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實力暴漲
“知寨,這祝家莊中,共有大小糧倉五十餘個,
大的糧倉能儲存七八萬石糧食,小的也能儲存一二萬石,
這些糧倉,都是任用專人建造的,可讓儲存之糧十年不壞。”
曾在祝彪身邊做過事的周陽,對祝家莊內的情況可謂了如指掌,這時正向李慶侃侃而談著。
攻下祝家莊後,雖然銀錢方麵被大火焚毀嚴重,但莊內的糧食卻全都完好無損的歸了李慶所有。
在原著中,糧食打破祝家莊後,總共得了糧米五十多萬石,此後再不用為糧食問題發愁。
不過在如今這個位麵,由於祝家莊對外用兵幾次,耗費了許多糧食,又開倉招募流民,濟水戰敗後,還拿出了一部分糧食來去賣了換錢,
所以此時李慶所得的糧食,遠比原著中要少,
但即便是如此,清點過後,總共也得了二十三萬石!
李慶前幾次出兵打中都縣與太平鎮,收獲最多的還是銀兩,糧食卻相對較少,
而這一次,卻一下子獲得了二十多萬石糧食之多!
二十萬石糧食,就算是極辛苦鍛煉的士兵,日食5升,也可供上萬人吃上四百天!
不過李慶卻不打算一下子招募上萬人,
他新平在現在隻兩千左右的戰兵而已,一下子擴兵太大,戰力便必然會下降得十分嚴重。
而且目前來說,也完全沒這個必要招募這麽多士兵,
此外,現在得了這麽大一塊地盤,李慶還打算繼續收攏流民來安置,需要用到糧食的地方多得是……
清點完祝家莊的錢糧後,李慶需要做的事情還多的是,
這祝家莊內,少說也有一二萬人,與新平寨相差無幾,且人人家裏都有兵器,李慶首先要做的,便是叫每家每戶的兵器都收繳上來。
在他治下,不需要全民皆兵,農戶閑時雖也需要訓練,但隻作為兵源補充,主要職責還是種地,
打仗這事,還是交給專職的士卒來做為好,
況且此時祝家莊內人心未定,若是人人家裏都有兵器,管理起來甚是不便。
在收繳兵器時,也有人試圖阻攔和反抗的,都被士兵毫不留情的揮刀砍死了。
李慶曾下命令,對於這種冥頑不寧之人,無需心懷善意。
此外,李慶還揪出了在這祝家莊內頗有權勢的祝開與他兒子祝雲,也尋個罪名一並砍了頭。
至於其餘的祝朝奉嫡親直係族人,則沒再大開殺戒,隻是讓他們收攏了些衣物,驅趕了出了獨龍岡。
如此經過這一番強硬的整治後,祝家莊內反對李慶的聲音終於是消停了下來。
不過那些莊客,卻大都神態漠然,並沒有真心擁護李慶,
若是一般人麵臨這樣的情況,要麽用潛移默化的手段來贏得民心,要麽便是將人趕走、遷走,
李慶卻沒有這樣,
他直接下令,要給每個莊客分發農田,每戶耕作所得糧食,隻需上繳四成,剩下的便全都歸他們所有!
這個命令一出,整個祝家莊瞬間轟動起來,每個人的眼神都變得熱切無比,
祝家莊這些莊客,剛招攬來的流民耕作的糧食,需全部上繳給祝家莊,平時也就從祝家莊這裏得一份口糧而已。
隻有在祝家莊勤勉耕作了三年以上的人,才能有資格留下一成糧食,五年以上的留二成,十五年以上的留三成。
隻有那些世代居住在祝家莊的莊客,才有資格留下四成糧食,但這已是頂天了,
其實隻要能拿二三成糧食,祝家莊的莊客已經很滿足了,
因為在這裏,他們這種小民去麵對官府的盤剝,一切都有祝家莊來應付,
要是在外頭,十成糧食最後留在手上的,不足一成的地方多得是。
但現在,李慶卻說要給他們每戶分農田,能最後保留六成的糧食?
