兒媳探聽魏王趙潤這位外甥的性格。
看得出來,年近五旬大衛姬,似乎尚未從痛失兒子的悲傷中脫離出來,隻見她死死摟著孫兒衛雲,仿佛生怕這個親孫子也跟兒子衛瑜似的突然就故去了,且她的眼眶,依舊微微泛紅,怕是多半在無人的角落,因為思念兒子而偷偷哭泣過。
“魏王陛下……”
可能是怕馬車外的高括、種招等青鴉眾聽到,不太合適,衛瑜的遺孀衛陳氏壓低聲音說道:“亡夫與媳兒當初與他相處日子不多,不過總得來說,是一位非常重感情的人呢……”
的確,當年衛瑜作為質子被衛王費遣到大梁後不久,趙弘潤就因為前太子趙譽的關係,離開大梁前往商水縣,後來趙潤返回大梁,又發生了一係列的變故,倒還真沒有與衛瑜夫婦有太多的接觸。
大衛姬點點頭,正要再問什麽,卻見馬車傳來了高括的聲音:“老夫人,據高某的屬下來報,得知您來到大梁,我國陛下親自出城迎接你。”
『咦?』
大衛姬吃了一驚,有些難以置信。
雖然她論親份確實是趙潤的姨母,而趙潤也的確是他的外甥,但考慮到這位外甥如今已貴為魏國君主,且魏國目前就是那般的強盛,大衛姬實在想象不到這位外甥居然會親自出城迎接她的到來。
但事實證明,她那位外甥,還真是親自出城迎接了。
這不,片刻之後,在大梁城東的十裏亭,大衛姬便見到了她的外甥,魏王趙潤。
“外甥趙潤,拜見姨母。”
待等大衛姬下了馬車後,趙弘潤主動上前拱手行禮,規規矩矩,絲毫沒有因為他是魏國的王有哪怕一絲一毫的倨傲。
然而是大衛姬這位長輩,一開始顯得有些拘束。
不過待等趙弘潤將大衛姬請到亭中小敘了片刻後,大衛姬這才逐漸適應。
至於談論的話題,無非就是衛瑜的身後事。
大衛姬告訴趙弘潤,衛瑜的喪事已經在衛國辦過,是由衛瑜生前麾下的得力幹將夏育、孟賁幾人操辦的。
夏育、孟賁二人將衛瑜的屍體安葬在衛國「無鹽縣」城郊的山上,畢竟無鹽縣曾是東軍的大本營。
說著說著,大衛姬眼眶便難免微微泛紅,而在旁的衛瑜的遺孀衛陳氏,亦哽咽起來,忍不住說道:“懇請魏王陛下發兵為亡夫報仇。”
聽聞此言,趙弘潤不禁有些為難。
衛瑜之死,東軍那邊幾乎普遍認為是公子玠下的毒手,但這個猜測其實並不靠譜——公子玠那種庸才,有這個膽量麽?
很顯然,肯定是別有用心的幕後黑手,在殺害了衛瑜之後,將這件事嫁禍給了公子玠。
遺憾的是,這個幕後黑手究竟是誰,青鴉眾暫時還沒有什麽頭緒——這的確很難追查,公子玠派去看押衛瑜的部下玩忽職守,連衛瑜什麽時候悄然死在屋內都不得而知,這種事怎麽追查?
正因為查到真凶的機會非常渺茫,因此,無論是夏育、孟賁也好,亦或是大衛姬與衛陳氏,都將衛玠視為了殺害衛瑜的凶手——反正計較下來,衛瑜的死,衛玠肯定是有責任的。
但問題是,衛玠再怎麽說也是衛國的公子,雖說趙潤的確有能力弄死衛玠,但這件事若是別人故意歪曲,未免不太好聽——衛國已經失去了衛公子瑜,你趙潤再弄死一個衛玠,難不成是希望衛國失去所有繼承人麽?
更何況,要說責任的話,衛王費也有責任,難道趙潤還能連帶著弄死衛王費不成?
