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妃自然也瞧出自家兒子的心事了。她雖曉得元徵和雁卿要好,卻也沒料到會這麽快,便也沉默了片刻。
這也並沒改變她今日來國公府的目的。待雁卿姊妹告退離開了,世子妃便關切道,“有件事原不是我該管的,隻是既聽說了,也少不得要問一句——您果真要帶雁卿去荊州嗎?”
這陣子因為互通藏書的事,兩府上書僮往來頻繁。林夫人倒也不奇怪她是從何處得到消息的。便看向太夫人。太夫人就點頭道,“是。”
世子妃便麵有愧色,道,“若是為了太子的事,我這廂就先向你們賠罪了……”
元徵也在一旁一揖到底,不說旁的,隻道,“是我沒保護好雁卿。”
——實則事後第二日慶樂王府就派人來府上交代、賠罪過了。也是他府上跟皇帝走得近,不少下人都曉得太子的品貌,是以被太子唬住不敢阻攔。待消息送進內院,太子就已遇著月娘了。這些看家護院的雖情有可原,可為人私兵的要的就是拚死效忠。他們既然畏懼太子的恐嚇,誰曉得日後會不會畏懼歹徒的刀劍?這點事都處置不好,自然是不能留了。又有怠慢了月娘的那個婆子,也受了處置。
且林夫人與太夫人都是恩怨分明的,聽世子妃這麽說,都道,“遇上了這麽個副君,怨得了誰?快別這樣。”又扶元徵起來。
彼此互相寬解了幾句,世子妃才又勸道,“我曉得府上的無奈。可叫我說這是不妥當的。荊州遠在千裏之外,且不說陳國內亂,不時有流寇越境在道上劫掠。光說一路上車馬勞頓,這又是老又是小的,也叫人放心不下。”
林夫人便道,“你說的我又何嚐不明白?亦隻是無可奈何罷了。”
太夫人倒是達觀,“往好處裏想。路上有雲娘護送,到了荊州又有二郎照應,流寇有什麽可怕的?且我身子還硬朗,這點路是能走的。權當是去見識山水了——兩個丫頭也十分期待。”
她達觀了,豈不要真把雁卿領走?
元徵便道,“山水還是要見識的,如今卻不是個好時候——南郡是兵家必爭之地。陳國不滅,隻怕難有平靜安樂。趙都督領著上令忙著練兵,又未必有暇看顧家眷。且聽說那裏冬日陰冷入骨,盛夏蚊蟲凶猛,酷熱難耐。北邊人乍然過去,沒個三五年是適應不來的。”
太夫人便饒有興致的望著他,“照你這麽說,南郡是去不得了?”
元徵就道,“去是去得,隻是不想去也大可不必去。”
說到這一步,林夫人和太夫人自然就要聽他解說解說了。
元徵就道,“我猜想,用不了兩三日,太子便該和趙世伯言歸於好了。到時候隻會對府上越加親厚敬重,我是想不出非要外出避禍的必要的。”
這還真是林夫人的盲區。主要是她既不相信皇帝真會為這些事懲罰太子,更不相信這位太子真能就此悔過自新——縱然皇帝在這個當空要立後多少有些誘人神思,可還真沒多少人覺得這能動搖了太子的地位。畢竟就算這當口再有皇子降生,那也比太子小了十多歲啊。再有,太子若真向趙世番認錯了,林夫人反而怕他心裏藏的是更歹毒的盤算。
可元徵一提醒,她卻隱約有些想到——趙世番和太子也許是真能在明麵上和好的,若太子日後表現得謙遜仁愛,哪怕是裝的,她還有必要急匆匆送女兒出去避禍嗎?當然,趙世番還很擔心皇帝要把他閨女指婚給太子。
總之,這還真是件十分煩人的事。
雁卿重新洗漱完畢,換了衣服來太夫人房裏,進去卻見一屋子人都麵色凝重的苦思。
她尚不曉得這些人是為她在煩惱,隻略有些覺得打擾了他們十分的不好意思。就湊過去悄悄問道,“阿婆,你們在想什麽呀?”
太夫人看她少不更事,真是十分無奈——還不是在想她和月娘兩個冤家?
可上次已經不留神嚇著這兩個丫頭了,此刻便不忍點透。再看看元徵,就道,“——大人想的事。你和妹妹帶著七哥去院子裏玩吧。”
雁卿卻不忍心留他們苦思,又看了看月娘。腦中靈光一閃,怔愣了片刻,便道,“是不是……”
說了一半卻又不說了——這陣子讓家裏煩惱又牽扯到慶樂王府的事,除了她和月娘得罪了太子,還有哪件?可她點明了,除了引得她阿婆和阿娘再來安慰她“不要怕”外,還有什麽用處?
