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思瑾周水靜


    蔡思瑾醒來之後,一點兒也沒有頭痛之類的身體不適的感覺, 不禁感歎了一下自己現下這具身體真是年輕!底子好!然後匆匆收拾了自己購買的字帖、《秀才策》等兩本書和買給蔡雨桐的金釵, 趕緊去向小李氏辭行了。小李氏雖然極力挽留,但是蔡思瑾還是拒絕了, 因為他知道現在正是複習的關鍵階段, 還有兩個月就是三月, 就要考童生試了, 自己這次一定要考上童生!


    因為雖然童生試每年都有, 考上童生就有資格參加縣試,可以去考秀才,可是縣試卻是每逢三年才有一次啊!今年六月正好有一次縣試, 若是自己這次考中童生, 六月份就可以繼續參加縣試,要是此科不中等到下一科才中的話,又要再等三年才能去考秀才啦,更何況, 上輩子裏自己這一科是沒有考中的,一定要加倍努力才行!


    因為學習考試是頭等大事, 小李氏也沒有再硬留蔡思瑾,就著昨天剩下的雞湯給他煮了一大碗雞湯麵, 然後便花錢幫蔡思瑾雇了一輛牛車回江北鄉蔡家村了。同時, 小李氏自然也少不了再收拾出一大包袱的禮物來, 讓蔡思瑾給周琴音、蔡仲邇、蔡雨桐送過去。


    回家到家之後, 蔡思瑾趕忙把包袱往周琴音那裏一扔, 連打開看看都來不及就跑了,到了蔡雨桐那裏之後,將自己購買的金釵送給她,略略囑咐了幾句話,然後便急匆匆地往蔡氏族學裏跑。


    蔡思瑾喜滋滋地抱著自己新買回來的兩本書衝進蔡氏族學裏,獻寶似的碰到蔡仲邇麵前,說道:“爹爹,我到平江縣城裏去的時候聽聞縣令大人愛好館閣體,買了一本館閣體的字帖,我們學館裏的人都趕緊把館閣體練起來,今科考中童生的希望肯定會大許多的!”


    沒有想到蔡仲邇卻並沒有蔡思瑾想象的那樣露出的高興的表情來,反而是沉下臉來怒斥到:“歪門邪道!我和你們說過很多次了,不用去打聽主考官的喜好,重要的是自己的學問紮實!而且字是人的風骨,爾等寫字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風格,根本不用去練館閣體之類的字。”


    蔡思瑾覺得蔡仲邇的話就像一盆冷水一樣兜頭就給他澆下來了,他就知道,自己爹爹一直嫌棄自己這個兒子念書腦袋不靈光,不太喜歡自己,反而是對張思晨那個得意門生關懷備至、輕聲細語,簡直比“慈母”還要“慈母”!


    張思晨此時坐在第一排,雖然蔡思瑾和蔡仲邇的聲音不算很大聲,但是他還是能夠清清楚楚地聽到的。他站起來對蔡仲邇鞠了一躬,說道:“老師,瑾師兄也是一片好心,而且館閣體也有它的可取之處,大家多練一種字帖也是無妨,說不定大家還能從中悟出一些自己的字體呢。”


    蔡仲邇搖了搖頭,說道:“思晨啊,考官看見你們的字體隻有這童生試一科,日後你們考縣試、鄉試、會試的時候,都是實行‘彌錄’‘謄封’的,會有人將你們的卷子抄寫下來給主考官看,不會影響成績的。”


    張思晨卻沒有被蔡仲邇否定性的評價嚇到,繼續說道:“老師,也要先過了童生試,才有可能去考縣試不是?既然瑾師兄把字帖都買回來了,大家就練一練吧,免得白費了瑾師兄一片苦心。”


    蔡思瑾用看烈士一樣的眼神看著張思晨,這小子竟然敢反駁爹爹的話,一定會被爹爹狠狠噴一頓的,爹爹平生最恨的就是有人不聽他的話挑戰他的權威了,不管你的反駁對不對,他是一定會噴你個灰頭土臉的!


