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正文第一八二章
此次營帳遇襲後,鄭太後再去狩獵,榮晟帝榮綿都會隨駕,鄭太後倒也不反對。在回帝都前,皇室又舉行了一次大型狩獵活動,也就因時令即將入冬,準備回朝了。
榮烺也換上綴著風毛的夾衣,每天騎著她的小馬,隨大部隊回帝都。是的,經秋獮後,榮烺出行就不肯坐車了,每天都是騎著她的小馬噠噠噠、噠噠噠的給皇祖母在外伴駕。
鄭太後都隨她,隻是可憐過來請安奏事的大臣,見太後娘娘之前,先得給公主殿下行禮。
榮烺還特別的喜惡形於色,遇著她喜歡的大臣就眉開眼笑的,“齊師傅不必多禮,你是給朝廷當差做事的,咱們這又是在外頭,沒的這些瑣碎規矩。”
遇著她不喜歡的,譬如趙尚書,她就坐馬上等趙尚書行過禮,再假假的一揮手,“趙尚書無需多禮。”
再令趙尚書鬱悶的是,他跟齊尚書前後腳,一道來的鳳駕前,這差別,真是天上地下。
盡管趙尚書也不稀罕榮烺的另眼相待,但榮烺這樣大咧咧的擺出來,仍是令趙尚書想吐血。
路上行了三五日,禦駕回到帝都,顏相等百官提前在宮中等侯。母子二人攜皇後皇子皇女在昭德殿前的廣場見了百官,嘉許幾句後,便令百官各回衙門,隨駕的宗室也各回家休整,明日再進宮說話。隨駕的官員也回家休息,明日再到衙門當差。
如此,榮晟帝奉母親回萬壽宮。
萬壽宮裏等著的是留守的幾位妃嬪,皇後奉太後秋獮,後宮諸事,鄭皇後便托付給了德妃。
因榮晟帝獨寵徐妃,宮中後妃不顯,德妃也是宮中老人,回稟後宮諸事,其實沒什麽事。亦可見德妃穩妥,後宮一切如常。
鄭太後榮晟帝都讚了德妃幾句,榮晟帝道,“你們也回宮歇了吧。”
這一通禮儀下來,也就快中午了。鄭太後讓榮晟帝、鄭皇後、徐妃、榮綿都回自己宮去休息,榮烺送走長輩兄長,也與薑穎各回自己院兒裏換衣裳。
她這一走就是一個月,趕緊回院看看屋子有什麽變化沒?
梨樹的葉子已經掉沒了,榮烺跟林司儀說,“咱們回宮的路上,路邊兒的葉子也掉了大半。”
林司儀道,“都要入冬了。”
“是啊。”院子也沒太大變化,就是院中留守的宮人內侍都等著給公主殿下行禮了。
桌椅屏榻還是原來模樣,花幾上供著新鮮的桂花,榮烺深深吸一口,“真香。”
留守的大宮人道,“是花房一早送來的。”
“這花兒好。”
榮烺坐在正中寶榻上,留守的宮人內侍上前請安,榮烺問她走的這些日子院兒裏有沒有旁的事?
這不問也知道是樣樣都好的,誰還敢虧待她不成?
大宮人道,“平常奴婢們都是各司其職,隻是殿下不在,覺著院兒裏冷清許多。針線房把下個月給殿下做的新衣送來了,上月的,她們是送到行宮去的,不知殿下可見到了?”
“我穿的就是。”榮烺摸摸身上繡著鳳凰的大禮服,還有頭上的七尾小鳳釵,榮烺忍不住說,“林媽媽快把鳳釵先給我取下來,怪重的。”
林司儀上前幫著榮烺將小鳳釵取下來,說,“今兒是回宮的正日子,戴上好看。明兒奴婢令內務司將這鳳釵退回去,讓他們重做,做的輕便些,哪兒用這麽足的料,綴的慌。”
榮烺深以為然,跟大家夥兒說,“這回我在獵場獵了好些東西,還沒收拾出來,待收拾出來,大家都有份兒。”
宮人內侍紛紛笑著向殿下謝賞,上前服侍殿下更衣、洗漱。
非但鳳釵沉,大禮服也不輕。榮烺都感慨,“虧得我身子骨兒好,要換個風一吹就倒的,這會兒都累癱了。”
大家都叫這話逗樂了。
林司儀給她換了輕便夾襖衣裙,洗漱後搽過麵脂,就有宮人湊趣問,“殿下,獵場肯定很大吧?”
