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真是自掃門前雪呀!
陸威暗暗唾棄了一聲, 卻也不得不勉強定了定神, 實話實說:“世子, 在下一直仰慕北疆軍威,隻盼有朝一日, 能與之並肩作戰,外禦敵寇,內清動亂。”
聽到他的話,蕭虞不禁有些詫異。
她見陸威跟著宋德一道來,原本還以為是要投奔她的,卻原來,人家要投奔的燕王府的軍隊呀!
蕭虞看了宋德一眼,暗道:罷了, 就當是給宋德一個人情吧。
她當下便道:“陸公子若是有意北上,孤倒是可以提供一封薦書。隻是不知,宣威將軍對此有何看法?”
陸威大喜過望, 連忙道:“世子放心,若在下自己有了門路, 家父是絕對不會攔著在下上進的。”
他家裏的資源雖然不多, 父母也比較偏心長姐, 但卻從不會要求他與弟弟將自己得到的資源讓給長姐。
用父親的話說:“讓你們自己找門路, 本就是為父無能了, 哪裏還有臉奪了你們的東西呢?”
因此, 他們姐弟三人相處也一向和睦, 並沒有誰因此而心生怨恨的。
既然不會好心辦壞事, 蕭虞便道:“既然如此,陸公子可稍等片刻,我這就讓家人準備筆墨。”
見她如此上心,陸威感念不已,連連道:“多謝世子,多謝世子。”
待下人呈上筆墨,蕭虞執筆蘸墨,一揮而就。伺候筆墨的侍女小心地將墨跡吹幹,當著陸威的麵封了起來,遞給了他。
就在陸威要再次道謝的時候,於鶴急急忙忙地跑了進來,滿臉喜色地對蕭虞說:“世子,北疆大捷!”
蕭虞霍然起身,三兩步走到他身邊,忍不住要再確認一遍:“長史說什麽?”
於鶴哈哈一笑,不厭其煩地重複:“北疆大捷,北疆大捷!世子,北疆大捷呀!”
也不怪他如此激動,實在是自燕靖王上表北遷之後,燕王府連續三代休養生息。平日裏雖也有戰事,但那都是小打小鬧,許久沒有大規模的戰役了,也沒有值得動用紅翎特使的大勝了。
而這一次的喜訊,正是紅翎特使一路喊著傳到京城的。
蕭虞激動地在原地轉了好幾個圈兒,還是於鶴出言提醒她,待會兒至尊可能要召見,她才急忙吩咐人備水,她要沐浴更衣。
宋德和陸威見此,知曉燕王世子怕是無暇理會他們了,便識趣地告辭了。隻不過,陸威卻是走的一步三回頭,想要從燕王世子這裏多了解一下北疆的軍隊。
最終,還是宋德看不下去了,拉著他硬生生把他給拽走了。
果然,沒過多久,傳旨的女官就來了。
也不知是否是緣分使然,這一次來燕王府傳旨的女官,正是蕭虞初入帝都那夜,在宮中為她守夜的荀煦。
多時未見,荀煦倒是風采依舊,對蕭虞也是一如既往的殷切。
因著事情緊急,荀煦並沒有帶什麽聖旨,僅僅是帶了至尊的口諭,說是北疆捷報至,宣燕王世子入宮。
蕭虞是早有準備,領旨之後便表示現在就可以入宮了。
荀煦倒是有意與她親近一番,但她善於察言觀色,看出燕王世子內心的迫切,便把一肚子的好話都咽了回去,以最快的速度領著燕王世子入宮了。
此舉果然合了蕭虞的心思,至少分開的時候,燕王世子對她的態度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
雖然隻是一點點,但對荀煦來說,已經夠了。這一次是一點點,下一次不就又多了一點點嗎?
她原本也不敢將寶壓在最熱門的燕王世子身上的,但身為女官之首的袁月想要爆冷門,就別怪她來搶熱灶了!
