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晚點再來吧……
可是小三兒這個要求他真的滿足不了, 至少現在滿足不了。不過他也沒有直接武斷的拒絕,而是解釋道:“三兒啊,你爸我每個月就漲了七塊錢, 咱家還得吃飯穿衣, 給你們買本子墨汁,那個錄音機我知道,在百貨大樓見過,要不要票咱先不說,光錢就要三百多塊錢, 爸從現在開始每個月攢5塊錢, 什麽時候錢夠了就給你買行嗎?”
宋時雨算了算,等錢夠了那也是好幾年以後的事了,心裏第一次對錢有了概念, 原來我們家這麽窮啊。
“還有,因為這是你們額外開支,你二哥要刷一個月碗換足球,一個足球最貴不到三塊錢, 你的收音機是足球的100倍,你拿什麽換?”宋爸爸解釋完怎麽買收音機開始講條件。
換?宋時雨看看老爸,再看看正吭哧吭哧刷鍋洗碗的二哥, 這個他還沒有想過。100倍, 聽著像個天文數字, 他要是刷碗100個月……
宋長河看兒子沒說話, 以為他不高興了,“三兒,不高興了?”
宋時雨搖搖頭,“爸,三百塊很難掙?”
這可讓他怎麽回答?宋長河一時沒了言語。說難吧,顯得自己很無能,說不難,剛才的話又像是糊弄孩子,最後說:“不是特別難,但需要時間。”
宋時雨點點頭,他知道了,是難的。
宋爸爸以為兒子的小心靈受傷了,拿出一毛錢塞給他,“好好想想,跟弟弟買冰棍兒吃吧。”
小四一聽有冰棍兒吃高興的不得了,拉著宋時雨就往外跑。
宋時雨邊走邊拿著一毛錢來回看,錢可真是個好東西。哦,對了,還有奇怪的票。
不由的又想到了那個迷死人的錄音機,這可比每天聽的大喇叭有意思多了,它到底怎麽把聲音裝進去的?
他想要,迫切的想,他覺得自己等不了幾年那麽久。
一大一小兩個孩子一口一口舔著冰棍兒走在大街上,收獲了一大把羨慕的哈喇子。為啥?因為他們吃的是五分錢一根的奶油冰棍。這可是冰棍兒裏的奢侈品,一般人家根本舍不得給孩子買,能買個二分錢的糖水冰棍兒哄哄嘴就不錯了。
宋時雨臉紅撲撲的,不是熱的,是尷尬的。吃冰棍的動作很僵硬,好像吃毒|藥。奶油冰棍兒是好吃,可沒好吃到讓他願意當街吃東西。可是不吃走到家冰棍都要化了,隻能邊走邊吃。他倒是有心隻給小四買一個,可小四見他不吃,自己也不要,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上。
可是為什麽不能當街吃東西,他也說不上來,他就是知道,這顯得沒那麽有教養。
好在沒有人在意吃冰棍兒和教養的問題,走到家,冰棍兒也吃完了,小四還想舔帶甜味的冰棍兒棍,讓宋時雨一拍丟進了垃圾桶裏。
吃完冰棍兒,天也徹底黑了,老爸宋長河已經在樓底下開始了他的保留娛樂節目,下象棋。嗯,不出意外還開啟了吹牛模式,宋時雨已經聽到什麽三年標兵五年模範了。
接著在樓梯口看到了老媽劉二花,正拿著毛線邊纏毛線邊跟一幫婦女嘮家常,也不知道說起了什麽一個個笑得了不得,看到他的眼神都能把他看毛了。肯定又拿他說事兒!不等她們開口宋小三就飛快的跑了上去,再顧不上什麽儀態。
他永遠沒有辦法把來自年長女人的調侃習以為常,隻能敗走。
