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思瑾周水靜
這三層正式的考試都是三年考一次的, 每次考試的過程都很嚴格, 實行“彌錄”“謄封”的政策,考官看到的都是用朱筆重新謄寫之後的卷子,是看不到考生的姓名、字跡等信息的, 所以蔡仲邇之前不那麽在意字體,隻是在意學問,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隻是蔡思瑾等人今次要考的童生試嚴格來說並不算是晏朝的正式科舉考試,隻能說算是書生考取科舉資格的預備考試, 考中之後才有資格去參加秀才的考試, 所以被稱之為“童生”。但是其實童生分為兩種, 一種叫做“生徒”,一種叫做“鄉貢”。“生徒”呢,就是在各個縣學就讀的學生的意思,官宦人家或者勳貴人家的小孩可以直接送到縣學裏麵去念書,直接就是“生徒”, 可以參加府試了。但是蔡思瑾他們這樣的人一般就被稱為“鄉貢”了, 必須要經過縣令大人的出題考核,成績合格之後才有資格進入縣學念書, 比富裕人家憑白多了一道關卡。
同時童生試時不太嚴格, 並沒有“彌錄”“謄封”的政策,縣令大人可以根據字體、根據對這個學生的印象、根據這個學生的身份、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是否給這個人童生的資格, 同時每一屆童生試的第一名稱之為“案首”, 也算是該縣縣令覺得最出色的學子了。
一般案首縣令大人是不敢隨意亂點的, 一定會點有真才實學的那種, 因為等到府試的時候一省的學正大人可不會給你這個小小的縣令麵子,該中秀才就中,不該中秀才就罷黜,而且因為“彌錄”“謄封”的政策,實際上也沒有空間、沒有可能給各個縣令麵子的。
在這種情況下,你治下如果一個人都沒有考中秀才,你這個縣令大人顏麵不光彩,年底吏部對你的考核成績不會太好。而若是除了案首之外的其他童生中了秀才,你親點的案首卻沒有考中的話,豈不是說明你這個縣令太沒有水平了?所以即便是為了自己的麵子,縣令大人一般都不會幹這麽丟臉的事情的,即便有人來說情,最多給他名次靠前一點兒,徇私取中童生,但是絕不會也不敢將案首作為人情送出去。
童生試都考得比較簡單,隻是簡單的考一場,多是考一些填空題,看看你這個考生對四書五經是不是很熟悉,以及考一些經義解釋題,看看你有沒有讀懂那些經義,難度很小,基本上也考不出來考生自己的思維方式等等能力和水平,即便是解釋經義,也隻能答大儒們對這些經義的權威解釋,不能自己胡亂解釋。而大儒們對經義中某些話的解釋其實是有一個權威界定的,就相當於題目是有一個正確答案的,可以操作的空間就小得多,基本上隻是考考生背誦記憶的功底。
參加這樣的考試,摸對考官對字體的喜好就太重要了,一定要好好練練符合縣令大人口味的字體,否則大家的題答得套路都差不多,根本看不出來誰比誰優秀多少,縣令大人又為什麽不選他而要選擇你呢?
當然這些道理都是蔡思瑾自己當了縣令之後才悟出來的道理,上輩子他去參加童生試的時候也是摸頭不著腦的就去了,一連考了三次才考上,還錯過了今年的秀才試,硬生生多等了兩年,今世裏一定要一擊必中,爭取參加今年的秀才考試。
今年童生試的時間是三月一日開考,隻考一天、考一張卷子,從天蒙蒙亮考到天黑,一般的標準是等到天黑後可以給你點三根白蠟燭,等到白蠟燭燒盡的時候就必須要交卷了。
考試的地點是在縣衙大堂之中擺上書桌和椅子,兩人之間相隔較遠,不能看到其他人的答案,同時監考的時候縣令大人會親自監考,同時還有衙役和師爺們多人監考,不允許考生交頭接耳。
進入考場之前,按照慣例是需要搜身的,而且搜得比較嚴格,因為童生試都是些填空題和經義解釋題,若是你帶了小抄進來那用處可大了!所以縣令大人是一定不會允許的。因為有實力的官宦人家和勳貴可以選擇走通縣令大人或者縣學山長的路子,提前將學生送進縣學裏麵成為“生徒”,不用參與這場考試就有資格去考秀才了,沒有作弊的必要,而貧寒人家的孩子,誰又有能力去買通這些大人物呢?
再次坐在考場之中,蔡思瑾看到熟悉的考題心中一定,閉眼深呼吸一口氣,然後就認認真真地在草稿上將答案先寫一遍,再用心謄抄,謄抄的時候精神高度集中,一個字也不能抄錯!