她在這五品女官的位置上坐得太久了,偏偏袁月比她年輕,她已經放棄了更進一步的希望了。
但如今,袁月自己要走岔路,就怪不得她的心思重新活絡了。
像蕭虞一樣早有準備的不是一個兩個,她到披香殿的時候,已經有不少重臣都來了。
蕭虞與相熟的一一見過了禮,最後才走到蕭樗與蕭辟麵前,滿臉笑意地拱手施禮:“見過兩位堂兄。”
蕭辟施施然還禮:“阿虞堂妹。”
蕭樗則是一把扯住她,嗔怪道:“阿虞不厚道,這麽大的事,也不提前給哥哥說一聲!”
隻這一句話,便將殿內大部分人的目光都引了過來。大家這才想起來:是呀,北疆可不就是燕王的地盤嗎?若說此事燕王世子毫不知情,說出來誰也不信呐!
若非蕭虞自己知道,她得到消息的確沒比在場眾人早一刻鍾,她也不相信,北疆的消息,她竟未提前得知。
此時此刻,她卻是有苦說不出。但她可不是平白吃虧的性子,轉頭就拉了蕭樗做墊背:“我知道的,也不比阿樗哥哥早多少。”
然後,她就睜著一雙水汪汪的杏眼,驚訝地看向蕭辟:“怎麽,阿樗哥哥事先沒和堂兄說嗎?”
她這麽一提,眾人也都記起來了,北疆的消息,燕王府固然是最早得到的,震懾西域的瑞王府也晚不了多少。
一時間,眾人都覺得蕭樗有些不厚道,誠心坑自己堂妹呢。就連蕭辟,看蕭樗的目光也幽深起來。很顯然,他縱然不全信了蕭虞的話,也不會認為蕭樗當真不比他早知道。
蕭樗一看便知,解釋是沒用的。他先前也是料定了蕭虞沒法解釋,才出言坑她的,誰知這丫頭反應這麽快?
接到蕭虞暗含得意的眼神,蕭樗氣悶之餘,也不禁覺得好笑。
待人都到齊之後,蕭澄便帶著鄭麟進來了。鄭麟手裏親自拿著一個青翠的竹筒,竹筒上係了一條大紅色的緞帶,打成了一種特殊的結。這種結一旦解開,就很難再此打成。
眾人拜過至尊之後,目光便不由自主地往那竹筒上瞟。而那竹筒裏裝著的,正是北疆來的戰報。
自大晉開國以來,戰報便以竹筒裝盛,以緞帶封口。隻不過,捷報用的是翠竹筒,係紅色緞帶;凶報用的是黃竹筒,係黑色緞帶。
“眾卿快快免禮。”蕭澄的興致極高,臉上笑容明朗,一向病態的蒼白也被滿麵的紅光代替。
他當著眾臣的麵,親手解下了紅綢,打開了竹筒的漆封,取出裏麵的戰報迅速瀏覽了一遍。
即便早已從紅翎急使那裏知道了結果,可親眼再看一遍,蕭澄還是忍不住大笑出聲:“哈哈哈哈……來,快,快,快,傳給眾卿看看。”
天下承平日久,蕭澄偏偏是個體弱卻誌堅的,一心向往金戈鐵馬的戰場。這次的捷報,可以說是自他登基以來第一場足以動用紅翎特使的大捷,他心頭的激動,可想而知。
鄭麟親自捧著捷報傳閱眾臣,從宗室王公開始,再到勳貴,再到朝中重臣。在場的官職最低的,也是三品。
因蕭虞對這場戰事早有了解,甚至此戰的開場,就是由她啟的局,她反而成了在場眾人裏最淡定的一個。
眾人還在傳閱,蕭澄已是忍不住道:“燕王兄組織了人手進京獻俘,下月初便會到京。到時候,朕也會命人帶領眾卿於正陽門迎接,朕則於太和殿前接見入京將士。”
至尊一開口,下麵的人也不敢再慢慢看了,匆匆傳閱了一遍,就專心聽至尊說話了。
這一聽就不得了了,眾人一下子就打起了精神,等兵部尚書開口詢問:“不知至尊準備派何人帶領重臣?”之後,眾人的神經都緊繃到了極點。
——這個人選,若是至尊早有聖斷也便罷了,大家都跟著至尊走,總不擔心走岔了路。可若至尊並無定論,那他們可就要為自己心目中的人選爭上一爭了。
蕭澄沉吟了片刻,目光在蕭辟與蕭虞之間迅速流連之後,便故作為難道:“不知眾卿可有人選?”