    可是結果卻讓蔡思瑾大吃一驚,他爹爹竟然沒有噴張思晨,還和——言——悅——色的點了點頭,誇讚到:“思晨就是心善,既然這樣,那你們就每天交錯時間傳閱這本館閣體的字帖吧,願意練的就練一練,不願意練的就算了。”


    蔡思瑾簡直想要仰天長歎,自己到底是不是爹爹親生的?為什麽同樣的一番話,自己說出來就是想要走歪門邪道,就是要被斥責一頓的,但是從張思晨嘴裏說出來就是心善,就是可行的?學習差的人難道就要連爹都沒有了嗎?


    蔡思瑾握緊了拳頭,自己這輩子一定要好好考試,起碼考中個同進士來給爹爹看看,自己不會不如他。至於說和張思晨比或者是考得比張思晨好之類的,蔡思瑾還是連想都不敢想,畢竟真的是不在一個層次,相差太多了......


    看了一眼張思晨,想到他挺身而出幫自己免了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再想到上輩子他對自己的提拔,蔡思瑾拿出了懷裏的另外一本書《秀才策》給張思晨,並對他說道:“張思晨,這本《秀才策》我覺得挺好的,裏麵有很多京城和江南才子優秀的製藝文章,你好好看看吧,我覺得你的進度比我快多了,三月份的童生試肯定不成問題,已經可以提前準備六月份的縣試了。”


    張思晨見到這本書之後驚訝萬分,也不推辭,接過來翻看了幾頁之後擊節長歎“好文章!”然後正正經經對蔡思瑾鞠了一躬,說道:“瑾師兄,我一定會在三月份之前將這本書裏的文章抄錄一遍,等你三月份童生試通過之後就可以好好準備縣試了,瑾師兄如此熱心為同窗考慮,當真得讚一句‘古道熱腸’‘俠肝義膽’”。


    蔡思瑾頓時被張思晨誇得臉紅不已,連連擺手推辭,當不得如此讚譽。


    怎麽能讓他不臉紅呢?他借給張思晨看這本書,想讓張思晨考中秀才是有私心的。待得張思晨中了秀才之後,就有資格去平江縣學念書,必然不會再在蔡氏族學裏麵出現了。離得遠些,蔡仲邇就不會再這麽熱心地想要讓張思晨做自己的女婿了吧?或者說,到平江縣城裏麵去見了大世麵以後,張思晨是不是就會看不上桐兒了,怎麽也得娶個官家小姐不是?


    那樣自己就可以按照原定計劃把桐兒嫁給李永富,避免桐兒像上一世一樣一生悲苦啦!


    不管怎麽樣,事情總是往著好的方向發展的,蔡仲邇在教課之餘,也會將白紙寫上幾個館閣體的大字貼在門板上,方便學生們習貼,整個蔡氏族學裏麵的學子字體都飛快地向館閣體靠攏。


    蔡思瑾因為前世裏麵寫奏折也被逼迫著練了好多年的,所以字體是轉型得最快、最好的,而且即便他換了一具年輕的身體,但是字卻還是受了前世的影響,感覺得出來有著前世的曆練,力透紙背。他在字體上的進步比張思晨要大,畢竟張思晨今年才十五歲,之前還被蔡仲邇隻重學識不重視字的觀念影響,字寫得並不是特別好。


    蔡仲邇還因此對蔡思瑾高看了一眼,覺得自己這個兒子好像也並不是一無是處。蔡思瑾也終於因為自己能在寫字這方麵上比張思晨還要強而覺得揚眉吐氣了一把!


    就在這樣你追我趕的努力學習之中,蔡思瑾和一眾學子們終於迎來了今年的童生試。


    周水靜和蔡思瑾慢騰騰地一邊逛街一邊聊天,自從周水靜放棄藏拙之後,她發現有好多事情都可以和蔡思瑾聊聊,而且也順便考教了一下蔡思瑾學問。


    幾番攀談之後,周水靜發覺蔡思瑾的學問很紮實,而且對世事有著獨到的見解,有些時候還能摒棄表麵,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質,更難得的是,蔡思瑾看待事情分析事情的方式和自己有諸多的相似之處,更是讓周水靜對蔡思瑾滿意不已,將他的地位上升為自己平生難以遇到的知己!


