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他還想反對, 但反對無效,她決定的事就不會改變, 至多不過安撫他幾句, 便兩兩無言了。
及到第二日,門上已經套好了車,他送他出門, 心頭痛得慘然, 但不便說太多,隻道:“你先回去待上一日, 明日我就去找你。”
肅柔站在車前, 深深望了他一眼, 勉強浮起點笑意來, 和聲道:“不必匆忙, 還是仔細想明白了再行決定……”
當然若是決心依著官家行事, 便不用再相見了,也不用道別,免得兩下裏神傷。
她借著女使的攙扶登上馬車, 車門上垂簾還未放下來, 她微微前傾身子, 對他說“進去吧”。
他向她伸出手, “娘子, 明日我一定去找你。”
她探過去,緊緊與他握了握, 沒有再說什麽。
馬車跑動起來, 她眷戀地望著他, 他一直站在門前目送她,直到馬車拐上禦街, 她才戀戀不舍收回視線。
雀藍實在忍不住,小聲問:“娘子,可是出了什麽事嗎?您和王爺一向不分離,就連上回蹦出個顏娘來,你們都好好的……這回到底是怎麽了?”
肅柔笑了笑,“遇上大事了,比蹦出個顏娘還要大的大事。”
雀藍一頭霧水,肅柔不願意細說,一路倚在窗口,茫然望著外麵的車水馬龍出神。回到張宅,姐妹們都已經出閣了,隻剩下晴柔和映柔,也不常在歲華園。進了園子忽然覺得有些冷清,隻看見次春領著幾個二等女使,在園中栽種花苗。
一回身,次春看見她進來,忙招呼了聲“二娘子”,一麵打發人進內通傳,自己上前來接引,笑著說:“老太太剛才還提起娘子呢,不想娘子這就回來了。”
肅柔隨口應了聲,“好幾日沒給祖母請安了,今日正好得閑,回來瞧瞧祖母。”說話間進了上房。
太夫人正坐在榻上挑選上年剩下的香品,見她進來,笑吟吟招呼:“我正念著你呢,至柔寄柔都出了閣,綿綿也不常回來,我真有些不習慣。”邊說邊擺了擺手,讓人把盛香的托盤撤下去,指指邊上的座兒道,“快來,坐下說話。”
肅柔依言在一旁落座,剛坐定,就發現太夫人直盯著她的臉瞧。她笑起來,“祖母怎麽了?不認得我了?”
太夫人自己也訕笑,“我聽說那個妾室生了,唯恐你不高興,原想過去瞧瞧你的,又怕這個節骨眼上不合適,隻好在家等你的消息。如何?生了個男孩兒嗎?”
肅柔點了點頭,心裏記掛著另一件事,因此頗顯得沉重。太夫人不察,滿以為她在為那庶長子掛懷,便寬慰道:“雖是個男孩兒,你也不必擔心。稚娘進門這麽久,不是個會惹是生非的,料著也不會妄想母憑子貴,與你平起平坐。你是嫡母,將來把孩子收在自己房裏養著,孩子誰帶大的就和誰親,但凡你真心待他,他將來自會孝敬你的。”頓了頓問,“可曾取名字了?叫什麽?”
肅柔哦了聲,“叫赫連鋆。”說著在掌心寫給太夫人看。
太夫人微微歎了口氣,“這名字好,到底是自己的骨肉,疼愛也是應當……”複又打量她的神情,溫聲道,“肅兒,你是個有度量的孩子,不會因為這點早就有準備的事而悶悶不樂,是嗎?”
肅柔抬起眼來,知道太夫人誤會了,便道:“祖母,我很喜歡那個孩子,不會因稚娘生了兒子就不高興。讓我煩心的是另一樁……”說著頓下來,好半晌才鼓起勇氣,將內情仔仔細細告訴了祖母,“介然昨日把孩子落地的消息呈稟官家,本以為官家會看在他有後的份上,放我們回隴右,可……官家覺得庶子的分量不夠,要他與我和離,將稚娘抬舉成正室,日後好讓鋆兒襲爵。我思來想去,這件事不由我決斷,所以今日回來,容他餘地考慮。如果照著官家的吩咐,他應當就能無驚無險回隴右了……”
“那你呢?你又做錯了什麽,要為他們的博弈葬送一輩子?”太夫人聽罷大怒,捶著膝頭說,“我就知道——當初成婚我就知道,終究會有這個隱憂,隻盼官家慈悲,得饒人處且饒人,沒想到最後還是如此。他不是出了名的仁人君子嗎,不是曆代帝王中最儒雅善性的明君嗎,怎麽讓他想出這樣缺德的招數來?好好的婚姻,就這麽給拆散了,人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這官家竟是不講半點人情嗎,你爹爹還配享太廟呢,他就這麽對待功臣之後!”