他話音一落,立時便有人跳了出來:“啟稟至尊,既是帶領眾臣,便是代表了至尊,這人選就不得不慎重。臣以為,毅王世子辟,為至尊子侄,且已成年,可擔此重任。”
這話得到了許多人的讚同。
國賴長君,自古而然。
至尊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在諸王世子中挑選儲君,大部分朝臣都覺得犯不著在這方麵跟至尊擰著來。但具體選哪一個,他們總能有點兒自己的想法吧?
因此,雖然他們四個的年紀實際上差不了多少,可蕭辟還是因年長的優勢,無形中得到了許多天然的支持者。
頭一個提議蕭辟的人一出現,下麵蠢蠢欲動的許多人立時出言附議,內容無一例外,都是隱隱圍繞“國賴長君”這一主題的。
對於這種情況,蕭辟早有預料,此時他眼觀鼻鼻觀心,一副“全靠至尊做主”的模樣。
蕭樗的目光有些奇異,卻不是在看蕭辟,而是在看蕭虞。
或許,除了身為當事人的蕭虞,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麽。
可蕭虞在意他的想法嗎?
她自然是在意的。
她可以不在意任何人的想法,卻無法不在意蕭樗。
但她卻不會有任何反應。隻因她知曉,這些人的支持不過是空中樓閣,蕭辟自己都不在意有或沒有。真正折服於蕭辟才能而支持他的人,都還沒有出聲。
就像真正支持蕭虞的人,也不會這麽快就跳出來一樣。
蕭虞在意的是蕭辟的想法,卻不是這些無關緊要之人的想法。
因而,她衝蕭樗一笑,便老神在在地看起了熱鬧。
陸威暗暗唾棄了一聲, 卻也不得不勉強定了定神, 實話實說:“世子, 在下一直仰慕北疆軍威,隻盼有朝一日, 能與之並肩作戰,外禦敵寇,內清動亂。”
聽到他的話,蕭虞不禁有些詫異。
她見陸威跟著宋德一道來,原本還以為是要投奔她的,卻原來,人家要投奔的燕王府的軍隊呀!
蕭虞看了宋德一眼,暗道:罷了, 就當是給宋德一個人情吧。
她當下便道:“陸公子若是有意北上,孤倒是可以提供一封薦書。隻是不知,宣威將軍對此有何看法?”
陸威大喜過望, 連忙道:“世子放心,若在下自己有了門路, 家父是絕對不會攔著在下上進的。”
他家裏的資源雖然不多, 父母也比較偏心長姐, 但卻從不會要求他與弟弟將自己得到的資源讓給長姐。
用父親的話說:“讓你們自己找門路, 本就是為父無能了, 哪裏還有臉奪了你們的東西呢?”
因此, 他們姐弟三人相處也一向和睦, 並沒有誰因此而心生怨恨的。
既然不會好心辦壞事, 蕭虞便道:“既然如此,陸公子可稍等片刻,我這就讓家人準備筆墨。”
見她如此上心,陸威感念不已,連連道:“多謝世子,多謝世子。”
待下人呈上筆墨,蕭虞執筆蘸墨,一揮而就。伺候筆墨的侍女小心地將墨跡吹幹,當著陸威的麵封了起來,遞給了他。
就在陸威要再次道謝的時候,於鶴急急忙忙地跑了進來,滿臉喜色地對蕭虞說:“世子,北疆大捷!”
蕭虞霍然起身,三兩步走到他身邊,忍不住要再確認一遍:“長史說什麽?”
於鶴哈哈一笑,不厭其煩地重複:“北疆大捷,北疆大捷!世子,北疆大捷呀!”
