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許容盼與容辭十分親近,纏著她說了好些話。
容辭也許久沒見這個妹妹了,五年後溫氏去世,沒來得及給她安排親事,她隻得守了三年母孝,才在府裏的安排下匆匆成了親,嫁的是個家境不算殷實的舉人。
那時容辭的身體還沒有壞到後來的地步,容盼便得空過來瞧瞧她,也算是解了她心頭寂寞。可惜後來她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後院裏劉氏也漸漸掌權,就不許容盼上門探望了,饒是如此,她也瞅著逢年過節的機會便遞帖子進來,盼望著姐妹能有一聚。
容辭臨死前最放不下的也是她,雖聽說她的夫婿對她不錯,也有了兩個孩子,算得上子女雙全,但到底怕她報喜不報憂,受了委屈也沒個人撐腰,於是才低聲下氣的向顧宗霖乞憐,希望他能看在他們夫妻一場的份上,能替她多多顧看這個小妹妹。
現在她捏著她又圓又胖的小臉,喜歡的不知該說什麽好。
“盼盼在家有沒有聽娘的話呀?”
容盼此時坐在容辭膝上,靠在她懷裏使勁兒摟著她,聞言嘟著嘴道:“盼盼都長大了,肯定聽話啊,娘親說,姐姐小的時候才不聽話呢。”
容辭點點她的鼻尖,笑道:“那是娘親哄你的,你偏還當真了。”
溫氏坐在旁邊愛憐的看著兩姐妹,聽到這話卻被氣笑了:“誰哄她了,你從小在老太太屋裏不言語,像個據了嘴兒的葫蘆,回了咱們院子裏就搗蛋,跟孫猴子去了緊箍咒似的,旁人還都讚你文靜。真是從小就會看人下碟,可見是知道老太太不手軟,我和你爹卻舍不得動手。”
容辭也知道自己之前是個什麽性子,不由捂住臉羞惱道:“哎呀,娘!我是在替你教盼盼呢,幹嘛揭我的底兒?”
哄得其他人都笑了。
又同妹妹親熱了一會兒,才把她放下來:“我讓你鎖朱姐姐把禮物放到你房裏了,去看看喜不喜歡,讓姐姐和母親單獨說說話。”
盼盼乖巧的點了點頭,蹦跳著出了門。
等她一走,溫氏便揮退了下人,迫不及待的問道:“顏顏,怎麽樣?姑爺對你可還好?”
容辭笑著點了點頭,沒有一絲破綻:“他主動求娶,怎麽會不好?”
溫氏聽了這話卻愈加不放心:“什麽求娶不求娶的,你是我腸子裏爬出來的親閨女,我自是知道你,你是不可能做出他們說的那等事的,既不是你的原因,就肯定是顧家那頭出了什麽岔子!”
關係到女兒的終身大事,母親的本能讓她變得無比多疑,也無比敏銳,她一反平時的木訥,猜的居然非常接近真相:“你說實話,是不是那顧二爺有什麽不好?……是他養了外室,還是有了庶長子?”
容辭上一世已經見識過母親在這事上的敏銳了,但當初她年紀小,被問得無話可說,又不能告訴母親真相平白讓她傷心,隻能支吾過去。
溫氏作為她的親娘,能看不出這事兒有貓膩嗎?她從此日夜懸心,無時不在掛念著自己的女兒,本就不怎麽健壯的身體,因為思慮過度更加不好,以至於最後一場尋常的風寒竟也遷延難愈,最終不治身亡。
這也是容辭重生後最想改變的事之一,她想快快活活的過下去,讓母親知道自己過得很好,一點兒委屈也沒有受,讓她能放心,不再牽念。
“沒有您想的那樣複雜,隻不過是我那夫君性子強勢,說一不二,不喜歡張揚的女子,在外聽說三姐十分驕縱、不好相處,於是便想換個溫柔順從的罷了。”她不慌不忙的解釋到:“您看他的舉止,也該知道他不是那等在意出身門第的人,舍三姐而選我,不過是憑他的個人喜好,沒有那麽多的陰謀詭計。”
這話半真半假,聽上去卻是合情合理,溫氏的疑慮瞬間被打消了大半,但她還是不放心:“姑爺這麽有主意,可好相處麽?”
