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如果說呂昭儀和餘才人被抓是悄無聲息的,那麽德妃卻絕非如此。


    皇帝心中對這三人的罪行輕重、誰主誰次十分清楚,抓呂昭儀時為了怕走漏風聲,打草驚蛇,是命司禮監悄悄行事,一絲風聲也沒有透出來,到了餘才人時,雖沒有刻意封鎖消息但也沒有大張旗鼓。


    但德妃這次刑拘的負責人卻不是處理陰司事務的內廷衙門,而是派了禁衛光明正大的拘捕。


    德妃不同於之前兩個人,她是妃嬪中位分最高者,又做了數年實際意義上的後宮之主,這真是軒然大波,連朝堂中都為之悚然,更別說與此關係密切的後廷了。


    妃子們紛紛惶恐,生怕是新上任的皇後在對著舊人發難,一出手針對的就是唯一的妃位,若真是這樣,那她們不更是砧板上的魚肉了麽?


    宋婕妤惶惶不安:“連德妃都能隨意擺弄,何況你我了。”


    “我冷眼瞧著,皇後娘娘倒不像是那樣的人。”戴嬪道:“就算真是有心為難人,也該過了這新婚這段日子,站穩了腳跟才是,何必急於一時,惹人非議呢?”


    德妃下獄,呂昭儀偏又在這時候病重,剩下的地位最高的是韋修儀,她也正拿不準主意。


    鄭嬪在一旁捏著帕子聽了好半天,還是忍不住細聲細語的插了一句話:“戴嬪姐姐說的不錯,皇後平時待人處事都很寬容,宮人們毛手毛腳犯了錯也從不苛責,反而會悉心安撫,咱們平時侍奉娘娘也很精心,又沒得陛下額外眷顧,她不會有意針對的。”


    “你懂什麽,”韋修儀正煩躁,沒好氣道:“屋裏的花瓶看著礙眼都想換了呢,咱們與人家共事一夫,就是那些不礙事卻礙眼的花瓶兒……想摔碎那麽一個兩個的也沒準兒呢。”


    幾個低位的妃嬪聽的臉都白了。


    “哎呀不管了!”說著說著韋修儀就一拍桌子站起來:“我們在這裏又驚又懼的,還不如幹脆問個明白。”其他人勸說不及,眼睜睜的看著韋修儀坐上輦車,向立政殿出發。


    她們麵麵相覷,最後在猶豫中還是跟了上去。


    ……


    容辭這時候正在抱著太子教他在紙上畫畫。


    平常這個時候圓圓應該在紫宸殿跟著師傅們讀書,但謝懷章感覺容辭這幾天像是不太舒服,便特意給兒子放了一個假讓他能空出時間來陪陪他母親。


    可是容辭不知道是這些天……咳、休息的不太好還是怎麽的,一直打不起精神,大白天的抱著兒子都會犯困。


    圓圓還太小,手指上的筋骨並沒有長全,因此還沒開始正式學習書法,握著筆的時候總有些吃力,好不容易照著母親畫的蘭花描了一朵歪歪扭扭的,抬起頭正要高興的討誇獎時,卻看見容辭的頭支著手臂,眼睛都半閉了起來。


    “母後……母後!”


    容辭一個激靈醒了過來,看見圓圓嘴巴都撅了起來,頓時有些愧疚:“圓圓,對不起,我不小心睡著了。”


    又拿起他畫的那一張看不出是什麽的畫,麵不改色的誇讚道:“我們圓圓畫的真好,這是蘭花對不對?畫的可真像!”


    別看旁人眼裏太子很不好伺候,但他在容辭跟前的時候多數都是個聽話又好哄的乖寶寶,現在就很輕易的被哄的高高興興了。


    這時,斂青進來室內通報:“娘娘,韋修儀並戴嬪鄭嬪等求見。”


    容辭想著有人來說說話提一下精神也好,就準了。


    韋修儀幾個結伴踏進了立政殿的西側室,見到皇後正抱著太子坐在書案前畫畫,俱是一怔,隨即馬上行禮:“臣妾見過皇後娘娘,太子殿下。”


    “起吧,”容辭抬起頭放下手中的筆,邊拿著巾帕給自己和兒子擦手,邊溫和的對幾個女人道:“怎麽想起來這個時候過來了?快來坐吧。”


    其他人忙按照位分撿了椅子坐下。


    容辭推了推圓圓:“太子,你應該做什麽?”


    圓圓從容辭懷裏跳下來,拱手似模似樣的行了個禮:“諸位娘娘好。”


    韋修儀等人張口結舌:“不、不用,殿下太客氣了……”


    所以說太子和妃子之間的關係有些難說。按照天地君親師的禮法,皇太子身為儲君,一人之上萬人之下,除了帝後一體的正宮皇後,其餘的妃子就算是貴妃都隻是臣妾,可是按照人情,庶母也是母,長輩身邊的丫鬟都應該格外尊重,更別說父親的側室了。


    之前謝懷章是個男人,在這些事上難免粗心些,可是容辭見這些妃子並不是難相處的人,也不想讓兒子平白樹敵,他現在年幼還不打緊,等再長大些難免容易傳出什麽傲慢無禮的名聲來,到時候反而不美。


    因此幹脆先是國禮後又人情,彼此尊重倒更和睦。


    容辭重新將孩子摟在懷裏:“你們今日怎麽都一起過來了,是有什麽事麽?”


