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聲音,葉小龍抬頭一看,一個留著銀白長須的老大爺在朝著自己說話。
這不就是原來的老鄰居張久齋,曾經在市一中當過校長的張大爺嘛。葉小龍連忙喊道:“張大爺,我怎麽會不認識你老哩。”
“小龍,聽說你轉業回家,我也在為你高興哩。當年的小調皮,終於有了出息。怎麽樣,上班了吧。”張久齋關心的問道。
這麽一個問題,還就真的是有些不好回答。
還好,陶芳立即接了上來:“張校長,你還認識我嗎?我叫陶芳,和小龍是一個班的同學。”
“對啦,你當時是班長,學習挺好的,不象小龍那麽調皮。”由於是老鄰居,張久齋對葉小龍的過去可不是一般的了解。
“張校長,我叫孫遠榮。”
“嗯,聽說過。說是我們學校有個學生在醫學院當助教,說的就是你吧。這麽說起來,你們都是同學。這大熱的天氣,怎麽會出來逛街哩。”張久齋好奇的問道。
“張校長,小龍剛剛回來不久,我們陪他熟悉一下潤江人文地理。”陶芳不好說出閑逛的真實原因是自己心中鬱悶,隻好編了這麽一個理由。
對陶芳所編造的理由,張久齋也不會深究,捋須一笑就算了結。
他自告奮勇地說:“小龍,你張爺爺人老了,也沒有什麽其他本事。要是說到對潤江曆史的了解,還就真的沒有話講。這樣吧,爺爺給你們當一回義務導遊。”
老爺子到雲南的大兒子那兒住了一段時間,也才剛剛到家。看到這麽一群年輕人,頓時也是遊興大增。
一路走,一路介紹著相關的典故。有了張久齋的指點,原來隻是隨便走走的葉小龍一行人,頓時就走出了興致。
他們所走的路線,不是繁華的鬧市區,也不是那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建高樓大廈,而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群。
到了笆鬥寺山門那兒一看,進進出出的香客確實是不少。
可能因為不是節假日的緣故,香客之中,除了一些外地遊人以外,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年人。
走進山門,左右兩側分別為鍾樓、鼓樓,正麵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
再往後麵走,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
“大雄”即為佛祖釋加牟尼。幾乎在任何寺廟,大雄寶殿都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
再往後,是泰山寺主供菩薩殿。和其他寺廟差不多,泰山寺主供的菩薩也是觀世音。
入鄉隨俗的一行人,先在大雄寶殿門前廣場上焚香處敬了三支香,這才隨著人流,從大雄寶殿開始瀏覽寺廟中的景象。
“小龍,古代的時候潤江地廣人稀,百姓生活貧苦,因而佛道大興。香火最盛時,城裏就有108家寺廟,這還不算大戶人家的家廟。”張久齋介紹說。
“哇——這麽多的寺廟。”小尤嚇了一大跳。
要說多,確實是多了一些。解放前的潤江,也就是一條大街,幾萬人口。竟然會有這麽多的寺廟,當然會讓小尤嚇了一跳。
“是啊,人們在生活看不到希望的時候,隻能是救助於神佛,想要求得神靈的幫助,也就促成了佛道的興旺發達。”張久齋解釋說。
很少說話的聞彬彬,歪著個腦袋想了一想,疑問道:“張校長,如今的人們,生活要比以前好了許多。
說到科學知識,也應該要強過了曆史上的人。為什麽現代的佛道也會如此興旺呢?”
說話的時候,她用手比劃了一下那些跪在地上磕頭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
看他們磕頭的那種虔誠樣子,真的是讓人歎為觀止。
那些人中,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也有衣衫光鮮的年青人。有農民模樣的打工者,也有西裝革履的經商、從政者。
這麽一問,還就讓張久齋有些張口結舌:“這……這……”
他心中明白,這是失去信仰的緣故。雖說是生活走上了富裕之路,精神上卻陷入了貧瘠的狀態。
隻是其中的有些話,他也不好說。隻能是打了一個嗬嗬,就帶著大家繼續往前走。
“你們瞧,這是笆鬥塔,相傳是唐代尉遲敬德所建。”張久齋介紹說。
心思敏捷的陶芳,黑黑的眼珠子骨碌碌的一轉,又來了新的問題:“張校長,我聽了你這一路的介紹,怎麽總是說到這個尉遲敬德呐?”
