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大晉曆史, 景帝朝是最特殊的存在。
非但如此,便是遍覽史冊, 也再找不出第二個似景帝朝那般詭異又奇異和諧的存在了。
真說起來, 這大晉曆代帝王還真有些邪乎。凡是女主登位的, 一個個都身強體健、精力旺盛, 哪怕不能再創輝煌,也能蕭規曹隨,延續盛世。
可若是男主禦極的, 除卻開國武帝之外,一個兩個的都體弱多病。
非但如此, 就連各地宗親藩王, 乃至國公也是如此。
因此, 哪怕開國武帝是個反封建迷信的先鋒, 許多人也都私底下嘀咕:難不成,這大晉的天下,偏愛女主嗎?
哦, 順嘴說一句:蕭澄之所以在蕭辟和蕭虞之間更偏向後者,也未嚐沒有這方麵的原因。
而景帝, 便是繼武帝之後的第二位男主。
少年登基, 體弱多病。
因此, 才會縱得那梁賊攬權,囂張跋扈, 連在京的宗室都不得不避其鋒芒。
奈何, 景帝雖身體不好, 性子卻烈得很,抓住了機會便傳召於分封各地的藩王,命他們入京勤王,清君側!
景帝想得清楚明白:藩王帶兵清君側,很有可能把“君”一塊兒給清了。
但凡他身體好一些,精力旺盛一些,一個權臣,多費些心思也就料理了。
可是天不假年,如之奈何?
景帝是寧願藩王入京後順便篡位,也不願江山社稷把握在臣下手中。
但景帝很明顯是想多了。
前麵已經說過了,大晉宗室人丁稀少,哪怕是旁支的旁支,從一出生開始,也都注定了衣食無憂,前程似錦,更何況是藩王?
除非是似蕭澄這般,下了明旨從藩王世子中擇嗣的,對於生活安穩富貴的藩王們來說:冒著風險篡位,顯然是很不劃算的!
所以,多思的景帝擔憂的“順便把君也給清了”的情況,並沒有發生。
非但如此,各藩王親自帶兵勤王,替景帝震完場子之後,便自動自發地請辭了。
——封地裏也有一大堆事兒呢,且景帝已有儲君出世,誰耐煩在帝都裏耗?
但景帝反而不樂意了。
他體弱是天生的,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元帝才剛剛三歲,是個真正的懵懂稚兒。
他沒有精力壓製梁賊,就有精力壓製別人了嗎?
就比如,他的皇後。
梁賊乃是外臣,帝王誅殺權臣,向來是不需要什麽太周全的借口的。
但皇後卻不一樣。
皇後與天子夫妻一體,亦是君,且與京城的幾位宗室國公都有交情。
先前是因著有梁賊那個共同的敵人,皇後為求自保,自然是團結在景帝周圍,盡心竭力地輔佐他。
可景帝太清楚他的皇後是個什麽樣的人了!
若是藩王就此離京,又沒了強勁的外敵,皇後肯定會想著要把持朝政。
必要的時候,她甚至會不惜讓景帝崩逝,聯合五位國公扶持年幼的太子登基,使上一個大大的陽謀:
——挾天子以令諸侯!
反正都是一家人,景帝是破罐子破摔了,也並不避諱什麽。
待諸王知曉景帝的處境之後,便商議了一個折中的法子,那就是先召令諸王世子入京,統領六部,震懾不臣。
然後,諸王才各自離京,返回封地。
而那早已下獄待死的梁太尉,就此倒了大黴,從死變成了生不如死。
幾位王世子請示過景帝之後,便將那梁太尉一家都放了。非但如此,成了年的還都給了虛職。
梁太尉頓感不妙,卻又攝於諸王世子之威,連自裁都不敢,唯恐斷絕了子孫可能有的一線生機。
諸王世子並沒有為難過他,隻是時不時的某些舉動會讓他汗毛直豎,膽戰心驚罷了。
是的,對於諸王世子來說,總結詞匯就是“罷了”。如此的輕慢與毫不在意,看他就仿佛在看一隻連掙紮都不敢的螻蟻。
這一下子,不但鎮住了景後,更是鎮住滿朝文武。
而後,便是梳理六部、整頓天下,乃至輪流教導太子。
眾王世子各有手段。又因皆無爭位之心,能齊心合力。其手段之高超,心思之精巧,殺伐之果決,絕對不止是一乘於九那麽簡單!
