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五年,開春。曾國藩命李鴻章的六弟李昭慶招練馬隊兩千人,並增調淮軍楊鼎勳、劉秉璋、劉士奇、吳毓芬、王永勝等部共兩萬人,進入剿撚戰場。
劉暹一部算是被公開的邊緣化了。
他就像當初駐守鎮江的馮子材【1】,雖在孝感不時的與小股撚軍馬隊交手,但主體上始終是處於觀戰狀態。
北京對這一點視若不見。劉暹也曾上書北京,請求趕赴山東,或是回漢中故地,北京一概不允。
不過有失即有一得。曾國藩不用劉暹了,但在湖廣總督官文眼中,劉暹可是一個寶。
同治四年,僧格林沁剿撚戰歿於山東,詔追論前年發、撚擾湖北,官文不能就地殲除,僅驅出境,以致蔓延益熾,下嚴議,降三級調用,改革職留任,褫宮銜、花翎。
換白話點的來說,就是去年僧格林沁山東死了,而他為什麽死呢?那是因為前年撚軍霍山大敗走入湖北的時候,官文不能將他們就地殲滅,僅是驅除出境,以至於撚軍複起災禍蔓延,僧格林沁為了剿滅撚軍,才因故而死的。
因為這個很難說是遷怒還是北京三巨頭看他不順眼了的罪名,官文被官降三級,丟了太子太保的宮銜和雙眼花翎。
去年還跟曾國藩掙剿發第一功的官文,被一棒打的眼冒金星,快七十的人了,驚嚇慌亂之下,臥床兩月才緩過了勁來。
可是這剛剛過完年,喜氣還沒消下去的時候,張宗禹、任化邦領著撚軍主力再一次光顧了湖北。任化邦率萬餘騎兵先行,占麻城,進克黃陂,武昌為之戒嚴。二月時,撚軍又在黃岡大破敵軍,擊斃了鄂軍總兵梁洪勝。
危難之時,還是劉暹力挽狂瀾。大軍先挫撚軍兵鋒,然後仗著槍炮之利,克複黃陂。
雖說這裏麵有劉銘傳大軍尾隨將至,撚軍一半精力要放在防備銘字營身上,劉暹所戰的並不是撚軍的全力。但贏了,就是贏了。
官文大賞白銀兩萬兩,軍需糧秣若幹。然後一封表奏到北京,請劉暹轉湖北提督。
此時的湖北提督乃是湘軍名將郭鬆林,湖南湘潭人。湘軍的老人,雖不入大佬之列,可根基深厚。所部六七千人兵鋒甚銳,若是在,力挽狂瀾的角色可能就不是劉暹了。
郭鬆林因為福建大亂,此刻領兵入閩鎮壓太平軍餘部了。
湖北巡撫得迅後勃然大怒,劉暹就在茫然無知中被近乎徹底的‘絕交’湘淮楚三軍了。因為現任湖北巡撫乃是曾國藩的九弟,湘軍大佬――曾國荃。
天見可憐,劉暹若有心抱大腿,何以找官文?他寧願死皮賴臉的捧李鴻章的臭腳。靠著汝南援救劉銘傳之誼,未嚐也不能如願。
官文!那是個怎麽樣的人啊。
滿清以他鎮湖廣,不是因為他官文才高八鬥,文武兼備,而是因為湖北具天下要衝,控扼長江,北京必須安排心腹之臣。官文身為滿人,且聽話,自是最佳人選。
其人早在鹹豐五年出任湖廣總督之前,就以“無過人之才”名響官場,在位長達十數年,諸事卻決於家奴,以至於時人稱湖廣總督府有“三大”:妾大、門丁大、廚子大。與前任陝甘總督,天大地大我家**最大的樂斌【2】,並稱當今官場奇葩,‘一時瑜亮’。
官文上任後,與湘軍屢生不諧之音。先是不配合曾國藩戰略部署,後險些將左宗棠整死,故“湖南幫”對其絕無好感可言。後來“搞定”官文的,是繼任湖北巡撫的胡林翼。