屋裏靜悄悄的,黑漆漆一片。為了省電,隻要家裏沒有人燈一定是關著的,哪怕就出去十分鍾。
大晚上的也不知道老大老二跑去了哪裏,宋時雨也管不住他們,指揮弟弟在飯桌上鋪開舊報紙,倒上發著臭味兒的墨汁兒開始練毛筆字。
每回聞到墨汁發出的臭味他就忍不住疑惑,這到底是啥玩意兒做的,簡直能臭死人!明明他記得墨是一種很好聞的香味。
反正再記得也沒用,家裏就這條件,能給他買墨汁毛筆練字就已經很奢侈了。紙都是宋長河從單位拿回來的舊報紙,打從練字開始這幾年他就沒見過半張宣紙!就是舊報紙都來得不容易,想帶回家糊牆擦屁股的有的是,還是宋長河跟辦公室老張關係好才弄的到。
兩小的開始安靜的寫字,桌子上也沒有字帖啥的,小四宋時炎就照著哥哥開始給寫的一個字照葫蘆畫瓢,別說,小模樣還真有那麽點兒意思。
宋時雨幹脆自己寫自己的,沉氣,下筆,如行雲流水般的一段出現在報紙上。字跡那叫個漂亮,也就是年齡小腕力不足顯得稍稍無力,可就這也看得出沒有二十年以上的功力根本寫不出這樣的字,關鍵是還得有名師指導!
可是這兩樣宋時雨一樣沒有。
宋小三現年九歲,就是一個普通工人家的孩子,別說什麽名師,就他們這個三線開外的小城市找遍整個市區教毛筆字的都扒拉不出了一個。
而且20年的筆力,他怎麽可能達到?可現實就是這樣,毛筆字他無師自通,不到三歲就自己拿筆比劃,比用鉛筆溜得多,明擺的就是用慣了的。
這孩子是半點兒不知道掩飾,三歲的的娃就我行我素,完全不把兩口子的驚異看在眼裏,不光寫毛筆字,吃飯再好吃也隻八分飽,衣服新舊不論必要幹淨,絕對不穿超過三天的衣裳,站必然挺拔,坐一定腰背挺直,不靠椅背,說話不緊不慢,等等等等,除了愛出去瘋跑,完全沒有個孩子樣。
這可把宋長河兩口子嚇壞了。可是這事也不能說是什麽病,去醫院都不知道查什麽,總不能說我兒子會寫毛筆字,教養好的嚇人,是不是得病了?醫生還不得把他們罵出去。
病肯定不是,他們就以為是什麽不幹淨的東西上了孩子的身。雖然不讓搞封建迷信,可是什麽狐狸精鬼怪之類傳言就沒斷過,這事關係到孩子身體,他們也沒問旁人,專門跑到百裏外的他姥爺家去問了家裏的老人。
無他,他姥爺在十裏八鄉都是出了名的能掐會算,說出來的話準得不得了。
沒錯,就是把報紙用圖釘釘在牆上,懸腕練字。當然,就他跟宋時。理由也是現成的,桌子小鋪不開。
他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三人在桌子上練,地方小,抻不開胳膊,練字效果差,他這樣零基礎的要練十年才能有個樣子。”
宋時北一聽十年人都蒙了,上學都不用上十年讓他學寫字十年?他又不是喜歡得不行,這也太長了,就問第二個選擇是什麽。
“二是在牆上練字,不出三年你能寫得跟我一樣好。”
他一聽這個行啊,三年就能賣對聯賺錢,傻子都知道選哪個。
這兩個小時讓他見識到了什麽叫辛苦。
在牆上懸腕練字跟桌子上那能一樣?別說兩個小時,十分鍾都手腕子酸疼。
第二天手腕子還在酸,筷子都拿不穩,怎麽說也不來了。
宋大嫂不服,還找宋長河告了一狀,“你家三小子也太壞了,一晚上差點兒沒把我家東東胳膊累折了,不想教就不教,有這麽折騰人的嗎?”
