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改變
在楊家村與紅星鎮之間,原本有一條相連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
以前大集體的時候,大家日不出隊,夜不出戶,倒也沒有多少怨言,不過分田到戶之後,上繳公糧、賣棉花買化肥、種子、農藥都成了各家自己的事情,一年之中往返的次數越來越多,這條唯一與外界連通的通路就顯得猶如重要起來。
“大家夥再加把勁兒啊,再花不了幾天,咱們村這段路就修通了。”楊傳貴趁著直腰喘口氣的功夫,欣慰的看著從村子裏往外延伸,整整齊齊的新修的水泥路麵,忍不住扯著嗓子給大家鼓勁。
“傳貴書記你盡管放心,修通了路是咱們村的大喜事,個個現在都鉚足了勁呢!”旁邊有人嗬嗬的笑。
“要我說啊,這路是咱們村的人出的錢,憑什麽讓別村的人也跟著沾光?”也有人心有不甘,看看那堆積如山的水泥石材,這得花多少錢啊!
“就是,就是,這下洪家村和西碼頭可算是沾了咱們楊家村的光,跟著有好路走了。”當即就有人跟著附合,不滿的看向不遠處與楊家村交界的村子裏正一樣忙著修路的村民。
“話也不能這麽說,誰讓咱們村子靠裏呢?不然光咱們村有好路也不成啊,難不成上街要飛過去?”也有人笑著開玩笑。
“這麽老長的一段路呢,得花多少錢!再不濟也得問他們收錢,收一半不過份吧?”不甘心的人還是不打算甘心。
“對,收錢,收一半回來也好啊。”什麽時候都不缺跟著起哄的人,雖然要收錢的話沒人當真,背後過過嘴癮的不少。“就算是一半,咱們村每人一份,那也不老少了吧?”
很快,就這個話題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開了,一時場麵熱鬧得不可開交,大有一言不合就衝上去要錢的意思。楊傳貴笑著搖了搖頭,“這錢跟你們有半分關係嗎?真要那也是人家珍秀去要!”
“不過人家珍秀一家人的意思是想為鄉親們出行造福,要收錢也不會幹這事了,你們還是省省心吧,快點趁農閑把路修出來不辜負了人家的好意才是正經!”
“再說了,大家雖然一個村子裏的人,當初人家落了難的時候有人都說過些什麽,心裏都還有數吧?現在人家致了富,還不計前嫌的為大家做這樣的好事,你們就知足吧,別人洪家村的、西碼頭村的可都沒在背後嚼過人家的舌根!”說這句話的時候楊傳貴的神情嚴肅了很多。
‘想要富,先修路。’梅兒是這麽說的吧?當初他找到楊珍秀家,就是想給一村的鄉親們找一條出路,結果人家二話沒說,當即就表示願意出錢給村裏修一路大路。
這可不僅僅是讓村民們出行方便而已。梅兒跟他說過,交通便利了,村裏的產出才能運到外麵,外麵的新消息才能及時的傳回村子,這隻是讓村民們富起來的第一步!
如果他們的強村致富之路在第一步就起了波折,豈不是辜負了楊珍秀一家的美意?而且他也不能讓村民們對楊珍秀一家的幫忙視為理所當然。升米恩,鬥米仇的事並不少見,沒有讓人家出了錢出了力,最終還落埋怨的道理。
原本大家也就話趕話趁著氣氛那麽一說,純屬瞎起哄,但說得多了,都覺得別的村欠了他們一個天大的人情似的,可現在被楊傳貴點了出來,才驚覺:還真是這麽個理!錢是人家楊珍秀一家出的,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人家幫誰是人家的事,他們有什麽說話的權利?再說當初楊珍秀離婚那會兒,沒人少說風涼話,連她家孩子在學校都被人打了,真要算接受幫助的資格,他們村子裏的人才是最沒立場的!
“嘿嘿,還真別說,當初要不是村裏有人說得難聽,楊珍秀說不定還不會離家出走,不出走也碰不上鍾老板那樣的好人,說不定現在還在村裏跟大家一樣吃苦受窮呢!”嘴上雖然這麽說,但那人也頗不好意思,純粹是自己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而已。
“狗屁!人家那是善心有善報!按你的意思,合著人家還得來感謝你?”楊傳貴難得的板起臉來,這種思想可不能助長,搞不好這些人還不定會想出什麽花樣來呢!“人家那是離家出走?瘋了險些沒死在外頭!你們現在還有臉說?”
