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好奇:“為何隻有舅公像大將軍?”
“就像啊。”四郎道。
衛青樂得抱起小孩, “他這麽小哪知道為何啊。”
突然身體騰空, 小四郎整個人僵住,“大, 大將軍——”
“喊舅公。”衛青笑著說,“我現在沒拿劍, 不是大將軍,是你舅公。”
四郎抿抿嘴,有些靦腆:“舅公。”
“哎, 四郎真乖。”衛青抱著他坐到椅子上, “大郎,你們仨特意來我府上用飯?”
大郎也拉張椅子坐下, 屏退左右, 才說:“找舅公有事。”
“我猜到了。”衛青笑道,“何事?說吧。”
大郎:“三郎,你來說。”
三郎坐到衛青另一邊,“張掖、酒泉的都尉被匈奴殺死一事, 舅公知道嗎?”
衛青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殆盡,搖了搖頭,長歎一口氣, “聽說邊關出事了, 倒不知連都尉也被殺。你們,你們聽皇上說的?”
“有一次在長秋殿, 母親和父親閑聊時, 我聽父親說朝廷準備許多糧草, 一旦匈奴侵擾大漢,朝廷就和匈奴開戰。”這話是真的,三郎道,“此事舅公可知?”
衛青雖然退下,但他以前是大將軍,現在依然是萬戶侯,軍隊裏的事他不特意打聽,以前的下屬見他也會提幾句,“知道。”
“來之前祖父已同意我和大兄隨軍出征。”三郎話音落下,衛青猛然轉向三郎,隨即看向大郎,大郎點點頭,證實三郎說得都是真的。
衛青:“你們才十二歲!”
“明年就十三了。”三郎道,“說正事,我和大兄希望舅公領兵。”
衛青睜大眼,以為他沒聽清楚,“我領兵?!”
“因為隻有舅公領兵,我和大兄才敢隨軍。”三郎道,“如今朝廷青黃不接,除了舅公沒人能打贏匈奴。”
衛青看他一眼:“韓說、路博德都可以。”
“他們可以,祖父就不會派趙破奴出征。”三郎道,“二三十歲的年輕小將如李陵,舅公的三個兒子,哪個可為將?”
衛青想說哪個都差一點,“你們同皇上說了?”
“我和祖父說了。”三郎道,“舅公請辭時祖父沒攔著,祖父不好意思啟用舅公。並不是不想用舅公。”
衛青不大信,“皇上真這麽說?”
“祖父好麵子,沒直接說,我看出祖父不好意思。”三郎信口胡謅,“祖父說舅公答應,祖父就令舅公領兵。”
大郎:“舅公意下如何?”
平時沒事就出去打獵會友,累了就府中喝茶飲酒,日子很是舒適自在,衛青自然不想再入朝堂。可他今日之所以出去,並不是因為太閑,是得知匈奴殺人掠物,心中煩悶才出去打獵。現在機會來了,舒服日子過慣的衛青依然很想親自帶兵把匈奴趕出草原,“皇上知道你們來嗎?”
“門外穿著便衣的人都是宮中禁衛,祖父不知,他們也不會隨我們出來。”三郎道。
衛青:“我看到了,有一個是中護軍。”
“是呀。”三郎道,“明日早朝祖父必然會提到匈奴殺人掠物一事,舅公明天當著文臣武將自請出征,祖父一定會當廷命舅公為大將軍。”
衛青看看三郎,又看看大郎,忽然想到一件事,“你們去年突然加入虎賁軍,別跟我說是為了有一日隨軍出征?”
三郎敬重衛青,像衛青這樣的帥才也是三郎上輩子夢寐以求的,便把他和大郎同劉徹打賭一事和盤托出。末了又說:“我父親和母親感情甚好,什麽事都不瞞著母親,我曾聽母親說,路博德等人出發前,父親曾叮囑他們要小心匈奴。萬萬沒想到他們依然疏忽大意。”
“你父親雖為太子,去的最遠的地方不過是甘泉宮。”衛青道,“他們把太子的話當成耳旁風,是認為你父親不知邊關情況,不了解匈奴。”
三郎:“是呀。我今日還未見到父親,父親倘若知道邊關出事……”
“父親知道也沒辦法。”大郎道,“父親是儲君,不是君,路博德不聽,又不能治他個玩忽職守罪。”
衛青:“不說這些。三郎,我最後問你一句,我明日去未央宮,皇上真會令我掛帥出征?”