宋長河可不能聽人說他孩子不好:“我昨天看著他們練字的,就寫了兩個小時,兩個孩子一模一樣,小三教得可盡心盡力,你可冤別冤枉他。”
宋大嫂拿他也沒辦法,隻能铩羽而歸。
她一走,宋爸爸就點了點三小子:“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宋時雨的手腕子也沒強到哪兒去,同樣酸得提不了東西,可他不在乎。
教學風波就這麽過去了,並沒有給他們的生活激起什麽大的水花,大家說過了看過了,自己的生活還得過,跟往常沒有什麽兩樣。
值得讓人高興的是國家準許了土地分產到戶,宋老爺子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分田了!這讓一大家子人都放心又高興,日子終於有了盼頭。
這天剛放學,宋時雨邁著他特有的步調穩穩當當是往外走,跟周圍一窩蜂往外跑的同學們顯得極其格格不入。
“阿雨。”顧衛峰遠遠的招呼。
“你怎麽來了?李先生好了嗎?”宋時雨臉上笑開,很是燦爛。他都好幾天沒見他們了,過年那會兒忙,結果李先生還病了,他過了好幾天才知道。李先生還不讓他靠近,怕傳染,也不讓顧衛峰跟他走近,非得說病不好不準他去,不然就跟他絕交。
現在李先生的病是好了吧。
“還沒有。”顧衛峰搖頭。
李老頭的病來的猛去的卻很慢,後來又帶上了咳嗽,整夜整夜的咳,胸口跟塞了棉花套子似的悶,想睡個囫圇覺都難。
到現在都一個多月了,藥吃了不少可大半夜還是常常能聽到他極力壓抑的咳嗽。
可是越是人病了吧,鋪子裏的生意還越是火爆,好像突然之間城裏的自行車收音機就多了起來,每天鋪子人不斷。一些自行車之類的顧衛峰就修了,可像是收音機這樣精貴東西他們也不敢讓他上手,還得找李師傅,偏偏這時候還缺零件了。
可是小三兒這個要求他真的滿足不了, 至少現在滿足不了。不過他也沒有直接武斷的拒絕,而是解釋道:“三兒啊,你爸我每個月就漲了七塊錢, 咱家還得吃飯穿衣, 給你們買本子墨汁,那個錄音機我知道,在百貨大樓見過,要不要票咱先不說,光錢就要三百多塊錢, 爸從現在開始每個月攢5塊錢, 什麽時候錢夠了就給你買行嗎?”
宋時雨算了算,等錢夠了那也是好幾年以後的事了,心裏第一次對錢有了概念, 原來我們家這麽窮啊。
“還有,因為這是你們額外開支,你二哥要刷一個月碗換足球,一個足球最貴不到三塊錢, 你的收音機是足球的100倍,你拿什麽換?”宋爸爸解釋完怎麽買收音機開始講條件。
換?宋時雨看看老爸,再看看正吭哧吭哧刷鍋洗碗的二哥, 這個他還沒有想過。100倍, 聽著像個天文數字, 他要是刷碗100個月……
宋長河看兒子沒說話, 以為他不高興了,“三兒,不高興了?”
宋時雨搖搖頭,“爸,三百塊很難掙?”
這可讓他怎麽回答?宋長河一時沒了言語。說難吧,顯得自己很無能,說不難,剛才的話又像是糊弄孩子,最後說:“不是特別難,但需要時間。”
宋時雨點點頭,他知道了,是難的。
宋爸爸以為兒子的小心靈受傷了,拿出一毛錢塞給他,“好好想想,跟弟弟買冰棍兒吃吧。”
小四一聽有冰棍兒吃高興的不得了,拉著宋時雨就往外跑。
宋時雨邊走邊拿著一毛錢來回看,錢可真是個好東西。哦,對了,還有奇怪的票。
不由的又想到了那個迷死人的錄音機,這可比每天聽的大喇叭有意思多了,它到底怎麽把聲音裝進去的?
