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老板財大氣粗,上手就是要斥資上億港元投拍《尋秦記》。


    這消息一經傳出,《尋秦記》在社會上的熱度,越發變得萬眾矚目。


    有錢就是好辦事。


    很快,在陸大老板對外宣布出資上億投拍《尋秦記》消息半個月後,《尋秦記》的劇組陣容基本上就篩選到位。


    讓香江影視圈生出嘩然地一點,這部投資上億,出演陣容強大的新曆史題材電視劇,香江本土的藝人居然隻是勉強拿到了一些重要配角,男女主演卻都是內地新生代不知名藝人擔當。


    除此之外,甚至劇組製作團隊的最核心關鍵,主導演這一崗位,赫然也啟用了內地一位同行。


    這樣的製作團隊名單出爐之後,立刻在香江影視圈裏引起強烈反響。


    在此之前,香江本地一些好事的報刊,進行過不少的《尋秦記》劇組製作團隊大名單投票擬定這些活動。


    坊間熱議的男女主演人選,男一號非鄭秋少莫屬,女一號非關琳琳莫屬。


    現在劇組製作團隊大名單中,卻壓根不見這些人氣超高的票選得主。


    不說主演陣容沒撈上,重要配角人選名單,同樣也是讓外界看得一片嘩然。


    概因這名單裏麵羅列出來的人選,絕大多數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新出道藝人,甚至有不少都是純素人,壓根沒有過任何的演藝經曆。


    演員陣容不提也罷,畢竟新人也不代表絕對演不好戲。


    像是鄭秋少這位絕對和《尋秦記》男主項少龍形象符合的人氣票選王落選,人們也隻能是一片遺憾聲中,不得不對大名單上的男一號人選陸亦勇豎起大拇指暗道一聲佩服,尤其在知道這位內地新人真實身份,其實就是陸大老板親兄弟之後,那更加再沒有絲毫反對理由。


    質疑這位內地新人壓根不會演戲?


    質疑寰宇影業公司根本不在乎《尋秦記》電視劇的成功與否?


    人家陸大老板願意花巨資力捧自家親兄弟有什麽好不服氣的?


    說人家陸大老板的親兄弟不會演戲?


    說這種酸話的人,你是壓根不知道真相,《雙旗鎮刀客》這部內地版武俠電影翻出來去仔細看看,那裏麵的少年刀客孩哥,人家能是不會演戲的主?


    那就是陸大老板親兄弟陸亦勇當年初次觸影的作品啊!至於說,質疑劇組導演身份,是個內地女導演,懷疑人家水平有限,說這話的人,你們是壓根沒看過內地版的《西遊記》電視劇,真正看過內地版《西遊記》電視劇的人,你好意思質疑這位楊導演不如香江導演?


    下定了決心要在電視劇領域高豎起一柄標杆的陸亦軒,在《尋秦記》劇組班底的成員選擇組建方麵,那真的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除去在男一號主演項少龍的名單選擇上,架不住三弟亦勇的纏磨,循了一回私,給了這小子一次試演機會之外。


    其他的人選名單,那可真的是窮盡腦汁在滿世界搜羅圈中新人。


    像是男二號主演趙盤,未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扮演者張毅豐。


    像是女一、女二的扮演者,內地可選的女演員就實在太多太多,真是挑花了眼。


    與此同時,不負陸大老板厚望的黃大師,第二卷書稿三十萬字的內容,完成速度更是飛快。


    而且,在突破了首卷開篇期的那種徘徊迷茫不自信困擾之後,黃大師的創作天賦已經徹底被激發起來,非但寫稿速度超快,在故事劇情走向編排等方麵,同樣也是一下子擁有了本質上的躍進式變化。


    用黃大師的話來形容,那就是無論如何,他不能辜負了陸生對自己的殷殷期待。


    畢竟已經從陸生口述中聽到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框架,知道了筆下男主穿越古代之後,是要在陰差陽錯的經曆之中,一步步走向輔佐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路。


    所以黃大師在突破了創作之初的困擾之後,創作水平真的已經到了一日千裏之境。


    但這種情況,黃大師自己並不怎麽能夠確定。


    黃大師唯一能夠確定地一點,這是陸生將他引領進了一個嶄新創作世界之中。


    越是在創作過程之中如魚得水,黃大師心頭那種由衷感激與敬佩,那自然而然是越來越濃鬱。


    《尋秦記》結集出版的第一、二冊,如今刊印冊數已經輕鬆突破了百萬冊大關。


    隻此一項,就已經刷新了香江文學圈小說出版的最高紀錄。


    黃大師由此也一舉成為香江文學圈崛起速度最快的新銳作家,論名氣盡管仍是不如金古溫梁這些老一輩大家,但作品出版及版權影視化改編的速度,卻絕對屬於香江文壇絕無僅有的案例。


    如今的形勢,人人皆知,寰宇影業陸大老板就是在全力狂捧黃大師出道。


    自古文人多相輕,香江文學圈子裏,免不了會有一些雜音酸音出現。


    不過有《尋秦記》這樣高質量作品打底,誰想泛酸也得自我掂量清楚一些。


    麵對寰宇影業公司強勢進軍電視劇領域的第一戰,tvb這些老資格製作公司很明智選擇了暫避其鋒的策略,沒有哪家會貿然跳出來要挑戰一番,質疑寰宇影業究竟能否玩得轉電視劇領域。


    時間匆匆,《尋秦記》劇組就此在南圳市紮下根來,轉眼秋去冬來,已經到了一九八七年的年尾。


    楊導演對於劇本拍攝的細節追求把握,真可謂是精亦求精到了極致。


    曆時兩個月之久,《尋秦記》首卷二十五萬字拍成了五集故事。


    依照事先約定,這五集故事要在電視台試映看看效果,一切滿意之餘,才會再有新的劇集繼續投拍。


    沒辦法,當初請楊導演出山,拍攝這樣一部穿越曆史劇故事,楊導演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必須得有這樣的一個試映驗證市場反應的過程。


    其實楊導演真正擔心之處,在於社會上對現代人穿越時空回到古代,這種對古代曆史變遷的獨特演繹方式,多少是心中存疑,擔心社會上會有一些所謂的曆史虛無論調反對聲音。


    這畢竟事關整個華夏民族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曆史過往定位。


    依照《尋秦記》小說故事中的發展走向,這位千古一帝的輝煌成就,居然是根源於一個穿梭時空的現代人的潛移默化影響。


    萬一秦大帝的棺材板壓不住了怎麽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舞並收藏重生197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