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瑤衝著太子的背影撇撇嘴,揮揮拳頭,你現在收拾我,等三個孩子大了,我們四個收拾你。
“太子妃,盛菜嗎?”杜琴忍著笑問。
史瑤放下手,輕咳一聲,很是端莊的說,“盛吧。”隨即轉向奶姆,“帶三個皇孫回偏殿。”怕大郎和三郎鬧,對他倆說,“大將軍事情多,你們倆不準再纏著大將軍,聽到了沒?”
大郎瞥她一眼,不知道你在說什麽。
三郎眨眨眼,母親,孩兒尚幼,聽不懂你說的話。
二郎笑笑,好的。
史瑤看著三個兒子的小表情,輕輕捏一下二郎的小臉,“還是二郎最乖。”
二娃又笑了笑,對,我最乖。
史瑤搖頭失笑,就去洗漱。
大漢宴客和後世不一樣,主客分食。也就是主人和客人麵前各放一方幾,菜擺在方幾上,各吃各的。
史瑤不喜歡這樣,怎奈這邊的規矩便是這樣,就令內侍把大將軍的位子擺在太子右側,又命藍棋去長信宮取兩壺酒。
長信宮裏的酒是一斤裝,也就是後世的半斤,漢朝的酒又是甜酒和黃酒,太子把一斤酒喝光,史瑤也不擔心他醉酒失態。
交代好這些,小宮女們也把菜和麵端上來,衛青和太子也回到正殿。衛青下意識轉向左邊,一看史瑤站在方幾旁,不禁問,“太子妃這是——”
“舅父坐這邊。”史瑤一個來自異界的鬼,這麽尊重他的舅父,太子打心眼裏高興,笑著說,“舅父是長者,合該居右。”
史瑤笑了笑,對衛青說,“舅父,這裏沒有君臣,隻有長幼。”
衛青見狀,笑著轉身坐下,“那我今日可得好好嚐嚐你們家的飯菜。”
“用之前先容我為舅父介紹一下。”除了昨天的醋溜白菜,炒青菜,紅燒魚,排骨燉山薯,羊肉燉胡蘿卜,黃瓜炒蛋,今日還多了紅燒排骨和蔥爆羊肉。哪怕選用了小盤小碗盛菜,方幾上麵也擺的滿滿的,太子介紹了菜,就對衛青說他麵前的麵食是今天的主食——燜麵。
衛青以為是菜,聽太子這麽說,很是驚訝,“麵食還可以這樣做?”
“是啊。”太子笑道,“這些菜都是那東西做出來的嗎?”轉向史瑤。
史瑤:“豬排骨燉山薯和羊肉燉胡蘿卜是用陶鼎做的。舅父,菜需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
“那我應當先食哪一道?””衛青不禁咽一口口水,盯著麵前的菜問。
史瑤:“先喝兩口湯,暖暖身子,然後吃麵和菜,肚子裏有點東西,再喝酒。”
“有何講究?”衛青問太子。
史瑤:“我忘記是在哪本書中看到的,空腹喝酒傷脾胃。好像還有一句吃得太飽也傷脾胃。”
“那你看的可能是醫術。”衛青笑道,“我聽你們的先喝湯後吃菜,再飲酒。”卻沒敢吃豬肉,因豬肉在衛青印象中也很難吃。他先喝點羊肉湯,而湯一入口就不禁睜大眼,比他家做的好喝多了。
太子也在喝湯,眼睛卻盯著衛青,見他臉色變了,衝史瑤眨一下眼,做的很好。
史瑤見衛青低著頭,也衝太子眨一下眼,那當然。
衛青咽下羊肉湯,就吃羊肉,軟嫩的羊肉入腹,迫不及待嚐一口麵,“咦,這麵裏的肉是什麽肉,比羊肉還要軟爛?”
“豬肉。”史瑤道。
衛青吃驚:“這也是豬肉?”
太子看去,見麵裏有幾塊四四方方,肥瘦相間的肉,他以為是牛肉,“不是牛肉?為何用豬肉?”
尋常百姓三年五載也難吃到一次牛肉,皇家三天兩頭吃。早幾天庖廚裏沒牛肉,今天有牛肉,太子早上吃的便是麵湯和燉牛肉,走到時候還特意交代廚子,晌午把剩下的牛肉做了。
“庖廚裏的那塊牛肉上麵的肥油太少,廚子覺得做燜麵油少了不好吃,妾身就讓他們用豬肉。”史瑤問,“舅父,豬肉如何?”