肅柔見祖母氣得臉色發青,忙和馮嬤嬤上前替她順氣,馮嬤嬤道:“老太太且定定神,二娘子遇見這樣的事,還等著祖母給她拿主意呢。您要是氣壞了身子,叫二娘子怎麽好?”
肅柔也說是,“祖母千萬消消氣,要是因我的事氣出個好歹來,愈發讓我不能活了。我想著,姻緣是天定的,如今遇見溝坎,也是個檢驗人心的機會,未見得是壞事。如果他能放下夫妻情義,自己回隴右去,那麽這樣的人也不值得我托付,就算這回能度過難關,將來遠在他鄉,我還指著他來周全我嗎。”說著給太夫人捋胸口,勉強笑道,“官家說了,若是我們和離,日後會封我國夫人,保全我的體麵。”
可太夫人太了解她了,看了她一眼道:“你會稀罕這個頭銜?這頭銜又是平白封賞的嗎?官家也是尋常男人,戲做得久了,自己便入了戲。如果他中正,想給你一個交代,那麽賞個誥命也不為過。怕就怕將來粘纏,他不顧顏麵,毀的是你的名聲。”
太夫人猜了個正著,很令肅柔汗顏,垂首想了想道:“獨善其身不能夠,就去做女冠吧,仗著往日的好人緣,沒準還能繼續開辦女學。”
然而卻換來了太夫人的否定,“你是嗣王妃時,不能繼續開辦女學,是上京所有貴女的損失;你若是女冠,那麽你的女學便成了不入流,即便有學生願意登門,恐怕也隻能招攬升鬥小民。”
“那就去教授升鬥小民,平頭百姓怎麽就不能風雅?”
太夫人道:“風雅是酒足飯飽後的消遣,尋常百姓為生計奔波,偶爾燃一炷香就夠了,沒有人在乎香灰壓得是緊還是疏,沫餑是聚還是散。就算你收得學生,今日來了,明日又不來,最後也是徒增傷感罷了。再說女冠,多受人輕慢,這招牌被前頭的人做砸了,若不是自己開設山門,自有吃不盡的虧,好好的官家小娘子,做什麽想去當女冠!”
肅柔愈發失望了,慘然道:“難道隻能順著官家的意思嗎?”
太夫人說不,盤算了一番道:“張家的根兒在橫塘,橫塘還有咱們的產業呢。當年你祖父是在蘇州中舉的,後來才入京做官,那個宅子一直在,派兩個老家奴守著。依我的意思,若介然果真靠不住,那祖母就陪你去橫塘。橫塘可是個好地方啊,江南小鎮,山清水秀,比之上京雖然不足,卻是人心簡單,圈子也簡單。到了那裏,咱們可以修身養性,你要願意,開個香室茶寮悠閑度日,將來遇見好郎子,再嫁一回也不賴,何必頂在上京這風口浪尖上。”
肅柔很意外,原本晦暗的前路,被太夫人這樣一開解,竟豁然開朗了。
“祖母要陪我去橫塘嗎?可上京這一大家子,哪裏撂得下……”
太夫人說:“我坐鎮這個家,已經好幾十年了,熬得你祖父不在了,兒子們也都成家立室,總算到了我該鬆散鬆散的時候。其實我蠻想去橫塘住上幾年的,早前隻在婚後跟著你祖父去過一回,小住了半個月,一住就喜歡上了。眼下上京既然成了傷心地,那咱們就找個世外桃源過過安穩日子,也是極好的。”
肅柔終於洇洇落下淚來,哽咽著說:“祖母,多謝祖母疼我……”
邊上的馮嬤嬤見她們祖孫這樣,也紅了眼眶,掖淚寬慰道:“二娘子快別哭了,老太太的主意多好!樹挪死人挪活,我老婆子到時候可要跟著過去伺候,也好見識見識老太太以前常掛在嘴上的好地方。”
反正遇見了挫折,不必像無頭蒼蠅似的亂撞,自己先冷靜下來預備退路,隻要有了退路,心裏就有底,不會讓別人左右,也不必被人牽著鼻子團團轉。
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也不願意事情發展到那一步。太夫人道:“我料介然不是那樣的人,雖說稚娘那事他辦得不地道,但除卻這個,倒也沒有令人詬病的地方。橫豎先別擔心,且再看看,萬一他沒有打算依著官家行事,那咱們現在的眼淚,豈不是白掉了?”
