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莊風磨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陽城縣,這裏是產糧重鎮,每年都有大量的糧食產出,就因為糧食多,故糧商多把糧食專程運到陽城縣來進行加工後再運往東京城,當然漕運一般都是直接運到東京城才進行加工的。
相比麵粉,小麥更容易儲存些,當然葉家莊的優勢便也體現出來,越快的把糧食加工好,便能越早的把糧食運到目的地,如此便能減少在路上的時間以及大量的損耗。
這對於糧商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誘惑,當然王家的十萬斤糧食隻用了一個晝夜便從小麥變成白麵的消息很快便在陽城縣傳開了。
當然葉家莊的雇農們也放出了消息,隻要有小麥高粱之類需要磨麵的,都可以送到葉家莊去,價格公道,千斤一百文足矣!
這對尋常人家來說自然是有些貴的,但若是幾家一起把糧食送過去,按照比例付款,多少還能能承擔得起,最要緊的是速度快,還不需要耗費畜力和草料。
這大風車隻要有風就能轉,且不需要多大的風,就能帶動整個磨坊運轉,日夜不停簡直是躺著賺錢的東西。
隨著風磨房的營業,剛剛才建立起來的葉家莊便已經有了第一樁進項,葉安與秦慕慕非常滿意眼下的進度,他們並沒有急著去嵩山,而是打算進一步的發展葉家莊。
科技可以使得工業發展,但也同樣可使工業強大,氮、磷、鉀、氨,這四種元素幾乎是後世化肥的基本物質,隻要能合成那必定會對眼下的土地有著非常重大的改造。
夫妻二人的想法非常簡單,若是能製造出肥料,那他們也必定能使土地中農作物的產量進行提升,雖然無法達到後世那般的驚人畝產,但在這個時代已經足夠了。
肥料其實是把農業文明向前推進的巨大動力,早在先秦華夏的先民們便已經開始使用糞肥作為肥料了。
但若是認為隻有糞肥那便是極為可笑的事情,現在的大宋已經出現了近十種肥料,糞肥、餅肥、渣肥、骨肥、土肥、灰肥、雜肥等等,而施肥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唯有精通農事的老把式才能準確掌握什麽土地使用什麽肥料,當然有些土地即便是用上了肥料也沒用。
肥料不光能夠給土地提供營養,同時也能保地,遏製墒情的惡化,對土地的濕度產生影響。
說來非常諷刺,氮肥對於農作物的作用最大,但卻是漢家土地中最不缺少的元素之一,在合成化肥的氮肥出現錢,氮的主要來源是農田生物固氮、雷電固氮,這兩樣需要看地質和天氣。
在西方的土地中,氮肥缺乏,但在漢家的土地不一樣,古老的華夏文明使用了各種肥餅和酒糟、糖渣、豆渣、油渣等,所以在某些地方的土地裏,氮肥不光不缺少,甚至更多。
至於鉀肥完全可以通過焚燒草木灰來獲得,燒荒就是傳統的手段之一,甚至連葉家莊的土地都是在燒荒過後才開始翻耕的。
雖然方法簡單,但流傳卻是個大問題,畢竟這些方法不會有人進行宣傳,甚至認為這是家傳之法,固步自封的把“土地的秘密”隱藏在自己家的土地裏,司農寺的作用便體現了出來。
隻不過在葉安看來司農寺的職責並未貫徹的有多好,連陽城縣這種距離東京城不過幾十裏的縣城都不知不道這些方法,能指望司農寺宣傳到南方去?簡直是做夢!