衛青笑道:“味道極好。你不說,我哪怕做夢也想不到這是豬肉。不對,我幼年時吃過豬肉,味道和這個豬肉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廚子怎麽做的?”
“這就得問廚子了。”太子道,“舅父若是覺得好吃,待會兒我叫聞筆去找廚子把做法記下來,舅父帶回去。”
衛青:“連這個做豬肉的東西一並給我嗎?”
太子噎住了。
衛青笑了,“這個豬排燉山薯和羊肉燉胡蘿卜寫給我,其他的以後再說。”
“好的。”史瑤接道,“舅父,其實燜麵也可以用陶鼎來做,不過舅父家中用的陶鼎得有個蓋。”
衛青近些年沒進過庖廚,“那把這個燜麵也寫給我。陶鼎上如果沒有蓋,我叫家奴做一個。”
“舅父,先吃,吃好了再說。”太子夾一塊羊肉,咽下去就說,“下午我就叫聞筆去催一下打鐵鍋的匠人。”
衛青夾一塊先前不敢吃的豬排骨,舌尖稍稍用力,骨肉分離,比他家做的羊排骨還要軟嫩,張嘴就想說,這個豬排骨做的也好。突然想到,“據兒,你說的鐵鍋是做這些菜的東西吧?誰給你的?”
昨天打算邀衛青過來用飯時,太子就已經想好說辭,“我有次外出碰到一匠人,在他那裏看到一塊鐵片,是某個士大夫家找他做的,用來煎肉的。
“當時他那裏還有幾人,其中一人就說如果做成陶罐那樣,煮飯時必定比陶罐快。我當時聽過就忘了,後來有一天煮飯的陶罐裂開才想到這事。我就命匠人試著打一個鐵鍋,做了一個多月才做好。”
“你又跑出去玩了?”衛青皺眉問。
太子頓時覺得搬起了石頭砸自己的腳,忙說,“舅父,咱們在說鐵鍋的事。”
“你不是說了,飯後再說?”衛青反問。
太子噎著了,“舅父……”
“據兒,你不小了。”衛青屏退左右,語重心長道,“皇上是疼你,你的太子之位固若金湯,可你別忘了,你的幾個弟弟也不差。
“三個皇孫的出生是皇家大事,也是天下大事,三個皇孫百日宴那日,齊王劉閎、燕王劉旦和廣陵王劉胥會回來觀禮。皇上見到齊王劉閎必定會想起已去的王夫人,再一看到齊王身體羸弱,極有可能把他留在長安。”
史瑤好奇,“齊王身體很不好嗎?”
“湯藥不斷。”衛青看著太子,繼續說,“你如今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該穩重些,不能再整天想著玩了。”
太子很想大聲說,我冤枉,“據兒謹記。”
“我覺得……”史瑤看向衛青,弱弱道,“舅父,我認為皇上把齊王留下來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衛青眉心一跳,放下箸,道,“何以見得?”
史瑤下意識看向太子。
太子:“舅父不是外人,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殿下以前跟我講過朝中大事,我也問過宮女和宦官,對皇家的事也算比較了解。”史瑤道,“劉姓諸王的權勢大大削弱,可他們依然有自己的封地,他們想弄點事出來依然很容易。如果他們都留在長安,府裏有點風吹草動,即便殿下不知道,也瞞不過父皇。”
衛青盯著史瑤,皺眉道,“這些是你自己想的?”史瑤點頭,衛青又說,“那你是否想過,如果他們某些地方比據兒出眾,又和皇上朝夕相處,皇上極有可能——”
史瑤打斷他的話,“舅父說的那種事不會出現。殿下是父皇的嫡長子,這一點他們越不過去。齊王的母親王夫人已走多年,燕王和廣陵王的母親李姬不受寵,哪怕殿下做錯事,不到萬不得已,父皇都不會立他們。還有一點,他們都沒有一個大將軍舅父。”
衛青笑了,“我這個大將軍是皇上封的。”
“舅父忠於父皇,我知道。”史瑤笑道,“如果齊王和殿下打起來,舅父向著誰?”
衛青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據兒。”
“這一點就夠了,舅父。”史瑤看向太子,“我這麽說也是有私心。”
太子挑挑眉,盯著史瑤,道,“有何私心?”
