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名醫
“鍾大哥,你這是連醫術都懂啊?”一路聊得熱鬧的易家兄弟本就對鍾修文的口才以及見識所折服,這會兒對他更佩服了一些,邊自己學著按壓,邊隨口問道。
“我爸就是一個醫生啊!”楊梅回答的時候,語氣中滿滿都是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自豪。
“醫生?”易家兄弟中的易富似乎對醫生這兩個字比較敏感一些。
人家不過是表示驚訝,可落到楊梅的耳朵裏,那就是質疑、不信任!“還是很有名氣的祖傳名醫呢,對各種疑難雜症都很拿手!哦對了,特別擅長治療小兒疳積之類的病症。”
楊梅隻是習慣性的維護一下鍾修文,至於是不是名醫,能不能治疑難雜症她是真不大清楚,不過幫向寶兒治好了疳積那是事實,總沒說錯吧。
鍾修文對楊梅的維護顯然是很受用的,但對她賣狗屁膏藥一樣的自誇倒有些好笑,“你怎麽不說華佗再世?藥王孫思邈重生呢?”
“鄙人是會點醫術,不過算不得高明!”鍾修文笑著說了楊梅一句才轉頭回答易富。
“才不是呢,鍾大哥家祖上就行醫,醫術很好的,我家兒子的疳積就是鍾大哥給治好的。”見鍾修文自謙,向前立即為他正名。在向前的心目中,這鍾家父女於自家都是非同一般的恩人,容不得別人說半點不好,連自謙也不行,況且說的也是事實。
這時候,誰都沒有注意到易富飛快的與兄弟易強交換了一下眼色。
楊梅的暈船症狀減輕了,又有一船的人學了鍾修文的技藝之後對他們釋放善意說說笑笑,剩下的兩個多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倒是易家兄弟這兩個多小時比較難熬。特別是易富,時不時的偷偷打量鍾家父女,仿佛要把人給看穿一般。說實話,他們對鍾修文是醫生一事,已經有了七八分相信,但出於見多識廣之人的謹慎,又忍不住會想,這會不會也太巧了一些?
在路上隨隨便便就能遇到一個名醫,這名醫剛擺明身份,就說特別擅長治療小兒疳積,而他們家就正好有一名疳積患兒!
“大哥,別瞎琢磨了,或許這就是咱們家小勇的造化呢?”易強首先沉不住氣。
“也有可能,隻是……你剛沒聽到嗎?祖傳的名醫,專治各種疑難雜症,聽著是不是像那些走江湖賣狗屁膏藥的?”易富的獨生兒子今年已經四歲了,卻因為患上了疳積,長得瘦小如嬰孩,看過不少醫生,也想過不少的法子,可孩子一天比一天的黃瘦,不見好轉。
也不能說易富生性多疑。為孩子的病,他們花了不少的錢財不說,老多的藥、偏方都喂給孩子吃了,遭了不少的罪。孩子有病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還遇上那些無良的騙子,對孩子更是雪上加霜,做父親的都不忍心看。
“我看不能。你想啊,咱們這一路也沒跟人說家裏的事,他們怎麽會知道小勇得疳積的事?說不定真是個能人!”易強要肯定得多,他更相信自己的直覺。
“要不試試?”易富偏著頭跟自己的兄弟說道,終於鎮定了一下搖擺不定的心緒。易強則是用簡短有力的嗯了一聲來回答他。
兄弟兩人商討的結果就是在楊梅他們一行下了船之後,被這兩人給攔在了碼頭。“你們也別尋什麽招待所了,跟我們回家裏去住吧,雖然我們家也沒多寬敞,但總是比出門在外住店舒服自在一些。”
易家兄弟的這個邀請,完全在楊梅等三個人的意料之外。一路同行的旅伴,目的地到達,分別之際留個聯係地址什麽的,就已經很熱情了,哪有把萍水相逢之人請到自己家裏去住的?