“會的。”三郎道,“祖父今日已答應我趕製一批良弩,為攻城準備。舅父同意,我們在舅公府上用過午飯就去博望苑把我早兩年藏的白酒拿出來。”
衛青:“犒賞三軍還是……”
“都不是。”大郎道,“用白酒清洗傷口,傷口不會發炎,傷者也不會發熱,可以大大減少傷亡。”
此事衛青是第一次聽說,“趙破奴出征前,你沒——”
“我知舅公想說什麽,我有告訴軍醫。”三郎道,“我四叔父有個酒肆專賣白酒,趙破奴走時有買白酒,後來是被他們喝掉,還是一直留著受傷時用,我就不知道了。”
趙破奴帶領的兩萬騎兵一個也沒回來,三郎不知,衛青也不知。望著稚氣未脫的兩個小輩,衛青覺得他不能被兩個孩子比下去,“關外極冷。”
“我們有煤炭。”三郎上輩子幾次親征準噶爾,並不怕苦和冷,再說了,冷也沒有遼東冷,“等一下,舅公,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匈奴為何沒搶我們的煤炭?”
衛青:“煤炭重,匈奴遷徙時不好攜帶。還有一點是匈奴習慣燒馬糞牛糞,他們並不缺柴火。”
“難怪那些在北邊草原上挖煤的罪犯一直沒事。”二郎明白了。
大郎:“我們也可以燒馬糞。不對,我們明年出征,到關外西北也不冷了啊。”
“明年出征?”衛青皺眉道,“皇上真讓我掛帥,我想趕在冬天到來之前出關。”說著話看向三郎。
三郎:“無論明年春天還是夏天,都耽誤春耕夏收。那時也是各地糧倉最空的時候,很不好籌備糧食。隆冬時節行軍,將士又易得風寒。現在糧食入庫,農忙結束,秋高氣爽,不冷不熱,確實最適合點兵出征。”
衛青很是意外:“三郎連春耕夏收都考慮到了?”
“他心細。”大郎道,“舅公,再過幾日便是八月十五。”
衛青沉吟片刻:“我明日覲見皇上。”話音一落,聽到“咕嚕”一聲,衛青循聲看去,二郎臉紅了,笑了笑就吩咐家奴擺飯,“二郎不去?”
“阿兄不去。”三郎道,“阿兄膽子小,連隻雞都不敢親自殺。匈奴人若是摸到阿兄帳中,阿兄隻能任人宰割。”
二郎忙說:“我膽子沒那麽小。”
“你去死囚犯牢裏殺個人給我看看。”大郎道。
二郎蔫了。
四郎看看二郎又看看大郎,“殺人是什麽啊?”
“你長大就知道了。”衛青道。
四郎:“長多大?”
“會騎馬的時候。”三郎道。
四郎皺了皺鼻子:“還要很久呢。”
“是呀。”三郎說,“晌午多吃點飯啊。”
每隔兩三個月,史瑤都會讓四郎靠牆站著,在牆上劃一道杠記下四郎多高。小孩長得快,看到一條一條杠,四郎知道他有長高,也從未懷疑過父母和兄長們說的話——多吃飯長得快。
小孩使勁點點頭:“我要吃兩碗飯。”
“四郎真厲害。”三郎不吝誇讚,“我抱你,讓舅公歇歇。”
小孩今年才記事,而這大半年大郎他們忙,很少帶四郎出來。四郎上次見衛青還是三個月前,和衛青不熟,又知道他是很厲害很厲害的大將軍,小孩崇拜衛青的同時又有點怕他,睜大眼怯怯地望著衛青。
衛青笑著把他遞給三郎,“我去吩咐婢女打水,你們洗手。”說著就往外走。
三郎指著衛青的背影,“現在還是大將軍嗎?”
“不是。”四郎說著,困惑不已,“阿兄,舅公是不是大將軍啊?”
三郎:“是大將軍。隻不過呢,大將軍也是人,不打仗的時候和咱們一樣。”
“拿起弓、劍就不一樣了。”二郎道,“所以你剛才才覺得舅公是大將軍。”
大郎接著說:“有的人拿著弓和劍也不像大將軍,因為真不是。像我、二郎和三郎,我們從未上過戰場殺過敵人,連小將軍都稱不上。”
小孩懂了,“阿兄,我餓啦。”
快未時了,平時這個時候四郎已吃過飯準備睡午覺,“我們洗洗手就用飯。”
飯後兄弟四人去博望苑,衛青把放在箱子裏的盔甲找出來。在平陽長公主回到府中,得知衛青打算掛帥出征時,兄弟四人也回到長秋殿。
太子晌午才知道邊關出事。又從史瑤口中得知三郎去找衛青,太子下午就沒出去。四個兒子甫一進來,太子就問:“你們舅公答應了?”