“珍秀那是什麽樣的人,村裏有幾個人不清楚?多本份的一個人,隻不過沒好運氣,當初嫁的人不好。後來進城做生意起早貪黑,人家的錢那也是一分一分積攢起來的!說個情況讓你們知道,楊珍秀的生意做得大,在縣城裏比那個鍾修文的名氣還大些,人家靠的是自己的本事,現在拿來給大家修路的錢,全都是自己掙的,你們可別瞎說,可別把好心當了驢肝肺!”
“那哪能呢,吳三兒說笑話呢,楊珍秀的事咱們村裏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自然都曉得她的好,當初有些人把話說得那麽難聽,現在人家還不計前嫌的幫咱們,感激都來不及呢!”
“珍秀的好,咱們大家心裏記著呢,傳貴書記你放心,再有說一句不是的,我吳三兒第一個不放過他!”那吳三兒麵上一肅,當即拍了胸脯保證。
應和的聲音立即此起彼伏,楊傳貴的臉色這才好看了一些。“我可先把話說在前頭,楊珍秀一家幫咱們村修路可純屬好心,給村裏買藥材種子也是幫扶,這一碼事歸一碼事,怕擔風險的大可不跟著種!若真到時候種藥材虧了不賺錢,也別怨到別人頭上,這話我可是再三強調過了的,大家都聽清楚!”
經過剛才跟村民們閑聊的談話,楊傳貴突然意識到楊梅在種植藥材上的交代非常的重要。當初那孩子非得讓自己跟村民簽定一個自願種植的合同,怕的就是人心難測,明明一件好事,到頭來卻辦成了壞事吧!
楊家村在1985年最大的變革就是依循傳統種植了很多年的棉花地,將劃出很大的一部分改種藥材。從種子到收購都將由鍾修文的製藥廠負責,這是楊梅絞盡腦汁之後,能想出的唯一增收的主意了。
地處長江中下遊湖區衝積平原的楊家村,無論是土質還是氣候,與棉花高產區的新疆等地比較,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不占任何優勢。
在楊家村與紅星鎮之間,原本有一條相連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
以前大集體的時候,大家日不出隊,夜不出戶,倒也沒有多少怨言,不過分田到戶之後,上繳公糧、賣棉花買化肥、種子、農藥都成了各家自己的事情,一年之中往返的次數越來越多,這條唯一與外界連通的通路就顯得猶如重要起來。
“大家夥再加把勁兒啊,再花不了幾天,咱們村這段路就修通了。”楊傳貴趁著直腰喘口氣的功夫,欣慰的看著從村子裏往外延伸,整整齊齊的新修的水泥路麵,忍不住扯著嗓子給大家鼓勁。
“傳貴書記你盡管放心,修通了路是咱們村的大喜事,個個現在都鉚足了勁呢!”旁邊有人嗬嗬的笑。
“要我說啊,這路是咱們村的人出的錢,憑什麽讓別村的人也跟著沾光?”也有人心有不甘,看看那堆積如山的水泥石材,這得花多少錢啊!
“就是,就是,這下洪家村和西碼頭可算是沾了咱們楊家村的光,跟著有好路走了。”當即就有人跟著附合,不滿的看向不遠處與楊家村交界的村子裏正一樣忙著修路的村民。
“話也不能這麽說,誰讓咱們村子靠裏呢?不然光咱們村有好路也不成啊,難不成上街要飛過去?”也有人笑著開玩笑。
“這麽老長的一段路呢,得花多少錢!再不濟也得問他們收錢,收一半不過份吧?”不甘心的人還是不打算甘心。
“對,收錢,收一半回來也好啊。”什麽時候都不缺跟著起哄的人,雖然要收錢的話沒人當真,背後過過嘴癮的不少。“就算是一半,咱們村每人一份,那也不老少了吧?”
很快,就這個話題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開了,一時場麵熱鬧得不可開交,大有一言不合就衝上去要錢的意思。楊傳貴笑著搖了搖頭,“這錢跟你們有半分關係嗎?真要那也是人家珍秀去要!”
“不過人家珍秀一家人的意思是想為鄉親們出行造福,要收錢也不會幹這事了,你們還是省省心吧,快點趁農閑把路修出來不辜負了人家的好意才是正經!”
