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寶岩上的這處平台地麵光溜溜的,比用蠟打磨過的地板還要潔淨,幾可反光。
這也就顯得遠處那個隆起的石丘異常顯眼,隻需一眼掃過就可以發現。
鎮壓乘黃?莫非那裏才是真正的乘黃陵?
啟和已經離開了青銅車,拖動著許久未曾活動過的雙腿緩緩向前,那些屍兵不僅沒有上前,而且齊齊跪拜在平台邊緣,額頭抵觸著地麵,絲毫不敢抬起。
對這裏的敬畏已經滲透到了它們殘留的軀殼深處。
長長的羽袍在地板上滑過,黃耀師他們跟隨在啟和身後一步不敢放鬆。
“這個石丘的形狀和紋理看起來不太對啊。。。”
眾人當中曲三的眼睛是最尖的,雖然離著石丘大概還有二三裏地,但他已經可以看出這石丘外型和顏色明顯與腳下的山石有著差異。
啟和行走的速度並不快,不過前方的石丘也並不矮小,足足有十來丈高,要比江清波再度前行了一段距離之後其他人也發現了這點異常。
“原來不是石丘,而是雕像麽?”黃耀師長眉微挑自語了一聲。
眼前高大的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三隻妖獸相互搏鬥的場景,處在最上首的是一隻長羽垂地,翎毛根根剛勁如刀的大鳥。
這隻大鳥雙翼向下垂卷,包住了下方的兩隻妖獸,通體微青,與山色相似,因此眾人從極遠處看起來誤以為這是一座石丘。
大鳥撲擊的勢頭踩在中間的妖獸身上,短頸微低,靠近了才發現其頭部是一個著冠的人身。
這人身的下半身從腰部開始就和鳥頸鏈接在一起,雙臂微微合攏舉在胸前,似乎舉著一件東西,整個身體隨著鳥頸的角度傾斜向下,頭頂的帽子擋住了下方的視線,看不見麵貌,
“這是大裘冕吧?”江清波看著那頂帽子低聲問了一句。
“沒錯,從身份上看上首這個因該代表宗伯句芒。”
曲靈生偷偷給江大少做了回答。
王維曾經有詩曰:“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冕,就是後世話本裏麵所說帝王帶的平天冠,這個通俗的說法來源於其頂部是一個長方形的板狀物。
江清波的經曆當中還沒有麵見過皇帝,不過他所看的古裝劇裏麵倒是常有這東西,一般來說平天冠前後都帶著長長的珠串遮住帝王的臉,稱之為旒。
周禮當中有六冕,其中排第二的袞冕有十二條旒,其餘依次向下減少,而排第一的大裘冕卻是無旒的,因為隻用在拜祭上天的大禮上,帝王自然不敢遮麵。
伏羲氏自詡為昊天上帝,句芒作為其最重要的臣子,也就得了日常戴著大裘冕的尊榮。
句芒的雙爪粗大遒勁,各自握著一條長索,這長索形若長龍,鱗片黑沉,如果不是每隔一段便可以看見環型的鏈接,恐怕任何人都會以為這是兩條活生生的蒼龍!
江清波這會才明白“鳥身人麵,乘兩龍”的形容源自何處。
龍型的長索緊緊困縛著另一隻妖獸,從長索之間的空隙處可以看到這也是一隻龐大的禽類,羽色發黑,中間微微透著一絲黃色。
這隻妖禽雖然被捆住一團,可就這樣體型還要比句芒大上三分,若是雙翼展開恐怕兩者之間的差距更加明顯,隻是從江清波一行的角度看不到其他的部分,也無從分辨這是何種異鳥。
最下首的那隻妖獸倒是一目了然,是一隻體態修長、大小不下於句芒的妖狐。
妖狐身體低低伏在地上,長尾環起,形成了一個圓圈,恰好將被捆綁的妖禽環在中間,狐身斜斜向後仰起,從姿勢上看前爪和一張大嘴都咬在妖禽的身上,毫不放鬆。
三獸給人的感覺除了威嚴之外便是兩個字:慘烈!
根據江大少他們進入紫霄宮之前的壁畫來看,這雕像上的三獸依次就該代表著句芒、乘黃以及苩風的先祖。
唯一讓江清波他們覺得奇怪的是,這苩風的先祖看上去背部光滑,不是背生雙角的乘黃狐,而是多尾狐,隻是三獸這麽糾纏在一起,目前也一時數不出到底有幾條尾巴。
啟和堪堪走到距離三獸隻有十丈左右的位置就停了下來,在這個位置眾人如果想要仔細觀察隻有仰著頭才能看見,不過黃耀師倒是相當謹慎,唯恐這麽打量會引起啟和的不快,垂首將一切好奇心都埋在了肚子裏,其他人也就有樣學樣,連呼吸都抑製了幾分。
看來入口是在這附近?