“那不用說!有大片大片的草場,還有湖,還有山。我騎著馬,身上背著弓箭,隻要看到獵物,我立刻拉弓取箭,咻一下子,就打中了!”榮烺本身就有點小吹牛的毛病,再配上一幫子愛捧哏的手下,那說的真叫一個熱鬧。
薑穎過來時,遠遠從院門口就聽到院兒裏的笑聲,走到正屋門,榮烺正說到小楚將軍英武獵殺野獵的事跡,見薑穎來了,榮烺說,“我的弓箭雖好,比阿穎姐還是差一些的。阿穎姐一個人就獵了兩車獵物!”
“哇!”宮人內侍震驚不已,忙請薑穎過來一起拍馬屁。
薑穎笑,“我是自小就習騎射的,這在嘉平關尋常的很。”又與榮烺道,“這就要午膳的時辰了,咱們這就過去吧,別說皇祖母等咱們。”在宮中日久,薑穎早便改口,直接喊皇祖母了。
榮烺便笑著一同往萬壽宮正殿去。
這一次秋獮得了不少皮子,榮烺這裏自然是大頭,也僅在鄭皇後之下,與兄長榮綿齊平,較母妃徐氏那裏還要略勝一頭。
榮烺一個人穿用不盡,她素來大方,從薑穎顏姑娘幾人,到教導自己的幾位師傅,連教她武功的兩位女道師傅也都有,還有與榮烺關係好受邀隨扈的宗室女、帝都閨秀,都有所賜。
給師傅們的都令針線房做成成衣,其他人的便直接賞的皮子。
尤其榮烺這偏心眼兒的,她與齊師傅關係好,還額外多給齊師傅一件。
帝都哪兒有秘密,這事兒辦的,史太傅私下很是醋了一回。他自認比齊尚書更加用心,像這次秋獮,公主都不讀書,史太傅便秉承師傅的職責,進諫了一回。雖則公主依舊沒讀書,史太傅卻認為,自己盡到師傅之責。
哪兒像齊尚書,就知道哄著公主玩兒。
這真是啊,什麽時候都是佞臣小人更得君上喜歡。
對於此事,齊尚書就替榮烺擺平了,與一二嘴碎朋友感慨,“殿下心軟,總說我孤家寡人,故而對我多有照顧。”
這話傳出去,大家一想,這也是。齊尚書無妻無子,家裏就他一個,公主多照顧他些,也是人之常情。
齊尚書私下還是提醒了榮烺一回,“臣與史太傅都是殿下的師傅,論官場行走,史太傅還在臣之上。另有其他師傅,也各有各有長處。殿下尤為厚待臣,臣心中感激。隻是,都是殿下的師傅,殿下還是一碗水端平的好。”
榮烺說,“在我心裏,齊師傅你最好。我有東西就想給你。幹嘛一碗水端平。內閣還有首輔次輔哪,這能一樣麽?”
齊尚書失笑,覺著榮烺總有些歪理,他道,“我竟辯不過殿下。”
“那是因為我說的在理。”榮烺有點得意。
除此之外,榮烺還額外賞賜了唐祭酒和白館長。
白館長管理官學向來得力,國子監的情形則有些複雜,榮烺知道國子監改製失敗,唐祭酒在官場怕要受冷落,她想鼓勵一下唐祭酒。
還有因父親在病中,在家侍疾未能隨駕的永安公府的李姑娘,榮烺給她的賞賜與其他帝都閨秀是一樣的。
大家收到公主的賞賜,自然要尋日子進宮謝恩,於是,又有一番熱鬧。
隻是,鄭國公的病越發不好,太醫回稟後,鄭太後沉默片刻,親自駕臨鄭國公府。榮晟帝知曉此事後,道,“朕陪母後一起去看望舅舅。”
“也好。”鄭太後道,“叫上皇後,她心裏沒有不記掛的。”
盡管鄭太後榮晟帝都提前說了,一切隨簡。鄭家人還是一大早到門前迎侯,鄭老夫人一把年紀,頭發全白了,拄著鄭太後所賜的沉香木拐杖,顫巍巍的還在行禮。內侍連忙上前扶了一把老夫人,榮晟帝先服侍著母親下車,鄭太後道,“母親也太多禮了,咱們又不是外人。您這把年紀,天氣又冷,何需親自出迎。”
鄭老夫人道,“娘娘與陛下恩深,禮數卻不可輕廢。”
榮晟帝虛扶著母親問,“外祖母,舅舅身子如何了?”