“再說了,大家雖然一個村子裏的人,當初人家落了難的時候有人都說過些什麽,心裏都還有數吧?現在人家致了富,還不計前嫌的為大家做這樣的好事,你們就知足吧,別人洪家村的、西碼頭村的可都沒在背後嚼過人家的舌根!”說這句話的時候楊傳貴的神情嚴肅了很多。
‘想要富,先修路。’梅兒是這麽說的吧?當初他找到楊珍秀家,就是想給一村的鄉親們找一條出路,結果人家二話沒說,當即就表示願意出錢給村裏修一路大路。
這可不僅僅是讓村民們出行方便而已。梅兒跟他說過,交通便利了,村裏的產出才能運到外麵,外麵的新消息才能及時的傳回村子,這隻是讓村民們富起來的第一步!
如果他們的強村致富之路在第一步就起了波折,豈不是辜負了楊珍秀一家的美意?而且他也不能讓村民們對楊珍秀一家的幫忙視為理所當然。升米恩,鬥米仇的事並不少見,沒有讓人家出了錢出了力,最終還落埋怨的道理。
原本大家也就話趕話趁著氣氛那麽一說,純屬瞎起哄,但說得多了,都覺得別的村欠了他們一個天大的人情似的,可現在被楊傳貴點了出來,才驚覺:還真是這麽個理!錢是人家楊珍秀一家出的,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人家幫誰是人家的事,他們有什麽說話的權利?再說當初楊珍秀離婚那會兒,沒人少說風涼話,連她家孩子在學校都被人打了,真要算接受幫助的資格,他們村子裏的人才是最沒立場的!
“嘿嘿,還真別說,當初要不是村裏有人說得難聽,楊珍秀說不定還不會離家出走,不出走也碰不上鍾老板那樣的好人,說不定現在還在村裏跟大家一樣吃苦受窮呢!”嘴上雖然這麽說,但那人也頗不好意思,純粹是自己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而已。
“狗屁!人家那是善心有善報!按你的意思,合著人家還得來感謝你?”楊傳貴難得的板起臉來,這種思想可不能助長,搞不好這些人還不定會想出什麽花樣來呢!“人家那是離家出走?瘋了險些沒死在外頭!你們現在還有臉說?”
“珍秀那是什麽樣的人,村裏有幾個人不清楚?多本份的一個人,隻不過沒好運氣,當初嫁的人不好。後來進城做生意起早貪黑,人家的錢那也是一分一分積攢起來的!說個情況讓你們知道,楊珍秀的生意做得大,在縣城裏比那個鍾修文的名氣還大些,人家靠的是自己的本事,現在拿來給大家修路的錢,全都是自己掙的,你們可別瞎說,可別把好心當了驢肝肺!”
“那哪能呢,吳三兒說笑話呢,楊珍秀的事咱們村裏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自然都曉得她的好,當初有些人把話說得那麽難聽,現在人家還不計前嫌的幫咱們,感激都來不及呢!”
“珍秀的好,咱們大家心裏記著呢,傳貴書記你放心,再有說一句不是的,我吳三兒第一個不放過他!”那吳三兒麵上一肅,當即拍了胸脯保證。
應和的聲音立即此起彼伏,楊傳貴的臉色這才好看了一些。“我可先把話說在前頭,楊珍秀一家幫咱們村修路可純屬好心,給村裏買藥材種子也是幫扶,這一碼事歸一碼事,怕擔風險的大可不跟著種!若真到時候種藥材虧了不賺錢,也別怨到別人頭上,這話我可是再三強調過了的,大家都聽清楚!”
經過剛才跟村民們閑聊的談話,楊傳貴突然意識到楊梅在種植藥材上的交代非常的重要。當初那孩子非得讓自己跟村民簽定一個自願種植的合同,怕的就是人心難測,明明一件好事,到頭來卻辦成了壞事吧!
楊家村在1985年最大的變革就是依循傳統種植了很多年的棉花地,將劃出很大的一部分改種藥材。從種子到收購都將由鍾修文的製藥廠負責,這是楊梅絞盡腦汁之後,能想出的唯一增收的主意了。
地處長江中下遊湖區衝積平原的楊家村,無論是土質還是氣候,與棉花高產區的新疆等地比較,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不占任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