“殿下也看出來了,大郎和三郎聰慧。”史瑤道,“他們兄弟不分伯仲,太孫隻有一個。大郎和三郎都是嫡子,大郎占長,也隻比三郎早出來半個時辰。如果父皇立大郎為太孫,把三郎封到燕國那邊,三郎不服,兩兄弟極有可能兵戎相見。
“大郎不如三郎,父皇認為三郎更適合當人主,封三郎為太孫,大郎麵上臣服,心裏不服,兄弟倆以後依然會兵戎相見。留他們在長安,妾身和殿下時常勸勸三郎或大郎,而他們又沒機會養親兵,待咱們百年之後,其中一人想反也不敢反。”
史瑤居然能說出這麽一番話?太子很是意外,這個女人還是他認識的史瑤嗎?魂魄不會又被別的鬼給換了吧?
“舅父怎麽看?”太子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就轉向衛青。
衛青仔細想想:“留在長安有留在長安的好處,就國有就國的好處,不過留在長安比就國好。在你和皇上眼皮底下,他們臉色不對都無法瞞過你和皇上。”
“這麽說來舅父也覺得阿瑤說得對?”太子更加意外,他以為衛青會持反對意見。
衛青看一眼史瑤,轉向太子,“早年高祖皇帝也不想封諸侯王,諸侯王手中有兵,高祖封異姓為候,同姓為王,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點我知道。”經衛青提醒,太子想起來,也想到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和早幾年發生的淮南王謀反。如果把這些王拘在長安,想謀反確實沒有在封地容易,“那是等他們來了,我跟父皇說把他們留在長安,還是過幾日我帶著三個孩子去宣室殿的時候就說?”
衛青想一想,說,“皇上平日沒少讚太子妃是有福之人,過幾日你先說太子妃舍不得三個皇孫。以後再說齊王的事。”
“據兒知道了。”衛青擔心齊王、燕王留在長安城和劉徹朝夕相處,感情深了,劉徹可能改立太子,太子認為衛青想多了。不過衛青和史瑤有一點說得對,把敵對者放在眼皮底下,想做忤逆之事恐怕也隻能在夢裏想想,“我會好好想想該怎麽和父皇說。”
衛青:“記住別提國事,隻講家事。”
“謝謝舅父提點。”衛青提到三個孩子,太子劉據就已經知道該從哪方麵入手。
衛青微微一笑,劉據頓時覺得不好,就聽到,“謝我是不是應當有點誠意?我也不要別的,那個鐵鍋給我好了。”
“太子妃,盛菜嗎?”杜琴忍著笑問。
史瑤放下手,輕咳一聲,很是端莊的說,“盛吧。”隨即轉向奶姆,“帶三個皇孫回偏殿。”怕大郎和三郎鬧,對他倆說,“大將軍事情多,你們倆不準再纏著大將軍,聽到了沒?”
大郎瞥她一眼,不知道你在說什麽。
三郎眨眨眼,母親,孩兒尚幼,聽不懂你說的話。
二郎笑笑,好的。
史瑤看著三個兒子的小表情,輕輕捏一下二郎的小臉,“還是二郎最乖。”
二娃又笑了笑,對,我最乖。
史瑤搖頭失笑,就去洗漱。
大漢宴客和後世不一樣,主客分食。也就是主人和客人麵前各放一方幾,菜擺在方幾上,各吃各的。
史瑤不喜歡這樣,怎奈這邊的規矩便是這樣,就令內侍把大將軍的位子擺在太子右側,又命藍棋去長信宮取兩壺酒。
長信宮裏的酒是一斤裝,也就是後世的半斤,漢朝的酒又是甜酒和黃酒,太子把一斤酒喝光,史瑤也不擔心他醉酒失態。
交代好這些,小宮女們也把菜和麵端上來,衛青和太子也回到正殿。衛青下意識轉向左邊,一看史瑤站在方幾旁,不禁問,“太子妃這是——”
“舅父坐這邊。”史瑤一個來自異界的鬼,這麽尊重他的舅父,太子打心眼裏高興,笑著說,“舅父是長者,合該居右。”
史瑤笑了笑,對衛青說,“舅父,這裏沒有君臣,隻有長幼。”
衛青見狀,笑著轉身坐下,“那我今日可得好好嚐嚐你們家的飯菜。”
“用之前先容我為舅父介紹一下。”除了昨天的醋溜白菜,炒青菜,紅燒魚,排骨燉山薯,羊肉燉胡蘿卜,黃瓜炒蛋,今日還多了紅燒排骨和蔥爆羊肉。哪怕選用了小盤小碗盛菜,方幾上麵也擺的滿滿的,太子介紹了菜,就對衛青說他麵前的麵食是今天的主食——燜麵。
衛青以為是菜,聽太子這麽說,很是驚訝,“麵食還可以這樣做?”