況且思前想後,他們都找不到能讓易家兄弟這麽熱心的原因啊,大家這一路也就算聊得投契罷了,滿打滿算相識還不到二十四小時!淳樸熱情這自然沒有錯,但‘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古訓也說得在理,怎麽看這都熱情得過了頭。
“不了,這就不用麻煩易兄弟了,出門在外哪是享福的事?我們找間招待所湊和著住兩天就成,辦完事也就回去了。”鍾修文也是一愣。這會兒其實說誰防誰,大家心裏都不大清楚。
畢竟鍾修文一行帶著貨物,而且還是暢銷的尼龍蚊帳。
雙方的互相禮讓,最終竟然成了一個僵局,一方苦苦邀約,一方艱難推辭。
最終還是易強有些看不下去了,“鍾大哥,明人不說暗話,剛才聽說你是醫生,又擅長治療疳積,正好我家侄兒正患疳積之苦,不知道能不能請你給看看?”
他知道自家大哥沒有說明白,還是保持了三分的警惕,不想在沒有見到鍾修文的真章的情況下把事情給挑明了。等對方到了自家的地盤,是神是鬼看明白了再說。
可易強從鍾修文再三的推辭中,早就看明白,這人根本就沒有招搖撞騙的打算,到義烏來是為了正經生意!他哥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說到底,完全是想著孩子的病,當局者迷了。
易強說直白了,易富也回過味來,自己防人家防什麽似的,人家這會兒不正也防著自己麽!“正是正是……”
鍾修文幾個卻是相視一笑。剛才他們早從易富的態度中感受到這人肯定是有事相求,沒有誰有謀算的會表示得如此直白,隻是不明白對方所求的到底是什麽事,不敢貿然答應。
現在人家把話說得直白了,倒是放心了。
“我當什麽事呢!在船上的時候我就說了,我家兒子的疳積就是被鍾大哥給治好的,果真是這個病,肯定沒問題!”向前在這個病例上最有發言權,當初向寶兒生病,可是他親自照料著的。
兩個有著相同遭遇的患兒父親很快就湊到一起,就孩子的症狀仔細的探討起來。即使楊梅不懂看病,也明白易富的兒子肯定是得了疳積沒跑了,從他的話裏行間,勾勒出來的樣子幾乎與那時候的向寶兒一般無二。
不要說人家邀請得這樣誠懇,鍾修文承訓的祖訓就是‘積德行善’。這下向前也不用去找落腳之處了,他們直接跟易家兄弟就去了易家。
“鍾大哥,你這是連醫術都懂啊?”一路聊得熱鬧的易家兄弟本就對鍾修文的口才以及見識所折服,這會兒對他更佩服了一些,邊自己學著按壓,邊隨口問道。
“我爸就是一個醫生啊!”楊梅回答的時候,語氣中滿滿都是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自豪。
“醫生?”易家兄弟中的易富似乎對醫生這兩個字比較敏感一些。
人家不過是表示驚訝,可落到楊梅的耳朵裏,那就是質疑、不信任!“還是很有名氣的祖傳名醫呢,對各種疑難雜症都很拿手!哦對了,特別擅長治療小兒疳積之類的病症。”
楊梅隻是習慣性的維護一下鍾修文,至於是不是名醫,能不能治疑難雜症她是真不大清楚,不過幫向寶兒治好了疳積那是事實,總沒說錯吧。
鍾修文對楊梅的維護顯然是很受用的,但對她賣狗屁膏藥一樣的自誇倒有些好笑,“你怎麽不說華佗再世?藥王孫思邈重生呢?”
“鄙人是會點醫術,不過算不得高明!”鍾修文笑著說了楊梅一句才轉頭回答易富。
“才不是呢,鍾大哥家祖上就行醫,醫術很好的,我家兒子的疳積就是鍾大哥給治好的。”見鍾修文自謙,向前立即為他正名。在向前的心目中,這鍾家父女於自家都是非同一般的恩人,容不得別人說半點不好,連自謙也不行,況且說的也是事實。
這時候,誰都沒有注意到易富飛快的與兄弟易強交換了一下眼色。
楊梅的暈船症狀減輕了,又有一船的人學了鍾修文的技藝之後對他們釋放善意說說笑笑,剩下的兩個多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倒是易家兄弟這兩個多小時比較難熬。特別是易富,時不時的偷偷打量鍾家父女,仿佛要把人給看穿一般。說實話,他們對鍾修文是醫生一事,已經有了七八分相信,但出於見多識廣之人的謹慎,又忍不住會想,這會不會也太巧了一些?
