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豪氣頓生
雷橫一枷打死了白秀英後,當下從附近公人那奪過了鑰匙,解開枷鎖,領著老母匆匆返回家中,胡亂收拾了些細軟逃出了城去。
雷橫畢竟在這鄆城縣當了十幾年的步兵都頭,縣令雖換,下邊的公人卻沒換,
故而他搶鑰匙、逃走時,雖然就在衙門外的大街上,卻沒一個人敢去追。
鄆城縣令卻恨雷橫打死了他的想好,因此下了海捕文書,定要將他捉拿歸案,判個死刑。
雷橫見此,便不敢再存僥幸心裏,一路逃到了梁山去落了草。
山上的晁蓋、宋江、吳用等人,都跟雷橫有交情,不僅欣然接納了他,還讓全寨大擺筵席,替他接風洗塵,並調撥他做了步兵頭領,與林衝、花榮等人一起掌管嘍囉的日常訓練。
這等職位,正是梁山實權頭領之一,乃石勇、白勝等人羨慕不來的好差事。
雷橫又見此時這梁山有兵馬八九千人,頭領三四十人,錢糧無數,兵強馬壯,而世道又亂,正是大有作為之事,因此頹然之色一掃而空。
他得意之下,甚至還托人寫了一封信給朱仝,邀請他來梁山聚義,並細數了梁山比新平寨好的地方,
無非就是說梁山兵馬比新平寨多,又不受束縛,可以大碗喝酒、大秤分金,且有八百裏水泊天險,無懼官兵雲雲。
末了,雷橫還說隻要朱仝上得梁山,定也能當個步兵頭領,特別聲明了不會帶有“副”字,不會屈居他之下。
朱仝看到這裏時,一陣搖頭苦笑,
即便是過去了這麽久,雷橫依舊沒忘記當初朱仝來新平寨能當校尉,而他若去新平寨,卻隻能當副校尉的事。
對於雷橫的邀請,朱仝當然是直接無視了,將信件給李慶看過後便直接燒了。
雖然雷橫將梁山吹得天花亂墜的,但朱仝卻深刻的明白哪裏更有前途。
他剛投靠李慶時,這裏才三五百個戰兵,於整個東平府中,毫不起眼。
如今僅僅過去了大半年,新平寨便有了兩千戰兵,數次擊敗強勁的對手,威震東平府和兗州。
朱仝深信,隻要再給李慶一些時日發展,必能繼續壯大,
而且,朱仝也早看出了新平寨與梁山相比的最大優勢,
那便是新平寨不僅是朝廷的轄土,更有數萬百姓擁護,耕種糧食,勤於桑織,軍心穩定。
而梁山的勢力就算再大,卻是無根浮木,如何成得了大事?
……
梁山多了個“插翅虎”,並不值得李慶做過多的關注,他隻是感慨,這個位麵因他的到來,那滄州知府的小兒子卻是不必慘遭橫禍了。
原著中,雷橫也是同樣犯了這死罪,但半途卻被朱仝私自放走了,之後朱仝被刺配滄州,
到了滄州後,朱仝卻很被滄州知府看重,而且知府的小兒子年方四歲,生得端嚴美貌,十分可愛,見了朱仝後,逕走過來便要他抱抱。
滄州知府見兒子竟如此親近朱仝,也不用朱仝待在牢獄之內,讓他每天背著小衙內四處戲耍,兩人關係親近得如父子一般。
但這時,宋江吳用卻派了雷橫、李逵來滄州,要賺朱仝上山,用的計策可謂歹毒,
他們先是讓雷橫拖住朱仝,暗地裏讓李逵把那四歲的小衙內拿些麻藥抹在口裏,抱到城外一斧頭劈成了兩半!
