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玉梅找婆家
江多福自從來到縣城以後就一直喊無聊,所以這建房的事情就被他大包大攬了過去。
江巧鳳如今要奶孩子,根本就不能經常往外跑。再說了,這些事情還是由男人出麵更加方便些。
對於兩個女兒的教育,江巧鳳著實傷過一番腦筋。她可不敢把自己原來世界裏的那一套理論教給兩個女兒,因為不合時宜。
她總不能成天在兩個孩子麵前鼓吹,自由戀愛那一套吧?在這個世界裏,男女之間相處的規則就是一個三從四德。倘若她讓兩個女兒去跟以後的丈夫講什麽男女平等,那不是愛她們,反倒是害了她們。
若不能給她們自由,又何必讓她們擁有一顆向往自由的心呢?她江巧鳳之前的痛苦來源不就是因為她的思想觀念與這裏格格不入麽?
可是她又不想把她們教成那種三從四德,唯唯諾諾的小女人。倘若一生順遂還罷,不然她們姐妹倆以後有的是苦頭吃。
可是人,生來便是受苦的。她若是一昧的寵溺她們,那等到以後她們離開自己去夫家生活的時候,又怎麽能適應得了呢?這世上又能有幾個人一輩子都順風順水,享得一世安寧?
出嫁之前還好說,一旦嫁了人之後,誰能保證就一定會夫妻和睦,公婆明理?子女們個個都孝順懂事?
即便家庭和睦,內部團結了,別忘了還有來自外麵的風風雨雨呢。
所以江巧鳳決定了,三從四德的規矩還是要教的。畢竟這是遊戲規則,隻有充分了解規則的人,才能去利用規則。
生存技能要自然也是要學幾樣的,關鍵時刻能安身立命,安家立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堅強的意誌,不管處在什麽樣的困難境地都不要屈服於命運,有努力掙脫枷鎖的勇氣。
所以從現在開始,妞妞的日常學習中又多了女紅,廚藝等這些普通女人的必備技能。江巧鳳在家研究吃食做香皂的時候,也都讓她在一旁幫忙打下手。
至於女紅,就得由周氏與周三姐來指導了。就江巧鳳會的那點子半吊子水平,最多也就是做幾件簡單的衣服而已。像什麽繡花兒呀,做鞋子,納鞋底呀,她統統都不行。
後來甚至在家裏搞來一張織機,讓王玉梅與妞妞把紡紗織布的手藝也學會。以後有沒有機會用上且不說,但是一定要學會才行。
不是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麽: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至於妞妞與王玉梅,用另一句老話來表達更貼切些。那就是:技多不壓身。多學幾樣本事,總是不會錯的。
江巧鳳希望當有一天,她不能再照顧這姐妹倆時,她們也擁有能夠讓自己過得安泰舒心的底氣。
周三姐忍不住歎氣道:“可惜玉梅她都快要找婆家了,不然跟在巧鳳後麵能學不少東西呢。”
是的,玉梅再不找婆家的話就要被耽擱了。十五歲的大姑娘,即便現在立即能說個婆家,把一整套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婚嫁六禮走完少說也得花個半年時間。
不行了,這事兒得加緊了。既然來了這縣城,不如就在縣城裏頭給王玉梅找個婆家好了,最好能有個鋪子有個幾十畝地的最好。
江巧鳳立即廣邀附近的媒婆兒來家中做客。招待客人們的點心,茶水統統由王玉梅自己一手操辦。為了顯示王玉梅那一手好廚藝,江巧鳳還特意留下這些媒婆兒在江家吃了一頓午飯。
江家的院子就那麽點兒大,妞妞在灶下燒火,王玉梅在灶上掌勺,媒婆兒們從廚房門口走過就能一眼瞧個清清楚楚的。