想到這裏,趙潤為難地對大衛姬說道:“表兄的事,我大魏實在不好過分介入,還望姨母諒解。”
大衛姬聞言點點頭,隨即長長歎了口氣。
說實話,大衛姬與衛王費的感情並不是和睦,與丈夫相比,想來大衛姬更親近兒子衛瑜,畢竟衛王費是一個很貪圖享樂的人,貴為衛國君主的他,身邊自然不缺年輕貌美的女人,難免會疏忽夫妻間的感情。
這從大衛姬在兒子衛瑜死後,帶著兒媳衛陳氏與孫兒衛雲來投奔外甥趙潤,就不難看出。
但話說回來,就算夫妻倆感情再不好,衛王費終究也是大衛姬的夫婿,是故,大衛姬並沒有懇求外甥趙潤發兵為她兒子報仇,因為她知道,一旦魏國發兵介入此事,那麽,她丈夫衛費的王位,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
眼下的她唯一所考慮的,帶著帶著兒媳與孫兒孫女投奔外甥趙潤,代替兒子衛瑜好生將孫兒孫女撫養長大。
待等孫兒衛雲長大,她夫婿衛王費多半也已不在人世,到時候,她自然會懇請外甥趙潤的幫助,借助魏國的力量,讓孫兒衛雲繼承衛王的位置——似這種事,在這個時代並不罕見。
“潤、呃……趙……”
看著趙潤,大衛姬有些遲疑於對這位外甥的稱呼。
見此,趙弘潤笑著說道:“姨母就喚我弘潤即可,要不然,阿潤什麽的也無妨。”
大衛姬仔細地看著趙弘潤的眼睛,見這位外甥在說這番話時眼睛中透露著真誠,心下不禁很是感慨,感慨道:“淼兒有你這樣的兒子,也是前世的福氣了……”
趙弘潤愣了愣,這才意識到這位姨母口中的「淼兒」,大概指的就是他的生母。
隨後,衛陳氏與衛瑜的妾室劉氏,領來衛瑜的兒子衛雲與女兒寧寧,與趙潤相見。
看得出來,兩個小家夥還是有點拘束,在輕輕喚了一聲叔父後,便躲在了母親身後,讓大衛姬與衛陳氏都感覺有點尷尬。
不過趙弘潤倒是不在意,笑著與兩個小家夥說道:“叔父家中,也有幾個小鬼頭,年紀呢,比你二人要小兩歲,是你們的弟弟妹妹,日後你倆替叔父照看弟弟妹妹,好麽?”
兩個小家夥雖然有些拘束,但還是有些向往地點了點頭,畢竟小孩的天性,在得知有同齡人時,當然心中歡喜。
在自認為與兩個小家夥拉近了一點關係後,趙弘潤笑著對大衛姬說道:“姨母,時候也不早了,我等先回大梁可好?”
大衛姬點點頭,莊重而感激地說道:“那就拜托你了,弘潤。”
“哪裏的話。”
趙弘潤笑著擺擺手,在親自將大衛姬扶上馬車後,一行人便徑直返回了大梁。
此時在大梁內,趙潤早已為大衛姬、衛陳氏等人安排好了府邸,就在城北宮前那條直道一帶,而且附近就有一個禁衛軍的哨所,並且他也提前叮囑過禁衛軍,治安方麵那是完全沒有問題。
大衛姬與衛陳氏跟著趙潤來到那座新的府邸,且在後者的陪同下大致參觀了府內的建築設施,無論是對府內的建築設施還是府內的下人,皆十分滿意。
“姨母,你們身邊有什麽老人麽?”
期間,趙弘潤隨口問道。
他口中的「老人」,即是指信任的心腹,畢竟大衛姬也好,衛陳氏與劉氏也罷,皆是女眷,就算趙弘潤已囑咐過內侍監照顧她們,提供日常所需,但三女身邊也需要用來使喚的親信。
聽聞此言,大衛姬說道:“過些日子,有我兒的舊部會來大梁……”
看了一眼少不更事的孫兒衛雲,她難得展露笑臉說道:“夏育、孟賁、孟衝那些人說,我兒待他們恩重如山,縱使我兒不幸過世,他們也要追隨幼主……”
“夏育?孟賁?”
趙弘潤愣了愣,若是他沒有記錯的話,那可是衛瑜生前麾下的大將,是衛國非常知名的遊俠人物。
當日,趙弘潤邀請大衛姬、衛陳氏等人與沈太後相見,畢竟沈太後與趙潤的生母衛姬曾經關係極好,因此,在得知趙潤有意將大衛姬一行人請到魏國之後,沈太後亦很希望與衛姬的姐姐大衛姬見一見,她認為彼此應該有很多話題。
果然,大衛姬與沈太後相處地不錯,而衛雲與衛寧姐妹,也跟趙衛、趙川、趙邯、趙楚等幾個趙弘潤的兒女相處地不錯,彼此接觸不到半日,就已經熟絡了。
看著一幫小鬼在福延宮前的空地上嬉戲,趙弘潤詢問跟在身邊的高括道:“衛瑜的東軍……可曾被濮陽收編?”