“嗬嗬,小芳誒,你這話可就問到了點子上囉。”張久齋捋須大笑起來。
聽到笑聲,就連一直守在旁邊陪笑的葉小龍,也立即打起精神,準備傾聽張爺爺的解釋。
雖說是潤江本地人,對這樣的典故,他還就真的沒有聽說過尉遲敬德的故事。
孫遠榮等人,也流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在他們身後不遠處,有兩個年輕姑娘也在側耳細聽,唯恐漏掉這種知識的介紹。
用不著說,她們就是方曉蕾和袁語夢。
潤江市不大,能玩的地方確實不多。前些日子,她們也曾來過笆鬥寺。說是寺廟內部裝修,這才沒有玩得成。
早晨出門之後,她們聽人說笆鬥寺今天開始對外開放,聽說還請了不少高僧前來舉行法事。
好動的袁語夢一聽這條消息,就鬧著要來湊個熱鬧。
到了笆鬥寺之後,袁語夢看到葉小龍的背影之後,突然雙眼閃爍亮光,不由分說的就跟了上來。
方曉蕾不知緣由,隻好跟著一路走來。她認出了張久齋,卻沒有認出葉小龍,也跟著聽起了張久齋的介紹。
見到大家都顯出如此好奇的樣子,張久齋捋須介紹了起來。
相傳唐朝建立之前,朔州(今山西朔縣)尉遲敬德之母曾到潤江一帶避難。
那時,潤江東麵是一眼看不到邊的大海。出海捕魚的漁民,碰上壞天氣時很難辨別回家的方向,常常會出現船毀人亡的災難。
看到這樣的情況,尉遲之母極為痛心,囑咐兒子說,日後如獲一官半職,要在海邊造一座塔,好讓漁民出海時能辨別方向,少出事故。
尉遲敬德輔佐李世民期間,向皇上奏本說起母親的囑咐。李世民準奏,並命他在西溪監造此塔。
當時,人們稱之為“孝母塔”、“尉遲塔”。
“怪不得會有這麽多的事情都扯到這位黑臉將軍,原來是有這麽一個傳說。”陶芳搖頭晃腦地說。
看到她這麽一種裝模作樣地說話,聞彬彬抿嘴一笑。
張久齋則是有一種碰到知己的感覺,更是得意地介紹說:“小芳,與尉遲將軍有關的事情,可不單單是一座塔哦。”
“張校長,你快說嘛。”此時的陶芳,好象忘記了心頭的傷疤,拉著白胡子張久齋撒起嬌來。
路過的行人看在眼中,準會把他們當成了一對親祖孫。
“好,好,我說,我這就說。”張久齋笑得合不攏嘴巴說。
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十二日,李世民由洛陽出發,親征高句麗。
已經在家養老的尉遲敬德,因為對這一次出征的反對,被李世民以本官行太常卿任命為左一馬軍總管。
到了潤江地麵以後,為了向上蒼祈禱,保佑征戰成功,李世民下令尉遲敬德監製一批佛像和青銅大鍾。
這些由尉遲敬德監製的佛像和大鍾,都保存在了潤江的各大寺廟之中。
這座笆鬥塔除塔尖之外,共有六層,每層都安放了八尊青銅菩薩,合計是48尊佛像。
據說,這些佛像都由當時最負盛名的三藏法師進行開光。
說到此人的法號,一般人可能並不知曉。可要說到唐僧這個名字,那就是家喻戶曉嘍。
由於這樣,笆鬥塔盛名遠播,也就更加進一步推動了潤江地麵上的佛家文化繁榮昌盛。
聽到這兒,葉小龍有些疑惑的問道:“張校長,我們剛才走了一路,好像也沒有聽到你介紹到這些唐代的佛像啊。”
“哼!”張久齋沒有說話。
他的臉色變得鐵青,頜下胡須無風自動,眼光瞟往遠遠的天空,就連身子也在不住的顫動。
“小龍,這事要從40年前說起。”平息了一下情緒的張久齋,緩緩的說起了往事。
那是1966年夏天的事。那一年,華夏大地上都在‘破四舊、立四新’。這些寺廟都是封建迷信的場所,自然也在掃除的行列之中。
各個寺廟的菩薩和佛家器皿,全部被造*派和紅*兵從寺廟中運送到了一處,等待著集中銷毀。
“啊——”想到這樣的珍貴文物,將要毀於一旦的結果,陶芳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小芳,這些文物沒有遭到銷毀,卻在一個夜間全部銷聲匿跡,不翼而飛。”張久齋捂住胡須的手,還在不停的顫抖著。
“怎麽會呢?那些佛像都有幾百斤重。就連那座青銅大鍾,也有300多斤的分量。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麽容易消失的。”
說話的時候,聞彬彬那長長的眼睫毛在輕輕顫動著。
張久齋將文物被盜的前後經過介紹了一遍以後,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說:“這都是國寶級的文物啊,也不知何日才能重見天日?”