也不怪他如此激動,實在是自燕靖王上表北遷之後,燕王府連續三代休養生息。平日裏雖也有戰事,但那都是小打小鬧,許久沒有大規模的戰役了,也沒有值得動用紅翎特使的大勝了。
而這一次的喜訊,正是紅翎特使一路喊著傳到京城的。
蕭虞激動地在原地轉了好幾個圈兒,還是於鶴出言提醒她,待會兒至尊可能要召見,她才急忙吩咐人備水,她要沐浴更衣。
宋德和陸威見此,知曉燕王世子怕是無暇理會他們了,便識趣地告辭了。隻不過,陸威卻是走的一步三回頭,想要從燕王世子這裏多了解一下北疆的軍隊。
最終,還是宋德看不下去了,拉著他硬生生把他給拽走了。
果然,沒過多久,傳旨的女官就來了。
也不知是否是緣分使然,這一次來燕王府傳旨的女官,正是蕭虞初入帝都那夜,在宮中為她守夜的荀煦。
多時未見,荀煦倒是風采依舊,對蕭虞也是一如既往的殷切。
因著事情緊急,荀煦並沒有帶什麽聖旨,僅僅是帶了至尊的口諭,說是北疆捷報至,宣燕王世子入宮。
蕭虞是早有準備,領旨之後便表示現在就可以入宮了。
荀煦倒是有意與她親近一番,但她善於察言觀色,看出燕王世子內心的迫切,便把一肚子的好話都咽了回去,以最快的速度領著燕王世子入宮了。
此舉果然合了蕭虞的心思,至少分開的時候,燕王世子對她的態度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
雖然隻是一點點,但對荀煦來說,已經夠了。這一次是一點點,下一次不就又多了一點點嗎?
她原本也不敢將寶壓在最熱門的燕王世子身上的,但身為女官之首的袁月想要爆冷門,就別怪她來搶熱灶了!
她在這五品女官的位置上坐得太久了,偏偏袁月比她年輕,她已經放棄了更進一步的希望了。
但如今,袁月自己要走岔路,就怪不得她的心思重新活絡了。
像蕭虞一樣早有準備的不是一個兩個,她到披香殿的時候,已經有不少重臣都來了。
蕭虞與相熟的一一見過了禮,最後才走到蕭樗與蕭辟麵前,滿臉笑意地拱手施禮:“見過兩位堂兄。”
蕭辟施施然還禮:“阿虞堂妹。”
蕭樗則是一把扯住她,嗔怪道:“阿虞不厚道,這麽大的事,也不提前給哥哥說一聲!”
隻這一句話,便將殿內大部分人的目光都引了過來。大家這才想起來:是呀,北疆可不就是燕王的地盤嗎?若說此事燕王世子毫不知情,說出來誰也不信呐!
若非蕭虞自己知道,她得到消息的確沒比在場眾人早一刻鍾,她也不相信,北疆的消息,她竟未提前得知。
此時此刻,她卻是有苦說不出。但她可不是平白吃虧的性子,轉頭就拉了蕭樗做墊背:“我知道的,也不比阿樗哥哥早多少。”
然後,她就睜著一雙水汪汪的杏眼,驚訝地看向蕭辟:“怎麽,阿樗哥哥事先沒和堂兄說嗎?”
她這麽一提,眾人也都記起來了,北疆的消息,燕王府固然是最早得到的,震懾西域的瑞王府也晚不了多少。
一時間,眾人都覺得蕭樗有些不厚道,誠心坑自己堂妹呢。就連蕭辟,看蕭樗的目光也幽深起來。很顯然,他縱然不全信了蕭虞的話,也不會認為蕭樗當真不比他早知道。
蕭樗一看便知,解釋是沒用的。他先前也是料定了蕭虞沒法解釋,才出言坑她的,誰知這丫頭反應這麽快?