容辭趴在她肩上得意地笑了起來:“他喜歡溫順的女人,誰不知道我就是個頂頂溫順的,老太太都誇我呢。”
溫氏被她逗得笑了起來,也知道自己這個女兒是個能耐的住性子的,雖本性並沒有外頭傳的那麽柔和,但像對付老太太一般,糊弄糊弄夫君也足夠了。
她又想起一事,小聲問道:“你們圓房了沒有?”
容辭麵不改色答道:“還沒有,我還小呢,他怎麽下得去手?”
溫氏想了想,道:“也好,你年紀確實是小了些,萬一有了身孕……你妹妹的親娘就才十五歲出頭,當初我也沒想太多,隻是看她模樣不壞,性子又老實才定的她。沒想到生產時居然那般凶險,大夫這才說是年紀太小的緣故,我和你父親悔不當初,如果當時想的周全一點,也不至於害了她的性命。”說著歎道:“可惜了,才那麽點兒大,花兒一樣的年紀……”
容辭攥緊了雙手,被母親的話嚇得臉色有些泛白,她埋在溫氏懷裏輕聲問:“十五歲生孩子太早了嗎?”
“因人而異吧,有的長全了便也沒大礙,那些沒長全的,才會出風險。”溫氏看到女兒不安的樣子,安撫道:“別怕,女人都要走這麽一遭,就算年齡合適,也不一定安全,年紀小的也不一定出事。”
容辭點點頭道:“我記得李嬤嬤對這些事頗為精通。”
“是啊,她是從宮裏放出來的,之前學過幾手,盼盼姨娘那時候她就提醒過,說可能有風險,可惜咱們當時沒經過,沒有放在心上,不然……唉!”說著她又有了疑惑:“顏顏,你是她從小看大的,有時同她比和我還親昵些,怎麽出閣卻死活不帶她?你帶著她,我多少還放心些呢。”
容辭自是有她自己的理由,卻不能告訴溫氏。
“我是和嬤嬤鬧了脾氣,賭氣混說的,現在才發現離了她真不行,今天也是來接她的。”
“你這孩子,以後萬不可如此了,她那般疼你,豈不叫她傷心。”
見容辭點了頭才道:“她就在外邊兒候著呢,怕是也等急了。”
說著便差人喚李嬤嬤進來。
不一會兒,便見一個長相端正的半老婦人走了進來,她約麽四五十歲的年紀,麵上並沒有什麽皺紋,隻在眉宇間刻了幾道深深的紋路,滿臉嚴肅,看一眼就知道是個頗為嚴厲的人。
但這個嚴肅的女人卻在見了容辭的那一刻就變了神情,她的眼中瞬間泛起了淚光,快步走到容辭麵前,也顧不得主仆之禮,一把拉住容辭的手,激動到:“姑娘可還好嗎?”
容辭回握住她的手,便有滿腔的委屈想向她傾訴,卻不知從何說起,隻能向她點了點頭,兩人交換了個隻有彼此懂得的眼神。
“嬤嬤,之前鬧脾氣是我錯了,你別和我計較,今天便隨我去顧府罷。”
其實容辭哪裏鬧過什麽脾氣,是當初李嬤嬤察覺出了她的身孕,卻因為胎兒已經成型,強行用藥物墮去,萬一出了問題,重則丟命,輕怕是也會影響日後生育,與之相比,順利生產的幾率怕還大些,因此堅決認定應該把孩子生下來。但容辭那時已經打算向顧宗霖坦白實情,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哪裏還顧得上什麽生育不生育的。
但若李嬤嬤在,怕是會以死相逼讓她打消這念頭,她視容辭為親女,行事卻遠比溫氏這個當親娘的激進,不定到時候會做出什麽事來,容辭怕節外生枝,便咬緊牙關就是沒有帶她到顧府。
上輩子容辭經過了新婚之夜後,知道自己暫時不用赴死,本應像如今這般將李嬤嬤接到顧府,但那一次她一門心思想將孩子打掉,怕李嬤嬤反對,便想把事情做完了再接她,卻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接人,李嬤嬤就在外出時出了意外……
容辭為此愧悔難當——若李嬤嬤那時在她身邊,肯定能躲過那次意外……
不說其他,此時李嬤嬤卻是驚喜異常:“姑娘,你想明白了?!”