“答應了。”三郎道,“孩兒還有事找祖父,讓大兄同父親說?”
太子笑道:“你現在比我還忙啊。”
“孩兒也不想忙,很想天天陪在父親和母親身邊。”三郎停下來,麵向太子說,“父親養孩兒長大,現在孩兒能為父親分憂,還望父親成全。”
太子扶額,“我隨口一句,看看你呀。行了,當我什麽也沒說,快去吧。”
“喏。”三郎應一聲,乘車到他宮裏找出弩/的圖紙就去找劉徹。
劉徹看到連發弩模型和圖紙,又驚又喜,反複問三郎:“這種弩真能連幾支?”
“是的。”三郎隨即把衛青的打算告訴劉徹,末了又說,“舅公還說春、夏出征士兵擔心家裏農田無人耕種,恐心浮氣躁,不利行軍。”
衛青向來體恤普通士兵,劉徹不疑有他,“朕立刻交代下去,令匠人連夜趕製此物。”
“此物主用於攻城,無需過多。”三郎怕劉徹要的太多,匠人為了趕工偷空減料,或安裝時粗心大意,“祖父,讓匠人分開做,最後再挑幾個極為忠心的匠人組裝。”
劉徹正想問為何這樣,話到嘴邊忽然明白過來,“三郎,你真的很聰明。”
“不如大兄。”三郎謙虛道。
劉徹:“大郎不如你穩重,也不如你細心。”
“多謝祖父誇讚。”三郎道,“孫兒沒祖父說得那麽好。”
劉徹:“不,你是朕見過最聰明的人。”
“比舅公和已故的霍將軍還要聰明?”三郎故意問。
劉徹搖頭道:“你和他們不一樣。”
“是不一樣。”三郎繼續謙虛,“孫兒無法同兩位大將軍相提並論。”
劉徹歎氣道:“你明白朕的意思。”
“孫兒還小,不甚明白。”
劉徹頭疼:“朕就再說明白一點,你比四郎聰慧。”
“祖父錯了。”三郎笑道,“孫兒不如四郎,此話不是謙虛。祖父如果想知道原因,明日舅公來了,祖父可以問問舅公。”
“就像啊。”四郎道。
衛青樂得抱起小孩, “他這麽小哪知道為何啊。”
突然身體騰空, 小四郎整個人僵住,“大, 大將軍——”
“喊舅公。”衛青笑著說,“我現在沒拿劍, 不是大將軍,是你舅公。”
四郎抿抿嘴,有些靦腆:“舅公。”
“哎, 四郎真乖。”衛青抱著他坐到椅子上, “大郎,你們仨特意來我府上用飯?”
大郎也拉張椅子坐下, 屏退左右, 才說:“找舅公有事。”
“我猜到了。”衛青笑道,“何事?說吧。”
大郎:“三郎,你來說。”
三郎坐到衛青另一邊,“張掖、酒泉的都尉被匈奴殺死一事, 舅公知道嗎?”
衛青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殆盡,搖了搖頭,長歎一口氣, “聽說邊關出事了, 倒不知連都尉也被殺。你們,你們聽皇上說的?”
“有一次在長秋殿, 母親和父親閑聊時, 我聽父親說朝廷準備許多糧草, 一旦匈奴侵擾大漢,朝廷就和匈奴開戰。”這話是真的,三郎道,“此事舅公可知?”
衛青雖然退下,但他以前是大將軍,現在依然是萬戶侯,軍隊裏的事他不特意打聽,以前的下屬見他也會提幾句,“知道。”
“來之前祖父已同意我和大兄隨軍出征。”三郎話音落下,衛青猛然轉向三郎,隨即看向大郎,大郎點點頭,證實三郎說得都是真的。
衛青:“你們才十二歲!”
“明年就十三了。”三郎道,“說正事,我和大兄希望舅公領兵。”
衛青睜大眼,以為他沒聽清楚,“我領兵?!”
“因為隻有舅公領兵,我和大兄才敢隨軍。”三郎道,“如今朝廷青黃不接,除了舅公沒人能打贏匈奴。”
衛青看他一眼:“韓說、路博德都可以。”
“他們可以,祖父就不會派趙破奴出征。”三郎道,“二三十歲的年輕小將如李陵,舅公的三個兒子,哪個可為將?”
衛青想說哪個都差一點,“你們同皇上說了?”