“是啊。”太子笑道,“這些菜都是那東西做出來的嗎?”轉向史瑤。
史瑤:“豬排骨燉山薯和羊肉燉胡蘿卜是用陶鼎做的。舅父,菜需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
“那我應當先食哪一道?””衛青不禁咽一口口水,盯著麵前的菜問。
史瑤:“先喝兩口湯,暖暖身子,然後吃麵和菜,肚子裏有點東西,再喝酒。”
“有何講究?”衛青問太子。
史瑤:“我忘記是在哪本書中看到的,空腹喝酒傷脾胃。好像還有一句吃得太飽也傷脾胃。”
“那你看的可能是醫術。”衛青笑道,“我聽你們的先喝湯後吃菜,再飲酒。”卻沒敢吃豬肉,因豬肉在衛青印象中也很難吃。他先喝點羊肉湯,而湯一入口就不禁睜大眼,比他家做的好喝多了。
太子也在喝湯,眼睛卻盯著衛青,見他臉色變了,衝史瑤眨一下眼,做的很好。
史瑤見衛青低著頭,也衝太子眨一下眼,那當然。
衛青咽下羊肉湯,就吃羊肉,軟嫩的羊肉入腹,迫不及待嚐一口麵,“咦,這麵裏的肉是什麽肉,比羊肉還要軟爛?”
“豬肉。”史瑤道。
衛青吃驚:“這也是豬肉?”
太子看去,見麵裏有幾塊四四方方,肥瘦相間的肉,他以為是牛肉,“不是牛肉?為何用豬肉?”
尋常百姓三年五載也難吃到一次牛肉,皇家三天兩頭吃。早幾天庖廚裏沒牛肉,今天有牛肉,太子早上吃的便是麵湯和燉牛肉,走到時候還特意交代廚子,晌午把剩下的牛肉做了。
“庖廚裏的那塊牛肉上麵的肥油太少,廚子覺得做燜麵油少了不好吃,妾身就讓他們用豬肉。”史瑤問,“舅父,豬肉如何?”
衛青笑道:“味道極好。你不說,我哪怕做夢也想不到這是豬肉。不對,我幼年時吃過豬肉,味道和這個豬肉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廚子怎麽做的?”
“這就得問廚子了。”太子道,“舅父若是覺得好吃,待會兒我叫聞筆去找廚子把做法記下來,舅父帶回去。”
衛青:“連這個做豬肉的東西一並給我嗎?”
太子噎住了。
衛青笑了,“這個豬排燉山薯和羊肉燉胡蘿卜寫給我,其他的以後再說。”
“好的。”史瑤接道,“舅父,其實燜麵也可以用陶鼎來做,不過舅父家中用的陶鼎得有個蓋。”
衛青近些年沒進過庖廚,“那把這個燜麵也寫給我。陶鼎上如果沒有蓋,我叫家奴做一個。”
“舅父,先吃,吃好了再說。”太子夾一塊羊肉,咽下去就說,“下午我就叫聞筆去催一下打鐵鍋的匠人。”
衛青夾一塊先前不敢吃的豬排骨,舌尖稍稍用力,骨肉分離,比他家做的羊排骨還要軟嫩,張嘴就想說,這個豬排骨做的也好。突然想到,“據兒,你說的鐵鍋是做這些菜的東西吧?誰給你的?”
昨天打算邀衛青過來用飯時,太子就已經想好說辭,“我有次外出碰到一匠人,在他那裏看到一塊鐵片,是某個士大夫家找他做的,用來煎肉的。
“當時他那裏還有幾人,其中一人就說如果做成陶罐那樣,煮飯時必定比陶罐快。我當時聽過就忘了,後來有一天煮飯的陶罐裂開才想到這事。我就命匠人試著打一個鐵鍋,做了一個多月才做好。”
“你又跑出去玩了?”衛青皺眉問。
太子頓時覺得搬起了石頭砸自己的腳,忙說,“舅父,咱們在說鐵鍋的事。”
“你不是說了,飯後再說?”衛青反問。
太子噎著了,“舅父……”
“據兒,你不小了。”衛青屏退左右,語重心長道,“皇上是疼你,你的太子之位固若金湯,可你別忘了,你的幾個弟弟也不差。
“三個皇孫的出生是皇家大事,也是天下大事,三個皇孫百日宴那日,齊王劉閎、燕王劉旦和廣陵王劉胥會回來觀禮。皇上見到齊王劉閎必定會想起已去的王夫人,再一看到齊王身體羸弱,極有可能把他留在長安。”
史瑤好奇,“齊王身體很不好嗎?”