    兩人一直走到城南的怡泰祥首飾鋪之後,周水靜才驚覺目的地已經到了,沒有想到原本覺得不短的路程現在竟然感覺這麽短!


    因為有女客,怡泰祥的小二將二人引入了二樓的雅間,並且詢問一下他們兩個想要買些什麽樣的首飾,好給他們拿來挑一挑。


    因為之前已經和蔡思瑾溝通過,知道蔡思瑾想要買什麽樣的禮物給蔡雨桐,所以周水靜直接對小二說道:“店家,麻煩拿來幾個時新款式的發釵,不拘是什麽材質的,越漂亮越好。”


    店小二聽過之後笑容滿麵地立即退出雅間去準備,給蔡思瑾和周水靜上了茶水、小點心,然後耽擱不一會兒,就將慢慢兩托盤的發釵拿過來給二人過目了。


    蔡思瑾一見那兩盤密密麻麻的首飾就眼暈!他覺得這些首飾在他眼睛裏麵都是一個樣兒的,根本看不出有什麽差別來。


    店小二心中猜測這兩位顧客估計是未婚夫妻,因為女子還梳著少女的發式,一般買首飾這種事情都是女人做主,男人隻等著付錢就可以了,所以他對首飾的介紹自然也是更著重關注周水靜。


    店小二介紹到:“這一個托盤是銀釵,那邊的一個托盤是金釵,款式有雖然會重複,但是銀釵和金釵鑲嵌出來的效果確是有很大差別的。


    第一排發釵款式時興,而且全都是用足銀或者足金製作,花樣雖然繁複,但是都是用銀子和金子本身拉絲雕花,顯得成熟穩重,如果是購買成親的陪嫁或者聘禮,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排發釵上鑲嵌的是安南那邊運過來的紅寶石和藍寶石,款式新穎、靈動,顯得整個人都很活潑、跳脫,最適合年輕的小姑娘戴了。


    第三排發釵上鑲嵌的是珍珠,白色的光澤很漂亮的是合浦的珍珠,稍微有些發黃的是東珠,但是看起來與合浦珍珠差別也不大,但是價格會便宜很多,經濟實惠。


    第四排則是玉釵,有純玉釵,也有金鑲玉的發釵,兩位客觀可以慢慢挑選。每隻發釵的價格都不一樣,要是看中了可以和我詢問價格。”


    周水靜了然地點了點頭,然後從托盤裏飛快地拿起幾隻釵詢問了一下價格,基本上就心中有數了。然後對店小二說她要想一想,店小二就識趣地退出去,給周水靜安靜的空間自己挑選了。


    周水靜對蔡思瑾說:“第一排的金釵和銀釵就不考慮了,你想要給桐兒買個讓人眼前一亮的發釵,就不能買這種沒有鑲嵌過的,太普通了。最後一排的玉釵價格太貴,超出你能負擔的程度,也不考慮,還是在第二排和第三排之間考慮吧,這兩排的釵都不錯,都很亮眼,你喜歡哪一種?”


    蔡思瑾被這麽多發釵晃得眼睛也花了,頭也暈了,此時正想草率地說:“靜兒你喜歡哪種就挑哪種吧。”可是話還沒有出口就生生忍住了。


    蔡思瑾恍惚回憶起了前世,他和周水靜以前是家裏不富裕買不起很多價錢高的首飾,但是後來隨著他的官越當越大,俸祿越來越多,再加上周水靜經營有方,他們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已經是頗有餘財了,周水靜也會購買一些喜歡的首飾。


    可是她買過很多金的、銀的、玉的、寶石的,卻從來沒有買過珍珠的。用周水靜的話說就是:“這些東西買來是要傳代的,我戴個幾年,日後入土了也還能傳給閨女兒、媳婦兒,珍珠的這種現在看著好看,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慢慢失去光澤,會掉價的,不像其他的首飾,不說越來越值錢,至少不會掉價,傻子才買珍珠呢!不是還有個成語嗎‘魚目混珠’。珍珠沒有了光澤,就和魚目差不多的,我才不買珍珠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嫌貧愛富(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根的蓬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根的蓬萊並收藏嫌貧愛富(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