“我和祖父說了。”三郎道,“舅公請辭時祖父沒攔著,祖父不好意思啟用舅公。並不是不想用舅公。”
衛青不大信,“皇上真這麽說?”
“祖父好麵子,沒直接說,我看出祖父不好意思。”三郎信口胡謅,“祖父說舅公答應,祖父就令舅公領兵。”
大郎:“舅公意下如何?”
平時沒事就出去打獵會友,累了就府中喝茶飲酒,日子很是舒適自在,衛青自然不想再入朝堂。可他今日之所以出去,並不是因為太閑,是得知匈奴殺人掠物,心中煩悶才出去打獵。現在機會來了,舒服日子過慣的衛青依然很想親自帶兵把匈奴趕出草原,“皇上知道你們來嗎?”
“門外穿著便衣的人都是宮中禁衛,祖父不知,他們也不會隨我們出來。”三郎道。
衛青:“我看到了,有一個是中護軍。”
“是呀。”三郎道,“明日早朝祖父必然會提到匈奴殺人掠物一事,舅公明天當著文臣武將自請出征,祖父一定會當廷命舅公為大將軍。”
衛青看看三郎,又看看大郎,忽然想到一件事,“你們去年突然加入虎賁軍,別跟我說是為了有一日隨軍出征?”
三郎敬重衛青,像衛青這樣的帥才也是三郎上輩子夢寐以求的,便把他和大郎同劉徹打賭一事和盤托出。末了又說:“我父親和母親感情甚好,什麽事都不瞞著母親,我曾聽母親說,路博德等人出發前,父親曾叮囑他們要小心匈奴。萬萬沒想到他們依然疏忽大意。”
“你父親雖為太子,去的最遠的地方不過是甘泉宮。”衛青道,“他們把太子的話當成耳旁風,是認為你父親不知邊關情況,不了解匈奴。”
三郎:“是呀。我今日還未見到父親,父親倘若知道邊關出事……”
“父親知道也沒辦法。”大郎道,“父親是儲君,不是君,路博德不聽,又不能治他個玩忽職守罪。”
衛青:“不說這些。三郎,我最後問你一句,我明日去未央宮,皇上真會令我掛帥出征?”
“會的。”三郎道,“祖父今日已答應我趕製一批良弩,為攻城準備。舅父同意,我們在舅公府上用過午飯就去博望苑把我早兩年藏的白酒拿出來。”
衛青:“犒賞三軍還是……”
“都不是。”大郎道,“用白酒清洗傷口,傷口不會發炎,傷者也不會發熱,可以大大減少傷亡。”
此事衛青是第一次聽說,“趙破奴出征前,你沒——”
“我知舅公想說什麽,我有告訴軍醫。”三郎道,“我四叔父有個酒肆專賣白酒,趙破奴走時有買白酒,後來是被他們喝掉,還是一直留著受傷時用,我就不知道了。”
趙破奴帶領的兩萬騎兵一個也沒回來,三郎不知,衛青也不知。望著稚氣未脫的兩個小輩,衛青覺得他不能被兩個孩子比下去,“關外極冷。”
“我們有煤炭。”三郎上輩子幾次親征準噶爾,並不怕苦和冷,再說了,冷也沒有遼東冷,“等一下,舅公,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匈奴為何沒搶我們的煤炭?”
衛青:“煤炭重,匈奴遷徙時不好攜帶。還有一點是匈奴習慣燒馬糞牛糞,他們並不缺柴火。”
“難怪那些在北邊草原上挖煤的罪犯一直沒事。”二郎明白了。
大郎:“我們也可以燒馬糞。不對,我們明年出征,到關外西北也不冷了啊。”
“明年出征?”衛青皺眉道,“皇上真讓我掛帥,我想趕在冬天到來之前出關。”說著話看向三郎。
三郎:“無論明年春天還是夏天,都耽誤春耕夏收。那時也是各地糧倉最空的時候,很不好籌備糧食。隆冬時節行軍,將士又易得風寒。現在糧食入庫,農忙結束,秋高氣爽,不冷不熱,確實最適合點兵出征。”
衛青很是意外:“三郎連春耕夏收都考慮到了?”
“他心細。”大郎道,“舅公,再過幾日便是八月十五。”
衛青沉吟片刻:“我明日覲見皇上。”話音一落,聽到“咕嚕”一聲,衛青循聲看去,二郎臉紅了,笑了笑就吩咐家奴擺飯,“二郎不去?”