起初胡林翼也是倍感掣肘,心生彈劾之意。幸好屬下閻敬銘一語點醒:“夫督撫相劾,無論未必勝,即勝,能保後來者必賢耶?官文心無成見,兼隸旗籍,每有大事,正可借其言以伸所請。”而官文身邊幕僚亦建言:“今天下大事專倚湘人,公若能委心以任,功必成、名必顯。公為大帥,湘人之功皆公之功,何不交歡胡公,而為一二左右所蔽乎?”於是雙方心照不宣,官態度陰驟轉晴,胡更是順水推舟,時常將省庫財稅結餘私贈官文,甚至不惜討好其小妾,請其母將之收為義女。於是“林翼所言,文無不從;文所請,朝議亦無不從”。
不過官胡之交,實乃利益驅使,並非誌同道合,故曾國藩斷言“彼此不過敷衍而已,非誠交也”。
果不其然,胡林翼歿後,繼任者屢遭官文收拾。曾國荃到任伊始,極力表示願“與督臣官文同心協力,共濟時艱”。奈何汝雖有意,彼卻無情,曾國荃很快就感受到了湖北官場之險惡。
劉暹之前也是列隊歡迎曾國荃履新湖北的人員之一,去年底今年初這段時間裏,湖北官場生出的事情,他是清楚得很。
湖北布政使唐際盛與曾國荃之摯友黃南坡有過節,曾國荃來湖北,唐生怕其替哥們兒尋仇,於是私自代官文擬一折子,建議朝廷不給曾國荃巡撫印璽,隻護衛鄂省軍事。官文還是有幾分清明的,認為大不妥,並未采納。
但小人之心是無可阻擋的。
一計不成,唐際盛再生一招,居然將此折寄到了湖南,廣為散播,造成官文阻撓曾老九赴湖北任之假象。曾國荃得知此事原委勃然大怒,與唐從此結下梁子。
這事情容易探聽明白的很,也臭的很。劉暹雖是官場小白,聽了後也搖頭大歎白癡。
之後唐際盛又慫恿官文奏請曾國荃幫辦軍務,從而將軍權牢牢收入掌中。此事令曾國荃怒不可遏,言“查國家定製,巡撫本應提督軍務,從未有別加幫辦之名”。於是,曾老九決心殺雞儆猴,年底時入湖北才兩個多月的曾國荃,便使用專折奏事(此乃督撫與皇帝之間的秘密溝通渠道,可起到控製封疆大吏與進行緊急決策之效),彈劾唐際盛,要求將其“立予罷斥,永不敘用”。同時順帶還點了官文一句:“督臣秉性寬厚,年已七旬,大事則任其挾持,小事則聽其蒙蔽”,不啻當著最高層扇了官文一耳光。
這是公開的二把手叫板一把手啊。搞掉了自己的看門狗,還在北京那裏打自己的小報告,向來吃軟不吃硬的官文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可還未等他有行動,撚軍數萬人就浩浩蕩蕩的殺來了。
劉暹兵挫撚軍,迅速克複黃陂,對此時的官文有著無可估量的利益。
ps:【1】自太平軍第二次攻破“江南大營”,張國梁在丹陽南門外落水溺死,馮子材收聚殘軍,退往鎮江固守。之後的雖太平軍屢次攻打鎮江,消滅了馮部一些軍隊,但都沒有產生很大威脅。馮子材部始終留在鎮江歸曾國藩轄製。
以後日子裏,馮子材以孤軍3000人守禦鎮江,不時與太平軍小部隊接仗,但由於當時太平軍已經勢乏,沒能在鎮江一帶投入多少兵力,曾國藩也沒有重用他的打算,馮子材實際上是在天京的外圍觀戰的兩年多時間。
