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曆城
李慶見金蓮使起了小性子後,便去輕摟著她,笑道:
“誰又惹得娘子不高興了?”
潘金蓮沒有說話,隻是撥弄著琵琶,唱道:
“懊恨薄情輕棄,離愁閑自惱。”
李慶聽後,奇道:
“隻兩天沒來你屋裏溫存,怎的就薄情了?”
金蓮撇下琵琶,坐在床上,紋絲兒不動,把小臉兒沉著,說道:
“你在外邊忙這個,忙那個,時間眨眼就過了,
奴在這屋內沒事做,隻日夜想著你,雖是隻兩日不見,卻似過了兩年一般。”
李慶道:“怎的沒事做?往常你不都與瓶兒她們一起刺繡、下棋子、打雀兒牌嗎,若是實在悶了,便叫幾個唱曲的來,聽些小曲,喝點小酒。”
金蓮隻噘著嘴道:
“奴這兩天不耐煩這些事,隻念叨著你,你不看我現在瘦得像個什麽模樣哩!”
李慶不由分說,一屁股挨著她坐在床上,摟過脖子來就親了個嘴,
他伸手到被裏,摸見金蓮還沒脫衣裳,便把兩隻手在她腰裏掐了掐,說道:
“我的兒,是個瘦了些。”
金蓮道:“怪行貨子,好冷的手,冰得人慌!莫不我哄了你不成?我的苦惱,誰人知道,眼淚打肚裏流罷了。”
雖是這樣說,但被李慶這麽一打鬧,潘金蓮的小臉已是舒展開來,
李慶於是趁機與她寬衣解帶,施雲布雨,在潘金蓮房中歇了一夜。
別看潘金蓮之前對李慶使了小性子,但緩過來後,便恨不的鑽進李慶腹中,在枕畔千般貼戀,萬種牢籠,語言溫順之極。
翌日天明時,兩個都一起醒了,
李慶摟著金蓮那嫩滑的香肩,歎聲道:
“若是天下太平了,我便放下這些俗事不管,專門帶這你們四處雲遊,日夜溫存在一起。”
潘金蓮仰起頭看著李慶,微微皺起黛眉道:
“奴聽人說巴蜀如今太平得很,咱們不如都搬到那裏去,省得整天在這山東領兵打來打去,
你每次出征,咱們幾位姐妹便成天提心吊膽的,害怕你被人傷到了。”
李慶聽了她這既天真又滿是溫情的話後,不由的搖頭苦笑,
他現在得罪的人多了去,若是放下現在的一切,保準沒到巴蜀,便會被人給圍殺在半路。
而且如今的基業,是李慶好不容易才積攢起來的,豈能說放下就放下?
“你們放心,我如今又不需要衝鋒陷陣,還有焦挺兄弟帶著親衛營護著,哪會這麽容易受傷?”
潘金蓮聽他這樣說後,隻在那噘著嘴,卻沒再多說什麽,
李慶看著她的小臉,不由又去親了兩下,
正要起身時,卻被潘金蓮用兩隻玉手勾住脖子,似是又要跟他雲雨,
“娘子別鬧,我要起身去處理公務了……”
“還早著呢!”
“不早了……唉,真是個磨人的小妖精!”
……
齊州,曆城。
冰雪融化,匯成涓涓細流,流過了連片的良田,
作為齊州的治所,曆城的擁有廣闊而肥沃的農田,隻是許多荒廢了。
這曆城的城池雖然沒被強盜亂軍所攻占過,但城外卻依舊是滿目瘡痍。
李慶與許貫中、朱武、楊誌等人,打馬從長清縣來到了曆城附近,隔著濟水遠遠的眺望著。
這曆城也算是城高牆厚,前邊有濟水,若敵人來襲時,半渡而擊之,定有奇效,
曆城之南,則是泰山,
整個山東,最險要的地形便是泰山,控製了曆城,便是控製了泰山北部的最重要的通道。
隻見此城現在城門大開,但有士卒在嚴密的排查進出的人,趁機撈去好處,
進出城池的人,大都是骨瘦如柴,衣服破爛不堪。
李慶把目光收回,正要說話時,忽見城內奔出一隊錦衣少年來,橫衝直撞,把路人嚇得驚慌四散,
有的人還因此跌入了泥潭中,弄得十分狼狽。
為首的那少年見此不僅沒有收斂,反而哈哈大笑起來,覺得甚是有趣,揮起長長的馬鞭,在抽打著路人,以此為樂。
李慶身邊的眾人見了這情形後,都是大為忿怒,
當那為首那少年衝到了橋中央,揮起鞭子即將打向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婆婆之時,李慶向楊誌示意了一下,
楊誌當即搭箭張弓,百步之外一箭射中了那少年的手臂,頓時鮮血直流。
那少年吃痛之下鞭子早扔到了地上,老婆婆也趁機匆忙走開了。
“你們……你們是什麽人?竟敢傷我們家公子!”
