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
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序卦傳》說:“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事物的動和止是相互的,動必有止,止必有動。艮即是止,卦不名止而名艮,是因為艮除了止意外還有山之象,有安重堅實的意思。
這個背當然是指人體的部位。“不獲其身”就沒有講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眼耳鼻舌”,都有識的功能,都會引起一些欲望。不過背上沒有這些器官,那就無識、無知、無欲了。無欲以亂其心,此即“艮其背”;忘掉自己,即不存私心,此即“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這裏是說無論是一個宮廷也好,或是一個庭院也好,走進去真的沒人嗎?不是,而是說走進去如入無人之境,旁若無人。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要止時一定要止,要行時也一定要行,這是由時間、時機來決定的。國家要實施一項改革,要根據時代的潮流,也要時行則行。我們要辦一件事,如果時機不成熟,那就要當止則止;如果時機成熟了,那就當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動與靜不失其時,那做事就很明了了,也就很明智了,前途也就很光明了。“艮其止,止其所也。”艮是講止的,艮的“止”是止其所,所,實際就是位,就是止其位。“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敵應與對應是相背的,艮卦中沒有哪一爻與哪一爻相應,不相應就是敵應。“不相與”,“與”就是互相支援,“不相與”,就是互相得不到支援。
“兼山,艮。”兼就是重,兩山重疊起來,兩個艮卦相重為艮卦。
這就是止中有止,所以是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就是講你的思考,你的思維,你的心態,不能離開你的本位。
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爻辭解析
初六,陰居陽位,這裏又講到“趾”,就是止住腳,“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這裏先將腳止住了,這就“無攸往”了,也不去動了,當然無咎了,而且“利永貞”。“艮其趾,未失正也”。這裏是陰爻居陽位,是艮剛開始,但還是先止一步,要謹慎。“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這第一步代表了那一千裏,如果這一步的方向錯了,那就別想向目標前行了。“利永貞”,意思是說,這樣辦事,不隨便輕舉妄動,那永遠都正確,都有利。有的人辦事始終邁不了步,這就不是“利永貞”,而應“宜行則行”。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爻辭解析
“艮其腓”,“腓”,小腿肚子,這個部位往上了一步。剛才是止住了腳趾,這裏是止住了腿肚了。“不拯其隨”,拯有幾種解釋,這裏是拯救的意思。拯救誰呢?這裏“拯”是“艮”的意思,艮是階段中的止,拯是措施中的止。因為小腿肚子(階段)不能自己做主,全要聽九三的,九三在下卦中一陽帶二陰,是下卦的主爻。但是九三是少男之陽,急躁冒進,而六二柔而中行,意欲止住九三,但又力所不及,隻好隨行隨往。象曰:“未退聽也。”意思是未能使九三退而聽拯(止)。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爻辭解析
九三就是下一卦的上限了。“艮其限”,說明止已經到了腰部了,有所陰製,不是永遠都止,在時間上有個限度,在環境上也有限度。
“列其夤”,“列”是裂開的“裂”,是指這個地方裂開了。“厲薰心”,薰,是用煙熏的熏。“列其夤”,脊背上的肉都裂開了,因為它超過限度了,超過限度當然會裂的。“艮其限”,就是什麽東西必須有一個極限,超過極限都會帶來負麵的東西。這限有兩個限,一個是行動超前了;再一個是止得太過了,這都由各自的心態決定的。
六四:艮其身,無咎。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爻辭解析
六四陰居陰位,前麵講“不獲其身”,這裏是“艮其身”。為什麽“艮其身”還無咎?九三指心態方麵的調整,這裏的“身”則指對行為方麵的規範了。這一爻已到了這一程度,是“艮其身,止諸躬也”。
諸躬是諸身,身是身體上的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這些器官都經受了這些考驗,都能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所以這裏“艮其身”就沒問題了,不論是艮到哪個部位都行,都無咎。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爻辭解析
“艮其輔”,輔本來指牙床,這個地方是指口,說話的器官。“艮其輔”又是指言語謹慎。“言有序”,這就是講說話必須有序。這個有序以什麽為標準呢?以中正為標準,所以說皇帝金口玉言,也就是君子說的話必須守信。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爻辭解析
陽爻居陰位,這個位置,說好就好,如不好就容易冒躁。但這時是“敦艮”,敦是穩重、厚道。止在敦厚上,所以就吉祥,當然就不會冒躁,不會有過激的行為。所以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這種吉祥的結果是因其敦厚啊。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
