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把診斷和單據交給他,接著說道:“拿著醫院開的證明,去傳染病疾控中心,他們會給你免費看病的。”
“我特麽的真倒黴。”患者接過化驗單,沒好氣的問:“這個病我不看行不行?”
“不行。”
張琦義正言辭的說:“隨著你咳嗽,病毒通過空氣傳播,肺結核傳染性很大。”
“哪我真的不能工作嗎?”他又問。
“你現在最好先養病,就不說傳染的問題,這個病就怕勞累,如果你一邊工作一邊治病,一直也不會好的。”
“哪我要養多久才能繼續工作?”
張琦想了想說:“治療快的話3個月,慢的話半年左右吧。”
“這麽長時間,不工作我吃什麽?”患者憤然起身,把手裏的單據硬塞給張琦,“我不看了,我沒得病,我好好的哪有什麽肺結核,咳咳……”
他正反駁呢,因為情緒激動又是好陣咳嗽。
張琦見有護士路過,急忙拽著她,要來一個口罩,交給患者說:“身體是騙不了人的,戴上吧。”
患者不想接口罩,但最終還是一把拿在手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扶著額頭一副惆悵的模樣。
“我在首都打拚5年,好不容易熬到了這個職位,居然得了這個病,我可怎麽辦,我能怎麽辦?”
張琦也不知道如何寬慰他,想了想隻好說道:“肺結核是慢性傳染病,除了對肺部有影響,還會對很多器-官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你現在的情況還不嚴重,抓緊治療還能治愈,但如果你不治的話,恐怕……”
“我不是不想治!”患者義憤填膺的說:“我納悶為什麽不能上班,我戴著口罩也不行嗎?”
張琦解釋道:“真不行,你咳嗽時,病菌通過唾液在空氣中傳播,特別是你的工作,屬於服務行業,餐飲,國家規定,嚴禁患有傳染病的患者,參與任何餐飲工作,就是怕你們把這個病,傳染給其他人。”
“治療養病需要半年時間,單位肯定會把我開除的,哪我之前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麽?”
張琦拍了拍他的肩膀,“大不了從頭再來麽,我看你也沒多大吧,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
“說得容易。”患者情緒激動道:“你知道我家裏什麽情況嗎,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都要我養活,我不工作,拿什麽養家?”
患者情緒激動,張琦怎麽也說不通,哪怕再好的耐心也磨沒了,怒道:
“你不看病,難道想一直惡化,等著死嗎?”
“我這種人,死了也得幹活!”
“哎你這人怎麽這麽強呢?”
患者義憤填膺的戴上口罩,“病可以看,但我堅決不能辭職,我可不能聽你說什麽,你們醫生滿嘴的治病救人,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大不了死掉,一了百了。”
他說完就走了,張琦急忙追上去,“化驗單你拿著,交給疾控防治中心的人。”
“不去,我隨便找個小診所,邊工作一樣把這個病治好。”
“哎哎,就算去小診所,也得拿著化驗單啊。”
“不用。”患者很抗拒,根本不接張琦的化驗單,怎麽勸不好使,拉也拉不住,最終眼睜睜的看著他走了。
“這可怎麽辦?”張琦站在門口,看著患者遠去的背影,如果就這麽放他離開,指不定多少人都要被傳染呢,絕對不能任由他胡來。
張琦進入醫院,直奔傳染科走去,見到孫主任,把患者的情緒,他的抗拒如此這般一說,孫主任笑道:
“這種人我見多了,都是生活所迫的可憐人呢,你不用管了。”
“我不管,傳染其他人怎麽辦?”張琦質問。
孫主任淡然的拿起電話,一邊撥號一邊說:“你忘了,不是有傳染病疾控中心嗎,我遇見過這種患者,他們會處理的。”
電話接通,孫主任先說了自己的身份,“對對,我院今天查出來一位肺結核患者,他很抗拒的離開了,化驗單都沒拿,對,馬上填寫報告,麻煩你們了。”
掛了電話,孫主任淡然一笑,“搞定。”
隨手把患者的化驗單據,交給實習醫生,“填寫傳染病登記,疾控中心著急要資料呢。”
“知道了老師。”
畢竟前世沒在傳染病科室待過,不懂他們的門道,張琦好奇的跟著實習生去了電腦室,看著他們錄入登記。
原來,國家對傳染病患者極為重視,隻要查出一例傳染病,都要錄入電腦,這個係統是全國聯網的,上報後,直接交給地方疾控中心處理。
如今這個時代,人的身份信息全國都有備份,有名字和身份證號碼,就能找到患者的工作地點和住址,拒絕或者隱瞞的患者,會被強製進行治療,這就是國家的手段,杜絕傳染病流傳的鐵手腕。
聯網係統錄入完畢後,張琦感慨的說道:“哇歐,原來還可以這麽操作?”