肅柔點了點頭,但話雖這樣說,心裏的隱憂總是不能減免。畢竟不是一般二般的小事,妻子和前程甚至性命相比,孰輕孰重,擱在大多數男人身上,幾乎是不用考慮的。
後來祖孫倆便有意繞開這個話題,太夫人說起了晴柔和荀正的婚事,原說日後成婚,宅子和女使婆子由張家提供,畢竟荀三郎離鄉背井,常年在軍中住著,品階又不高,怕憑借他的俸祿,要安置一個家,手頭多少會吃緊。卻沒曾想,前日登門時候回稟了太夫人,說一切都已經預備妥當了。買下了孫狀元及第前的舊宅,命人內外修葺了一通,家下要用的仆從也預備了十幾名,伺候兩個人應當足夠了。
肅柔很驚訝,“荀郎子倒是有心,可這樣耗費,怕是把多年積攢的俸祿都用光了。”
太夫人卻笑起來,“這孩子是個深藏不露的,到要定親了,才把家中的實情告知我們。原來荀家在海州也算富戶,經營著淮南東路二十四家藥房,祖祖輩輩都是同草藥打交道的。他自小不愛學醫,喜歡舞刀弄槍,便一個人投身進了軍營,從高郵軍到信陽軍,又升入盧龍軍,一直做到今日。我原先還擔心晴柔將來要過苦日子,誰知她是個有福的。荀三郎人品正直,辦事也靠得住,如今身上又有功名,不怕叫人拿來與黎家作比較,就是說出去,咱們臉上也光鮮。”
肅柔聽了很為晴柔高興,“吃喝不愁,沒有公婆做規矩,沒有妯娌小姑子多嘴多舌,小兩口平順簡單地過日子,滋潤自己知道。”
太夫人說正是,“虧得介然慧眼識人……”
說來說去又繞到赫連頌身上,雖然極力避免談及他,但心下還是不能釋懷。太夫人不時朝門上張望,暗暗盼著有人進來通稟,說赫連郎子來了,好歹給個準話,說兩句窩心的,也叫長輩放心啊。
可惜,等到晚間他也不曾露麵。太夫人不由有些失望,深知道人心最經不得考驗,官家真是個拿捏人性的高手,擺出這等條件來,誰能不審慎再三?
肅柔呢,因心裏藏著事,草草用了暮食,便回千堆雪歇下了。
說是歇下,眼皮沉重,但腦子不能停歇,輾轉反側了良久,迷迷糊糊看案上更漏,兩更了,三更了……天還沒亮。
他說次日會來找她的,她的全部希望就在這一日了。若他來,自己算是沒看錯人,這輩子也值了;但他若是不來,那麽就如祖母說的那樣,去橫塘老家過完下半輩子,好像也不會太難捱。
思前想後,心懸了一整夜。好容易到了五更,天氣暖和起來,夜也不那麽長了,窗紙漸漸亮起來。平常自己都要送他上朝,現在身邊人不在,也不知該做些什麽。躺著腰酸背痛,不如起身吧!起來也無事可做,便在廊上站著,看天邊浮起大片紅霞,看太陽露出一絲金邊,然後沉著地、不緊不慢地,讓金芒鋪滿整座上京城。
大慶殿前,東邊圍牆遮擋住半邊廣場,朝陽越升越高,陰影退去了,恢弘的殿宇浸泡進一片金色的汪洋裏。
朝堂上,樞密使正奏報邊關軍情,隴右自然首當其衝,“接八百裏急報,左都尉於廓州起兵,直攻西寧州。所幸遇震武軍阻攔,暫且被攔截在邊城一帶,但隴右都護府遲遲不見派兵,武康王病體未愈,隴右大軍群龍無首,再這樣下去,隻怕震武軍也支撐不了多久。”
朝議既然議到了隴右,滿朝文武難免不去尋嗣武康王,可原該赫連頌站立的位置上空空如也,今日的朝會,他並未參加。
坐在上首的官家麵沉似水,雖然知道他為什麽沒有出席,也照樣不悅。隻是目下還需放出耐心來,容許他有一點小情緒,遂與樞密院商議平息隴右兵變,打算先從熙河路,調遣定邊軍馳援。
還是杭太傅一針見血,拱手道:“遠水救不了近火,武康王自去年入冬病到今日,官家難道還不明白其中緣故嗎?說是病重,誰又知道是不是托病向朝廷陳情,欲喚回嗣王?現下隴右內鬥,不論是積石軍也好,定邊軍也好,治標不治本,派遣再多都是枉然,因為病根不在左都尉叛亂,在嗣王理應歸位。早前先帝在時曾允諾武康王,待嗣王成年便放他回歸隴右,如今嗣王已經成婚了,連兒子都落了地,官家若是繼續阻撓,恐怕會引得武康王不滿,反倒失了隴右的心。”
杭太傅向來說話不容情,前陣子言官奏請放歸嗣王,官家也是一拖再拖,毫無誠意可言。現在火燒眉毛了,四處調兵有什麽用,若是惹得武康王破罐子破摔,拚著不要這個兒子了,屆時隴右投靠西夏,那官家又當如何處置?