在路上隨隨便便就能遇到一個名醫,這名醫剛擺明身份,就說特別擅長治療小兒疳積,而他們家就正好有一名疳積患兒!
“大哥,別瞎琢磨了,或許這就是咱們家小勇的造化呢?”易強首先沉不住氣。
“也有可能,隻是……你剛沒聽到嗎?祖傳的名醫,專治各種疑難雜症,聽著是不是像那些走江湖賣狗屁膏藥的?”易富的獨生兒子今年已經四歲了,卻因為患上了疳積,長得瘦小如嬰孩,看過不少醫生,也想過不少的法子,可孩子一天比一天的黃瘦,不見好轉。
也不能說易富生性多疑。為孩子的病,他們花了不少的錢財不說,老多的藥、偏方都喂給孩子吃了,遭了不少的罪。孩子有病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還遇上那些無良的騙子,對孩子更是雪上加霜,做父親的都不忍心看。
“我看不能。你想啊,咱們這一路也沒跟人說家裏的事,他們怎麽會知道小勇得疳積的事?說不定真是個能人!”易強要肯定得多,他更相信自己的直覺。
“要不試試?”易富偏著頭跟自己的兄弟說道,終於鎮定了一下搖擺不定的心緒。易強則是用簡短有力的嗯了一聲來回答他。
兄弟兩人商討的結果就是在楊梅他們一行下了船之後,被這兩人給攔在了碼頭。“你們也別尋什麽招待所了,跟我們回家裏去住吧,雖然我們家也沒多寬敞,但總是比出門在外住店舒服自在一些。”
易家兄弟的這個邀請,完全在楊梅等三個人的意料之外。一路同行的旅伴,目的地到達,分別之際留個聯係地址什麽的,就已經很熱情了,哪有把萍水相逢之人請到自己家裏去住的?
況且思前想後,他們都找不到能讓易家兄弟這麽熱心的原因啊,大家這一路也就算聊得投契罷了,滿打滿算相識還不到二十四小時!淳樸熱情這自然沒有錯,但‘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古訓也說得在理,怎麽看這都熱情得過了頭。
“不了,這就不用麻煩易兄弟了,出門在外哪是享福的事?我們找間招待所湊和著住兩天就成,辦完事也就回去了。”鍾修文也是一愣。這會兒其實說誰防誰,大家心裏都不大清楚。
畢竟鍾修文一行帶著貨物,而且還是暢銷的尼龍蚊帳。
雙方的互相禮讓,最終竟然成了一個僵局,一方苦苦邀約,一方艱難推辭。
最終還是易強有些看不下去了,“鍾大哥,明人不說暗話,剛才聽說你是醫生,又擅長治療疳積,正好我家侄兒正患疳積之苦,不知道能不能請你給看看?”
他知道自家大哥沒有說明白,還是保持了三分的警惕,不想在沒有見到鍾修文的真章的情況下把事情給挑明了。等對方到了自家的地盤,是神是鬼看明白了再說。
可易強從鍾修文再三的推辭中,早就看明白,這人根本就沒有招搖撞騙的打算,到義烏來是為了正經生意!他哥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說到底,完全是想著孩子的病,當局者迷了。
易強說直白了,易富也回過味來,自己防人家防什麽似的,人家這會兒不正也防著自己麽!“正是正是……”
鍾修文幾個卻是相視一笑。剛才他們早從易富的態度中感受到這人肯定是有事相求,沒有誰有謀算的會表示得如此直白,隻是不明白對方所求的到底是什麽事,不敢貿然答應。
現在人家把話說得直白了,倒是放心了。
“我當什麽事呢!在船上的時候我就說了,我家兒子的疳積就是被鍾大哥給治好的,果真是這個病,肯定沒問題!”向前在這個病例上最有發言權,當初向寶兒生病,可是他親自照料著的。
兩個有著相同遭遇的患兒父親很快就湊到一起,就孩子的症狀仔細的探討起來。即使楊梅不懂看病,也明白易富的兒子肯定是得了疳積沒跑了,從他的話裏行間,勾勒出來的樣子幾乎與那時候的向寶兒一般無二。
不要說人家邀請得這樣誠懇,鍾修文承訓的祖訓就是‘積德行善’。這下向前也不用去找落腳之處了,他們直接跟易家兄弟就去了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