實習醫生苦笑道:“我每天要錄入好幾個病例呢,總會遇見一兩個拒絕配合治療的患者,放心吧,疾控中心有辦法對付他們的。”
“他能接受治療就行,那我就不管了。”
張琦釋然,離開傳染病科室,這才剛剛上午9點,沒事幹,下意識走向住院部。
剛進入電梯,迎麵就遇見一個熟人,是女運動員的家屬,他看見張琦主動的打了招呼,“張醫生,今天下午就要給出手術方案了,你們會診談的怎麽樣了。”
“昂,這件事我沒參與,回頭我幫你問問吧。”
“麻煩你了張醫生。”
家屬離開電梯,張琦思前想後,還是去會議室,旁聽一下會診吧,畢竟這個手術方案,是他提出來的麽。
……
會議室。
吳輝主任正在口若懸河的講解手術過程,“雖然不能保證,但經過我的努力,我還是有把握,完成這例腹腔鏡微創膈肌腫瘤切除。”
院長看著報告問:“你的把握有多大?”
吳輝思考再三說道:“5成。”
大家都倒吸一口涼氣,55開的把握,這是在賭博。
院長又問道:“其他人呢,把握有多大?”
大家紛紛低下頭不願意回答,畢竟這項新技術,還沒有成功案例,誰都不敢輕易嚐試,萬一失敗的話,那可是名譽掃地。
吳輝見大家都不說話,試探的說:“院長,我有個建議,能再增加2成成功率。”
“你說。”
吳輝鄭重的說:“我的建議是,讓你的學生,張琦全程參與手術,我就更有底氣了。”
全場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我特麽的真倒黴。”患者接過化驗單,沒好氣的問:“這個病我不看行不行?”
“不行。”
張琦義正言辭的說:“隨著你咳嗽,病毒通過空氣傳播,肺結核傳染性很大。”
“哪我真的不能工作嗎?”他又問。
“你現在最好先養病,就不說傳染的問題,這個病就怕勞累,如果你一邊工作一邊治病,一直也不會好的。”
“哪我要養多久才能繼續工作?”
張琦想了想說:“治療快的話3個月,慢的話半年左右吧。”
“這麽長時間,不工作我吃什麽?”患者憤然起身,把手裏的單據硬塞給張琦,“我不看了,我沒得病,我好好的哪有什麽肺結核,咳咳……”
他正反駁呢,因為情緒激動又是好陣咳嗽。
張琦見有護士路過,急忙拽著她,要來一個口罩,交給患者說:“身體是騙不了人的,戴上吧。”
患者不想接口罩,但最終還是一把拿在手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扶著額頭一副惆悵的模樣。
“我在首都打拚5年,好不容易熬到了這個職位,居然得了這個病,我可怎麽辦,我能怎麽辦?”
張琦也不知道如何寬慰他,想了想隻好說道:“肺結核是慢性傳染病,除了對肺部有影響,還會對很多器-官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你現在的情況還不嚴重,抓緊治療還能治愈,但如果你不治的話,恐怕……”
“我不是不想治!”患者義憤填膺的說:“我納悶為什麽不能上班,我戴著口罩也不行嗎?”
張琦解釋道:“真不行,你咳嗽時,病菌通過唾液在空氣中傳播,特別是你的工作,屬於服務行業,餐飲,國家規定,嚴禁患有傳染病的患者,參與任何餐飲工作,就是怕你們把這個病,傳染給其他人。”
“治療養病需要半年時間,單位肯定會把我開除的,哪我之前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麽?”
張琦拍了拍他的肩膀,“大不了從頭再來麽,我看你也沒多大吧,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
“說得容易。”患者情緒激動道:“你知道我家裏什麽情況嗎,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都要我養活,我不工作,拿什麽養家?”