官家自然也懂得其中厲害,但眼下正是焦灼時候,放赫連頌回隴右是必然的,他隻是想在能夠回旋的餘地下,滿足一點自己的私欲罷了。
“這件事,朕與嗣王商議過……”
可話還沒說完,就見廣場中路上,有個身著中單的人披發跣足,闊步而來。
官家頓時變了臉色,眾人察覺了,紛紛回頭張望,定睛一看來人竟是赫連頌,不由麵麵相覷起來。
一路跟隨的內侍苦口婆心勸慰,無奈他絲毫不為所動,到了朝堂上,將王爵冠服舉過頭頂,高呼一聲“感念官家栽培”,便叩拜下去。
官家坐不住了,站起身叱道:“赫連頌,你這是幹什麽!”
殿上的人長跪著,不卑不亢拱手道:“人生貴得適誌,臣不才,心念山居,難堪重任,今辭去嗣王爵位,歸還金印,望官家另覓佐君良才,臣於山林之中亦盼天下大定,萬民歸心。”然後聲勢浩大地伏叩下去,透心徹骨地呼了聲“萬歲”。
他素衣上殿,算是徹底與官家交鋒了。先前各有隱忍,各自試探,誰也不願鬧到不可收場的地步。然而局勢有變,人心浮動,每個人都想稱心如意,那麽矛盾終究會到達頂點,有這一日,也在預料之中。
官家冷笑起來,連連點頭,“好!好得很!你拿除爵來要挾朕,不怕朕誅殺你,要了你滿門的命!”
朝堂上的張矩和張秩被嚇得魂飛魄散,忙出列高擎笏板向上央求,“官家……請官家息怒。嗣王年輕氣盛,難免輕狂失策,求官家看在往日同窗,和武康王的麵子上,饒恕他這一回。”
官家雖然怒火中燒,但心裏明白輕重,並不願意事情越鬧越大,便望向赫連頌道:“你荒唐,朕卻不能與你一般見識。快將冠服綬印收回去,朕就當今日的事沒有發生過,還能容你一條生路。”
可惜,赫連頌並沒有讓步的打算,直起身道:“臣既然脫下官服走入大慶殿,就做好了被官家降罪的準備。臣與內子是結發夫妻,今生從未想過分離,官家若強逼臣負她,那麽臣寧願不回隴右,也絕不以妾為妻,壞了綱常。內子昨日已經歸寧了,臣的決定沒有與她商議,一切都是臣的主意。若官家要懲處,臣甘願伏法,與臣妻無尤,請官家不要為難她。”
他沒有向滿朝文武說明原委,但這番話,已經足夠令人回味了。
當初張娘子雲英未嫁,確實傳出過官家與嗣王同時青眼張二娘子的傳聞,不過貴人與美人的糾葛,素來是美談,誰也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後來張娘子嫁給嗣王,本以為這件事已經塵埃落定了,結果嗣王現在又以這樣決絕的姿態闖上朝堂辭爵,字裏行間牽扯出模糊的內情來,難免讓人遐想,官家令他以妾為妻,到底是出於怎樣的目的。
他還想反對, 但反對無效,她決定的事就不會改變, 至多不過安撫他幾句, 便兩兩無言了。
及到第二日,門上已經套好了車,他送他出門, 心頭痛得慘然, 但不便說太多,隻道:“你先回去待上一日, 明日我就去找你。”
肅柔站在車前, 深深望了他一眼, 勉強浮起點笑意來, 和聲道:“不必匆忙, 還是仔細想明白了再行決定……”
當然若是決心依著官家行事, 便不用再相見了,也不用道別,免得兩下裏神傷。
她借著女使的攙扶登上馬車, 車門上垂簾還未放下來, 她微微前傾身子, 對他說“進去吧”。
他向她伸出手, “娘子, 明日我一定去找你。”
她探過去,緊緊與他握了握, 沒有再說什麽。
馬車跑動起來, 她眷戀地望著他, 他一直站在門前目送她,直到馬車拐上禦街, 她才戀戀不舍收回視線。
雀藍實在忍不住,小聲問:“娘子,可是出了什麽事嗎?您和王爺一向不分離,就連上回蹦出個顏娘來,你們都好好的……這回到底是怎麽了?”