容辭笑著點了點頭。
“我就說姑娘不能鑽牛角尖……”說了一句便想起一旁溫氏還被蒙在鼓裏,便話鋒一轉對著她道:“太太放心,老奴一定照顧好姑娘,不叫別人欺負她。”
溫氏什麽也不知道,聞言便含笑應道:“有你在,我就放心了,顏顏這孩子看著文靜,一倔起來九頭牛都拉不住,一旦離了我,叫我怎麽放心?”
李嬤嬤心裏讚同這話,容辭雖沒說她的打算,但她自己奶大的姑娘,眼珠子轉一轉便知她打得什麽主意,無外乎無論如何也不能對不起別人、出了這等事一定要讓夫家知情之類的,她認定了對錯,就會把事情按對的方向做,不然會愧疚的寢食難安,非要給人補償回來不可。可宮裏摸爬滾打出來的李嬤嬤卻知道,這世道從來都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何況顧家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們自己做了初一,怎麽能怪別人做十五?
當初李嬤嬤打得主意是爬也要爬到顧府,絕不能讓容辭把話說出口,可沒想到姑娘竟讓鎖朱那死丫頭把自己迷暈了,等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如此心急如焚的爬起來打探,卻沒有什麽顧二奶奶不好了的消息,一切風平浪靜,這就知道姑娘那裏不知怎麽的改了主意。
雖不知原因為何,卻也是萬幸了。
許容盼與容辭十分親近,纏著她說了好些話。
容辭也許久沒見這個妹妹了,五年後溫氏去世,沒來得及給她安排親事,她隻得守了三年母孝,才在府裏的安排下匆匆成了親,嫁的是個家境不算殷實的舉人。
那時容辭的身體還沒有壞到後來的地步,容盼便得空過來瞧瞧她,也算是解了她心頭寂寞。可惜後來她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後院裏劉氏也漸漸掌權,就不許容盼上門探望了,饒是如此,她也瞅著逢年過節的機會便遞帖子進來,盼望著姐妹能有一聚。
容辭臨死前最放不下的也是她,雖聽說她的夫婿對她不錯,也有了兩個孩子,算得上子女雙全,但到底怕她報喜不報憂,受了委屈也沒個人撐腰,於是才低聲下氣的向顧宗霖乞憐,希望他能看在他們夫妻一場的份上,能替她多多顧看這個小妹妹。
現在她捏著她又圓又胖的小臉,喜歡的不知該說什麽好。
“盼盼在家有沒有聽娘的話呀?”
容盼此時坐在容辭膝上,靠在她懷裏使勁兒摟著她,聞言嘟著嘴道:“盼盼都長大了,肯定聽話啊,娘親說,姐姐小的時候才不聽話呢。”
容辭點點她的鼻尖,笑道:“那是娘親哄你的,你偏還當真了。”
溫氏坐在旁邊愛憐的看著兩姐妹,聽到這話卻被氣笑了:“誰哄她了,你從小在老太太屋裏不言語,像個據了嘴兒的葫蘆,回了咱們院子裏就搗蛋,跟孫猴子去了緊箍咒似的,旁人還都讚你文靜。真是從小就會看人下碟,可見是知道老太太不手軟,我和你爹卻舍不得動手。”
容辭也知道自己之前是個什麽性子,不由捂住臉羞惱道:“哎呀,娘!我是在替你教盼盼呢,幹嘛揭我的底兒?”