終景帝一朝,天下百姓是安穩了,可天下的官員卻是個個戰戰兢兢,無不在殫精竭慮之餘,還得時時刻刻擔心自己的小命。
直到元帝登基,諸王世子卸職歸還封地之後,才勉強好了一點兒。
蕭虞嚴重懷疑:江浙官員之所以敢幹出這種膽大包天的事,絕對是因長久的壓抑之後爆發的反彈。
而這種情況下,元帝就算銳氣再盛,也不能再過度嚴苛,以免觸及許多官員緊繃而敏感的神經,弄出更不可收拾的事來。
所以,她隻得懷柔,安撫人心。
聽了蕭虞一番分析,蕭澄笑著點了點頭,讚賞道:“果然是好資質!”
蕭虞揚眸一笑,嘴裏卻是謙虛得很:“至尊過獎了。”
“嗯。”蕭澄看了她一眼,問道,“然後呢?”
“啊,還有然後?”蕭虞有點兒懵,還有點兒沮喪。
——她還以為自己已經分析地夠周全了,哪裏想到竟還有然後!
蕭澄笑了笑,捏了一塊兒蘋果遞給她,安撫道:“你這般年紀,能分析出前麵的那些,已經很好了。”
“是嗎?”蕭虞卻明顯是不大信,接過蘋果鬱悶地咬了一口。
“朕騙你做什麽?”蕭澄道,“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不過,這個原因牽扯到了人心。你年紀小,經曆的事少,想不到才正常。”
這一回,蕭虞總算是被安穩到了一點兒,抬眸問道:“什麽原因?”
蕭澄的表情有些複雜:“元帝之所以極盡懷柔,為的就是想要消除諸王世子的影響,想讓天下人知道,她才是這天下真正的主人!”
“那這也矯枉過正了吧?”蕭虞忍不住小聲吐槽。
一句話出口,她才意識到自己是在妄議祖先,不由神色一僵,訕訕地看著蕭澄,幹笑了兩聲。
蕭澄無奈地瞪了她一眼,卻也不得不承認:“是啊,矯枉過正了。幸而,元帝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症結,在接下來建安七年的另一件大案中,雖還是懷柔,卻殺伐果決地多了。”
“建安七年?”蕭虞不由起身,繞過屏風,在一堆折子裏巴拉出了這一本,邊看邊問,“是江南水患的這件案子嗎?”
蕭澄道:“不錯,就是這件。”
蕭虞仔仔細細看了看,點頭道:“這個處理的嘛,還算合我的心意。”
蕭澄被她逗得一笑,繼而便延伸道:“所以呀,從元帝朝以後,咱們家便總結出了經驗:天子與臣下之間,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想要和平共處,那比登天還難!而做君主的,可以對百姓仁善,卻不能對臣下心慈手軟。所謂:君威如獄,便是如此。”
蕭虞點頭受教:“阿虞明白了。”
“嗯。”蕭澄欣慰地點了點頭,又道,“你還有何不解之處,一並說來吧。”
蕭虞便又就著奏折中的處置難以理解的地方請教了蕭澄。蕭澄今日裏精神特別好,一一耐心地為她解答。
這一日裏,蕭虞當真是受益匪淺,覺得這麽多年學的許多東西都更通透了。
眼見天色已晚,一旁的鄭麟盯著至尊地壓力上前提醒:“至尊,世子,到了晚膳時辰了。”
蕭虞猛然回神,看了看沙漏,懊惱道:“已經這麽晚了?是阿虞之過,沒注意時辰,勞至尊今日多思。”
“你有什麽過錯?”蕭澄笑道,“你學得好,朕高興還來不及呢。這一高興,就覺得神清氣爽,比歇一日還要輕鬆!”
