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團聚二
但這種現象在江巧鳳看來,應該是跟平時的營養攝入不夠全麵有關。她原先的世界裏頭,生活條件好了之後,許多人就顯得特別的年輕。許多人七八十歲了還腰板挺直、健步如飛呢。哪兒像這裏,好多人才四五十歲就直不起腰來了。
“大嫂,你一定要聽我的。平時吃東西,搭配著點吃,東西吃全麵了身體才好。你沒發現好多有錢人看著都比普通人年輕呀,你可千萬記住了。”
“知道了,我瞧你婆婆得樣子好像累了,你還是趕緊帶你婆婆休息去吧。你要是不累的話,把你婆婆安頓好了再過來這邊說話也行。”
經由楊氏這麽一提醒,江巧鳳發現苗姨娘果真是滿麵倦容,隻是礙於禮數強撐著與母親說話呢。
可憐母親能聽懂的官話也有限,還得俞秀姑在一旁為她們兩個傳話。聊天聊成這個樣子,哪裏還有半點意趣,加上她們倆的生活圈子與生活方式的不同,兩人之間能交流的東西非常有限。
算了,還是趕緊送苗姨娘去休息吧。讓她們倆坐到這裏為了所謂的禮數在尬聊,實在是太為難她們兩位了。
“婆婆,您坐船坐了這麽久,累了吧?要不要帶您去屋裏休息?”
苗姨娘:“啊,我是有些累了。可是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合禮數啊?”
江巧鳳說:“沒事的,您坐了這麽多天的船,身子這麽累,我母親她肯定會體諒您的。”
江巧鳳說著還把苗姨娘的話轉述給周氏聽了,周氏聽了忙抱歉地對苗姨娘說:“親家母,都怪我考慮不周,都沒想到你坐船這麽多天累壞了,還一直拉著你說話。
快休息去吧,休息好了我們一塊兒吃中午飯。”
江巧鳳把周氏的意思對苗姨娘說了,苗姨娘高高興興地向周氏道別,然後與江巧鳳還有李寶珠以及唐麗華、唐小睿一起跟著楊氏往隔壁江天祥的院子走去。
苗姨娘住到主屋的西房,江巧鳳帶著唐小睿住東房間。東邊這間原是江天祥夫婦的,還是江巧鳳這個做姑姑地住著稍微合適些。
王昭君帶了幾個丫頭以及所有的粗使婆子跟著唐世澤他們一道去慶州收拾新屋去了。苗姨娘身邊隻留下一個史嬤嬤,江巧鳳身邊有俞秀姑,李寶珠身邊也隻有一個大丫頭,唐麗華帶著鬆鬆,還有添香帶著孩子,這些人住東西兩邊的廂房也夠了。
院子裏有現成的廚房,若是苗姨娘她一時還吃不慣這邊的口味,特意留下的一個廚娘完全可以按照她的口味去做北方菜。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除了幹貨以外許多北方特有的食材,三河這邊根本就長不出也沒得賣。
安頓好了苗姨娘,江巧鳳又帶著唐麗華與唐小睿去隔壁院子找父母親說話去了。
這回沒有苗姨娘與李寶珠兩位女眷在一旁,江多福說話可是自在多了,不住地問江巧鳳話。
“你們家這次過來得這麽急,不是有什麽事情吧?”
“是呀巧鳳,你回來前都沒想著給我寫封書信。”江網扣顯然對此感到不滿。
江巧鳳:“是我的不對,妹妹我在這裏向大哥你賠罪了。”
江網扣見妹妹道歉這麽痛快,他還能再說什麽,又繼續剛才江多福問過的問題。
“快說說這次回來是咋回事?”