“並沒有。”
高括搖了搖頭,說道:“衛國那邊瘋傳,是衛玠害死了衛瑜,且這件事當中也涉及到衛王,東軍哪有可能與濮陽和解?若非我大魏及時出麵幹涉,搞不好東軍會攻破王宮,處死衛王費與公子玠也說不定……”
“弑君?這麽誇張?”趙弘潤頗為意外地問道。
高括哂笑一聲,說道:“陛下那是沒看到當時的景象,說實話,當時東軍在臣看來,已跟‘暴軍’無異……若非陛下欲收養衛雲的消息,讓東軍有點投鼠忌器,恐怕似夏育、孟賁等衛國遊俠出身的兵將,絕沒有那麽簡單就答應和解。”
“唔……”趙弘潤點了點頭,他也知道衛國的遊俠一向忠肝義膽。
“眼下東軍的情況如何?”他問道。
高括抱了抱拳,回覆道:“名義上是解散了,想來那幫人也不會接受濮陽的收編。……大部分的人都散了,不過其中,似夏育、孟賁等人決定追隨幼主,想親眼看著幼主長大成人,而另外一部分人,則回歸了「衛東」,據臣猜測,大概是想為日後幼主繼位做準備吧。”說到這裏,他搖了搖頭,有感而發地說道:“衛國,怕是從此一蹶不振了。”
趙潤聽聞默然不語。
數日後,梁郡各縣的縣令向朝廷稟報,說最近有大量衛人湧入國內,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小部分則是手持利劍的衛國遊俠。
朝廷一開始並沒有引起重視,但漸漸地,各縣本地遊俠與來自衛國的遊俠為了搶地盤頻繁發生衝突,這就迫使朝廷不得不重視這個現象。
就連大梁府府正褚書禮,在不久後亦向垂拱殿上稟,說大梁近些日子的治安不穩,原因就在於有大量來自衛國的遊俠湧入大梁,這些人為了生存而搶了大梁本土遊俠的活,以至於兩幫人衝突不斷,甚至於已鬧出好幾條人命。
說實話,江湖遊俠彼此間的搶奪、廝殺,朝廷原本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畢竟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指望這些人完全消失,這是不現實的。
因此,隻要這些遊俠不給官府添麻煩,朝廷素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鑒於朝廷的威勢,魏國本土的遊俠曆來還是比較守規矩的,就比如兩幫人搶地盤,絕不會發生在幾條主街上,他們會在某個偏僻的角落自行解決,甚至連屍體都處理掉,不給刑部增加麻煩。
畢竟,一旦窗戶紙捅破,禁衛軍是肯定要介入的,這對幾方遊俠們也沒有什麽好處。
但近段日子,由於大量的衛國遊俠湧入魏國,甚至於來到王都大梁謀生、討生活,這就難免觸犯了魏國以及大梁本土遊俠的利益,因此發生了衝突。
為何衛國遊俠大量湧入魏國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些遊俠對衛王費徹底失望了,或者幹脆點說,對失去了衛公子瑜的魏國徹底失望了,從而導致衛國人口大量流失,流向魏國。
高括猜得沒錯,失去了公子衛瑜的衛國,注定從此一蹶不振,但從衛人的民心所向就可見一斑。
鑒於這件事,魏國朝廷久違地出現了爭執。
以刑部為代表的司法衙門表示,這些衛人、尤其是衛國遊俠的湧入,大大影響了他魏國的治安;而戶部、禮部則表示,外來人口湧入本國落戶,這不是一件好事麽?
最終,朝廷內部達成了一致的態度:接納這些來自衛國的流民,但是必須對他們有所約束,尤其是那些習慣我行我素的衛國遊俠。
數日後,朝廷令禁衛軍介入此事,十萬禁衛軍接到命令,被派往梁郡內各地,對當地的遊俠展開打壓,隻要碰到街頭鬥毆的,全部先抓到牢裏關一陣子再說,至於其中個別反抗拘捕的,通通當場格殺。
遊俠勢力哪裏鬥得過禁衛軍?