肅柔笑了笑,“遇上大事了,比蹦出個顏娘還要大的大事。”
雀藍一頭霧水,肅柔不願意細說,一路倚在窗口,茫然望著外麵的車水馬龍出神。回到張宅,姐妹們都已經出閣了,隻剩下晴柔和映柔,也不常在歲華園。進了園子忽然覺得有些冷清,隻看見次春領著幾個二等女使,在園中栽種花苗。
一回身,次春看見她進來,忙招呼了聲“二娘子”,一麵打發人進內通傳,自己上前來接引,笑著說:“老太太剛才還提起娘子呢,不想娘子這就回來了。”
肅柔隨口應了聲,“好幾日沒給祖母請安了,今日正好得閑,回來瞧瞧祖母。”說話間進了上房。
太夫人正坐在榻上挑選上年剩下的香品,見她進來,笑吟吟招呼:“我正念著你呢,至柔寄柔都出了閣,綿綿也不常回來,我真有些不習慣。”邊說邊擺了擺手,讓人把盛香的托盤撤下去,指指邊上的座兒道,“快來,坐下說話。”
肅柔依言在一旁落座,剛坐定,就發現太夫人直盯著她的臉瞧。她笑起來,“祖母怎麽了?不認得我了?”
太夫人自己也訕笑,“我聽說那個妾室生了,唯恐你不高興,原想過去瞧瞧你的,又怕這個節骨眼上不合適,隻好在家等你的消息。如何?生了個男孩兒嗎?”
肅柔點了點頭,心裏記掛著另一件事,因此頗顯得沉重。太夫人不察,滿以為她在為那庶長子掛懷,便寬慰道:“雖是個男孩兒,你也不必擔心。稚娘進門這麽久,不是個會惹是生非的,料著也不會妄想母憑子貴,與你平起平坐。你是嫡母,將來把孩子收在自己房裏養著,孩子誰帶大的就和誰親,但凡你真心待他,他將來自會孝敬你的。”頓了頓問,“可曾取名字了?叫什麽?”
肅柔哦了聲,“叫赫連鋆。”說著在掌心寫給太夫人看。
太夫人微微歎了口氣,“這名字好,到底是自己的骨肉,疼愛也是應當……”複又打量她的神情,溫聲道,“肅兒,你是個有度量的孩子,不會因為這點早就有準備的事而悶悶不樂,是嗎?”
肅柔抬起眼來,知道太夫人誤會了,便道:“祖母,我很喜歡那個孩子,不會因稚娘生了兒子就不高興。讓我煩心的是另一樁……”說著頓下來,好半晌才鼓起勇氣,將內情仔仔細細告訴了祖母,“介然昨日把孩子落地的消息呈稟官家,本以為官家會看在他有後的份上,放我們回隴右,可……官家覺得庶子的分量不夠,要他與我和離,將稚娘抬舉成正室,日後好讓鋆兒襲爵。我思來想去,這件事不由我決斷,所以今日回來,容他餘地考慮。如果照著官家的吩咐,他應當就能無驚無險回隴右了……”
“那你呢?你又做錯了什麽,要為他們的博弈葬送一輩子?”太夫人聽罷大怒,捶著膝頭說,“我就知道——當初成婚我就知道,終究會有這個隱憂,隻盼官家慈悲,得饒人處且饒人,沒想到最後還是如此。他不是出了名的仁人君子嗎,不是曆代帝王中最儒雅善性的明君嗎,怎麽讓他想出這樣缺德的招數來?好好的婚姻,就這麽給拆散了,人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這官家竟是不講半點人情嗎,你爹爹還配享太廟呢,他就這麽對待功臣之後!”