朱仝見此自是大怒,要和李逵性命相搏,但卻被雷橫、吳用等人勸阻住了,
而且李逵還有他自個的道理,隻說自己不過是奉命行事,關他屁事。
朱仝也是無奈,就算心裏有再多的憤恨,也隻能隨他們上梁山去。
原著中,宋江、吳用賺人上山的“妙計”,基本都是這類下三濫、毫無人性的手段。
這個位麵,由於朱仝早早就已來到李慶麾下做事,自然也就不會發生那等慘劇了。
這時,李慶又去了匠造營一趟,挑選骨幹建立了“紙甲司”,以全力生產紙甲供應全軍,
並且每套紙甲,必有標記,若質量不過關,便會追究具體工匠的責任,以免有人偷奸耍滑、濫竽充數。
周陽大讚道:
“知寨,現在農田要開墾,軍隊要兵器,無論是兵器和農具,都需要很多鐵器,現在用此紙甲,就此一項,就可減少我們新平寨的四成鐵料,實是大善。”
這周陽因最近經常在農田上活動,而導致皮膚曬得黑了許多,早沒了此前的文弱書生氣,性格也改變了許多。
以前的周陽,就知道誇誇其談,但被李慶狠狠的教訓了幾頓後,已是做得多,說得少,進步很大。
而且這周陽十二歲便中了秀才,才情還是有的,就是缺乏些見識曆練,性格也有些急躁,容易劍走偏鋒。
但在新平寨磨礪的這段時間裏,這些問題也有了較大的改正。
李慶正是見了他值得培養,也漸漸的願意把更多的差事交給他去辦,如今已算是蔣敬的重要副手……
成立紙甲司後,李慶又去看了製造霹靂車的地方,
太平鎮一役,若非最有使出了粗糙版的霹靂車,如何能一下砸破那城牆?
見識了這等攻城利器的威力後,李慶自是更加的上心了,幾乎每天都要來看一下改進的情況。
畢竟在這冷兵器的年代,守城戰是最難打的,
一般來說,若是雙方士兵的素質差不多,士氣也不相上下的時候,攻城方的人數要十倍於守城方,才有可能攻下城來。
而若是換了一些建在險要地形上的城池,攻城方的人數比例還要繼續往上漲。
而若是有了這霹靂車這等大殺器,縣城級別的城池以後別能直接無視防禦,要是以後發明了回回炮就更不得了,大城池也有辦法轟開!
這攻城時,能省去多少不必要的傷亡?
所以正因為這霹靂車實在事關重大,李慶絕對不容它流傳出去,保密程度比紙甲、灌鋼法等要嚴得多,
為此,李慶甚至還讓時遷暗中派了許多人在監視著,以確保做到萬無一失。
此時,李慶看著匠造營一片忙碌的情形,心中也是不由的一時豪氣頓生,覺得若能憑此幹出一番大事來,也算是不枉來此世界一遭了。
雷橫一枷打死了白秀英後,當下從附近公人那奪過了鑰匙,解開枷鎖,領著老母匆匆返回家中,胡亂收拾了些細軟逃出了城去。
雷橫畢竟在這鄆城縣當了十幾年的步兵都頭,縣令雖換,下邊的公人卻沒換,
故而他搶鑰匙、逃走時,雖然就在衙門外的大街上,卻沒一個人敢去追。
鄆城縣令卻恨雷橫打死了他的想好,因此下了海捕文書,定要將他捉拿歸案,判個死刑。
雷橫見此,便不敢再存僥幸心裏,一路逃到了梁山去落了草。
山上的晁蓋、宋江、吳用等人,都跟雷橫有交情,不僅欣然接納了他,還讓全寨大擺筵席,替他接風洗塵,並調撥他做了步兵頭領,與林衝、花榮等人一起掌管嘍囉的日常訓練。
這等職位,正是梁山實權頭領之一,乃石勇、白勝等人羨慕不來的好差事。
雷橫又見此時這梁山有兵馬八九千人,頭領三四十人,錢糧無數,兵強馬壯,而世道又亂,正是大有作為之事,因此頹然之色一掃而空。
他得意之下,甚至還托人寫了一封信給朱仝,邀請他來梁山聚義,並細數了梁山比新平寨好的地方,
無非就是說梁山兵馬比新平寨多,又不受束縛,可以大碗喝酒、大秤分金,且有八百裏水泊天險,無懼官兵雲雲。
末了,雷橫還說隻要朱仝上得梁山,定也能當個步兵頭領,特別聲明了不會帶有“副”字,不會屈居他之下。
朱仝看到這裏時,一陣搖頭苦笑,
即便是過去了這麽久,雷橫依舊沒忘記當初朱仝來新平寨能當校尉,而他若去新平寨,卻隻能當副校尉的事。
對於雷橫的邀請,朱仝當然是直接無視了,將信件給李慶看過後便直接燒了。
雖然雷橫將梁山吹得天花亂墜的,但朱仝卻深刻的明白哪裏更有前途。
他剛投靠李慶時,這裏才三五百個戰兵,於整個東平府中,毫不起眼。
如今僅僅過去了大半年,新平寨便有了兩千戰兵,數次擊敗強勁的對手,威震東平府和兗州。
朱仝深信,隻要再給李慶一些時日發展,必能繼續壯大,
而且,朱仝也早看出了新平寨與梁山相比的最大優勢,
那便是新平寨不僅是朝廷的轄土,更有數萬百姓擁護,耕種糧食,勤於桑織,軍心穩定。
而梁山的勢力就算再大,卻是無根浮木,如何成得了大事?
