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個票!)


    到場的演員,似乎就隻有莉莉-柯林斯與戴恩-德哈恩兩人,因此在招呼過後,客氣過後,胡銘樂當即便跟二人隨意聊起天來。


    要說,三人都算得上是相識的,不比初次見麵,聊起來也都很輕鬆,一時間,氣氛也是融洽無比。


    直到又過了一會兒,當導演馬特-裏夫斯與托馬斯等人結伴出現時,才算是打破了三人的談聊。


    “既然大家都到了,那就準備開會,都落座吧!”


    很快,作為導演加製片人的馬特-裏夫斯就理所當然的第一個發號起司令來。


    眾人聞言,也都二話不說的各自找到空位坐下,準備進行開拍前的安排會議。


    “ok,我想在座除開已經相互認識的,也有第一次的見麵的,那麽就先挨個的各自做個自我介紹,凱蒂,就從你開始。”


    “好的導演,大家好,我叫凱蒂-卡羅爾,職位是助理導演,希望可以跟大家合作愉快,謝謝!”


    隨著馬特-裏夫斯的話音再次響起並落下,其口中的凱蒂,一個有著一頭深紅大卷發,長得也挺不錯,身材更是火爆無比的年輕白人女郎,就第一個站起身的介紹了一下自己。


    對此,胡銘樂卻差點笑了出來,不是笑凱蒂-卡羅爾,而是他旁邊的莉莉-科林斯小姐姐。


    因為在他餘光中,對方幾乎在前者站起來的第一時間,就下意識瞄了一下其個人的月匈前某處。


    很明顯,咱們的莉莉-柯林斯小姐姐是有受到某方麵的“暴擊”,估計有點“受傷”的意思。


    同為女,汝何大?


    不過於胡銘樂來說,凱蒂-卡羅爾的身材火爆是火爆,但似乎有點火爆過頭,葛小姐k檔藏根雷,這位卻像是在衣服裏麵藏著兩顆特大號的土製大地雷一般。


    也許對方的火爆符合老美自己的欣賞口味,但他卻是萬萬欣賞不來,非要選,還是莉莉-柯林斯比較適合他一點。


    此外,胡銘樂還在心裏腹誹著,馬特-裏夫斯選這麽一個年輕漂亮、身材亮瞎眼的助理導演在身邊,莫不是……


    不管是不是,他很快就再次看到一個年輕的白人男子繼凱蒂-卡羅爾之後,也站起身來的自我介紹道:“大家好,我叫尤金-戴維斯,職位是副導演,謝謝!”


    這是一個同樣挺年輕的白人,聽名字似乎還是個俄裔。


    當然,也不一定叫“尤金”的人就必定會是個俄裔,隻能說概率可能不小。


    想來,不管是凱蒂-卡羅爾,又或是尤金-戴維斯,應該都屬於那種沒什麽背景的專業畢業生,隻能跟著混個助導、副導,以期某一天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導演。


    拋開這兩人不說,很快攝影師米歇爾-布瓦林,視覺特效師埃裏克-列文,藝術指導馬丁-惠斯特,服裝指導愛倫-麥朗妮克等等等人,也都一一起身的做起自我介紹來。


    可以說,一部電影的誕生,就全靠這些主要幕後工作人員的通力合作。


    攝影師不用多說,最基本也是最重的職位。


    還有視覺特效師,雖然屬於後期,但依然會跟組進行現場數據的收集,好方便後期製作。


    就像是打地基一樣,有了一個好地基,才能讓做出的效果顯得更真實。


    像那種一看就特別假,所謂的五毛特效,除開錢少這個原因之外,沒進行過專業數據的收集,同樣有著深深的影響。


    再說藝術指導,陳表演外,要用聲、光、電等等各種手段來協助導演完成影片的拍攝,且貫穿前期拍攝與後期製作,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職位。


    接著的服裝指導也不用多說,就是負責服裝一係型的工作,諸如化妝等等之類的同樣不必多說。


    總之,如此一圈介紹的轉下來,基本上就隻剩下胡銘樂三個演員,還有他左首邊的托馬斯這貨沒有自我介紹。


    並沒多囉嗦,當戴恩-德哈恩和莉莉-柯林斯也各自介紹過後,他也緊跟著站起身的開口道:“大家好,我叫胡銘樂,大叫可以直接叫我hu,飾演麥特一角,同時我也會兼任本片的製片人,希望接下來能夠和大家相處愉快,謝謝!”