哄得其他人都笑了。
又同妹妹親熱了一會兒,才把她放下來:“我讓你鎖朱姐姐把禮物放到你房裏了,去看看喜不喜歡,讓姐姐和母親單獨說說話。”
盼盼乖巧的點了點頭,蹦跳著出了門。
等她一走,溫氏便揮退了下人,迫不及待的問道:“顏顏,怎麽樣?姑爺對你可還好?”
容辭笑著點了點頭,沒有一絲破綻:“他主動求娶,怎麽會不好?”
溫氏聽了這話卻愈加不放心:“什麽求娶不求娶的,你是我腸子裏爬出來的親閨女,我自是知道你,你是不可能做出他們說的那等事的,既不是你的原因,就肯定是顧家那頭出了什麽岔子!”
關係到女兒的終身大事,母親的本能讓她變得無比多疑,也無比敏銳,她一反平時的木訥,猜的居然非常接近真相:“你說實話,是不是那顧二爺有什麽不好?……是他養了外室,還是有了庶長子?”
容辭上一世已經見識過母親在這事上的敏銳了,但當初她年紀小,被問得無話可說,又不能告訴母親真相平白讓她傷心,隻能支吾過去。
溫氏作為她的親娘,能看不出這事兒有貓膩嗎?她從此日夜懸心,無時不在掛念著自己的女兒,本就不怎麽健壯的身體,因為思慮過度更加不好,以至於最後一場尋常的風寒竟也遷延難愈,最終不治身亡。
這也是容辭重生後最想改變的事之一,她想快快活活的過下去,讓母親知道自己過得很好,一點兒委屈也沒有受,讓她能放心,不再牽念。
“沒有您想的那樣複雜,隻不過是我那夫君性子強勢,說一不二,不喜歡張揚的女子,在外聽說三姐十分驕縱、不好相處,於是便想換個溫柔順從的罷了。”她不慌不忙的解釋到:“您看他的舉止,也該知道他不是那等在意出身門第的人,舍三姐而選我,不過是憑他的個人喜好,沒有那麽多的陰謀詭計。”
這話半真半假,聽上去卻是合情合理,溫氏的疑慮瞬間被打消了大半,但她還是不放心:“姑爺這麽有主意,可好相處麽?”
容辭趴在她肩上得意地笑了起來:“他喜歡溫順的女人,誰不知道我就是個頂頂溫順的,老太太都誇我呢。”
溫氏被她逗得笑了起來,也知道自己這個女兒是個能耐的住性子的,雖本性並沒有外頭傳的那麽柔和,但像對付老太太一般,糊弄糊弄夫君也足夠了。
她又想起一事,小聲問道:“你們圓房了沒有?”
容辭麵不改色答道:“還沒有,我還小呢,他怎麽下得去手?”
溫氏想了想,道:“也好,你年紀確實是小了些,萬一有了身孕……你妹妹的親娘就才十五歲出頭,當初我也沒想太多,隻是看她模樣不壞,性子又老實才定的她。沒想到生產時居然那般凶險,大夫這才說是年紀太小的緣故,我和你父親悔不當初,如果當時想的周全一點,也不至於害了她的性命。”說著歎道:“可惜了,才那麽點兒大,花兒一樣的年紀……”
容辭攥緊了雙手,被母親的話嚇得臉色有些泛白,她埋在溫氏懷裏輕聲問:“十五歲生孩子太早了嗎?”