他想要,迫切的想,他覺得自己等不了幾年那麽久。
一大一小兩個孩子一口一口舔著冰棍兒走在大街上,收獲了一大把羨慕的哈喇子。為啥?因為他們吃的是五分錢一根的奶油冰棍。這可是冰棍兒裏的奢侈品,一般人家根本舍不得給孩子買,能買個二分錢的糖水冰棍兒哄哄嘴就不錯了。
宋時雨臉紅撲撲的,不是熱的,是尷尬的。吃冰棍的動作很僵硬,好像吃毒|藥。奶油冰棍兒是好吃,可沒好吃到讓他願意當街吃東西。可是不吃走到家冰棍都要化了,隻能邊走邊吃。他倒是有心隻給小四買一個,可小四見他不吃,自己也不要,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上。
可是為什麽不能當街吃東西,他也說不上來,他就是知道,這顯得沒那麽有教養。
好在沒有人在意吃冰棍兒和教養的問題,走到家,冰棍兒也吃完了,小四還想舔帶甜味的冰棍兒棍,讓宋時雨一拍丟進了垃圾桶裏。
吃完冰棍兒,天也徹底黑了,老爸宋長河已經在樓底下開始了他的保留娛樂節目,下象棋。嗯,不出意外還開啟了吹牛模式,宋時雨已經聽到什麽三年標兵五年模範了。
接著在樓梯口看到了老媽劉二花,正拿著毛線邊纏毛線邊跟一幫婦女嘮家常,也不知道說起了什麽一個個笑得了不得,看到他的眼神都能把他看毛了。肯定又拿他說事兒!不等她們開口宋小三就飛快的跑了上去,再顧不上什麽儀態。
他永遠沒有辦法把來自年長女人的調侃習以為常,隻能敗走。
屋裏靜悄悄的,黑漆漆一片。為了省電,隻要家裏沒有人燈一定是關著的,哪怕就出去十分鍾。
大晚上的也不知道老大老二跑去了哪裏,宋時雨也管不住他們,指揮弟弟在飯桌上鋪開舊報紙,倒上發著臭味兒的墨汁兒開始練毛筆字。
每回聞到墨汁發出的臭味他就忍不住疑惑,這到底是啥玩意兒做的,簡直能臭死人!明明他記得墨是一種很好聞的香味。
反正再記得也沒用,家裏就這條件,能給他買墨汁毛筆練字就已經很奢侈了。紙都是宋長河從單位拿回來的舊報紙,打從練字開始這幾年他就沒見過半張宣紙!就是舊報紙都來得不容易,想帶回家糊牆擦屁股的有的是,還是宋長河跟辦公室老張關係好才弄的到。
兩小的開始安靜的寫字,桌子上也沒有字帖啥的,小四宋時炎就照著哥哥開始給寫的一個字照葫蘆畫瓢,別說,小模樣還真有那麽點兒意思。
宋時雨幹脆自己寫自己的,沉氣,下筆,如行雲流水般的一段出現在報紙上。字跡那叫個漂亮,也就是年齡小腕力不足顯得稍稍無力,可就這也看得出沒有二十年以上的功力根本寫不出這樣的字,關鍵是還得有名師指導!