況且,周氏,江巧鳳還有周三姐一直都在陪著這些媒婆兒們說話呢,根本就做不了假。等到王玉梅將那做好的四五樣拿手菜往桌子上一擺時,光是聞著那香味兒就叫人垂涎欲滴了。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媒婆兒們本就是靠著一張嘴討生活的,眼疾手快的往嘴裏塞著食物不說,席間也不忘把王玉梅給誇上天去。
另外周氏還透露自己這個侄孫女兒王玉梅不僅能讀書寫字,打算盤記賬,而且各種女紅家務一樣不落地統統都會。
媒婆兒們更是讚不絕口了,個個兒都拍著胸脯兒說保證給王玉梅找個好婆家。
“別的不說,光是衝著這一手好廚藝,都得被各家搶著要呀!”一個媒婆兒感歎。
“說的也是,誰家要把這姑娘給娶回家做兒媳婦兒,全家都有了口福了。”另一個媒婆兒附和道。
“這姑娘不光手藝好,模樣兒也長得周正呢。而且看見我們過來了,雖也有些羞澀,可還是舉止大方,沒有一點兒畏手畏腳的樣子。”
“可不是,我也喜歡這樣大大方方,性子爽利的姑娘家。扭扭捏捏的,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來的那種,可把人給急死了。”
這句話得到了在座各個媒婆兒的讚同。她們本就都是些性格直爽,快人快語的那一類人,不然又怎麽會做起媒婆兒這樣的行當來。
江巧鳳如今借著眾媒婆子的嘴,以王玉梅她自己做餌,在這縣城裏頭廣撒大網,為王玉梅尋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好婆家。
為何不是個好郎君,而是好婆家呢?嗬嗬,這裏的女子要想在婚後過得舒心,光是丈夫好是不行的,有個好婆婆尤其重要。
很快地,江巧鳳與周三姐便收到了不少適婚男子的信息,年齡從十五歲到十八九雖的都有,大多都是在這附近開了鋪子的人家。
江巧鳳與周三姐兩人便按照媒婆子介紹的這些信息去一一核實。從身高,長相,性格,舉止談吐,以及生存技能進行全方麵的考察。還有對未來婆婆的考察也是半點都沒拉下。
篩選到最後,隻兩家比較讓江巧鳳她們滿意。一家是東西大街的鄭家二子鄭興,今年十七歲。父母為人非常和氣,哥哥已經成親,下有一弟一妹。城外有三四十畝的農田,城裏鋪子兩間,小院子一座。一間是自家經營的香燭鋪,另一間用來出租。
江多福自從來到縣城以後就一直喊無聊,所以這建房的事情就被他大包大攬了過去。
江巧鳳如今要奶孩子,根本就不能經常往外跑。再說了,這些事情還是由男人出麵更加方便些。
對於兩個女兒的教育,江巧鳳著實傷過一番腦筋。她可不敢把自己原來世界裏的那一套理論教給兩個女兒,因為不合時宜。
她總不能成天在兩個孩子麵前鼓吹,自由戀愛那一套吧?在這個世界裏,男女之間相處的規則就是一個三從四德。倘若她讓兩個女兒去跟以後的丈夫講什麽男女平等,那不是愛她們,反倒是害了她們。
若不能給她們自由,又何必讓她們擁有一顆向往自由的心呢?她江巧鳳之前的痛苦來源不就是因為她的思想觀念與這裏格格不入麽?
可是她又不想把她們教成那種三從四德,唯唯諾諾的小女人。倘若一生順遂還罷,不然她們姐妹倆以後有的是苦頭吃。
可是人,生來便是受苦的。她若是一昧的寵溺她們,那等到以後她們離開自己去夫家生活的時候,又怎麽能適應得了呢?這世上又能有幾個人一輩子都順風順水,享得一世安寧?
出嫁之前還好說,一旦嫁了人之後,誰能保證就一定會夫妻和睦,公婆明理?子女們個個都孝順懂事?
