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出兵淮西


    就在李慶已找到了李師師,而楊誌等人也拿下了鄭州等地,所有事情都往好的方向發展時,韓世忠那邊卻傳會了一個令人震怒的消息,


    淮西王慶麾下鎮守汝州的大將寇猛,突然領兵殺入了潁昌府境內,攻破了一座小城後屠城而去,殺害了無辜百姓數千人,行徑極其殘忍。


    李慶大怒,於是派了唐斌、郝思文、蘇定、耿恭領兵萬餘增援韓世忠,然後以他為平南先鋒官,領兵兩萬攻打汝州。


    韓世忠自從投靠李慶以來,戰功赫赫,不過大多數時候都是統率偏師行軍,麾下兵馬不過萬人。


    但現在卻終於是憑著多年的戰功積累,一躍成為方麵主帥,與他相熟的無不紛紛道賀。


    韓世忠對李慶的信重自是感激涕零,


    他心裏已是卯足了勁,要立下更多的功勞,方不辜負李慶的看重。


    韓世忠出兵汝州不過半月,便向東京城傳回了攻下汝州治所梁縣的捷報,隻可惜讓那寇猛跑了。


    李慶下令,讓韓世忠繼續領兵南下,務必要取了寇猛那惡徒的性命才能罷休。


    韓世忠於是領兵殺入了淮西軍境內的鄧州,與那裏的守將劉敏交起戰來,


    隻是那劉敏乃王慶麾下將領中頗有謀略的人,人稱為“劉智伯”,且鄧州治所乃南陽城,也是一座有數的大城,極難攻克。


    故而韓世忠與之交戰數場,都討不到便宜,


    又因進入了春耕時節,不宜繼續動兵,李慶便讓韓世忠暫時退回了汝州。


    不過李慶這“為一城百姓報仇,不惜追敵數百裏”的舉動,卻已在四海內的市井中傳揚了開來,百姓皆拍手城道。


    但也有那麽幾個滿臉的不屑,說李慶李慶此舉不過是收買人心罷了,根本就是做做樣子的,豈不見那寇猛還在南陽城內活得好好的?


    不過李慶很快便已實際行動向他們證明,他殺寇猛之心絕對是認真的。


    四月末,春耕早已結束,李慶親自統兵六萬,號稱十萬,以索超為先鋒,再次殺進了鄧州境內。


    到了鄧州方城山一帶時,由於已是五月中旬,淮西天氣悶熱無比,將士多有不適應的。


    李慶於是傳令,教大軍都屯紮於方城山樹林深密陰蔭處,以避暑熱。


    又因軍士跋涉千裏,中暑疲困者甚多,教安道全置辦藥料,醫療軍士;再教軍士搭蓋涼廡,安頓馬匹,


    那劉敏探知到李慶的兵馬,都屯紮山林叢密處避暑後,向眾人笑道:


    “李慶這夥人終是沐猴而冠之輩,不知兵法,所以不能成大事。待俺略施小計,管教那十萬軍馬,焦爛一半!”


    隨即傳令,挑選輕捷軍士五千人,各備火箭,火炮,火炬;再備戰車二千輛,裝載蘆葦幹柴,及硫磺焰硝引火之物;每車一輛,令四人推送。


    劉敏本人則引了魯成、鄭捷、寇猛、顧岑四員副將及步騎一萬,人披軟戰,馬摘鑾鈴,在後接應。


    此時是樹林內幹燥無比,劉敏準備了這麽多的易燃之物,便是要學三國時的東吳上將陸遜,來個火燒連營!


    三國時,劉備在關羽死後,盡起兵馬十數萬攻打東吳,行至夷陵時,也是像現在的李慶一樣,為了避暑而在林中立營,卻被陸遜火燒連營,是為夷陵之戰。


    這夷陵之戰與烏巢之戰與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最著名的三場戰役,陸遜也憑此名垂千古,


    劉敏現在便覺得,眼前的機會或許也能讓他稱為如陸遜一樣的青史留名!


    然而,當他這一萬五千兵馬偷偷摸摸的抵擋方城山附近時,剛要準備放火燒林,卻猛的聽得一聲炮響,從四麵八方殺出了許多齊軍來。


    鄧州兵馬見中了伏擊,瞬間氣泄,哪還有心糾纏?


    拚命奔逃間,被齊軍掩後一衝,登時大敗虧輸,


    西邊是孫安、卞祥兩員河東降將,各領兵衝殺過來,顧岑被卞祥搠死;魯成被孫安一劍,揮為兩段;


    鄭捷則被“十夫人”瓊英一石子打下馬來,再被先鋒索超上前一斧頭砍下,結果了性命;


    寇猛這次也沒能逃脫,被亂兵砍成了肉泥,


    一時間,劉敏帶來的兵馬,已是折了一大半,其餘四散逃竄,那二千輛車,也燒個盡絕;


    最後,劉敏隻領著三四千敗殘軍卒,向前逃奔,倉惶的奔回南陽城去了。


    這一戰,齊軍不曾被燒毀半莖柴草,也未常損折多少軍卒,卻奪獲了敵軍的馬匹、衣甲、金鼓甚多。


    原來,李慶是故意讓士兵躲在密林裏,然後引劉敏領兵出城的。


    可笑的是劉敏對此一無所知,還把李慶當做了劉備,然後自比陸遜,想要複製當年的夷陵之戰。


    殊不知他那些兵馬剛一出城,便被時遷麾下的錦衣衛探知了,然後回稟了李慶,


    李慶當即在這方城山附近布下了天羅地網,隻等劉敏鑽進袋中送死……


    眾將得勝回到營寨獻功後,孫安向李慶獻了魯成首級,瓊英獻鄭捷首級;卞祥獻顧岑首級。


    李慶一一賞勞,標寫了各將的功次。


    說來也是天公作美,方城山之戰後,天便下了一場大雨,


    雨停之後,齊軍上下便覺得涼快了許多。


    眾將士都說,這定是李慶之德已感動上蒼降雨相助……


    許貫中於是向李慶建言道:


    “主公妙算,已喪賊膽,但南陽山水盤紆,丘原膏沃,地稱陸海,若賊人浮撥兵將,以重兵守之,急切難克。


    今雨水卻暑,玉露生涼,軍馬都已強健,當垂我軍威大振,城中單弱,速往攻之,必克;然須別分兵南北屯紮,以防賊人救兵衝突。”


    李慶稱善,依計傳令,教秦明、楊誌,黃信、孫立、郝思文等統領兵馬一萬,屯紮宛州之東,以防賊人南來救兵;


    呼延灼,董平,索超,韓滔,彭圮,單廷珪,魏定國等領兵一萬,屯紮南陽之西,以拒賊人西來兵馬。


    眾將遵令,整點軍馬去了。


    李慶自統率其餘兵馬,拔寨都起,離了方城山,望南進發,到南陽城十裏外紮下營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第一大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目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目魚並收藏水滸第一大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