在後麵偷聽的方曉蕾,對這樣的事情,說不出什麽想法。雖說是個要強的女子,但也有自知之明。
這麽一起時隔40年的曆史陳案,別說她這個警察行業上的新兵,就是把那些老專家請來,恐怕也不會有什麽好法子。
袁語夢卻是不同。她雙拳緊握,眼睛放光,臉上也是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
這不就是原來的老鄰居張久齋,曾經在市一中當過校長的張大爺嘛。葉小龍連忙喊道:“張大爺,我怎麽會不認識你老哩。”
“小龍,聽說你轉業回家,我也在為你高興哩。當年的小調皮,終於有了出息。怎麽樣,上班了吧。”張久齋關心的問道。
這麽一個問題,還就真的是有些不好回答。
還好,陶芳立即接了上來:“張校長,你還認識我嗎?我叫陶芳,和小龍是一個班的同學。”
“對啦,你當時是班長,學習挺好的,不象小龍那麽調皮。”由於是老鄰居,張久齋對葉小龍的過去可不是一般的了解。
“張校長,我叫孫遠榮。”
“嗯,聽說過。說是我們學校有個學生在醫學院當助教,說的就是你吧。這麽說起來,你們都是同學。這大熱的天氣,怎麽會出來逛街哩。”張久齋好奇的問道。
“張校長,小龍剛剛回來不久,我們陪他熟悉一下潤江人文地理。”陶芳不好說出閑逛的真實原因是自己心中鬱悶,隻好編了這麽一個理由。
對陶芳所編造的理由,張久齋也不會深究,捋須一笑就算了結。
他自告奮勇地說:“小龍,你張爺爺人老了,也沒有什麽其他本事。要是說到對潤江曆史的了解,還就真的沒有話講。這樣吧,爺爺給你們當一回義務導遊。”
老爺子到雲南的大兒子那兒住了一段時間,也才剛剛到家。看到這麽一群年輕人,頓時也是遊興大增。
一路走,一路介紹著相關的典故。有了張久齋的指點,原來隻是隨便走走的葉小龍一行人,頓時就走出了興致。
他們所走的路線,不是繁華的鬧市區,也不是那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建高樓大廈,而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群。
到了笆鬥寺山門那兒一看,進進出出的香客確實是不少。
可能因為不是節假日的緣故,香客之中,除了一些外地遊人以外,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年人。
走進山門,左右兩側分別為鍾樓、鼓樓,正麵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
再往後麵走,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
“大雄”即為佛祖釋加牟尼。幾乎在任何寺廟,大雄寶殿都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
再往後,是泰山寺主供菩薩殿。和其他寺廟差不多,泰山寺主供的菩薩也是觀世音。
入鄉隨俗的一行人,先在大雄寶殿門前廣場上焚香處敬了三支香,這才隨著人流,從大雄寶殿開始瀏覽寺廟中的景象。
“小龍,古代的時候潤江地廣人稀,百姓生活貧苦,因而佛道大興。香火最盛時,城裏就有108家寺廟,這還不算大戶人家的家廟。”張久齋介紹說。
“哇——這麽多的寺廟。”小尤嚇了一大跳。
要說多,確實是多了一些。解放前的潤江,也就是一條大街,幾萬人口。竟然會有這麽多的寺廟,當然會讓小尤嚇了一跳。
“是啊,人們在生活看不到希望的時候,隻能是救助於神佛,想要求得神靈的幫助,也就促成了佛道的興旺發達。”張久齋解釋說。
很少說話的聞彬彬,歪著個腦袋想了一想,疑問道:“張校長,如今的人們,生活要比以前好了許多。
說到科學知識,也應該要強過了曆史上的人。為什麽現代的佛道也會如此興旺呢?”
說話的時候,她用手比劃了一下那些跪在地上磕頭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
看他們磕頭的那種虔誠樣子,真的是讓人歎為觀止。
那些人中,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也有衣衫光鮮的年青人。有農民模樣的打工者,也有西裝革履的經商、從政者。
這麽一問,還就讓張久齋有些張口結舌:“這……這……”
他心中明白,這是失去信仰的緣故。雖說是生活走上了富裕之路,精神上卻陷入了貧瘠的狀態。
隻是其中的有些話,他也不好說。隻能是打了一個嗬嗬,就帶著大家繼續往前走。
“你們瞧,這是笆鬥塔,相傳是唐代尉遲敬德所建。”張久齋介紹說。
心思敏捷的陶芳,黑黑的眼珠子骨碌碌的一轉,又來了新的問題:“張校長,我聽了你這一路的介紹,怎麽總是說到這個尉遲敬德呐?”