“這兩日瞧著,精神又略好了些。”鄭老夫人由內侍與長孫攙著,親自引路。
鄭太後自先帝時入宮起,這是第一次回娘家省親。不過,平時常見娘家人,一向親近。鄭太後道,“皇後與你祖母、母親去說說話,女眷一概不必服侍,我與皇帝先去看望國公。”
大家都聽鄭太後的吩咐。
自鄭國公稱病,也有兩年多的光陰,時久未見,鄭國公更加枯瘦了,臉上皺紋深刻,一雙與鄭太後肖似的眸子尚且清明。
見鄭太後榮晟帝親至,鄭國公連忙讓人扶他起來。
榮晟帝溫聲攔了,“舅舅不必多禮,您這樣,倒讓母後與朕擔憂。”
鄭世子取過床頭的引枕給父親靠在身後,垂手侍立一畔。鄭國公道,“我這也是老病,竟驚動娘娘與陛下親至,心中委實難安。”
“尋常人家親戚長輩病了,也得來看望。咱們本是骨肉至親,兄長切莫多心。”內侍擺到兩把太師椅,鄭太後坐在鄭國公床畔,“我原想自己來,皇帝聽說後也要一起來看你。”
“臣好多了。”鄭國公輕輕喘息,望向榮晟帝,“臣有幸生於盛世,得見明君,乃臣之幸事。”
榮晟帝道,“朕永遠記得舅舅這些年的扶持。”
鄭國公道,“陛下,為臣忠君,乃是本分,更談不上扶持。”
雖是甥舅至親,榮晟帝與鄭國公的感情其實一般。這並不是雙方冷淡,或者有旁的緣故。可能就是天生的不投緣,鄭國公幫鄭太後鏟除林相,掌握大權時,榮晟帝還小。
榮晟帝並沒有參與過那段驚濤駭浪的歲月,待榮晟帝長大親政,他急於在朝獨立,更親近清流。但親政後的第一次改製並未成功,榮晟帝不得不與母親妥協,從而造就了如今的局勢。
榮晟帝寬慰鄭國公幾句,便離開留母親與鄭國公說話了。
鄭國公輕輕歎了口氣,鄭太後問,“兄長可是有不放心的事?”
“我之心事,也是娘娘的心事。”鄭國公看向鄭太後。
兄妹二人這幾十年不知經了多少刀光劍影,見慣生死,此刻也不必說什麽客套話。
鄭太後道,“總歸我還在。”
“娘娘在,鄭家總是無憂的。”鄭國公道,“自姑媽起,連續三代,鄭氏女入宮為後。鄭家,這些年,總以外戚為貴。老臣想著,能與皇室聯姻,自然是鄭家莫大體麵,但其實,也不必總令鄭氏女入宮。”
“阿錦年紀大了,我見過薑家孩子,頗是出眾,倆孩子年紀也般配。”
鄭太後道,“阿洋那孩子倒是很穩當。”
“若娘娘也看著好,臣就問一問嘉平大長公主的意思,若倆孩子有緣,還得請娘娘賜婚。”
鄭太後道,“若有好消息,兄長隻管讓大郎同我講,阿錦在宮裏這幾年,與我的孫女是一樣的。”
“臣也常聽阿錦說,她與公主也如親姐妹一般。”鄭國公道,“臣還有一事,想請娘娘個主意。”
“兄長隻管說。”
“臣想為阿衡求尚公主。”鄭國公平靜的眼眸望向鄭太後。
鄭太後眉心極快的蹙了一下,回視鄭國公,“兄長,不說旁的,阿衡年紀也不相宜。”
“阿衡可以等。”鄭國公言辭懇切,“娘娘,這既是臣之私心,也是臣之公心。娘娘,我並非以老病私情相挾。娘娘,公主會需要鄭家的。而鄭家,也需要公主。”
即便鄭太後也得承認,這的確是一樁極佳的聯姻。榮烺長大嫁人,而鄭家是勳貴之首,榮烺與鄭家聯姻,那麽,榮烺順理成章得到的就是整個勳貴集團的支持。鄭家也可以保有現在的超凡地位,甚至,鄭家能得到一位才幹非凡的家主。
