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波不好意思地笑笑,雖然知道何麗不夠賣的,但自己也沒有辦法,前期藥山兔繁殖有限,隻有看下年的時候看能不能增加給何麗的供貨量了。
忽然,劉小波想到了什麽,興奮地問道:“何姐,你的麗佳酒店推出魚的菜品不?”
“魚?”何麗明顯停頓了下,問道:“什麽魚?”
“我養殖的稻花魚,普通品種的有,好一點的品種也有,估計前一批就可以捉起來了,如果你需要,我可以銷售給你。”劉小波興致勃勃地說道。
稻花魚?聽起來聽新鮮的。何麗想了想說道:“嗯,我可以考慮在麗佳酒店推出魚的菜品。不過,前提是魚的品質一定要好。”
“放心,何姐,我種植養殖出來的東西你還不放心啊!等兩天我捉兩條魚當作樣品親自給你送過來,你到時候先嚐嚐,如果覺得好,我們再簽合同。”
“好,就按你說的。對了,你不是要買小豬崽嗎?你可問對人了,我還真認識一家養豬場的,他家應該有小豬崽賣,我馬上給你打電話問問。”
“嗯,那就多謝何姐了。”
劉小波說完掛了電話,等著何麗幫他問。很快,何麗的電話就打了過來了。劉小波連忙接聽,“何姐,問著了嗎?”
“問著了,他的養豬場的確有小豬崽賣,我已經跟他說好了,說是我非常好的一個朋友要買小豬崽,等下我把地址發給你,你直接過去買就行。”何麗在電話那頭說道。
“好,太感謝何姐了!”劉小波由衷感激地說道。
何麗在電話那頭說道:“沒事,小波,咱們也不是外人,能幫你的忙我心裏也高興。”
聽著何麗說“不是外人”,劉小波心裏暖暖的,腦海裏出現何麗那國色天姿的美貌容貌,劉小波突然有一種巴不得立馬到何麗麵前一睹芳容的念想。
“叮!”短信發過來了,劉小波打開看,正是何麗把養豬場的地址發過來了。
於是劉小波到鎮裏去租了一輛貨車,叫貨車師傅按著手機上的地址去了養豬場。
養豬場離劉小波所在的鎮子挺遠的,中間隔了好幾個鎮子呢,全是山路,大貨車一路顛簸,進入到了另外一個大山村裏。
這個村子的山雖然比九角村的山要小一點,但綿延的麵積挺廣的。養豬場建在半山腰上的,很好的是,半山腰通了公路,貨車能開上去。
那個老板是一個年過六旬的男人,背有點佝僂,老實巴交的,一臉的憨厚誠實樣兒。他瞧著劉小波,趕緊迎了出來。要知道,劉小波可是城裏何總最好的朋友,怠慢不得。
“你叫劉小波吧,聽何總說你要買豬崽?不知道要買多少隻?”老板開門見山地問道。
劉小波說:“50隻,不知道有沒有?”
“有。”老板說道,“我的養豬場肥豬養的少些,但卻養了10來頭大母豬,每一窩產崽能產到七八隻呢!”
劉小波聽了可高興了,說道:“好,那我前期買豬崽都在你家買了。”
老板帶著劉小波去養豬場裏看了那些小豬崽,劉小波看著品相不錯,都是均勻大小,而且十分的精靈。
於是,劉小波和老板講好了價格。由於是何麗親自打了招呼的,所以老板直接給到了最低的價格。劉小波挑選了50隻,付了錢。老板叫了工人過來幫忙把小豬崽抬到貨車上。
劉小波呢,則對養豬場非常感興趣,把老板的養豬場參觀了一遍。發現正如老板所說,他的養豬場養的肥豬的確很少,大多是小豬崽,估計老板是專門負責賣小豬崽。
“老板,為什麽你肥豬養的那麽少啊?”劉小波好奇地問道。
老板說道:“小兄弟,你不知道,我養豬很少給豬喂飼料。像是城裏何總開的那樣的大酒店,對肉質要求高。我給她的酒店提供豬肉,寧願量少一點,也要保證品質。再說,何總給我的價格也比較高。
所以,我給豬大半喂的是玉米和青菜,但是玉米和青菜根本就不夠吃的,所以我的養豬場不能養太多的肥豬。”
劉小波點了點頭,“哦,原來是糧食不太夠。”對於這一點,的確是一個問題。如果自己以後把肥豬養多了,光是菜地的爛菜和兩家的玉米也會不夠吃。劉小波琢磨著,以後得想一個好的辦法出來。
最後,劉小波和老板告辭了,跟著貨車師傅,拉著50頭小豬崽回九角村去。
劉得主和劉得全兩兄弟已經把豬圈弄好,50頭小豬一被拉回去,就放到了豬圈中。
“得主哥、得全哥,前幾天我家和村長家的蔬菜地剩下不少爛菜,你倆找人去挑過來,先給小豬吃著。”
“嗯,好,我們親自去挑。”劉得全說道。
