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暗流不斷
醫妃駕到:王爺莫囂張 作者:流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51章暗流不斷
另一邊,夜血和三兒他們也一早便繞路趕到了天梅教,被赤麟安頓好了。
為了防止宇文長易和太子的人再次來犯,赤麟帶人連夜修好了暗門,又加強了教中的機關,這才安心。
自從與汕雪國太子勾結之後,宇文長易便擅自把兵馬部署在了距離京城不足兩裏之處。
此舉弄得上下人心惶惶,文太師等人頻頻上奏此事。
可惜太子對此並未作出回應,也沒有派兵前去阻攔,可謂是充耳不聞,不管不顧,反倒是頻頻派人去隋城打探消息。
一連幾日,太子都沒有得到一點兒有用的消息,那五萬人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去隋城的探子來報,並未發現絲毫的蹤跡。
他覺得此事甚為蹊蹺,當即便出宮去了一趟宇文長易那兒,卻不料,宇文長易竟讓他吃了一個閉門羹。
太子憤懣不滿,可又問不出個理由來,隻當是上次惹到了宇文長易,至今還未氣消罷了。
而實際上,宇文長易並非不想見他,而是根本下不了床。
如沈亦寒所言,也如宇文長易心中所料,那暗器上的確有劇毒。
幸虧他及時找來了太醫診治。太醫看過之後,便一口咬定此毒會很快擴散至經脈內髒,解藥暫時是找不出來,隻能在毒發之前把傷處的肉剜掉。
為了保命,宇文長易來不及多做考慮,當即便將身上幾個傷處的肉剜了下來。
這樣一來,命雖是保住了,可也受了不少罪,且至少要在床上躺上半個月才能好一些。
在這種情形下,宇文長易隻能默默咬牙忍著,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他受傷的消息,尤其是汕雪國的人。
他心中又氣又急,一日不將追風抓回來,他的心病便一日不除。
宇文長易懷疑夜青冥就在天梅教中躲著,如若追風逃回了天梅教,那他受傷的事便一定瞞不住了。
思及此,他便更不能讓汕雪國太子知道這件事了,否則,那個胃口大又貪心的太子,一定會趁機奪他的兵,說不定還會聯合夜青冥搞個一致對外出來。
可是,他又無法坐等著夜青冥前來趁虛而入,便隻等著太子回宮之後,親筆修書一封,讓林副將把信帶到了宮裏。
“夜青冥竟然真的躲到了天梅教去……”
太子看過宇文長易的書信之後,便迫不及待的問前來送信的林副將。
“宇文將軍又是如此得知此事?”
他派去的五萬人馬杳無音訊,一點兒消息都沒能帶回來,他很好奇,宇文長易又是怎麽知道這個消息的。
“太子殿下,我們將軍說了,您派去的五萬人馬已經悉數被剿滅,隻有我們的人僥幸逃出,將消息帶了回來。”
聞言,太子心中大驚,瞪大了眼詰問著林副將。
“不可能,這怎麽可能?你說,是不是你們的人搞了鬼?!”
他的五萬人一個不剩,就如同打了水漂一樣。
而宇文長易僅派出的一萬人,竟然能安然無恙的逃回來?
太子深深的懷疑,宇文長易在這其中使了什麽花招。
“太子殿下,我們將軍手底下的人,個個可以以一敵百,所以,您也不必如此吃驚。我們將軍倒是還納悶呢,怎的汕雪國的軍隊如此不禁打!”
林副將這話,是宇文長易教他說的。
他之所以要說這樣的謊話,首先是要震懾一下太子,讓他知道他們的厲害,不要輕舉妄動。
其次,也是為了打擊他的信心。自古以來,任何聯盟都講究弱者服從強者。這樣做,也是為了以便日後讓自己居於強者之位,能肆意對著太子發號施令。
果然,太子聽了這話,臉色鐵青,還隱隱帶著一絲恐懼。
不管是宇文長易,還是夜青冥,他們個個都是強將,誰也不好對付。
如此一想,太子心中越發的怨恨起來,恨自己沒有帶兵領將的能力。
“那,宇文將軍接下來打算怎麽做?”