鄭太後道,“這樁親事與我、與阿烺、與鄭家,都好。可有一樣,兒女成親,也要看性情是否相合。當初,我們看皇帝與皇後也都好。”
鄭皇後不得榮晟帝歡心還在其次,讓鄭家焦灼的是,鄭皇後膝下空空,宮中唯有的皇子皇女都出自徐妃腹中。
相較於鄭家,皇長子榮綿更親近母族徐國公府。
榮烺則不同,榮烺與鄭家關係親近,在宮裏同鄭皇後也好。
徐公府已經讓鄭公府打殘了,可如果幾十年後,榮綿登基,徐公府未必不能東山再起。鄭家必需未雨綢繆。
可也如鄭太後所言,如果是兩相厭的聯姻,怕要勢得其反。
鄭國公道,“讓阿衡回來吧。三年前他在帝都跌了一跤,也看一看他如今可有長進。”
鄭太後同意將鄭衡召回帝都,“正好,我也看一看阿衡。”
“我的身子,勉力還能再撐半個月。”鄭國公道。
鄭太後道,“太醫也不是閻羅王,兄長撐一撐,必能轉危為安。”
鄭國公不禁露出一絲笑意,“我也盼能應了娘娘的話。隻是,若有萬一,一切任由娘娘安排。”
鄭太後握住兄長的手,“我會盡我所能。”
鄭國公回握住妹妹,輕聲道,“一切就托付娘娘了。”
正文第一八二章
此次營帳遇襲後,鄭太後再去狩獵,榮晟帝榮綿都會隨駕,鄭太後倒也不反對。在回帝都前,皇室又舉行了一次大型狩獵活動,也就因時令即將入冬,準備回朝了。
榮烺也換上綴著風毛的夾衣,每天騎著她的小馬,隨大部隊回帝都。是的,經秋獮後,榮烺出行就不肯坐車了,每天都是騎著她的小馬噠噠噠、噠噠噠的給皇祖母在外伴駕。
鄭太後都隨她,隻是可憐過來請安奏事的大臣,見太後娘娘之前,先得給公主殿下行禮。
榮烺還特別的喜惡形於色,遇著她喜歡的大臣就眉開眼笑的,“齊師傅不必多禮,你是給朝廷當差做事的,咱們這又是在外頭,沒的這些瑣碎規矩。”
遇著她不喜歡的,譬如趙尚書,她就坐馬上等趙尚書行過禮,再假假的一揮手,“趙尚書無需多禮。”
再令趙尚書鬱悶的是,他跟齊尚書前後腳,一道來的鳳駕前,這差別,真是天上地下。
盡管趙尚書也不稀罕榮烺的另眼相待,但榮烺這樣大咧咧的擺出來,仍是令趙尚書想吐血。
路上行了三五日,禦駕回到帝都,顏相等百官提前在宮中等侯。母子二人攜皇後皇子皇女在昭德殿前的廣場見了百官,嘉許幾句後,便令百官各回衙門,隨駕的宗室也各回家休整,明日再進宮說話。隨駕的官員也回家休息,明日再到衙門當差。
如此,榮晟帝奉母親回萬壽宮。
萬壽宮裏等著的是留守的幾位妃嬪,皇後奉太後秋獮,後宮諸事,鄭皇後便托付給了德妃。
因榮晟帝獨寵徐妃,宮中後妃不顯,德妃也是宮中老人,回稟後宮諸事,其實沒什麽事。亦可見德妃穩妥,後宮一切如常。
鄭太後榮晟帝都讚了德妃幾句,榮晟帝道,“你們也回宮歇了吧。”
這一通禮儀下來,也就快中午了。鄭太後讓榮晟帝、鄭皇後、徐妃、榮綿都回自己宮去休息,榮烺送走長輩兄長,也與薑穎各回自己院兒裏換衣裳。
她這一走就是一個月,趕緊回院看看屋子有什麽變化沒?