可是這兩樣宋時雨一樣沒有。
宋小三現年九歲,就是一個普通工人家的孩子,別說什麽名師,就他們這個三線開外的小城市找遍整個市區教毛筆字的都扒拉不出了一個。
而且20年的筆力,他怎麽可能達到?可現實就是這樣,毛筆字他無師自通,不到三歲就自己拿筆比劃,比用鉛筆溜得多,明擺的就是用慣了的。
這孩子是半點兒不知道掩飾,三歲的的娃就我行我素,完全不把兩口子的驚異看在眼裏,不光寫毛筆字,吃飯再好吃也隻八分飽,衣服新舊不論必要幹淨,絕對不穿超過三天的衣裳,站必然挺拔,坐一定腰背挺直,不靠椅背,說話不緊不慢,等等等等,除了愛出去瘋跑,完全沒有個孩子樣。
這可把宋長河兩口子嚇壞了。可是這事也不能說是什麽病,去醫院都不知道查什麽,總不能說我兒子會寫毛筆字,教養好的嚇人,是不是得病了?醫生還不得把他們罵出去。
病肯定不是,他們就以為是什麽不幹淨的東西上了孩子的身。雖然不讓搞封建迷信,可是什麽狐狸精鬼怪之類傳言就沒斷過,這事關係到孩子身體,他們也沒問旁人,專門跑到百裏外的他姥爺家去問了家裏的老人。
無他,他姥爺在十裏八鄉都是出了名的能掐會算,說出來的話準得不得了。
沒錯,就是把報紙用圖釘釘在牆上,懸腕練字。當然,就他跟宋時。理由也是現成的,桌子小鋪不開。
他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三人在桌子上練,地方小,抻不開胳膊,練字效果差,他這樣零基礎的要練十年才能有個樣子。”
宋時北一聽十年人都蒙了,上學都不用上十年讓他學寫字十年?他又不是喜歡得不行,這也太長了,就問第二個選擇是什麽。
“二是在牆上練字,不出三年你能寫得跟我一樣好。”
他一聽這個行啊,三年就能賣對聯賺錢,傻子都知道選哪個。
這兩個小時讓他見識到了什麽叫辛苦。
在牆上懸腕練字跟桌子上那能一樣?別說兩個小時,十分鍾都手腕子酸疼。
第二天手腕子還在酸,筷子都拿不穩,怎麽說也不來了。
宋大嫂不服,還找宋長河告了一狀,“你家三小子也太壞了,一晚上差點兒沒把我家東東胳膊累折了,不想教就不教,有這麽折騰人的嗎?”
宋長河可不能聽人說他孩子不好:“我昨天看著他們練字的,就寫了兩個小時,兩個孩子一模一樣,小三教得可盡心盡力,你可冤別冤枉他。”
宋大嫂拿他也沒辦法,隻能铩羽而歸。
她一走,宋爸爸就點了點三小子:“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宋時雨的手腕子也沒強到哪兒去,同樣酸得提不了東西,可他不在乎。
教學風波就這麽過去了,並沒有給他們的生活激起什麽大的水花,大家說過了看過了,自己的生活還得過,跟往常沒有什麽兩樣。
值得讓人高興的是國家準許了土地分產到戶,宋老爺子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分田了!這讓一大家子人都放心又高興,日子終於有了盼頭。
這天剛放學,宋時雨邁著他特有的步調穩穩當當是往外走,跟周圍一窩蜂往外跑的同學們顯得極其格格不入。
“阿雨。”顧衛峰遠遠的招呼。
“你怎麽來了?李先生好了嗎?”宋時雨臉上笑開,很是燦爛。他都好幾天沒見他們了,過年那會兒忙,結果李先生還病了,他過了好幾天才知道。李先生還不讓他靠近,怕傳染,也不讓顧衛峰跟他走近,非得說病不好不準他去,不然就跟他絕交。
現在李先生的病是好了吧。
“還沒有。”顧衛峰搖頭。
李老頭的病來的猛去的卻很慢,後來又帶上了咳嗽,整夜整夜的咳,胸口跟塞了棉花套子似的悶,想睡個囫圇覺都難。
到現在都一個多月了,藥吃了不少可大半夜還是常常能聽到他極力壓抑的咳嗽。
可是越是人病了吧,鋪子裏的生意還越是火爆,好像突然之間城裏的自行車收音機就多了起來,每天鋪子人不斷。一些自行車之類的顧衛峰就修了,可像是收音機這樣精貴東西他們也不敢讓他上手,還得找李師傅,偏偏這時候還缺零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