不過葉安並不在意這些,葉家莊的土地裏缺少的是氨肥………………
因為上輩子的特殊職業問題,化學對葉安來說並不難,氨肥隻需要用氮氣和氫氣就可以合成,但前提是有這兩種氣體,並進行高溫高壓處理,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另一種方法便是煤炭煉焦,通過煉焦過程中排除的煙氣對氨氣進行收集,且土法煉焦並不困難,隻要把焦炭堆積起來,然後用土一蓋,點把火就行了。
葉安知道大煉鋼鐵的那段時間裏,這種煉焦技術廣泛存在於北方農村。當然這不太環保,看了看四周葉安不覺得那些無所不能的“環保人士”會跳到自己這裏普及“環保教育”。
當然想要提高產量,土法煉焦的方式可以稍稍改進,比如使用溫度更高的窯爐,窯爐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個好東西,不光能用來燒製磚塊,還能燒製石灰和煤炭煉焦。
這些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工業化的基礎,葉安這麽做是在化打底子。
葉家莊的勞動力缺口很大,不光有農莊還有窯爐,還需要風車和大量的人手鋪設道路,相對於小農經濟,大農莊這種類似於集體經濟的存在卻更加需要人手。
但好在招聘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這個時代是土地兼並的時代,任何一場天災人禍甚至是一場疾病都會讓一個家庭失去所有的財富,變成雇農。
說到底還是這些家庭抵抗衝擊的能力太弱了,而如何安置這些人一直是曆代王朝頭疼的問題,因為這些人一旦處置不好,很可能成為國家動蕩的原因。
大宋之前的王朝更多的想法是抑製土地兼並,隻要抑製土地兼並,老百姓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耕種,那就不會造反了。
但可惜的是,曆代王朝農民起義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土地兼並,所以老趙家的人發現抑製土地兼並好像沒有什麽卵用,那何必去抑製呢?!
隻要大宋的經濟足夠繁榮,百姓在失去土地後能夠謀生,那就不會去造反了。
這好似說得過去的理論卻存在一個極大的問題,大宋能否一直繁榮下去?即便是在大宋的穩定時期,小規模的地方農民起義也沒有停下過。
整個宋代幾乎是漢家王朝中農民起義最多的時代,沒有之一。
農人在合理合法的失去土地後要麽變成雇農繼續被壓榨,要麽便進入城市,成為其中謀生大軍的一份子,要麽便落草為寇…………
葉安招聘失去土地的百姓,這對於王溫來說簡直是對他最好的幫助,可以讓陽城縣更加穩定的同時,提高百姓的收入。
百姓的收入提高了,那必然會讓百姓的日子便好啊!雖然他說不出其中的經濟學關係,但王溫卻聰明的發現了其中的益處,鼓勵地方百姓去往葉家莊“應聘”。
相比麵粉,小麥更容易儲存些,當然葉家莊的優勢便也體現出來,越快的把糧食加工好,便能越早的把糧食運到目的地,如此便能減少在路上的時間以及大量的損耗。
這對於糧商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誘惑,當然王家的十萬斤糧食隻用了一個晝夜便從小麥變成白麵的消息很快便在陽城縣傳開了。
當然葉家莊的雇農們也放出了消息,隻要有小麥高粱之類需要磨麵的,都可以送到葉家莊去,價格公道,千斤一百文足矣!
這對尋常人家來說自然是有些貴的,但若是幾家一起把糧食送過去,按照比例付款,多少還能能承擔得起,最要緊的是速度快,還不需要耗費畜力和草料。
這大風車隻要有風就能轉,且不需要多大的風,就能帶動整個磨坊運轉,日夜不停簡直是躺著賺錢的東西。
隨著風磨房的營業,剛剛才建立起來的葉家莊便已經有了第一樁進項,葉安與秦慕慕非常滿意眼下的進度,他們並沒有急著去嵩山,而是打算進一步的發展葉家莊。
科技可以使得工業發展,但也同樣可使工業強大,氮、磷、鉀、氨,這四種元素幾乎是後世化肥的基本物質,隻要能合成那必定會對眼下的土地有著非常重大的改造。
夫妻二人的想法非常簡單,若是能製造出肥料,那他們也必定能使土地中農作物的產量進行提升,雖然無法達到後世那般的驚人畝產,但在這個時代已經足夠了。
肥料其實是把農業文明向前推進的巨大動力,早在先秦華夏的先民們便已經開始使用糞肥作為肥料了。