心裏難受。卻還是聽話的牽了月娘的手,到元徵跟前去,“七哥,我們出去吧。”
月娘比雁卿還敏銳了,自然也想到了。出了門她便十分沉重,已無半點玩耍的心思了。便告乏自個兒回屋去。
雁卿就領著元徵去外頭玩。
這一日惠風和暢,天朗氣清。到處都是嬌嫩新綠、蓬勃生機。陽光明得耀眼,可落在草木嫩葉上卻隻反射出絨絨的柔光。
這麽好的景色裏,雁卿卻連強顏歡笑都做不出。悶悶的陪元徵站了一會兒,就十分自責的道,“七哥,我心裏難受。對不住,本該陪你玩耍的……”
元徵就歎了口氣,“你焉知道你難受時,我就能有心思玩耍?”
雁卿心裏越溫暖,便也越愧疚。太子的事已然如此,她再多想也是無用的。便回溯著反省道,“那日我對太子生氣,你卻要我向他賠罪。我還覺著你不可理喻——他都這麽壞了……”
元徵心裏就一緊,卻也沒急著分辨,隻靜靜的望著雁卿,聽她說下去。
雁卿果然就道,“我確實比旁人駑鈍些,有些事怎麽想都不明白。”
譬如她為什麽非要向太子俯首賠罪,難道她先前學的是非曲直竟都是錯的嗎?
“可至少該曉得七哥為我好。竟因為當日你不肯順著我的意就惱了你……七哥,七哥很傷心吧?”
元徵就將目光投遠,去看院中春景。笑意卻已不自覺的泄露出來,就像外間的春光一樣暖人。便道,“你又焉知我是傷心,而不是生氣?”
雁卿便疑惑的抬頭望他,“七哥生我的氣了?”
元徵簡直苦笑不得——你才要歡喜她懂你的心,她就立時不懂你的口是心非了。
卻也隻說,“那日委屈你了。”
雁卿點了點頭,忙又搖頭,“我不該遷怒七哥……我知錯了。七哥不要傷心,也不要生氣。”
元徵就道,“你若不要我傷心、生氣,便不要去荊州了。”
雁卿不解,“為什麽?”她眼裏這分明就是兩件事。
“那日你明明說,要日後和我同遊三峽的。自己先去了,豈不是失約?”
雁卿越發不解了,“我先去,並不是說以後就不與你同去了呀。我先去了,日後還能盡地主之誼,帶著你玩呢。”
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可就不曉得題外之意,未免令人著急。
元徵隻好說,“荊州遠在千裏之外,一來一去,光路上就耗去小半年。且音訊不通。你若去了,我們就又要分別許多年了。”
“可以前我們也不是天天在一處啊。”
“你便不想多和我見麵?”
“想是想的。”雁卿認認真真的道,“可哪裏有不離別的?不瞞你說,我日後想要天南海北的都去看看。既要行萬裏路,就難免常在旅途。總是要離別的呀!且又不是再也見不到了。”
元徵盯著她,看她黑眸子清且黑柔,分明是情真意切的,卻又涼薄至此。可待要說他難以置信,他分明又是早已知曉——她說在意便是真的在意,說難過便是真的難過。說想要去看風景,自然也是真的想要去看風景。她是能輕言別離的。
倒是他白白歡喜一場了。
他自幼的乖僻性子便又有些浮上來,幾乎就要脫口說出置氣的話來。可到底是忍住了,隻依舊耐心道,“我卻不想和你分開,想和你時時刻刻在一起。”
雁卿臉上就一紅——哪有時時刻刻在一起的呀,起碼洗澡睡覺時總要分開吧。
元徵倒也不急著逼她明白過來。這回確實是傷了心了,一時也無多話。雖仍是靜靜的陪著,可臉色已沉下來。
雁卿自幼就和他親密,哪裏覺不出他心情的變化。她是最不想令他難過的,忙就補救道,“也可以啊——七哥可以和我一道去!我們從頭到尾都結伴。”
元徵終還是沒忍住追究,“若我去不了呢?”
雁卿心想,這難道也要怪到我身上嗎?卻還是努力爭取著自己的權益妥協了,“那,那要不然我們就折衷。或是找個七哥也能去的日子。或是……我,稍早些回來?”
元徵開口時便已曉得是自己過於逼迫了。見雁卿不安又茫然的“折衷”著想安撫他,心裏一時竟不知是什麽滋味。
何必要焦躁?她分明就還什麽都不懂。
他便又一如既往的微笑起來,“這麽小就想著到處跑,你就不問你阿爹阿娘答應不?”