“因人而異吧,有的長全了便也沒大礙,那些沒長全的,才會出風險。”溫氏看到女兒不安的樣子,安撫道:“別怕,女人都要走這麽一遭,就算年齡合適,也不一定安全,年紀小的也不一定出事。”
容辭點點頭道:“我記得李嬤嬤對這些事頗為精通。”
“是啊,她是從宮裏放出來的,之前學過幾手,盼盼姨娘那時候她就提醒過,說可能有風險,可惜咱們當時沒經過,沒有放在心上,不然……唉!”說著她又有了疑惑:“顏顏,你是她從小看大的,有時同她比和我還親昵些,怎麽出閣卻死活不帶她?你帶著她,我多少還放心些呢。”
容辭自是有她自己的理由,卻不能告訴溫氏。
“我是和嬤嬤鬧了脾氣,賭氣混說的,現在才發現離了她真不行,今天也是來接她的。”
“你這孩子,以後萬不可如此了,她那般疼你,豈不叫她傷心。”
見容辭點了頭才道:“她就在外邊兒候著呢,怕是也等急了。”
說著便差人喚李嬤嬤進來。
不一會兒,便見一個長相端正的半老婦人走了進來,她約麽四五十歲的年紀,麵上並沒有什麽皺紋,隻在眉宇間刻了幾道深深的紋路,滿臉嚴肅,看一眼就知道是個頗為嚴厲的人。
但這個嚴肅的女人卻在見了容辭的那一刻就變了神情,她的眼中瞬間泛起了淚光,快步走到容辭麵前,也顧不得主仆之禮,一把拉住容辭的手,激動到:“姑娘可還好嗎?”
容辭回握住她的手,便有滿腔的委屈想向她傾訴,卻不知從何說起,隻能向她點了點頭,兩人交換了個隻有彼此懂得的眼神。
“嬤嬤,之前鬧脾氣是我錯了,你別和我計較,今天便隨我去顧府罷。”
其實容辭哪裏鬧過什麽脾氣,是當初李嬤嬤察覺出了她的身孕,卻因為胎兒已經成型,強行用藥物墮去,萬一出了問題,重則丟命,輕怕是也會影響日後生育,與之相比,順利生產的幾率怕還大些,因此堅決認定應該把孩子生下來。但容辭那時已經打算向顧宗霖坦白實情,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哪裏還顧得上什麽生育不生育的。
但若李嬤嬤在,怕是會以死相逼讓她打消這念頭,她視容辭為親女,行事卻遠比溫氏這個當親娘的激進,不定到時候會做出什麽事來,容辭怕節外生枝,便咬緊牙關就是沒有帶她到顧府。
上輩子容辭經過了新婚之夜後,知道自己暫時不用赴死,本應像如今這般將李嬤嬤接到顧府,但那一次她一門心思想將孩子打掉,怕李嬤嬤反對,便想把事情做完了再接她,卻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接人,李嬤嬤就在外出時出了意外……
容辭為此愧悔難當——若李嬤嬤那時在她身邊,肯定能躲過那次意外……
不說其他,此時李嬤嬤卻是驚喜異常:“姑娘,你想明白了?!”
容辭笑著點了點頭。
“我就說姑娘不能鑽牛角尖……”說了一句便想起一旁溫氏還被蒙在鼓裏,便話鋒一轉對著她道:“太太放心,老奴一定照顧好姑娘,不叫別人欺負她。”
溫氏什麽也不知道,聞言便含笑應道:“有你在,我就放心了,顏顏這孩子看著文靜,一倔起來九頭牛都拉不住,一旦離了我,叫我怎麽放心?”
李嬤嬤心裏讚同這話,容辭雖沒說她的打算,但她自己奶大的姑娘,眼珠子轉一轉便知她打得什麽主意,無外乎無論如何也不能對不起別人、出了這等事一定要讓夫家知情之類的,她認定了對錯,就會把事情按對的方向做,不然會愧疚的寢食難安,非要給人補償回來不可。可宮裏摸爬滾打出來的李嬤嬤卻知道,這世道從來都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何況顧家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們自己做了初一,怎麽能怪別人做十五?
當初李嬤嬤打得主意是爬也要爬到顧府,絕不能讓容辭把話說出口,可沒想到姑娘竟讓鎖朱那死丫頭把自己迷暈了,等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如此心急如焚的爬起來打探,卻沒有什麽顧二奶奶不好了的消息,一切風平浪靜,這就知道姑娘那裏不知怎麽的改了主意。
雖不知原因為何,卻也是萬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