蔡雨桐的及笄之禮熱熱鬧鬧地過去了,親戚們風風火火的返家,蔡氏族學繼續開學。作為一個學生,蔡思瑾自然也翻出了自己幾輩子都沒有再念過的書本,背著書包到了自己家背後寬敞結實的蔡氏族學裏麵去上學。
說起這座族學,還有一段公案。想當年蔡仲邇考中舉人之後在自己家鄉建了一棟新房子,是兩進的院子,家中也算寬敞,於是隔了一進的院子準備專門作為學堂,招收的學子則限定為已經考上童生或者是秀才的學子,而且家庭最好富裕些。
因為這年月裏基本上都有著不成文的規定,秀才和童生在鄉下負責給蒙童啟蒙,而舉人則做做富家翁,或者到縣裏專門的縣學去教書,對象則是那些已經考中童生或者秀才的人,等閑不會收蒙童做學生,免得搶了童生們和秀才們的飯碗,引起公憤。
若是蔡仲邇一家人一直住在縣裏,他在縣裏開這樣一個隻招童生或者秀才的學館,自然沒有什麽問題,可是問題是他回了江北鄉蔡家村這個鄉下地方啊!左鄰右舍都是親戚或者同族,打斷骨頭連著筋!再加上蔡明彥那個時候帶著家中其他三個兒子豁出命去供老二念書,也是為了讓家族興盛、造福鄉裏。
所以蔡家村的村長——也是蔡氏的族長跟蔡明彥略略提了一句,讓蔡仲邇擔任蔡家村學的老師,給蔡家村的蒙童也啟蒙,蔡明彥立即拍拍胸脯答應了。
蔡仲邇聞言自然是想要拒絕的——這樣可壞了規矩啊,會被讀書人這個群體整體排斥的!可是蔡明彥就是一個農人,那裏知道什麽圈子,什麽不成文的規矩,覺得自家老二說的都是扯淡!就是不想為宗族出力!就是白眼狼!就是自己過好了就不管別人死活!
蔡仲邇無奈了,自己老爹怎麽也說不通,再加上他在未和父母分家的情況下就別府另居,本來就沒有底氣,後來就咬著牙答應了村裏的要求,將自己拖入了給蒙童啟蒙的泥潭。
說句實話,對於那些考中舉人之後還想要繼續考進士,又實在缺乏金錢支持的人來說,給大戶人家做先生或者是挑選著招收一兩個富足的弟子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樣不但有了金錢來源,還能有時間看書複習啊!同時教學相長,你不斷給別人講授課程知識,也不斷讓這些知識在你心中總結提煉,對於你自身的基礎鞏固而言是非常好的。
但是給蒙童啟蒙又不一樣了,完全是費時費力不討好,同時也沒有多少錢財拿的事情,所有的舉人都放棄這一片市場,除了明麵上那些給童生和秀才留下一點兒生路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教蒙童不利於自己複習考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蔡仲邇開始陷入這個村學泥潭的時候才不到三十歲,若是真的發力拚一把結局也未可知,可是現在卻不用再想這種問題了。蔡思瑾在自己老娘嘴裏聽多了對這個族學的抱怨,再加上又經曆過了上一輩子,此時再見蔡氏族學,自然是忍不住要唏噓一番的。
蔡仲邇自己念書很厲害,但是教書卻沒有那麽厲害了——也或許是學生的資質不是很行吧。反正他教書十多年了,將自己的兒子都一路教到十七歲了,還是連一個童生都沒有教出來,時間長了,免不得要受村裏人指指點點,懷疑蔡仲邇的真實水平。
上一輩子這樣的情況要一直延續到今年張思晨中了童生才好些,所以張思晨考得好,蔡仲邇才會覺得那麽揚眉吐氣。但是蔡思瑾歎了口氣,自己的老爹因為有了張思晨這個得意門生加女婿,自視甚高,覺得自己無敵了,但是實際上他教的學生裏麵也隻有張思晨一個有出息的,其他的學生們也最多就是考中個秀才,自己這個考中舉人的已經是排名第二了,所以鄉鄰其實也還是很懷疑他的教學水平,覺得人家張思晨念書厲害那是因為自己行,換了誰教都能考中進士的......
今年自己一定要發奮努力讀書,好歹提前考中一個童生,也讓老爹別再那麽丟臉!他的學生裏麵厲害的出人頭地的多了,對比之下張思晨那個小子是不是就不會那麽顯眼,也就不會再得老爹那麽多偏愛,非要把寶貝女兒嫁給他了?
蔡思瑾在即將踏入私塾的時候看著黑壓壓的二十多個人愣了愣神,怎麽感覺好多人不認識了啊!
忽然一個人伸手拍了他的背,轉過身一看,就看到高高壯壯的李永富笑得像個蜜瓜一樣。還沒等蔡思瑾打招呼呢,李永富就急切地走過來一把摟住他的脖子,說道:“瑾哥兒,走,出去轉轉!”