可雁卿沒向往常一樣鬆懈下來,她似乎能覺出他笑容背後掩藏的那些情緒。好一會兒之後才悶悶的道,“我自然會好好和他們商議啊。”
這也並沒改變她今日來國公府的目的。待雁卿姊妹告退離開了,世子妃便關切道,“有件事原不是我該管的,隻是既聽說了,也少不得要問一句——您果真要帶雁卿去荊州嗎?”
這陣子因為互通藏書的事,兩府上書僮往來頻繁。林夫人倒也不奇怪她是從何處得到消息的。便看向太夫人。太夫人就點頭道,“是。”
世子妃便麵有愧色,道,“若是為了太子的事,我這廂就先向你們賠罪了……”
元徵也在一旁一揖到底,不說旁的,隻道,“是我沒保護好雁卿。”
——實則事後第二日慶樂王府就派人來府上交代、賠罪過了。也是他府上跟皇帝走得近,不少下人都曉得太子的品貌,是以被太子唬住不敢阻攔。待消息送進內院,太子就已遇著月娘了。這些看家護院的雖情有可原,可為人私兵的要的就是拚死效忠。他們既然畏懼太子的恐嚇,誰曉得日後會不會畏懼歹徒的刀劍?這點事都處置不好,自然是不能留了。又有怠慢了月娘的那個婆子,也受了處置。
且林夫人與太夫人都是恩怨分明的,聽世子妃這麽說,都道,“遇上了這麽個副君,怨得了誰?快別這樣。”又扶元徵起來。
彼此互相寬解了幾句,世子妃才又勸道,“我曉得府上的無奈。可叫我說這是不妥當的。荊州遠在千裏之外,且不說陳國內亂,不時有流寇越境在道上劫掠。光說一路上車馬勞頓,這又是老又是小的,也叫人放心不下。”
林夫人便道,“你說的我又何嚐不明白?亦隻是無可奈何罷了。”
太夫人倒是達觀,“往好處裏想。路上有雲娘護送,到了荊州又有二郎照應,流寇有什麽可怕的?且我身子還硬朗,這點路是能走的。權當是去見識山水了——兩個丫頭也十分期待。”
她達觀了,豈不要真把雁卿領走?
元徵便道,“山水還是要見識的,如今卻不是個好時候——南郡是兵家必爭之地。陳國不滅,隻怕難有平靜安樂。趙都督領著上令忙著練兵,又未必有暇看顧家眷。且聽說那裏冬日陰冷入骨,盛夏蚊蟲凶猛,酷熱難耐。北邊人乍然過去,沒個三五年是適應不來的。”
太夫人便饒有興致的望著他,“照你這麽說,南郡是去不得了?”
元徵就道,“去是去得,隻是不想去也大可不必去。”
說到這一步,林夫人和太夫人自然就要聽他解說解說了。
元徵就道,“我猜想,用不了兩三日,太子便該和趙世伯言歸於好了。到時候隻會對府上越加親厚敬重,我是想不出非要外出避禍的必要的。”
這還真是林夫人的盲區。主要是她既不相信皇帝真會為這些事懲罰太子,更不相信這位太子真能就此悔過自新——縱然皇帝在這個當空要立後多少有些誘人神思,可還真沒多少人覺得這能動搖了太子的地位。畢竟就算這當口再有皇子降生,那也比太子小了十多歲啊。再有,太子若真向趙世番認錯了,林夫人反而怕他心裏藏的是更歹毒的盤算。
可元徵一提醒,她卻隱約有些想到——趙世番和太子也許是真能在明麵上和好的,若太子日後表現得謙遜仁愛,哪怕是裝的,她還有必要急匆匆送女兒出去避禍嗎?當然,趙世番還很擔心皇帝要把他閨女指婚給太子。
總之,這還真是件十分煩人的事。
雁卿重新洗漱完畢,換了衣服來太夫人房裏,進去卻見一屋子人都麵色凝重的苦思。
她尚不曉得這些人是為她在煩惱,隻略有些覺得打擾了他們十分的不好意思。就湊過去悄悄問道,“阿婆,你們在想什麽呀?”
太夫人看她少不更事,真是十分無奈——還不是在想她和月娘兩個冤家?
可上次已經不留神嚇著這兩個丫頭了,此刻便不忍點透。再看看元徵,就道,“——大人想的事。你和妹妹帶著七哥去院子裏玩吧。”
雁卿卻不忍心留他們苦思,又看了看月娘。腦中靈光一閃,怔愣了片刻,便道,“是不是……”
說了一半卻又不說了——這陣子讓家裏煩惱又牽扯到慶樂王府的事,除了她和月娘得罪了太子,還有哪件?可她點明了,除了引得她阿婆和阿娘再來安慰她“不要怕”外,還有什麽用處?
