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當官的人給其他人扣帽子的本事,真的是厲害得很,不過他選錯了人,給我扣帽子完全是找死。
“這位大人,襄陽王的兵權現在在何人手中還輪不到你管,還是做好自己的差事,莫要管的太多。”
已經明確的告訴他不要多管閑事,但他好像對我說的話不太感冒。
“哼!此事是輪不到我管,但數十萬的兵馬隨意離開大營,如此做法完全是將國家安危棄之不顧,若是知道誰掌握了兵權,本官必要問個究竟。”
“統領說了,此事用不著你管,莫非聽不明白?大軍離開營地,肯定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何大人隻是一個文臣,豈能多管此事?”
曹大人是完全向著我的,所以也不想多聽他說一句廢話。
“曹大人也是文官,為何可以手握重兵?莫非是和統領二人脅迫了陛下?”
“本官對陛下忠心耿耿,豈容你隨意詆毀?陛下將兵權給了我,那是因為信得過本官,不像某些人隻會多管閑事,賣嘴皮子,其實心裏麵早已經有逆反之意。”
聽到曹大人和他的說話,現在可以肯定他絕對是太後的人。
“曹大人稍安勿躁,讓本統領來會會何大人。”
曹大人不再說話,何大人看著我,其實他早就知道兵權在你手中。
“何大人,既然你想知道,那本統領就告訴你,襄陽王的兵符在我手中,你可知十萬大軍離開軍營是要去往何處?”
“不管去往何處,離開大營就是錯了,小小年紀,不會帶兵卻下如此命令,統領意欲何為?”
這何大人當著文武百官的麵這樣和我說話,這是完全沒有把我放在眼裏。
“各位同僚,今日我們百官齊聚,豈能怕了曹大人和統領不成?本官提議此二人的兵權交於陛下,免得養虎為患,節外生枝。”
我還沒給何大人說清楚這大軍的去向,他卻是又開口了,竟然是鼓動百官討伐我和曹大人。
“兵權本就屬於陛下,當然應該歸還,請統領和曹大人識大局。”
“微臣也認為陛下應該收回兵權,這樣才可以穩固皇權,不用看他人眼色。”
“微臣覺得何大人所言非虛,兵權一日不在陛下手中,難免會節外生枝。”
大殿裏麵的官員共分兩個派係,一個是曹大人的派係,一個是何大人的派係,現在何大人派係的人已經開始起哄了。
皇帝已經是不知如何是好,靜靜的坐在那裏,被這種場麵嚇得不輕。
“各位大人真是對陛下忠心耿耿,隻不過有些事你們還是現在知道比較好。”
不能讓他們再說廢話了,那樣會對我不利。
“河壩決堤,受災百姓成千上萬,良田變滄海,據本統領調查,大壩建成不足一年就決堤,這其中的理由各位大人應該清楚,無非就是有大人中飽私囊,視人命如草芥,隻管自己過的風生水起,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統領現在說這種話,實在轉移話題不成?百姓受災,自然會有人救災,豈用統領插手?”
我真沒想到何大人會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子說出這種畜牲不如的話,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這麽不要臉的人還是第一次見。
“有人救災?是何大人去救,還是你的同黨去救?國庫空虛已經是人人皆知,莫非何大人不知?若不是本統領出現,百姓必將處於水生火熱之中,何大人凡事都為自己,自私自利,也不怕讓人笑話!”
“這就是你擅自調動大軍離開大營的理由?天災人禍無法避免,這都是命數,莫非統領想要將這罪責扣在本官頭上不成?”
“陛下年輕有為,曾吩咐我必要將這些貪官汙吏一網打盡,可以這麽說,大殿之上凡是中飽私囊,置百姓生命不顧者必將人頭落地,不管職位高低,勢力大小。”
修河壩肯定花了不少金子,偷工減料省下的金子肯定不少,何大人的派係是一丘之貉,肯定每個人都有份,聽到我這麽說,大部分人開始緊張。
大殿之內鴉雀無聲,這個時候太後來了,還是之前高傲的姿態。
“統領站在陛下身旁,滔滔不絕,莫非是想和陛下平分天下不成?”