一時間,遊俠勢力中風聲鶴唳,無論是魏國遊俠還是衛國遊俠,在強大的禁衛軍麵前,都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夾起尾巴,假裝良順百姓。
如此,一直持續到入冬,待年關相近時,朝廷下令撤回派往各地的禁衛軍,那些遊俠勢力,果然安分了許多,縱使魏國遊俠與衛國遊俠彼此間還存在有矛盾,也不敢再光天化日、光明正大地鬥毆,大多都是相約在偏僻的小巷裏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也就繼續他們此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了,畢竟水至清則無魚,似遊俠這種有時類似地痞無賴的存在,無論是在什麽時代,都是很難徹底杜絕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投奔魏國的衛國遊俠當中,很多人由於找不到謀生,也有希望加入魏國軍隊的,這讓魏國得到了不少青壯的士卒,倒還真是意外之喜。
而在此期間,趙弘潤亦曾叫青鴉眾關注衛國,他主要是想知道當初衛瑜費心費力發展起來的冶造工坊——雖然很薄弱,但至少在衛瑜的努力下,衛國的冶造技術也算是漸漸發展起來了。
然而惋惜的是,在衛瑜死後,這些冶造工坊也漸漸停工,繼而荒廢了。
“衛國徹底廢了……”
在得知此事後,趙弘潤在甘露殿內忍不住歎了口氣。
還記得衛公子瑜在世時,衛國雖然弱小,但卻漸漸展現出興旺發展的局麵,但這興旺發展的新麵貌,在衛瑜不幸亡故後,一下子就消失了。
甚至於,因為這場內亂,導致衛國有很多人對衛王費徹底失望,以至於如今的衛國,竟比衛瑜出麵整頓國內事務前還要弱。
在這種情況下,衛國守得住衛瑜從齊國手中奪得的東郡麽?
趙弘潤並不看好。
在他看來,目前齊國是仍在與楚國交戰,但是無暇顧及衛國,但待等到齊國擊退了楚國,抽出手來對付衛國,搞不好衛瑜此前奪取的齊國領土,都將逐一吐出來。
甚至於,衛國的弱小,還會使韓、楚等國家對其心生什麽念頭。
總之一句話,衛瑜的死,使得衛國錯失了一次千載難逢強大自身的機會。
魏興安二年的冬季,楚國二度進攻齊國,但還是沒能攻克齊國的琅琊郡。
鑒於國力已難以繼續支撐戰爭,楚王熊拓終於接受了齊國的和談,兩國以「維持目前疆域」作為基礎,在經過了好幾次談判中,終於暫時握手言和,結束了這場長達兩年餘的「齊楚之戰」。
在達成協議後,楚國除了駐軍東海郡的必要軍隊外,其餘軍隊皆陸陸續續撤回國內。
不得不說,這個局麵對於魏國而言非常有利,因為楚國雖說攻陷了齊國的泗水、東海兩郡,但到底是沒能徹底奪取齊國的財富,而魯國那邊,讓趙弘潤大感意外地,不知什麽時候搖身一變成為魯國將領的原大盜賊桓虎,亦不可思議地擊退了楚國三天柱之一的項末,成為了魯國的英雄——總而言之,楚國也沒能得到魯國的工藝技術。
在這種情況下,楚國與魏國命中注定的那場因為中原霸主的戰爭,隻能再次延後。
齊國,到底是憑著一口氣活下來了。
而齊國既然與楚國結束了那場戰爭,那麽,相信齊國不久之後,多半也會開始清算衛國趁火打劫攻取東郡的那筆賬。
失去了公子衛瑜的衛國,真不知該如何抵擋齊國的軍隊。
魏國相助衛國?
說實話,除非是齊國的軍隊打到衛國的王都濮陽,逼近他魏國,否則,趙潤還真沒想過去幫衛國抵禦齊軍。
或許正如介子鴟所言,魏衛兩國的關係,在公子衛瑜亡故的那一刻就已經淡了,至少不再像曾經那樣牢固。
轉過新年,即是魏興安三年,中原諸國迎來了相對和平的新的一年。
但眾所周知,所謂的和平隻是暫時的,一時的和平,也不過是孕育著更大規模的戰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