劉小波說:“別,得主哥腿不好使,而且爛菜的數量挺多的,你倆根本挑不完,該請人就請人,工錢我給他們發。”
劉得主和劉得全頗為感動,點頭答應了。
劉小波看著豬圈外麵還一處不大的空地,指著空地說道:“得主哥、得全哥,能不能在這裏建造一個水泥池子?每個月的爛菜較多,一段時間也吃不完,可以把爛菜壓在水泥池子裏發酵,發酵的菜小豬吃了也開胃。”
劉得主和劉得全聽了一臉興奮,說道:“這是個好辦法,小波,我倆馬上就在這裏建一個水泥池子起來。”
時間過的真快啊,眨眼就是月底最後兩天了。而在這最後兩天,種植基地的中藥材又要開挖了。
劉小波提前給許潔打了電話,和上次一樣,許潔讓蕭蘭親自帶著師傅開著10輛大貨車下來。這一次,那些師傅們都躍躍欲試了,巴不得貨車能長上翅膀,眨眼就飛到九角村來。他們知道劉小波的藥材種植基地可不簡單,隻會讓他們滿載而歸,不會讓他們失望的。
和上次一樣,種植基地的黨參挖了將近1萬斤起來,其它中藥材也采摘了將近千餘斤。
劉小波留了一部分黨參給藥山兔吃,其餘的都賣出去,這一次同樣是賣了60多萬。
這麽多的黨參肯定一天是挖不完的,挖了一天一夜。第二天,10噸大貨車裝得滿滿的,整裝待發,不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來。
師傅們用帆布把貨車頂上搭了起來,但還是擔心雨水滲透進去,到時候中藥材被侵蝕藥性大減,就虧大發了。蕭蘭想了想,決定冒著雨開車,爭取早點開回城裏廠子裏去,那樣,中藥材才徹底安全。
10輛大貨車冒雨而行,一路顛簸下山出村。前麵9輛大貨車都順利開了出去,偏偏最後一輛,就在出村的土道上,給陷在了稀泥坑裏麵。
大貨車拉了將近10噸的中藥材,十分重,陷入了稀泥坑裏,無論怎麽轟油,就是爬不起來。
蕭蘭打著雨傘過來查看情況,哪知道那大貨車車輪一陣空轉,卷起稀泥四處飛,把蕭蘭幾乎濺成了個泥人。
忽然,劉小波想到了什麽,興奮地問道:“何姐,你的麗佳酒店推出魚的菜品不?”
“魚?”何麗明顯停頓了下,問道:“什麽魚?”
“我養殖的稻花魚,普通品種的有,好一點的品種也有,估計前一批就可以捉起來了,如果你需要,我可以銷售給你。”劉小波興致勃勃地說道。
稻花魚?聽起來聽新鮮的。何麗想了想說道:“嗯,我可以考慮在麗佳酒店推出魚的菜品。不過,前提是魚的品質一定要好。”
“放心,何姐,我種植養殖出來的東西你還不放心啊!等兩天我捉兩條魚當作樣品親自給你送過來,你到時候先嚐嚐,如果覺得好,我們再簽合同。”
“好,就按你說的。對了,你不是要買小豬崽嗎?你可問對人了,我還真認識一家養豬場的,他家應該有小豬崽賣,我馬上給你打電話問問。”
“嗯,那就多謝何姐了。”
劉小波說完掛了電話,等著何麗幫他問。很快,何麗的電話就打了過來了。劉小波連忙接聽,“何姐,問著了嗎?”
“問著了,他的養豬場的確有小豬崽賣,我已經跟他說好了,說是我非常好的一個朋友要買小豬崽,等下我把地址發給你,你直接過去買就行。”何麗在電話那頭說道。
“好,太感謝何姐了!”劉小波由衷感激地說道。
何麗在電話那頭說道:“沒事,小波,咱們也不是外人,能幫你的忙我心裏也高興。”
聽著何麗說“不是外人”,劉小波心裏暖暖的,腦海裏出現何麗那國色天姿的美貌容貌,劉小波突然有一種巴不得立馬到何麗麵前一睹芳容的念想。
“叮!”短信發過來了,劉小波打開看,正是何麗把養豬場的地址發過來了。
於是劉小波到鎮裏去租了一輛貨車,叫貨車師傅按著手機上的地址去了養豬場。
養豬場離劉小波所在的鎮子挺遠的,中間隔了好幾個鎮子呢,全是山路,大貨車一路顛簸,進入到了另外一個大山村裏。
這個村子的山雖然比九角村的山要小一點,但綿延的麵積挺廣的。養豬場建在半山腰上的,很好的是,半山腰通了公路,貨車能開上去。
那個老板是一個年過六旬的男人,背有點佝僂,老實巴交的,一臉的憨厚誠實樣兒。他瞧著劉小波,趕緊迎了出來。要知道,劉小波可是城裏何總最好的朋友,怠慢不得。
“你叫劉小波吧,聽何總說你要買豬崽?不知道要買多少隻?”老板開門見山地問道。
劉小波說:“50隻,不知道有沒有?”