“太後此言過了,本統領對陛下忠心不二,如此中傷之言,太後還是少說為妙。”
“皇兒,此人有不軌之心,還是多留意為好,到時候皇位拱手讓人,豈不是後悔莫及?”
太後和何大人的同黨在我看來都是傻子,現在整個皇宮的龍虎衛都歸我管,換句換說,我現在要造反是輕而易舉,真不知道他們有什麽資格和我絮絮叨叨這麽久。
“母後…統領救了皇兒的命,是皇兒的恩人,兵權是我主動給他的,皇兒相信他。”
“皇兒,你還小,不懂人心險惡,莫要被某些人蒙蔽了雙眼。”
“太後…”
“先皇在世之時對皇兒疼愛有加,我這個做母後的對你也是疼愛的很,如今先皇已故,皇兒將兵權隨意交給他人,莫非是要將整個江山拱手相讓?”
看得出皇帝對這太後並沒什麽好感,隻是礙於麵子,所以不好發作,皇帝不願意做壞人,那壞人就由我來做。
“皇兒!母後今日來這裏,哪怕是豁出性命也絕對不會讓宵小之徒左右陛下!”
“太後口口聲聲說我有造反之心,莫非不知現在整個皇宮的龍虎衛都歸本統領號令?太後如此做法還真是膽大的很。”
“小小年紀,城府極深,有你這種人留在身邊,陛下遲早會被你加害,哀家今日就在這裏,如若你有這個膽子,大可以將哀家殺了!”
我沒想到太後會來這一招,今天的情況就是我如果一直不做聲,太後就會一直逼我交出兵權,如若將她拿下,那就是造反,真是好算計。
“母後認為兵權不應該落入統領之手,那應該落入誰的手中?”
陛下已經被我們吵鬧的頭都快炸了,於是直接詢問太後的意思。
“這位大人,襄陽王的兵權現在在何人手中還輪不到你管,還是做好自己的差事,莫要管的太多。”
已經明確的告訴他不要多管閑事,但他好像對我說的話不太感冒。
“哼!此事是輪不到我管,但數十萬的兵馬隨意離開大營,如此做法完全是將國家安危棄之不顧,若是知道誰掌握了兵權,本官必要問個究竟。”
“統領說了,此事用不著你管,莫非聽不明白?大軍離開營地,肯定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何大人隻是一個文臣,豈能多管此事?”
曹大人是完全向著我的,所以也不想多聽他說一句廢話。
“曹大人也是文官,為何可以手握重兵?莫非是和統領二人脅迫了陛下?”
“本官對陛下忠心耿耿,豈容你隨意詆毀?陛下將兵權給了我,那是因為信得過本官,不像某些人隻會多管閑事,賣嘴皮子,其實心裏麵早已經有逆反之意。”
聽到曹大人和他的說話,現在可以肯定他絕對是太後的人。
“曹大人稍安勿躁,讓本統領來會會何大人。”
曹大人不再說話,何大人看著我,其實他早就知道兵權在你手中。
“何大人,既然你想知道,那本統領就告訴你,襄陽王的兵符在我手中,你可知十萬大軍離開軍營是要去往何處?”
“不管去往何處,離開大營就是錯了,小小年紀,不會帶兵卻下如此命令,統領意欲何為?”