肅柔見祖母氣得臉色發青,忙和馮嬤嬤上前替她順氣,馮嬤嬤道:“老太太且定定神,二娘子遇見這樣的事,還等著祖母給她拿主意呢。您要是氣壞了身子,叫二娘子怎麽好?”
肅柔也說是,“祖母千萬消消氣,要是因我的事氣出個好歹來,愈發讓我不能活了。我想著,姻緣是天定的,如今遇見溝坎,也是個檢驗人心的機會,未見得是壞事。如果他能放下夫妻情義,自己回隴右去,那麽這樣的人也不值得我托付,就算這回能度過難關,將來遠在他鄉,我還指著他來周全我嗎。”說著給太夫人捋胸口,勉強笑道,“官家說了,若是我們和離,日後會封我國夫人,保全我的體麵。”
可太夫人太了解她了,看了她一眼道:“你會稀罕這個頭銜?這頭銜又是平白封賞的嗎?官家也是尋常男人,戲做得久了,自己便入了戲。如果他中正,想給你一個交代,那麽賞個誥命也不為過。怕就怕將來粘纏,他不顧顏麵,毀的是你的名聲。”
太夫人猜了個正著,很令肅柔汗顏,垂首想了想道:“獨善其身不能夠,就去做女冠吧,仗著往日的好人緣,沒準還能繼續開辦女學。”
然而卻換來了太夫人的否定,“你是嗣王妃時,不能繼續開辦女學,是上京所有貴女的損失;你若是女冠,那麽你的女學便成了不入流,即便有學生願意登門,恐怕也隻能招攬升鬥小民。”
“那就去教授升鬥小民,平頭百姓怎麽就不能風雅?”
太夫人道:“風雅是酒足飯飽後的消遣,尋常百姓為生計奔波,偶爾燃一炷香就夠了,沒有人在乎香灰壓得是緊還是疏,沫餑是聚還是散。就算你收得學生,今日來了,明日又不來,最後也是徒增傷感罷了。再說女冠,多受人輕慢,這招牌被前頭的人做砸了,若不是自己開設山門,自有吃不盡的虧,好好的官家小娘子,做什麽想去當女冠!”
肅柔愈發失望了,慘然道:“難道隻能順著官家的意思嗎?”
太夫人說不,盤算了一番道:“張家的根兒在橫塘,橫塘還有咱們的產業呢。當年你祖父是在蘇州中舉的,後來才入京做官,那個宅子一直在,派兩個老家奴守著。依我的意思,若介然果真靠不住,那祖母就陪你去橫塘。橫塘可是個好地方啊,江南小鎮,山清水秀,比之上京雖然不足,卻是人心簡單,圈子也簡單。到了那裏,咱們可以修身養性,你要願意,開個香室茶寮悠閑度日,將來遇見好郎子,再嫁一回也不賴,何必頂在上京這風口浪尖上。”
肅柔很意外,原本晦暗的前路,被太夫人這樣一開解,竟豁然開朗了。
“祖母要陪我去橫塘嗎?可上京這一大家子,哪裏撂得下……”
太夫人說:“我坐鎮這個家,已經好幾十年了,熬得你祖父不在了,兒子們也都成家立室,總算到了我該鬆散鬆散的時候。其實我蠻想去橫塘住上幾年的,早前隻在婚後跟著你祖父去過一回,小住了半個月,一住就喜歡上了。眼下上京既然成了傷心地,那咱們就找個世外桃源過過安穩日子,也是極好的。”
肅柔終於洇洇落下淚來,哽咽著說:“祖母,多謝祖母疼我……”
邊上的馮嬤嬤見她們祖孫這樣,也紅了眼眶,掖淚寬慰道:“二娘子快別哭了,老太太的主意多好!樹挪死人挪活,我老婆子到時候可要跟著過去伺候,也好見識見識老太太以前常掛在嘴上的好地方。”
反正遇見了挫折,不必像無頭蒼蠅似的亂撞,自己先冷靜下來預備退路,隻要有了退路,心裏就有底,不會讓別人左右,也不必被人牽著鼻子團團轉。
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也不願意事情發展到那一步。太夫人道:“我料介然不是那樣的人,雖說稚娘那事他辦得不地道,但除卻這個,倒也沒有令人詬病的地方。橫豎先別擔心,且再看看,萬一他沒有打算依著官家行事,那咱們現在的眼淚,豈不是白掉了?”