【2】:**威力能嚇得一任候補道台【和祥。應該還是旗人】,因自家廚子與**的一個隨從爭執,就大清早的跑到總督府跪門請罪,長跪乞哀。
劉暹一部算是被公開的邊緣化了。
他就像當初駐守鎮江的馮子材【1】,雖在孝感不時的與小股撚軍馬隊交手,但主體上始終是處於觀戰狀態。
北京對這一點視若不見。劉暹也曾上書北京,請求趕赴山東,或是回漢中故地,北京一概不允。
不過有失即有一得。曾國藩不用劉暹了,但在湖廣總督官文眼中,劉暹可是一個寶。
同治四年,僧格林沁剿撚戰歿於山東,詔追論前年發、撚擾湖北,官文不能就地殲除,僅驅出境,以致蔓延益熾,下嚴議,降三級調用,改革職留任,褫宮銜、花翎。
換白話點的來說,就是去年僧格林沁山東死了,而他為什麽死呢?那是因為前年撚軍霍山大敗走入湖北的時候,官文不能將他們就地殲滅,僅是驅除出境,以至於撚軍複起災禍蔓延,僧格林沁為了剿滅撚軍,才因故而死的。
因為這個很難說是遷怒還是北京三巨頭看他不順眼了的罪名,官文被官降三級,丟了太子太保的宮銜和雙眼花翎。
去年還跟曾國藩掙剿發第一功的官文,被一棒打的眼冒金星,快七十的人了,驚嚇慌亂之下,臥床兩月才緩過了勁來。
可是這剛剛過完年,喜氣還沒消下去的時候,張宗禹、任化邦領著撚軍主力再一次光顧了湖北。任化邦率萬餘騎兵先行,占麻城,進克黃陂,武昌為之戒嚴。二月時,撚軍又在黃岡大破敵軍,擊斃了鄂軍總兵梁洪勝。
危難之時,還是劉暹力挽狂瀾。大軍先挫撚軍兵鋒,然後仗著槍炮之利,克複黃陂。
雖說這裏麵有劉銘傳大軍尾隨將至,撚軍一半精力要放在防備銘字營身上,劉暹所戰的並不是撚軍的全力。但贏了,就是贏了。
官文大賞白銀兩萬兩,軍需糧秣若幹。然後一封表奏到北京,請劉暹轉湖北提督。
此時的湖北提督乃是湘軍名將郭鬆林,湖南湘潭人。湘軍的老人,雖不入大佬之列,可根基深厚。所部六七千人兵鋒甚銳,若是在,力挽狂瀾的角色可能就不是劉暹了。
郭鬆林因為福建大亂,此刻領兵入閩鎮壓太平軍餘部了。
湖北巡撫得迅後勃然大怒,劉暹就在茫然無知中被近乎徹底的‘絕交’湘淮楚三軍了。因為現任湖北巡撫乃是曾國藩的九弟,湘軍大佬――曾國荃。
天見可憐,劉暹若有心抱大腿,何以找官文?他寧願死皮賴臉的捧李鴻章的臭腳。靠著汝南援救劉銘傳之誼,未嚐也不能如願。
官文!那是個怎麽樣的人啊。
滿清以他鎮湖廣,不是因為他官文才高八鬥,文武兼備,而是因為湖北具天下要衝,控扼長江,北京必須安排心腹之臣。官文身為滿人,且聽話,自是最佳人選。
其人早在鹹豐五年出任湖廣總督之前,就以“無過人之才”名響官場,在位長達十數年,諸事卻決於家奴,以至於時人稱湖廣總督府有“三大”:妾大、門丁大、廚子大。與前任陝甘總督,天大地大我家**最大的樂斌【2】,並稱當今官場奇葩,‘一時瑜亮’。
官文上任後,與湘軍屢生不諧之音。先是不配合曾國藩戰略部署,後險些將左宗棠整死,故“湖南幫”對其絕無好感可言。後來“搞定”官文的,是繼任湖北巡撫的胡林翼。