接到蕭虞暗含得意的眼神,蕭樗氣悶之餘,也不禁覺得好笑。
待人都到齊之後,蕭澄便帶著鄭麟進來了。鄭麟手裏親自拿著一個青翠的竹筒,竹筒上係了一條大紅色的緞帶,打成了一種特殊的結。這種結一旦解開,就很難再此打成。
眾人拜過至尊之後,目光便不由自主地往那竹筒上瞟。而那竹筒裏裝著的,正是北疆來的戰報。
自大晉開國以來,戰報便以竹筒裝盛,以緞帶封口。隻不過,捷報用的是翠竹筒,係紅色緞帶;凶報用的是黃竹筒,係黑色緞帶。
“眾卿快快免禮。”蕭澄的興致極高,臉上笑容明朗,一向病態的蒼白也被滿麵的紅光代替。
他當著眾臣的麵,親手解下了紅綢,打開了竹筒的漆封,取出裏麵的戰報迅速瀏覽了一遍。
即便早已從紅翎急使那裏知道了結果,可親眼再看一遍,蕭澄還是忍不住大笑出聲:“哈哈哈哈……來,快,快,快,傳給眾卿看看。”
天下承平日久,蕭澄偏偏是個體弱卻誌堅的,一心向往金戈鐵馬的戰場。這次的捷報,可以說是自他登基以來第一場足以動用紅翎特使的大捷,他心頭的激動,可想而知。
鄭麟親自捧著捷報傳閱眾臣,從宗室王公開始,再到勳貴,再到朝中重臣。在場的官職最低的,也是三品。
因蕭虞對這場戰事早有了解,甚至此戰的開場,就是由她啟的局,她反而成了在場眾人裏最淡定的一個。
眾人還在傳閱,蕭澄已是忍不住道:“燕王兄組織了人手進京獻俘,下月初便會到京。到時候,朕也會命人帶領眾卿於正陽門迎接,朕則於太和殿前接見入京將士。”
至尊一開口,下麵的人也不敢再慢慢看了,匆匆傳閱了一遍,就專心聽至尊說話了。
這一聽就不得了了,眾人一下子就打起了精神,等兵部尚書開口詢問:“不知至尊準備派何人帶領重臣?”之後,眾人的神經都緊繃到了極點。
——這個人選,若是至尊早有聖斷也便罷了,大家都跟著至尊走,總不擔心走岔了路。可若至尊並無定論,那他們可就要為自己心目中的人選爭上一爭了。
蕭澄沉吟了片刻,目光在蕭辟與蕭虞之間迅速流連之後,便故作為難道:“不知眾卿可有人選?”
他話音一落,立時便有人跳了出來:“啟稟至尊,既是帶領眾臣,便是代表了至尊,這人選就不得不慎重。臣以為,毅王世子辟,為至尊子侄,且已成年,可擔此重任。”
這話得到了許多人的讚同。
國賴長君,自古而然。
至尊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在諸王世子中挑選儲君,大部分朝臣都覺得犯不著在這方麵跟至尊擰著來。但具體選哪一個,他們總能有點兒自己的想法吧?
因此,雖然他們四個的年紀實際上差不了多少,可蕭辟還是因年長的優勢,無形中得到了許多天然的支持者。
頭一個提議蕭辟的人一出現,下麵蠢蠢欲動的許多人立時出言附議,內容無一例外,都是隱隱圍繞“國賴長君”這一主題的。
對於這種情況,蕭辟早有預料,此時他眼觀鼻鼻觀心,一副“全靠至尊做主”的模樣。
蕭樗的目光有些奇異,卻不是在看蕭辟,而是在看蕭虞。
或許,除了身為當事人的蕭虞,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麽。
可蕭虞在意他的想法嗎?
她自然是在意的。
她可以不在意任何人的想法,卻無法不在意蕭樗。
但她卻不會有任何反應。隻因她知曉,這些人的支持不過是空中樓閣,蕭辟自己都不在意有或沒有。真正折服於蕭辟才能而支持他的人,都還沒有出聲。
就像真正支持蕭虞的人,也不會這麽快就跳出來一樣。
蕭虞在意的是蕭辟的想法,卻不是這些無關緊要之人的想法。
因而,她衝蕭樗一笑,便老神在在地看起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