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補足訂閱即可看到


    其實藥品領域這個價格真不是太好說, 不同的藥廠同一款藥物的價格是不一樣的,不同的醫院進價也不同, 統一比價是不大可能的, 肯定是有些便宜有些貴。她以前在醫院的時候,也聽別的護士私下裏討論過醫院的采購, 油水是真不少,但也不可能每一種藥都揩油水。


    於麗英也就是抓住這一點,醫院裏常見的藥, 她就定價低一點, 和醫院差不多,醫院裏也不常見的, 她就加點利潤。


    她和藥廠也一直保持聯係, 時不時打電話過去問問有什麽新藥, 什麽藥賣的好, 她就專門一個藥廠找一個人,處好關係,每個月都找他拿,次數一多, 也就熟絡了,還給她弄了一批壓庫存的藥,低價賣的, 於麗英就拿過來做促銷。


    於麗英就發現了, 藥品的利潤真的比看病大多了, 在藥店營業一個月就有一千六的營業額之下,她就在思考要不要關掉醫務所,專心經營藥店。


    從今年開始,由於康達生產線升級,需要更多的工人了,而本地人大多數吃苦耐勞精神不是太高,今年湧入了很多外來務工者,都是一個帶一個的,小鎮上的外來人口劇增。


    不僅是康達,還有其他的小企業,圍繞著康達,天湖鎮出現了塑料廠,因為生產電線,外麵是有絕緣體的,就是有生產這些塑料的,還出現了許多家庭小作坊,雇傭幾個外地工人“撥皮”,絕緣體的內側粘附著一層金屬,這一層需要撥下來,有些人就買這些廢舊的電纜線纜回來,塑料賣給塑料廠,金屬賣給鋁廠。


    一家企業的發展,絕不僅僅是一家獨大,它會形成一個產業鏈,圍繞著核心企業,利益一級一級往下分配。


    10月份,方季康受邀參加了一個國家座談會,邀請的都是全中國最知名的企業家,此時他還不過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小企業家,在一眾大佬中,坐在了最不起眼的位置,仰頭聽著領導和前輩們的發言,心中不無激動。


    在座談會上,方季康也認識了一些和他一樣的民營企業家,相互留了通訊,也許哪一天就可以有合作。


    他受到了啟發,派技術人員不斷出去學習,去國內著名的郵電大學挖人才,分配的不行,就用高薪,研發上的經費絕對不能省。


    方知濃無憂無慮地到了96年,於麗英決心不做赤腳醫生了,專心開始做藥店的生意,不知不覺中,家裏好像有錢了很多,當方知濃又收到了一套樂高的時候,猛然發現她和方如初的小屋子裏已經堆滿了樂高。


    她快速地計算了一下,這些樂高加起來已經有上萬了。


    是的,她已經和方季康於麗英分房間了,是她自己要求的,方季康給兄妹兩買了一個上下兩層式的床,屋子也更寬敞一些,可以擺更多的樂高。


    以前是她和方如初一起玩一套樂高,自從於麗英也會出去談生意以後,帶回來的都是兩套,兩個人分別一套,這數量就翻倍往上了。


    夫妻兩給他們買的衣服也開始是上海商場裏的進口服飾,好似是有錢多了。


    夫妻倆有時候是真的挺忙的,一會兒是方季康要出差,一會兒是於麗英要出差,有時候夫妻兩同時要參加什麽會,但大部分夫妻倆商量好了,盡量要有一個在家照顧孩子,大部分時候都是於麗英。


    作為一個女人,她必須兼顧家庭和事業,尤其是在丈夫已經把事業做得那麽大的情況下,她就得做出犧牲。


    但也還好兩個孩子如今都大了點,方如初也能夠理解父母的忙,即便忙,夫妻倆也要帶著孩子在身邊忙。


    公司裏的一些叔叔阿姨也都對他們很熟悉,這兩年公司多了很多人,原本他們認識一個廠的人,現在他們估計隻能認識辦公大樓裏的人。


    這些年,不管什麽學曆,進場都是要接受三個月的三班倒,來了解工廠到底怎麽生產的。然後才能一步步往上升,這是這個時代的實業家們的共識: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他們這輩子是苦過來,辦企業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方季康開完會從會議室裏出來,一邊和秘書吩咐,一邊往辦公室走,走到門口就可以聽到兩個孩子的聲音。


    “濃濃,你想不想學寫字?哥哥教你識字好不好?”