江巧鳳覺得皇城裏頭正在與即將發生的事情沒必要讓家裏人知道。誰知道消息傳揚出去了會不會引起什麽不好的反應,所以她便拿唐世澤做了擋箭牌。
“相公他可是慶州府的新任知府。我知道這個消息後可是高興壞了,多難得的機會呀,可以常回來看望爹娘了。”
周氏聽了連連點頭,說:“正月裏我去廟裏燒香時,還求菩薩能讓我再見見你呢,娘真怕再也見不著你了。好在菩薩她聽到我的心願了,趕明兒我得去廟裏還願去。”
江巧鳳也是做母親的人了,自打唐錦華嫁了人之後,她就一直擔心她過得不好,所以她現在非常理解周氏的想法。
老百姓常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裏的交通非常不方便,有時候上百裏的距離就有可能幾十年不得相見。
江巧鳳隨唐世澤去了千裏之外,周氏擔心會再也見不著她了也不奇怪。這麽遠的距離,可不是說見就能見到的。
唐麗華在江家生活了有幾年,對於外婆與舅母還是很親近的。隻是她如今不過一個小姑娘的身份,大人們之間的談話她也不方便參與,隻能靜靜地坐到一旁聽他們聊天。
至於唐小睿,有了興哥兒這個侄子做玩伴,他早把姐姐唐麗華甩到腦後去了。
“對了,這個箱子你們看了沒?裏頭都是我買來送給你們的小玩意兒。”江巧鳳指著先前抬放到客廳的大木箱子問道。
楊氏說:“帶著這麽大個箱子,走了上千裏的水路運過來你也不嫌沉。”
江巧鳳:“哪裏沉了,又不要我親自抬過來。而且這些不全是通州買的,有不少是在江都買的。我們在那裏停了一天,買了不少的稀罕東西呢。”
江巧鳳說著就去開箱子,然後一件一件往外邊拿東西。邊拿還邊跟大家講,這是個什麽東西,做什麽用的,送給誰的。
江巧鳳的舉動很快就吸引了唐小睿與江興哥這對叔侄。可能是覺得這個大木箱太神奇了,能從裏麵源源不斷地拿出許多新奇的東西出來。所以他倆都吵著鬧著要爬進箱子裏頭去玩。
江巧鳳見狀便把給興哥準備的玩具拿了兩個出來,哄得他們倆又搶玩具去了。
“娘,嫂子——這是我從江都馥春香粉店買回來的冰麝油,是用好多藥材泡製出來的。不光能烏發,還能治不少的皮膚病呢!”
“真的能烏發?”楊氏一下子來了精神。
江巧鳳笑道:“人家掌櫃就是這麽說的。至於是真是假,短時間之內我也沒法子驗證,那還得嫂子你用過了之後才知道。”
但這種現象在江巧鳳看來,應該是跟平時的營養攝入不夠全麵有關。她原先的世界裏頭,生活條件好了之後,許多人就顯得特別的年輕。許多人七八十歲了還腰板挺直、健步如飛呢。哪兒像這裏,好多人才四五十歲就直不起腰來了。
“大嫂,你一定要聽我的。平時吃東西,搭配著點吃,東西吃全麵了身體才好。你沒發現好多有錢人看著都比普通人年輕呀,你可千萬記住了。”
“知道了,我瞧你婆婆得樣子好像累了,你還是趕緊帶你婆婆休息去吧。你要是不累的話,把你婆婆安頓好了再過來這邊說話也行。”
經由楊氏這麽一提醒,江巧鳳發現苗姨娘果真是滿麵倦容,隻是礙於禮數強撐著與母親說話呢。
可憐母親能聽懂的官話也有限,還得俞秀姑在一旁為她們兩個傳話。聊天聊成這個樣子,哪裏還有半點意趣,加上她們倆的生活圈子與生活方式的不同,兩人之間能交流的東西非常有限。
算了,還是趕緊送苗姨娘去休息吧。讓她們倆坐到這裏為了所謂的禮數在尬聊,實在是太為難她們兩位了。
“婆婆,您坐船坐了這麽久,累了吧?要不要帶您去屋裏休息?”
苗姨娘:“啊,我是有些累了。可是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合禮數啊?”