“湯藥不斷。”衛青看著太子,繼續說,“你如今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該穩重些,不能再整天想著玩了。”
太子很想大聲說,我冤枉,“據兒謹記。”
“我覺得……”史瑤看向衛青,弱弱道,“舅父,我認為皇上把齊王留下來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衛青眉心一跳,放下箸,道,“何以見得?”
史瑤下意識看向太子。
太子:“舅父不是外人,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殿下以前跟我講過朝中大事,我也問過宮女和宦官,對皇家的事也算比較了解。”史瑤道,“劉姓諸王的權勢大大削弱,可他們依然有自己的封地,他們想弄點事出來依然很容易。如果他們都留在長安,府裏有點風吹草動,即便殿下不知道,也瞞不過父皇。”
衛青盯著史瑤,皺眉道,“這些是你自己想的?”史瑤點頭,衛青又說,“那你是否想過,如果他們某些地方比據兒出眾,又和皇上朝夕相處,皇上極有可能——”
史瑤打斷他的話,“舅父說的那種事不會出現。殿下是父皇的嫡長子,這一點他們越不過去。齊王的母親王夫人已走多年,燕王和廣陵王的母親李姬不受寵,哪怕殿下做錯事,不到萬不得已,父皇都不會立他們。還有一點,他們都沒有一個大將軍舅父。”
衛青笑了,“我這個大將軍是皇上封的。”
“舅父忠於父皇,我知道。”史瑤笑道,“如果齊王和殿下打起來,舅父向著誰?”
衛青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據兒。”
“這一點就夠了,舅父。”史瑤看向太子,“我這麽說也是有私心。”
太子挑挑眉,盯著史瑤,道,“有何私心?”
“殿下也看出來了,大郎和三郎聰慧。”史瑤道,“他們兄弟不分伯仲,太孫隻有一個。大郎和三郎都是嫡子,大郎占長,也隻比三郎早出來半個時辰。如果父皇立大郎為太孫,把三郎封到燕國那邊,三郎不服,兩兄弟極有可能兵戎相見。
“大郎不如三郎,父皇認為三郎更適合當人主,封三郎為太孫,大郎麵上臣服,心裏不服,兄弟倆以後依然會兵戎相見。留他們在長安,妾身和殿下時常勸勸三郎或大郎,而他們又沒機會養親兵,待咱們百年之後,其中一人想反也不敢反。”
史瑤居然能說出這麽一番話?太子很是意外,這個女人還是他認識的史瑤嗎?魂魄不會又被別的鬼給換了吧?
“舅父怎麽看?”太子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就轉向衛青。
衛青仔細想想:“留在長安有留在長安的好處,就國有就國的好處,不過留在長安比就國好。在你和皇上眼皮底下,他們臉色不對都無法瞞過你和皇上。”
“這麽說來舅父也覺得阿瑤說得對?”太子更加意外,他以為衛青會持反對意見。
衛青看一眼史瑤,轉向太子,“早年高祖皇帝也不想封諸侯王,諸侯王手中有兵,高祖封異姓為候,同姓為王,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點我知道。”經衛青提醒,太子想起來,也想到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和早幾年發生的淮南王謀反。如果把這些王拘在長安,想謀反確實沒有在封地容易,“那是等他們來了,我跟父皇說把他們留在長安,還是過幾日我帶著三個孩子去宣室殿的時候就說?”
衛青想一想,說,“皇上平日沒少讚太子妃是有福之人,過幾日你先說太子妃舍不得三個皇孫。以後再說齊王的事。”
“據兒知道了。”衛青擔心齊王、燕王留在長安城和劉徹朝夕相處,感情深了,劉徹可能改立太子,太子認為衛青想多了。不過衛青和史瑤有一點說得對,把敵對者放在眼皮底下,想做忤逆之事恐怕也隻能在夢裏想想,“我會好好想想該怎麽和父皇說。”
衛青:“記住別提國事,隻講家事。”
“謝謝舅父提點。”衛青提到三個孩子,太子劉據就已經知道該從哪方麵入手。
衛青微微一笑,劉據頓時覺得不好,就聽到,“謝我是不是應當有點誠意?我也不要別的,那個鐵鍋給我好了。”