見他語氣之中帶著失落和隱忍,林副將便知他現在要比以往溫順了很多,應當很好控製。
“將軍的意思是,讓您想辦法先把敬王從天梅教引出來。你也知道,天梅教裏機關重重,裏麵的人更是不好對付,若是他一直藏身於此,我們便無法傷到他。”
宇文長易本想先擒住王月桐,拿她去威脅夜青冥,把他引出來。
後來因為遲遲搜尋不到人,便隻好作罷。
現在,宇文長易把這個難題拋給了太子,自己安心的養傷一段時日。
而事實上,宇文長易也不知道夜青冥究竟在不在天梅教。
他隻是想用這個吸引太子的目光,待他恢複好了之後,再走下一步棋。
“把他引出來……”
太子眉頭一蹙,輕聲念道。
敬王最看重的人,無非就是王月桐,其次便是朝中那幫擁立敬王的人了罷。
思來想去,太子覺得文太師此人可以利用一番。
近日,他可是連連上奏,逼著他讓宇文長易的人退出汕雪國境內。
既然如此,就讓這個老匹夫親自上陣好了。
這般想著,太子心中便生出了一個主意。
第二日早朝之時,太子終於在朝堂之上談及了宇文長易兵臨城下之事。
文太師等人雖然心裏清楚,太子早已經和宇文長易那個叛賊勾結在了一起,但是為免太子被宇文長易算計,虧了國本,文太師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勸誡一番。
“今日我看了文太師的奏折,可謂是倍感欣慰。文太師真不愧是開國元老,這憂國憂民之心不輸於我。”
“宇文長易欺人太甚,竟將兵馬設在我汕雪國境內。既如此,我們也不可繼續忍讓。隻是近來朝中武將稀少,能夠帶兵的人也寥寥無幾,這可如何是好……”
太子一副愁悶憂心的模樣,似是在糾結到底應該派誰去才較為穩妥。
“太子殿下,臣認為,遊擊將軍楊氏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
“對了文太師,我記得你年輕的時候,也曾跟隨過先帝一同出征,可是確有此事?”
另一邊,夜血和三兒他們也一早便繞路趕到了天梅教,被赤麟安頓好了。
為了防止宇文長易和太子的人再次來犯,赤麟帶人連夜修好了暗門,又加強了教中的機關,這才安心。
自從與汕雪國太子勾結之後,宇文長易便擅自把兵馬部署在了距離京城不足兩裏之處。
此舉弄得上下人心惶惶,文太師等人頻頻上奏此事。
可惜太子對此並未作出回應,也沒有派兵前去阻攔,可謂是充耳不聞,不管不顧,反倒是頻頻派人去隋城打探消息。
一連幾日,太子都沒有得到一點兒有用的消息,那五萬人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去隋城的探子來報,並未發現絲毫的蹤跡。
他覺得此事甚為蹊蹺,當即便出宮去了一趟宇文長易那兒,卻不料,宇文長易竟讓他吃了一個閉門羹。
太子憤懣不滿,可又問不出個理由來,隻當是上次惹到了宇文長易,至今還未氣消罷了。
而實際上,宇文長易並非不想見他,而是根本下不了床。
如沈亦寒所言,也如宇文長易心中所料,那暗器上的確有劇毒。
幸虧他及時找來了太醫診治。太醫看過之後,便一口咬定此毒會很快擴散至經脈內髒,解藥暫時是找不出來,隻能在毒發之前把傷處的肉剜掉。
為了保命,宇文長易來不及多做考慮,當即便將身上幾個傷處的肉剜了下來。
這樣一來,命雖是保住了,可也受了不少罪,且至少要在床上躺上半個月才能好一些。
在這種情形下,宇文長易隻能默默咬牙忍著,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他受傷的消息,尤其是汕雪國的人。
他心中又氣又急,一日不將追風抓回來,他的心病便一日不除。
宇文長易懷疑夜青冥就在天梅教中躲著,如若追風逃回了天梅教,那他受傷的事便一定瞞不住了。
思及此,他便更不能讓汕雪國太子知道這件事了,否則,那個胃口大又貪心的太子,一定會趁機奪他的兵,說不定還會聯合夜青冥搞個一致對外出來。
可是,他又無法坐等著夜青冥前來趁虛而入,便隻等著太子回宮之後,親筆修書一封,讓林副將把信帶到了宮裏。
“夜青冥竟然真的躲到了天梅教去……”
太子看過宇文長易的書信之後,便迫不及待的問前來送信的林副將。
“宇文將軍又是如此得知此事?”