這三層正式的考試都是三年考一次的, 每次考試的過程都很嚴格, 實行“彌錄”“謄封”的政策,考官看到的都是用朱筆重新謄寫之後的卷子,是看不到考生的姓名、字跡等信息的, 所以蔡仲邇之前不那麽在意字體,隻是在意學問,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隻是蔡思瑾等人今次要考的童生試嚴格來說並不算是晏朝的正式科舉考試,隻能說算是書生考取科舉資格的預備考試, 考中之後才有資格去參加秀才的考試, 所以被稱之為“童生”。但是其實童生分為兩種, 一種叫做“生徒”,一種叫做“鄉貢”。“生徒”呢,就是在各個縣學就讀的學生的意思,官宦人家或者勳貴人家的小孩可以直接送到縣學裏麵去念書,直接就是“生徒”, 可以參加府試了。但是蔡思瑾他們這樣的人一般就被稱為“鄉貢”了, 必須要經過縣令大人的出題考核,成績合格之後才有資格進入縣學念書, 比富裕人家憑白多了一道關卡。
同時童生試時不太嚴格, 並沒有“彌錄”“謄封”的政策,縣令大人可以根據字體、根據對這個學生的印象、根據這個學生的身份、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是否給這個人童生的資格, 同時每一屆童生試的第一名稱之為“案首”, 也算是該縣縣令覺得最出色的學子了。
一般案首縣令大人是不敢隨意亂點的, 一定會點有真才實學的那種, 因為等到府試的時候一省的學正大人可不會給你這個小小的縣令麵子,該中秀才就中,不該中秀才就罷黜,而且因為“彌錄”“謄封”的政策,實際上也沒有空間、沒有可能給各個縣令麵子的。
在這種情況下,你治下如果一個人都沒有考中秀才,你這個縣令大人顏麵不光彩,年底吏部對你的考核成績不會太好。而若是除了案首之外的其他童生中了秀才,你親點的案首卻沒有考中的話,豈不是說明你這個縣令太沒有水平了?所以即便是為了自己的麵子,縣令大人一般都不會幹這麽丟臉的事情的,即便有人來說情,最多給他名次靠前一點兒,徇私取中童生,但是絕不會也不敢將案首作為人情送出去。
童生試都考得比較簡單,隻是簡單的考一場,多是考一些填空題,看看你這個考生對四書五經是不是很熟悉,以及考一些經義解釋題,看看你有沒有讀懂那些經義,難度很小,基本上也考不出來考生自己的思維方式等等能力和水平,即便是解釋經義,也隻能答大儒們對這些經義的權威解釋,不能自己胡亂解釋。而大儒們對經義中某些話的解釋其實是有一個權威界定的,就相當於題目是有一個正確答案的,可以操作的空間就小得多,基本上隻是考考生背誦記憶的功底。
參加這樣的考試,摸對考官對字體的喜好就太重要了,一定要好好練練符合縣令大人口味的字體,否則大家的題答得套路都差不多,根本看不出來誰比誰優秀多少,縣令大人又為什麽不選他而要選擇你呢?
當然這些道理都是蔡思瑾自己當了縣令之後才悟出來的道理,上輩子他去參加童生試的時候也是摸頭不著腦的就去了,一連考了三次才考上,還錯過了今年的秀才試,硬生生多等了兩年,今世裏一定要一擊必中,爭取參加今年的秀才考試。
今年童生試的時間是三月一日開考,隻考一天、考一張卷子,從天蒙蒙亮考到天黑,一般的標準是等到天黑後可以給你點三根白蠟燭,等到白蠟燭燒盡的時候就必須要交卷了。
考試的地點是在縣衙大堂之中擺上書桌和椅子,兩人之間相隔較遠,不能看到其他人的答案,同時監考的時候縣令大人會親自監考,同時還有衙役和師爺們多人監考,不允許考生交頭接耳。
進入考場之前,按照慣例是需要搜身的,而且搜得比較嚴格,因為童生試都是些填空題和經義解釋題,若是你帶了小抄進來那用處可大了!所以縣令大人是一定不會允許的。因為有實力的官宦人家和勳貴可以選擇走通縣令大人或者縣學山長的路子,提前將學生送進縣學裏麵成為“生徒”,不用參與這場考試就有資格去考秀才了,沒有作弊的必要,而貧寒人家的孩子,誰又有能力去買通這些大人物呢?
再次坐在考場之中,蔡思瑾看到熟悉的考題心中一定,閉眼深呼吸一口氣,然後就認認真真地在草稿上將答案先寫一遍,再用心謄抄,謄抄的時候精神高度集中,一個字也不能抄錯!