於是,蕭虞笑了笑,也不再多言。
蕭澄便道:“傳膳吧。”
非但如此,便是遍覽史冊, 也再找不出第二個似景帝朝那般詭異又奇異和諧的存在了。
真說起來, 這大晉曆代帝王還真有些邪乎。凡是女主登位的, 一個個都身強體健、精力旺盛, 哪怕不能再創輝煌,也能蕭規曹隨,延續盛世。
可若是男主禦極的, 除卻開國武帝之外,一個兩個的都體弱多病。
非但如此, 就連各地宗親藩王, 乃至國公也是如此。
因此, 哪怕開國武帝是個反封建迷信的先鋒, 許多人也都私底下嘀咕:難不成,這大晉的天下,偏愛女主嗎?
哦, 順嘴說一句:蕭澄之所以在蕭辟和蕭虞之間更偏向後者,也未嚐沒有這方麵的原因。
而景帝, 便是繼武帝之後的第二位男主。
少年登基, 體弱多病。
因此, 才會縱得那梁賊攬權,囂張跋扈, 連在京的宗室都不得不避其鋒芒。
奈何, 景帝雖身體不好, 性子卻烈得很,抓住了機會便傳召於分封各地的藩王,命他們入京勤王,清君側!
景帝想得清楚明白:藩王帶兵清君側,很有可能把“君”一塊兒給清了。
但凡他身體好一些,精力旺盛一些,一個權臣,多費些心思也就料理了。
可是天不假年,如之奈何?
景帝是寧願藩王入京後順便篡位,也不願江山社稷把握在臣下手中。
但景帝很明顯是想多了。
前麵已經說過了,大晉宗室人丁稀少,哪怕是旁支的旁支,從一出生開始,也都注定了衣食無憂,前程似錦,更何況是藩王?
除非是似蕭澄這般,下了明旨從藩王世子中擇嗣的,對於生活安穩富貴的藩王們來說:冒著風險篡位,顯然是很不劃算的!
所以,多思的景帝擔憂的“順便把君也給清了”的情況,並沒有發生。
非但如此,各藩王親自帶兵勤王,替景帝震完場子之後,便自動自發地請辭了。
——封地裏也有一大堆事兒呢,且景帝已有儲君出世,誰耐煩在帝都裏耗?
但景帝反而不樂意了。
他體弱是天生的,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元帝才剛剛三歲,是個真正的懵懂稚兒。
他沒有精力壓製梁賊,就有精力壓製別人了嗎?
就比如,他的皇後。
梁賊乃是外臣,帝王誅殺權臣,向來是不需要什麽太周全的借口的。
但皇後卻不一樣。
皇後與天子夫妻一體,亦是君,且與京城的幾位宗室國公都有交情。
先前是因著有梁賊那個共同的敵人,皇後為求自保,自然是團結在景帝周圍,盡心竭力地輔佐他。
可景帝太清楚他的皇後是個什麽樣的人了!
若是藩王就此離京,又沒了強勁的外敵,皇後肯定會想著要把持朝政。
必要的時候,她甚至會不惜讓景帝崩逝,聯合五位國公扶持年幼的太子登基,使上一個大大的陽謀:
——挾天子以令諸侯!
反正都是一家人,景帝是破罐子破摔了,也並不避諱什麽。
待諸王知曉景帝的處境之後,便商議了一個折中的法子,那就是先召令諸王世子入京,統領六部,震懾不臣。
然後,諸王才各自離京,返回封地。
而那早已下獄待死的梁太尉,就此倒了大黴,從死變成了生不如死。
幾位王世子請示過景帝之後,便將那梁太尉一家都放了。非但如此,成了年的還都給了虛職。
梁太尉頓感不妙,卻又攝於諸王世子之威,連自裁都不敢,唯恐斷絕了子孫可能有的一線生機。
諸王世子並沒有為難過他,隻是時不時的某些舉動會讓他汗毛直豎,膽戰心驚罷了。
是的,對於諸王世子來說,總結詞匯就是“罷了”。如此的輕慢與毫不在意,看他就仿佛在看一隻連掙紮都不敢的螻蟻。
這一下子,不但鎮住了景後,更是鎮住滿朝文武。
而後,便是梳理六部、整頓天下,乃至輪流教導太子。
眾王世子各有手段。又因皆無爭位之心,能齊心合力。其手段之高超,心思之精巧,殺伐之果決,絕對不止是一乘於九那麽簡單!