有幾個奴仆立即上前護住了那少年郎,朝著橋對麵的李慶等人怒喊了一聲。
李慶懶得理會,隻是扔下了一句話:“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這話說完,李慶便揚起馬鞭,與眾人打馬走遠了。
李慶早就在圖謀這曆城,因此讓時遷派了人去打聽此城的情報,便問他:
“可知剛才那行凶的少年郎是誰?”
時遷道:
“是齊州通判陳良的兒子陳賦,此子雖年僅十七歲,卻仗著他爹的權勢,在曆城之內無惡不作,惹得天怒人怨。”
如今的齊州並沒有知府,通判陳良便是最大的官,他還是曆城本地大族出身,因此牢牢的把曆城把控在了手裏。
這陳良年近五十,頗有賢能之名,又擅長詩詞歌賦,在士林中名聲很大,
可惜的是,他差不多三十歲才得了陳賦這個獨子,都寵得上天了,便養得了驕縱而暴虐,不喜讀書,隻好鬥鷹溜馬,以欺壓良善為樂,把陳家的名聲敗壞了個光……
當受傷的陳賦被奴仆領回家中時,著實的引得一陣雞飛狗跳,
陳良本在處理繁瑣的公務,聽聞此事後,頓時大驚,忙回府找來奴仆詢問道:
“傷到賦兒的是賊寇還是什麽人?他們為何無端傷賦兒?”
奴仆自是不敢吧陳賦縱馬行凶的事情說出,隻是說他們想出城打獵,剛走到濟水的浮橋上,便突然被人襲擊了,
“那夥人衣著光鮮,個個騎著高大大馬,不似是普通的賊寇?”
陳良聽後,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們離開時,朝哪個方向走?”
仆人答道:“是從西邊的大道離開的。”
“西邊……西邊……長清縣?李慶?”
陳良頓時臉色微變,似乎想到了什麽,整個人顯得陰沉之極。
李慶見金蓮使起了小性子後,便去輕摟著她,笑道:
“誰又惹得娘子不高興了?”
潘金蓮沒有說話,隻是撥弄著琵琶,唱道:
“懊恨薄情輕棄,離愁閑自惱。”
李慶聽後,奇道:
“隻兩天沒來你屋裏溫存,怎的就薄情了?”
金蓮撇下琵琶,坐在床上,紋絲兒不動,把小臉兒沉著,說道:
“你在外邊忙這個,忙那個,時間眨眼就過了,
奴在這屋內沒事做,隻日夜想著你,雖是隻兩日不見,卻似過了兩年一般。”
李慶道:“怎的沒事做?往常你不都與瓶兒她們一起刺繡、下棋子、打雀兒牌嗎,若是實在悶了,便叫幾個唱曲的來,聽些小曲,喝點小酒。”
金蓮隻噘著嘴道:
“奴這兩天不耐煩這些事,隻念叨著你,你不看我現在瘦得像個什麽模樣哩!”
李慶不由分說,一屁股挨著她坐在床上,摟過脖子來就親了個嘴,
他伸手到被裏,摸見金蓮還沒脫衣裳,便把兩隻手在她腰裏掐了掐,說道:
“我的兒,是個瘦了些。”
金蓮道:“怪行貨子,好冷的手,冰得人慌!莫不我哄了你不成?我的苦惱,誰人知道,眼淚打肚裏流罷了。”
雖是這樣說,但被李慶這麽一打鬧,潘金蓮的小臉已是舒展開來,
李慶於是趁機與她寬衣解帶,施雲布雨,在潘金蓮房中歇了一夜。
別看潘金蓮之前對李慶使了小性子,但緩過來後,便恨不的鑽進李慶腹中,在枕畔千般貼戀,萬種牢籠,語言溫順之極。
翌日天明時,兩個都一起醒了,
李慶摟著金蓮那嫩滑的香肩,歎聲道:
“若是天下太平了,我便放下這些俗事不管,專門帶這你們四處雲遊,日夜溫存在一起。”
潘金蓮仰起頭看著李慶,微微皺起黛眉道:
“奴聽人說巴蜀如今太平得很,咱們不如都搬到那裏去,省得整天在這山東領兵打來打去,
你每次出征,咱們幾位姐妹便成天提心吊膽的,害怕你被人傷到了。”
李慶聽了她這既天真又滿是溫情的話後,不由的搖頭苦笑,
他現在得罪的人多了去,若是放下現在的一切,保準沒到巴蜀,便會被人給圍殺在半路。
而且如今的基業,是李慶好不容易才積攢起來的,豈能說放下就放下?