肅柔點了點頭,但話雖這樣說,心裏的隱憂總是不能減免。畢竟不是一般二般的小事,妻子和前程甚至性命相比,孰輕孰重,擱在大多數男人身上,幾乎是不用考慮的。
後來祖孫倆便有意繞開這個話題,太夫人說起了晴柔和荀正的婚事,原說日後成婚,宅子和女使婆子由張家提供,畢竟荀三郎離鄉背井,常年在軍中住著,品階又不高,怕憑借他的俸祿,要安置一個家,手頭多少會吃緊。卻沒曾想,前日登門時候回稟了太夫人,說一切都已經預備妥當了。買下了孫狀元及第前的舊宅,命人內外修葺了一通,家下要用的仆從也預備了十幾名,伺候兩個人應當足夠了。
肅柔很驚訝,“荀郎子倒是有心,可這樣耗費,怕是把多年積攢的俸祿都用光了。”
太夫人卻笑起來,“這孩子是個深藏不露的,到要定親了,才把家中的實情告知我們。原來荀家在海州也算富戶,經營著淮南東路二十四家藥房,祖祖輩輩都是同草藥打交道的。他自小不愛學醫,喜歡舞刀弄槍,便一個人投身進了軍營,從高郵軍到信陽軍,又升入盧龍軍,一直做到今日。我原先還擔心晴柔將來要過苦日子,誰知她是個有福的。荀三郎人品正直,辦事也靠得住,如今身上又有功名,不怕叫人拿來與黎家作比較,就是說出去,咱們臉上也光鮮。”
肅柔聽了很為晴柔高興,“吃喝不愁,沒有公婆做規矩,沒有妯娌小姑子多嘴多舌,小兩口平順簡單地過日子,滋潤自己知道。”
太夫人說正是,“虧得介然慧眼識人……”
說來說去又繞到赫連頌身上,雖然極力避免談及他,但心下還是不能釋懷。太夫人不時朝門上張望,暗暗盼著有人進來通稟,說赫連郎子來了,好歹給個準話,說兩句窩心的,也叫長輩放心啊。
可惜,等到晚間他也不曾露麵。太夫人不由有些失望,深知道人心最經不得考驗,官家真是個拿捏人性的高手,擺出這等條件來,誰能不審慎再三?
肅柔呢,因心裏藏著事,草草用了暮食,便回千堆雪歇下了。
說是歇下,眼皮沉重,但腦子不能停歇,輾轉反側了良久,迷迷糊糊看案上更漏,兩更了,三更了……天還沒亮。
他說次日會來找她的,她的全部希望就在這一日了。若他來,自己算是沒看錯人,這輩子也值了;但他若是不來,那麽就如祖母說的那樣,去橫塘老家過完下半輩子,好像也不會太難捱。
思前想後,心懸了一整夜。好容易到了五更,天氣暖和起來,夜也不那麽長了,窗紙漸漸亮起來。平常自己都要送他上朝,現在身邊人不在,也不知該做些什麽。躺著腰酸背痛,不如起身吧!起來也無事可做,便在廊上站著,看天邊浮起大片紅霞,看太陽露出一絲金邊,然後沉著地、不緊不慢地,讓金芒鋪滿整座上京城。
大慶殿前,東邊圍牆遮擋住半邊廣場,朝陽越升越高,陰影退去了,恢弘的殿宇浸泡進一片金色的汪洋裏。
朝堂上,樞密使正奏報邊關軍情,隴右自然首當其衝,“接八百裏急報,左都尉於廓州起兵,直攻西寧州。所幸遇震武軍阻攔,暫且被攔截在邊城一帶,但隴右都護府遲遲不見派兵,武康王病體未愈,隴右大軍群龍無首,再這樣下去,隻怕震武軍也支撐不了多久。”
朝議既然議到了隴右,滿朝文武難免不去尋嗣武康王,可原該赫連頌站立的位置上空空如也,今日的朝會,他並未參加。
坐在上首的官家麵沉似水,雖然知道他為什麽沒有出席,也照樣不悅。隻是目下還需放出耐心來,容許他有一點小情緒,遂與樞密院商議平息隴右兵變,打算先從熙河路,調遣定邊軍馳援。
還是杭太傅一針見血,拱手道:“遠水救不了近火,武康王自去年入冬病到今日,官家難道還不明白其中緣故嗎?說是病重,誰又知道是不是托病向朝廷陳情,欲喚回嗣王?現下隴右內鬥,不論是積石軍也好,定邊軍也好,治標不治本,派遣再多都是枉然,因為病根不在左都尉叛亂,在嗣王理應歸位。早前先帝在時曾允諾武康王,待嗣王成年便放他回歸隴右,如今嗣王已經成婚了,連兒子都落了地,官家若是繼續阻撓,恐怕會引得武康王不滿,反倒失了隴右的心。”
杭太傅向來說話不容情,前陣子言官奏請放歸嗣王,官家也是一拖再拖,毫無誠意可言。現在火燒眉毛了,四處調兵有什麽用,若是惹得武康王破罐子破摔,拚著不要這個兒子了,屆時隴右投靠西夏,那官家又當如何處置?