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序卦傳》說:“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事物的動和止是相互的,動必有止,止必有動。艮即是止,卦不名止而名艮,是因為艮除了止意外還有山之象,有安重堅實的意思。
這個背當然是指人體的部位。“不獲其身”就沒有講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眼耳鼻舌”,都有識的功能,都會引起一些欲望。不過背上沒有這些器官,那就無識、無知、無欲了。無欲以亂其心,此即“艮其背”;忘掉自己,即不存私心,此即“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這裏是說無論是一個宮廷也好,或是一個庭院也好,走進去真的沒人嗎?不是,而是說走進去如入無人之境,旁若無人。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要止時一定要止,要行時也一定要行,這是由時間、時機來決定的。國家要實施一項改革,要根據時代的潮流,也要時行則行。我們要辦一件事,如果時機不成熟,那就要當止則止;如果時機成熟了,那就當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動與靜不失其時,那做事就很明了了,也就很明智了,前途也就很光明了。“艮其止,止其所也。”艮是講止的,艮的“止”是止其所,所,實際就是位,就是止其位。“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敵應與對應是相背的,艮卦中沒有哪一爻與哪一爻相應,不相應就是敵應。“不相與”,“與”就是互相支援,“不相與”,就是互相得不到支援。
“兼山,艮。”兼就是重,兩山重疊起來,兩個艮卦相重為艮卦。
這就是止中有止,所以是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就是講你的思考,你的思維,你的心態,不能離開你的本位。
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爻辭解析
初六,陰居陽位,這裏又講到“趾”,就是止住腳,“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這裏先將腳止住了,這就“無攸往”了,也不去動了,當然無咎了,而且“利永貞”。“艮其趾,未失正也”。這裏是陰爻居陽位,是艮剛開始,但還是先止一步,要謹慎。“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這第一步代表了那一千裏,如果這一步的方向錯了,那就別想向目標前行了。“利永貞”,意思是說,這樣辦事,不隨便輕舉妄動,那永遠都正確,都有利。有的人辦事始終邁不了步,這就不是“利永貞”,而應“宜行則行”。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爻辭解析
“艮其腓”,“腓”,小腿肚子,這個部位往上了一步。剛才是止住了腳趾,這裏是止住了腿肚了。“不拯其隨”,拯有幾種解釋,這裏是拯救的意思。拯救誰呢?這裏“拯”是“艮”的意思,艮是階段中的止,拯是措施中的止。因為小腿肚子(階段)不能自己做主,全要聽九三的,九三在下卦中一陽帶二陰,是下卦的主爻。但是九三是少男之陽,急躁冒進,而六二柔而中行,意欲止住九三,但又力所不及,隻好隨行隨往。象曰:“未退聽也。”意思是未能使九三退而聽拯(止)。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爻辭解析
九三就是下一卦的上限了。“艮其限”,說明止已經到了腰部了,有所陰製,不是永遠都止,在時間上有個限度,在環境上也有限度。
“列其夤”,“列”是裂開的“裂”,是指這個地方裂開了。“厲薰心”,薰,是用煙熏的熏。“列其夤”,脊背上的肉都裂開了,因為它超過限度了,超過限度當然會裂的。“艮其限”,就是什麽東西必須有一個極限,超過極限都會帶來負麵的東西。這限有兩個限,一個是行動超前了;再一個是止得太過了,這都由各自的心態決定的。
六四:艮其身,無咎。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爻辭解析
六四陰居陰位,前麵講“不獲其身”,這裏是“艮其身”。為什麽“艮其身”還無咎?九三指心態方麵的調整,這裏的“身”則指對行為方麵的規範了。這一爻已到了這一程度,是“艮其身,止諸躬也”。
諸躬是諸身,身是身體上的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這些器官都經受了這些考驗,都能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所以這裏“艮其身”就沒問題了,不論是艮到哪個部位都行,都無咎。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爻辭解析
“艮其輔”,輔本來指牙床,這個地方是指口,說話的器官。“艮其輔”又是指言語謹慎。“言有序”,這就是講說話必須有序。這個有序以什麽為標準呢?以中正為標準,所以說皇帝金口玉言,也就是君子說的話必須守信。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爻辭解析
陽爻居陰位,這個位置,說好就好,如不好就容易冒躁。但這時是“敦艮”,敦是穩重、厚道。止在敦厚上,所以就吉祥,當然就不會冒躁,不會有過激的行為。所以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這種吉祥的結果是因其敦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