“你們放心,我如今又不需要衝鋒陷陣,還有焦挺兄弟帶著親衛營護著,哪會這麽容易受傷?”
潘金蓮聽他這樣說後,隻在那噘著嘴,卻沒再多說什麽,
李慶看著她的小臉,不由又去親了兩下,
正要起身時,卻被潘金蓮用兩隻玉手勾住脖子,似是又要跟他雲雨,
“娘子別鬧,我要起身去處理公務了……”
“還早著呢!”
“不早了……唉,真是個磨人的小妖精!”
……
齊州,曆城。
冰雪融化,匯成涓涓細流,流過了連片的良田,
作為齊州的治所,曆城的擁有廣闊而肥沃的農田,隻是許多荒廢了。
這曆城的城池雖然沒被強盜亂軍所攻占過,但城外卻依舊是滿目瘡痍。
李慶與許貫中、朱武、楊誌等人,打馬從長清縣來到了曆城附近,隔著濟水遠遠的眺望著。
這曆城也算是城高牆厚,前邊有濟水,若敵人來襲時,半渡而擊之,定有奇效,
曆城之南,則是泰山,
整個山東,最險要的地形便是泰山,控製了曆城,便是控製了泰山北部的最重要的通道。
隻見此城現在城門大開,但有士卒在嚴密的排查進出的人,趁機撈去好處,
進出城池的人,大都是骨瘦如柴,衣服破爛不堪。
李慶把目光收回,正要說話時,忽見城內奔出一隊錦衣少年來,橫衝直撞,把路人嚇得驚慌四散,
有的人還因此跌入了泥潭中,弄得十分狼狽。
為首的那少年見此不僅沒有收斂,反而哈哈大笑起來,覺得甚是有趣,揮起長長的馬鞭,在抽打著路人,以此為樂。
李慶身邊的眾人見了這情形後,都是大為忿怒,
當那為首那少年衝到了橋中央,揮起鞭子即將打向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婆婆之時,李慶向楊誌示意了一下,
楊誌當即搭箭張弓,百步之外一箭射中了那少年的手臂,頓時鮮血直流。
那少年吃痛之下鞭子早扔到了地上,老婆婆也趁機匆忙走開了。
“你們……你們是什麽人?竟敢傷我們家公子!”
有幾個奴仆立即上前護住了那少年郎,朝著橋對麵的李慶等人怒喊了一聲。
李慶懶得理會,隻是扔下了一句話:“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這話說完,李慶便揚起馬鞭,與眾人打馬走遠了。
李慶早就在圖謀這曆城,因此讓時遷派了人去打聽此城的情報,便問他:
“可知剛才那行凶的少年郎是誰?”
時遷道:
“是齊州通判陳良的兒子陳賦,此子雖年僅十七歲,卻仗著他爹的權勢,在曆城之內無惡不作,惹得天怒人怨。”
如今的齊州並沒有知府,通判陳良便是最大的官,他還是曆城本地大族出身,因此牢牢的把曆城把控在了手裏。
這陳良年近五十,頗有賢能之名,又擅長詩詞歌賦,在士林中名聲很大,
可惜的是,他差不多三十歲才得了陳賦這個獨子,都寵得上天了,便養得了驕縱而暴虐,不喜讀書,隻好鬥鷹溜馬,以欺壓良善為樂,把陳家的名聲敗壞了個光……
當受傷的陳賦被奴仆領回家中時,著實的引得一陣雞飛狗跳,
陳良本在處理繁瑣的公務,聽聞此事後,頓時大驚,忙回府找來奴仆詢問道:
“傷到賦兒的是賊寇還是什麽人?他們為何無端傷賦兒?”
奴仆自是不敢吧陳賦縱馬行凶的事情說出,隻是說他們想出城打獵,剛走到濟水的浮橋上,便突然被人襲擊了,
“那夥人衣著光鮮,個個騎著高大大馬,不似是普通的賊寇?”
陳良聽後,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們離開時,朝哪個方向走?”
仆人答道:“是從西邊的大道離開的。”
“西邊……西邊……長清縣?李慶?”
陳良頓時臉色微變,似乎想到了什麽,整個人顯得陰沉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