“阿兄不去。”三郎道,“阿兄膽子小,連隻雞都不敢親自殺。匈奴人若是摸到阿兄帳中,阿兄隻能任人宰割。”
二郎忙說:“我膽子沒那麽小。”
“你去死囚犯牢裏殺個人給我看看。”大郎道。
二郎蔫了。
四郎看看二郎又看看大郎,“殺人是什麽啊?”
“你長大就知道了。”衛青道。
四郎:“長多大?”
“會騎馬的時候。”三郎道。
四郎皺了皺鼻子:“還要很久呢。”
“是呀。”三郎說,“晌午多吃點飯啊。”
每隔兩三個月,史瑤都會讓四郎靠牆站著,在牆上劃一道杠記下四郎多高。小孩長得快,看到一條一條杠,四郎知道他有長高,也從未懷疑過父母和兄長們說的話——多吃飯長得快。
小孩使勁點點頭:“我要吃兩碗飯。”
“四郎真厲害。”三郎不吝誇讚,“我抱你,讓舅公歇歇。”
小孩今年才記事,而這大半年大郎他們忙,很少帶四郎出來。四郎上次見衛青還是三個月前,和衛青不熟,又知道他是很厲害很厲害的大將軍,小孩崇拜衛青的同時又有點怕他,睜大眼怯怯地望著衛青。
衛青笑著把他遞給三郎,“我去吩咐婢女打水,你們洗手。”說著就往外走。
三郎指著衛青的背影,“現在還是大將軍嗎?”
“不是。”四郎說著,困惑不已,“阿兄,舅公是不是大將軍啊?”
三郎:“是大將軍。隻不過呢,大將軍也是人,不打仗的時候和咱們一樣。”
“拿起弓、劍就不一樣了。”二郎道,“所以你剛才才覺得舅公是大將軍。”
大郎接著說:“有的人拿著弓和劍也不像大將軍,因為真不是。像我、二郎和三郎,我們從未上過戰場殺過敵人,連小將軍都稱不上。”
小孩懂了,“阿兄,我餓啦。”
快未時了,平時這個時候四郎已吃過飯準備睡午覺,“我們洗洗手就用飯。”
飯後兄弟四人去博望苑,衛青把放在箱子裏的盔甲找出來。在平陽長公主回到府中,得知衛青打算掛帥出征時,兄弟四人也回到長秋殿。
太子晌午才知道邊關出事。又從史瑤口中得知三郎去找衛青,太子下午就沒出去。四個兒子甫一進來,太子就問:“你們舅公答應了?”
“答應了。”三郎道,“孩兒還有事找祖父,讓大兄同父親說?”
太子笑道:“你現在比我還忙啊。”
“孩兒也不想忙,很想天天陪在父親和母親身邊。”三郎停下來,麵向太子說,“父親養孩兒長大,現在孩兒能為父親分憂,還望父親成全。”
太子扶額,“我隨口一句,看看你呀。行了,當我什麽也沒說,快去吧。”
“喏。”三郎應一聲,乘車到他宮裏找出弩/的圖紙就去找劉徹。
劉徹看到連發弩模型和圖紙,又驚又喜,反複問三郎:“這種弩真能連幾支?”
“是的。”三郎隨即把衛青的打算告訴劉徹,末了又說,“舅公還說春、夏出征士兵擔心家裏農田無人耕種,恐心浮氣躁,不利行軍。”
衛青向來體恤普通士兵,劉徹不疑有他,“朕立刻交代下去,令匠人連夜趕製此物。”
“此物主用於攻城,無需過多。”三郎怕劉徹要的太多,匠人為了趕工偷空減料,或安裝時粗心大意,“祖父,讓匠人分開做,最後再挑幾個極為忠心的匠人組裝。”
劉徹正想問為何這樣,話到嘴邊忽然明白過來,“三郎,你真的很聰明。”
“不如大兄。”三郎謙虛道。
劉徹:“大郎不如你穩重,也不如你細心。”
“多謝祖父誇讚。”三郎道,“孫兒沒祖父說得那麽好。”
劉徹:“不,你是朕見過最聰明的人。”
“比舅公和已故的霍將軍還要聰明?”三郎故意問。
劉徹搖頭道:“你和他們不一樣。”
“是不一樣。”三郎繼續謙虛,“孫兒無法同兩位大將軍相提並論。”
劉徹歎氣道:“你明白朕的意思。”
“孫兒還小,不甚明白。”
劉徹頭疼:“朕就再說明白一點,你比四郎聰慧。”
“祖父錯了。”三郎笑道,“孫兒不如四郎,此話不是謙虛。祖父如果想知道原因,明日舅公來了,祖父可以問問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