蔡雨桐的及笄之禮熱熱鬧鬧地過去了,親戚們風風火火的返家,蔡氏族學繼續開學。作為一個學生,蔡思瑾自然也翻出了自己幾輩子都沒有再念過的書本,背著書包到了自己家背後寬敞結實的蔡氏族學裏麵去上學。
說起這座族學,還有一段公案。想當年蔡仲邇考中舉人之後在自己家鄉建了一棟新房子,是兩進的院子,家中也算寬敞,於是隔了一進的院子準備專門作為學堂,招收的學子則限定為已經考上童生或者是秀才的學子,而且家庭最好富裕些。
因為這年月裏基本上都有著不成文的規定,秀才和童生在鄉下負責給蒙童啟蒙,而舉人則做做富家翁,或者到縣裏專門的縣學去教書,對象則是那些已經考中童生或者秀才的人,等閑不會收蒙童做學生,免得搶了童生們和秀才們的飯碗,引起公憤。
若是蔡仲邇一家人一直住在縣裏,他在縣裏開這樣一個隻招童生或者秀才的學館,自然沒有什麽問題,可是問題是他回了江北鄉蔡家村這個鄉下地方啊!左鄰右舍都是親戚或者同族,打斷骨頭連著筋!再加上蔡明彥那個時候帶著家中其他三個兒子豁出命去供老二念書,也是為了讓家族興盛、造福鄉裏。
所以蔡家村的村長——也是蔡氏的族長跟蔡明彥略略提了一句,讓蔡仲邇擔任蔡家村學的老師,給蔡家村的蒙童也啟蒙,蔡明彥立即拍拍胸脯答應了。
蔡仲邇聞言自然是想要拒絕的——這樣可壞了規矩啊,會被讀書人這個群體整體排斥的!可是蔡明彥就是一個農人,那裏知道什麽圈子,什麽不成文的規矩,覺得自家老二說的都是扯淡!就是不想為宗族出力!就是白眼狼!就是自己過好了就不管別人死活!
蔡仲邇無奈了,自己老爹怎麽也說不通,再加上他在未和父母分家的情況下就別府另居,本來就沒有底氣,後來就咬著牙答應了村裏的要求,將自己拖入了給蒙童啟蒙的泥潭。
說句實話,對於那些考中舉人之後還想要繼續考進士,又實在缺乏金錢支持的人來說,給大戶人家做先生或者是挑選著招收一兩個富足的弟子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樣不但有了金錢來源,還能有時間看書複習啊!同時教學相長,你不斷給別人講授課程知識,也不斷讓這些知識在你心中總結提煉,對於你自身的基礎鞏固而言是非常好的。
但是給蒙童啟蒙又不一樣了,完全是費時費力不討好,同時也沒有多少錢財拿的事情,所有的舉人都放棄這一片市場,除了明麵上那些給童生和秀才留下一點兒生路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教蒙童不利於自己複習考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蔡仲邇開始陷入這個村學泥潭的時候才不到三十歲,若是真的發力拚一把結局也未可知,可是現在卻不用再想這種問題了。蔡思瑾在自己老娘嘴裏聽多了對這個族學的抱怨,再加上又經曆過了上一輩子,此時再見蔡氏族學,自然是忍不住要唏噓一番的。
蔡仲邇自己念書很厲害,但是教書卻沒有那麽厲害了——也或許是學生的資質不是很行吧。反正他教書十多年了,將自己的兒子都一路教到十七歲了,還是連一個童生都沒有教出來,時間長了,免不得要受村裏人指指點點,懷疑蔡仲邇的真實水平。
上一輩子這樣的情況要一直延續到今年張思晨中了童生才好些,所以張思晨考得好,蔡仲邇才會覺得那麽揚眉吐氣。但是蔡思瑾歎了口氣,自己的老爹因為有了張思晨這個得意門生加女婿,自視甚高,覺得自己無敵了,但是實際上他教的學生裏麵也隻有張思晨一個有出息的,其他的學生們也最多就是考中個秀才,自己這個考中舉人的已經是排名第二了,所以鄉鄰其實也還是很懷疑他的教學水平,覺得人家張思晨念書厲害那是因為自己行,換了誰教都能考中進士的......
今年自己一定要發奮努力讀書,好歹提前考中一個童生,也讓老爹別再那麽丟臉!他的學生裏麵厲害的出人頭地的多了,對比之下張思晨那個小子是不是就不會那麽顯眼,也就不會再得老爹那麽多偏愛,非要把寶貝女兒嫁給他了?
蔡思瑾在即將踏入私塾的時候看著黑壓壓的二十多個人愣了愣神,怎麽感覺好多人不認識了啊!
忽然一個人伸手拍了他的背,轉過身一看,就看到高高壯壯的李永富笑得像個蜜瓜一樣。還沒等蔡思瑾打招呼呢,李永富就急切地走過來一把摟住他的脖子,說道:“瑾哥兒,走,出去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