“嗬嗬,小芳誒,你這話可就問到了點子上囉。”張久齋捋須大笑起來。
聽到笑聲,就連一直守在旁邊陪笑的葉小龍,也立即打起精神,準備傾聽張爺爺的解釋。
雖說是潤江本地人,對這樣的典故,他還就真的沒有聽說過尉遲敬德的故事。
孫遠榮等人,也流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在他們身後不遠處,有兩個年輕姑娘也在側耳細聽,唯恐漏掉這種知識的介紹。
用不著說,她們就是方曉蕾和袁語夢。
潤江市不大,能玩的地方確實不多。前些日子,她們也曾來過笆鬥寺。說是寺廟內部裝修,這才沒有玩得成。
早晨出門之後,她們聽人說笆鬥寺今天開始對外開放,聽說還請了不少高僧前來舉行法事。
好動的袁語夢一聽這條消息,就鬧著要來湊個熱鬧。
到了笆鬥寺之後,袁語夢看到葉小龍的背影之後,突然雙眼閃爍亮光,不由分說的就跟了上來。
方曉蕾不知緣由,隻好跟著一路走來。她認出了張久齋,卻沒有認出葉小龍,也跟著聽起了張久齋的介紹。
見到大家都顯出如此好奇的樣子,張久齋捋須介紹了起來。
相傳唐朝建立之前,朔州(今山西朔縣)尉遲敬德之母曾到潤江一帶避難。
那時,潤江東麵是一眼看不到邊的大海。出海捕魚的漁民,碰上壞天氣時很難辨別回家的方向,常常會出現船毀人亡的災難。
看到這樣的情況,尉遲之母極為痛心,囑咐兒子說,日後如獲一官半職,要在海邊造一座塔,好讓漁民出海時能辨別方向,少出事故。
尉遲敬德輔佐李世民期間,向皇上奏本說起母親的囑咐。李世民準奏,並命他在西溪監造此塔。
當時,人們稱之為“孝母塔”、“尉遲塔”。
“怪不得會有這麽多的事情都扯到這位黑臉將軍,原來是有這麽一個傳說。”陶芳搖頭晃腦地說。
看到她這麽一種裝模作樣地說話,聞彬彬抿嘴一笑。
張久齋則是有一種碰到知己的感覺,更是得意地介紹說:“小芳,與尉遲將軍有關的事情,可不單單是一座塔哦。”
“張校長,你快說嘛。”此時的陶芳,好象忘記了心頭的傷疤,拉著白胡子張久齋撒起嬌來。
路過的行人看在眼中,準會把他們當成了一對親祖孫。
“好,好,我說,我這就說。”張久齋笑得合不攏嘴巴說。
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十二日,李世民由洛陽出發,親征高句麗。
已經在家養老的尉遲敬德,因為對這一次出征的反對,被李世民以本官行太常卿任命為左一馬軍總管。
到了潤江地麵以後,為了向上蒼祈禱,保佑征戰成功,李世民下令尉遲敬德監製一批佛像和青銅大鍾。
這些由尉遲敬德監製的佛像和大鍾,都保存在了潤江的各大寺廟之中。
這座笆鬥塔除塔尖之外,共有六層,每層都安放了八尊青銅菩薩,合計是48尊佛像。
據說,這些佛像都由當時最負盛名的三藏法師進行開光。
說到此人的法號,一般人可能並不知曉。可要說到唐僧這個名字,那就是家喻戶曉嘍。
由於這樣,笆鬥塔盛名遠播,也就更加進一步推動了潤江地麵上的佛家文化繁榮昌盛。
聽到這兒,葉小龍有些疑惑的問道:“張校長,我們剛才走了一路,好像也沒有聽到你介紹到這些唐代的佛像啊。”
“哼!”張久齋沒有說話。
他的臉色變得鐵青,頜下胡須無風自動,眼光瞟往遠遠的天空,就連身子也在不住的顫動。
“小龍,這事要從40年前說起。”平息了一下情緒的張久齋,緩緩的說起了往事。
那是1966年夏天的事。那一年,華夏大地上都在‘破四舊、立四新’。這些寺廟都是封建迷信的場所,自然也在掃除的行列之中。
各個寺廟的菩薩和佛家器皿,全部被造*派和紅*兵從寺廟中運送到了一處,等待著集中銷毀。
“啊——”想到這樣的珍貴文物,將要毀於一旦的結果,陶芳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小芳,這些文物沒有遭到銷毀,卻在一個夜間全部銷聲匿跡,不翼而飛。”張久齋捂住胡須的手,還在不停的顫抖著。
“怎麽會呢?那些佛像都有幾百斤重。就連那座青銅大鍾,也有300多斤的分量。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麽容易消失的。”
說話的時候,聞彬彬那長長的眼睫毛在輕輕顫動著。
張久齋將文物被盜的前後經過介紹了一遍以後,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說:“這都是國寶級的文物啊,也不知何日才能重見天日?”
在後麵偷聽的方曉蕾,對這樣的事情,說不出什麽想法。雖說是個要強的女子,但也有自知之明。
這麽一起時隔40年的曆史陳案,別說她這個警察行業上的新兵,就是把那些老專家請來,恐怕也不會有什麽好法子。
袁語夢卻是不同。她雙拳緊握,眼睛放光,臉上也是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