天下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原本大部分的人,都對此持懷疑態度,
直到他們親眼見到那些剛來祝家莊沒幾個月的流民莊客,真的分到了相應的農田時,才“轟”的一聲全都湧了過去登記……
獨龍岡正中心處方圓三十餘裏的農田,全都是祝家莊的,除去小山、樹林、河流港汊,約有十萬畝農田。
祝家莊內的居民總人數也全部清點出來,總計一萬六千餘口、兩千二百戶,有的是三口之家,也有十幾二十人一戶的大家庭。
不過李慶卻是按戶來分田、按戶收糧稅的,
百姓繳稅時,自是恨不得幾家人擠在一起做一戶來上繳糧稅,
但此時分田,三口之家能得十五畝良田,五口之家能得田二十畝(其中必有五畝旱地、荒地),但這已是最多了,
之後任你是十口之家,還是二十口之家,最多也隻能是得二十畝田。
如此一來,那些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不得已隻能是選擇兄弟分家,登記在冊,不得返回。
如此一來,祝家莊中的戶籍數在短短幾天內,一下子便由原來的兩千二百戶,暴增至了三千一百戶,
基本都是三五人一家的,最多的也才七八個人而已。
隻得一提的是,李慶有規定,孤身一人的男女不算一戶,不能分農田,至少也是夫妻二人成了家才可以獨立成戶。
而且夫妻二人的家庭,初時隻能得田十畝,待生育了孩子後,才能追獲另外的五畝。
這個規定,則是提倡婚育的手段了。
十萬畝的農田,三千一百戶人家多則二十畝,少則十畝的分完後,還餘四萬七千畝之多,其中將近一半是拋荒的。
但這獨龍岡是片肥沃之地,就算是拋荒的農田,開墾出來後也跟那些耕種了數年的熟地差不多。
李慶自是不打算讓這四萬多畝農田繼續拋荒,當即讓蔣敬、蕭讓他們招募流民來安置。
青苗夏稅一出,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四處流落,
他們這東平府又是南北往來的交通要地,故而流民根本不愁招募不到。
祝家莊原來的那些莊客和新招募來的流民,在分得了農田後,自是都對李慶一片感恩戴德,這新占的祝家莊,總算是漸漸的被李慶緊握在了手裏……
“知寨,這祝家莊中,共有大小糧倉五十餘個,
大的糧倉能儲存七八萬石糧食,小的也能儲存一二萬石,
這些糧倉,都是任用專人建造的,可讓儲存之糧十年不壞。”
曾在祝彪身邊做過事的周陽,對祝家莊內的情況可謂了如指掌,這時正向李慶侃侃而談著。
攻下祝家莊後,雖然銀錢方麵被大火焚毀嚴重,但莊內的糧食卻全都完好無損的歸了李慶所有。
在原著中,糧食打破祝家莊後,總共得了糧米五十多萬石,此後再不用為糧食問題發愁。
不過在如今這個位麵,由於祝家莊對外用兵幾次,耗費了許多糧食,又開倉招募流民,濟水戰敗後,還拿出了一部分糧食來去賣了換錢,
所以此時李慶所得的糧食,遠比原著中要少,
但即便是如此,清點過後,總共也得了二十三萬石!
李慶前幾次出兵打中都縣與太平鎮,收獲最多的還是銀兩,糧食卻相對較少,
而這一次,卻一下子獲得了二十多萬石糧食之多!
二十萬石糧食,就算是極辛苦鍛煉的士兵,日食5升,也可供上萬人吃上四百天!