    “不想。”然後一聲嗤笑:“哥哥你又想騙我給你做作業?”


    方季康旁邊的秘書沒忍住笑了出來,方季康也露出一抹淡笑。


    兩個人推開門,方如初立即乖乖地轉過頭,假裝認真寫作業,方知濃正坐在沙發上看書。


    方季康也就佯裝什麽都不知道,走到沙發邊上抱起方知濃,然後坐下,說道:“濃濃,想不想媽媽?媽媽今天就回來了。”


    “想~”


    “我們一起去接媽媽,某些人要是寫不完作業就留在這兒寫作業。”方季康瞥了方如初一眼。


    方如初的筆杆子明顯地速度快了許多,方知濃偷偷地笑了起來。


    方季康處理了一會兒事情,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帶兩個孩子出發了,有了車子以後出行就方便了許多,今年廠裏又買了一輛麵包車,可以坐更多的人,專門配了一個司機。


    這輛小汽車大部分都是方季康和張順良用的,96年的道路都還是石子路,好一點的水泥路,道路窄,但路上基本上也沒什麽車,一路開下來,也就偶爾遇到一些大巴車或者貨車。


    一路上兩個孩子嘰嘰喳喳,說著晚上吃什麽,方季康一路上心情都很好,到了蘇州市火車站等了一會兒。


    於麗英很快出來了,她的短發燙了點卷,斜側分,穿著風衣,踩著高跟短靴,提著一個行李包,風風火火地走出來,行人都為之側目。


    毋庸置疑,她很時髦,但她的時髦又恰如其分地,沒有過分的張揚,又沒有特別的奇裝異服,就是在別人能夠接受的範圍內,彰顯她的氣質和氣場。


    在方知濃眼裏,這樣的打扮放在未來二十年後,也是不會出錯的。


    看到丈夫和一對兒女,立即笑開了,走路更加快了,走到臨近,先是摸了摸方如初的腦袋,然後抱過丈夫懷裏的方知濃,親了兩下,問道:“有沒有想媽媽?”


    方季康自然而然地接過她手裏的行李包。


    於麗英這回去得遠,去了天津的藥廠談生意,所以一去就是一個多禮拜,方如初已經到於麗英腰這裏了,模樣也是愈發地像於麗英,顯得非常俊秀。


    方知濃也回以甜甜地吻:“想媽媽。”


    方如初有些不好意思說出口,扯了扯於麗英的衣袖:“媽媽,我們快走吧,快去吃飯了。”


    於麗英笑著說:“好,咱們去吃飯,是不是餓壞了?”


    “他們在路上吃過點,你兒子擔心你餓呢。”方季康毫不留情地揭穿他,方如初臉有些燒。‘


    於麗英笑容更燦爛了一些,揉了揉兒子的頭。


    車站旁邊開了一家肯德基,據說小孩子都很喜歡吃,門口都是要排隊進去的,正好離得近,夫妻倆就想帶孩子去吃吃看。


    排了五分鍾才輪到,方知濃看著熟悉許多年未變的裝潢,沒想到不用到兩千年後,她就吃到了肯德基。


    四周大部分都是大人帶小孩子來的,裏頭鬧哄哄得比菜市場還吵,有因為大人不給點什麽而坐在地上吵鬧哭泣的,有吃得開心到大聲喧嘩的。


    方季康和於麗英都點了一些,兩個人對漢堡最為嫌棄,不知道好吃在哪裏,最受歡迎的還是雞翅和蛋撻,不光小孩子,他們吃著的確也很香。


    “這東西就是油炸得香,你看多少油水在裏頭。”於麗英吃完判定道。


    方知濃啃得老歡了,終於又吃到了奧爾良烤翅,還是這個味道這個配方,真是太想念了。肯德基這個東西就是很神奇,你說它不幹淨,誰都知道,可是很久沒吃,你還是會想去吃它。


    一家人吃完了開車回w市的家裏,到w市天都黑透了,現在城鄉公路沒有夜燈,路也不好,不大好開,還是在市裏住一晚穩妥。


    自從回了鄉下以後,w市這裏更像是個臨時落腳點了,夫妻倆把家裏收拾了一下才能住人。


    住慣了鄉下的大房子,市裏的房子真的顯得愈發的小,房間也就兩個,有一個還特別小,隻能放下一張小床,兩個孩子睡一道真是狹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零年代富二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桑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桑榆並收藏九零年代富二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