江巧鳳說:“沒事的,您坐了這麽多天的船,身子這麽累,我母親她肯定會體諒您的。”
江巧鳳說著還把苗姨娘的話轉述給周氏聽了,周氏聽了忙抱歉地對苗姨娘說:“親家母,都怪我考慮不周,都沒想到你坐船這麽多天累壞了,還一直拉著你說話。
快休息去吧,休息好了我們一塊兒吃中午飯。”
江巧鳳把周氏的意思對苗姨娘說了,苗姨娘高高興興地向周氏道別,然後與江巧鳳還有李寶珠以及唐麗華、唐小睿一起跟著楊氏往隔壁江天祥的院子走去。
苗姨娘住到主屋的西房,江巧鳳帶著唐小睿住東房間。東邊這間原是江天祥夫婦的,還是江巧鳳這個做姑姑地住著稍微合適些。
王昭君帶了幾個丫頭以及所有的粗使婆子跟著唐世澤他們一道去慶州收拾新屋去了。苗姨娘身邊隻留下一個史嬤嬤,江巧鳳身邊有俞秀姑,李寶珠身邊也隻有一個大丫頭,唐麗華帶著鬆鬆,還有添香帶著孩子,這些人住東西兩邊的廂房也夠了。
院子裏有現成的廚房,若是苗姨娘她一時還吃不慣這邊的口味,特意留下的一個廚娘完全可以按照她的口味去做北方菜。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除了幹貨以外許多北方特有的食材,三河這邊根本就長不出也沒得賣。
安頓好了苗姨娘,江巧鳳又帶著唐麗華與唐小睿去隔壁院子找父母親說話去了。
這回沒有苗姨娘與李寶珠兩位女眷在一旁,江多福說話可是自在多了,不住地問江巧鳳話。
“你們家這次過來得這麽急,不是有什麽事情吧?”
“是呀巧鳳,你回來前都沒想著給我寫封書信。”江網扣顯然對此感到不滿。
江巧鳳:“是我的不對,妹妹我在這裏向大哥你賠罪了。”
江網扣見妹妹道歉這麽痛快,他還能再說什麽,又繼續剛才江多福問過的問題。
“快說說這次回來是咋回事?”
江巧鳳覺得皇城裏頭正在與即將發生的事情沒必要讓家裏人知道。誰知道消息傳揚出去了會不會引起什麽不好的反應,所以她便拿唐世澤做了擋箭牌。
“相公他可是慶州府的新任知府。我知道這個消息後可是高興壞了,多難得的機會呀,可以常回來看望爹娘了。”
周氏聽了連連點頭,說:“正月裏我去廟裏燒香時,還求菩薩能讓我再見見你呢,娘真怕再也見不著你了。好在菩薩她聽到我的心願了,趕明兒我得去廟裏還願去。”
江巧鳳也是做母親的人了,自打唐錦華嫁了人之後,她就一直擔心她過得不好,所以她現在非常理解周氏的想法。
老百姓常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裏的交通非常不方便,有時候上百裏的距離就有可能幾十年不得相見。
江巧鳳隨唐世澤去了千裏之外,周氏擔心會再也見不著她了也不奇怪。這麽遠的距離,可不是說見就能見到的。
唐麗華在江家生活了有幾年,對於外婆與舅母還是很親近的。隻是她如今不過一個小姑娘的身份,大人們之間的談話她也不方便參與,隻能靜靜地坐到一旁聽他們聊天。
至於唐小睿,有了興哥兒這個侄子做玩伴,他早把姐姐唐麗華甩到腦後去了。
“對了,這個箱子你們看了沒?裏頭都是我買來送給你們的小玩意兒。”江巧鳳指著先前抬放到客廳的大木箱子問道。
楊氏說:“帶著這麽大個箱子,走了上千裏的水路運過來你也不嫌沉。”
江巧鳳:“哪裏沉了,又不要我親自抬過來。而且這些不全是通州買的,有不少是在江都買的。我們在那裏停了一天,買了不少的稀罕東西呢。”
江巧鳳說著就去開箱子,然後一件一件往外邊拿東西。邊拿還邊跟大家講,這是個什麽東西,做什麽用的,送給誰的。
江巧鳳的舉動很快就吸引了唐小睿與江興哥這對叔侄。可能是覺得這個大木箱太神奇了,能從裏麵源源不斷地拿出許多新奇的東西出來。所以他倆都吵著鬧著要爬進箱子裏頭去玩。
江巧鳳見狀便把給興哥準備的玩具拿了兩個出來,哄得他們倆又搶玩具去了。
“娘,嫂子——這是我從江都馥春香粉店買回來的冰麝油,是用好多藥材泡製出來的。不光能烏發,還能治不少的皮膚病呢!”
“真的能烏發?”楊氏一下子來了精神。
江巧鳳笑道:“人家掌櫃就是這麽說的。至於是真是假,短時間之內我也沒法子驗證,那還得嫂子你用過了之後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