即便家庭和睦,內部團結了,別忘了還有來自外麵的風風雨雨呢。
所以江巧鳳決定了,三從四德的規矩還是要教的。畢竟這是遊戲規則,隻有充分了解規則的人,才能去利用規則。
生存技能要自然也是要學幾樣的,關鍵時刻能安身立命,安家立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堅強的意誌,不管處在什麽樣的困難境地都不要屈服於命運,有努力掙脫枷鎖的勇氣。
所以從現在開始,妞妞的日常學習中又多了女紅,廚藝等這些普通女人的必備技能。江巧鳳在家研究吃食做香皂的時候,也都讓她在一旁幫忙打下手。
至於女紅,就得由周氏與周三姐來指導了。就江巧鳳會的那點子半吊子水平,最多也就是做幾件簡單的衣服而已。像什麽繡花兒呀,做鞋子,納鞋底呀,她統統都不行。
後來甚至在家裏搞來一張織機,讓王玉梅與妞妞把紡紗織布的手藝也學會。以後有沒有機會用上且不說,但是一定要學會才行。
不是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麽: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至於妞妞與王玉梅,用另一句老話來表達更貼切些。那就是:技多不壓身。多學幾樣本事,總是不會錯的。
江巧鳳希望當有一天,她不能再照顧這姐妹倆時,她們也擁有能夠讓自己過得安泰舒心的底氣。
周三姐忍不住歎氣道:“可惜玉梅她都快要找婆家了,不然跟在巧鳳後麵能學不少東西呢。”
是的,玉梅再不找婆家的話就要被耽擱了。十五歲的大姑娘,即便現在立即能說個婆家,把一整套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婚嫁六禮走完少說也得花個半年時間。
不行了,這事兒得加緊了。既然來了這縣城,不如就在縣城裏頭給王玉梅找個婆家好了,最好能有個鋪子有個幾十畝地的最好。
江巧鳳立即廣邀附近的媒婆兒來家中做客。招待客人們的點心,茶水統統由王玉梅自己一手操辦。為了顯示王玉梅那一手好廚藝,江巧鳳還特意留下這些媒婆兒在江家吃了一頓午飯。
江家的院子就那麽點兒大,妞妞在灶下燒火,王玉梅在灶上掌勺,媒婆兒們從廚房門口走過就能一眼瞧個清清楚楚的。
況且,周氏,江巧鳳還有周三姐一直都在陪著這些媒婆兒們說話呢,根本就做不了假。等到王玉梅將那做好的四五樣拿手菜往桌子上一擺時,光是聞著那香味兒就叫人垂涎欲滴了。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媒婆兒們本就是靠著一張嘴討生活的,眼疾手快的往嘴裏塞著食物不說,席間也不忘把王玉梅給誇上天去。
另外周氏還透露自己這個侄孫女兒王玉梅不僅能讀書寫字,打算盤記賬,而且各種女紅家務一樣不落地統統都會。
媒婆兒們更是讚不絕口了,個個兒都拍著胸脯兒說保證給王玉梅找個好婆家。
“別的不說,光是衝著這一手好廚藝,都得被各家搶著要呀!”一個媒婆兒感歎。
“說的也是,誰家要把這姑娘給娶回家做兒媳婦兒,全家都有了口福了。”另一個媒婆兒附和道。
“這姑娘不光手藝好,模樣兒也長得周正呢。而且看見我們過來了,雖也有些羞澀,可還是舉止大方,沒有一點兒畏手畏腳的樣子。”
“可不是,我也喜歡這樣大大方方,性子爽利的姑娘家。扭扭捏捏的,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來的那種,可把人給急死了。”
這句話得到了在座各個媒婆兒的讚同。她們本就都是些性格直爽,快人快語的那一類人,不然又怎麽會做起媒婆兒這樣的行當來。
江巧鳳如今借著眾媒婆子的嘴,以王玉梅她自己做餌,在這縣城裏頭廣撒大網,為王玉梅尋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好婆家。
為何不是個好郎君,而是好婆家呢?嗬嗬,這裏的女子要想在婚後過得舒心,光是丈夫好是不行的,有個好婆婆尤其重要。
很快地,江巧鳳與周三姐便收到了不少適婚男子的信息,年齡從十五歲到十八九雖的都有,大多都是在這附近開了鋪子的人家。
江巧鳳與周三姐兩人便按照媒婆子介紹的這些信息去一一核實。從身高,長相,性格,舉止談吐,以及生存技能進行全方麵的考察。還有對未來婆婆的考察也是半點都沒拉下。
篩選到最後,隻兩家比較讓江巧鳳她們滿意。一家是東西大街的鄭家二子鄭興,今年十七歲。父母為人非常和氣,哥哥已經成親,下有一弟一妹。城外有三四十畝的農田,城裏鋪子兩間,小院子一座。一間是自家經營的香燭鋪,另一間用來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