老黃略微轉動了一下脖子,掃了掃附近的地麵,按照他的想法,此處平台上因該有一個入口直通山腹,而句芒和乘黃就在其中,但是他們一路走來地麵都十分光滑,眼前這裏同樣如此,看不出有任何暗門的跡象。
“今邁其丘,宗伯其靈之,實右序天下。薄言震之,乘黃震疊。懷柔萬代,及河喬嶽。。。。”
啟和到了此處,恭恭敬敬地行下了三拜九叩的大禮,探陵小隊雖然都是豪放不羈的江湖兒女,可一來知道事情重大,二來陵句芒也算得上先祖行列,民間春耕便多有拜祭的,也便隨著啟和一一拜下,靜觀事態發展。
冗長生澀的拜祭詞念完之後,整個平台都沒有什麽異狀發生,但江清波他們都生出了一種感覺,似乎有一雙目光凝聚在了自己身上,並無任何殺氣,卻有一種肅穆的威壓蓋在心頭。
“籲~~~”
先是一聲長長的歎息從頭頂響起,隨後一個清亮卻略顯疲憊的嗓音飄蕩環繞在空中。
“和,汝。。止我靜。。何故。。”
句芒發話了!這句話老黃沒有翻譯,江清波卻也聽出了當中的意思:啟和,你為啥跑到這兒來打攪我的安寧?
這聲音是哪裏來的?江清波將頭略微抬起了一絲,看向啟和,不過這老鬼絲毫沒有起身的意思,反而更加敬畏地將身體貼緊地麵,半吟半唱稟報了起來,好像是在介紹他們一行人的來曆和用意。
如此反複對答了片刻,啟和突然回首對他們說了句話,“快起來吧,你們可以得見大宗伯的真靈了。”
五人聽了黃耀師的轉達,立刻從地板上撐了起來,站定之後就循著話音的方向尋找句芒的位置。
“不。。。不是吧。。。”武叁通吞了吞口水,喉結一陣滾動。
雕像頂端的那隻人首大鳥如今已經抬起了脖子,兩道青光四射的眼眸承托出了大裘冕下一張威儀的麵龐。
這其實正是伏羲氏大宗伯、春神句芒的本尊?
這也就顯得遠處那個隆起的石丘異常顯眼,隻需一眼掃過就可以發現。
鎮壓乘黃?莫非那裏才是真正的乘黃陵?
啟和已經離開了青銅車,拖動著許久未曾活動過的雙腿緩緩向前,那些屍兵不僅沒有上前,而且齊齊跪拜在平台邊緣,額頭抵觸著地麵,絲毫不敢抬起。
對這裏的敬畏已經滲透到了它們殘留的軀殼深處。
長長的羽袍在地板上滑過,黃耀師他們跟隨在啟和身後一步不敢放鬆。
“這個石丘的形狀和紋理看起來不太對啊。。。”
眾人當中曲三的眼睛是最尖的,雖然離著石丘大概還有二三裏地,但他已經可以看出這石丘外型和顏色明顯與腳下的山石有著差異。
啟和行走的速度並不快,不過前方的石丘也並不矮小,足足有十來丈高,要比江清波再度前行了一段距離之後其他人也發現了這點異常。
“原來不是石丘,而是雕像麽?”黃耀師長眉微挑自語了一聲。
眼前高大的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三隻妖獸相互搏鬥的場景,處在最上首的是一隻長羽垂地,翎毛根根剛勁如刀的大鳥。
這隻大鳥雙翼向下垂卷,包住了下方的兩隻妖獸,通體微青,與山色相似,因此眾人從極遠處看起來誤以為這是一座石丘。
大鳥撲擊的勢頭踩在中間的妖獸身上,短頸微低,靠近了才發現其頭部是一個著冠的人身。
這人身的下半身從腰部開始就和鳥頸鏈接在一起,雙臂微微合攏舉在胸前,似乎舉著一件東西,整個身體隨著鳥頸的角度傾斜向下,頭頂的帽子擋住了下方的視線,看不見麵貌,
“這是大裘冕吧?”江清波看著那頂帽子低聲問了一句。
“沒錯,從身份上看上首這個因該代表宗伯句芒。”
曲靈生偷偷給江大少做了回答。
王維曾經有詩曰:“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冕,就是後世話本裏麵所說帝王帶的平天冠,這個通俗的說法來源於其頂部是一個長方形的板狀物。
江清波的經曆當中還沒有麵見過皇帝,不過他所看的古裝劇裏麵倒是常有這東西,一般來說平天冠前後都帶著長長的珠串遮住帝王的臉,稱之為旒。
周禮當中有六冕,其中排第二的袞冕有十二條旒,其餘依次向下減少,而排第一的大裘冕卻是無旒的,因為隻用在拜祭上天的大禮上,帝王自然不敢遮麵。
伏羲氏自詡為昊天上帝,句芒作為其最重要的臣子,也就得了日常戴著大裘冕的尊榮。
句芒的雙爪粗大遒勁,各自握著一條長索,這長索形若長龍,鱗片黑沉,如果不是每隔一段便可以看見環型的鏈接,恐怕任何人都會以為這是兩條活生生的蒼龍!