心裏難受。卻還是聽話的牽了月娘的手,到元徵跟前去,“七哥,我們出去吧。”
月娘比雁卿還敏銳了,自然也想到了。出了門她便十分沉重,已無半點玩耍的心思了。便告乏自個兒回屋去。
雁卿就領著元徵去外頭玩。
這一日惠風和暢,天朗氣清。到處都是嬌嫩新綠、蓬勃生機。陽光明得耀眼,可落在草木嫩葉上卻隻反射出絨絨的柔光。
這麽好的景色裏,雁卿卻連強顏歡笑都做不出。悶悶的陪元徵站了一會兒,就十分自責的道,“七哥,我心裏難受。對不住,本該陪你玩耍的……”
元徵就歎了口氣,“你焉知道你難受時,我就能有心思玩耍?”
雁卿心裏越溫暖,便也越愧疚。太子的事已然如此,她再多想也是無用的。便回溯著反省道,“那日我對太子生氣,你卻要我向他賠罪。我還覺著你不可理喻——他都這麽壞了……”
元徵心裏就一緊,卻也沒急著分辨,隻靜靜的望著雁卿,聽她說下去。
雁卿果然就道,“我確實比旁人駑鈍些,有些事怎麽想都不明白。”
譬如她為什麽非要向太子俯首賠罪,難道她先前學的是非曲直竟都是錯的嗎?
“可至少該曉得七哥為我好。竟因為當日你不肯順著我的意就惱了你……七哥,七哥很傷心吧?”
元徵就將目光投遠,去看院中春景。笑意卻已不自覺的泄露出來,就像外間的春光一樣暖人。便道,“你又焉知我是傷心,而不是生氣?”
雁卿便疑惑的抬頭望他,“七哥生我的氣了?”
元徵簡直苦笑不得——你才要歡喜她懂你的心,她就立時不懂你的口是心非了。
卻也隻說,“那日委屈你了。”
雁卿點了點頭,忙又搖頭,“我不該遷怒七哥……我知錯了。七哥不要傷心,也不要生氣。”
元徵就道,“你若不要我傷心、生氣,便不要去荊州了。”
雁卿不解,“為什麽?”她眼裏這分明就是兩件事。
“那日你明明說,要日後和我同遊三峽的。自己先去了,豈不是失約?”
雁卿越發不解了,“我先去,並不是說以後就不與你同去了呀。我先去了,日後還能盡地主之誼,帶著你玩呢。”
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可就不曉得題外之意,未免令人著急。
元徵隻好說,“荊州遠在千裏之外,一來一去,光路上就耗去小半年。且音訊不通。你若去了,我們就又要分別許多年了。”
“可以前我們也不是天天在一處啊。”
“你便不想多和我見麵?”
“想是想的。”雁卿認認真真的道,“可哪裏有不離別的?不瞞你說,我日後想要天南海北的都去看看。既要行萬裏路,就難免常在旅途。總是要離別的呀!且又不是再也見不到了。”
元徵盯著她,看她黑眸子清且黑柔,分明是情真意切的,卻又涼薄至此。可待要說他難以置信,他分明又是早已知曉——她說在意便是真的在意,說難過便是真的難過。說想要去看風景,自然也是真的想要去看風景。她是能輕言別離的。
倒是他白白歡喜一場了。
他自幼的乖僻性子便又有些浮上來,幾乎就要脫口說出置氣的話來。可到底是忍住了,隻依舊耐心道,“我卻不想和你分開,想和你時時刻刻在一起。”
雁卿臉上就一紅——哪有時時刻刻在一起的呀,起碼洗澡睡覺時總要分開吧。
元徵倒也不急著逼她明白過來。這回確實是傷了心了,一時也無多話。雖仍是靜靜的陪著,可臉色已沉下來。
雁卿自幼就和他親密,哪裏覺不出他心情的變化。她是最不想令他難過的,忙就補救道,“也可以啊——七哥可以和我一道去!我們從頭到尾都結伴。”
元徵終還是沒忍住追究,“若我去不了呢?”
雁卿心想,這難道也要怪到我身上嗎?卻還是努力爭取著自己的權益妥協了,“那,那要不然我們就折衷。或是找個七哥也能去的日子。或是……我,稍早些回來?”
元徵開口時便已曉得是自己過於逼迫了。見雁卿不安又茫然的“折衷”著想安撫他,心裏一時竟不知是什麽滋味。
何必要焦躁?她分明就還什麽都不懂。
他便又一如既往的微笑起來,“這麽小就想著到處跑,你就不問你阿爹阿娘答應不?”
可雁卿沒向往常一樣鬆懈下來,她似乎能覺出他笑容背後掩藏的那些情緒。好一會兒之後才悶悶的道,“我自然會好好和他們商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