    宋婕妤自己不敢說,用手頂了頂韋修儀的腰示意她開口。


    韋修儀原來一直心直口快,在謝懷章麵前也多有口無遮攔的時候,可是今天不知怎麽的,頂著容辭柔和中帶著疑惑的眼神,那些質疑的話卻有些開不了口。


    倒是鄭嬪與容辭多打了幾次交道,知道她的為人,也就沒那許多顧慮,見韋修儀罕見的支支吾吾,遲遲不肯開口,便輕聲道:“娘娘,是臣妾聽說德妃出了事,想來問問您這事是否有什麽內情……自然,若是不方便就算了。”


    容辭一聽便懂了,她沉吟了片刻,摸著圓圓的發頂道:“這倒沒什麽不好說的,想來你們也知道,前陣子這孩子病重,並非是什麽意外而已。”


    幾個妃子默默的低下了頭——這事兒當初鬧的那樣大,皇帝為了照顧太子不眠不休了數日,甚至連早朝都免了一段時間,前朝都知道的八九不離十了,何況她們身處後宮,距離紫宸殿這麽近,該知道的早知道,不該知道的也能猜出一二了。


    要知道,在後宮中,孩童若莫名其妙的夭折,十之八九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這是所有人的共識,她們即使沒經曆過也聽的多了。


    韋昭儀倒抽了一口涼氣,忍不住問道:“您提這個……莫不是跟德妃有關?”


    容辭點頭,“具體的還要審了之後再說,到時候我也不會瞞著你們的。”


    戴嬪用手絞著帕子,有些遲疑道:“怎麽會查到她身上——娘娘別怪臣妾多事,德妃那個人謹慎的要命,行事一板一眼,也不怎麽機靈,不像是會鋌而走險做這種事的人……”


    容辭不會想到了什麽,臉色變得難看起來:“不是陛下跟我想懷疑她,是有人指證……”


    “什麽?是誰?”


    ……


    這人正是杜閣老的孫女杜依青。


    杜依青在之前是京中很有名的大家閨秀,才貌雙全又出身名門,很長內有不少人覺得她能入宮為妃……甚至為後。


    可惜後來發生了她在三年前宮內元宵宴上謀害馮氏女未遂的事,刑部判處出家為尼,終身監禁。


    杜依青雖被迫關在清靜庵中不得自由,但是當時並沒有禁止她的家人來探望,她的母親心疼女兒,隔一段時間就會送去些吃的用的,再陪她說話解解心頭的苦悶。


    杜依青出家時太子還沒回宮,但後來宮中朝堂上發生的大事杜母也會跟她提一提,因此她倒也不是對外界的事情全然無知,起碼皇帝立太子,封了原本的恭毅侯夫人許氏作皇後她還是清楚的,隻是她本被三年青燈古佛、粗茶淡飯的生活磨的雄心壯誌全無,再沒了當時一心想當人上人,為此不惜害人性命的心了。


    因此這些事她聽了也就在心裏不甘個幾天,就被逼得滿腦子都是怎麽才能躲過每日誦讀的千遍佛經和對青菜豆腐的深痛惡絕了。


    就是在某一次杜母與杜依青閑聊的的時候,偶然說起了太子前一段時間得的病。


    杜依青聽了臉一下子就白了:“您說什麽?太子中的是什麽毒?”


    “赤櫻花……還是紅櫻花,記不清了……”


    “您仔細想想,是不是叫赤櫻岩?”


    “對對對!”杜母道:“就是這個,要說這藥還真歹毒,單單衝著小孩子來,這下毒的人也不怕損陰德,報應到自己孩子身上。”


    杜依青臉色更加不好,整個人失魂落魄,連杜母偷著給她帶的葷菜都全然沒有心思吃。


    杜母見了難免起疑,再三追問。


    杜依青在清靜庵裏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知道有些話若不跟母親說,那她就要一輩子憋在心裏,早晚為此落下心病,便忍不住將事情告訴了杜母。


    原來杜依青是知道赤櫻岩的,她這個人表麵上是一個溫婉嫻淑,與世無爭的大家閨秀,其實天生就對後宅陰司,明爭暗鬥的事情格外感興趣,一個腦子十個彎,有九個都在想著怎麽不動聲色的打壓別人,讓自己得益。


    杜家的內院因為人多,總也說不上太平,但也沒有過於混亂,杜依青略微幾個小手段就整的她父親的幾個姨娘和庶妹跟鵪鶉一樣,話都不敢跟她說,她的滿腔鬥誌都不知道改該怎麽發泄,便在私底下搜羅了好些稀奇古怪的法子和藥物,預備著有朝一日入宮……或者嫁進哪家王府去一展拳腳。


    赤櫻岩就是其中一種。


    就因為杜依青搜羅的多了,又到底還沒有嫁人生子,所以潛意識並沒有把這種藥看的多嚴重。


    當時德妃以為她八成要入宮,又知道皇帝並沒有立後的心思,杜氏對自己的威脅不大,便有意籠絡她,時不時邀她進宮小坐,而杜依青在某天就不經意間提起過赤櫻岩。


    最重要的是,杜依青記得很清楚,除了心腹之外,她真的隻跟德妃一人提過這藥!


    這還有什麽好想的,都用不了一眨眼的功夫,杜依青立馬就知道了這件事的幕後凶手是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容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寸方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寸方舟並收藏容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