梨樹的葉子已經掉沒了,榮烺跟林司儀說,“咱們回宮的路上,路邊兒的葉子也掉了大半。”
林司儀道,“都要入冬了。”
“是啊。”院子也沒太大變化,就是院中留守的宮人內侍都等著給公主殿下行禮了。
桌椅屏榻還是原來模樣,花幾上供著新鮮的桂花,榮烺深深吸一口,“真香。”
留守的大宮人道,“是花房一早送來的。”
“這花兒好。”
榮烺坐在正中寶榻上,留守的宮人內侍上前請安,榮烺問她走的這些日子院兒裏有沒有旁的事?
這不問也知道是樣樣都好的,誰還敢虧待她不成?
大宮人道,“平常奴婢們都是各司其職,隻是殿下不在,覺著院兒裏冷清許多。針線房把下個月給殿下做的新衣送來了,上月的,她們是送到行宮去的,不知殿下可見到了?”
“我穿的就是。”榮烺摸摸身上繡著鳳凰的大禮服,還有頭上的七尾小鳳釵,榮烺忍不住說,“林媽媽快把鳳釵先給我取下來,怪重的。”
林司儀上前幫著榮烺將小鳳釵取下來,說,“今兒是回宮的正日子,戴上好看。明兒奴婢令內務司將這鳳釵退回去,讓他們重做,做的輕便些,哪兒用這麽足的料,綴的慌。”
榮烺深以為然,跟大家夥兒說,“這回我在獵場獵了好些東西,還沒收拾出來,待收拾出來,大家都有份兒。”
宮人內侍紛紛笑著向殿下謝賞,上前服侍殿下更衣、洗漱。
非但鳳釵沉,大禮服也不輕。榮烺都感慨,“虧得我身子骨兒好,要換個風一吹就倒的,這會兒都累癱了。”
大家都叫這話逗樂了。
林司儀給她換了輕便夾襖衣裙,洗漱後搽過麵脂,就有宮人湊趣問,“殿下,獵場肯定很大吧?”
“那不用說!有大片大片的草場,還有湖,還有山。我騎著馬,身上背著弓箭,隻要看到獵物,我立刻拉弓取箭,咻一下子,就打中了!”榮烺本身就有點小吹牛的毛病,再配上一幫子愛捧哏的手下,那說的真叫一個熱鬧。
薑穎過來時,遠遠從院門口就聽到院兒裏的笑聲,走到正屋門,榮烺正說到小楚將軍英武獵殺野獵的事跡,見薑穎來了,榮烺說,“我的弓箭雖好,比阿穎姐還是差一些的。阿穎姐一個人就獵了兩車獵物!”