江清波這會才明白“鳥身人麵,乘兩龍”的形容源自何處。
龍型的長索緊緊困縛著另一隻妖獸,從長索之間的空隙處可以看到這也是一隻龐大的禽類,羽色發黑,中間微微透著一絲黃色。
這隻妖禽雖然被捆住一團,可就這樣體型還要比句芒大上三分,若是雙翼展開恐怕兩者之間的差距更加明顯,隻是從江清波一行的角度看不到其他的部分,也無從分辨這是何種異鳥。
最下首的那隻妖獸倒是一目了然,是一隻體態修長、大小不下於句芒的妖狐。
妖狐身體低低伏在地上,長尾環起,形成了一個圓圈,恰好將被捆綁的妖禽環在中間,狐身斜斜向後仰起,從姿勢上看前爪和一張大嘴都咬在妖禽的身上,毫不放鬆。
三獸給人的感覺除了威嚴之外便是兩個字:慘烈!
根據江大少他們進入紫霄宮之前的壁畫來看,這雕像上的三獸依次就該代表著句芒、乘黃以及苩風的先祖。
唯一讓江清波他們覺得奇怪的是,這苩風的先祖看上去背部光滑,不是背生雙角的乘黃狐,而是多尾狐,隻是三獸這麽糾纏在一起,目前也一時數不出到底有幾條尾巴。
啟和堪堪走到距離三獸隻有十丈左右的位置就停了下來,在這個位置眾人如果想要仔細觀察隻有仰著頭才能看見,不過黃耀師倒是相當謹慎,唯恐這麽打量會引起啟和的不快,垂首將一切好奇心都埋在了肚子裏,其他人也就有樣學樣,連呼吸都抑製了幾分。
看來入口是在這附近?
老黃略微轉動了一下脖子,掃了掃附近的地麵,按照他的想法,此處平台上因該有一個入口直通山腹,而句芒和乘黃就在其中,但是他們一路走來地麵都十分光滑,眼前這裏同樣如此,看不出有任何暗門的跡象。
“今邁其丘,宗伯其靈之,實右序天下。薄言震之,乘黃震疊。懷柔萬代,及河喬嶽。。。。”
啟和到了此處,恭恭敬敬地行下了三拜九叩的大禮,探陵小隊雖然都是豪放不羈的江湖兒女,可一來知道事情重大,二來陵句芒也算得上先祖行列,民間春耕便多有拜祭的,也便隨著啟和一一拜下,靜觀事態發展。
冗長生澀的拜祭詞念完之後,整個平台都沒有什麽異狀發生,但江清波他們都生出了一種感覺,似乎有一雙目光凝聚在了自己身上,並無任何殺氣,卻有一種肅穆的威壓蓋在心頭。
“籲~~~”
先是一聲長長的歎息從頭頂響起,隨後一個清亮卻略顯疲憊的嗓音飄蕩環繞在空中。
“和,汝。。止我靜。。何故。。”
句芒發話了!這句話老黃沒有翻譯,江清波卻也聽出了當中的意思:啟和,你為啥跑到這兒來打攪我的安寧?
這聲音是哪裏來的?江清波將頭略微抬起了一絲,看向啟和,不過這老鬼絲毫沒有起身的意思,反而更加敬畏地將身體貼緊地麵,半吟半唱稟報了起來,好像是在介紹他們一行人的來曆和用意。
如此反複對答了片刻,啟和突然回首對他們說了句話,“快起來吧,你們可以得見大宗伯的真靈了。”
五人聽了黃耀師的轉達,立刻從地板上撐了起來,站定之後就循著話音的方向尋找句芒的位置。
“不。。。不是吧。。。”武叁通吞了吞口水,喉結一陣滾動。
雕像頂端的那隻人首大鳥如今已經抬起了脖子,兩道青光四射的眼眸承托出了大裘冕下一張威儀的麵龐。
這其實正是伏羲氏大宗伯、春神句芒的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