這何大人當著文武百官的麵這樣和我說話,這是完全沒有把我放在眼裏。
“各位同僚,今日我們百官齊聚,豈能怕了曹大人和統領不成?本官提議此二人的兵權交於陛下,免得養虎為患,節外生枝。”
我還沒給何大人說清楚這大軍的去向,他卻是又開口了,竟然是鼓動百官討伐我和曹大人。
“兵權本就屬於陛下,當然應該歸還,請統領和曹大人識大局。”
“微臣也認為陛下應該收回兵權,這樣才可以穩固皇權,不用看他人眼色。”
“微臣覺得何大人所言非虛,兵權一日不在陛下手中,難免會節外生枝。”
大殿裏麵的官員共分兩個派係,一個是曹大人的派係,一個是何大人的派係,現在何大人派係的人已經開始起哄了。
皇帝已經是不知如何是好,靜靜的坐在那裏,被這種場麵嚇得不輕。
“各位大人真是對陛下忠心耿耿,隻不過有些事你們還是現在知道比較好。”
不能讓他們再說廢話了,那樣會對我不利。
“河壩決堤,受災百姓成千上萬,良田變滄海,據本統領調查,大壩建成不足一年就決堤,這其中的理由各位大人應該清楚,無非就是有大人中飽私囊,視人命如草芥,隻管自己過的風生水起,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統領現在說這種話,實在轉移話題不成?百姓受災,自然會有人救災,豈用統領插手?”
我真沒想到何大人會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子說出這種畜牲不如的話,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這麽不要臉的人還是第一次見。
“有人救災?是何大人去救,還是你的同黨去救?國庫空虛已經是人人皆知,莫非何大人不知?若不是本統領出現,百姓必將處於水生火熱之中,何大人凡事都為自己,自私自利,也不怕讓人笑話!”
“這就是你擅自調動大軍離開大營的理由?天災人禍無法避免,這都是命數,莫非統領想要將這罪責扣在本官頭上不成?”
“陛下年輕有為,曾吩咐我必要將這些貪官汙吏一網打盡,可以這麽說,大殿之上凡是中飽私囊,置百姓生命不顧者必將人頭落地,不管職位高低,勢力大小。”
修河壩肯定花了不少金子,偷工減料省下的金子肯定不少,何大人的派係是一丘之貉,肯定每個人都有份,聽到我這麽說,大部分人開始緊張。
大殿之內鴉雀無聲,這個時候太後來了,還是之前高傲的姿態。
“統領站在陛下身旁,滔滔不絕,莫非是想和陛下平分天下不成?”
“太後此言過了,本統領對陛下忠心不二,如此中傷之言,太後還是少說為妙。”
“皇兒,此人有不軌之心,還是多留意為好,到時候皇位拱手讓人,豈不是後悔莫及?”
太後和何大人的同黨在我看來都是傻子,現在整個皇宮的龍虎衛都歸我管,換句換說,我現在要造反是輕而易舉,真不知道他們有什麽資格和我絮絮叨叨這麽久。
“母後…統領救了皇兒的命,是皇兒的恩人,兵權是我主動給他的,皇兒相信他。”
“皇兒,你還小,不懂人心險惡,莫要被某些人蒙蔽了雙眼。”
“太後…”
“先皇在世之時對皇兒疼愛有加,我這個做母後的對你也是疼愛的很,如今先皇已故,皇兒將兵權隨意交給他人,莫非是要將整個江山拱手相讓?”
看得出皇帝對這太後並沒什麽好感,隻是礙於麵子,所以不好發作,皇帝不願意做壞人,那壞人就由我來做。
“皇兒!母後今日來這裏,哪怕是豁出性命也絕對不會讓宵小之徒左右陛下!”
“太後口口聲聲說我有造反之心,莫非不知現在整個皇宮的龍虎衛都歸本統領號令?太後如此做法還真是膽大的很。”
“小小年紀,城府極深,有你這種人留在身邊,陛下遲早會被你加害,哀家今日就在這裏,如若你有這個膽子,大可以將哀家殺了!”
我沒想到太後會來這一招,今天的情況就是我如果一直不做聲,太後就會一直逼我交出兵權,如若將她拿下,那就是造反,真是好算計。
“母後認為兵權不應該落入統領之手,那應該落入誰的手中?”
陛下已經被我們吵鬧的頭都快炸了,於是直接詢問太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