他派去的五萬人馬杳無音訊,一點兒消息都沒能帶回來,他很好奇,宇文長易又是怎麽知道這個消息的。
“太子殿下,我們將軍說了,您派去的五萬人馬已經悉數被剿滅,隻有我們的人僥幸逃出,將消息帶了回來。”
聞言,太子心中大驚,瞪大了眼詰問著林副將。
“不可能,這怎麽可能?你說,是不是你們的人搞了鬼?!”
他的五萬人一個不剩,就如同打了水漂一樣。
而宇文長易僅派出的一萬人,竟然能安然無恙的逃回來?
太子深深的懷疑,宇文長易在這其中使了什麽花招。
“太子殿下,我們將軍手底下的人,個個可以以一敵百,所以,您也不必如此吃驚。我們將軍倒是還納悶呢,怎的汕雪國的軍隊如此不禁打!”
林副將這話,是宇文長易教他說的。
他之所以要說這樣的謊話,首先是要震懾一下太子,讓他知道他們的厲害,不要輕舉妄動。
其次,也是為了打擊他的信心。自古以來,任何聯盟都講究弱者服從強者。這樣做,也是為了以便日後讓自己居於強者之位,能肆意對著太子發號施令。
果然,太子聽了這話,臉色鐵青,還隱隱帶著一絲恐懼。
不管是宇文長易,還是夜青冥,他們個個都是強將,誰也不好對付。
如此一想,太子心中越發的怨恨起來,恨自己沒有帶兵領將的能力。
“那,宇文將軍接下來打算怎麽做?”
見他語氣之中帶著失落和隱忍,林副將便知他現在要比以往溫順了很多,應當很好控製。
“將軍的意思是,讓您想辦法先把敬王從天梅教引出來。你也知道,天梅教裏機關重重,裏麵的人更是不好對付,若是他一直藏身於此,我們便無法傷到他。”
宇文長易本想先擒住王月桐,拿她去威脅夜青冥,把他引出來。
後來因為遲遲搜尋不到人,便隻好作罷。
現在,宇文長易把這個難題拋給了太子,自己安心的養傷一段時日。
而事實上,宇文長易也不知道夜青冥究竟在不在天梅教。
他隻是想用這個吸引太子的目光,待他恢複好了之後,再走下一步棋。
“把他引出來……”
太子眉頭一蹙,輕聲念道。
敬王最看重的人,無非就是王月桐,其次便是朝中那幫擁立敬王的人了罷。
思來想去,太子覺得文太師此人可以利用一番。
近日,他可是連連上奏,逼著他讓宇文長易的人退出汕雪國境內。
既然如此,就讓這個老匹夫親自上陣好了。
這般想著,太子心中便生出了一個主意。
第二日早朝之時,太子終於在朝堂之上談及了宇文長易兵臨城下之事。
文太師等人雖然心裏清楚,太子早已經和宇文長易那個叛賊勾結在了一起,但是為免太子被宇文長易算計,虧了國本,文太師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勸誡一番。
“今日我看了文太師的奏折,可謂是倍感欣慰。文太師真不愧是開國元老,這憂國憂民之心不輸於我。”
“宇文長易欺人太甚,竟將兵馬設在我汕雪國境內。既如此,我們也不可繼續忍讓。隻是近來朝中武將稀少,能夠帶兵的人也寥寥無幾,這可如何是好……”
太子一副愁悶憂心的模樣,似是在糾結到底應該派誰去才較為穩妥。
“太子殿下,臣認為,遊擊將軍楊氏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
“對了文太師,我記得你年輕的時候,也曾跟隨過先帝一同出征,可是確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