官家自然也懂得其中厲害,但眼下正是焦灼時候,放赫連頌回隴右是必然的,他隻是想在能夠回旋的餘地下,滿足一點自己的私欲罷了。
“這件事,朕與嗣王商議過……”
可話還沒說完,就見廣場中路上,有個身著中單的人披發跣足,闊步而來。
官家頓時變了臉色,眾人察覺了,紛紛回頭張望,定睛一看來人竟是赫連頌,不由麵麵相覷起來。
一路跟隨的內侍苦口婆心勸慰,無奈他絲毫不為所動,到了朝堂上,將王爵冠服舉過頭頂,高呼一聲“感念官家栽培”,便叩拜下去。
官家坐不住了,站起身叱道:“赫連頌,你這是幹什麽!”
殿上的人長跪著,不卑不亢拱手道:“人生貴得適誌,臣不才,心念山居,難堪重任,今辭去嗣王爵位,歸還金印,望官家另覓佐君良才,臣於山林之中亦盼天下大定,萬民歸心。”然後聲勢浩大地伏叩下去,透心徹骨地呼了聲“萬歲”。
他素衣上殿,算是徹底與官家交鋒了。先前各有隱忍,各自試探,誰也不願鬧到不可收場的地步。然而局勢有變,人心浮動,每個人都想稱心如意,那麽矛盾終究會到達頂點,有這一日,也在預料之中。
官家冷笑起來,連連點頭,“好!好得很!你拿除爵來要挾朕,不怕朕誅殺你,要了你滿門的命!”
朝堂上的張矩和張秩被嚇得魂飛魄散,忙出列高擎笏板向上央求,“官家……請官家息怒。嗣王年輕氣盛,難免輕狂失策,求官家看在往日同窗,和武康王的麵子上,饒恕他這一回。”
官家雖然怒火中燒,但心裏明白輕重,並不願意事情越鬧越大,便望向赫連頌道:“你荒唐,朕卻不能與你一般見識。快將冠服綬印收回去,朕就當今日的事沒有發生過,還能容你一條生路。”
可惜,赫連頌並沒有讓步的打算,直起身道:“臣既然脫下官服走入大慶殿,就做好了被官家降罪的準備。臣與內子是結發夫妻,今生從未想過分離,官家若強逼臣負她,那麽臣寧願不回隴右,也絕不以妾為妻,壞了綱常。內子昨日已經歸寧了,臣的決定沒有與她商議,一切都是臣的主意。若官家要懲處,臣甘願伏法,與臣妻無尤,請官家不要為難她。”
他沒有向滿朝文武說明原委,但這番話,已經足夠令人回味了。
當初張娘子雲英未嫁,確實傳出過官家與嗣王同時青眼張二娘子的傳聞,不過貴人與美人的糾葛,素來是美談,誰也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後來張娘子嫁給嗣王,本以為這件事已經塵埃落定了,結果嗣王現在又以這樣決絕的姿態闖上朝堂辭爵,字裏行間牽扯出模糊的內情來,難免讓人遐想,官家令他以妾為妻,到底是出於怎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