不過李慶卻不打算一下子招募上萬人,
他新平在現在隻兩千左右的戰兵而已,一下子擴兵太大,戰力便必然會下降得十分嚴重。
而且目前來說,也完全沒這個必要招募這麽多士兵,
此外,現在得了這麽大一塊地盤,李慶還打算繼續收攏流民來安置,需要用到糧食的地方多得是……
清點完祝家莊的錢糧後,李慶需要做的事情還多的是,
這祝家莊內,少說也有一二萬人,與新平寨相差無幾,且人人家裏都有兵器,李慶首先要做的,便是叫每家每戶的兵器都收繳上來。
在他治下,不需要全民皆兵,農戶閑時雖也需要訓練,但隻作為兵源補充,主要職責還是種地,
打仗這事,還是交給專職的士卒來做為好,
況且此時祝家莊內人心未定,若是人人家裏都有兵器,管理起來甚是不便。
在收繳兵器時,也有人試圖阻攔和反抗的,都被士兵毫不留情的揮刀砍死了。
李慶曾下命令,對於這種冥頑不寧之人,無需心懷善意。
此外,李慶還揪出了在這祝家莊內頗有權勢的祝開與他兒子祝雲,也尋個罪名一並砍了頭。
至於其餘的祝朝奉嫡親直係族人,則沒再大開殺戒,隻是讓他們收攏了些衣物,驅趕了出了獨龍岡。
如此經過這一番強硬的整治後,祝家莊內反對李慶的聲音終於是消停了下來。
不過那些莊客,卻大都神態漠然,並沒有真心擁護李慶,
若是一般人麵臨這樣的情況,要麽用潛移默化的手段來贏得民心,要麽便是將人趕走、遷走,
李慶卻沒有這樣,
他直接下令,要給每個莊客分發農田,每戶耕作所得糧食,隻需上繳四成,剩下的便全都歸他們所有!
這個命令一出,整個祝家莊瞬間轟動起來,每個人的眼神都變得熱切無比,
祝家莊這些莊客,剛招攬來的流民耕作的糧食,需全部上繳給祝家莊,平時也就從祝家莊這裏得一份口糧而已。
隻有在祝家莊勤勉耕作了三年以上的人,才能有資格留下一成糧食,五年以上的留二成,十五年以上的留三成。
隻有那些世代居住在祝家莊的莊客,才有資格留下四成糧食,但這已是頂天了,
其實隻要能拿二三成糧食,祝家莊的莊客已經很滿足了,
因為在這裏,他們這種小民去麵對官府的盤剝,一切都有祝家莊來應付,
要是在外頭,十成糧食最後留在手上的,不足一成的地方多得是。
但現在,李慶卻說要給他們每戶分農田,能最後保留六成的糧食?
天下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原本大部分的人,都對此持懷疑態度,
直到他們親眼見到那些剛來祝家莊沒幾個月的流民莊客,真的分到了相應的農田時,才“轟”的一聲全都湧了過去登記……
獨龍岡正中心處方圓三十餘裏的農田,全都是祝家莊的,除去小山、樹林、河流港汊,約有十萬畝農田。
祝家莊內的居民總人數也全部清點出來,總計一萬六千餘口、兩千二百戶,有的是三口之家,也有十幾二十人一戶的大家庭。
不過李慶卻是按戶來分田、按戶收糧稅的,
百姓繳稅時,自是恨不得幾家人擠在一起做一戶來上繳糧稅,
但此時分田,三口之家能得十五畝良田,五口之家能得田二十畝(其中必有五畝旱地、荒地),但這已是最多了,
之後任你是十口之家,還是二十口之家,最多也隻能是得二十畝田。
如此一來,那些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不得已隻能是選擇兄弟分家,登記在冊,不得返回。
如此一來,祝家莊中的戶籍數在短短幾天內,一下子便由原來的兩千二百戶,暴增至了三千一百戶,
基本都是三五人一家的,最多的也才七八個人而已。
隻得一提的是,李慶有規定,孤身一人的男女不算一戶,不能分農田,至少也是夫妻二人成了家才可以獨立成戶。
而且夫妻二人的家庭,初時隻能得田十畝,待生育了孩子後,才能追獲另外的五畝。
這個規定,則是提倡婚育的手段了。
十萬畝的農田,三千一百戶人家多則二十畝,少則十畝的分完後,還餘四萬七千畝之多,其中將近一半是拋荒的。
但這獨龍岡是片肥沃之地,就算是拋荒的農田,開墾出來後也跟那些耕種了數年的熟地差不多。
李慶自是不打算讓這四萬多畝農田繼續拋荒,當即讓蔣敬、蕭讓他們招募流民來安置。
青苗夏稅一出,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四處流落,
他們這東平府又是南北往來的交通要地,故而流民根本不愁招募不到。
祝家莊原來的那些莊客和新招募來的流民,在分得了農田後,自是都對李慶一片感恩戴德,這新占的祝家莊,總算是漸漸的被李慶緊握在了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