患者情緒激動,張琦怎麽也說不通,哪怕再好的耐心也磨沒了,怒道:
“你不看病,難道想一直惡化,等著死嗎?”
“我這種人,死了也得幹活!”
“哎你這人怎麽這麽強呢?”
患者義憤填膺的戴上口罩,“病可以看,但我堅決不能辭職,我可不能聽你說什麽,你們醫生滿嘴的治病救人,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大不了死掉,一了百了。”
他說完就走了,張琦急忙追上去,“化驗單你拿著,交給疾控防治中心的人。”
“不去,我隨便找個小診所,邊工作一樣把這個病治好。”
“哎哎,就算去小診所,也得拿著化驗單啊。”
“不用。”患者很抗拒,根本不接張琦的化驗單,怎麽勸不好使,拉也拉不住,最終眼睜睜的看著他走了。
“這可怎麽辦?”張琦站在門口,看著患者遠去的背影,如果就這麽放他離開,指不定多少人都要被傳染呢,絕對不能任由他胡來。
張琦進入醫院,直奔傳染科走去,見到孫主任,把患者的情緒,他的抗拒如此這般一說,孫主任笑道:
“這種人我見多了,都是生活所迫的可憐人呢,你不用管了。”
“我不管,傳染其他人怎麽辦?”張琦質問。
孫主任淡然的拿起電話,一邊撥號一邊說:“你忘了,不是有傳染病疾控中心嗎,我遇見過這種患者,他們會處理的。”
電話接通,孫主任先說了自己的身份,“對對,我院今天查出來一位肺結核患者,他很抗拒的離開了,化驗單都沒拿,對,馬上填寫報告,麻煩你們了。”
掛了電話,孫主任淡然一笑,“搞定。”
隨手把患者的化驗單據,交給實習醫生,“填寫傳染病登記,疾控中心著急要資料呢。”
“知道了老師。”
畢竟前世沒在傳染病科室待過,不懂他們的門道,張琦好奇的跟著實習生去了電腦室,看著他們錄入登記。
原來,國家對傳染病患者極為重視,隻要查出一例傳染病,都要錄入電腦,這個係統是全國聯網的,上報後,直接交給地方疾控中心處理。
如今這個時代,人的身份信息全國都有備份,有名字和身份證號碼,就能找到患者的工作地點和住址,拒絕或者隱瞞的患者,會被強製進行治療,這就是國家的手段,杜絕傳染病流傳的鐵手腕。
聯網係統錄入完畢後,張琦感慨的說道:“哇歐,原來還可以這麽操作?”
實習醫生苦笑道:“我每天要錄入好幾個病例呢,總會遇見一兩個拒絕配合治療的患者,放心吧,疾控中心有辦法對付他們的。”
“他能接受治療就行,那我就不管了。”
張琦釋然,離開傳染病科室,這才剛剛上午9點,沒事幹,下意識走向住院部。
剛進入電梯,迎麵就遇見一個熟人,是女運動員的家屬,他看見張琦主動的打了招呼,“張醫生,今天下午就要給出手術方案了,你們會診談的怎麽樣了。”
“昂,這件事我沒參與,回頭我幫你問問吧。”
“麻煩你了張醫生。”
家屬離開電梯,張琦思前想後,還是去會議室,旁聽一下會診吧,畢竟這個手術方案,是他提出來的麽。
……
會議室。
吳輝主任正在口若懸河的講解手術過程,“雖然不能保證,但經過我的努力,我還是有把握,完成這例腹腔鏡微創膈肌腫瘤切除。”
院長看著報告問:“你的把握有多大?”
吳輝思考再三說道:“5成。”
大家都倒吸一口涼氣,55開的把握,這是在賭博。
院長又問道:“其他人呢,把握有多大?”
大家紛紛低下頭不願意回答,畢竟這項新技術,還沒有成功案例,誰都不敢輕易嚐試,萬一失敗的話,那可是名譽掃地。
吳輝見大家都不說話,試探的說:“院長,我有個建議,能再增加2成成功率。”
“你說。”
吳輝鄭重的說:“我的建議是,讓你的學生,張琦全程參與手術,我就更有底氣了。”
全場交頭接耳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