終景帝一朝,天下百姓是安穩了,可天下的官員卻是個個戰戰兢兢,無不在殫精竭慮之餘,還得時時刻刻擔心自己的小命。
直到元帝登基,諸王世子卸職歸還封地之後,才勉強好了一點兒。
蕭虞嚴重懷疑:江浙官員之所以敢幹出這種膽大包天的事,絕對是因長久的壓抑之後爆發的反彈。
而這種情況下,元帝就算銳氣再盛,也不能再過度嚴苛,以免觸及許多官員緊繃而敏感的神經,弄出更不可收拾的事來。
所以,她隻得懷柔,安撫人心。
聽了蕭虞一番分析,蕭澄笑著點了點頭,讚賞道:“果然是好資質!”
蕭虞揚眸一笑,嘴裏卻是謙虛得很:“至尊過獎了。”
“嗯。”蕭澄看了她一眼,問道,“然後呢?”
“啊,還有然後?”蕭虞有點兒懵,還有點兒沮喪。
——她還以為自己已經分析地夠周全了,哪裏想到竟還有然後!
蕭澄笑了笑,捏了一塊兒蘋果遞給她,安撫道:“你這般年紀,能分析出前麵的那些,已經很好了。”
“是嗎?”蕭虞卻明顯是不大信,接過蘋果鬱悶地咬了一口。
“朕騙你做什麽?”蕭澄道,“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不過,這個原因牽扯到了人心。你年紀小,經曆的事少,想不到才正常。”
這一回,蕭虞總算是被安穩到了一點兒,抬眸問道:“什麽原因?”
蕭澄的表情有些複雜:“元帝之所以極盡懷柔,為的就是想要消除諸王世子的影響,想讓天下人知道,她才是這天下真正的主人!”
“那這也矯枉過正了吧?”蕭虞忍不住小聲吐槽。
一句話出口,她才意識到自己是在妄議祖先,不由神色一僵,訕訕地看著蕭澄,幹笑了兩聲。
蕭澄無奈地瞪了她一眼,卻也不得不承認:“是啊,矯枉過正了。幸而,元帝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症結,在接下來建安七年的另一件大案中,雖還是懷柔,卻殺伐果決地多了。”
“建安七年?”蕭虞不由起身,繞過屏風,在一堆折子裏巴拉出了這一本,邊看邊問,“是江南水患的這件案子嗎?”
蕭澄道:“不錯,就是這件。”
蕭虞仔仔細細看了看,點頭道:“這個處理的嘛,還算合我的心意。”
蕭澄被她逗得一笑,繼而便延伸道:“所以呀,從元帝朝以後,咱們家便總結出了經驗:天子與臣下之間,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想要和平共處,那比登天還難!而做君主的,可以對百姓仁善,卻不能對臣下心慈手軟。所謂:君威如獄,便是如此。”
蕭虞點頭受教:“阿虞明白了。”
“嗯。”蕭澄欣慰地點了點頭,又道,“你還有何不解之處,一並說來吧。”
蕭虞便又就著奏折中的處置難以理解的地方請教了蕭澄。蕭澄今日裏精神特別好,一一耐心地為她解答。
這一日裏,蕭虞當真是受益匪淺,覺得這麽多年學的許多東西都更通透了。
眼見天色已晚,一旁的鄭麟盯著至尊地壓力上前提醒:“至尊,世子,到了晚膳時辰了。”
蕭虞猛然回神,看了看沙漏,懊惱道:“已經這麽晚了?是阿虞之過,沒注意時辰,勞至尊今日多思。”
“你有什麽過錯?”蕭澄笑道,“你學得好,朕高興還來不及呢。這一高興,就覺得神清氣爽,比歇一日還要輕鬆!”
於是,蕭虞笑了笑,也不再多言。
蕭澄便道:“傳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