    這裏,之所以會把製片人身份當眾說出來,並非是胡銘樂想裝個辶畐什麽的,該明確的還是要明確,該豎立的權威也要豎立。


    他是華人,天生容易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因而那怕並沒有扮豬吃老虎,或者打人臉愛好的他,為了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最好還是一開始就挑明身份,多少能有個威懾。


    “大家好,我叫托馬斯-多蘭,本片製片人,也是hu的合夥人,同樣希望可以跟大家合作愉快,謝謝!”


    胡銘樂之後,屬於最後一個的托馬斯也站起身來做了自我介紹。


    這一次,不同於胡銘樂隻是掛名製片,他卻會實際參與到製片工作當中去,算是全麵輔助導演馬特-裏夫斯,同時也是他的一個學習過程。


    在什麽都不懂的情況下,他並沒有冒然的主導起整個劇組來,事情還是要一步一步來,漢堡也要一口一口吃,怎麽可能吃一個漢堡就想變成三百斤的大胖子。


    “ok,相信現在大家對彼此也都有了一個基本認識,那麽接下來,我就開始今天正式工作的安排,首先……”


    待到托馬斯-多蘭坐下後,馬特-裏夫斯也緊隨其後的開了口,並直接安排起工作來,並未再多說別的什麽。


    …………


    當天下午,溫哥華以東的印第安灣的某截沿灣公路上。


    坐在一輛“大黃蜂”前身的前身的前身,一輛應該屬於第二代科邁羅道具車內駕駛室的胡銘樂。


    待回頭看了一眼跟戴恩-德哈恩坐在後排坐位的導演馬,他就最後的開口問道:“裏夫斯導演,一會兒正式開機後,我需要唱什麽歌?劇本中似乎並沒有特別注明?”


    “隨便,你好像就是歌手對吧?唱你自己的歌也行。”


    “ok,行吧,那我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


    聞言,心中了然的胡銘樂也沒再多說什麽。


    而這段戲,主要講的是他開車接著戴恩-德哈恩一起去上學的鏡頭,並在聽說對方拿著一台攝像想要把一切錄下來時,他就帶著點那種愛現的方式唱了半首歌。


    這場戲,隻有他一個人出鏡,近景,特寫。


    就此刻坐在後排的戴恩-德哈恩,在電影中其實要坐在副駕駛位置,但實際拍攝的時候,坐的卻是手持攝影機的攝影師米歇爾-布瓦林。


    然後不會出鏡戴恩-德哈恩,則會在後排用聲音出鏡的方式進行表演。


    再說導演馬特-裏夫斯,畢竟車是移動的,他就得近距離的觀察拍攝情況,並充當臨時場記,打板。


    另外,並沒有駕照的胡銘樂,並不會真開車,就算有,大概同樣不會真讓他開著車進行表演。


    而是會像現在這樣,把整輛科邁羅固定在另外一輛平板拖車上,由行駛的拖車營造出科邁羅也在行駛的感覺。


    順便還給了燈光師與錄音師站立的位置,好進行現場打光、收音。


    拋開這些,導演馬特-裏夫斯很快便最後的跟所有人確認了一遍,待得到肯定的答複後,他就直接把場記板伸到胡銘樂的側麵,並喊道:“準備,1、2、3,go!”


    “啪!”


    “曾記得……被遺忘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因為曆史將會延續,上帝是個女孩……”


    一手假裝控製著方向盤開車,一手輕輕小弧度揮舞的胡銘樂,幾乎在場記板拿開的第一時間,就直接唱起了一首他剛剛想好的歌,《上帝是個女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200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王帶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王帶笑並收藏華娛200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