……
梁山多了個“插翅虎”,並不值得李慶做過多的關注,他隻是感慨,這個位麵因他的到來,那滄州知府的小兒子卻是不必慘遭橫禍了。
原著中,雷橫也是同樣犯了這死罪,但半途卻被朱仝私自放走了,之後朱仝被刺配滄州,
到了滄州後,朱仝卻很被滄州知府看重,而且知府的小兒子年方四歲,生得端嚴美貌,十分可愛,見了朱仝後,逕走過來便要他抱抱。
滄州知府見兒子竟如此親近朱仝,也不用朱仝待在牢獄之內,讓他每天背著小衙內四處戲耍,兩人關係親近得如父子一般。
但這時,宋江吳用卻派了雷橫、李逵來滄州,要賺朱仝上山,用的計策可謂歹毒,
他們先是讓雷橫拖住朱仝,暗地裏讓李逵把那四歲的小衙內拿些麻藥抹在口裏,抱到城外一斧頭劈成了兩半!
朱仝見此自是大怒,要和李逵性命相搏,但卻被雷橫、吳用等人勸阻住了,
而且李逵還有他自個的道理,隻說自己不過是奉命行事,關他屁事。
朱仝也是無奈,就算心裏有再多的憤恨,也隻能隨他們上梁山去。
原著中,宋江、吳用賺人上山的“妙計”,基本都是這類下三濫、毫無人性的手段。
這個位麵,由於朱仝早早就已來到李慶麾下做事,自然也就不會發生那等慘劇了。
這時,李慶又去了匠造營一趟,挑選骨幹建立了“紙甲司”,以全力生產紙甲供應全軍,
並且每套紙甲,必有標記,若質量不過關,便會追究具體工匠的責任,以免有人偷奸耍滑、濫竽充數。
周陽大讚道:
“知寨,現在農田要開墾,軍隊要兵器,無論是兵器和農具,都需要很多鐵器,現在用此紙甲,就此一項,就可減少我們新平寨的四成鐵料,實是大善。”
這周陽因最近經常在農田上活動,而導致皮膚曬得黑了許多,早沒了此前的文弱書生氣,性格也改變了許多。
以前的周陽,就知道誇誇其談,但被李慶狠狠的教訓了幾頓後,已是做得多,說得少,進步很大。
而且這周陽十二歲便中了秀才,才情還是有的,就是缺乏些見識曆練,性格也有些急躁,容易劍走偏鋒。
但在新平寨磨礪的這段時間裏,這些問題也有了較大的改正。
李慶正是見了他值得培養,也漸漸的願意把更多的差事交給他去辦,如今已算是蔣敬的重要副手……
成立紙甲司後,李慶又去看了製造霹靂車的地方,
太平鎮一役,若非最有使出了粗糙版的霹靂車,如何能一下砸破那城牆?
見識了這等攻城利器的威力後,李慶自是更加的上心了,幾乎每天都要來看一下改進的情況。
畢竟在這冷兵器的年代,守城戰是最難打的,
一般來說,若是雙方士兵的素質差不多,士氣也不相上下的時候,攻城方的人數要十倍於守城方,才有可能攻下城來。
而若是換了一些建在險要地形上的城池,攻城方的人數比例還要繼續往上漲。
而若是有了這霹靂車這等大殺器,縣城級別的城池以後別能直接無視防禦,要是以後發明了回回炮就更不得了,大城池也有辦法轟開!
這攻城時,能省去多少不必要的傷亡?
所以正因為這霹靂車實在事關重大,李慶絕對不容它流傳出去,保密程度比紙甲、灌鋼法等要嚴得多,
為此,李慶甚至還讓時遷暗中派了許多人在監視著,以確保做到萬無一失。
此時,李慶看著匠造營一片忙碌的情形,心中也是不由的一時豪氣頓生,覺得若能憑此幹出一番大事來,也算是不枉來此世界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