“哇!”宮人內侍震驚不已,忙請薑穎過來一起拍馬屁。
薑穎笑,“我是自小就習騎射的,這在嘉平關尋常的很。”又與榮烺道,“這就要午膳的時辰了,咱們這就過去吧,別說皇祖母等咱們。”在宮中日久,薑穎早便改口,直接喊皇祖母了。
榮烺便笑著一同往萬壽宮正殿去。
這一次秋獮得了不少皮子,榮烺這裏自然是大頭,也僅在鄭皇後之下,與兄長榮綿齊平,較母妃徐氏那裏還要略勝一頭。
榮烺一個人穿用不盡,她素來大方,從薑穎顏姑娘幾人,到教導自己的幾位師傅,連教她武功的兩位女道師傅也都有,還有與榮烺關係好受邀隨扈的宗室女、帝都閨秀,都有所賜。
給師傅們的都令針線房做成成衣,其他人的便直接賞的皮子。
尤其榮烺這偏心眼兒的,她與齊師傅關係好,還額外多給齊師傅一件。
帝都哪兒有秘密,這事兒辦的,史太傅私下很是醋了一回。他自認比齊尚書更加用心,像這次秋獮,公主都不讀書,史太傅便秉承師傅的職責,進諫了一回。雖則公主依舊沒讀書,史太傅卻認為,自己盡到師傅之責。
哪兒像齊尚書,就知道哄著公主玩兒。
這真是啊,什麽時候都是佞臣小人更得君上喜歡。
對於此事,齊尚書就替榮烺擺平了,與一二嘴碎朋友感慨,“殿下心軟,總說我孤家寡人,故而對我多有照顧。”
這話傳出去,大家一想,這也是。齊尚書無妻無子,家裏就他一個,公主多照顧他些,也是人之常情。
齊尚書私下還是提醒了榮烺一回,“臣與史太傅都是殿下的師傅,論官場行走,史太傅還在臣之上。另有其他師傅,也各有各有長處。殿下尤為厚待臣,臣心中感激。隻是,都是殿下的師傅,殿下還是一碗水端平的好。”
榮烺說,“在我心裏,齊師傅你最好。我有東西就想給你。幹嘛一碗水端平。內閣還有首輔次輔哪,這能一樣麽?”
齊尚書失笑,覺著榮烺總有些歪理,他道,“我竟辯不過殿下。”
“那是因為我說的在理。”榮烺有點得意。
除此之外,榮烺還額外賞賜了唐祭酒和白館長。
白館長管理官學向來得力,國子監的情形則有些複雜,榮烺知道國子監改製失敗,唐祭酒在官場怕要受冷落,她想鼓勵一下唐祭酒。
還有因父親在病中,在家侍疾未能隨駕的永安公府的李姑娘,榮烺給她的賞賜與其他帝都閨秀是一樣的。
大家收到公主的賞賜,自然要尋日子進宮謝恩,於是,又有一番熱鬧。
隻是,鄭國公的病越發不好,太醫回稟後,鄭太後沉默片刻,親自駕臨鄭國公府。榮晟帝知曉此事後,道,“朕陪母後一起去看望舅舅。”
“也好。”鄭太後道,“叫上皇後,她心裏沒有不記掛的。”
盡管鄭太後榮晟帝都提前說了,一切隨簡。鄭家人還是一大早到門前迎侯,鄭老夫人一把年紀,頭發全白了,拄著鄭太後所賜的沉香木拐杖,顫巍巍的還在行禮。內侍連忙上前扶了一把老夫人,榮晟帝先服侍著母親下車,鄭太後道,“母親也太多禮了,咱們又不是外人。您這把年紀,天氣又冷,何需親自出迎。”
鄭老夫人道,“娘娘與陛下恩深,禮數卻不可輕廢。”
榮晟帝虛扶著母親問,“外祖母,舅舅身子如何了?”
“這兩日瞧著,精神又略好了些。”鄭老夫人由內侍與長孫攙著,親自引路。
鄭太後自先帝時入宮起,這是第一次回娘家省親。不過,平時常見娘家人,一向親近。鄭太後道,“皇後與你祖母、母親去說說話,女眷一概不必服侍,我與皇帝先去看望國公。”
大家都聽鄭太後的吩咐。
自鄭國公稱病,也有兩年多的光陰,時久未見,鄭國公更加枯瘦了,臉上皺紋深刻,一雙與鄭太後肖似的眸子尚且清明。
見鄭太後榮晟帝親至,鄭國公連忙讓人扶他起來。
榮晟帝溫聲攔了,“舅舅不必多禮,您這樣,倒讓母後與朕擔憂。”
鄭世子取過床頭的引枕給父親靠在身後,垂手侍立一畔。鄭國公道,“我這也是老病,竟驚動娘娘與陛下親至,心中委實難安。”
“尋常人家親戚長輩病了,也得來看望。咱們本是骨肉至親,兄長切莫多心。”內侍擺到兩把太師椅,鄭太後坐在鄭國公床畔,“我原想自己來,皇帝聽說後也要一起來看你。”
“臣好多了。”鄭國公輕輕喘息,望向榮晟帝,“臣有幸生於盛世,得見明君,乃臣之幸事。”
榮晟帝道,“朕永遠記得舅舅這些年的扶持。”
鄭國公道,“陛下,為臣忠君,乃是本分,更談不上扶持。”
雖是甥舅至親,榮晟帝與鄭國公的感情其實一般。這並不是雙方冷淡,或者有旁的緣故。可能就是天生的不投緣,鄭國公幫鄭太後鏟除林相,掌握大權時,榮晟帝還小。
榮晟帝並沒有參與過那段驚濤駭浪的歲月,待榮晟帝長大親政,他急於在朝獨立,更親近清流。但親政後的第一次改製並未成功,榮晟帝不得不與母親妥協,從而造就了如今的局勢。
榮晟帝寬慰鄭國公幾句,便離開留母親與鄭國公說話了。
鄭國公輕輕歎了口氣,鄭太後問,“兄長可是有不放心的事?”