“有。”老板說道,“我的養豬場肥豬養的少些,但卻養了10來頭大母豬,每一窩產崽能產到七八隻呢!”
劉小波聽了可高興了,說道:“好,那我前期買豬崽都在你家買了。”
老板帶著劉小波去養豬場裏看了那些小豬崽,劉小波看著品相不錯,都是均勻大小,而且十分的精靈。
於是,劉小波和老板講好了價格。由於是何麗親自打了招呼的,所以老板直接給到了最低的價格。劉小波挑選了50隻,付了錢。老板叫了工人過來幫忙把小豬崽抬到貨車上。
劉小波呢,則對養豬場非常感興趣,把老板的養豬場參觀了一遍。發現正如老板所說,他的養豬場養的肥豬的確很少,大多是小豬崽,估計老板是專門負責賣小豬崽。
“老板,為什麽你肥豬養的那麽少啊?”劉小波好奇地問道。
老板說道:“小兄弟,你不知道,我養豬很少給豬喂飼料。像是城裏何總開的那樣的大酒店,對肉質要求高。我給她的酒店提供豬肉,寧願量少一點,也要保證品質。再說,何總給我的價格也比較高。
所以,我給豬大半喂的是玉米和青菜,但是玉米和青菜根本就不夠吃的,所以我的養豬場不能養太多的肥豬。”
劉小波點了點頭,“哦,原來是糧食不太夠。”對於這一點,的確是一個問題。如果自己以後把肥豬養多了,光是菜地的爛菜和兩家的玉米也會不夠吃。劉小波琢磨著,以後得想一個好的辦法出來。
最後,劉小波和老板告辭了,跟著貨車師傅,拉著50頭小豬崽回九角村去。
劉得主和劉得全兩兄弟已經把豬圈弄好,50頭小豬一被拉回去,就放到了豬圈中。
“得主哥、得全哥,前幾天我家和村長家的蔬菜地剩下不少爛菜,你倆找人去挑過來,先給小豬吃著。”
“嗯,好,我們親自去挑。”劉得全說道。
劉小波說:“別,得主哥腿不好使,而且爛菜的數量挺多的,你倆根本挑不完,該請人就請人,工錢我給他們發。”
劉得主和劉得全頗為感動,點頭答應了。
劉小波看著豬圈外麵還一處不大的空地,指著空地說道:“得主哥、得全哥,能不能在這裏建造一個水泥池子?每個月的爛菜較多,一段時間也吃不完,可以把爛菜壓在水泥池子裏發酵,發酵的菜小豬吃了也開胃。”
劉得主和劉得全聽了一臉興奮,說道:“這是個好辦法,小波,我倆馬上就在這裏建一個水泥池子起來。”
時間過的真快啊,眨眼就是月底最後兩天了。而在這最後兩天,種植基地的中藥材又要開挖了。
劉小波提前給許潔打了電話,和上次一樣,許潔讓蕭蘭親自帶著師傅開著10輛大貨車下來。這一次,那些師傅們都躍躍欲試了,巴不得貨車能長上翅膀,眨眼就飛到九角村來。他們知道劉小波的藥材種植基地可不簡單,隻會讓他們滿載而歸,不會讓他們失望的。
和上次一樣,種植基地的黨參挖了將近1萬斤起來,其它中藥材也采摘了將近千餘斤。
劉小波留了一部分黨參給藥山兔吃,其餘的都賣出去,這一次同樣是賣了60多萬。
這麽多的黨參肯定一天是挖不完的,挖了一天一夜。第二天,10噸大貨車裝得滿滿的,整裝待發,不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來。
師傅們用帆布把貨車頂上搭了起來,但還是擔心雨水滲透進去,到時候中藥材被侵蝕藥性大減,就虧大發了。蕭蘭想了想,決定冒著雨開車,爭取早點開回城裏廠子裏去,那樣,中藥材才徹底安全。
10輛大貨車冒雨而行,一路顛簸下山出村。前麵9輛大貨車都順利開了出去,偏偏最後一輛,就在出村的土道上,給陷在了稀泥坑裏麵。
大貨車拉了將近10噸的中藥材,十分重,陷入了稀泥坑裏,無論怎麽轟油,就是爬不起來。
蕭蘭打著雨傘過來查看情況,哪知道那大貨車車輪一陣空轉,卷起稀泥四處飛,把蕭蘭幾乎濺成了個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