起初胡林翼也是倍感掣肘,心生彈劾之意。幸好屬下閻敬銘一語點醒:“夫督撫相劾,無論未必勝,即勝,能保後來者必賢耶?官文心無成見,兼隸旗籍,每有大事,正可借其言以伸所請。”而官文身邊幕僚亦建言:“今天下大事專倚湘人,公若能委心以任,功必成、名必顯。公為大帥,湘人之功皆公之功,何不交歡胡公,而為一二左右所蔽乎?”於是雙方心照不宣,官態度陰驟轉晴,胡更是順水推舟,時常將省庫財稅結餘私贈官文,甚至不惜討好其小妾,請其母將之收為義女。於是“林翼所言,文無不從;文所請,朝議亦無不從”。
不過官胡之交,實乃利益驅使,並非誌同道合,故曾國藩斷言“彼此不過敷衍而已,非誠交也”。
果不其然,胡林翼歿後,繼任者屢遭官文收拾。曾國荃到任伊始,極力表示願“與督臣官文同心協力,共濟時艱”。奈何汝雖有意,彼卻無情,曾國荃很快就感受到了湖北官場之險惡。
劉暹之前也是列隊歡迎曾國荃履新湖北的人員之一,去年底今年初這段時間裏,湖北官場生出的事情,他是清楚得很。
湖北布政使唐際盛與曾國荃之摯友黃南坡有過節,曾國荃來湖北,唐生怕其替哥們兒尋仇,於是私自代官文擬一折子,建議朝廷不給曾國荃巡撫印璽,隻護衛鄂省軍事。官文還是有幾分清明的,認為大不妥,並未采納。
但小人之心是無可阻擋的。
一計不成,唐際盛再生一招,居然將此折寄到了湖南,廣為散播,造成官文阻撓曾老九赴湖北任之假象。曾國荃得知此事原委勃然大怒,與唐從此結下梁子。
這事情容易探聽明白的很,也臭的很。劉暹雖是官場小白,聽了後也搖頭大歎白癡。
之後唐際盛又慫恿官文奏請曾國荃幫辦軍務,從而將軍權牢牢收入掌中。此事令曾國荃怒不可遏,言“查國家定製,巡撫本應提督軍務,從未有別加幫辦之名”。於是,曾老九決心殺雞儆猴,年底時入湖北才兩個多月的曾國荃,便使用專折奏事(此乃督撫與皇帝之間的秘密溝通渠道,可起到控製封疆大吏與進行緊急決策之效),彈劾唐際盛,要求將其“立予罷斥,永不敘用”。同時順帶還點了官文一句:“督臣秉性寬厚,年已七旬,大事則任其挾持,小事則聽其蒙蔽”,不啻當著最高層扇了官文一耳光。
這是公開的二把手叫板一把手啊。搞掉了自己的看門狗,還在北京那裏打自己的小報告,向來吃軟不吃硬的官文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可還未等他有行動,撚軍數萬人就浩浩蕩蕩的殺來了。
劉暹兵挫撚軍,迅速克複黃陂,對此時的官文有著無可估量的利益。
ps:【1】自太平軍第二次攻破“江南大營”,張國梁在丹陽南門外落水溺死,馮子材收聚殘軍,退往鎮江固守。之後的雖太平軍屢次攻打鎮江,消滅了馮部一些軍隊,但都沒有產生很大威脅。馮子材部始終留在鎮江歸曾國藩轄製。
以後日子裏,馮子材以孤軍3000人守禦鎮江,不時與太平軍小部隊接仗,但由於當時太平軍已經勢乏,沒能在鎮江一帶投入多少兵力,曾國藩也沒有重用他的打算,馮子材實際上是在天京的外圍觀戰的兩年多時間。
【2】:**威力能嚇得一任候補道台【和祥。應該還是旗人】,因自家廚子與**的一個隨從爭執,就大清早的跑到總督府跪門請罪,長跪乞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