“我之心事,也是娘娘的心事。”鄭國公看向鄭太後。
兄妹二人這幾十年不知經了多少刀光劍影,見慣生死,此刻也不必說什麽客套話。
鄭太後道,“總歸我還在。”
“娘娘在,鄭家總是無憂的。”鄭國公道,“自姑媽起,連續三代,鄭氏女入宮為後。鄭家,這些年,總以外戚為貴。老臣想著,能與皇室聯姻,自然是鄭家莫大體麵,但其實,也不必總令鄭氏女入宮。”
“阿錦年紀大了,我見過薑家孩子,頗是出眾,倆孩子年紀也般配。”
鄭太後道,“阿洋那孩子倒是很穩當。”
“若娘娘也看著好,臣就問一問嘉平大長公主的意思,若倆孩子有緣,還得請娘娘賜婚。”
鄭太後道,“若有好消息,兄長隻管讓大郎同我講,阿錦在宮裏這幾年,與我的孫女是一樣的。”
“臣也常聽阿錦說,她與公主也如親姐妹一般。”鄭國公道,“臣還有一事,想請娘娘個主意。”
“兄長隻管說。”
“臣想為阿衡求尚公主。”鄭國公平靜的眼眸望向鄭太後。
鄭太後眉心極快的蹙了一下,回視鄭國公,“兄長,不說旁的,阿衡年紀也不相宜。”
“阿衡可以等。”鄭國公言辭懇切,“娘娘,這既是臣之私心,也是臣之公心。娘娘,我並非以老病私情相挾。娘娘,公主會需要鄭家的。而鄭家,也需要公主。”
即便鄭太後也得承認,這的確是一樁極佳的聯姻。榮烺長大嫁人,而鄭家是勳貴之首,榮烺與鄭家聯姻,那麽,榮烺順理成章得到的就是整個勳貴集團的支持。鄭家也可以保有現在的超凡地位,甚至,鄭家能得到一位才幹非凡的家主。
鄭太後道,“這樁親事與我、與阿烺、與鄭家,都好。可有一樣,兒女成親,也要看性情是否相合。當初,我們看皇帝與皇後也都好。”
鄭皇後不得榮晟帝歡心還在其次,讓鄭家焦灼的是,鄭皇後膝下空空,宮中唯有的皇子皇女都出自徐妃腹中。
相較於鄭家,皇長子榮綿更親近母族徐國公府。
榮烺則不同,榮烺與鄭家關係親近,在宮裏同鄭皇後也好。
徐公府已經讓鄭公府打殘了,可如果幾十年後,榮綿登基,徐公府未必不能東山再起。鄭家必需未雨綢繆。
可也如鄭太後所言,如果是兩相厭的聯姻,怕要勢得其反。
鄭國公道,“讓阿衡回來吧。三年前他在帝都跌了一跤,也看一看他如今可有長進。”
鄭太後同意將鄭衡召回帝都,“正好,我也看一看阿衡。”
“我的身子,勉力還能再撐半個月。”鄭國公道。
鄭太後道,“太醫也不是閻羅王,兄長撐一撐,必能轉危為安。”
鄭國公不禁露出一絲笑意,“我也盼能應了娘娘的話。隻是,若有萬一,一切任由娘娘安排。”
鄭太後握住兄長的手,“我會盡我所能。”
鄭國公回握住妹妹,輕聲道,“一切就托付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