但若是認為隻有糞肥那便是極為可笑的事情,現在的大宋已經出現了近十種肥料,糞肥、餅肥、渣肥、骨肥、土肥、灰肥、雜肥等等,而施肥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唯有精通農事的老把式才能準確掌握什麽土地使用什麽肥料,當然有些土地即便是用上了肥料也沒用。
肥料不光能夠給土地提供營養,同時也能保地,遏製墒情的惡化,對土地的濕度產生影響。
說來非常諷刺,氮肥對於農作物的作用最大,但卻是漢家土地中最不缺少的元素之一,在合成化肥的氮肥出現錢,氮的主要來源是農田生物固氮、雷電固氮,這兩樣需要看地質和天氣。
在西方的土地中,氮肥缺乏,但在漢家的土地不一樣,古老的華夏文明使用了各種肥餅和酒糟、糖渣、豆渣、油渣等,所以在某些地方的土地裏,氮肥不光不缺少,甚至更多。
至於鉀肥完全可以通過焚燒草木灰來獲得,燒荒就是傳統的手段之一,甚至連葉家莊的土地都是在燒荒過後才開始翻耕的。
雖然方法簡單,但流傳卻是個大問題,畢竟這些方法不會有人進行宣傳,甚至認為這是家傳之法,固步自封的把“土地的秘密”隱藏在自己家的土地裏,司農寺的作用便體現了出來。
隻不過在葉安看來司農寺的職責並未貫徹的有多好,連陽城縣這種距離東京城不過幾十裏的縣城都不知不道這些方法,能指望司農寺宣傳到南方去?簡直是做夢!
不過葉安並不在意這些,葉家莊的土地裏缺少的是氨肥………………
因為上輩子的特殊職業問題,化學對葉安來說並不難,氨肥隻需要用氮氣和氫氣就可以合成,但前提是有這兩種氣體,並進行高溫高壓處理,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另一種方法便是煤炭煉焦,通過煉焦過程中排除的煙氣對氨氣進行收集,且土法煉焦並不困難,隻要把焦炭堆積起來,然後用土一蓋,點把火就行了。
葉安知道大煉鋼鐵的那段時間裏,這種煉焦技術廣泛存在於北方農村。當然這不太環保,看了看四周葉安不覺得那些無所不能的“環保人士”會跳到自己這裏普及“環保教育”。
當然想要提高產量,土法煉焦的方式可以稍稍改進,比如使用溫度更高的窯爐,窯爐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個好東西,不光能用來燒製磚塊,還能燒製石灰和煤炭煉焦。
這些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工業化的基礎,葉安這麽做是在化打底子。
葉家莊的勞動力缺口很大,不光有農莊還有窯爐,還需要風車和大量的人手鋪設道路,相對於小農經濟,大農莊這種類似於集體經濟的存在卻更加需要人手。
但好在招聘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這個時代是土地兼並的時代,任何一場天災人禍甚至是一場疾病都會讓一個家庭失去所有的財富,變成雇農。
說到底還是這些家庭抵抗衝擊的能力太弱了,而如何安置這些人一直是曆代王朝頭疼的問題,因為這些人一旦處置不好,很可能成為國家動蕩的原因。
大宋之前的王朝更多的想法是抑製土地兼並,隻要抑製土地兼並,老百姓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耕種,那就不會造反了。
但可惜的是,曆代王朝農民起義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土地兼並,所以老趙家的人發現抑製土地兼並好像沒有什麽卵用,那何必去抑製呢?!
隻要大宋的經濟足夠繁榮,百姓在失去土地後能夠謀生,那就不會去造反了。
這好似說得過去的理論卻存在一個極大的問題,大宋能否一直繁榮下去?即便是在大宋的穩定時期,小規模的地方農民起義也沒有停下過。
整個宋代幾乎是漢家王朝中農民起義最多的時代,沒有之一。
農人在合理合法的失去土地後要麽變成雇農繼續被壓榨,要麽便進入城市,成為其中謀生大軍的一份子,要麽便落草為寇…………
葉安招聘失去土地的百姓,這對於王溫來說簡直是對他最好的幫助,可以讓陽城縣更加穩定的同時,提高百姓的收入。
百姓的收入提高了,那必然會讓百姓的日子便好啊!雖然他說不出其中的經濟學關係,但王溫卻聰明的發現了其中的益處,鼓勵地方百姓去往葉家莊“應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